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好記者講好故事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69K

好記者講好故事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觀後感 篇一

中宣部、中國記協舉辦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紅山區融媒體中心及全區各單位、部門新聞工作者及時收看了網絡直播巡講。

來自全國新聞戰線的15位優秀新聞工作者們用樸實而真摯的語言,傾情講述他們的採訪經歷,這些巡講人或奔赴新聞現場、記錄偉大時代,或紮根基層一線、反映羣眾心聲……用好故事傳遞正能量,交流增強“四力”的深刻感悟。

講者動情,聽者動心。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令人熱淚盈眶、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了記者們的新聞理想與職業素養,引發了聽眾的強烈共鳴。

三中街街道宣傳委員李夢竹:“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動,這就是新聞報道的力量,作為一名基層宣傳人員,要善於從凡人凡事中發現亮點,捕捉生活中的温情,寫有温度的信息,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紅山區發改委張建輝:“通過學習聆聽好記者傾情講述的採訪經歷,被一個個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深深打動,受到了精神洗禮,將以好記者和好故事的主人公為榜樣,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為紅山區發展和改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官廳社區居民陳忠新:“巡講活動舉辦的非常好,拉近了記者與我們的距離,聽完巡講後,記者給我的感覺不再是電視上的影像、報紙上的名字,而是用雙手記錄事實、用雙腳尋找新聞,記錄國家進步、傳播正能量的勞動者。”

一件件新聞故事,一段段深情紀錄,令人深思,催人奮進。融媒體中心採編人員紛紛表示:作為年輕一代的新聞工作者,將牢記使命,從實際出發踐行“四力”,反映羣眾呼聲,打造高質量的融媒產品,更好地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

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觀後感 篇二

週四下午,我們集體觀看了“好記者講好故事”的視頻,受益很多。我深知,要做一位好記者就要為實現中國夢傳遞。一位好記者不光要講好故事,還有恪守職業操守,進一步增強社會學責任感。在視頻中,這些記者們通過照片和演講的情勢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震動心靈,演講引發共鳴,大家為而熱血沸騰,為捍衞共同的價值觀而百感交集,為記錄這偉大的的時期而心潮澎湃。

《好記者講好故事》每位記者所親歷的故事,感人、親切而有生動。每個樸實無華的故事,猶如都化作了一束束温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心房。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澤仁拉姆記者所講述的卓嘎和央宗一家的故事。兩代人五十年如一日,堅持守護着腳下這片邊疆國土,不畏懼大自然的狂風暴雪,也不畏懼鄰國印度人的恐嚇,乃至連家裏至親的遇難也沒有令他們畏縮。半個多世紀的堅守完善詮釋了“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短短八字,直抵人心,這凝聚的既是卓嘎和央宗一家堅守玉麥的決心氣力,更是這兩代人濃厚的愛國情懷。雖然玉麥位於極寒的青藏高原上,但我從一家人的堅守中感遭到了無盡的温暖,也感遭到了是我們的國旗、國家、也是每個中國人的氣力,共同建構起我們安全而美麗的中國。

除此以外,記者崔真真所講述的她本人作為一位新聞主播,在融媒體中心發展下轉型為一線記者的故事也讓我深受震動。高跟鞋、運動鞋、雨鞋三雙鞋見證了她職業轉型的所走的道路。她從無知、迷茫,到踉踉蹡蹌地摸索到融媒體改革,到最後感遭到了媒體融會的氣力,走到演播室之外的世界,成功轉型成為一位一線記者。而我作為一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也深知媒體融會的艱鉅,但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媒體人應對困難時的那份堅持,面對變化時的那份冷靜,在媒體融會發展的時期,我們更應當接受磨練,滿懷希望地迎接未來。

通過凝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新聞熱忱,看到了甚麼是新聞人的堅守和責任,讓我反思這個時期的新聞意義,給了我繼續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講好故事即便鼓勵他人,也是教育自己。作為一位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具有偉大的新聞傳播理想,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心,堅定了做一位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記者的尋求。今後更會腳踏實地,發現越愈來愈多的中國好人,發掘愈來愈多的中國好故事,講述愈來愈多的中國好夢想。

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觀後感 篇三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戰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23日下午2點30分,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網絡直播巡講活動走進達拉特旗融媒體中心。為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和覆蓋面,同時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巡講活動以網絡直播形式進行,融媒體中心部分採編播人員參加了活動。

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江蘇廣電總枱融媒體新聞中心、山西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等新聞單位的15位記者,講述了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的親身經歷和故事,回憶了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業績,細談了工作中的內心感受,用小故事展現了大時代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把羣眾訴求解決好,把羣眾利益維護好,把羣眾工作做深些,把羣眾情緒疏導好”。人民日報社讀者來信編輯室副主編張洋動情地講述着記者跟隨農民工討工資以及歷時3個月解決回遷户20年沒辦成房產證的故事,讓大家產生了“只要讀者有需要,我們就出發”的強烈共鳴。

