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48K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多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作文 篇一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工作事業上浮躁喧囂碌碌無為時,他們卻在艱苦的環境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奇蹟。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學習生活上壓力山大彷徨無助時,他們卻抱着捨我其誰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複製出一個又一個國家驕傲。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些猶如“掃地僧”般的故宮文物修補者,貌似普普通通而個個身懷絕技。

當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對大師們的只有敬佩和讚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在修補各種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難以想象更難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這份耐心,才修補好了許多原本破損的珍貴文物,是他們的勤勞和耐心,才讓後人能有機會在故宮欣賞到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讓輝煌歷史再次重現。

紀錄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細心和信心;他們的眼睛鋭利似鷹眼,細細的觀察出這個文物器械無法啟用的問題所在;用一雙雙巧手,自信的織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麗的瓷器,修好了精緻的器械……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細心找到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耐心,踏踏實實為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永不放棄;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部紀錄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説詞:“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當今社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是對這個世界的最好逆襲。”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作文 篇二

自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走紅網絡後,不少年輕人開始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並且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對於傳統文化不受重視,崇洋媚外的態度普遍存在的今天,這個現象無疑是令人歡喜的。畢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亦要去繼承與弘揚。

作為梅派的傳承人物,梅葆玖,八十多歲的高齡依舊登台演出且扮相不倒,身段不倒。面對傳承梅派,傳承京劇的巨大的艱難的任務,他積極開辦梅派藝術班,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名家京劇會演,繼承中創新,將京劇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承了京劇文化,正是由於梅葆玖對京劇的創新與發展,才使京劇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使我們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與發展。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思考,現階段出現的扎堆去故宮修文物甚至去故宮掃地的現象到底是一種熱愛傳統文化想繼承傳統的行為,還是一種跟風從眾的心理。若是人們真的認識到了傳統文物之美,想要去學習傳承,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是隨大流,一時興起,那毫無意義。

因此,在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要喜,因為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想為之作貢獻,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只是三分鐘熱度。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願大家能夠保持住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其發揚光大。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三

有一種類型的片子,是你的心靜不下來,就沒法看下去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屬於這類的紀錄片。

給這部片子打上標籤的話,我想到是工匠精神、匠人、匠心、禪者、手藝人的信仰。

如果你的內心滿是喧囂,看到這樣平淡瑣碎的日常片段,沒有精湛的剪輯,炫目的特效和悦耳的配樂,你肯定忍不住想按下快進鍵。

白天身軀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夜晚靈魂需要一個棲息的地方。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看這部片子最適合。

你隨着鏡頭來到故宮,看着四合院裏這些手藝人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地幹活。

文物修復手藝人們的一天是從享受陽光開始的,蹬着自行車,踩過皇城腳下,在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這座城市,最原始最古老的地方,開始自己的手藝活兒。

因為一件文物,穿越到另一個時代。

在書畫裏和唐宋才子對話,在瓷器裏領略明清風貌。

每完成一件作品的修復,都彷彿記錄和還原了那段歷史。

我相信,每一位手藝人心裏都是有着信仰的。這是對文化的信仰,對傳統的敬畏,對每一件經手作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每完成一件作品,手藝人們內心都會感受到巨大滿足感和喜悦感吧。這種由內心發散出來的喜悦,是多少外在的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位修復鐘錶的師傅,在展館裏面的會心一笑,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裏面揮之不去。那是一種打心底裏的散發出來的幸福感。

我在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露出過那樣的笑容了。

不為了任何功名利祿,那一刻的專注只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盈一點點。

這讓我想到了《禪者的初心》裏面描述的“初心”。專注於當下,品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我所理解的初心的狀態,是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的活在當下而不是感受到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是一種真正的忘我而“無我”的狀態。

關於禪,我目前還只讀了這一本書,就已經感受到了禪的藝術,以及它帶給我內心的平靜與平和。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在漫漫人生路上繼續修行。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四

