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精品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4.21K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精品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篇一

堅忍的女蘿,幾經折斷才能開出婉轉的花。皙華的蓮,也要突破幾重糜爛的枷鎖。——題記

我不喜歡這裏。

眼看着的一切和耳邊的嘈雜再次告訴我,七五並非我的安樂窩。我不想面對澤沒完沒了的粘煩,不想面對帆一成不變的苦悶,不能忍受下課後充斥人大腦的喧鬧與喧鬧背後一望無際的孤寂。

我受夠了。

於是我走了出去,眼底含着堅忍的淚水,穿過貼在一起的、疊成一團的、糾結成一頭亂麻的人,甩掉騷颳着耳膜的高低不同的幾種鬧聲,走出班門。

邁過班門那一剎那,我感到眼裏有灼熱的滾燙的燃燒着的什麼,要落下來。

拼了命忍住。我走過不長的廊,來到X中教學樓的大廳,心裏只想着,我要去找我的朋友們——我的、朋友。我們是在一起的,不是嗎?

下一秒鐘,我聽到了來自所以人的聲音:不是!我看到作文了什麼?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度親密無間的好友然,正在重重疊疊的人堆裏大聲地笑;摯友欣,曾許諾天涯可卻只顧與一羣我見都沒有見過的人談笑,對於我,只有一個淡淡的眼神;兄弟皓,也正嬉笑着,穿梭在每個人堆裏,拍拍這個肩膀,撞撞那個屁股——他甚至,沒看到我。

我心中煩嘔,在大廳裏彷徨。直到……把自己逼入角落。我在心裏哭泣,大聲哭號,眼中酸澀卻流不出淚來,我簡直覺得世界都拋棄了我,曾經一起玩鬧的夥伴,都只餘下從前歲月裏空鬧的面目。我只是想要一個擁抱,卻沒人給我一個眼角。

我突然能冷靜下來,心裏從沒有過的空。我想或許從今開始什麼東西在我心裏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我想或許我該回到七五去了。我想沒有什麼人什麼事是值得我流淚的了。我想這就當是個坎。最後的最後,我想,回去吧,該回去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篇二

Es muss sein,意思是非如此不可。

Einmal ist keynmal,意思是偶然一次不算數。兩者是昆德拉對重和輕做出的形而上學的闡述。

Es muss sein是生命之重的象徵,代表了我們必須順從的世俗道德和必須遵循的命運,人的偉大在於扛起命運,這代表了一種必然性。

而Einmal ist keynmal是生命之輕的象徵,一次不算數,永恆輪迴是最沉重的負擔,然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不能用來比較,是偶然性的代表。如果必然是重的那麼偶然便是輕的。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生命之重抑或生命之輕。這就是米蘭昆德拉在這一書中提出的問題。

托馬斯選擇了生命之輕,他不拘泥於世俗道德,對內心十分誠實。他在和千百個情人的交換中領略了每個人身上百萬分之一的獨特性,他討厭俄軍也不欣賞反對派,在書的最後他沒了工作沒了朋友;特蕾莎是生命之重的踐行者,她認為靈與肉不可分割,在書的最後她完成了道生命之輕的轉化,但他們二人的愛情毋庸置疑。或許沒有那6次偶然,托馬斯不會遇到特蕾莎。但這6次偶然也是由托馬斯自己一次次的選擇所引起的,這就是僅一次生命的可承受之輕。但若是永恆輪迴,則100次的生命,都會由這6次偶然而和特蕾莎走到一起。所以這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人存在的本身沒有意義,但在這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就是我們生命的理由。所以如何在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中去選擇,去決定自己的道路,去對自己的存在負責,是我們這一次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輕。

而生命之輕的。另一踐行者薩比娜背叛了所有,並不在乎自己將去往何處,最後她的世界變成了一片虛空,又或許她所做的決定本身就無意義,在我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弗蘭茨遵從生命之重,固守內心政治理想,結識薩比娜後他背叛自己原來的生活弗蘭茨的重是對歷史的崇尚,可惜他看重的歷史並不是十分有意義最終他在一次去柬埔寨的遊行途中,被當地的惡人殺死。

書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單純地選擇了輕或者重,他們都是在輕或重中游離、徘徊、改變着,輕與重的界限也不是那麼地清晰。

那麼我們該選擇輕還是重呢?

