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在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之間建立適當的聯繫》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3.82K

第一篇:第五項修煉讀後感,讀書筆記,與必要的革命之間的聯繫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在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之間建立適當的聯繫》

第五項修煉

讀書筆記

寒假期間,在家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是在讀書期間老師推薦的,以前在看財經節目的時候也看到過這本書的介紹,這是個央視的財經節目,名字叫對話,節目中間也極力推薦這本書,第五項修煉,彼得.聖吉.

這本書是從一個大的角度分析了管理,以及有效地團隊建設,書中印象最深是系統模型,它告訴我們,做事的思考方式,要把事務放在一個系統中去理解,系統的調節,系統的反饋,要怎樣利用這些反饋的情況去制定新的對策,問題的產生,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要從根源開始,思考為什麼產生這樣的情況,產生這樣情況的原因,書中指出了一般常人的思考侷限,他們只知道用的一般問題的解決之道是被書稱為症狀解,從表面上解決問題,緩解現實的問題,其實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問題在後面還是會同樣的產生,產生後又是同樣的解決之道,同樣的症狀解,然後緩解現實的危機,這樣下來,不但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想法會使人麻醉,思考方式固定,陷入僵局,不能自拔,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所以,這本書要求我們要始終保持大腦的清醒,不要讓我們的思考陷入僵局,要有能看到系統的眼光,從系統出發,對問題作出合理的分析,以找出解決之道.

以下是對這本書的精髓內容的一個簡單的概括,是讀書筆記.

第一項修煉即自我超越。這項修煉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和最高目標,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此項修煉兼容幷蓄了東方和西方的精神傳統。

第二項修煉即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而難以為我們所察覺,並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圖象、印象。有的時候,我們難以發現問題所在,也許就是“心智模式”的影響。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藉此,我們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象,使這些圖象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它還包括進行一種有學習效果的、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並同願景。所謂共同願景,就是指一個全體所共有的目標,價值觀,使命。有了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並把他們的智慧凝聚起來。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掘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它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

第四項修煉:團體學習。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體而不是個人。團體學習的修煉從“深度匯談”開始。“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體的所有成員,攤出心中的假設,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它還包括學習找出有礙學習的互動模式。只有團體能真正地共同學習,團體的集體智慧就會高於個人智慧,同時能搭配整體,這樣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片段思考常使人們衷心相信願望終將實現,卻無法幫助我們探究隱藏在它背後的系統結構運作的巨大力量。而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防上組織在真正實踐時,將各項修煉列為互不相干的因素。只有把這幾方面真正看做一個整體,我們認清整個變化形態,並瞭解應如何有效地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讀後感

總之,看完這本書後,讓我的思維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事情解決的程序,該怎樣去做,怎樣去思考問題,我們得追求問題的根本解而非症狀解。

《第五項修煉》指出我們的現狀是,由於我們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由其所產生的行動,造成了目前切割而破碎的世界,使我們喪失了羣己的一體感。而《第五項修煉》正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在亂中超越混沌、走出雜亂、迎接新時代的指引。它引導人,由看片段,到重新觀照整體;由看事件,到看變化背後的結構;以及由靜態的分析變因,到看見其間的互動,進而尋得一種動態的平衡。書中所探討的問題,其實不限於企業組織,小至家庭,大至全球的問題,都具有類似的組織學習智障。這本書只是把焦點放在企業組織上來探討。因為聖吉老師覺得企業家是當今最有力量改變世界,創造公平正義社會的一羣。

當世界更息息相關、複雜多變時,學習能力也更要增強,才能適應變局。企業僅僅依靠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不夠的,而是要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即企業要成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偉大的團體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成功,而是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驚人成果所致。而精熟這五項“修煉”,正是創造學習型組織、揮別傳統威權控制型組織的先決要件。

