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多篇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 篇一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戲劇文化博大精深,京劇又是我們國家的國粹。但是11月30日下午我們在學校裏聽到了被譽為京劇之後的第二大劇種——評劇。其實之前在我心裏,戲劇都是一樣的,我聽不出戲劇裏的抑揚頓挫,咿咿呀呀的曲調更是讓我們這些青年學生摸不着頭腦。可是通過這次學習,我瞭解到評劇,是流傳於我們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二。而且評劇還在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戲曲文化都是我們國家的國粹,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精華。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更應該瞭解更多的歷史文化內涵,這不僅是我們愛國意識的體現,更是我們對我們精神境界的一個提升。

今天我們在校園裏聽到的評劇非常震撼,評劇老師還教給我們一個評劇演出裏的基本台步——原場。通過跟老師近距離的接觸、教學。我們真心瞭解到戲劇工作者的不易,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個簡單的台步卻有如此繁雜的肢體動作配合、身形如此優雅。雖然我學得很一般,但是卻得到了老師的誇獎並得到一個獎品作為獎勵,我很開心。

另外,評劇裏的樂器也是十分獨特,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二胡。二胡拉出來的聲音也是非常好聽。一個只有兩根弦的樂器,通過老師的演奏卻能演繹出喜怒哀樂各種情感。這些樂器都是我們平時沒有聽過沒有接觸過的。我非常想要一探究竟,想要向老師討教學習。

這次戲曲進校園的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學到了很多戲劇方面的知識,更懂得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不易。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付出才能獲得讚美的掌聲。這就像我們學生學習一樣,雖然有時候很枯燥乏味,但是隻要我們努力去學習了,去付出了,我們不僅能收穫知識,更能在我們以後的成長之路上奠定堅實的基礎。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努力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校園生活才會無悔!

最後,感謝學校、感謝班主任樑琦老師給我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一定不辜負學校的期望,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習,爭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 篇二

今天,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搬着椅子來到操場上等着觀看今天的活動戲曲進校園。

活動剛剛開始,一個穿着白色紗裙的女人走上舞台,沒錯,它就是今天的主持人,他的衣服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她彷彿像一個仙女一樣。第一個節目開始了,名字是《一家人歡歡喜喜把我請》雖然我坐在最後一排,但是我依然能看見台上表演的人們。聽他們那些奏樂的人,把樂曲做的高低起伏,加上他們的表演真是精彩極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是《花木蘭》花木蘭剛剛開始,只見一個身穿淡藍色服裝,頭戴金色髮飾的人走了上來,我猜它一定就是花木蘭,他在台上來回走動,時不時的抬下腳,表情非常投入,好像他真的就是當年那個花木蘭,她彷彿讓我看到了當年的花木蘭非要上戰場的決心,他不怕死。也不怕為國犧牲。

今天看了這個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比如花木蘭為什麼非要上戰場?因為他想證明與子不是不如男女子也可以像男人一樣上戰場打仗,而且是打勝仗。他去參軍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和自己一樣餐具的女人,可他們是不一樣的,那個人知道這次如果去的話那就必須要上戰場,上了戰場就必死無疑,他説:“”咱們走慢點兒,萬一可以遲到一下不去上戰場呢?!”可花木蘭堅決不後退,它反而加快了腳步,説:“”你怕死我可不怕,我要證明女人可以比男人活的更瀟灑,可以和男人一樣打仗,打勝仗可以得到世人的讚美!”花木蘭抱着一顆不死不迴歸的決心,而這些決心被演員們演的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真的讓我看到了當年的花木蘭這些演員們,他們真的很專業,我媽媽曾經説過一句話,因為專注所以專業,這些演員們專注學習豫劇,演出來的戲曲讓人們看着特別開心。

今天讓我見識到了這些演員的功夫,他們真的很厲害,讓我真的很敬佩。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 篇三

11月30日下午八、九節課,我們在北一階觀看了“戲曲進校園——評劇專場”,讓我們得到了精神食糧的補充。

首先,由侯順成侯老師為同學們系統地講解並普及了戲曲及評劇的知識,使同學們瞭解了戲曲。

戲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共三百六十餘種。每一個地方几乎都有本地方言的劇種,根據數量的多少而分出六大劇種,分別是:北京的京劇、河北的評劇和梆子、河南的豫劇、上海的越劇、安徽的黃梅戲,而在這六個劇種中,京劇和評劇是唯二有國家級劇院的劇種,其它的則都是地方上的劇院。評劇是從唐山地區發源的,評劇的代表作有《花為媒》和《小二黑結婚》。侯老師接着又給我們講了各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如:曲劇和越調、山東的呂劇等等。接着又給我們講了唱戲的唱法,現在90%以上的戲曲演員都是用普通話的唱腔、唸白,但也是有特殊的,如:演員趙麗蓉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名戲曲演員,她唱戲的時候就是用唐山話唱的。還有就是評樂隊,它是由古代樂器和現代樂器結合而成,古代樂器有絃樂、二胡、笙、嗩吶、梆子、鐃鈸等,現代樂器有提琴、黑管、長號、小號、大號等。

之後,就是劉和軍老師介紹笙。劉老師先講了笙的歷史。笙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樂器,它最早發源於3500年前,並且很多西洋樂器都是受笙的建造原理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例如:口風琴。笙還有17、21、27、30孔之分。之後,劉老師還親自現場為我們吹奏了笙。

