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工業設計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46W

第一篇:工業工程相關的讀書筆記

工業設計讀書筆記

文章標題:工業工程相關的讀書筆記

工業工程相關的讀書筆記

一、工業工程的基本觀念

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簡稱i.e.)是一門新興的工程科學。早在1881年左右,泰勒(or)就已具有工業工程的觀念,但實際上工業工程這門學問卻在

1920年代才開始,到二次大戰後才略具雛型。在國外,泰勒首先提倡「時學研究」,而紀爾佈雷斯夫婦(f.b&gilbreths)則為「工學研究」的創始人。(編注:有關時學工學的起源,可看另頁「工業工程的兩個小故事」一文。)直到1930年代他們的研究才受到大眾的重視,而正式成為工時學(motionandtimestudy),如今工時學可説是工業工程的領域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也是傳統工業工程的基本觀念。

當初,工時學的定義是指對於完成一項工作的操作方法、材料、工具與設備,及其所需的時間,加以研究。而其目的在1.尋求最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2.進一步確認並規定因此所選定的工作方法、材料標準、工具規格及設備要求的理想標準;3.研究並制定工人完工所需的標準時間;4.訓練並切實實行新方法。

二、工業工程的定義

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對工業工程的定義是:「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及設備等,從事整個系統之設計改進及運用的一門科學。它利用數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專門知識及技巧,並利用工程分析與設計的原理和方法,來規劃、預測,並評估由此及其有關係統中所獲得的效果。」

從上述的定義,讀者或許可獲知一個大概。概括而言,所有人類及非人類參與的活動,只要有動作出現的,都可應用工業工程的原理原則,以及工業工程的一套系統化的技術,經由最佳途徑達到目的。譬如工業工程中的動作連貫性分析(operationsequence),由於人類的任何一種動作都有連貫性,因此把各動作經仔細分析,分成一個個微細單元,刪掉不必要的動作,合併可連接的動作,以達到工作簡化、動作經濟、省時省工之目的。

三、工程學與管理科學的橋樑

換句話説,工業工程就是銜接工程學與管理科學之間的一門新興科學。有人稱工業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工程+…)×管理。

實際上,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工業工程是用工程師的手法去解決與工程和管理有關的問題。在工廠裏,一個純粹研究製造的人和一個精於管理的人常無法溝通,此時就有賴工業工程師作橋樑了。

四、與其它工程學有何不同?

那麼,工業工程學與機械、電機、化學、土木等工程學有何不同呢?傳統的工程學,以「設計更經濟的系統」為目的。如:機械工程設計高效率之「經濟的機器系統」,電機工程設計「經濟的電路系統」,它們設計的對象僅以機器、設備為着眼點。而工業工程除了考慮機器設備之設計外,還包含了人的因素(humanfactor),而以結合「人、材料、設備等之綜合系統」為對象。

五、與其它管理科學的區別何在?

讀者或許又要問道:工業工程與企業管理(business-management),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management)同樣都與管理有關,彼此之間又有何不同呢?工業工程與企業管理之區別,乃在於工業工程是透過工程途徑(engineeringapproach),應用科學上及工程上之方法與技術,考慮人員、機器、設備、製程、方法、時間等因素來解決管理上遭遇的問題,而企業管理、行政管理,便無法採取工程途徑去解決管理上的問題。

六、工業工程師扮演的角色

既然工業工程科系培養的學生具備上述的知識,那麼一個工業工程師在工廠中扮演個什麼角色呢?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工廠中所存在的幾個普遍問題:

(1)工廠中,每位專業工程師專司其職,誰來溝通不同的專業工程師呢?

(2)工廠裏,老闆關心一件事(賺錢與產量),員工關心另件事(薪水與勞力的付出),那麼誰來作老闆和員工的橋樑?

(3)工廠裏,人人關心趕貨及品質,是否有人關心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又更好?如果有,那麼這種改善的工作誰來做?

(4)人人關心機器、物料、……,誰來關心最重要的「人」?如何使這些人做得更舒服、做得更多、賺得更多,而且受到尊重?

(5)大家關心產量,誰關心總成本?