“在危險的現場哪個人不是媽媽的寶貝兒女,但堅守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山西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孫夢醒説:“要成為一名好記者,除了要在危險中去堅守,更要在平凡中去發現,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講好中國故事、百姓故事,只有堅守初心才做得好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我從事電視新聞工作10個年頭,從烏克蘭、敍利亞的戰役到時政報道的舞台,我更加感受到我們祖國所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新聞中心央視時政新聞部編輯王鵬飛激動地講述着新中國70華誕時8秒鐘的細節,這8秒鐘不允許有任何失誤,這8秒鐘是新聞人無數次演練後立下的軍令狀。新聞人永遠貼近現場、永遠與祖國的心跳同頻共振,用心、用情、用功地投身於偉大的新聞事業,這就是媒體人的初心和使命。

英雄無愧於天地,唯一愧對的是家人。來自江蘇廣電總枱融媒體新聞中心的姜超楠,為大家講述的是在西藏戍邊執行任務時為救戰友而失去生命的胡永飛,他犧牲時孩子16個月大,只見過爸爸一次,當時拍了一張合影。為了不讓孩子的成長有失去爸爸的痛苦,這件事胡永飛的妻子瞞了10年。

那些在平凡崗位上綻開的絢爛花朵,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啟迪着大家深沉的思考,真情的演講讓不少人流下了眼淚。大家不僅感受到了傳媒人的追求與情懷,也對新時代如何講好中國好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觀後感 篇四

20__年9月13日,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所以,當噩耗傳來的時候,我是不信的。但殘酷的新聞迅速出現在了各大媒體平台——重慶電視台的直升機在執行航拍任務時不幸墜毀,機上4人全部遇難!我的同事宋昊恩和蔣亞,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蔣亞和宋昊恩是重慶廣電航拍事業中的黃金搭檔,有人説,“他們就是為航拍而生的”。他們多年來所拍攝的《鳥瞰新重慶》,以其超低空穿行、橫跨90度的拍攝畫面令人驚歎折服,成為所有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心目中的經典。

每一次航拍對於宋昊恩和蔣亞來説,無疑都是一場戰鬥。他們必須透析重慶各種地形地貌,制定詳細計劃,應對各種氣候。一天可能會飛行9個小時,在狹窄的機艙裏,蜷縮着一動也不能動。昊恩患有高血壓,但降壓藥有利尿作用,為減少飛機的起降,他在航拍時從不吃藥。蔣亞因為高強度的航拍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一疼就是一整夜。

20__年9月13日中午12點多鐘,昊恩給我發了一張他在飛機上拍攝的照片,説天氣不理想、有點失落。我萬萬沒有想到,那竟成了他留給我最後的聊天記錄。十幾分鍾後,飛機失事了。有着雄鷹夢想的昊恩和蔣亞,將他們年輕的生命定格在了雲層之上。

最初看他們留下的最後的影像時,這畫面上寫着美,寫着國家的發展與時代的變化。而現在,我看到這畫面上分明寫着記者的責任和擔當。而在中國,用生命踐行承諾、用忠誠守護使命的記者又何止宋昊恩和蔣亞……

20多年妙手著文章、創新做公益的俞佳友,18年始終衝在新聞第一線的高思傑,歷時9年寫數篇內參為一起冤案平-反堅持不懈的湯計……他們之所以有如此的人生高度,是因為他們把根紮在了最厚的土壤裏。

新聞界前輩穆青有句名言“勿忘人民”,因為人民在哪裏,新聞就在哪裏!做記者27年,我深深地知道,生在今天的中國,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有無數的新聞在前面等着我們。

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觀後感 篇五

14位媒體記者用親身經歷,講述採訪背後的故事,那些新聞報道之外的故事更加打動人心。6月23日下午,中宣部“好記者講好故事”全國直播“雲開講”,華商報社的編輯記者認真收看學習,收穫頗豐。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戰線不斷增強“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今年繼續舉辦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6月23日14:30,巡講活動以網絡直播形式“全國開講”。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等單位的14名記者在線直播,講述在踐行“四力”新聞採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記者張興莎以《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為題,講述了她在採訪慢火車過程中,坐上慢火車記錄下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山裏故事。因為慢火車,果農的水果賣上了高價錢,生活富裕了,因為慢火車,果農們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張興莎説:“如果説高鐵是中國高速發展的速度,那麼綠皮慢火車傳遞的就是不讓大山裏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温度。”

14位記者的講述飽含深情,每一個背後的故事都讓人深思,催人淚下。中國記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好記者傾情講述採訪經歷,全面交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真實感受和深刻感悟,感情真摯、精神飽滿,充分展現出紮實的新聞理論素養、高超的新聞採編水平、高尚的新聞職業道德,樹立和傳播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華商報記者李婧看完直播後表示:《遲到十年的拼圖》這個故事讓人記憶深刻,完成拼圖的過程,就是記者陪同不知父親犧牲已十年的兒子,和一個撒下愛的謊言的媽媽,去西藏重走父親英雄路的過程,記者的講述讓人感到了大愛和無私奉獻。李婧説,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忘初心,走到羣眾中去,用心傾聽讀者心聲,為人民發聲,講好陝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