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88K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 篇一

我很喜歡看科幻小説,曾經《科幻世界》雜誌期期不落地看——劉慈欣的《三體》連載也是在這本雜誌上看的。

為什麼喜歡看呢?我想也許是宇宙和太空太神祕了,給人無限的遐想。

流浪地球2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種遐想。

個人在人類中是渺小的,人類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宇宙是大的,無法想象的`大,它無邊無際,有無限可能。這些可能令人敬畏,更令人神往。

太空電梯、空間站、月球上的建設場景——電影呈現出來的這一切讓人對科技的發展充滿期待。作為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的特效是沒話説的。

冰冷的機器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再宏大的`故事也要落腳到一個個具體的人,而人的故事就是慾望的故事。

劉培強第一次見韓朵朵,眨眼間連孩子都抱在手裏了。

圖恆宇想讓女兒圖丫丫在數字世界裏活一輩子。

周老師不斷強調“我們的人肯定能辦到”。

在電影中,圍繞這些慾望,我們看到了一次次奮鬥和一次次失敗。個人雖然渺小,但人的精神是無限大的,一個人可以影響一羣人。這就是人類的傳承。

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五個階段,持續兩千五百年,無法想象的時間長河裏,將會發生多少故事啊,期待球3、4、5、6………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二

《流浪地球2》是中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中國的科幻片數量不多,正在起步階段,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前進的動力。

影片講述了地球遇到危機,各國航天員合力解決危機的`過程。這一過程犧牲了很多人,見證了航天員用生命撐起一片藍天的心路歷程。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需要人類的滋潤。人類活在地球之下,藍天白雲就是我們的好夥伴。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宇宙究竟還有沒有祕密,需要我們的用心探索。

未來不可測,但我們既然來這世界一遭,就應活得精彩。時間將會見證一切。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三

流浪地球是一部短片小説,實際上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除了大環境的背景設定一樣,故事情節似乎完全沒有什麼關聯性。這導致看不看書都一樣,當然這也就給編劇增加了很多可以輸出的內容。相對於流浪1而言,2更加的具備社會的複雜性,故事就發生在人類面對100年後太陽吞噬地球,300年吞噬太陽系的設定時段展開,講述流浪1之前的50年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講述了一個宏偉的“移山計劃”就是後來的“流浪地球計劃”通過行星發動機把月球脱離地心軌道,然後讓地球脱離太陽。但是這個計劃之前有一個數字人類計劃,就是電影剛剛坐下的時候説的人類的本質就是一堆電信號,這個部分會在劉德華出現的那個故事線用到,一開始我們還是要跟着吳京的扮演者走災難線。

災難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關於地球上的一些戰鬥,這裏對於太空電梯和月球隕石有非常酷炫的效果,很期待有更好的觀影環境。人類中產生了很多分歧,一些人希望執行移山計劃,另一些反對這個計劃直接開啟了戰爭。

一、關於電影主旋律

沙溢扮演的張鵬是劉培強的師父,電影中後來扮演的是中國航天飛行中隊長(應該)在一開始和劉培強(吳京扮演)講述的非洲小東北的炸蚊子餅(如圖)

當地非洲人曾介紹説:“這種蚊子餅的口感和味道猶如雞肉,非常鮮嫩,其中還會帶有淡淡的杏仁的香味,這是最美味的食物了,可以説比正兒八經的純牛肉漢堡還要好吃幾十倍。

五十萬只蚊子一個餅,但是現在一隻蚊子都吃不到了,説明現狀可能是比較艱難的。同時描寫社會經濟的還有關於劉培強在後續北京採取的是計劃管控領取物資,並且因為他2044年立功,才額外有一些水果供應。

(PS:一開始我以為在排隊施捨的女孩就是後來的韓朵朵,結果回看1的時候發現是一個嬰兒好吧我不知道這裏賣了什麼伏筆,總之我能想想這樣的環境特別慘。)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需要時時刻刻的面對死亡的威脅,還有失去生命的希望,在後面有很多次引發的海嘯、隕石墜落等對於羣眾的側描給了驚恐的特寫。

這裏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周主任有很多長對白,這部分非常的具有主旋律色彩,這也是這部片子很多人非常喜歡,卻有很多人非常厭惡的地方。

