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多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多篇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篇1

大會風清氣正,討論熱烈,成果豐碩,催人奮進。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深入政協界別聯組會議聽取意見推薦,與委員們共商國是、共謀未來。各位政協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職責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履職、勤勉盡責,聽取審議了政協第十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狀況報告,列席十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聽取並討論了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深入討論了民法總則草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和寶貴推薦。委員們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平等討論、真誠溝通,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改革正能量,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協商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政治優勢。

民主激發活力,協商匯聚眾智。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廣大知識分子要主動擔當用心作為、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發表重要講話,對關心和尊重知識分子提出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2000多位政協委員不迴避問題、不掩蓋矛盾,講真話、道實情,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用一份份飽含智慧的提案、一場場求真務實的討論,為改革添柴加薪,為發展獻計獻策。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在人民政協開展民主監督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創造和重要制度安排,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監督要真監督,監督應依章法。在思想上樹立公、和、誠、實的理念,開展監督必出於公、必出於和、必出於誠、必出於實;在實踐中突出重點、有的放矢,找準存在的困難、短板和薄弱環節,緊扣關鍵資料,精準聚力發力;在方法上注重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堅持抓住關乎全局的主要問題,從黨政所思、羣眾所盼、政協所能出發,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做到在參與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相信人民政協必須能更好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問題、改善工作、增進團結、凝心聚力。

歷史的地平線是由奮進者標定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人民政協繼續發揚民主優勢、不斷增進共識,各位委員繼續持續昂揚鬥志、激發進取精神,勇於擔當、奮發有為、鋭意開拓,始終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把13億多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聚合在一齊,我們的力量將無比強大,我們的事業將無往不勝。

在全國人大第十三屆二次全會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當我聽到了工作報告中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我的內心燃起了一股鬥志,如今,祖國在日益向強大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相信談到我們的祖國,幾乎所有人都會説我愛我們的祖國、我為祖國驕傲等語句,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青年,當為祖國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熱切關注的問題,也是兩會熱切的關注問題,在兩會上,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三農發展基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圍繞農村美抓環境、農業強抓基礎、農民富抓產業,穩住三農基本盤,全力建設鄉村振興樣板區。這一系列的話語,無不讓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於三農問題的關注,在中國的大地上,有千千萬萬在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他們是中國最廣大的羣體,也是中國最弱勢的羣體,我們也應該關注最弱勢的羣體,為中國的勞苦大眾發聲,關注農民利益,農民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了那麼多,作為享受着美好生活的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

中小企業融資難也是我國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小銀行天然具有服務民營及中小企業的基因和優勢。是因為商業銀行在過去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大型銀行憑藉資源稟賦能夠獲得大量的央企、國企資源,而中小銀行受制於資源、規模及信貸投放能力,更加深耕地方,支持小微、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具有強大的活力,能夠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也正印證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我們也應該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前兩天提出的八個任務,貧攻堅:今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實現30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教育:不久將發文綜合治理校外培訓線下減負,線上增負現象;電信:年底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户自由攜號轉網;醫療:今年醫保目錄調整將納入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環保: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養老:今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今後三到五年使普惠性養老牀位增加一百萬張以上;農村人居環境:今年要推動全國三萬個村莊實現改廁;2020年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這些問題還依舊存在着,這些任務都關係到每個中國人的生活,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本次報告共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第一個部分是 2020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第二個部分是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第三部分是2020年主要工作任務。

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後,從僅有9500多字的真切地感受到了擔當的力度、政府的關愛和未來的坦途。我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未來的參與者,過去的一年,是政府轉型、職能轉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年;是頂住壓力,迎接考驗,接受挑戰的一年;是砥勵奮進,攻堅克難,再取得新成績的一年。而我們的生活只會更好,我們的環境只會更優,我們的綜合國力只會更強,這一切都是我們普通百姓能在每一天的平凡日子中感受到的,也是我們能在每年的政府報告中聽得到的國家對自己的總結與提升。

通過學習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我感受到政府對民生的關注與投入。例如居民醫療人均財政補助標準,2016年是420元/人/年,從2017到2020年基本以每年30元的幅度增長,2020年居民醫保財政補貼再增加30元,增至550元。又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標準逐年增加,2020年增至74元。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這些民生重點領域預算增長的同時,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中央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