(6)各個小單位往往都有本位主義,由誰來考慮整個工廠的最適點(optimization)?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適當人選就是工業工程師。

更詳細地説,工業工

第二篇:第三次工業革命讀書筆記

能源危機的挑戰與機遇

————讀《第三次工業革命》有感

生活在書籍文化的快餐時代,作為一個忙忙碌碌的上班人,能讓我動心的經濟書籍着實不是很多,拿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翻了寥寥數頁,就被傑里米·裏夫金所描繪的場景深深的打動,這其中有為能源危機的深深擔憂,也有為其描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宏偉藍圖神奇魅力而傾倒。

什麼叫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學人對工業革命的劃分跟我們過去所熟知的劃分並不完全一樣他們劃分是這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後半葉以英國的紡織機械化為標誌,我們過去往往説是蒸汽機為標誌,而最後真正工業化是以紡織機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他們認為以福特汽車工廠在20世紀初大規模的流水線為標誌的。 這兩次工業革命都改變了社會,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世界的形態。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指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有人將它説成信息技術將徹底改變人類生產能源、傳輸能源,乃至使用能源的方式,也有人將第三次工業革命描繪成基於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分析,獲得深刻的商業洞察,從而幫助人類進行更加明智有效的決策,甚至提出了進一步智能化製造的概念。

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都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我們正處在康乾盛世的後期, 當時中國很牛,gdp佔全世界第一,但是我們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方式,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到1840年我們才感覺到被甩出這次革命的痛苦。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1913年,當福特在進行大規模的流水線生產的時候,我們剛好在辛亥革命,大家都在鬧革命推翻帝制,軍閥混戰, 我們又沒有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本書中提到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能源與互聯網的聯合應用為基礎、以智能化製造為構想、以扁平分散合作式為生產方式,那麼這樣的革命對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説就可能是一個極大的衝擊。過去為追逐低勞動成本,很多製造業要搬到發展中國家來。 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制

造業中心、世界工廠,就是因為有廉價熟練的勞動力。但是在新的生產方式下,廉價熟練的勞動力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但是現在變了。 過去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有可能內包回到發達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能源的巨大消耗埋伏着巨大的危機,根據經濟學家預測,我們這一代的化石燃料人即將步入一個“後碳”時代,人類能否可持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中央高層已經敏鋭地看到了這個重大的國際背景問題。李克強副總理在最近的一個講話中説:新能源產業正孕育着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戰略制高點。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為新能源產業帶來了機遇,要以發展新能源為重要舉措,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策主導,促進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快能源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原生資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和廢棄物最終排放量,直至實現"零排放",推進我國能源結構乃至產業結構的調整。在未來可以預見的關鍵幾年轉換期內,我國在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方面更不能落後,前者會形成新標準,後者會形成新規則。在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等領域,我們已經積累起了一定實力,完全可以放手一搏,拉近與國外的距離。新能源革命是新一輪的國際戰略博弈的制勝點,新能源革命,將比前三次工業革命意義更重大,影響更深遠,是21世紀人類最大規模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總體革命,中國絕不能錯失良機。

如裏夫金所言,分佈式能源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打破人類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為核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不僅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供給的主流,所有的樓宇、廠房、乃至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能源的提供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在互聯網技術和軟件技術成熟的今天,這一突破已經不是夢想。中國的綠色產業已初具規模,新能源的研發和製造等領域,已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並已經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綠色產業基礎,並在一些新興領域扮演着“領導者”角色。比如,在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帶領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出口國;總部位於山東德州的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已累計推廣太陽能1300萬平方米,相當於

歐盟7~8年的推廣總量。在風電領域,氣候組織預計中國將在明年成為全球第一。2014年,中國新增風電設備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是以美國和中國為代表的集中式能源的使用國家,其智能電網的概念仍以集中式供電作為模板,而且傳統能源巨 頭的阻力仍將是推廣分佈式能源的巨大阻力。在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國家的大力倡導、政策扶植以及金融補貼下算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國內風電電網的有效接入,太陽能的本土化發展方面都還面臨着巨大的發展瓶頸。

2014年7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實施。在汽車企業中,2014年,福田汽車已交付超過900輛新能源汽車,幫助北京市成為國內第一個完成?十城千輛?目標的城市。此外,北汽控股、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集團、比亞迪汽車均已擬定了宏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理念的引導下,作為國內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的倡導者,長安汽車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中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08年奧運期間,長安汽車提供了25輛傑勛混合動力的轎車服務北京奧運,2014年12月6日長安汽車奔奔mini純電動汽車已經成功下線。2014年,張寶林總裁在一次訪談中説,未來3年,長安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方面投資10億元,爭取到2014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15萬輛。

