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共2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5W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由本站的會員“fly2us”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共2篇)

第1篇:《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下面由本站作者為你提供《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的寫法

看完《辛德勒的名單》,眼淚又一次不住的落下,儘管不是第一次看,但是仍然有種揪心的感覺。看着喻示猶太人悲慘命運的黑白畫面,聽着夾雜在猶太兒童清澈無比的聖歌歌聲極其不協調的槍聲,整個影片默默地展示着那段哀傷的過往。個性是那個紅衣小女孩懵懂地穿行於人羣,與再次出此刻運屍車上的比較更是讓人悲傷。猶太民族遭遇的是一段陰暗的歷史。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根據粗略統計,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他人正因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殺。每次讀到那段歷史,我讀有種莫名的恐懼。但是這種恐懼卻並非來自於大規模屠殺本身,而是屠殺是在極其有秩序的組織之下進行的,儘管屠殺對於人類來説確是恐怖的夢魘。不僅僅僅屠殺是流水線作業式的,就連從區分猶太人到送入集中營的所有程序都是國家機器高效率運轉的結果。而最悲哀的是,每張把猶太人送進死亡工廠的證件都有法官的許可。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納粹時期的司法機關都無法擺脱助紂為虐這一污點。正因納粹所有殘酷對待猶太人的法律都是在司法機關的運作中得以順利的執行。也許有人會辯解到,正因德國法官所受到是實證主義法學的嚴格訓練,因此只能依照法律嚴格執行,哪怕有違本性。但是真實中的德國法院卻經常跨越制定法的界限適用法律,如1939年4月法蘭克福地方法院判處僅看了一德國少女一眼的猶太畫商馬克斯構成“進行侮辱和當眾傷害”罪,其侮辱僅由看了一眼構成,遠遠超越了其司法依據《保護德國血統和德國榮譽法》裏對於侮辱的界定。也許還會有人辯解説,在納粹的思想宣傳下無法辨別這樣的法律是不正義的惡法,更無法拒絕適用違背正義的法律,正因沒有一個足以使其忽視自身可能遭受迫害的危險,義無反顧進行公正審判的環境。無可否認在很多時候確實是形勢比人強,不得已而為違心之舉。然而這個理由能夠用於普通的德國人,卻無力抹去司法的污點。的確,當時架構於優生學基礎上的納粹法學理論對於屠殺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作為正義守護者的司法機關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人類個體的尊重,這一法律的終級價值目標。在強權之下,也許無法拒絕不正義之法,卻至少能夠逃避,至少能夠選取不一樣流合污。明明知道納粹進行

的是屠殺,卻仍然助紂為虐,這比直接殺人者更加惡劣。無論有着怎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使是作為執法者在執行實實在在的法律,依然最終要為此承擔職責,理解制裁。

影片的主人公辛德勒為營救猶太人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對於生命的尊重,對於每個個體猶太人的尊重,正是司法機關在整個納粹統治期間的審判裏最重要的缺席者。處於納粹瘋狂鼓吹的優生學理論中,再加上戰爭的背景,受到同化是難免的。但是就連影片裏喜愛拿集中營裏猶太人做活槍靶的阿蒙,亦能夠從對猶太女僕説“謝謝”和“我不想把感冒傳染給你”等不少細微情節中感到些許温情。而最諷刺的是,納粹司法的判決裏連這種極小的人性温情都沒有,只有冷酷與漠然,不僅僅對於猶太人,亦包括波蘭人等一切所謂的劣等民zu。最讓我覺得諷刺的案例發生在1943年2月18日,14個波蘭農夫因屠宰了自家的豬被控“非法屠宰罪”,9人被關進集中營,3人被判死刑。此案的司法邏輯竟然是人命不如豬命。只要此案的法官稍稍尊重一下人的生命,哪怕只是憐憫,怎會有出現如此可笑的判決呢?畢竟惡法消極執行與用心執行之間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納粹法官之因此恐怖,是正因其對屠刀下的弱者生命的漠視與輕蔑。正是這種漠視讓法官的黑袍不再是守護者的象徵,而化身為恐怖陰影的`一部分。

