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1W

目錄

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第一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第二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第三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第四篇:學習《中國師德手冊》的讀後感第五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鄭霜)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 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 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 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

二、培育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

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 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 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 、人類的楷模。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 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 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 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 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 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 。俗話説:“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

三、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 ,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 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 的學生充滿執着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 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 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 全體學生,讀後感《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 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裏得到一份愛的 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然而,教師只有 “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 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

總之,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 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最近一年,我校組織了師德培訓活動,在這學習師德手冊的過程中,對於從事多年的教學工作的我,對它又加深了一層認識。

一、要有愛心。

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它能温暖、滋潤學生的心田,開啟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接受所有的學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時時處處在細節中體現出公正的意識。

二、無私奉獻。

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來融化他們&ldquo(本文來自本站);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三、為人師表。

教師的良好心態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如果教師做事懶散,處世消極,那麼,勢必會使祖國的花朵耷拉着腦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長。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

師德只有理論不行,更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並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教師應該努力地通過師德來潤澤人心,塑造和諧的人格,構建和諧的社會。

第二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為人師表,用品德垂範學生

--------《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今秋,在校方領導的大力推廣下,我和學校裏的老師們一起潛心研讀了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師德手冊》。在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師德作為教師行業的基本道德規範早是深入人心的觀念,可以説是無師自通的常識,並不需要費心費力重新學習。然而,在深入研究這葉小媚同志編著的這本手冊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認識是多麼的淺薄。“師德”二字遠遠不只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理想,一種指引着教師在自己平凡崗位上執着堅守的精神圖騰。同時,它也全然不是籠統的,師德是細則,是規範,是對每一位教師提出的必須要做到的要求。

教師,遊走於平凡與崇高邊緣;師德,徘徊與權利和義務之間。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深遠、最具體的教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師德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一直在路上。【1】

教師職業道德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師德,對於引導、啟發、教育學生成為“四有”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師德規範還能把教師凝聚成一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羣體,師德規範又對教師的行為舉止有着強烈的約束作用。

《中國師德手冊》立足於師德建設的核心,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師德建設的細節,並結合名師的經典案例,直觀地給出了實施師德培養的具體方法。

本書按照新師德規範,分六大部分對新師德進行了全面的詮釋。分別是:

第一章 做愛國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師 ,主要包括

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瞭解祖國,熱愛祖國

三、理性表達情懷,愛國更要守法

四、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

第二章 做愛崗敬業的模範 ,主要包括

一、甘於寂寞,樂在愛崗敬業

二、以仁樹人,以敬業完善自我

三、廉潔自愛——生命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腳印就有多深

四、學會尊重,讓無私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

五、勤於家訪,讓愛崗敬業落在實處

第三章 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第二家長 ,主要包括

一、危難時,捨生忘死獻大愛

二、用博愛之心鑄造師德之魂

三、寬容之愛——寬容是人生最偉大的力量

四、信任之愛——愛學生,就信任他們

五、賞識之愛——催生希望的師愛

六、理解之愛——教育,從理解學生開始

七、把師愛用目光傳遞出去

八、抓住“犯錯”時機——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

九、讓“師愛”成為高尚的“友愛”

第四章 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主要包括

一、海納百川——寬厚的胸懷奏響和諧樂章

二、平等對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成功

三、決不放棄“後進學生”

四、轉換觀念,思路決定出路

五、遵循教育規律,一切為了學生

六、做個學問高、師德更高的專業化教師

七、因材施教,努力嘗試個性化教育

八、把發言權還給學生

九、還課堂給學生——營造師生互動的天堂

第五章 做為人師表的典範 ,主要包括

一、用正直的品德垂範學生

二、誠信為本,堅守高尚情操

三、做嚴於律己的模範

四、勇於認錯,為學生做出表率

五、儀表風度——端莊樸素的形象才富有感召力

第六章 把終身學習確立為堅定目標 ,主要包括

一、用創新打造特色教育

二.挑戰自我,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三.終身學習,博古通今——構建多元知識體系

整本書條理清晰,語言平實,處處引用教育實踐中的小例子告訴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學生,應對工作,在教育事業中,我們應該追求什麼,那些誤區應及繞行避免。書中內容全面細緻,尤其是那些關於處理課堂中突發事件以及挽救失足少年等的教育機智時時讓我讚歎不已,下面我僅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第五章(做為人師表的典範)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為教師,首先必須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同時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身正為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孔子説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2】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處處為學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具體説來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真誠感化。教育學生不是作秀,決不能搞“兩重人格”。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表裏如一的、言行統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使他們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其次是人格表率。學生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信賴,往往使他們在觀察教師時,產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種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欣喜;教師的一點小小瑕癖,則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師必須對自己的人格修養提出嚴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發展。教師應當使自己儘可能的得到全面的發展,努力形成一種健康、美好、完整、和諧的人格,德與才的分離,言與行的相悖,大節謹慎而小節不拘,聰敏過人而舉止輕浮等。對於一名希望成為優秀教師的人來説,都是應當儘量加以避免的。

