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1

收穫一:要重視語音教學

?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國小階段的畢業生,語言知識的目標要達到二級水平,就是要求達到以下方面:

1、知道錯誤的發音會影響交際;

2、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

3、瞭解簡單的拼讀規律;

4、瞭解單詞有重音;

5、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語音教學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幫助。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語音教學法將有利於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單詞。在本次研討學習之前,我也曾經嘗試用各種方法和手段進行語音教學,但不夠重視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訓練孩子們的歸納能力。在語音教學中,沒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在語音教學部分過於忽略拼讀規律,因此孩子們對單詞的拼讀規律掌握不好,這常常會影響孩子們記單詞的方法。同時,直接影響了孩子們的單詞量,間接影響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樂趣。因此,語音教學中要讓孩子們特別重視拼讀規律。

收穫二:“自然拼讀法”的基本方法

研討後,我上網查閲了關於“自然拼讀法”的文獻和資料,有了初步的瞭解,並對“自然拼讀法”產生了興趣。我覺得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國小階段的孩子們學習英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單詞。

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所有國家都使用並全力推廣的一種單詞拼讀法之一。英語詞彙中有70%的規律單詞,都可以用自然拼讀法拼寫出來。自然拼讀法是用26個字母的發音,5個元音字母與前一個輔音字母相拼進行操練的拼讀法。“自然拼讀法”可以大大提高單詞拼讀的準確率,為以後學生學習英語、牢記單詞打下良好的基礎。

收穫三:“自然拼讀法”的基本教學步驟 一、學習和認讀二十六個字母。

二、掌握二十六個字母的讀音。

三、練習單元音字母的拼讀。如:ba, ca, da, fa, ga, ha, ja, ka等等。

四、在一個單詞裏有兩個元音時,前邊一個元音發字母音,後邊一個元音不發音。如:ace, abe, ade, afe, ake等等。

五、設假詞操練。如:bace, dace, face, hace, kace, lace 等等。

六、特殊讀法。如:qu [ kw ], ph [ p ]等等。

這樣的教學步驟非常清晰,但在操作時,我們應當考慮課堂的時間安排與活動的設計。我個人認為,在國小階段中,語音教學不能獨立分開進行教學。我常常把part c pronunciation和part a, part b的單詞教學融在一起進行教學和操練,同時,還要注意操練的趣味性。這樣,孩子們學習和操練起來更加迅速,記單詞更加牢固。

收穫四:多渠道學習

1、設任務進行學習。語音教學也可以設計各種任務進行學習與操練,使學生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創設學習環境。在教簡單的字母時,我們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計一個主題畫,如:字母樹,在樹上貼上26個字母。在學習元音字母時,可以畫“元音屋”,將字母按發音歸類到不同的屋子裏裏等等。

3、趣味記憶。如:r, j, ch, s, l 字母,後面的u 讀作[ u: ]。這幾個字母可記成“忍者吃沙拉”。

這次研討帶給我很多新的思考,例如如何將所本次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們學習和記憶單詞,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才是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會認真鑽研,不斷地實踐和反思,爭取更大的進步。

1、設任務進行學習。語音教學也可以設計各種任務進行學習與操練,使學生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創設學習環境。在教簡單的字母時,我們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計一個主題畫,如:字母樹,在樹上貼上26個字母。在學習元音字母時,可以畫“元音屋”,將字母按發音歸類到不同的屋子裏裏等等。

3、趣味記憶。如:r, j, ch, s, l 字母,後面的u 讀作[ u: ]。這幾個字母可記成“忍者吃沙拉”。

這次研討帶給我很多新的思考,例如如何將所本次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們學習和記憶單詞,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才是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會認真鑽研,不斷地實踐和反思,爭取更大的進步。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2

走上工作崗位也有幾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教學中,對於“如何進行課題研究”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自從上週參見了教研室郭老師主持的《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培訓,才對這方面真正的有了一些瞭解。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的幾點心得:

一、做課題研究有利於老師的專業成長,對教師是非常有用的。

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可以使教學實踐的問題、學生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學校教育的問題和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必須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二、知道了如何命題、選題。

以前不會對課題研究不理解,每次進行課題研究,都沒有立上項,現在才知道原因是命題和選題都不恰當。

1、課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範圍宜小一些,適合開展研究。

2、課題名稱的表述準確,注意使用科學概念和規範用語,不要使用誇張等修辭手法,而且課題選題要有創新意識,突出具體研究內容的特點。

3、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3

時間過鍀真快,眼下又到了研究性學習總結階段。下面讓我對自己所研究的課題,做簡單的回顧和介紹。

人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和技巧,記單詞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經歷、經驗和實踐,對自己熟悉的事、經歷過的事,記憶深、理解快。對新事物,不理解、不認識、記不住也是正常的事。中國有句古話:“一次生二次熟,三次四次交朋友”。温故而知新以及“熟能生巧!接觸多了就能融會貫通。因此,我們這次的研究進行得比較順利,老師得指導很到位,研究成果也令人欣喜。