我個人理解為,每個國家拍攝的都會存在國家的特色,但是要看結合的好壞,是否生硬等等,正如第一部的飽和式救援,這些都是國外視角下不可能看到,但是我們看完會會心一笑的地方。這是一部非常符合中國國情和處事風格的電影,同樣也是一部成效非常好的作品,我們應該接納作品的全部。

這裏有很多對於希望的闡述,美國議員問周主任,我們最終只是一個流浪者,需要為100年後的事情擔心麼?這裏有當年愚公移山的那種精神傳遞,就是我的子子孫孫都會感謝我現在做出來的事情,中國7個月會搞定所有計劃的試驗性部分,哪怕沒有其他的支持,劇中郝曉晞(諧音好消息)扮演者朱顏曼滋對話,好消息提問説這不公平“如果事事都公平為什麼還要建這坐樓”感覺有點暗諷聯合國。

同樣的接來下幾乎都是周主任在全力推動,從開放百姓進入地下城,再到金句:“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哪怕由劉德華扮演的圖恆宇那一批先遣隊已經明確掛了。

然後下一個非常主旋律的地方在於沙溢這裏的角色,一個非常偏愛自己徒弟的這麼一箇中國式家長,能讓自己徒弟不上戰場就不上戰場,徒弟可能沒了就要找總指揮長生氣,之前是醫院那一幕,最後是給他返回艙的那一幕,這幾幕都非常的具有淚點,但是最熱血的地方在請戰的那一幕。

月球是我們的,交給你們這些小崽子不放心。

當然這裏OS很多地方在於不是所有國家都是按照這一套標準執行的,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執行。在流浪地球小説中有一個描寫,地下城熔漿滲入,按照年齡進行升降梯排隊,嬰兒由機器人抱着線上,然後是小孩,然後是學生,所以小説主角的媽媽就是死在巖漿中,每個人也不用搶,也不用考慮女朋友和你媽掉水裏先救誰的問題。這個就很玄幻和奇妙,當然這樣的'制度在於暴力的強制執行。

主旋律的部分講完了,接下來講人性。

2、關於電影人性的部分

電影裏面幾條線大部分是人的選擇,圖恆宇選擇放棄進入地下城而選擇偷偷進入實驗室激活他過去女兒圖丫丫的人工智能。因為一家人出了車禍,這件事形成了一個心結,一定要給女兒完整的一生。

網友知乎上做的機翻,初代人工智能的控制面板。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機器人笨笨,當太陽風暴來臨這個機器人用隔熱墊把自己罩上的那個小動作真的可愛到我了。

劉培強選擇放棄她老婆而選擇他的岳父和兒子進入底下城,這裏一個是有抽籤的那個劇情,第二個是關於劉培強面試的劇情。雖然自己的妻子要死,但是被機器人準確告知他的死期的時候,個人覺得很難不崩潰。

同時對照着劇本中的一條暗線,一直反覆的提醒下一次重大時間節點,一開始是2044,之後是205807最後是20750215,這可能有關於數字人類的計劃。但是實際上都是人性的抉擇,2044是因為有反對派組織移山計劃,205807是因為圖恆宇選擇讓圖丫丫成為數字生命,20750215我個人感覺是因為吳京用伏特加燒了莫斯。“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所有決策都不是理想的,但是因為希望,因為鑽石一樣的希望,那是比任何都更可貴的東西。正因為如此,所以團結和生存成為反理性的人性選擇。

最後還有一些片段。

1、在執行填埋核彈任務的時候,劉培強把宇航員扔回去的那一幕,説因為你還有女兒在等你,另一邊和他一起的實習生一直和劉培強講述講了你還沒轉正不享受醫保的事情。這裏全篇出現了兩次,有點諷刺體制。

2、圖恆宇下水修電纜的時候,看到一個唯家中介其中北京鳥巢旁邊的房子只賣22萬,350塊錢一平米,然後説了一句終於便宜下來了。

3、當馬兆扮演的寧理被水淹住後最後一句話是:“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講述科技和人的關係

4、核彈歷史悠久密碼破解不掉的時候周主任的感慨:“人類啊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統都用在了彼此毀滅上”諷刺人類之間的猜忌。

5、一個宇航員替代張鵬給劉培強進行了戳戳額頭,鼓勵其離開。這種生的希望留給後人的片對會在流浪地球中一直一直的被循環被傳承。成為一種精神希望的傳遞。

6、劉培強第一眼見到韓朵朵想到結婚生孩子的閃念,沙溢問地球還是美好的,這和之前產生了反差。這是感情線的走向,這裏感覺王智老師應該很開心,畢竟1出來就領了盒飯,沒想到大火之後還有前傳能補上。