在當今各方羣體互為利益方的多元化社會,師表已經被賦予了更為細膩而全面的定義。“為人師表”早已不是穿戴整潔,言辭文明這麼簡單的要求了,陶老先生曾經説過“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表的地步。”所以教師首先就要成為文明、高尚的人,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出表率,這就要求我們“言為人師,行為師表”,用正直的人格作保證,去塑造自己的學生和自己本身。可是儘管如此,一些老師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打罵式棍棒教育階段,老師打罵學生的新聞時常發生。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浙江一中學老師因一男生踩教室門口草坪,扇了該男生5個耳光,並且辱罵了全班同學。儘管學生、學生家長和學校各執

一詞,但學校承認老師有打罵學生的行為。筆者不禁憤怒,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教書育人”的老師執掌了“暴力教育”的教鞭,傳道授業解惑變成了“耳光相向”,光榮而神聖的三尺講台豈能允許暴力教育肆虐?案例中,事情的起因是周同學踩教室門口的草坪,老師大聲呵斥未果的情況下打了學生5記耳光。踩草坪破壞公物當然不對,老師也應該及時制止並教育學生,但也不至於讓憤怒到打學生5記耳光、辱罵全班學生的地步。學校本身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育並改正學生不正確行為恐怕才是教育的本質。要知道的是,學生不是宣泄情緒的工具,學生踩草坪不聽話老師打其耳光肯定不對,5記耳光更是錯上加)錯,是缺乏修養的行為,更是無能的表現,何以言傳身教?

當教師與“低素質”“無能”等字眼掛鈎,何談師德,何談素質教育?對此,我們應當深刻反思。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3】在教育實踐中,當孩子沒有表現出我們所期望的結果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手段為什麼沒有效果,而不是讓自己的情緒失控,拼命質問為什麼孩子不聽話。

棍棒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更為脆弱,更為固執。【4】逆反心理在一定層面上對成年人來説都難以避免,更何況是心智發育正處在關鍵期的兒童。應對逆反的有效措施在於真正的去了解並理解孩子。一位教師,如果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孩子把教師當成管教者看待,這樣的教師是失敗的。教師在沒有了解孩子內心的前提之下,單方面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話,無疑是適得其反的。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20年前的孩子,一切都“聽老師的話”,在這網絡、電視、媒介傳播速度高速發展的今天,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習性,教師不應當簡單得去忽略這些特點,而要耐心傾聽,對於孩子正確的思想要加以表揚,對於錯誤的想法要加以指導,讓孩子能對老師説出他自己的想法,他內心世界所需要的東西,這才是成功的。

作為一名剛剛步入教師隊伍的青年教師,我深深感到為人師,任重而道遠。就現在的情形來看,與其説是我在教這些孩子,還不如説是這些孩子教會了我。有了《中國師德手冊》的指引,我正在逐步規範着自己的言行舉止,懂禮、講義、求智、尚仁、重信,一步步學着做一名“像樣”的教師,表裏如一,用自己的品德感染學生,垂範學生。

參考文獻

【1】----------------------------------------------------------------《 中國師德手冊》葉小媚

【2】----------------------------------------------------------------《論語》孔子及其弟子

【3】----------------------------------------------------------------《教育漫話》 英洛克

【4】----------------------------------------------------------------《蒙田隨筆全集》 英 蒙田

第三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

當前我校開展了“中國師德手冊”的讀書活動,讀罷全文,我掩卷深思,更覺獲益匪淺。我審視一下自己,是那樣的普通,沒有博古通今的學識,沒有高超的育人藝術,只是真心真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默默地流淌着自己的心血,燃燒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真想知道:我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什麼樣的?我給他們帶來了什麼?他們喜歡我嗎?我的價值體現在哪裏?

