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復活》讀書筆記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復活》讀書筆記多篇

《復活》讀書筆記 篇一

曾幾何時,我熱衷於西方文學。那對細節深入肌理的刻畫,對人物本真性格的塑造勾勒,對社會的黑暗的有力鞭笞,以及對嚮往光明的人卻最終淪落與泯滅的悲慼,如同在靜靜的時光中沉湎於一杯香甜濃馥的咖啡,既滿溢着濃烈熱切的情感,又在歲月喧囂的時光中多了幾分細細推敲琢磨的愉悦感。

無數的角色曾在那些黑暗動盪的社會中掙扎,卻在可怕的現實面前脆弱的如同一隻嬌小的白蝶,在烈火的灼烤中有如隨水漂零的桃花,縱使有敢於怒放的勇氣,最終卻也香消玉殞。我為他們的執着而動容,為他們的結局而惆悵。難道那些懷揣着希望與夢想的人們,最終只能成為社會的犧牲品,而不能在煉獄中重生、覺醒嗎?

被滿腹的心緒困擾着,輾轉於內心強烈的吶喊,我在迷途的恍惚之中邂逅了這本《復活》。或許這一次,人們才終是能夠追求自己之所愛,探尋內心真正之所想?想象過他們在絕境中逆風飛翔,因挫傷而如同死水般凝滯的心靈也在追尋後獲得復活與蘇生。

透過這本書,我認識到了另一個社會,另一個時代。聶赫留朵夫,曾和一位伊人,姑媽家的女僕,瑪絲洛娃,在禁斷花園的一角,怒放出了愛情的花朵。他們曾在那份年少青澀的熾熱中悸動,也曾在一絲眼神的觸動中訴説戀慕的言語。兩人如同相依的鴛鴦,在獨屬於自己的一方水萍嬉泳。沒人知道那時的他們內心有多麼幸福。

幸福的生活總是不能長久。聶赫留朵夫在貴族的生活中逐漸變得墮落而自私自利。他最終拋棄了她。這沉重的打擊,使得瑪絲洛娃不得不流落到社會的底層。多年以後,在一場平常的審判中,被誣陷的瑪絲洛娃作為罪人的姿態出庭。那份當初的愧疚與自責牽動了埋藏在聶赫留朵夫內心罪孽的餘種,萌發了赦贖的幼芽。

正是這份勇氣使他邁出腳步,見識了監獄裏人民的水深火熱,人民遭受社會的侵蝕而自私自利;見識過所謂上流社會暗湧的腐敗與黑暗。所謂的貴族階級,背後卻有嗜血成性,殘忍暴戾的一面。社會的動盪與黑暗喚醒了這位純真青年的內心。他突破了貴族思想的束縛,放棄貴族特權,和這罪惡的階級徹底決裂。他不僅勇於站出來,請律師為卑微的瑪絲洛娃辯護,陪伴她流放西伯利亞,同時還將自己的土地以極低的價格租賃給農民。縱使他放棄了自己原來的生活,但他卻收穫了一種全新的靈魂上的解放,令人感覺無比的舒暢。這樣,瑪絲洛娃和聶赫留朵夫,都通過這種方式過上了理想的日子,實現了精神上的復活。

曾經贖罪的種子綻放出善良的花朵,在如同淤灘般的社會中,心靈有如浴火重生的火鳳,洗盡滿袖鉛華愁塵,還原到人性本來的單純模樣他們在物質與驕奢縱橫喧囂的時代,獨自堅守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為他們終能觸及幸福的碩果而歡呼雀躍,卻留下對自身無盡的思索。當我們理所當然地評判着社會不良風氣的理所當然,又是否常常種下一棵贖罪的草種呢?在我們無意中做了被人所不齒的事的時候,當我們曾在負罪與愧疚感的深淵中掙扎的時候,我們又是否能用於堅守內心的方塘一畝,為內心注入道德的活水,澆灌出善良的花朵呢?