太宰治曾説:“人間不值得”。很多人都將其理解為人間不值得我來這一趟。而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積極的:人間本就是這樣,它不值得你難過,活得灑脱一點。

世界不是永恆輪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倒不如放掉那些自認為無意義的,盡情享受生活,體驗人生,釋放自己有趣的靈魂,活得更加肆意精彩。王小波曾説:“似水流年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其餘的全是片刻的歡愉和小確幸。”生活明朗,萬物可愛,聽從自己的內心,保持因生活細碎而滿足的能力,而不是讓雞毛蒜皮的小事磨碎我的熱情。

同時記住不要放棄所有,我們無法活在虛空中,因為這種輕是我們生命無法承受的,輕讓我們無法負載在生命的軌道上。世界也需要一點點重,重在法律,重在道德,重在對我們的約束,我們需要在“重”中不斷前行,忍受世俗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去努力,去抗爭。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我們每一個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都有義務負重前行。

在承重中去奮鬥,有時或許很世俗,但這也是在為“輕”奮鬥。輕的同時可能意味着重,重的另一面則是輕。選擇“輕”,看似不受約束,其實是不能承受;選擇“重”,看似不能承受,其實是真實。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篇三

“因為一個人往往從懷疑一個最小的細節開始,最終會懷疑生活本身。”

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生活之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失戀了,或生意失敗了,或失業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響到了整個人生,整個人生陷入的灰暗!彷彿生活忽然間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其實,人生有很多面的,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

人生是無常的,此刻的不如意,並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後也都不如意。

人有時會因一時的失敗,而徹底地否定自己。

我也曾在某一個失落的時刻,徹底地懷疑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的人生相當失敗、徹底失敗!我會想起許多能證明我失敗的例子與狀況,然後去對比別人的成功,對比自己的理想,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我也會寫在日記裏,然後去反省,只是這樣的文字不免帶着許多消極情緒,故不想讓人看到,不會公開上傳,我希望我所傳播的思想都是積極樂觀的。有些問題過於沉重,還是不適宜公開討論的,故還是自己去思考吧。)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為一時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覺到你這一生都是幸福的。

當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動的時候,靜下心來,我總是想起許多美好的時光,覺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個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無以復加!——感謝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我身上發生的每一件事!》,及後面的幾篇有關於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時會誇大自己的痛苦或快樂,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樂誇大,把痛苦縮小。

誇大痛苦的時候少一些,誇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縮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卻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誇大快樂的時候多一些,誇得大一些。

人與人之間,也常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引發爭吵,然後引出許多事情來,不斷升級,到了最後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擊。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人生的時候,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個暫時的狀態而已!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別人對你的看法及情感時,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個小誤會,一點小矛盾而已!

有時我們要利用“無限擴大的思想”,讓快樂幸福灑滿整個人生,整個世界;有時則要去限制,讓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篇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算是我對米蘭·昆德拉作品的初次閲讀。

魯迅先生在書中曾説:細細品讀,是一種吸收,一種灑脱,一種愉悦,一種輕鬆,一種情懷。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就需要我們這般去做。這本書中曾寫道:人總有胃痛或心痛。胃痛的話,我們就多吃點飯;心痛的話,我們就多找些簡單的快樂。也不要去管生命是輕了還是重了,重就勇敢地扛起,輕就累累地抓住。是啊,沉重,是每個人都想擺脱的,然而當失去那份沉重的時候,那生命的輕,是你能承受的嗎?重與輕是相互轉換,不斷變化的。歷史上一些人看似在承受生命之重,實則在他們心中有着我們無法體會的生命之輕。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着塑像,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脱貴族生活的決心。這些人都遭受了生命的磨難與挫折,可是並沒有被其壓垮。他們的所作所為像極了書中所寫的一句話: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處於當下社會的我們,不更應該如此嗎?我們不應害怕生命之重,因為那是你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也不應體會生命之輕,否則你將會一事無成。我們只有將重與輕辯證的融於自身,才能讓自己的外表和內心一樣強大,從而在複雜的社會中闖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

