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雨中的樹》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3W

《雨中的樹》觀後感精品多篇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一

昨晚去看了電影《雨中的樹》,一開始我不以為然,認為這無非是教育廉政勤政的片子罷了。只是沒有想到看電影中我被教育了。

他當官,辛苦,正直,憑良心做事,只看人好的一面。為老實實幹之人據理力爭得提拔,極力教化升遷緩慢受平常日子折磨心靈淪陷之人,不拿公權換私利,這樣的他身體勞累心靈無負罪。當然,不拿公權換私利需要家人的支持與理解,他的家人能安於各自的本分,不以親情逼他是值得尊敬的。如此一來,人人能安於各自的本位做本分之事,好!

一個人在做官之時,要想能得到家人如此支持,也是和他自己分不開的。如果這個人自我力量不足,時時需要他人的認同來增強自我感,他或許會陷於尋求他人認同的需要中,為了尋求他人的認同,他會在無意識層面暗示他能幫他人辦理種種事項來顯示他的能力,於是,尋求他辦事的自然也就多起來,他自然也就會被他人的事項牽得不由自主,因此也難得清正自在了。

電影的片段很短,但我能感覺到,在日常的生活中,做為他的妻子和其他家人,還是能夠享受到他當官帶來的榮耀感。這榮耀,像他那樣的人,他的妻子能得到的是他周邊人的敬重感。這是因為敬重他而連及她的——夫榮妻貴。

他的妻子也一樣,如果她歡喜受這附屬榮貴的滋養,並陷入這種滋養需要中而不自知,她會不斷要求丈夫提供。丈夫如何提供?其實這需要是隱形的,但顯化的形式確是老套:很多人通過她而接觸到他,從而達到各式目的。

如何而得清廉自在?我認為,為官之他不需要他人的認同以及官位的提升來建立自我,為妻的她警惕這周邊榮貴的滋養,是得自在一法。

電影給我更深一步的感觸,人有臨終一刻。為官為子為夫為父,無論什麼角色,都有需要放下的那一時。電影中的他,知道自己重病了,還是放不下他熱愛的工作直至不得不最後住院的那一刻。在知道自己再也沒有力氣回到崗位,他才接受現實:“真想再去一趟??鄉啊。”放下工作之後,他面對的是為父為夫角色的放下,當然也是深切無望的遺憾,離開他心愛的仙女和兒子,多麼的不捨,儘管百般不願意,還是得放下啊,最後是愛的考慮,在暑假時離去好啊。

他的她呢?在醫院裏,他的日漸虛弱是真實的,她需要面對心愛的丈夫在醫院裏慢慢離去的真實。醫院裏,打點滴的針管、病牀、病人、病房,在這裏,外面世界的光鮮亮麗是無關的,在這裏,只有人生最本質的渴望:生命的存在。此時的她,最渴望的就是丈夫生命的延續與存在時的安然少受疼痛折磨吧。

在看電影的我呢?此時此刻,我,我的丈夫和家人都健康健在,我們現在還生活在醫院之外,當然渴望得更多,換車、換房、提升、健康……

出了影院,看到夜裏升空的月亮,想到老天安排人生的最後一站在醫院,是為了讓人們瞭解到:生命外面的一切,帶不走,統統都得放下。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二

自從我踏進電影院觀看《雨中的樹》那刻起,雖然電影中沒有好萊塢的明星大腕,但是電影中的劇情還是吸引着我,因為他講述的是現實生活中而很平凡的故事,在觀看期間有幾次我還差點落下淚來,其最主要的是這部電影裏,主人公李林森他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一幕幕慷慨悲壯之歌,響遍銀幕內外,也響遍每個觀眾的心間。

同時,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共產黨人的光輝本色。主要是他燃盡生命寫忠誠,巴山渠水為之垂淚;他嘔心瀝血鑄黨魂,迎得萬民口碑。他用短暫的42年人生寫出對黨忠誠、為民忠心、幹事盡心,鑄就了“公道正派、甘為人梯、忠於職守、清正廉潔”的組工魂的篇章,同時也是新時期黨員幹部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典範。他的感人事蹟、高尚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領着我們闊步前進。但是值得我們學習做了幾點講述如下:

首先,我們要向他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的政治品質。無論是擔任大學生村官、鄉鎮黨委書記、還是市委書記,我們始終對黨無限忠誠,用自己的形象為黨的形象增添光彩,用生命之火映紅黨的旗幟。

其次,我們還要向他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貧的態度,要自省、自重、自警、自勵,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過,不為名所縛,不為物所累,不為譽所喜,不為悲所悲,不為利所驅,不為色所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一名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好乾部。

然後,我們要向他學習,就是學習他病重危難的時候不臨時脱逃的精神,認真堅守崗業,對工作認真負責,把心繫在老百姓身上及工作上,利用手中的權為老百姓所用、情為老百姓所繫、利為老百姓所謀,體現在不斷滿足羣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上,體現在做好關心羣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上,為黨和人民獻出生命的一切的好乾部。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三

學校組織黨員同志觀看了電影《雨中的樹》,該片故事的人主人公是“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李林森,以李林森的兒子李東陽追尋父親生前足跡為線索,串聯起李林森曾生活工作過的地方、交往過的人物,以及他生前説的那些樸實卻鏗鏘的言語,將李林森短短42年的人生通過父子間跨越時空的對話,生動地展示在觀眾面前,李林森用自己的行動演繹了一段傳奇。 一部主旋律電影!片中沒有作古正經的官員,只有實實在在的公僕;片中沒有枯燥的説教,只有鮮活的理想,看片到情濃處,每每催人淚下;我從來相信眼淚要往心裏流,但眼淚還是極不爭氣地留下了。

雖然觀影已經過去好多天了,但許多感人的畫面仍歷歷在目,讓我久久不能忘記:忘不了,牽着水牛、幾次把鞋子脱給逃命的災民,風雨中背起80歲的老人,與暴雨搏擊與死亡抗爭的救命書記;忘不了,一手打吊針,一手掏手機詢問災情,靠在牀上組織會議,即便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心裏裝的還是工作的倔強病人;忘不了,面對妻子心有遺憾,捧着孩子照片,眼淚肆意流淌,用顫抖的手給孩子寫下箴言的柔情父親……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沒有刻意誇張人物事蹟,而是刻意還原一個真實的人。那些真實的場景、真實的言行,就像我們曾經見過或正在身邊。“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卻要深深埋在泥土裏……”“泡上一壺濃茶,好好洗洗你的腸子!”“我人生的航班已經停飛。”他沒有毫言壯語,樸實的語言更令人肅然起敬。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他沒有一點官架子,同老百姓一起擠公汽、吃排檔,奔波在嘈雜的市井之中,年邁的父母還住在農村破敗的房子中。.。.。.。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聖誕晚會上,他對青年朋友們幽默而樸實的語言:“抓緊你們的青春多做事,但要做事,首先要做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一句樸實無華的話語,道盡了他為組織鞠躬盡瘁的一生,寄託着他對後輩真誠殷切的希望,承載下他與百姓甘苦與共的歲月。

他一心為人民,為人民謀利益,無論是自己擔任書記期間,還是擔任組織部長期間,他總是心繫人民,關心他們的生活。身為教師我們應該心繫學生,真正地關心學生。教書育人,同樣是平凡的事業;教師,一樣是平凡的崗位,我們,也是平凡的人,但我們不平凡的是可以有一顆奉獻的心。相信經過影片的洗禮,我們也願成為那棵樹,為孩子們擋風遮雨,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藍的天!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一名人民教師,要以廣闊的視野與心胸,牢牢把握時代脈搏,身在校園,心繫時代;熱愛人民、忠於理想,光明磊落,一身正氣。首先要把做學生放在首位,要有一顆愛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要有一顆恆心去對待我們的工作。工作中勤奮努力,樂於奉獻,加強師德修養,紮實專業知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爭取像李林森一樣,成為一棵“雨中的樹”。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四

平凡的事業,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顆奉獻的心。李林森,一名優秀的組工幹部,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地做着平凡的每一件小事,在平凡中譜寫不平淡的人生。他以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新時期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典範。