牆角的紫荊花沐浴着大好的春光,馥郁正濃。放下書本,內心只剩下如細雨浥過輕塵後的寧靜。打開窗,讓明媚的暖陽隨着和煦的清風探出頭來。閃爍的瞳仁對明天堅信不疑,善良之花正訴説着無言的花語。而當下的我們,一定能聽見青春的聲音,正向着燦爛的明天飛奔而去。

復活讀書筆記700字 篇二

《復活》是世界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終結作品,也是祂的巔峯作品,深受世人的喜愛。

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小説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茖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誘惑後遭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着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賣身女達八年之久。後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十年後,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祂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祂遺棄的瑪絲洛娃,祂受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祂四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侑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途中,傳來了皇帝恩准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儘管還愛着聶赫留朵夫,但為了祂的前途,拒絕了祂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鬆結合。而在這茖過程中,聶赫留朵夫接觸了許多祂平時都瞧不起的低下階級的人和奴隸,發現了許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發現了自己在墮落的期間是那麼虛偽與令人討厭。而且也發現瑪絲洛娃因為自己當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淪為賣身女卻不知羞恥。通過聶赫留朵夫的努力,祂不但讓自己心靈美好的一面復活了,也幫助瑪絲洛娃改過自新。

整茖故事時間發展並不長,作家只是寫了聶赫留朵夫幫助瑪絲洛娃撕脱罪名這一件事。但是這短短的一茖故事裏穿插了許多不同人的不同故事,以反映當時在沙皇統治時期人們的生活在不同的階級侑着天淵之別。書中所描述的內容決不是作者自己憑空的想象,祂通過描述這樣一茖故事使我們看出在當時階級觀念是如此的可怕。從書中的人對待這位侑身份侑地位的聶赫留朵夫公爵的態度以及對待農民、犯人、傭人的態度,就可以看出這茖階級關念。

真的慶幸,我沒侑生在伊拉克,也沒侑出生在舊中國。真的慶幸,我可以過平靜、簡單、幸福的生活。

復活讀書筆記 篇三

在復活一書中,聶赫留朵夫“懺悔貴族”的形象闡述了托爾斯泰作為作者想要表達的精神與主旨。在他身上,“精神的人”和“動物的人”二者交替出現。一方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一方是在作者抨擊的沙俄統治階級薰陶下腐朽靡爛的惡。

大學時期的聶赫留朵夫熱情而單純,象牙塔中不諳世事的少年腦中灌輸着在當時俄羅斯算得上不切實際的,及其理想主義的名主理念。雖然出生於地主家庭,在注重血統的沙俄是不可與統治階級分割的一分子,但聶赫留朵夫仍堅定不移地反對着土地私有制,“佔有土地是不正當的”,為被剝削的農民、工人呼籲正義,爭取改革。

然而,參軍後,聶赫留朵夫很快地沾染了****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到馬斯洛娃身邊後將她誘姦致孕又用100盧布打發拋棄了她,使她被掃地出門,生活困苦,領了黃色執照開始妓女生涯。

馬斯洛娃的如同德伯家的苔絲,被誘姦後生活急轉直下。但她不同於苔絲,因為苔絲於艾裏克是罌粟般引誘其墮落,讓其甘心於沉溺罪惡中的禁果;而馬斯洛娃於聶赫留朵夫,是救贖,是藥引,是他獲得精神上新生的燈塔。因為他,馬斯洛娃不再相信“上帝和愛”,不再相信美好存在於世間。這個因自己的孽障淪落煙花之地,勾欄之中,被徹底地傷害而即將不久於人世的女子,喚醒了被動物面支配的聶赫留朵夫殘存的“精神的人”。自此,他開始了為馬斯洛娃上訴,從而接觸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間百態,產生對沙俄社會的反思與痛恨,直至獲得馬斯洛娃的原諒,散盡家財與她同被流放西伯利亞的道路。而馬斯洛娃也在原諒聶赫留朵夫中復活了自己。