一本好書,不是給我們一個答案,而是提出一些很好的問題,讓每個人用自己持續的時間去體會。而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我們體會到了———時間的另外一個同義詞,就是生命。那麼你呢?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作文 篇五

生命,被譽為宇宙中最為神奇的東西。至今,也沒有人能全面地解釋它。

“我確信,哪怕一個最簡單的人腦細胞,也比迄今為止設計出的任何智能電腦更精巧。”這句翟中和院士説的話很好地説明了生命的奇妙。

然而,生命並非僅僅表現在物質形態上。“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不逾矩。”這是孔子對生命的理解,這一切都圍繞一個”仁“字。他認為仁是人類生活最基本和最高的道德原則。儒家被稱為百家之首,但其在生命境界上來説,我認為它不如老子了。因為他的思考沒有超出人類本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些都反映老子認為有關“道”的哲學,他認為“道”天地萬物的本源,因此主張一切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他的思考超越了人類本身,涉及整個天地規律。由此看出,與孔子比,老子對待生命的感悟的確稍勝一籌。

不過,老子卻又不及純粹研究“道”的朱熹了。而他最突出的觀點便是“存天理,滅人慾。”這對當今的人來説的確是過分了,也正是他有這種思想,才造就了他的“理學”。因為他始終以為精神才最重要,這也是它勝過老子的原因。(評:朱熹到底在哪一點超出了孔子,作者不甚了了,得出的結論自然讓我們“嚇一跳”。)

無論是孔子、老子,還是朱子,我認為在對人生的境界上都沒有達到“大道”。這麼説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心中還有牽掛,這些地妨礙它們對人生的理解。但有一個人卻做到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和尚作的這一偈充分體現了佛教“空”的思想。

佛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才是理想中的“大道”。當然,我沒有説和尚都是成就大道,也沒有説想成大道就去當和尚。實際上,古往今來,和尚中又有幾人得道?慧能也只不過是和尚中的姣姣者,他也是沒成就大道的。但他的境界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這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便可看出。

對於生命境界的理解,我也只能淺嘗輒止,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半吊子,或許半吊子都算不上,只好繼續去學習,然後再鑽研,看能不能摸到“大道”的門檻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篇六

一看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個書名,人們自然會想到以前的讀過的課文“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下面內容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我一開始就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看到這個書名,人們自然會想到以前的讀過的課文“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沒有野心,我不想成為大人物,我向往平淡、安靜。所以看到這個安靜而微妙的標題,我想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會成為昆德拉的傑作?

作品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籃子裏順水漂流送他身邊的'”,那麼到底是托馬斯救了特蕾莎還是特蕾莎救了托馬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還談到了愛情,人的心理,政治。我不是很明白,但是這本書,它會讓你繼續讀下去,直到最後,然後你還會想再讀一遍。有一段文字有一點印象,記得不清楚。所以從網上摘錄,分享吧。

書中還有一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大家可以來品讀一下。

這完全是一種無我的愛:特麗莎不想從卡列寧(他和托馬斯的狗)那裏獲取什麼,從未要求他給予愛的回報。她從未問過自己那種經常折磨人類情侶的問題:他愛我麼?他是不是更愛別人?他比我愛他愛得多麼?也許我媽所有的這些關於愛情的問題,這些度量,測定,試探,以及對愛情的挽救,都有一個附加的效果,就是把愛情削弱。也許我們不能愛的原因,就是我們急切的希望被人愛,就是説,我們總是要求從對象哪裏得到什麼東西(愛),以此代替了我們對他的無所限制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無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一個問題就像一把刀,它穿過舞台,向我們展示它背後的東西。事實上,這正是薩賓娜對特蕾莎關於她自己的畫作所做的解釋:表面上毫無疑問是一個謊言,但內心卻是一個神祕的真相。

如果有興趣,各位都可以讀讀這本書,寫下自己的理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篇七

生,所以重,所以輕,所以有了輕重的抉擇。

當你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也許你想擁有的只不過是片刻的安寧,一份能讓生命重拾輕鬆自在的安寧,而當你能夠沒有任何牽掛任何束縛地活着的時候,此時的你大概最想擁有的是那份被人需要被人依賴着的存在感和負重感了吧!