對每個個體的人的尊重不僅僅僅只是一種人文精神,一種人文關懷,對於法律人而言,它有着特殊的好處。正因無論是公平也好,正義也好,最終都務必在每個個體人的身上體現,甚至整個司法體系都離不開透過對個體人的適用而建立。公平、正義、民主這些美麗的夢想如果離開人,也但是隻是抽象的詞彙象徵。法律也許看起來是冰冷而無人情味的,但是那種對人的尊重卻滲透在法律精神之中,從幾千年前的古希臘就已經開始。正是出於這種尊重,才有了英國大憲zhang裏“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名言,才有了威廉一世與磨坊的故事,才有了三權分立而築起的權力的堤壩,才有了“無罪推定”的刑法原則,才有了程序重於實體的實踐……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從伯林到德沃金,從古希臘到後現代,從自然法學派到女權主義法學,這種尊重都有意無意的表此刻幾千年來各種學派不一樣學説的字裏行間。學習法律兩年了,感覺自己與普通人最一樣的地方並不在於學到的法律知識,而是感受到的一種法律的精神——平等,尊重,寬容。我想,對於一個合格的司法人員來説,最重要的並不是法律知識的深厚與技巧的純熟,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尊重司法實踐中所遇到的所有當事人。如果所有的司法人員都能夠秉持這種態度的話,至少不會出現

如此之多的刑訊逼供與佘祥林式的杯具了。

《辛德勒的名單》的人性光輝反襯出納粹時期司法的恐怖,提醒我們務必用對生命的愛與尊重去驅散那些法官黑袍下的陰影。不僅僅僅對於惡法如此,對待優秀的法制體系時,亦當如此,正因尊重每個個體的價值就是尊敬法律本身。缺乏這種尊重的法官極其有可能將制定良好的法律在執行裏變為“惡法”。也許這部電影並不是有關法學的,但那段歷史的厚重卻透過黑白的影像緊緊地抓住了我們的心,勾起了我們對正義的渴望與希冀,喚醒了和辛德勒一樣的情懷。如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説的一樣,“《辛德勒的名單》具有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期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樣被《辛德勒的名單》所感動,象辛德勒一般尊重每一個人。

第2篇:《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給你一篇《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果然沒有記錯,我知道這部片子時,是20年前。1992年至1993年度獲奧斯卡最佳故事片獎的影片。那時,我剛剛大學畢業。

那時,這部電影很是轟動,沒有網絡的年代,對一部上乘的影片的褒獎,瞬間就傳遍了全世界。我知道是一部關於二戰期間,保護猶太人的片子。那時,我對奧斯卡剛剛有所關注的時代,同期的影片有《與狼共舞》,《金色的池塘》等到1995年,剛和老公談戀愛時,有個銀龍錄像廳和巴可錄像廳,總有朋友給免費的票,我們就看了不少,那時印象最深的是《生死時速》等大片,老公時間不合適時,我就自己去看,我喜歡看上午場,一是票有限制,再是白天人少。每每看完一部驚心動魄的大片出來,走過華聯旁邊的矮牆去等車時,我總是長舒一口氣,哦,我真是幸運,沒有仇家追殺我!我還能在陽光下去等車,然後再去工作。那時,我是做業務的,我經常選擇週一的上午,享受我的自由時光,不是看大片,就是去洗澡,或者逛街。那時的我,非常講究錯峯消費的。

那時,我還沒機會看這部著名的片子。

再一次提起這部片子,是和一位大我8歲的姐姐聊天時談到的。這位姐姐我一直很尊敬,她能把握每一次機會,低價時買到合適的房子,價格漲到合適時,賣掉,這樣,她在不到50歲時,就可以安心享受退休時光了;再就是她40歲時,開始練瑜伽,還特意去外地學習過,回來後開過小型的瑜伽館,這對我步入40歲時,是個很積極向上的一種影響。她提到這部片子時,説了一個細節,説猶太人在集中營的時候,為了能活下來,女的把嘴脣咬破了,用自己的鮮血來化粧修飾自己,那是一種人性的本能!戰爭期間,還有什麼人性可講呢?我一直記着這個細節。

去年9月後,孩子上國中了,每年6點半,他就揹着大書包上學去了,我8點鐘上班,即便是走路,也就40分鐘的時間,於是,我有了30--40分鐘的空閒時間。於是,我就每天看這些獲獎影片,一部180分鐘的片子,我有時要看一週,慢慢看,細細看,越看越有滋味。

昨天,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辛德勒的名單》。

從前的片子,看了歸看了,一直靜不下心來寫點什麼,我想大概是機緣不夠吧。

奧斯卡·辛德勒是位德國商人,用他自己的話説,從前做事不成,不是因為經濟,不是因為能力,是因為沒遇到戰爭。他適時機,在德國人控制猶太人的時候,開起了加工日用品的工廠,大大地賺了不少錢。他一邊收留猶太人,一邊用美酒美女和美元與德國軍方高級長官接觸,穩穩地賺錢。隨着戰爭的逐漸升級,事態開始變化,有猶太人被成批地送上火車,這就意味着死亡。當他在月台上救出他的財務管家時,他意識到了,他工廠裏的工人是相對於其他猶太人是安全的。

