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流浪地球2》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8W

《流浪地球2》觀後感精品多篇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一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師講述的一萬五千年前一個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癒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斷腿就意味着死亡,因為腿斷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獸吃掉,也可能無法外出尋覓食物餓死,但是一萬五千年的一個古人他摔斷了腿,卻活下來了,骨頭癒合了,這説明在他受傷期間有人照顧他,管他吃喝,有人保護他,讓他遠離野獸的威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讓人類繁衍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延續下來。

故事講完迴歸今天的主題,月球馬上要撞擊地球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來,放到月球,讓月球爆裂,從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擊的威脅。原本各個國家都不配合,都捨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畢竟那是一國護本的重器,但是現在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必須團結互助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周老師講過這個故事後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當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當地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起來,危機當前唯有責任,所以各國享應號召拿出了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運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製造了,最後難題集結在引爆密碼上,因時間太過緊急無法把全部密碼解密,可是距離月球撞擊地球的時間越來越近,怎麼辦,怎麼完成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個將軍提出了最後的解決方案——人工引爆,這就意味着需要派人飛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着用一些人的命換更多的人活下來,這個時刻沒有人退縮,紛紛舉手:我去!我去!看到這裏我眼睛濕潤了,腦子裏馬上閃出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些勇敢的人們,你們值得被載入史冊,永遠受後世敬仰!

電影結束後,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藍,看到街邊的綠樹紅花,覺得這一切好美好!我們覺得一些理所當然的的事情,我們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許正是某個特殊階段人們心裏的夢想家園,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來最近剛看的《三體》裏的一段對話:

你有沒有一覺醒來發現周圍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

那這是一個偶然!

願我們永遠生活在這個“偶然”中!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二

2022,去影院看的電影不多,在網絡上也沒怎麼看過影片。

2023的大年七年級,在小姑娘的提議下,一起去影院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慣了文藝生活主題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開始,我被其中各種複雜的畫面與特效鏡頭弄得頭暈乎乎,大概二十分鐘後,慢慢適應影片風格。

因為臨時購票,我們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熒幕太近,不過沒影響觀影心情,近三小時的'沉浸式樣靜坐,完全被各種情節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節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劉培強的愛情線索,一條是圖恆宇的親情線索。線索多,內容豐,錯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開始“流浪”之前,展現太陽危機初期,人類攜起手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經歷,真可堪稱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脈脈温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家、對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國的世界主義與人道情懷。

我對該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覆用鏗鏘有力的語調,一字一字蹦出來的“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有這樣幾個情節特別難忘:

沙溢飾演的張鵬,看着旁邊舉起手報名的年輕飛行員,對方回報以堅定的目光。作為隊長的張鵬拉下了他的手,對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懟過去:看什麼看,月球是我們的。隨後跨出隊伍大喊一聲:中國航天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隊伍裏瞬間站出多位符合年齡的飛行員。和張鵬共同作戰過多次的諾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籲50歲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國都開始號召超過年齡的隊員站出來,而站出來的每個人,都沒有絲毫猶疑,而且他們很清楚這樣的選擇,只有單程去票沒有歸程,當他們親手啟動引爆器,自己也將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麼,是什麼讓他們做出這樣的大義選擇呢?我們都知道答案“責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飛度》。一羣羚羊被逼至絕境,老羚羊以身體做為年輕羚羊飛躍的墊腳石,情願筆直墜入懸崖,為跳躍延長兩米距離,這2米,就是整個羊羣的生機。

讓年輕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們的使命,也更是我們人類的使命。

建設地球美好家園,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難當前,唯有責任”。我想,這可能也是影片獲得高票房記錄的一個重要看點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三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對《流浪地球2》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長表示疑惑,覺得影片時間太長了,觀眾真的坐得住嗎?

故事在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合力在地球上製造推進器,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的背景下展開。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併為後續展開鋪墊。

整個故事的架構很宏大,三條主線交錯前進,交代了劉培強的成長和歷練,圖恆宇對數字生命的執着和堅持,還有周老師作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動中的堅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節上的敍述,又有小的細節上的描寫,總體上還是很吸引人的。

作為普通觀眾,觀影體驗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特效畫面震撼,特別是開場部分,有一種世界末日又充滿希望的感覺。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對家人,對國家,對地球等,沒有過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張鵬在引爆核彈時只淡淡地説了一句:地球還挺美好的'。另外對數字生命的討論也很吸引人,對於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能要在續集中有更多的討論。

不好的點也是有的,因為故事豐滿,想要把它講明白,就需要很多細節,需要很多時間,觀眾也容易抓不住重點。

看到快結束時,有人提前離開了,但是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留下來,或坐或站,把它看完,並且耐心等待彩蛋。這也許就代表了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看法吧。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 篇四

大年七年級,看了剛上映的《流浪地球2》。片子很長,將近三個小時,但節奏緊湊,我連人的三急都生生憋着。

一邊看一邊用寫故事的思維去分析,起承轉合真精彩,每一部分裏面又有自己的起承轉合。害怕劇透,就不細説了。

除了學習寫故事,這部電影引人思考的地方很多。

當災難發生在一百年後,現在是應該採取措施阻止它,把人類文明繼續傳承下去?還是享受當下,未來的事讓未來的人去操心?