全書中,最令我恐懼的不是沙俄統治的殘忍不公,不是社會底層人民飽受剝削虐待的悽苦生平,而是這些社會因素造成的精神上完全的,徹底的,悲哀的空虛。托爾斯泰曾描述馬斯洛娃作為妓女的生活,下午起牀,挑衣服,吃油膩的甜食,與鴇母吵架,傍晚縱情享樂直至凌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失去了任何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風雨中的車站失去了信仰的馬斯洛娃,彷彿也失去了靈魂。於徹骨的麻木與放蕩中,馬斯洛娃只是個挖掉了精神的軀殼,沒有了自我,沒有了意識,以一個渺小的,獸性的姿態存在着。這恐怖的空虛蔓延着,不僅在底層人民中出現,也更在貴族,這些因腰纏萬貫連基本的謀生工作都不需要實行的遊手好閒者們中出現。托爾斯泰也在文中借聶赫留朵夫問道,受苦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於我而言,這就是為什麼馬斯洛娃和聶赫留朵夫兩個具有典型的形象能如此觸動人心。只有走出精神上的空虛,才能夠真正的活,名曰“復活”。空虛是這些可憐人們逃避難以承受的苦痛的途徑。聶赫留朵夫也一樣,他困惑於社會中如此的苦難與不公之意義,徹夜翻讀聖經焦急尋找答案,得出結論為,要克服如此的苦難與罪惡,唯有“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這具有濃郁__薰陶的思想卻也不失為真理,歸根結底向上帝懺悔是為了尋求寬恕。承認並知曉了自己的罪惡,繼而尋求某種更高精神存在的寬恕,受害者的寬恕,或自我寬恕,但寬恕並非包庇。承認罪孽,並帶着罪孽活下去,無論你是信徒或無神論者,這都是通往心靈淨化的唯一道路。西蒙鬆之類的革命者攻擊的是製造社會性麻木空虛的源頭,即封建體系。而聶赫留朵夫與馬斯洛娃,代表了千萬渺小的封建受害者,即沒有能力或不願傾其所有來改變全社會的人民。在政教合一,基督徒根深蒂固的沙俄,托爾斯泰創造此二人的意義是,個人信仰與懺悔,宗教主義的路途,才是絕大部分麻木而無力改變社會的民眾尋求解脱的方式。面對俄羅斯民族深沉的苦難,托爾斯泰一生的思想沉澱給出的解決方法,盡顯了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文豪思想,從個人的精神上解救這個他所深愛的民族,而非社會性的改革。

個人宗教主義具有足以抗衡封建腐爛的社會體系的能量,也可能是在不能改變體系之前,人民的唯一救贖。這就是我眼中,復活的主旨。

復活讀書筆記 篇四

1、他身上發生的這一系列可怕的變化,原因僅僅是他不再相信自己,轉而去相信別人。至於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去相信別人的原因,那是因為如果相信自己,生活就會變得過於困難:相信自己,意味着處理各種問題都不能考慮追求輕鬆快樂的肉體的自我,而且幾乎總是同他作對;相信別人,意味着無需處理任何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解決問題的原則總是不考慮精神的自我,而只考慮肉體的自我。

2、如果愛一個人,那就愛整個的他,實事求是地照他本來的面目去愛他,而不是脱離實際希望他這樣那樣的??

3、只有肚子餓的時候,吃東西才有益無害,同樣,只有當你有愛心的時候,去同人打交道才會有益無害。

4、我們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着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像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户那樣。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裏。只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5、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罪惡,後來,他在《聖經》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

6、那時候他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接觸大自然,接觸曾經生活過、思想過、接觸過的前人(如接觸哲學、詩歌),現在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人為的規章制度,和跟同事們交往。

7、説來奇怪,這種承認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時卻又使人快樂而心安。

8、他所謂的靈魂的掃除,指的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往往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間隔以後,忽然,他感到他的內心生活疲沓了,有時甚至停頓了,就着手把堆積在他靈魂裏而成為這種停頓的原因的垃圾統統清除出去。 …… 從那時候起到今天,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期沒有打掃過他的靈魂,所以他從來也沒有象這樣骯髒過,他的良心所要求的東西和他所過的生活之間也從來沒有象這樣不協調過。他看到這個差距,不由得心驚肉跳。

9、那時他是一個誠實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青年,隨時準備為一切美好的事業獻身,如今成了一個荒淫放蕩、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喜愛的只是自己的享受。

10、那時候女人是神祕的,迷人的,正因為神祕才是迷人的創造物;現在,除了家裏的女人和朋友的妻子,一切女人的功用都是十分明確:女人是他已經嘗試過的最好的享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