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做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的“雨中樹”。通過觀看《雨中的樹》,瞭解到李林森同志時刻將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他病重期間依然堅持工作,這種愛崗敬業、堅持不懈的精神激勵我們要增強責任與奉獻意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工作崗位看作是實現個人價值、為民建功立業的平台,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件事,每個問題,並及時準確地處理好,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做紮根基層,心繫羣眾的“雨中樹”。李林森同志用他的言行詮釋了對黨、對人民羣眾的無限忠誠。作為新時期的組工幹部,我們要像李林森同志一樣紮根基層,真情為民,將人民羣眾至於心中最高地位,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紮根基層,到羣眾中去,培養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親歷羣眾甘苦,直接為羣眾服務,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從本質上認清人民羣眾的歷史作用,真誠拜人民為師,善於學習、總結、運用人民羣眾創造的好經驗引領基層工作,努力為人民羣眾多辦好事,多幹實事。

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做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雨中樹”。威信源於黨性,腐敗止於正氣。李林森同志嚴以律己、清正廉潔,不利用職權為自己牟利,甚至在他病重期間,為不給黨和政府添麻煩,隱瞞自己的病情。組工幹部要將李林森同志當做“一面鏡子”,從嚴律己,堅持公道正派,時刻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不斷加強黨性錘鍊,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努力做到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讓黨放心,讓人民羣眾滿意的公僕。

李林森同志用其一生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諦,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更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作為一名組工幹部,我們要向李林森同志學習,更應以其為榜樣、以其為動力,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履職盡責,人生即使平凡也不會平淡。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五

看完《雨中的樹》,我內心感慨萬千,觀看過程中淚水早已氾濫。我承認我被那雨、那山、那樹、那人、那情、那景、那笑聲、那喊聲深深地打動了!那萬千意象,久久縈繞於心,感觸頗多。

影片主要講訴了一位共產黨員李林森同志的事蹟,李林森那份樸實、真誠、親切和以身作則的處事態度,就像那束陽光照進了我的心,讓我震撼不已,心中萬分感動。

劇中李林森買解放鞋和打摩的時的還價、泡方便麪、在小飯店就餐、追公共汽車、搭輪船、擠火車等,都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這些故事,是每一個基層幹部羣眾都會遇到的。而李林森作為一名書記,一點也不矯情,深入基層去體驗,一點也沒有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有的那種威風,而是如此親近,事事都以老百姓為重。他對老百姓有着大愛,洪水中,他不顧危險、不顧疲累,衝鋒在前,撕心吶喊,衝入危房救人;病魔帶來巨痛之時,他仍然爭分奪妙地辦那些“破事”,掛念着為困難黨員蓋房,他心中想着的全是老百姓。他對基層幹部,有真情。一位鄉黨委書記,在高寒偏遠山區工作了15年,縣領導很少有人上去過,李林森親自上山體驗基層幹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會上據理力爭,這一幕深深打動了我,那一句“創新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那老實厚道更重要,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在我的心中激起了萬千漣漪。“噠噠”,李林森與那位鄉黨委書記打乒乓的球聲,反覆迴響在熒幕上,那是一位組織部長與基層幹部心與心的交流、心對心的迴應。他像平凡人一樣,深愛家人,但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妻兒,他內疚不已;因為工作原則,他拒絕給妹妹安排工作,只能誠摯地道歉。這些美好的、富有人味的情感,卻因為生命的短促,而破碎、而斷裂、而幻滅,影片由此產生巨大的情感張力,抓人心魄,帶給觀眾精神的昇華。那些懷抱大地的山巒,那些充滿生機的樹木,彷彿都是那個人精神的化身,讓人回味無窮。李林森那深入基層的“樹根精神”讓我動容。“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李林森紮根基層、真情融入。李林森堅毅正直的“樹幹精神”讓我動容。李林森以一種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的形象,集中展示了一名組工幹部高尚的職業風範。