看完第五項修煉後,我看了一部分的《必要的革命》,這是繼《第五項修煉》彼得。聖吉寫的另一本關於管理和團隊建設的書籍,這本書可以説是對第五項修煉的一次實踐,講的是當今全球性的一個問題,環境問題。書中有説到環境問題就和經濟泡沫一樣,各國政府用表面的一些非實質性的解決之道來麻痺大眾,告訴我們政府做了什麼什麼,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未來的計劃,書中説明了現實的解決之道在不斷改進和突破,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迫在眉睫和系統思考的思考方式,書中也提到了系統思考後的解決之道,我們要團結起來,不僅僅是依靠一國政府和人民,所有的人都必須團結一致,共同面對這個全球性的問題,大家要真誠合作而非應付式的開會和提出什麼執行力不強的方案,對執行要嚴格監管,要實事求是的去評價反饋效果,而不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説明來掩飾,總之,在系統的循環裏面要看到問題的解決之道。

説説現實的事情吧,我們是學生,年輕氣盛,處理問題時往往是感性思維在發揮主要作用,而非理性思考,感性思維總是在主導我們的行動,讓我們時常後悔,缺乏系統的思考更是讓我們考慮事情短斤少兩,總是考慮不周到,形成了一種奴性,做事不知所措,總是習慣於被領導,長期下去,我們的思考就會被固定,我們的創造思維就會丟失,而創造性的思維卻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所以,我覺得大學在培養人才時應該是發散性的,要多方面探索,好比選專業吧,其實由於前面對專業的瞭解有限,加之家長,老師等人的意見的干預,熱門與冷門,就業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我覺得大一應該不分專業,這樣做的目的會更好的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另一方面,這個問題的解決也需要社會的幫助,社會輿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學生往往聽之任之。所以要有正確的輿論的引導。

第二篇:《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記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第三篇:《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記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記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第四篇:讀書筆記促進教師與幼兒作用的策略

促進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策略

噹噹

促進教師與幼兒在教育活動中更好的相互作用策略,就是讓教師和幼兒有更多的,有效地相互影響和溝通的方法,就讓教師的“教”得更有效,讓幼兒“學”得更好的辦法。

1、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這一主導作用表現在,無論是直接“教’還是間接”教”,教師都始終控制在教育過程的方向,引導幼兒向着教育目標要求的方向發展。

儘管幼兒是自己學習的主體,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幼兒適宜的環境,通過調動幼兒的興趣和經驗,通過激發幼兒學習動機等來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教師配合,從而讓幼兒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所控制。

2、 直接“教”時要注意的問題

① 變單向的“教”為雙向的交流;

② 變單向的言語傳授為多樣化的教育手段;

③ 重視情感效應;

④ 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因人施教;

⑤ 重視隨機地教;

⑥ 直接“教”和間接相結合。

感悟:

説起教,我們都不陌生,但如何把我們的孩子教好是一門很深

的學問。

在書中提到教師應當重視使用非語言的身體動作表情等,如幼兒點點頭肯定,拍拍肩鼓勵,微笑以表示讚賞等。其實我們與孩子相處時經常會忽略掉這些,而換之更多的是責備的聲音,深刻反思下來這樣對孩子反而使孩子更叛逆,所以這樣的互動方式要不得。

生活處處是教育,我更贊同於這種間接教育,比如畫畫時,讓孩子去感受興趣,享受快樂,外出時孩子自己走走發現小蟲子,觀察小蟲子等等,堅持正面的教和隨時隨地的教,有事這種教育的效果會是事半功倍的。

第五篇:幼兒計算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步步高點讀機:http://

一、幼兒計算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社會經濟、科技的高度發展,對人才素質有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培養開拓性的人才,而個體的這種主動發展需從小開始;在傳統幼兒教育中,幼兒卻往往處於比較被動的地位,在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常常缺乏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以至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我園在本學年抓住這一薄弱環節,以此內容確定了研究課題,以“計算區域中投放材料與幼兒能力發展”為課題研究重點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新“綱要”對數學教育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兒童獲得數學知識,不是從客體本身直接獲得的,而是通過擺弄她們和內在組織自己的動作得到的,是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係。同時新《綱要》也強調:“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位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