7、月球引爆核彈之前,有一些對白,沒有給王老師丟人吧?這一分鐘怎麼這麼久?我自己覺得還是有點怕、地球之光要勇敢,總得給世界説點什麼,培強啊地球還是挺美好的。這裏的犧牲描繪到很多個人的部分。面對死亡有恐懼、有勇氣、有釋然、也有感慨和欣賞。

8、在郝曉晞這裏有兩次對話,一次是對周主任的,第二次是對晚輩的,就是這麼重要發言交給我發言?而每次回答都是在這裏的發言那一次不重要,這是中國對於外交重要性的關注。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四

《流浪地球2》後勁很大,看後第2天,仍在回憶思考電影裏的故事。2是前傳,告訴我們危機發生的過程,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流浪地球1要花那麼大的代價去帶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好萊塢那樣,一小部分地球精英們放棄地球去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的星球。

地球上有我們愛的人,有我們的子孫後代,有人類文明存在的證明。

沒有人問好萊塢,公平還是不公平。在災難面前,他們骨子裏是希望超級英雄和神站出來。中國人不是,中國人是50歲以上的普通人,自願勇敢赴死。

《流浪地球2》是部誠意滿滿的作品,我觀影后有很多啟發,上述是我目前想到的。這就是科幻電影的。意義吧。請不要因為世俗的利益去批判它。

最後,一點小小願景:危機開始時,是一種物種的滅絕,最終演變成全球生物的滅頂之災,請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美好的家園!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五

看《流浪地球2》讓我遺憾的是,比起科幻視效在中國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工業水準,這部電影對科幻電影核心的人文表達顯得“保守”——生命存在、末日焦慮、道德倫理、性別關係等方面的想象力是匱乏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説,只是當下社會主流觀念的平庸延展。

什麼是科幻電影在人文層面的想象與表達?我們拿一些經典電影舉隅——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國1》,通過男主人公發現自己只是“缸中之腦”,反思個體意志與全景敞式監視之間的鬥爭關係;改編自特德·姜小説的《降臨》,它令人驚奇地建造了一套未來的語言系統,這種語言帶有時間性,語言在重塑認知方式的引領你逐步感知到未來在此刻的湧現;克里斯朵夫·諾蘭的《星際穿越》調轉“墨菲定律”的原初所指,給予一種悲觀主義的安撫表達,過去與未來時間形成一種閉環,但時間終究可以通過艱苦的物質性勞作來克服與抵達;最近成就60歲華裔女星楊紫瓊斬獲金球獎、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瞬息全宇宙》,則是在探討無窮宇宙的瞬息穿梭之間,個體如何對抗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而人與人在日常性中構建出來的愛,成為了女主角選擇留在最庸常的宇宙的原因……

我們以這些一流的科幻電影為參照來審視一下《流浪地球2》的人文表達。電影裏,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社會倡導“移山計劃”大方向的原因是——“為了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周喆直語),指向的是種族繁衍不息,“給予人類文明以歲月”,還帶着古老的愚公移山的長期堅韌信念。生存,不管是以何種艱苦卓絕的方式生存,在“移山”的倡導者看來,是最基本的底線,哪怕孩子、孩子的孩子等一百多代人類面臨2500年的與太陽系告別過程中的長期生存危機與潛在的精神隱患,也必須堅定不移。