我們組的研究課題是“如何提高英語詞彙記憶效益”。我們強調要用“邏輯”來安排記憶,儲存要記憶的信息,利用反覆實踐來加強記憶,以達到擴大與提高英語詞彙記憶效益的目的。根據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我們總結出以下有效的英語詞彙的記憶方法,例如,音形義相結合記憶法、閲讀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筆記記憶法、間隔反覆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查詞典記憶法、詞綴、詞根記憶法、尋根探源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和單詞舉例記憶法。

在研究性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組同學合作研究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開題、論證、討論、採訪、提問、諮詢、信息搜索、網頁製作、攝影、寫作、論文陳述、課件展示、論文答辯等知識和能力,學會了

基本的研究方法,瞭解的研究的過程,激發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熱情。

研究性學習肯定的是我們每個學生竭盡全力的價值:只要方法正確,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個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張揚,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動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創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開發。相信:研究,將從這裏起步。

研究性課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獲得的信息量比平時45分鐘課堂教學中所獲得的信息量要多出幾倍甚至十幾倍。這其中的大部分並不是老師傳授的,老師只提供了他們活動的環境、空間和一些方法,而我們就靠這些學會了主動探尋知識、學會了分析、學會了思考?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師當然是同學們的老師,有時學生也是老師的老師,有時我又感到自己和老師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我覺得自己也常常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在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

研究性學習使我更加認識到開拓精神的重要性。使我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成長了!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4

上週五,學校請來了石明晶書記為我們做了一場“課題研究——選題與立項”的培訓。通過培訓,我真正懂得了課題研究的過程和好處。一個教師要作好課題研究會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有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課題總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矛盾的基礎上提出的,為了選取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就需要學習、鑽研教育理論,收集與分析有關的教育研究資料;需要對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進行回顧;對面臨的各種教育現象細心觀察、思索,對大大小小的教育實際問題進行整理、辨析;還要對主觀條件作出正確的分析、估價,所以課題的研究,又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下面我對進行課題研究應如何選題發表一些簡單的看法:

(一)選題必須有價值。

一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是否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二是所選的研究課題是根據教育科學本身發展的需要,是為了檢驗、修正、創新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體系的需要。

(二)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選題的現實性,集中表現為選定的問題要有科學性,指導思想及目的的明確,理論根據充實、合理。

(三)選題必須具體明確。

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範圍宜小,不能太籠統。課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有對選題有清晰透徹的瞭解,才能為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因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複雜。

(四)選題要新穎,有獨創性。

選定的問題應是前人未曾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應有所創新,有新意和時代感。

(五)選題要有可行性。

所謂可行性,指的是選題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現實可能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挑戰的意識和準備,那麼就面臨着失敗乃至落後,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之後,我們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學得更多,在挑戰的浪潮中洗禮與充實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後到達成功的殿堂。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5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漢陰縣教研室關於全縣廣大教師申報小課題研究的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聽取了張主任和劉康花老師在大會上作了精彩的報告,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教研是教育事業的需要,是提高廣大教師自身素養的需要,更是推進一個地方教育發展的需要。通過本次學習,我懂得了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體會如下:

首先我懂得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閲文獻資料等。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劉老師強調:做一個小課題需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課題負責人就是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我的小課《國小低段數學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有效性研究》已立項通過。既高興又有壓力,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建立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劉老師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為學生為孩子上課,做到紮實、充實、真實,就組成了一堂好課。讓我明白了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看你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潛力。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大膽探究,更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實踐動手操作中學得輕鬆愉快。

其次,我梳理了做小課題研究的過程及必要的方法和理論指導。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如何制定小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如何實施課題,進行怎樣安排與管理?這些疑惑,教研室劉老師以職教中心賴老師如何做市級和省級優秀課題為例,我們的指導老師—鄧良紅老師再三鼓勵,給我們認真細緻地講解實施方案和研究過程,他的一句:有困難隨時打電話聯繫並一一指導。為我們掃除心理障礙,在一個輕鬆愉悦的環境中給了我積極向上的動力。

通過學習,我再一次審視自己的課題,對照自己的想法與後期安排,內容不夠充實,操作方法簡單。我會帶領好我的小團隊,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時有效的反思研究的收穫與不足,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力爭做到真實有效的課題。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6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對課題研究可謂是一無所知,總認為教育調查研究工作是沒有必要的,不搞課題研究一樣可以把教學工作做好,特別是工作在一線的.老師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但事實證明,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習,我發現其實課題研究是與我們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通過做課題,我們可以很好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課題研究也是把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總結、歸納成有一定理論依據的經驗,然後再指導具體的工作,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研究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直觀式啟發式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慧的源泉,培養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是啟發他們進行積極思維的第一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採用直觀的啟發式教學法,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感性認識,減少學習中的困難,幫助學生取得鮮明的感知印象,從而進入積極的觀察與思維。

教學中創設一定的場景,運用多媒體教學、單詞卡片、錄音機等直觀教具,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red、yellow、green、blue”這幾個單詞的時候,我拿出不同顏色的粉筆,讓學生直觀形象的去感知,當我拿出紅色粉筆時教學生認讀“red”,使學生看到紅色的物品馬上脱口而出“red”這一單詞,藉助情景加深印象不易忘記。