新能源的發展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把握先機,企業需要做的是形成清晰的願景和戰略思維,並聘請具有潛力的跨界人才着手嘗試。這是中國汽車企業乃至整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一次不可錯失的機遇。

第三篇:第三次工業革命讀書筆記

能源危機的挑戰與機遇

什麼是工業革命,人類經歷了幾次這樣的革命,工業革命在造福於人類的同時人類又經歷着什麼。如何在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發展國家、企業、還有個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為我們做出了適當的解讀。

工業革命,經濟學人對工業革命的劃分跟我們過去所熟知的劃分並不完全一樣他們劃分是這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後半葉以英國的紡織機械化為標誌,我們過去往往説是蒸汽機為標誌,而最後真正工業化是以紡織機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他們認為以福特汽車工廠在20世紀初大規模的流水線為標誌的。 這兩次工業革命都改變了社會,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世界的形態。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指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有人將它説成信息技術將徹底改變人類生產能源、傳輸能源,乃至使用能源的方式,也有人將第三次工業革命描繪成基於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分析,獲得深刻的商業洞察,從而幫助人類進行更加明智有效的決策,甚至提出了進一步智能化製造的概念。

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都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我們正處在康乾盛世的後期, 當時中國很牛,gdp佔全世界第一,但是我們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方式,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到1840年我們才感覺到被甩出這次革命的痛苦。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1913年,當福特在進行大規模的流水線生產的時候,我們剛好在辛亥

革命,大家都在鬧革命推翻帝制,軍閥混戰, 我們又沒有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本書中提到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能源與互聯網的聯合應用為基礎、以智能化製造為構想、以扁平分散合作式為生產方式,那麼這樣的革命對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説就可能是一個極大的衝擊。過去為追逐低勞動成本,很多製造業要搬到發展中國家來。 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世界工廠,就是因為有廉價熟練的勞動力。但是在新的生產方式下,廉價熟練的勞動力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但是現在變了。 過去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有可能內包回到發達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能源的巨大消耗埋伏着巨大的危機,根據經濟學家預測,我們這一代的化石燃料人即將步入一個“後碳”時代,人類能否可持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中央高層已經敏鋭地看到了這個重大的國際背景問題。李克強總理在最近的一個講話中説:新能源產業正孕育着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戰略制高點。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為新能源產業帶來了機遇,要以發展新能源為重要舉措,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策主導,促進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快能源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原生資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和廢棄物最終排放量,直至實現"零排放",推進我國能源結構乃至產業結構的調整。在未來可以預見的關鍵幾年轉換期內,我國在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方面更不能落後,前者會形成新標準,後者會形成新規則。在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等領域,我們已經積累起了一定實力,完全可以放手一搏,拉近與國外的距離。

新能源革命是新一輪的國際戰略博弈的制勝點,新能源革命,將比前三次工業革命意義更重大,影響更深遠,是21世紀人類最大規模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總體革命,中國絕不能錯失良機。

如裏夫金所言,分佈式能源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打破人類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為核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不僅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供給的主流,所有的樓宇、廠房、乃至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能源的提供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在互聯網技術和軟件技術成熟的今天,這一突破已經不是夢想。中國的綠色產業已初具規模,新能源的研發和製造等領域,已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並已經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綠色產業基礎,並在一些新興領域扮演着“領導者”角色。但是以美國和中國為代表的集中式能源的使用國家,其智能電網的概念仍以集中式供電作為模板,而且傳統能源巨頭的阻力仍將是推廣分佈式能源的巨大阻力。在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國家的大力倡導、政策扶植以及金融補貼下算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國內風電電網的有效接入,太陽能的本土化發展方面都還面臨着巨大的發展瓶頸。

新能源的發展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把握先機,企業需要做的是形成清晰的願景和戰略思維,並聘請具有潛力的跨界人才着手嘗試。這是整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一次不可錯失的機遇。

第四篇:城市設計 讀書筆記

城市設計 讀書筆記

城市設計概述

城市設計意指人們為某特定的城市建設所進行的對城市外部空間和形體環境的設計和組織。大體上,對城市設計的各種看法可分為理論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類。