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幹部,首先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都要為人子、女,也會為人父、母,為人夫、妻,都有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職責,普通人的樂趣,但作為黨的幹部,肩負着更大的責任與擔當,有的時候必須在公與私、個人與集體之間作出“二選一”的抉擇。一個優秀的黨的幹部,必然多多少少要減少與家人團聚的樂趣,壓縮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和享受,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義無反顧地無私奉獻。影片中,當洪水來臨時,李林森選擇的是衝鋒在前;當道路塌方時,李林森二話沒説就迎災而上。

正如李林森説的,人生是一條河。在幹部、黨員、人才個人成長中,組織部就是一條船、一把梯,他會在黨的事業需要的時候,把大家送達彼岸、送往高處。但組織部也僅此而已,能走多遠、能飛多高,那全由幹部、黨員、人才自己的表現決定。組織部和組織部長需做的是,既要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也要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照顧的幹部,特別是要避免有缺點但本質尚好的幹部走向歧途、滑向深淵;既要堅持原則、不講情面,儘量讓幹部用當其時、不受委屈,也要讓各類能人有用武之地,讓普通黨員、羣眾有歸屬感,保持對黨的向心力。李林森的思想和精神必定不朽,他詮釋的不僅是組織部長的風範,也濃縮和展現了當代中共黨員幹部的形象。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六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黨員觀看了電影《雨中的樹》,影片中原中。共四川省XX市組織部長李林森身先士卒抗洪水、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辛勤工作戰病魔、蠟炬成灰淚始乾的一幕幕情景,確實很煽情,很感動,看得我這種感性的人眼淚嗒嗒滴。

“空氣可以不乾淨,水可以不乾淨,人心不行……”這不是台詞,這是李林森給黨員幹部留下的永恆要求。觀看《雨中的樹》,感覺每句台詞、每個道具、每一場景,都是在演繹、延續和昇華李林森精神。影片讓我記住的不只是在病牀上堅持下地工作的“倔強病人”,面對妻子心有遺憾的“愧疚丈夫”,更讓我記住了牽着水牛、揹着羣眾與暴雨抗爭的“救命書記”,在工作上追求卓越、勇於開拓的“創新部長”,在品質上赤膽忠誠、襟懷坦蕩的“忠誠黨員”,在作風上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清風乾部”……通過一個個故事的再現、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一段段直觀的視頻,《雨中的樹》立體再現了李林森的光輝形象,為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指引着前進方向。

通過觀看電影《雨中的樹》,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學習李林森對黨的絕對忠誠,學習他一腔熱血、始終如一的拼搏精神,學習他為黨的事業甘願燃盡最後生命之火的赤膽忠心;我要學習他勤奮工作的精神,學習他鋭意創新的精神,學習他一心為民的情懷;學習他不怕苦、不怕累的愛崗敬業精神,時刻銘記職責,不辱使命;學習他正確對待職務高低,正確對待工作苦樂,正確對待收入多少,踏踏實實地幹好每一件平凡小事。我將把李林森的精神帶到我的工作和學習中去,認真對待第一件事和每一個人,堅守崗位職責,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盡心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

《焦裕祿》觀後感作文700字 篇七

第一幕:不懼困難赴災區

焦裕祿到蘭考縣報到的路上,被一羣孩子圍住,他剛把行李裏的乾糧拿出來,就立刻被分的一乾二淨。因為遭災,孩子們實在是太餓了。由此可見,當時災後的蘭考已經困難到了什麼地步,焦裕祿面臨的工作挑戰該有多大。俗話説,災區災幹部,有幹部已經調離了,好些幹部也正鬧着要調離,這種時候,他卻迎難而上,這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奉獻精神。

第二幕:深入一線

焦裕祿總是親自到現場去,到基層一線去查看實地情況,下屬們不止一次地勸他,就在辦公室坐着等彙報吧,指揮指揮就好。可他總是笑笑拒絕道,“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於是,他的身影永遠出現在抗洪第一線,和幹部一起在暴風雨中挖水渠,在抗風沙第一線,和老場長一起種樹,在羣眾的家中,給受災的困難羣眾親自送上糧食。每到一處,他都趕緊掏出懷中的本子和筆,把與基層幹部和羣眾交談過程中瞭解的情況記錄下來。