二、討論式啟發性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張口、互相討論,從而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我在講“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課時,課前先和學生進行“free talk”,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總結並選出代表發言,説出自己平時的出行方式以及上學時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學生討論激烈,各小組代表積極發言,這樣的課堂設計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精心設計問題,承前啟後,通過啟發學生的積極性思維活動,使其獲得新知識。

三、設疑式啟發式教學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支點。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巧設懸念,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例如,在講解“must 和have to”兩者間的區別時,先分別給出“we must go at once”和“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now”兩個例句讓學生觀察,然後生疑、質疑,激發他們解疑的興趣,通過觀察兩個句子的意思從而發現“must”更側重於説話人的主觀看法,認為有必要或有義務去做某事,而“have to”則重於客觀需要,有不得不或被迫的意思。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及培養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是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自己思考問題的答案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強調教師是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確的理解,系統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應儘可能最大限度地創設各種教學情境,發掘和依靠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積極因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啟發性原則在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

通過這段時間做課題研究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還增強了教學實踐能力。研究課題要有理論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查閲、收集、學習大量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書籍。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促進了我們多看書,多瞭解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當我們閲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反思教學。如果長期參與課題研究,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7

範宜鵬主任的《以課題研究為平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我知道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閲文獻資料等。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我認為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現在,我們鄉就缺少這樣一個團隊、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誰會是這個人呢?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見了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周麗華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課堂上》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然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一共有五個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態性(為學生為孩子上課)、有待完善,紮實、充實、豐實、平時、真實,組成了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我認為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我們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一定要挖掘好。我們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認為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我們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探究,我們當老師一定要的幫助學生去學習、探究,而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學得愉快。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人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從想在開始我要接納我不能改變,努力改變我能改變的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們鄉王志剛校長的《課題研究貴在持之以恆》的報告,使我懂得了我們要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立足課堂致力於課堂改革讓自己的課堂越來越精彩。我們要像王志剛校長一樣進行課題研究,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我們正在上路……

學習課題心得體會篇8

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同一起跑線”課題研究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就學習以來感受作學習心得如下:

城鄉教育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是普遍存在的事實。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城鄉學校之間在資金投入、辦學條件改善、師資水平和教學水平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學生都往城裏跑,農村學校生源日漸減少。我校也不例外,且矛盾日趨突出。為了促進教育的公平,逐步實現縣域內學校間均衡發展,必須創新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創造新的教育增長點,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步縮小城鄉學校間教育教學質量的差距。因此我校確立了《同一起跑線》這一課題,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有力的促進我校語文學科教學的跨越式發展。

一節課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達標率。如果目標合理而適度,學生就應當堂達標且要人人達標,只有少部分學生達標的課不能算是好課。有些教師在”達標測試”環節上往往流於形式,主要表現在:

1.只檢查好學生。教師隨便提問幾個好學生,這幾個學生會了教師就以為全班學生都達標了。這種檢查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在一節課上,教師要儘量檢查到每類學生,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單靠教師的提問很難做到這一點,可通過合作小組相互檢查的做法來實現。

2.雖然全部檢查,但對落後學生沒有補救措施。有些教師在下課前也搞全班檢測,做對的舉手,但對沒有舉手的同學教師沒有問錯在什麼地方,課後誰來給他補課,何時彙報結果。沒有具體的補救措施,這些學生就會逐步變成落後生。

雖然對於需要拓展和提升的問題以及能力訓練和價值觀的問題,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對於每堂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核心概念,應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這既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實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我們一定要把課堂教學提高到促進教育公平的高度來看待。

3.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如詩歌教學,第一步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熟讀,這包括字音字義、斷句、熟練程度等。不要只檢查幾個好學生,而是分組讓每個學生都要讀,同學相互檢查、相互幫助,向老師彙報,大家都過關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後是翻譯課文,要求每個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合上書不看課本註釋、不看參考資料、不能相互討論,能夠獨立翻譯出來,這才是真會了。只有把課堂教學的每一步都夯實了,每個學生都檢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這樣做看似耽誤時間,其實是節省了重複勞動的時間和課後大量作業的時間。不然僅靠下課前的幾分鐘搞一個達標測試,不會的學生也沒有時間”清”了,只能放到課後,又加重了學生的課後負擔。

4.“堂堂清”的方法很多。如有的學校讓學生當堂練習,教師逐一批改。這樣做,教師的工作量比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種辦法就是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2人一小組、6人一大組,先由小組的兩個人相互檢查,大組長複查,教師巡迴檢查。這樣一個少不了,能夠覆蓋到全體學生,班額大點也不怕。2人小組不能解決的6人大組解決,大組不能解決的由教師來解決。個別不會的由本組同學幫助補課並向教師彙報。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教師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能力。魏書生説的”只有懶老師才能培養出勤學生”就是這個道理。此時,教師在下課時才能自豪地説:”這節課所學的基本知識我班內的每個學生都掌握了。”這就是一堂好課,一堂高效率的課。

如果一名教師在課後能對以上四個問題做出明確回答,就知道自己的課是否高效,也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評價其他教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