因此,生命,孰重孰輕,實難掂量。

然而,這就意味着我們只能被迫地接受命運給我們的一切嗎?誠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作者米蘭·昆德拉主要從男女性愛這一另類新奇的角度對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存在的方式進行“淺入深出”的哲學性思考。

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裏始終是圍繞着生命的輕重抉擇去敍述,去牽引情節的發展,但直至書的最後,作者都沒有明確地告訴讀者,該擇輕或擇重,相反地,作者極力通過書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引領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尋找屬於每一個讀者自己心中的答案。

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可貴之處。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着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它們壓到地上。但在歷史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這幾句話,是被人們奉為經典看待的,同時,它也是整本書唯一一處對“輕與重”這一對立面進行的直觀的兩者關聯性的闡述。

生命,往往輕重相伴,然而,很多時候,人往往是在生命的負擔下更真切而有意義的活着。

相反地。

生命之輕,因為太輕,輕得不能承受,而總讓我們感覺到無處不在的缺失感和空虛感,這反而讓我們容易迷失自我,走向毀滅。

讀完這本書是在一個陽光慵懶的午後,合上書,看着透過潔淨的玻璃窗飛躍在書本封面的光斑,我似乎聽到裏特蕾莎懶懶的笑聲和步入老年的托馬斯對特蕾莎説話時的温柔語氣,書的最後一章《卡列寧的微笑》在我腦海一直盤旋,久久未去。

我想,我已經找到裏屬於自己心中的答案。

是“重”,是生命之重,給了我們每一個生命存在的理由,它讓我們在承受的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什麼是愛什麼是信任什麼是奉獻,讓我們得以享受生命所帶來的精彩和動容。

想起了,很多年前,趙薇唱的一首歌,叫《撥浪鼓》。

裏面有這麼一句歌詞“這就是爸爸所説的甜蜜的負擔”。

是的,有些負擔,雖重,有時甚至會重得讓你難以承受,但正是這“重”,讓我們有了活着的理由。

是對子女的責任之重,才讓父母不辭辛苦努力工作掙錢養家;是對父母的感恩之重,才使我們的奮鬥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更大的動力;是對愛人的疼惜之重,才使我們不自覺地去關心彼此照顧彼此;是對朋友的信任之重,才讓我們交付彼此真心坦誠相照……是的,生命需要重,需要一種叫“甜蜜的負擔”讓我們更真實地體會生命本身的意義,更堅定地去面對生命裏所以可能出現的破碎和殘缺,更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因為來之不易的緣分而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

選擇生命之重,讓我們走得更堅定,更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3000字 篇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著名小説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所寫,這部作品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米蘭·昆德出生在捷克這個小國家,但是在他看來,生長於小國實際上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世界所瞭解。米蘭·昆德拉曾經説過:“如果一個作家寫的東西只能令該國的人所瞭解,那麼他不但對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對不起他的同胞,因為他的同胞讀了他的作品,只能變得目光短淺”。