作為理論形態來理解城市設計:城市設計是指為達到人類的社會、經濟、審美或者技術等目標而在形體方面做的構思,它涉及城市環境可能採取的形體。就其對象而言,城市設計包括3個層次的內容:

1, 工程項目的設計,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體創造,有確定的委託業主,有具體

的設計任務及預定完成日期,城市設計對這種形體相關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

2, 系統設計,考慮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聯繫的項目形體。

3, 城市或區域設計,包括了多重業主,設計任務有時並不明確。

k·lynch提出:城市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從空間安排上保證城市各種活動的交織。 team10 認為,城市設計涉及空間的環境個性、場所感和可識別性,城市社會中存在人類結合的不同層次。特別強調了城市設計中以人為主題的微觀層次。

a·rapoport從文化人類學和信息論的角度,認為城市設計是作為空間、時間、含義和交往的組織。

作為應用形態來理解的城市設計:在城市設計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更見關注內容的現實性、目標的針對性和實施的可操作性。在現實背景中,這種解釋常與特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機構和社區有關,具有顯見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城市設計是一種現實生活的問題。城市形體必須通過一個連續決策過程來塑造,將城市設計作為公共政策。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教授指出,城市設計不僅僅與所謂的城市美容設計相聯繫,而且是城市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齊康院士認為:城市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意義通過圖形付諸實施的手段。包含這樣幾個意義:1離不開城市;2離不開設計。

《中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城市設計是對城市形體環境所進行的設計。

王建國認為:1,城市設計的專業概念方向可由 理論 和 應用 兩部分內容構成。理論形態是一般的、理想化的、整體的,其表達方式則是理性的、自律的、規範的;應用形態則偏重方法和技術,因而常是顯示的、相對易於操作的,其表達方式常是經驗的、證實的。2,城市設計理論方法與城市設計應用實踐的方法和技能並不等同,儘管他們常有交叉。3,只能借鑑,而不能從國外整套引進城市設計的理論。4,因所要解決的問題的性質、程度、內容不同,世界各國對城市設計研究所運用的概念、適用範圍的區別也有所不同。王建國給城市設計的定義:城市設計是與其他城鎮環境建設學科密切相關的,關於城市設計的一個綜合性學科方向和專業。

城市設計的本質內涵和精髓影視城鎮建築環境的設計,應着重於在空間形體方面所做的構思。

現代城市設計的成產及其任務

西方近現代的城市設計:城市發展中只要有一套良好的總體物質環境設計理論和方案,其他的經濟、社會乃至文化的一系列問題就可以避免(現在發現這只是設計者本身的願望而已)。今天的城市設計出現了許多非共享的、互異的甚至對立的設計意象,城市建設的速度、規模、吃對和開發強度亦遠非工業革命前可比,因而,其準則價值構成就十分複雜,經濟、技術、社會文化乃至心理方面均對城市設計產生影響。

現代城市設計的產生:1960年代以來,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雅典生活風貌,古城保護和歷史建築遺產保護,成為現代城市設計區別於以往主要注重形體空間美學的主要特徵。現代城市設計實踐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得到了發展。各種理論和方法也應運而生,構成了現代城市設計多元並存的局面。設計者考慮的不再僅僅是城市空間的藝術處理和美學效果,而是以“人——社會——環境”為核心的城市設計的複合評價標準為準繩,綜合考慮各種自然和人文要素,強調包括生態、歷史和文化等在內的多維複合空間環境的塑造,提高城市的“適居性”和人的生活環境質量,從而最終達到改善城市整體空間環境與景觀之目的,促進城市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現代城市設計的基本特徵:

1, 主導思想和價值觀是“物質形態決定論”和“精英高明論”。

2, 把整個城市看成是擴大規模的建築設計,而不太注重具有應用性意義的和各種局部

範圍內的案例研究,未對城市建設形成系統的認識。

3, 在方法上,多用建築師慣用的手段和設計過程,缺乏與其他科學的交流和互補。 4, 在抽象層次上涉及人的價值、人的居住條件等有關問題,但對城市社區中不同價值

觀的存在、不同文化(特別是亞文化圈)和不同委託人的需求及選擇認識不足。

這是一種用城市三度形體環境設計的途徑來取代城市規劃的一種嘗試和努力,而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現代城市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城市環境設計,有以下特徵:

1, 主導思想上,認為城市設計是一個多因子共存互動的隨機過程,它可以作為一種幹

預手段對社會產生影響,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的社會問題。

2, 在對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間環境。但涉及的空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空