物之於人是啟發,人之於物是相知。

發光

當某位師傅騎着自行車,穿過層層紅牆到外面只為偷閒抽根煙時,眾人打杏兒時,和着陽光喂着"御貓"時,偶有閒暇彈着吉他聊着天兒時,饒有興致地介紹院子裏種的各種花草時,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這種反差本身就是一場偉大而奇妙的相遇。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完全意想不到的風格,很燃很純粹。你一定會愛上這種意想不到的平實和有趣,處處透着熱忱與從容,想走進,想走近。

他們與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傳統技法和陳舊的工具更飽含傳承的温度。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的相知。

中國皇室的審美真是奢華。即便對中國文化沒有一點常識,也依然能從精細的技藝中,讀出其耗時之長與價值不菲。

這面屏風是康熙六十大壽時,當時在世的十六個兒子和三十二個孫子送的祝壽禮物。正面用明黃色綢作底,綢上繡滿了不同形式、總數過萬的"壽"字。

生機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師,揹着手,站在慕名而來的人羣中,望着櫥窗裏自己剛剛修復了幾個月的鐘表,對着鏡頭説了句"有點心疼" 。此時此刻從他身邊川流而過的遊客們,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這位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精瘦的長者讓他們眼中無比瑰麗、趣味盎然的國寶鐘錶得以復原,猶如再生。讓樹木掩映下的大門打開,讓河水湍流、船隻航行,讓每隻小雞都揮動翅膀,讓天鵝扭動身姿:那才是它本應有的鮮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師傅修復它的精髓和意義。

最感染、最打動我的,還不是他們的高超技藝,而是修復師們的狀態:沉穩親善,從容飽滿,滿滿的生機。他們沒有因為工作嚴肅而沉悶,卻意外地幽默平和。向上的熱情更能讓人感覺到這份職業飽含着旺盛生命力。他們在延續,在傳承,讓人安心,讓人放心。

相知

他們對於古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相知。他們不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滲透着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去看待他們,用自己的全部理解點滴滋潤着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着它們的光彩,不知不覺注入自己的痕跡。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會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復結果。瑰寶千里迢迢找到與自己相知的修復師,是真正的幸運。正是這場奇遇,才註定了這些文物擁有生命。修復師握着靈性的文物,他們與文物的締造者們對話、與文物本身對話。時不時體悟着文物的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瑰寶千里迢迢找到與自己相知的修復師,是真正的幸運。

因為有了人,每一片磚瓦、千年瑰寶、紫禁城也才有了生命。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和生命。純粹的物件永遠是死的,人的情感永遠是活的。

附上屈峯的原話: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説,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説,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頭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都一般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上面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裏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説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感動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裏,還有大量修復人員工作的細節捕捉。比如,令我感動的一個片段:漆器組的人員修復乾隆御稿箱。

你現在看到的圖片是清理完之後的樣子。普通的雕漆,有十二層黃,二十五層的紅。而御稿箱漆層厚度有一百二十層左右,表面一層紅色,中間一層黃,下面一層綠,底漆為黃漆。雕漆的工藝也相當複雜,整體是皇家用的雲龍紋,工藝水平和制式都是頂尖的。雖然文物修復過程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是其背後的艱辛無人能懂。幾乎所有的漆器和製作修復人員,都要忍受難熬的生漆過敏。生漆:漆樹上採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接觸空氣後變成褐色;數小時,形成漆皮。生漆需要經過煉製後,加顏料才會更適用於文物的着色。

這真叫人肅然起敬。

當我們在藏館裏歎為觀止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聯想到:若沒有這羣樸實無華的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修補和維護,藏品又怎能閃耀出瑰麗的光芒呢?

在此感謝他們靈巧的雙手,還有和手一樣澄清透明的心靈。

温度

紀錄片記錄着這羣有意思的人,還有他們手中的代代傳承。如今早已見不到的師徒制,依然存在於故宮這門久遠的手藝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機緣,來到這裏,有了自己的師傅。這是傳承的温度。正因為有他們,才能有修復的新生。文物從過去走來,又擁有無盡的未來。超越了時間的禁錮,文物修復恰好活在此時此刻。

紀錄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經延續了千年的技法,樸素而有效。在高科技盛行的當下看着這些傳統的方式,感覺特別有意思。製漿糊,晾樹漆,用豬血等等,這也是傳承的温度。而中華民族的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傳承,更需要從中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