本書描述的是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為專橫壓榨之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揭示出隱祕的無情,探索愛的真諦,書中描述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每個人對不同的愛有自由選擇的權力,自覺的揹負起沉重的義務。人的各種責任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這卻是人存在的實際標誌,如果一旦將所有的負擔解脱掉,人就會變得輕飄飄的。沒有負擔和責任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本書以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之間錯綜複雜的感情展開論述。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由於經歷了失敗的婚姻,他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他應付他眾多的情人。有一天他在一個餐廳裏遇見了作為女侍應的特蕾莎,他們以書為媒介彼此相愛了,托馬斯對特蕾莎的愛違反了他之前制定的原則,他從不帶女人回家過夜,但他卻收留了特蕾莎,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舊流連在眾多情婦之間,而全心全意愛他的特蕾莎卻因為此事在嫉妒不安的夢魘中驚醒。在猜忌和恐怖的想象中惶惶度日後來特蕾莎搬到了瑞士。但是面對托馬斯仍然與情婦私通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她毅然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分開之後的特蕾莎與托馬斯彼此感到生活都很無聊,沒有意義。他們意識到彼此分開了,雖然沒有對愛人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生命卻變得輕飄飄的,就像靈魂離開了肉體,行屍走肉一般。最後,托馬斯又回去找特蕾莎,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相顧無言,但感受到的卻是彼此對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是重還是輕,似乎有了答案。也許“重”會使人無所適從,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但是“輕”卻讓人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生不如死。

書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叫薩比娜,她是一個畫家,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蕾莎嫉妒的對象,薩比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虛無當中,她感到一次次的背叛使她的靈魂輕飄飄的,使她整個人沒有歸屬感,遊離於所有人之外。弗蘭茨是被薩比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於薩比娜的背棄,讓弗蘭茨發現自己過去對於婚姻的執着是可笑的、純屬多餘的假想,

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於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後,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並且瞭解薩比娜只是他對---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後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遊行活動後,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茨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於病榻上。薩比娜和弗蘭茨在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後才明白:原來生命中我們本以為無法承受的負擔會在負擔消失後,整個人生都變得虛無縹緲,我們沒有了責任與負擔的同時,也失去了我們之所以存在的依託,於是我們只能空虛度日,生命因此變得毫無意義,我們也找不到我們存在的理由。

本書深刻探討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對於“媚俗”這一觀點的看法。書中提到,媚俗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人類的博愛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礎之上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媚俗是以做作的行為取悦大眾的。這種行為侵蝕了人類最初美好的心靈。可是,我們又不得不媚俗。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無法避免。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違背內心的價值取向去迎合整體的價值取向,個人似乎被集體所同化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的世界裏,當我們的行為、意識、甚至精神與集體不相適應時,我們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無所適從。為了能更好的融入這一世界,我們又是隻能委曲求全,改變我們的想法和觀點,避免被羣體所拋棄。當然,也有人會反抗,堅持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遺世而獨立,但是我們又是否得知這種反抗是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媚俗呢?其實,媚俗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國家。媚俗是存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着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本書以這樣的一個疑問作為全書的脈絡,旨在探討在生命中,我們到底是該選擇重還是輕?在當今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是否能做出真正毫不後悔的選擇?也許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來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度過。

當今世界是一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每天面臨着各種思想和文化的衝擊,也面臨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當這些壓力積壓到一起,終有一天爆發的時候,我們會變得無所適從,我們會抱怨,會悔恨,甚至會選擇逃避。我們想把壓在我們身上的各種壓力全部都解除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為生命是精彩的,我們再也不會被那些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所折磨。其實,這些壓力就是我們所要承擔的責任與負擔。這些壓力與負擔是我們對社會,對家庭,對他人的責任,可是當這一切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時,我們就想着拋下這些我們生命中沉重的負擔,希望我們的生命變得輕鬆起來。

的確,暫時放下這些沉重的負擔讓我們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但是愉悦之後呢,我們又變得無所適從起來。然而,這一次的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生命之輕,這種輕讓我們感受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像人生又一次迷失了方向。於是,輕又變成了我們的負擔,我們不得不再次背上這些負擔,即使這些負擔有些沉重,但這總比我們輕飄飄的遠離地面要好,我們的根在地面,飄在空中是比重在地面更讓人無法忍受的事情。這時我們終於明白,原來我們承受的生命之輕比承受的生命之重更加可怕。

輕和重是兩種相對立的存在,我們無法承受重,於是才選擇了輕,但輕卻讓我們失去了生命賴以存在的依託。最終我們又一次選擇了重。這是否是生命的循環往復呢?我們徘徊在輕重之間,遊蕩於幻想與現實之間,在一次次的選擇之中看清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