第三幕:求賢若渴把人留

蘭考當時鹽鹼嚴重,亟待治理,但是人才匱乏,唯一一位來自東部無錫的大學生也因各種原因待不住了,提着行李去了黃集火車站。焦裕祿知道後,立馬奔向車站,見到大學生後,他二話不説,送給對方一把泥土,希望他能記住蘭考這個地方,並好好研究這種土質該如何治理。焦裕祿氣喘吁吁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的畫面,着實讓我感動,也感動了這個大學生,最終他選擇了留下。

第四幕:毫不利己講奉獻

最初,在焦裕祿的提議下,取消了幹部的特殊供給,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後面在想方設法給幹部增加糧食供應時,規定縣委常委不得享受。身為縣委書記,他沒有絲毫官氣、闊氣,他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他的兒女和老百姓一樣捱餓受窮。有一次回家,他妻子本來要買點肉做菜,但在回家的途中,他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一個生病的羣眾看病,另外還借了5塊錢。結果,那天全家人沒能吃上肉。女兒的衣服太破舊了,受到同學的嘲笑,但一直也沒能置一件新衣裳。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八

雨中的樹既是一種大自然中平凡而生動的圖景,也是一位有着高尚人格的共產黨員的生命寫照。雨既是天風海雨無可逃脱的人生命運的象徵,更是一種心境,一種展現人類崇高美德的宏大背景。李林森的故事非常主旋律,主創也是在影視圈享有盛譽的大牌,整個電影有純熟的電影語言和唯美煽情的敍事風格,這使得這樣一部弘揚黨性的電影拍得很炫目,很接地氣,也很好看。

雨中的樹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其審美經驗主要來自於畫面質感、音樂美感和真誠樸素的文學敍述。尹力導演是富有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導演,其作品在畫面上一貫都有強調質感和唯美的傾向,當然這是作為一名導演應有的最基礎的專業素養。雨中的樹展現的山水風貌和真實的農村生活場景,包括羣眾演員的'選擇、化粧等各個畫面的細節方面都較為細心,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鄉村社會,將鄉村世界的最好一面展示在觀眾面前。這既是我們一貫農村題材的表現傳統,也是導演嘔心瀝血的創作情懷。音樂方面,劉歡的加入使畫面和音樂的配合相得益彰。主題曲“雨中的樹”旋律優美,劉歡的演繹也深情到位,將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賦予了更為崇高的意義。其中草原之夜的絃樂合奏配合李林森在機場的畫面尤為精彩,達到了這部電影本身電影語言本身表達的最高潮。文學敍事角度的選擇上,儘量還原生活,着眼點都是普通人的情感和生命價值中樸素而崇高零星片段,由李林森兒子的尋根之旅這一主線,將李林森為官、為人的各個崇高的片段拼接在一起,最終完成了一位典範人物的崇高化書寫。路徑雖然很老套,但編劇儘可能將這些故事情節衝突話化,場景戲劇化,敍事細節化,並注重用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譬如説愛情、親情和人面對死亡的掙扎作為重要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段,成功地製造了很多令人感動的場景。譬如病牀前李林森妻子的舞蹈這樣的唯美表達就極具浪漫主義的色彩,雖整體效果稍顯牽強,造成部分觀眾一定的接受障礙,但藝術效果的確驚人,這也是其主創團隊文學表達上努力創新的寫照。

就電影本身建構的人物形象而言,李林森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着平凡樸實而完善人格人。在當今社會能主動避免被浮躁現實污染的人都是有勇氣的人,也許有人説那是一種傻氣,一種懦弱,不肯接受和投身目前浩蕩奔湧的拜金、拜官的洶湧大潮。但正是這種傻氣、這種懦弱,不,應該是一種堅守,就像麥田的守望者,堅守自己認為正確的人生價值底線。不是誰都可以成為英雄,但是面對一個高尚的生命,我還是真誠地送上一份祝福,祝李林森這般執着的共產黨人好運,能在權利的寶座上心繫百姓,為國家和民族的強盛盡心竭力。

就個人而言,整部電影給我感觸最多的是,人活一世,原來就是不斷地選擇和堅持,不管是選擇為官、經商還是普通的工作,都需要真誠地面對人生,完善人格,迴歸家庭,力所能及地展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變成一個有用的人。