與之相對的是他國甚囂塵上,對此計劃進行擾亂的“數字生命計劃”,也就是將人類的意識上載到雲端的元宇宙世界裏,以一種肉體滅絕的形式重生。“數字生命計劃”相對於“移山計劃”總是以一種負面的方式運作自身——支持此計劃的'地區都是**的、短視的、自由主義氾濫的形象出現。有一場戲是嬉皮士、流浪漢般的抗議者眼紅脖子粗地衝向吳京飾演的主角劉培強面前,被後者輕鬆吊打,這一簡單的衝突戲我們能看到正邪二元形象的對決與結果。直到劉德華飾演的工程師圖恆宇,他車禍中喪生的女兒丫丫在“數字生命”裏重新現身,我們才一睹科技變革帶給人類生存的一些正面可能。不過,在這條敍事中對“數字生命”的表現也仍然是不穩定、擾亂的,比如每次丫丫都要尖聲重複詢問“爸爸,這道題要怎麼做呀?”,甚至是引發對技術主義的恐慌的——一場戲中,當丫丫的“數字生命”開始產生意識迭代時,她發現了自己被困在一間出不去的房間裏的現實,她聲嘶力竭地哭嚎敲打屏幕,視聽效果也在此變得如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驚悚電影。出於對女兒的執念的愛,圖恆宇用盡各種手法留下女兒數據所存儲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550W,並不惜背叛他身負的太空任務“逐月計劃”,也由此鋃鐺入獄。全球互聯網行動中,監獄裏的圖恆宇臨危受命,此時他終於驅散了一些“數字生命計劃”傾向所帶來的陰影,矢志不渝、奉獻出生命的代價完成了任務,終於和丫丫在元宇宙空間裏團圓。夢幻般的虛擬空間生活在結尾短暫地勾畫了一張數字生命的烏托邦場景,但突轉的結尾,550W以一種不受人類操控的形象出現,再次將之付諸泡影,這個發展出個體意志的550W竟然是諸多計劃在關鍵時刻失敗的罪惡源頭。

在此,我們可以明確電影裏“移山計劃”與“數字生命計劃”之間二元對立的對抗模式,前者是一種自農耕文明以來、紮根在土地上的、集體組織結構的、代代生命繁衍不息的文明存續方式,後者則是一種寄託在邪惡不可信的科技革命之上的、強調個人主義、不對人類存亡負責的虛無主義的生命狀態。這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抗,便構成了地球末日來臨時,《流浪地球2》所呈現的對於人類生存的核心哲學思考。從我主觀的角度來評價,這種哲學想象看似深刻宏大,卻是匱乏的。

如果是要表現一種人類救亡圖存的紛亂圖景,我們大可以發揮想象力,參照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那時的救亡圖存方案呈現出一種眾聲喧譁的“世紀末的華麗”,各種主義層出不窮,在無數的知識分子的實踐和反思多種方案後才走向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現在《流浪地球2》的問題就是敍事中“先驗性”地指導了我們人類要走“移山計劃”(即使有太空站的火種計劃,與他國的反對與干擾,表達得也很程式化),且憑藉一種先驗性的自信,相信我們會被此計劃拯救,實踐會跟着理論走,如結尾階段周喆直的自信“我相信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除了這個計劃之外主要表現的就是負面問題層出不窮的“數字生命計劃”,而沒有對多元的生存計劃進行更加具體的,實事求是的考察。就拿“數字生命計劃”的否定形式來説,“技術主義的焦慮”在世界範圍內的科幻電影表達裏顯得單薄,不能夠充分滿足觀眾對於“數字生命”的好奇心。比如我曾經看過的科幻劇集《上載新生》,討論了資本對於數字生命的剝削與控制,現實中的貧富差距會在元宇宙裏更進一步被誇大化——有錢人可以擁有最豐富潮流的“皮膚”和各種“道具”,窮人連看電子書都因沒有錢而不能解鎖全文,並用着2G流量維持自身的存在,沒錢的時候數字生命就進入了停滯。再往深入想想,如果數字生命被控制在元宇宙裏無限996呢?資本主義和技術主義的罪惡合流,難道不比簡單地表現這些反對者都是盲目的墮落的要更加豐滿?況且,又如何能夠確認,即使“移山計劃”具有科學上的可行性,全世界的價值觀,就能為了生存目的而統一呢?這一定會是一個複雜的意識形態博弈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驗證了可行性即可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過程。

最後,來説説大家都關心的性別問題。還是我開頭的論點——“保守”,主要是在延續如今社會主流觀念裏的秩序。吳京飾演的是一個國際空間站中的中國領航員,他身上兼具忠、孝、義等中國傳統文化裏對理想男性特質的表現,唯一的“缺點”是偶爾流露出的憨傻,體現出主流電影里程式化的英雄男性正面中略帶有一些瑕疵的塑造方式。王智飾演的韓朵朵,應該帶給了許多女性觀眾以精神振奮——終於能看見一個業務能力不輸男子的女性宇航員了!