間藝術範疇,而已人的物質、精神、心理、生理、行為規範諸方面的需求及自然環境的協調共生滿足為設計的目的,追求舒適和有人情味的空間環境。它所關心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3, 在方法上,以跨學科為特點,注重綜合性和動態彈性,體現為一種城市建設的連續

決策過程,並常由某組織機構駕馭。

4, 客觀認識自身在城市建設中的層次和有效範圍。承認與城市規劃和建設設計相關,

但不主張互相取代。

5, 設計成果不再只是一些漂亮的方案表現圖,而是圖文並茂。

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

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的概念分野和互相關係:

城市設計是以城鎮建築環境中的空間組織和優化為目的,對包括人和社會因素在內的城

市形體空間對象所進行的設計工作。因此,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雖然歷史上城市規劃的許多內容和方法都源自於建築學,兩者非常接近。但是現代城市規劃的發展,是城市規劃逐漸擁有了比城市設計更為寬廣的對象和領域範圍,城市規劃通過對城市土地使用作出預期安排,協調城市各組成要素在空間上的互相關係,從而改進城市的社會、經濟和空間關係。空間關係雖然是城市規劃考慮的重點,但這並不是單純的物質形體空間,而是由社會關係中生長出來的空間,或者説是有社會在城市空間上的“投影”。在涉及城市整體的宏觀層面上的空間資源分配方式,城市規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城市設計有其獨特性。首先,城市設計所關注的是人與城市形體環境的關係和城市生活空間的營造,內容比較具體而細緻,具有較多的文化和審美的含義,以及使用舒適和心理滿足的要求。環境效益是城市設計最求的主要目標。其次,城市設計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規劃和指導具體實施的作用。城市設計運用綜合的設計手段和方法,可更為具體、形象的處理城市空間的物質形態關係,使城市各組成要素、各地區之間的互相關係更加完善。同時,由於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在處理的內容對象方面非常接近或者銜接的非常緊密而無法明確劃分開來,因此,城市設計始終是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他起到了連接城市規劃和建築學的橋樑作用,是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之間有效的“減震器”。

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

從物質層面看,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都關注實體、空間以及兩者的關係。兩者處理空間環境的出發點和內容有所不同。一個良好的城市形態環境更多的取決於城市設計的效果,而不是建築設計。城市空間與建築空間的設計過程是不可分的。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應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項完整的工作,並在建設過程中予以反映和把握。

城市設計研究的對象層次、類型構成及其價值判斷

城市設計的對象層次和內容範圍:城市設計的對象範圍很廣,從整個城市的空間形態到局部的城市地段,特別是涉及各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的空間環境。

區域——城市級 城市設計的工作對象主要是城市建成區環境。他着重研究在城市總體規劃前提下的城市形體結構、城市景觀體系、開放空間和公共人文活動空間的組織。其內容包括市域範圍內的生態、文化、歷史在內的用地形態、空間景觀、空間結構、道路格局、開放空間體系和藝術特色乃至城市天際輪廓線、標誌性建築佈局等內容。其設計目標是為城市規劃各項內容的決策和實施提供一個基於公共利益的形體設計準則,有時,他還可以制定一些特殊的地區和低端做進一步的設計研究,一般成果具有政策和導則取向為主、空間形體考慮為輔的特點。

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觀點是:區域——城市級 城市設計應該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地區政策及新居民的設計,前者包括土地使用、綠地佈局、公共設施以及交通和公用事業系統;後者包含了一些新城、城市公園和成片的居住社區。

在實踐中,區域——城市層次上的城市設計首先必須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工作。 1, 每個城市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這在總體規劃確定的策劃那個是性質中得到集中

的反映。

2, 城市規模的大小也會給城市設計帶來不同的設計理念。

3, 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經濟實力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到具體的城市設計中來。

4, 從世界發展趨勢的角度看,這一層次的城市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問題。1,做好生態調查,並將其作為一切城市開發工作的重要參照。2,城市開發建設應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資源和條件,是人工系統與自然系統協調和諧。