雨中的樹觀後感 篇九

這個週末單位組織我們到瓊天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電影《雨中的樹》,故事的人主人公是“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李林森,他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一棵偉大的“樹”。這部電影是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重要影片,裏面無數動人的情節,使我多次眼睛濕潤,而一旁的同事早已是淚流滿面。

李林森紮根巴山深處,身患絕症仍頑強拼搏,用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塑造了一位組織部長公正廉明、無私奉獻的精神豐碑,樹立了組工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時代典範。從他身上,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公道正派的職業操守、鋭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可以説在平凡生活中鑄就了偉大人生。黨支部書記,就要象李林森那樣,對黨忠誠、公道正派、鋭意進取和淡泊名利。

李林森無論是做鄉鎮黨委書記,還是擔任市委組織部長,都能感受到李林森堅強的黨性和對黨的忠誠。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高昂的工作熱情,兢兢業業,忘我工作,即使身患肝癌,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彌留之際仍不忘黨會的工作。他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在不懈奮鬥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黨的基層幹部,就要學習李林森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政治立場和較強的黨性意識,忠實於黨的事業;要保持高度的職業忠誠,樹立對組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個組織信任、人民信賴的人;要把忠誠體現在具體的工作行動和工作成效上,甘於付出,甘於奉獻,在奮鬥中享受工作的樂趣,以出色的工作贏得組織和羣眾的信任。

李林森做一個公道正派的領導幹部。李林森在工作崗位上始終保持堅持原則、秉公用權的職業操守。面對提着金錢希望 “關照”的要官者,他斷然拒之門外;面對要求安排工作的妹妹,他苦口婆心地教導家人。李林森明白自己工作崗位的重要性,他任人唯賢、為政清廉。作為組工幹部,就要學習李林森公道正派的職業操守,不為利益、關係和人情所左右,敢於講真話、報實情,敢於堅持原則、主持公道,敢於與那些違規違紀的人和事較真碰硬,以堅強的黨性保持組工幹部的良好形象。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是對主人公李林森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情描述。他對老百姓,有大愛。洪水中,他不顧危險、不顧疲累,衝鋒在前,衝入危房救人;病魔帶來巨痛之時,他仍然爭分奪妙地辦那些“破事”,掛念着為困難黨員蓋房,他心中想着的全是老百姓。他對基層幹部,有真情。一位鄉黨委書記,在高寒偏遠山區工作了15年,縣領導很少有人上去過,李林森親自上山體驗基層幹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會上據理力爭“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他深愛家人,但因為工作實在太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妻兒,內疚不已!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親人的理解,建立了和諧幸福的家!

感謝電影《雨中的樹》,使我領悟到只要堅持不懈地履職盡責,人生即使平淡也不會平凡。

《焦裕祿》觀後感作文700字 篇十

今天我看了《焦裕祿》,這部電影。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

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着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羣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羣眾之中,和羣眾同甘共苦,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

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着劇痛,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裏奔波,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為治理蘭考的三害,改變全縣36萬人民的貧困面貌,他帶着重病堅持工作,堅持戰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卻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家中僅剩一點錢了,妻子原答應給孩子做一頓紅燒肉吃,可剛一出門,卻碰上了焦裕祿,他説把錢已送給別人,不要買肉了。晚飯桌子上,小兒子哭鬧着把玉米窩頭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氣之下打了孩子,讓他把窩頭拾起來,並耐心告訴他有窩頭吃就很不錯啦,多少人連這還吃不上呢!孩子含淚抽泣着答應再也不扔窩頭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單薄的身子,他的心裏也一陣酸楚。

當焦裕祿的癌病不得不住院時小兒子來到他的牀前,抽噎着説:“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紅燒肉了,我只要爸爸,嗚……”焦裕祿慈愛地撫摩着他的頭。

可是焦裕祿卻匆匆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為之奮鬥的蘭考縣和那裏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質永遠也不會被人們忘卻,他像一座豐碑永遠屹立於我們這些後人的心中,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忘了為人民服務,鞭策我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