兩種選擇都有不少支持者。所以才會出現電影裏的情況:未來的災難還未降臨,現實中反對災難應急預案的'人卻造成了現在的災難。

想起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斑羚飛渡》,每一頭小羊都踩在老羊的背上跨過險境,種族得以保存希望的種子。

動物都能如此,何況人?

當電影中需要航天員主動犧牲時,五十歲以上的宇航員主動出列,像極了那些自願當墊背的老羊。

種族的延續,文明的傳承,永遠離不開這樣的大義犧牲。

人類文明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時至今日,人工智能已是大勢所趨。

電影延續上一部的內涵,再次讓人思索人工智能會不會在有一天生出自我意識,背叛人類。

我想不明白,但牢牢記住了那句台詞:“沒有人的人類文明將毫無意義。”

人工智能的發展,最終目標是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類。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五

《流浪地球2》這是根據劉慈欣的作品改編的拯救地球電影。其背景是太陽即將毀滅,人類正在地球表面建造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的家園,但太空之路岌岌可危,為了拯救地球,一位輾轉反側的地球時代年輕人再次挺身而出,展開了分秒必爭的生死之戰。

太宏偉了!“離開電影院的時候,我不由得感歎。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裏,我自己旅行,彷彿置身於科幻世界。廣袤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巨大的發射器、廢墟的地面………一幕幕浮現在眼前,雜而不亂。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間,但絲毫不影響現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麼?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在電影中,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在面對世界人類的不幸時做出了選擇,我不由得尊敬他。整個大地劇烈搖晃的時候,每個人都失去了平衡倒下了,只有他站穩了,像豐碑一樣。

他説。 “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既不犧牲,也不考慮存亡。其背後折射出的,正是那句“危機迫在眉睫,只是有責任”。他相信中國宇航員即使犧牲生命,也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相信人類的勇氣能夠超越時間、超越現在、超越未來。堅持不懈,奮鬥到底,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封鎖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回到現實,心中充滿了喜悦。我忍不住想起這三年的瘟疫。這次疫情見證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勇氣、責任感和希望。疫情是現實版的《流浪地球》,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但我們每個人面對災難的勇氣是希望。

為人們排憂解難的鐘南山院士可能也曾擔心這次疫情能否順利度過。去武漢支援的`醫務人員、志願者、人民子弟兵……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迅速建造船艙的建築工人,他們不知道工程的速度,是否趕上病毒的傳播速度,我們也不知道,能等柳暗花明的瞬間嗎?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

直面我們新冠災禍的勇氣,凝聚成希望和力量。所以最後我們成功瘟疫,見證了平凡人的偉大和奇蹟。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抱有希望,就能跨越,引導你走向平坦的道路。大多數情況下,堅持是盲目的、無意義的,可能看不到希望。但是,我們還是會一步一步,努力嘗試。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勇氣是無限的。

就像電影最後一個蛋説的,誰天生就不勇敢,因為有人想保護誰就變得勇敢。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六

首先肯定《流浪地球2》的道具與場景特效製作都很棒,堪稱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從我們觀眾的視角看,已經不輸世界頂級科幻製作了,起碼是站在一個量級上了。當然背後類似電影的工業流程優化與成本控制應該不是一兩部《流浪地球》就能夠趕上的。

但是,轉折來了,我個人認為電影劇情裏,在聯合國那個國際舞台上,充斥了太多生硬的中國盛氣凌人式的台詞,比如李雪健在會場對國際組織負責人的那句“我們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通知你!”,還有很多類似的“硬”價值觀輸出。這種橋段可能讓部分觀眾看得熱血沸騰一時爽,我卻覺得有點尬。如果當下的中國硬實力確實是世界頂尖了,你用這個台詞也沒硬傷,好萊塢科幻電影就經常是他們一個英雄拯救了全人類,但那是以美國這幾十年打遍全球無敵手的軍事實力為話語權背景的,簡單説人家也是有一點資本的。以中國當下的實力説這些台詞更給人口嗨的感覺,雖然電影故事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但時間不是還沒到嘛。有句話大家都熟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相傳了兩千多年,這是漢朝兩名武將陳湯與甘延壽出征遙遠的康居(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境內)把匈奴王郅之單于斬首示眾之後才説的話。先將匈奴王斬首了,再説這狠話,西域各國心服口服,如果你過去了又沒把郅之單于的人頭掛在馬上,你説這話誰理你?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被好萊塢電影洗腦了這麼多年,他們的套路也看膩了,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灌輸價值觀的'方式更加隱祕,更加隨風潛入夜,這是就是他們的高明之處。很多他想灌輸給你的“道理”,他不會在台詞裏明説,而是通過給你展示一個包裝好故事,把你朝那個認知上引導,讓你通過情節自我感悟出那個“道理”,事後你還覺得這是你獨立思考的結果,潤物細無聲啊。

以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的吸引力,會有源源不斷的資本參與進來,會形成一個資本與電影製作的良性迭代循環,講更多的好看的故事給全世界聽,這也是文化軟實力輸出的極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