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天宮課堂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天宮課堂觀後感(精品多篇)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一

你們瞭解宇航員嗎?可能你們不瞭解,有個視頻裏就展現着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讓我們走進這個視頻吧!

在這個視頻中,三位宇航員老師給我們展現了太空神奇。他們已經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非常神奇,在地球中它會浮到水面上,太空就不一樣了,先用一個管子將乒乓球壓在水底,然後鬆開乒乓球就沉在了水底。而一位宇航員老師將裝有乒乓球的水桶拋起來,結果裏面的水竟然一滴都沒掉下來。

宇航員老師們又做了一次實驗,而這一次實驗更加神奇。首先拿出一個模具,然後他們又往模具裏灌滿了水,一個宇航員老師又加了更多的水,結果就成了一個大圓球。最神奇的是當另一個宇航員老師拿着一個注射器往裏面注小水滴的時候,小水滴進入大水滴之後,還是完完整整的一點破損都沒有,而那個大水泡的水一滴都沒有掉。

太空可真神奇呀!

最新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二

觀看了太空授課,收穫的是逐夢的力量。王亞平追逐星辰,遨遊天宇是她的夢想。她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堅守,腳踏實地的行動、艱苦奮鬥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勇氣,讓她推開夢想之門。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奉獻的幸福。他們在備戰的日子裏從不懈怠,主動放棄了休息與娛樂的時間,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業中。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為國奉獻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天官課堂”的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驕傲,是航天強國的科技自信,是大國的擔當自信。奮鬥是圓夢的翅膀,我們的宇航員就帶着這樣的翅膀,讓我們的未來也帶着這樣的翅膀吧!

天宮課堂觀後感字 篇三

姜宇軒

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我也渴望成為一名航天員。但是要想成為航天員,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到太空去尋找未知的祕密。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四

今天下午,翠微國小本校區的同學們上了一堂特殊的“直播課”——“天宮課堂”。

今天在“天宮課堂”授課的老師是三位特殊的老師,他們是位於天宮一號中的三位宇航員——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宇航員老師在太空中給大家展示了神奇的實驗,令人耳目一新。在太空中,本來在地球上很常見的現象完全改變了:漂浮的乒乓球不再漂浮,而是靜靜的沉浸在水中,摺紙花居然完全吸附在水膜上……

同學們都被這些奇特的現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太空中為什麼會發生這些現象?失重是什麼?在太空中行走又是什麼感覺?這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引發了同學們熱烈的討論,讓同學們對太空探索、對科學實驗產生了濃重的興趣。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課啊!

天宮課堂觀後感最新 篇五

奮鬥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紮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奮鬥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説:“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佔“新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着偉大精神。回望航天事業發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

無論是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着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着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鬥,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徵程,逐夢新時代。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六

今天下午音樂老師給我們看了太空課堂,太空課堂非常有意思,有三位太空老師給我們講解和介紹。

老師給我們做了實驗,第一個實驗是浮力,老師讓我們拿起家裏的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杯子裏,在地球上做實驗的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可是在太空中,乒乓球是會沉在水杯中間的。

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們的休息地,我發現每個老師的牀邊都會放一些和家人的照片。

我長大了,也想當宇航員,因為可以給國家做小小的貢獻。

天宮課堂直播的觀後感 篇七

天宮課堂”第二課於3月23日15:40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本次直播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面向全球現場直播,我園組織全體師生進行觀看,讓我們的孩子們跟隨三位航天員一起感受了一堂神奇的天宮課堂之旅。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通過本次對“天宮課堂”第二課的學習,老師和孩子們學習到了許許多多有趣的物理知識,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航天員演示的奇妙的物理現象,也在孩子們的心底播下了一顆有關“星辰大海”的種子。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觀看,能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探索,同時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八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課堂雖已結束,可那些神奇的現象卻還是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第一個吸引我的,便是那個小陀螺。它放在那裏時,安靜的像鄉下的夜晚。可當它旋轉起來時,又快又急,完全沒有了剛才那副安靜的模樣。像是壓抑很久,終於釋放出來,漂浮在空中。

然後便是那晶瑩剔透的水球,它外表看上去和我們飲用的水一樣,可它卻能呈現出陸地的水做不到的樣子。這是因為太空艙圓周運動慣性抵消重力,而且水有較強的表面張力,所以可以。有人問,那氣泡呢?因為水球被氣泡變為了兩部分,中間是空氣,氣泡周圍是水。外圈成為了一個凸透鏡,所以呈現出一個倒立的像,內圈相當於變成了兩個凹透鏡的組合,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時看到一正一倒的兩個像。

最令我震驚的便是轉身。在地球上可以輕鬆做到的動作,在太空中竟有這麼難!葉老師先向我們展示了在太空中,不能像在地球一樣轉身;然後便是同學們的各種方法,都被現實駁回了。最後,葉老師終於揭祕了:如果向右轉的話,就要不停的用左手畫圓,如果向左轉的話,就要不停的用右手畫圓。

太空本身就充滿神祕,但在這神祕之上,更多的是為中國驕傲!我們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在浩瀚宇宙中,留下屬於中國的印記!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

天宮課堂觀後感心得範文(優秀10 篇九

20xx年10月16日,隨着一聲巨響,託舉着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時隔1個月,天和核心艙又迎來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將在太空出差半年。20xx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第一課太空授課。

“天宮課堂”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職業自信。航天員王亞平曾寫給我國航天事業開拓者之一陸元九院士的信件:“是你們的高標準、嚴要求和無數個夜不能寐的堅持,成為了今天我們在太空的底氣!”航天之路雖然遍佈荊棘與淚水,航天人的夢想與信念卻一直堅定如初,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堅守和付出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天宮課堂”背後是航天強國的科技自信。從20xx年10月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到實現我國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多項核心技術“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幾十年來,我國航天人同舟共濟、團結協作,艱苦創業,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偉大飛躍,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作出了巨大貢獻。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天宮課堂”背後是大國的擔當自信。一切離不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部署,離不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更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領導和14億中國人民的關心支持。中國人來到太空的背後,是一個國家數十年的付出與堅持,更是一個民族跨越千年的苦盡甘來、厚積薄發。

《天宮課堂》央視觀後感300字 篇十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統一觀看了《天宮課堂》。“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宇航員在中國空間站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太空教師”王亞平先給我們介紹了他們航天員的生活場景,以及他們在失重的環境裏的運動器械。

老師為我們製做了一個水球,在我們平時的印象裏,水是液體,不能成型。可是到了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在一個圓環裏,不斷往裏加水就會形成一個水球。像水晶球一樣晶瑩剔透。透過水球我們還能看到,倒立縮小的像。這就跟我們的物理知識聯動了。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氣,使它形成一個氣泡。這時再觀察,就會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縮小的像,而中間的氣泡就會成正立縮小的像,十分神奇。這次的“天宮課堂”讓我真實的瞭解到了太空的情況。這次的學習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