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荒誕外表下的時代悲歌——《堂吉訶德》讀後感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48W

荒誕外表下的時代悲歌——《堂吉訶德》讀後感

荒誕外表下的時代悲歌——《堂吉訶德》讀後感

摘要:堂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小説成功塑造了一個深受騎士小説影響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通過堂吉訶德和他的僕人桑丘一路“行俠仗義”而產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展示了堂吉訶德騎士精神的荒誕,但這些故事也展示了堂吉訶德高尚正義的品質,同時作品也側面展示了西班牙社會的風俗人情,給讀者呈現出了一個超越時代的畫卷。堂吉訶德的荒誕外表下,是一個正義的靈魂和一首時代的悲歌。

關鍵詞:唐吉訶德;荒誕往事;正義靈魂;時代悲歌

《堂吉訶德》是現代小説之父——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一部長篇小説作品。作品以當時整個歐洲的文藝復興和西班牙國內的政治環境為大背景,結合作者自身多年遊離社會底層生活的經歷,塑造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主人公窮鄉紳堂吉訶德。主人公唐吉訶德是一個西班牙小鄉村的舊貴族,因緣際會下讀騎士小説入了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以至於自己沉迷小説中不能自拔,把自己幻想成小説中行俠仗義的遊俠騎士。於是分不清現實和夢境的他,在賣掉了自己的大部分家產後,決定仿效騎士的生活,外出行俠仗義、打抱不平,重新騎士階層的榮譽,實現自己在小説中幻想的一切。於是穿上曾祖父留下的盔甲,騎着一匹瘦馬,帶着侍從出門行俠。結果鬧了許多笑話,做了許多荒誕離奇的事情,吃了無數的苦頭,直到臨終才清醒過來。

一、荒誕往事

(1)騎士封號的來歷

世人一談起《唐吉訶德》,首先想到的就是書中離奇荒誕的故事。唐吉訶德那個走火入魔的騎士已經成為了文學史上一個永恆的符號。如他第一次選擇外出行俠仗義的時候,他把曾祖父留下的甲胄清洗乾淨,給家裏唯一的瘦馬起名羅西南多,給自己也改了個響亮的名字,叫“曼查·堂吉訶德”。他還將一直暗戀的託博索那個姑娘,把她想象成美貌高貴的公主,為她取了個接近公主的名字,叫“託博索的杜爾西內亞”。他按照書中的要求,決定在路上遇到第一個有身份的人時,請求對方封他為騎士。於是在路途中碰到第一個飯的時候,他“撲通”地跪在店主面前説:“德高望重的長官大人,我得勞您大駕,封我為騎士,您若不答應,我就不起來。”後來在店主哄騙之下,在一個破教堂裏,他終於得到了騎士的封號。在此期間,還打傷了好幾個取水的農民,惹出了許多的麻煩。

(2)堂吉訶德大戰風車:

一路上他遇見的第一件真正挑戰的大事件就是郊野裏的三四十架風車。風車是西班牙農民借用風力推轉石磨,磨麥子和飼料的重要工具。堂吉訶德卻把它當作三四十個巨人,把風車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將轉動的風車看作是吃人的巨人惡魔,他身體流淌的騎士精神促使他要向前廝殺,解救那些可憐的農民。儘管他的隨從桑丘大喊這是風車,要阻擋他,但堂吉訶德義無反顧。他向第一架風車撲去,用長槍刺進了風車的翅翼。剛好這時起了一陣風,那風車把他的長槍折做了幾段,堂吉訶德連人帶馬都被摔了出去。虧得桑丘上來攙扶,他才好不容易從地上爬了起來。

(3)堂吉訶德大戰羊羣

當堂吉訶德再一次踏上行俠仗義的征途時,他看到大路上趕來了兩羣羊。堂吉訶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喚,當成是“蕭蕭馬嘶、悠悠角聲、咚咚鼓響”,把羊羣看成是出現在他面前的左右兩支軍隊。他便緊握長槍,象一道電光似地衝了上去,舉槍亂刺。這樣一來,被他殺傷的羊可真不少。最後,他也被牧羊人亂石打倒,還磕掉了三、四個牙齒。晚上,堂吉訶德又衝散了一隊送葬行列,因為他把車上的死人看作是被害的騎士。

他一路上還做了很多很多荒誕的故事,如攻擊抬着聖母像求雨的遊行隊伍,把他們當做搶劫關父的強盜;在下雨天攻擊一位把銅盆頂在頭上遮雨的理髮師,把奪得的銅盆,看作是它是有名的曼布利諾頭盔,就把它戴在頭上……