整部片子是黑白的,在經過對猶太人財產的第一輪洗劫後,又進行了對猶太人接下來的使用功能進行分工後,德國人開始了第一輪的屠殺!辛德勒和女友在騎馬的時候,在山上,看到了屠殺的開頭部分。辛德勒的眼睛裏,出現了一團紅色,俯視着紅色在移動,我們在鏡頭裏看到了猶太人躲在牀板下,地板下,牆縫裏,下水道里,這團紅色是個小女孩,6-7歲,她在鏡頭中,藏在了牀底下。

隨着屠殺的進一步,要把1萬具屍體挖出來進行焚燒。辛德勒看到了這團熟悉的紅色。這種地毯式的屠殺,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猶太人,無一倖免。

這時,阿蒙少校已經出現,更狠更殘忍,無需理由的殺戮,讓他身邊的猶太少女海倫顫慄不止。辛德勒看在眼裏,他和阿蒙説,權力是什麼?是人有罪,你不殺他,才是你的權力;而不是沒有理由殺人。阿蒙似乎聽了這句話,有所觸動,是個少年把他的馬鞍放在地上,阿蒙罵他,説:你知道這馬鞍花了多少錢嗎?少年也是恐懼地顫慄着。出乎意料,阿蒙説,算了,我饒恕你。少年在刷阿蒙的浴缸時,説,我沒沒刷乾淨,阿蒙用手背試了一下,柔和地説,算了,我饒恕你。少年下樓去了,阿蒙看着少年的背影,自言自語,我饒恕你。突然,阿蒙感覺除了指甲被磨毛了,剛剛產生的一點憐憫立即消失了,抬手一槍打死了少年,接下來的鏡頭是海倫在幫阿蒙用指甲銼磨指甲。人性中本該有的光輝,就這樣,在阿蒙這裏消失殆盡。

辛德勒決定,用他所有的錢和阿蒙做一筆交易,列出一份1000人的名單,把者些人送回辛德勒的故鄉捷克。男人的火車正常到達。女人的火車卻到了另一個地方。辛德勒跟當地的德國長官交涉,拿出一袋子鑽石。於是,這些馬上就要走進焚燒爐的女人,又重新坐上了火車,來到了辛德勒的家鄉。

歷經6年屠殺,600萬人猶太人消失了。辛德勒救下了1100名猶太人,德國宣佈投降。辛德勒説,你們活下來了,在生死之間,你們互相默默地支持,我將成為被通緝的德國人,我還可以多救幾個人的。這些猶太人在一名同伴的口中拔下他的金牙,為辛德勒打造了一枚戒指,上面刻了這樣一句話:當你拯救了一個人,你就拯救了整個世界。

辛德勒死於1974年,影片的結尾,是至今現存的猶太人到他的墓碑前放上了一塊石頭,辛德勒救出的人的後裔,現在有4000多人,波蘭僅存的猶太人,僅6000多人。

阿蒙被處以絞刑。辛德勒和阿蒙談判時,用兩個人的價格,換來了海倫的性命。阿蒙説要帶海倫回去,後來又問了一下價格。整個影片中,比我的想象要温馨得多,我之所以這麼多年都不忍去碰這部電影,就是怕過於血腥。阿蒙作為德國軍官的代表,因戰爭而使人性消失,同時,以辛德勒為代表的有良心的德國普通人,一次次經過了人性的拷問!戰爭結束時,財務管家給他一封信,上面有所有工人的簽名,可以證明他的所作所為,1958年,辛德勒獲得由耶路撒冷頒發的一枚正義獎章,並親手種下一棵樹,至今尚在。

關於戰爭的片子,二戰期間,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的時候,日本人在屠殺中國人。《金陵十三釵》,講述的是美國人救下13箇中國少女的故事。當然,經典的作品是陸川的《南京南京》,我也沒有看,就暫不評説了。其實,歷史就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怎麼看待歷史,才是重要的。

和平時期,人性也是一樣的要經歷一次次的拷問。功名利祿,如何看待收穫和付出,都是時時會遇到的挑戰,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人只有正確地認識了自我,才能有最起碼的判斷和決定。就如同,我們本是平庸,卻不甘於平庸,選擇向上,就是不平庸的表現。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2篇《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