新冠肺炎的疫情是全國上下經歷的今年第一個考驗,而在考驗面前,政府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讓我們在陰霾之下感受到温度與光明。而在報告中30多次提到的疫情,也正是體現着國家對生命的持續關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所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衞生事件。大家耳熟能詳的應治盡治、應收盡收,這種不計代價、不計成本的救治都反映了人命關天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實踐,這種對生命的敬佑印刻在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中。

從克強總理略顯沙啞,但又擲地有聲的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的話語中,這種把民生扛在肩上、為民族復興而奮進的擔當力量鼓舞着我們對國家燃起信心,在走向未來的坦途上大步向前。

通過兩會精神的學習,使我深刻的感悟到,中國的興旺發達關鍵在黨,政府的工作重點關鍵在民生。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不僅是政策的制定,更是政策的落實與解釋,百姓的生活好不好,取決於國家的關注,也取決於工作人員的執行。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兩會精神上來,立足本職崗位,增強自身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這是我們學習兩會精神以後最應該做到的,也是最該有的。

: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篇2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對過往一年的總結,又是對新的一年的目標展望,而連接這一年又一年的是政府作為公共權力行使者的責任。憲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是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而不是像往年一樣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做政府工作報告”,這個轉變是對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憲執政的響應,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的明確信號。

依法治國首在維護秩序,包括治民和治官兩個方面,都以責任為基礎來確定行為邊界,治民是政府作為規則提供者對平等主體的個人和組織行為邊界予以確認,治官則是為權力行使者劃定行為邊界,兩者不可偏廢。傳統王朝統治是人與人不平等基礎上的“以法治國”,其重點在於官治民,治官與治民並不統一,甚至激發出民間以“官不聊生”來克服“民不聊生”的怨憤。當代中國,官和民皆為平等的公民,其差別不在身份而在職業分工,治民與治官要靠“依法治國”來平衡,重點則在民督官,以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來抗衡權力腐敗的可能,維護權力的正當邊界。正因為如此,警示權力不可任性,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

依法治國次在政府承擔有限責任、依法用權。權力基於責任而生,法治政府首先在於明確政府責任。無限責任政府不是法治政府,公共權力不在於管得面面俱到,而在於管得準、管得住。面面俱到看似全能,實則無能,權力瘦身不是政府權力的削弱,而是政府權力的歸位和在重點領域監管和服務責任到位的第一步。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都傳達出有限責任政府動真格的強烈信號,權力瘦身,政府權力依法做“減法”,減出的將是一片激發市場活力、社會活力、創新創業的新天地!對於有限責任,各級政府就要切實履行,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不作為,實則是對無限權力的眷戀和對有限責任的迴避,依法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恰是治庸治懶的利器。

依法治國終在增進民生福祉、使人民受益。法是行為之度,其影響深遠者在於因尊法而守法的價值內涵。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等各項民生是公民的社會權利所繫,也是政府責任所在,民之疾苦與民之權益都是政府全面履職的關節點,政府全面履行責任是對全社會法治精神的最好引導,大道至簡,責任優先,政府履職、公民履責,民族富強、國家復興,盡在其中矣!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篇3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一首唱到無數人心裏的動人旋律,在我國日益嚴峻的養老形勢面前,是否會有些許蒼白?我們老了是否能在爐火旁打盹去回憶青春呢?

“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輕時為共和國發展流過大汗,絕不能讓他們年老時再流淚。”9日,國務院在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説,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企業利潤不高,提高養老金的徵繳比例會對企業造成負擔。他當場承諾,對於養老金的正常缺口,國家會盡力支持。

以來,多項養老領域的重大改革相繼“破冰”,新農保和城居保正式合併,企退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一連漲,存在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終結,多項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趨完善,這不正是改革開放紅利由全體人民共享的具體表現嗎?