二、正義靈魂

在堂吉訶德荒誕的故事背後,是作者對人世間正義價值的追求,他的荒誕中也透漏着正義的光輝。如當他在出門獲封為騎士後,在榮歸故里的路途中,途經一座林子,看到一個牧童被財主綁在樹上。財主一面罵他丟了羊,一面用皮帶狠命地抽打他。堂·吉訶德看到這一幕後,騎士精神的感召下,他伸張正義,保護弱小羣體,命令財主給孩子鬆綁,並命令財主如數付給孩子工錢,財主被堂吉訶德的裝扮和行為嚇得一一照辦。唯一遺憾的是,他做好事沒有做徹底,沒有徹底把小孩子帶走,沒有讓他脱離財主的控制。導致他走後,牧童又被財主重新綁在樹上狠很抽打了一頓。但他面對人間不平等現象時,敢於仗義執言的精神仍然是正義靈魂的象徵。

在遊俠途中,堂吉訶德遇見一隊被押送到海船上服苦役的犯人。他詢問犯人被關押的原因,同情他們的遭遇,殺散了押送人,把犯人全放了,幫助犯人獲得了自由,打破了社會的不平等枷鎖,痛恨專制腐敗,迎合了文藝復興時期,人的覺醒。儘管他最後遭到了犯人們的搶劫,但他出於人類解放和自由平等的角度做出了這些讓人尊重的事情,推動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堂吉訶德的正義源自於他所扮演的騎士精神。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一統西歐,被教皇加冕為“偉大的羅馬皇帝”,12名跟隨查理大帝南征北戰的勇士就當然成了“皇帝的侍衞”,他們被人們稱為“帕拉丁(Paladin)”,即聖騎士,並由此誕生出一個重要的社會階層——騎士階層。騎士階層有着自己的行動準則,並衍生出一種騎士精神。它是以個人的榮耀感為崇敬對象,推崇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性。堂吉訶德生活的年代雖然騎士階層已經不存在了,但騎士精神不應該隨着時代而消失。他的出現,正是作者提醒世人們,騎士精神永存。

在堂吉訶德行俠仗義時,不僅體現了他內心正義的一面,也側面體現了他尊敬婦女,主張個性解放,追求男女平等的人權意識。而這些人性中光輝的一面,都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

三、時代背景

任何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與時代緊密相連,往往是反映時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堂吉訶德》這部作品也不例外。它誕生於16世紀的西班牙。16世紀正是歐洲從黑暗的中世紀開始覺醒的時代,當時的西班牙較早地在歐洲實現了王權與教權的統一,憑着着穩定的政治體制,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加上瀕臨海洋,海軍強大的優勢,綜合國力空前強大,成為當時西方世界的霸主。西班牙王室還依靠着海軍無敵艦隊的優勢,積極對外侵略和擴張,他們將美洲地區,尤其是南美洲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版圖,大量掠奪美洲地區的重金屬,販賣非洲黑奴,整個西班牙沉浸在金銀財富暴漲帶來的奢華生活中,貴族生活腐化,封建貴族與僧侶階層保持着特權,普通百姓不僅沒有享受到國家強大帶來的成果,反而因為王室的對外擴張,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貧富差距大,階層矛盾深,整個西班牙處於表面繁華卻暗流湧動的社會危機中。

與此同時,意大利等國家也在海洋貿易和對外擴張中發展起來,商品經濟推動了各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也為人文主義的興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人文主義強調人的覺醒,主張擺脱宗教特權和貴族特權對普通階層的壓迫,倡導自由平等,但封建貴族不會甘願放棄自己的封建特權,這就導致了平民自由主義與貴族封建特權之間的矛盾。追求自由,反對特權成為了這一時代文學乃至社會的主流,如拉伯雷的《巨人傳》、薄伽丘的《十日談》等,都是對封建制度和貴族特權的諷刺與批判。

而堂吉訶德這個看似是滑稽不堪而又迂腐可笑的騎士,正是作者本人在長期社會底層生活中,塑造出來反抗暴政的社會符號。他藉助一個滑稽可笑的騎士皮囊,內裏卻是對追求自由與尊嚴的騎士精神的高度讚美。堂吉訶德就是一個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身危險於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已的生命的正義使者,但他一路上遭遇到種種阻擾和嘲諷,最終失敗的命運,則是小人物無力反抗社會黑暗,最終被社會現實所打敗的悲情符號。

結語

因此,在我們重新審視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看到故事中那些離奇荒誕的情節,更要看到堂吉訶德荒誕行為之下,隱含的悲劇意藴。他化身為無所畏懼的騎士行俠仗義正是對社會正義和人人平等的內心訴求的極端表現。他最終失敗的結局,恰恰説明了強大的封建黑暗勢力,對人世間美好價值觀的壓迫,也宣告了緊靠個人努力是無法拯救時代命運的。他的失敗,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總之,通過《堂吉訶德》這本書,我沒有看到太多的荒誕與可笑,感受到更多的是個人命運和時代發展的緊密聯繫。由此我想到了100多年前周總理那句振聾發聵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仍舊面臨着眾多的國際挑戰,我們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就要像堂吉訶德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參考文獻:

[1]尹辰.《堂吉訶德》中的人物形象解析[J].山西青年,2017(16):123.

[2]王憲偉.可笑可愛可悲的瘋子——堂吉訶德瘋子形象分析[J].新東方,2007(0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