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推薦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1W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推薦多篇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篇1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

網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為教師學習制定了共同的內容和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它為教師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網絡平台。在學習內容和實踐層次上滿足不同教師的需要。

通過參加本次教師網絡繼續教育培訓,自主參與其中,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講座,在這段時間裏 從這個平台我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和有價值的知識。在網絡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

網絡學習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人生起點,迎來了新的教育方式.讓我們隨時隨地不受地區、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識,尋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網絡學習中我與同行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互動中我學到了一些粗淺的網絡知識,從不知怎樣建立博客、怎樣進入博客到怎樣發表文章等。老師們的答疑解惑讓我在學習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學習進步很快,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動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網絡學習讓我體味到了人生從來未有過的快樂與欣喜。

網絡就象一個強大的磁場,深深地吸引着我,影響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學工作之中。利用網絡教學有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真正對教育教學起到全方位的變革作用。

首先,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它淡化了課堂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擴展了教師的學習空間,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師與真實世界的接觸與聯繫。課堂上,課前我們可以到網絡上搜索資料(包括文本、圖片等),課上再把蒐集到的大量資料與夥伴交流共享。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慾望,對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為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搭建平台,有利於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

其次,網絡學習有利於教師共同探究問題,網上交流等活動,使業餘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發揮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網絡的學習能夠給予教師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參加網絡學習,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説,絕不是為了一時的興趣,更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或是趕時髦、裝門面。而是要通過知識的積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鋪設一條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人生之路。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篇2

到臨西的第二天,我們開始了為期三天的頂崗培訓。

第一天是一位數學老師李其福給我們講的學生管理,讓我明白了我來一中是要在實踐中學習,和支援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大學學習內容使用價值不高,與實際教學脱離,所以我們必須要經過頂崗實習來進行實踐,檢驗我們的理論知識,也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樹立了堅定的從教育人信念,從教育人是積善行德之事,從教育人也能成就一番事業,艱苦的環境更有利於出成績,選擇了就要堅定地幹下去。

也讓我知道了當班主任是幸福的,當遇到困難時要進行自我調節,學生太難管時要有勇氣去“馴服”他,要對自己有信心,運用愛護和關愛學生的辦法感化學生,從而管理好學生。當家長不配合時,要積極的在恰當的時間進行溝通,交流思想。李其福老師總結了幾種管理類型:管理嚴格型,德高望重型,緊盯看護型,率先垂範型,教育引導型,自主管理型,親情感化型,活動凝聚型,當真正進行教學時選擇合適自己的類型。無論遇到什麼事,保持積極的心態。

第二天也是一位數學老師,江銀昌老師,他給我們講的是課堂教學,明白了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角色轉換,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產生學生的思想,讓課堂產生學生的個性,讓課堂產生學生的生命活力。教學也是一種藝術,科學性,不是一種結論,是一種過程,優化了學生學習過程,價值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成長需要,發展需要,將“學生想學的”和“成長所需要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越學越自信,越學越高興,這本身就是價值。也瞭解了教師都有哪些能力結構,嫻熟地駕馭現代信息技術能力,有效地協調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能力,問題解決及行動研究能力,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批判思維和自我發展能力。如何備課,如何撰寫教學設計成為了重要的一點,研究教材,理解課程的編排,掌握課程知識體系,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第三天是一位英語老師王麗娟和歷史老師鄧連朝給我們講的,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實現由學生到老師的角度轉換,我明白了一個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學習心態,一個良師,足以讓學生回憶一生,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愛學生的老師最快樂,對待學困生要有信心,有耐心,查漏補缺。對待優等生,要進行獨立學習,總結,創造的教育。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學生,都應該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和諧氛圍,倡導合作學習,運用激勵評價。

頂崗培訓結束了,我也即將成為一名實習老師,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篇3

上週末參加了職場溝通藝術培訓,可以説是受益匪淺,通過本次學習,找到了自身在溝通方面的不足,深刻領會到了溝通的藝術,現將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什麼是溝通

溝通既不是命令,也不是説服,而是雙方或者多方通過彼此交流意見和討論,就某一具體事情達成一致,併產生結論的過程,也就是説溝通一定是有對象與結論的。

二、溝通的原則:

1. 以凡人眼光看待溝通對象。就會理解凡人都是無往不利,而這裏的利益不但指金錢還包括榮譽、使命感、愉悦感等

2. 給利益、消顧慮。協助他控制風險,給他好處。尤其是領導,你該成為領導的左右手、善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問題的帶來者。

三、溝通的誤區

1. 我們想溝通時才溝通。

2. 詞彙對説話者和聽話者意思是一樣的。

3. 我們的溝通主要靠詞彙。

4. 説什麼比怎麼説更重要。

5. 溝通是信息從講話人到聽話人的單向流動。

四、與領導溝通

一定不要將領導分配給你的任務輕易的再踢回給領導,如果你一個人完成有困難或需要其他資源的可以向領導申請,但在申請資源時,請先拿出你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真的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那請你馬上説明,不要耽誤工作影響進展,本人總結為:

1. 當領導分配給你工作時,你可以根據你的理解,簡明扼要的向領導重複一下工作任務,以防你理解有誤,耽誤工作。

2. 在完成領導分配的工作時,可以讓你的領導作選擇題,但請不要讓你的領導作問答題。

3. 不能剝奪領導拍板的樂趣,領導最大的樂趣是拍板,所以即使你有道理、領導再同意也不要剝奪領導拍板的權利。

五、與同事溝通

1. 瞭解你的同事

a) 瞭解對方的工作。

b) 瞭解對方部門的工作。

c) 管理好你的預期。

2. 溝通原則

a) 尋求對方的幫助。

b)平等合作。

c) 考慮到整體的利益。

d) 考慮到對方利益。

六、與下屬溝通:

1. 尊重下屬,下屬是組員而不是奴僕。

2. 瞭解下屬的優缺點,知人善任。

3. 不要與下屬爭論對與錯的問題而是解決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4. 不要輕易對下屬説下不為例。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篇4

通過這2天的國中新課程生物教材的培訓,對生物新課程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認識,我受益非淺。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感受很多。

無論是報告還是授課,都讓人耳目一新。幾位專家、優秀教師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他們課堂上那種渾然天成,對比鮮明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腦海裏回映特級教師們上課時信手拈來的精妙發問,形象生動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我想這些都是他們平日裏下功夫、花時間進行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經驗積累,歷練了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才會達到現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各位專家、學者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在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我們平時思考的太少。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地並不多,更勿論着眼於教育的發展遠景,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這方面實在太欠缺了。

新課程理念的改變。面向全體學生,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加入到課堂中來,提高生物科學培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索活動,而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擺脱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通過類似於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了科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

新的國中生物學課程拋棄學科體系,綜合考慮國中學生的發展、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的發展需要,對原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增補和整合。建立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體系,創設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其次,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面對現實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有意義學習的理論,教材的導言儘量從生活實際入手,創設較好的問題情境或懸念,使學生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的學習生物學。同時,教材還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原理參與公眾事務的討論或作出相關的個人決策。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侷限,立足於生物學科,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培訓後心得和體會篇5

通過這次新課標的培訓,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我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我認為,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語文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理解語文,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語文,感到學習有語文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後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