“民之疾苦,國之要事,我們要竭盡全力,堅決把民生底線兜住兜牢。”在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要加強社會保障,包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統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推進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繳費率;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水平,提升優撫對象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

據統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4次提到了“養老”這個關鍵詞。

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透露,國家層面的養老金頂層設計方案仍在綜合研究,另外還會按照分步實施的方式,哪方面改革條件成熟,就會馬上推行實施。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篇4

近日,國務院在政協開幕式上,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奮鬥才能贏得未來。他指出我們應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良好開局,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同樣需要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如何奮鬥,如何去承擔歷史使命,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為改革發展增添力量,第一要務是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在黨的集體中不斷學習提高,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達成自己的既定目標。

首先,我們青年黨員要堅定社會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看待種.種問題;不彷徨,不迷茫,堅信一切只是發展道路上所必經的曲折;不放鬆,不懈怠,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熱情飽滿的姿態投身於現實生活;不悲觀,不放棄,樂觀自信,積極進取,堅定共產主義信念,願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奮鬥。

我們青年黨員要堅持學習黨的思想,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牢記黨的宗旨,熟記黨章的各項規定,並且以自身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各項規章制度,更要以黨的科學理論為指導開展各項具體工作。青年黨員只有不斷學習黨的思想,只有不斷學習黨的理論,才能緊跟黨的步伐。

我們青年黨員要堅持在實踐中鍛鍊提高,自覺接受黨的考驗。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作為一名青年,大部分的認識來自於課堂上的學習,具體實踐經驗寥寥無幾。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在實踐中砥礪自我,才能鍛造出真才實學,只有在實踐中錘鍊人生,才能收穫真知灼見。青年黨員,更要重視實踐的意義,只有把每次具體的實踐過程都當成是黨對自身的一次考驗,才會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偉大的祖國召喚着青年,輝煌的事業期待着青年。我們青年黨員,要為發展貢獻青春,為改革增添活力,為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偉大祖國而奮鬥。

寫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篇5

兩會年年開,時勢各不同。今年兩會最重要的議程之一,就是審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翻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映入眼簾。你的期待,我的關切,“以人民為中心”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由是成為本次兩會的關鍵看點。

逾百萬名網友參與的人民網“兩會調查”中,“社會保障”“居民收入”“醫療改革”,成為目前排名前三的熱點話題。網絡民意的集中流向,反映了當下社會的普遍關切:如何讓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如何充分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呼應公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應當充分體現在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裏,體現在會場內外互動、討論的細節中。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起步之年,各項改革都進入“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攻堅期,謀民利、惠民生需要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予以整體考慮、綜合推進。尤其要看到,今年我們既有“四個沒有變”的整體經濟良好形勢,也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風險和挑戰,會給造福於民帶來一定壓力。“合軍聚眾,務在激氣”,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通過兩會這個“中國式民主”制度平台,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提振發展精氣神,從而為奔向全面小康提供重要的牽引力和推動力。

落實有力,發展才有含金量。回望黨的以來民生建設的巨大進步,或許不難理解,為何有外國民眾會發出“學中國把錢花在民生上”的感慨:2011年到2014年,累計減貧5221萬人,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2015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380元,人均預期壽命預計比2010年提高1歲;截至去年末,全國96%的縣城實現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連通……然而,正如所説,“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成績屬於過去,未來只會垂青永不停步、勇於進取的探路者。讓幸福的陽光照射到每一個角落,尤須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憂患意識與緊迫感,在怎樣打通全面小康“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上多做謀劃,多下苦功。

系統改革,發展才有持續性。以農村精準扶貧為例,無論是實現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還是推進農村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要害都在於通過協調謀劃,讓貧困人口連上生產、消費網絡,進入整個社會的分工系統,從而共享改革紅利。從消除信息聯通障礙,到協調解決改革推進難、落實難,補齊管理短板、提高部門運行效率,着眼於完善整個社會治理系統工作的轉型升級,改革舉措才能早落地,見實效。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從羣眾視角來看,判斷政府工作好不好,服務到不到位,最主要的就是看承諾兑現了沒有,生活改善了沒有。正因如此,那些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的幹部,總是能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那些遇到“複雜問題”先算百姓利益大賬的改革,也總是能收穫羣眾的點贊和口碑。同樣的道理,當今年兩會這個政治生活的窗口,再次與時代風雲際會的大窗口重合,代表委員們更需要展現自己“為民代言”的智慧、決心和勇氣,彙集眾智,凝心聚力,奔向“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以百姓之心為心,唱出民情民意“真聲音”“好聲音”,方不負代表、委員身份背後的萬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