韓朵朵的出現的確讓人眼前一亮。看起來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與劉培強比武的時候能輕鬆撂倒對方,顯示出社會主義中國裏女性能頂半邊天的勞動者力量。但是,接下來的情節裏,這個女性形象在劉培強的求愛過程中卻又再次呈現出編劇想象力匱乏的一面——這麼一個獨立果敢勇猛的女性宇航員,竟然被劉培強送出的一束紅色玫瑰花輕鬆打動?在緊急情況下大喊出“別弄壞我的花!”(大意),這句不符合人設的台詞也預示着接下來順着劉培強想象的理想婚姻劇情發展——韓朵朵與他結婚,生孩子,做起了賢妻良母,罹患癌症逝世後他再用紅色玫瑰花悼念她。自始至終,劇情裏雖然展示了韓朵朵的過人職業能力,卻總是讓她在關鍵時刻被劉培強保護,也沒有讓她承擔任何拯救人類計劃的主導性工作。韓朵朵的身上呈現出經典的“花木蘭困境”,如同戴錦華指出,“一邊是作為和男人一樣的人',服務並獻身於社會,全力地,在某些時候是力不勝任地支撐着她們的半邊天';另一邊則是不言而喻地承擔着女性的傳統角色”。換言之,花木蘭們可以短暫地表現她突出的能力,但最終仍然要在任務解除後迴歸賢妻良母角色裏,解除女性僭越的危機。

那麼,如何從女性主義角度改寫韓朵朵的敍事線索?我想得先從那束花開始動筆——如同伍爾夫所寫,“達洛維夫人説,她要自己買束鮮花”。韓朵朵要親自大步而開闊地,自由而堅定地,走向那片災難後滿目瘡痍、寸草不生的廢墟里。呼吸着末日氧氣稀薄且驟冷的空氣,她彎身從殘缺的鋼筋水泥縫隙裏,輕柔地摘出一束瘦小卻傲寒的鮮花。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 篇六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師講述的一萬五千年前一個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癒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斷腿就意味着死亡,因為腿斷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獸吃掉,也可能無法外出尋覓食物餓死,但是一萬五千年的一個古人他摔斷了腿,卻活下來了,骨頭癒合了,這説明在他受傷期間有人照顧他,管他吃喝,有人保護他,讓他遠離野獸的威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讓人類繁衍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延續下來。

故事講完迴歸今天的。主題,月球馬上要撞擊地球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來,放到月球,讓月球爆裂,從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擊的威脅。原本各個國家都不配合,都捨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畢竟那是一國護本的重器,但是現在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必須團結互助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周老師講過這個故事後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當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當地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起來,危機當前唯有責任,所以各國享應號召拿出了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電影結束後,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藍,看到街邊的綠樹紅花,覺得這一切好美好!我們覺得一些理所當然的的事情,我們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許正是某個特殊階段人們心裏的夢想家園,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來最近剛看的《三體》裏的一段對話:

你有沒有一覺醒來發現周圍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

那這是一個偶然!

願我們永遠生活在這個“偶然”中!

流浪地球2觀後感1100字 篇七

《流浪地球2》是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又不僅是劉慈欣的流浪地球。

剛剛看完電影,決定寫下這篇影評。對於《流浪地球1》個人認為有了科幻的皮,內核卻不是大劉的核。但球2,完全是大劉的味道。(以下內容涉及部分劇透,介意慎看)

謝謝郭導!我真是多廚狂喜!竟然可以看見小破球2和《一人之下》的夢幻聯動(王道長排面!),還有片尾致敬星際穿越以及和球1的一部分彩蛋聯動。(可能還有我沒看出來的。啊啊啊啊啊總之科幻迷激動!)

迴歸正題,從理性來看,文戲部分的確有一點落入俗套煽情的嫌疑(這很劉慈欣,畢竟大劉是出了名的不擅長感情戲)。但時隔四年,流浪地球還是交出了令我這個書粉滿意的答卷。

首先,片中背景很現實,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就能夠大量運用可控核聚變發電;太陽凋零也並非不可能;人工智能真正擁有自主意識也許真的會變為現實……這可以説是必然的未來(雖然實現這些技術的時間跨度可能會比影片中的更長),而且球2沒有邏輯硬傷。