接着,馬旭峯老師為我們講述二胡和板胡的知識。它們兩個的用處很多,如:電影《地道戰【本站】》和電視劇《西遊記》中都有用到板胡的地方。拉二胡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激發大腦,保持體形。

最後,還進行了互動,還進行了現場演唱,並且唱得都很好,台下掌聲雷動。

我相信這次活動,讓我們瞭解了許多戲曲知識,還讓我們在繁忙的學習中得到精神上的緩解和放鬆。

戲曲進校園讀後感 篇四

我坐在教室裏看書,時不時看向窗外的操場,因為現在是上課時間,所以我不能大聲起鬨。外面的老師指揮着低年級的同學們有秩序的,安靜的找到自己班級的位置坐下,我看到操場上的舞台掛着一個寫着“戲曲進校園”的牌子。便知道是要舉行活動了。

外面傳來一陣廣播聲,是告訴高年級的同學們,要搬凳子去操場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我走出班級,外面天氣晴朗,有着温暖而又不炎熱的太陽,坐在操場上曬着太陽很舒服,何況還有人到我們學校演出,想想就很美好。

我們在聽戲的同時,大隊輔導員向我們班走來,挑選了幾個模仿能力好的同學上台和表演的人互動,他們走到台上,面帶微笑,每個人都很激動,但不緊張,反而很自信。他們的動作基本統一,聲音洪亮,大家也都很熱情,掌聲不斷。

活動接近尾聲,學校這是第二次開展戲曲進校園的活動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進步,紀律越來越好,這也是一種進步,只要我們努力就會出現驚人的成績。

戲曲進校園讀後感 篇五

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在學校舉行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

首先是花木蘭。戲曲家穿着的服裝是藍色的,有許多的條紋,頭飾是金黃色和紅色相間的,腰間還插着一把紅色的劍。恰一看還真像花木蘭。花木蘭表演的可真好。我看的是津津有味,同學們也是高興的直較好。

沒想到花木蘭老師還舉行了教學。老師有耐心地為我們介紹着花木蘭的寶劍,並細心地幫同學糾正那句誰説女子不如男這可體現出了花木蘭的鋼氣。

第二個《見皇姑》那一個個穿着粉色衣服的老師,就像仙女下凡一樣,個個都很漂亮。還有一位面帶鬍鬚臉上畫着面具的老師,直爽的走上來,可以看出來他很大氣。這個老師唱的可真好。剛的聲音裏邊突出一點柔聲,真就像白裏透紅。

表演結束啦!同學們都悻悻的離開,誰都捨不得這次表演,誰都有想再看一次。操場上響起了同學們的熱情聲!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 篇六

21日,《戲曲進校園》首發暨出版座談會及戲曲展演在湖北黃岡市實驗國小舉辦,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就加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戲曲進校園進行了多維度研討,並邀請著名戲曲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彭青蓮、李春華為黃岡市實驗國小學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展演。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獨具作用,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20xx年1月,xx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要求“推進戲曲進校園”,這是中國小生學習傳統文化,達成民族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中國小生藝術鑑賞力的重要途徑。

為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助力戲曲進校園工作,湖北教育出版社組織武漢大學藝術學院二級教授、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鄭傳寅領銜編寫了《戲曲進校園》中國小生普及讀本。《戲曲進校園》的出版為湖北省中國小戲曲教學提供權威讀本,同時也為振興戲曲藝術,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應有之力。

《戲曲進校園》從劇史、劇目、劇人、劇種、劇藝等方面向中國小生介紹中國戲曲,展示中國戲曲的輝煌成就和傑出人物以及對於世界戲劇發展的偉大貢獻,對中國小生了解和欣賞中國戲曲,培養學習戲曲的興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書編寫體例獨特、內容深入淺出、語言生動流暢,配有大量富於藝術表現力的舞台劇照和藝術圖片,並附有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傾情錄製的配套教學視頻。

在戲曲展演中彭青蓮、李春華、湖北省黃梅戲劇院以及黃岡市實驗國小學生演唱了《葛麻》《原野情仇》等經典曲目。會上,湖北教育出版社向黃岡市教育系統贈送了《戲曲進校園》。

《戲曲進校園》觀後感 篇七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悦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在這個星期四的上午,我們齊禮閆國小迎來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同學們都一個個懷着激動之心來到了現場,在學校搭起來的舞台上,演員們一個甩袖猶如一道和煦的春風。今天我們觀看了戲曲,一共有五個首先是家人把我請進來、接着是花木蘭征途、見皇姑、痛説革命家史、轅門外三聲炮。

我最喜歡的是花木蘭征途,主要是對戰鬥過程的描寫力求其簡,十年生活,只用了幾句話就交代完了。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木蘭的孝敬父母和勇於擔當重任的性格,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一個女孩兒在戰場上拼殺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戰功,其勇武強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廣大讀者喜愛的並不是一個沒有女性特點的女超人,所以,戰場上的廝殺作者幾筆帶過,而把“木蘭是女郎”作為構思的核心,所以,着力寫木蘭作為女孩兒對父母的牽掛,寫她的巧梳粧,寫她打扮得娉娉裊裊光彩照人的風姿神韻。人們向來不稀罕雄赳赳武夫式的“顧大嫂”之流,中國也不缺嬌滴滴鶯聲燕語般的“崔鶯鶯”這樣標準的美人,但既有女兒的嬌美又有男子的剛健的女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卻只有木蘭這獨特的一個!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