我園教師為幼兒創設能產生探索行為的環境,及時提供豐富的、操作性強的、符合幼兒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發幼兒積極主動地與材料相互作用,使幼兒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慾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豐富和深入。

研究目標:

1、通過計算區域活動,激發幼兒主動發現、探索、操作的興趣及愉快的情感,綜合地運用多種感官,在做做、玩玩、説説、看看中積極主動探索,求得新知,開發潛能,培養自信,鍛鍊意志。

2、通過開展計算區域活動,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區域活動的興趣,並萌發幼兒粗淺的合作意識,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促進幼兒計算能力的發展,

3、提高教師的觀察、評價、反思能力。

研究時間:

第一階段(2014.5-2014.7)準備階段,主要為理論學習,蒐集有關資料,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2014.9-2014.6)研究階段。將研究的課題方案具體細化,由實驗成員組織實施,並不斷修改完善研究方案,收集積累各項資料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第三階段(2014.7-2014.9)結題總結階段。總結實驗工作,撰寫實驗報告。

二、幼兒計算區域活動的教學實踐

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探索活動形式,是我們為幼兒創設的具有教育性,興趣性,探索性,創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通過擺弄物體,自由操作,觀察和實驗而認識物體的特徵和物體之間的關係,解釋事物現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形成智慧,發展個性,社會性和自信心,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如何在計算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主動

活動,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使幼兒能隨機的感知數學、走進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園就幼兒園計算區角中材料的投放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下面運用實際案例,談談我們的思考和觀點:

1、活動前的精心設計

(1)教師根據幼兒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 舉例1、小班的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分散地在各個活動區域操作。祺祺小朋友來到了他喜歡的“天線寶寶”旁邊,他在最旁邊的盒子了拿出一個圓形,看了一眼,然後迅速地投入相應圓形的“天線寶寶”的肚子裏,自言自語:“圓形的,放?拉拉?肚子裏!”

舉例2、陽陽小朋友走到“釣魚池”邊,順手拿起釣魚竿,在“水池”裏釣魚,不一會,他説“我釣到魚了!”他看了看魚的號碼,對旁邊的濤濤説:“濤濤,我釣到了一號魚。你釣到了幾號

魚?”濤濤回答到:“我釣了4號魚和2號魚,一共2條!我們比賽誰釣的多,好嗎?” 材料是否有趣、可變、可操作與幼兒能否主動參與操作有很大影響,教師在

活動前要精心設計,提供有趣的、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材料,如:中班教師自制的“小蝌蚪找媽媽計算棋”把枯燥的加減計算結合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節中,小朋友很樂意接受,而且也非常樂意嘗試。大班孩子很喜歡“撲克遊戲”,撲克可以按“黑桃、紅心、黑梅、紅方”分類,也可以按數字進行順數排和倒數排,還可以進行加減運算。

2、活動中的有效指導

(1)教師圍繞同一教育目標,根據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提供適宜的不同層次的材料 所謂層次性是根據個體差異,把應掌握的內容分解成不同層次,並配有不同層次的材料,使不同層次的幼兒能夠有興趣地進行動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幼兒的發展存在階段性,不同年齡的幼兒因個體差異造成在學習、動作和心理髮展等發展狀況有很大差別,又由於每個孩子的遺傳、教育和環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區域活動要適合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教師必須從本班幼兒的知識基礎和實際能力出發來決定活動角的教育內容,從而有效地提供材料、進行指導,下面以我園大班計算區域活動“10以內的加減”為例:

第一層次:投保齡球

玩法:用皮球滾擊保齡球,記錄倒下的保齡球數和未倒下的保齡球數,目的是熟練掌握10的組成。

第二層次:蓋印章

玩法:根據盒子裏抽出的題卡,如“2+5=”,在紙條上蓋上2個和5個印章,計算出“2+5=7”,並記錄下算式。

目的是練習10以內的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