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道德經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43W

【説明】道德經讀書筆記共含4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道德經讀書筆記

第1篇:道德經讀書筆記

猜你正在找道德經讀書筆記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佛在法會上,手拈一花,視來眾,盡皆茫然,獨摩柯迦耶會心一笑。佛説:“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於植株;也不自滅,而是歸於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滅,卻適時令而存在,它暫居於生命的本體,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軌跡,即為“道”。

林語堂説:“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道家與儒家的思想摩擦激盪,相輔相成。但我認為: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儒為表,道才是最深的內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這是我們後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卻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淺的理解為:能夠用語言説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氣,伸手去抓,以為得到了,張開手卻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既混成了萬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虛虛幻幻的。在恍惚虛幻中,它有象—有萬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質實體;有精—有產生和發展的緣由;有信—人們可以憑着一定的方法去發現它、驗證它。可見,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説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領域裏也極富內涵。

可以説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誕的,老子也是荒誕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種怪誕的邏輯,老子也有同樣的.邏輯。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給自然添加什麼,也不摒棄什麼。他不在裏面選擇,也不賦予它意義;不管自然是什麼模樣,他都欣然承認。老子願意相信自然與生命的純真,他更欣賞不加修飾的天然之氣。

而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賞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飾的純真,和萬物固有的運行軌跡。現今的人們常常視自己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他們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經過加工後的變質的生活,與自然鬥爭。他們認為人生的價值正體現於不斷地鬥爭中。歷史,有過慘痛的教訓,歷史的經驗不可謂不深刻。但是,歷史更多的時候是在重複着的是極其相似的悲劇。所以這些“善鬥”的人類,被自然一次次的還之以顏色,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導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應該沒有選擇,只有接受。人們因此認為,老子的價值觀和生活觀是消極的和無為的。其實,正如老子所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謂的消極最終會給人類帶來福音和一種最積極的結果。相反,那些倡導所

第2篇:道德經讀書筆記

給你一篇道德經讀書筆記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薦下,我重新學習了《道德經》這本書,通過學習使我對本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只有認真領悟《道德經》的內涵,才能使我們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十六章説:“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靜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道德經》第十三章説:“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者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道德經》第七章説:“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

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而是要求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妄為。只有不妄為,才能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得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我們還要把“無為”思想用在待人處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對人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穩定。

總的來説,通過對《道德經》的重新學習,讓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萬事以德為先,用清靜思想對待人和事,永懷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內心愉悦、快樂工作。

第3篇:道德經讀書筆記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道德經讀書筆記的寫法。

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所作的哲學論著《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德真經》)也廣為人知。該書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李佳偉同學的腳步,感受先賢老子內心深處的人生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為《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這一章描寫老子哲學裏最重要的範疇“道”。他所説的道,乃是變動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隨時變易,乃是“常道”。“道”是構成世界實體,是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是人類行為的準則。它幽昧深遠,不言説。他認為:真理是無法用具體的言辭來表達的,它超乎言辭。人們費盡心思來描寫“道”,其實掛一漏萬,要一落言筌,損失的遠遠比説出的多。這就好像《莊子》裏講的一個故事:有個國王喜歡鼓琴,後來他卻不鼓琴,只是靜靜地坐在琴前傾聽。因為他已經領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藝,當他彈奏出一個音的時候,其餘的六音卻同時喪失了。哪如用心去領會自然的天籟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水的很多稟性體現了道的特性,而聖人就道的體現者。聖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説,“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為水總是處在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裏。蘇軾也説,“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在老子看來,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又不避污穢謙退守中,所以最接近於道。聖人就應該像水一樣,與時遷徙,應物變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經》一書中最為詳細的地方。簡單來説,“道”有這樣幾個特性:“道”是渾樸狀態的,相對於世界的雜亂無序而言,它是渾然自足的統一體,所以説它“有物混成”;“道”在時間順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萬物也是由它所產生,所以説“先天地生”;“道”的運動是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所以説“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天地,天地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道”,“道”的運行應該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一章還是講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可能恰恰屬於反面。事物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對立面,善於運用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則往往可以轉圜。天下紛紛,若用智術相驅逐,則愈發混亂不堪。若清淨守虛,則無為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學主張謙退守中,以靜制動,以柔弱勝剛強。這種理解是不錯的。但老子的這種思想,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剛勁的一面,才能執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決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誤解或片面地瞭解老子的哲學,以為他一味地宣揚退讓。這真是斷章取義。實際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結論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們一味偏重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從而導致了精神生活的淪喪。在老子看來,人的正常生活應該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合一併重的,所謂“營魄抱一”。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偏重物質生活的享樂,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了道德的淪喪。老子這裏所説的“為腹”,是要建立寧靜恬淡的內心生活,這就要求人們要抑制自己對物慾的無盡追求,僅於果腹而已。“為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極力反對的對物質文明的單一崇拜,在今天讀來,特別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描繪的理想國。在他的理想國中,應該國土面積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機械也不運用。舟車備而不用,甲兵廢弛,民復結繩記事。在這裏,百姓有甜美的飲食、美麗的衣服、安適的居所、歡樂的習俗。因為國家都很小,所以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到。對理想國的憧憬,是關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學家的共同願望。老子的理想國,是農業社會的特殊產物。他詩意的描繪,對中國古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第4篇:道德經讀書筆記

給大家帶來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為什麼讀了這樣一本書呢,是因為我們語文老師在上課時和我們説他在上班的路會背《道德經》,於是我很好奇,然後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裏面的內容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同一個問題會因為看它的角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以及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當然其中的句子也非常經典: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讀書的過程不過一週,但理解其中的藴意,知行合一,實在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至今還搞不明白,為什麼我讀了很多書(自以為),但為什麼沒有一點智慧,或者説還沒有做成一件事。即使説我做學生工作做的不錯,也會做視頻,但一直不及預期,準確地説是自己總是做事情“晚”一步。

但是讓我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慢慢改變,一些事情在我腦海裏逐漸清晰,過去失去的東西都在教我成長,人總歸是要成長的,即使有時候付出的代價很高很高......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4篇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