其次,片子中矛盾衝突的處理與討論可以看出劉慈欣的痕跡。大劉思考過人和人工智能、人和宇宙、災難下人和人的關係,在這部影片中均有體現——人工智能會不會有朝一日真的成為智慧生命,到那時該怎麼辦;作為宇宙中的微塵,我們的文明又該如何存活;個體利益分配不均使文明內部無法團結會不會導致文明的毀滅……這是屬於劉慈欣的冷酷而森嚴的美學。我不能説大劉本質上是悲觀的,但在他的筆下,希望是少於失望的。不論是《死神永生》最後讓程心執劍的選擇還是現實中他對中國科幻的評價,希望中都不時顯露悲觀的影子。但球2多了一層柔和的理想主義色彩,那是對人類美好品德的信任,堅信我們的犧牲,我們的團結都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看見《三體》裏最著名的宇宙社會學放在人類和AI之中依然適用,不同的是,球2給了羅輯一個夢,讓黑暗森林照進了光(也許只有在人類文明內部才能實現吧)。有人説球2有主旋律的感覺,但我更覺得不論是人類對彼此的愛、希望還是團結,都是我們苦苦追尋的,它們是主旋律,但也是人類的殊途同歸。

最後,説説我印象最深的片段。550w一開始是如此的森嚴、冷酷,它用最無情的方式逼問劉培強,但到了最後,當它成為了moss——可愛的小苔蘚,他也無法理智評判人類的`選擇……如果人類註定走向滅亡,那光輝的人性是我們來過的證明。

我想,流浪地球計劃要進行兩千五百年,與之相比,我們渺小的人生又算什麼呢?不算什麼。但對於計劃來説,2500年的100代人,每一代都是參與者——這是文明的延續。我們不知道文明生存的終極目的是什麼,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斷接近這個答案——在歷史的洪流與宇宙138億年的星輝裏。人類或許貪婪、討厭、固執又一身的毛病,但我想,我不後悔成為人類。

謹以此篇影評謝謝《流浪地球2》,同時,也敬我們幼稚、可笑、渺小,但同樣固執、堅強、偉大的勇氣。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八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師講述的一萬五千年前一個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癒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斷腿就意味着死亡,因為腿斷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獸吃掉,也可能無法外出尋覓食物餓死,但是一萬五千年的一個古人他摔斷了腿,卻活下來了,骨頭癒合了,這説明在他受傷期間有人照顧他,管他吃喝,有人保護他,讓他遠離野獸的威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讓人類繁衍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延續下來。

故事講完迴歸今天的主題,月球馬上要撞擊地球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來,放到月球,讓月球爆裂,從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擊的威脅。原本各個國家都不配合,都捨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畢竟那是一國護本的重器,但是現在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必須團結互助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周老師講過這個故事後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當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當地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起來,危機當前唯有責任,所以各國享應號召拿出了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運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製造了,最後難題集結在引爆密碼上,因時間太過緊急無法把全部密碼解密,可是距離月球撞擊地球的時間越來越近,怎麼辦,怎麼完成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個將軍提出了最後的解決方案——人工引爆,這就意味着需要派人飛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着用一些人的命換更多的人活下來,這個時刻沒有人退縮,紛紛舉手:我去!!!我去!!!看到這裏我眼睛濕潤了,腦子裏馬上閃出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些勇敢的人們,你們值得被載入史冊,永遠受後世敬仰!

電影結束後,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藍,看到街邊的綠樹紅花,覺得這一切好美好!我們覺得一些理所當然的的事情,我們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許正是某個特殊階段人們心裏的夢想家園,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生活!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九

昨晚看完流浪地球2,在經歷了這3年的壓抑以後,真的感到一種舒暢。

鏡頭和特效上做出了國產電影極少有的高級感,演技上也擺脱了上一部小鮮肉演員的`稚嫩。

內容方面對於原作情節的擴展和思想的把控都很到位,聯大博弈、引爆月球、連接網絡、破譯密碼幾條線並行,對於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表達,確實是西方人難以理解、做不出來的。看得很滿足,希望它能夠走得更遠,向全世界傳達我們的思想。

不太理解的一點,為什麼要派研究量子計算的專家去恢復互聯網。真就“學計算機的你一定會修電腦吧”,只能説是劇情需要了吧。

對於要出的遊戲,按電影目前的設定還挺合適的,建設部分如果能做成冰汽時代+伊克西翁那種、全球運營和戰鬥做成羣星+地球不屈那種就好了,可惜是個手遊。估計散爆也沒這個實力,不如賣給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