城市及其周邊地形、地貌景觀和其他自然環境方面的資源,可謂城市帶來富有個性的風格特點。

創造一個整體連貫而有效的自然開放綠地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區級城市設計:分區級城市設計主要涉及城市中功能相對獨立,並具有環境相對整體性的街區。其目的是:基於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原則,分析該地區對城市整體的價值,保護或強化該地區已有的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特點和開發潛能,提供並建立適宜的操作技術和設計程序。在分區這一規模層次上,城市設計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一下幾點:

1, 與區域——城市級城市設計對環境整體考慮所確立的原則銜接。

2, 舊城和歷史街區改造保護及更新整治。

3, 功能相對獨立的特別領域的規劃設計安排等。

地段級城市設計:

地段級城市設計的對象和內容:地段級城市設計主要指建築設計和特定建設項目的開發。這是最常見的城市設計內容,這一尺度的城市設計多以工程和取向,雖然比較微觀而具體,卻對城市面貌有很大影響。

1, 與分區級城市設計類似,應處理好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協調好具體開發建設中的各

方利益,而不能僅被業主意志和純粹的經濟原則所左右。

2, 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是城市形體環境構成的基本要素,一定程度上,

他們對城市景觀和環境特色的塑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處理好城市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形式、風格、色彩、尺度、空間組織,及其與城市的結構、空間機理、組織的協調共生關係。

3, 在綠色設計方面,可利用生態設計中的環境增強原理,儘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態要

素並改善其結構。

城市設計實踐的三大類型

1, 開發性城市設計:指城市中面積的街區和建築開發、建築和交通設施的綜合開發、

城市中心開發建設及新城開發建設等大尺度的發展計劃,其目的在於維護城市環境整體性的公共利益,提高市民生活的空間環境品質。通常是在政府組織構架的管理、審議中實現的。

2, 保存型城市設計和城市更新:通常具有歷史文脈和場所意義的城市地段相關,它強

調城市物質環境建設的內涵和品質方面,而非僅僅是一般房地產開發只注意外表量的增加和改變。

3, 社區型城市設計:主要指居住社區的城市設計,這類城市設計更注重人的生活要求,

強調社區參與。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設身處地的為用户、特別是用户羣體的使用要求、生活習俗和感情心理着想,並在設計過程中向社會學習,做到公眾參與設計。

城市設計的目標

1, 理想目標和具體目標:理想目標是指“值得追求的,但在今天的條件下一時還達不

到的狀況”;具體目標是指“可能的,今天可以達到的狀況”。

2, 功能的目標:在通常情況下,也即是城市和政府機構為特定的城市設計項目規定的

與經濟活動相關聯的要求。

3, 對應城市的成長變化:變化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常常形成設計目標的一部分。

有兩條原則:1,為城市的成長性和靈活性而設計,以應對城市發展過程中一些一時尚無法確定底線和具體要求的情況,特別是那些設計內容複雜和範圍較大的項目。2,鬆弛適配概念,即設計留有應對成長變化的餘地,這意味着經濟上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4, 為其他人而設計:特定的物質環境所服務的用途或目標總是作為羣體的人。委託人

可能是某一社會團體或單位,而使用者則又可劃分成許多不同興趣、不同活動方式的人羣,這三種類型的人對環境均有自身獨有的興趣和目標,這就給城市設計這帶來了實踐倫理問題。

5, 美學目標:無論是使用者還是委託人,都對城市空間環境的外觀和“美”有明顯的

要求。

城市空間要素和景觀構成的設計

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設計過程有3個步驟:

1, 根據基本目標和預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開發設計的特定目標。

2, 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標準,特別應注意試試的可行性和實用的充分性。 3, 規劃設計,依據目標和標準確定土地使用格局,在城市設計中,主要考慮:土地的

中和使用、自然形體要素和生態學條件的保護和基礎設施。

建築形態及其組合

建築形態與城市空間城市空間環境中的建築形態至少具有一下特徵:

1, 建築形態與氣候、日照、風向、地形地貌、開放空間具有密切關係。

2, 建築形態具有支持城市運轉的能力。

3, 建築形態具有表達特定環境賀利氏文化特點的美學含義。

4, 建築形態與人們的社會和生活活動行為相關。

5, 建築形態與環境一樣,具有文化的延續性和空間關係的相對穩定性。

通常,建築只有組成一個有機的羣體時才能對城市環境建設作出貢獻。因此,建築形態總的設計原則大致有以下幾點:

1, 建築設計及其相關空間環境的形成,不但在於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於其是否

能對所在低端產生積極的環境影響。

2, 注重建築物形成與相鄰建築物之間的關係,基地的內外空間、交通流線、人流活動

和城市景觀等,均應與特定的低端環境文脈相協調。

3, 建築設計不應唯我獨尊,而應關注與周邊的環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體的環境

特色。

城市設計對建築形態及其組合的引導和管理

從管理和控制方面看,城市設計考慮建築形態和組合的整體特性,乃是從一套彈性駕馭城市開發建設的導則(guidelines)和空間藝術要求入手進行的。導則的具體內容包括建築體量、高度、容積率、外觀、色彩、沿街後退、風格、材料質感等。城市設計導則可以對建築形態設計明確表達出鼓勵什麼、不鼓勵什麼及反對什麼,同時還要給出可以允許建築設計所具有的自主性的底線。

總的來説,現代城市設計與傳統城市設計相比,更加註重城市建設實施的可操作性,也更加註重建築形態及其組合背後隱含的社會背景和深層文脈。

開放空間和城市綠地系統

開放空間的定義和功能

林奇認為:開放空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屬於城市外緣的自然土地,另一類則屬於城市內的户外區域,這些空間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選擇來從事人或團體的活動。

一般而論,開放空間具有四方面的特質:

1, 開放性,即不能將其用圍牆或其他方式封閉維合起來。

2, 可達性,即對於人們是可以方便進入達到的。

3, 大眾性,服務對象應該是社會公眾,而非少數人享受。

4, 功能性,開放空間並不僅僅是供觀賞之用,而且要能讓人們休憩和日常使用。 城市開放空間主要具備以下功能:

1, 提供公共活動場所,提高城市生活環境的品質。

2, 維護、改善生態環境,保存有生態學和景觀意義的自然地景,維護人與自然環境的

協調,體現環境的可持續性。

3, 有機的組織城市空間和人的行為,行使文化、教育、遊憩等職能。

4, 改善交通,便利運輸,並提高城市的防災能力。

開放空間的特徵

大多數開放空間是為滿足某種功能而已空間體系存在的,故連續性是其特徵。開放空間一般分為兩類:

1, 單一功能體系:即以一種主導性功能用途為基礎,如河谷;或某種開放空間的開發

設計,如公園。由城市街道、廣場和道路構成的廊式體系是最典型的開放空間體系。 2, 多功能體系:大多數開放空間體系都是多功能的。各種建築、街道、廣場、公元、

水路均可共存於這一體系中。大致上,城市開放空間在城市結構體系方面具有如下特徵:

1, 邊緣:既開放空間的邊界。他出現在水面和土地交接或建築物開發與開敞空間

的接壤出。這場是設計最敏感的部分,必須審慎處理。

2, 連接:是指起連接功能的開放空間區段。它可以是廣場和其他組合開放空間體

系要素的焦點,也可以是連接綠地和使用開放空間的道路和街道,在城市尺度

上,河道和主幹道也可以成為主要的起連接功能的開放空間

3, 綠楔:這是一種真正的城市開發中的“呼吸空間”。他提供自然景觀要素與人造

環境之間的一種均衡,也是對高密度開發設計的一種變化和對比。

4, 焦點:一種幫助人們組織方向和距離感的場所或標誌。在城市中他可能是廣場、

紀念碑或重要建築物前的開放空間。

5, 連續性:這是體系的基本特徵。自然河道、一組公元道路、相連接的廣場空間

序列乃至室內外步道系統都可以形成連續性。

步行街(區)

步行街的功能作用

步行街是城市開放空間的一個特殊分支,他從屬於城市的人行步道系統,是現代城市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步行是市民最普遍的行為活動方式。人們的步行系統是組織城市空間的重要元素。步行系統包括步行商業街、林蔭道、空中的和地下的步行街(道),其中步行商業街是步行系統中最典型的內容。很好的組織步行系統,能減少市中心人們對汽車的依賴,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環境,使市民有安全感,促進零售商業的發展。步行街不僅是美化規劃的一部分,而且是支持城市商業活動和有機活力的重要構成。確立以人為核心的觀念是現代步行街規劃設計的基礎。同時,步行街建設的成功與否還關係到城市中某特定低端,乃至整個城市的生活狀態。

概括起來,步行街有以下優點:

1, 社會效益:他提供了步行、休憩、社交聚會的場所,增進了人際交流和地域認同感,

有利於培養居民維護、關心市容的自覺性。

2, 經濟效益:租金城市社區經濟的繁榮。

3, 環境效益:減少空氣和視覺的污染,減少交通噪聲,並使建築環境更豐富與人情味。 4, 交通方面:步行街可減少車輛,並減輕汽車對人活動環境所產生的壓力。

步行街的分類組成

根據不同的功能和環境要求,步行街又可分為四種形式:封閉式、半封閉式、轉運式和步道拓寬式。從人的角度看,步行問題有三組:功能和需要、心理學意義的舒適和物質(體力)的舒適。此外,設計中還要考慮步行街所在地段、全城的交通量情況、停車的難易(我國還特別需要考慮自行車問題)、路面寬窄及步行道的合理長度等因素。步行街由兩旁建築立面和地面組合而成,其構成包括:鋪地、標誌性景觀、建築立面、櫥窗、廣告店招、遊樂設施、街道小品、街道照明、植物配置和特殊的街頭藝術表演等活動空間。

步行街的設計要點

從城市設計角度看,步行街要素應有助於基本城市要素的互相作用,強有力的聯繫顯存的物質形態和行為格局,並有效的與城市未來的物質形態變化相聯繫。這裏有一個平衡的重要問題,多少屬步行,多少屬交通工具,這是一個設計問題,也是一個管理問題。

作為一種最富有活力的街道開放空間,步行街(區)已經成為城市設計中最基本的要素構成之一。

第五篇:《城市設計》讀書筆記

城市設計的空間分析方法和調研技藝

一、 空間—形體分析

1. 視覺秩序分析

2. 圖形—背景分析(圖底關係)

? 開放空間→空間的連續性

? 城市主導空間形態為垂直方向而非水平

? (與現代建築概念不同)外部空間:圖像化的,具有與周邊環境實體一氣呵成的整體特質

? 積極的外部空間——建築“合理的密集”

? 空間構成了公共、半公共和私有領域共存和過渡的序列

二、 場所—文脈分析

1. 場所結構理論

? 首先強調:以人為核心的人際結合和聚落生態學的必要性

? 城市形態來源於生活本身結構

? “team 10”人與環境的公式:“人+自然+人對自然的觀念”,並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區—城市的縱向場所層次結構,以替代原有雅典憲章的橫向功能結構 ? “空中街道“的多層城市,史密森夫婦—golden lane

? 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週期變化不明顯的,能起統一作用的點。依靠這些點人們才能對短暫的東西進行評判並使之統一,反映循環變化。

地域標誌和象徵的建築或空間

“可改變美學“

? “簇集城市“(cluster city,史密森夫婦):理想形態分為主幹和枝丫兩部分,各枝丫必須經由簇集才有整體結構的完整性

? 場所結構分析理論貢獻:

? 挑戰“美導致善“的傳統觀念

? 強調城市設計的文化多元論

? 強調“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連續

“為社會服務“,尊重人的精神沉澱和深層結構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解決

時空梯度問題

? 案例:

英國紐卡斯爾郊區的貝克居住區設計

意大利“類似型城市“方案

西柏林文化廣場設計

2. 城市活力分析(雅各布《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城市病“)

? 雅各布—城市最基本的原則“城市對錯綜交織使用多樣化的需要,而這些使用之間始終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相互支持,以一種相當穩固的方式相互補充

? 除交通功能外,街道還有三項基本變量:安全、交往和同化孩子。

? 城市更新—恢復街道和街區“多樣性“的活力,設計需要滿足:

? 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質,考慮不同時間、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 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彎抹角的機會要多

? 街區中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條件的建築,老房子應占相當比例

? 人流往返頻繁,密度和擁擠是兩個不同概念

3. 認知意象分析(凱文·林奇 城市意象)

? 意象,用以表述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組織,一種經由體驗而認識的外部現實的心智內化。

? 認知意象對空間有兩個基本要求:可識別性(legibility)和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 ? 意象性城市:環境結構脈絡清晰、個性突出,應為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人所共同接受。

? 實際操作中,找出心裏意象與真實環境之間的關係

? 城市意象五要素:路、邊、區、節點、標誌

4. 文化生態分析

? 環境可以被定義為“有機體、組羣抑或被研究系統由外向內施加的條件和影響“ ??

三、 生態分析方法

後面還有很多嘞你先看了這些再説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