一個班級這麼多學生,每位學生的成績不可能都達到優異,就像人伸出的手一般,都有長短之分,所以耐心地對待學生,耐心地教會他們學習,耐心地去尋找、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當你再次面對課堂上學生天真的臉龐,面對他們俏皮的回答,面對他們令你意料不到的舉措,不要急於説“no”,可以的話,給予一個微笑,給予一個鼓勵,給予一個讚許的眼神,他會因此而變得“雀躍”,從而激起他更大的學習興致。

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時代,一個需要創造智慧的時代。因此,教者要用智慧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孕育智慧的心靈。為了孩子的快樂,為了家長的心願,為了明天的太陽更加璀璨,我們要做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做自信、自強、不斷地挑戰自我的教師,做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做充滿愛心、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做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做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做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做一個受學生尊敬、讓學生喜愛的教師!

講台有限藝無涯,還有多少未知的風景等待我去欣賞,還有多少未知的天空等待我去飛翔。年輕的我,要用智慧和汗水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愉快而又豐富的童年。為了給孩子們編織一個純真而又美好的夢,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學生心中的有個性的獨特的唯一!

第四篇:學習《中國師德手冊》的讀後感

學習《中國師德手冊》的讀後感

賓縣第二國小—鞠淑文

我學習了《中國師德手冊》一書,如一陣陣涼爽的風,吹入我的心田,如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洗滌我的心靈。

通過學習,我知道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四德”建設提到事關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四個道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其外延由大到小,內涵由淺到深,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道德體系。

在四德建設中,人的能動性及個人品德建設是事關重要的。個人品德的修養是樹立四德意識、規範言行舉止、建設和諧家庭、模範地做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們每個人在道德建設過程中要自覺地以自身品德修養為起點,首先要修內功。個人品德修養是社會公德的擴大,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個人品質的外化與擴大,只有個人具備優良品德修養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體和社會。

由於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

理解,從而使自己更重視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面前的表現。也對自己進一步提高了師德素養的水平和要求。

1、德高為師。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

2、學高為師。俗話説,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藝術,和諧感人的師生關係,無不閃現着現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技高為師。

一是要有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

二是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和應用。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

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要有創新的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4、身正為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範;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經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我受益匪淺。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讓孩子生活的環境花更紅,草更綠,空氣更加清新,天空更加蔚藍!

《中國師德手冊》學習感言

賓縣三小呂真環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這次《中國師德手冊》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説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

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品讀《中國師德手冊》

賓縣一小於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照亮了別人而燃燒了自己的“蠟燭”,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通過《新師德》的學習,使我更深刻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僅是“教書育人”,而 “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自古以來,人們視教師是崇高的事業,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一名人民教師,更應發揚良好的師德,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新世紀的到來,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國教育繼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師德修養,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在當今經濟快速發的年代,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着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

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説明這個道理。

社會造就了人,同時人也可以改變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師者應以師德為重,安貧樂教、廉潔從教、廉潔自律、潔身自好、就不至於在經濟建設的衝擊下,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因此在市場經濟中更應重視師德建設

第五篇:中國師德手冊讀後感(鄭霜)

讀《中國師德手冊》有感

筠崗國小鄭霜

本學期我閲讀了《中國師德手冊》這本教育專著,並深刻感悟到:師德的核心和靈魂就是愛。在教育中,愛和責任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經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寬容,愛是信任,愛是賞識,愛是理解。有容乃大,用愛去寬容每一位學生,營造一個愛的“大家庭”,打破“只要範錯誤,就會受批評”的思維定勢,用愛去感化犯錯的學生,讓他們主動意識到錯誤,願意發自內心地改變自我,化“要我這麼做”為“我要這麼做”。《中國師德手冊》中講到“寬容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也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樑。而寬容所釋放出的愛,更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博大胸懷。”這就要營造一個寬容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關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當學生從內心深處把班級當成一個大家庭時,我們教師的角色就是“家長”。

除了寬容之外還應對學生充滿信任,有了老師的信任,學生更會對自身充滿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別人的賞識和讚美,同樣的國小生更不會例外,他們都喜歡被賞識,被讚美,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有利於激勵學生的成長,但是也不能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讚美,忽略了學生的不足,這無異於扼殺學生的未來。任何的愛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應轉變自己高高在上的專制作風,懂得換位思考,在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候多為孩子考慮,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學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強加於學生,這樣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反彈心理。

師德只有理論不行,更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並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中國師德手冊》中講到“做為人師表的典範”,就是要“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着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育,本質上是品格教育,教師就是這種教育的

實行者,必須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幫助和塑造學生的人格,使其對社會有用。以上就是我的學習體會。

向您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讀中國師德手冊

中國師德手冊

讀《中國師德手冊》有感

中國師德手冊學習體會

讀《中國師德手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