輕與重,到底孰輕孰重?也許我們的生命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追問中得到重生。因為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才對輕和重的選擇特別慎重。重的時候我們會想到輕的美麗,輕的時候我們又會想到重的意義。重讓我們找到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輕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空虛和飄渺。看起來我們已經有了對於輕重的選擇。但是,我們在感覺重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除了輕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什麼?我認為,我們需要在輕與重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這樣可以實現肉體與靈魂的對接。在我們感覺生命無法承受這重時,

我們要把自己變得輕盈一點,但這種輕並不意味着放下所有的重,而且重不是我們放下就消失不見的,我們要從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追求些許的輕,這樣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會讓靈魂得到昇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篇九

米蘭昆德拉的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直在我的閲讀清單裏,單從書名來看,就感覺比較哲學並帶有一種深層次感,這該是一本讓人很難去深刻理解的書。出於對這本書的敬畏,一直不敢去翻閲這本書,因為從學生時代到如今工作中不乏讀書人多次提到這本書,他們會講到這本書如何高端,如何哲學、如何高境界。但看完後覺得讀一遍確實是境界有點高,讀一遍絕對不夠,好多細節無法解釋清楚,對些許情節應該能達到更深的理解。

歷來我個人閲讀長篇小説是比較缺乏耐心的,但是長篇小説永遠比理論書籍、詩歌散文等能夠讓人記憶深刻,我們讀者能夠更好地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刻畫等去更全面去分析、思考我們自身,長篇小説當我們認真讀下去時,過後你總會有所收穫,甚至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首章就講到了尼采的永恆輪迴論,我不太能理解並去達到作者的思想境界,我只能勉強理解,這所謂的永恆輪迴應該是講:“當我們生命消逝後,生命再次得到重生並無限重複”,那時人們便各自讓生命去承受更多的事情和責任,去重複循環。那該是多麼可怕,我們人們每天重複着自己的生命,再去承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我想在這樣的一個永恆輪迴的世界裏,這該是痛苦不堪的。

本書是在美法俄等國家間的戰爭背景下,開始這段長篇故事的敍述,並通過托馬斯與特蕾莎、弗蘭克與薩比娜之間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刻地去了解了人物特點及作者想表達的思想。作者通過這幾個人物的愛恨糾葛,來反思和認清人們在靈魂與肉體之間,最本真的行為對待。所謂的重與輕、靈與肉,其實用一個詞來概括最合適不過,就是通過深刻的對比和刻奇的諷刺手法來反映和突出現實。這幾段故事中,托馬斯對於薩比娜更多的是肉體上的愛,托馬斯與妻子離婚後,他害怕後來那種家庭之中的陰影和靜止,所以他的靈魂盡情地控制着自己,但是身體是最誠實的,在薩比那眼裏,她明白與托馬斯之間,只可能是肉體間的相愛,他們兩都享受着這份愛,薩比娜一直是可以讓托馬斯感覺安心和踏實的人。而從特蕾莎的角度來看,因為她的成長背景,愛情成為了她生命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它對於托馬斯是真切的愛,深邃到骨子裏的愛,特蕾莎是付出真心的人,因為恰巧的相遇,托馬斯表現的大多是出於同情,到最後辭去醫生的工作,跟隨特雷薩去開始他們自己的田園牧歌的生活,都是在深深地諷刺。

全書使用了一個常用的寫作手段,就是通過文中的主人公,來徹底揭露這個世界的無足輕重和絕對可笑。在俄入侵捷克戰爭期間,弗蘭克去柬埔寨尋找薩比娜的過程中,她又遇到一名女大學生,他發現自己與女大學生在一起是多麼的幸福,柬埔寨之行突然對他來説既可笑又毫無意義。作者寫道:“他究竟為何而來”是為了抗戰列隊遊行,是為了薩比娜?他是為了這個女大學生,他的這次出行,是為了是自己確信,現實大於夢想,遠甚於夢想。”看完這段實在是想誇讚作者,寫法之高深,也讓我們看見一個如此讓人驚歎、感到噁心的人物形象,用過這種諷刺,從而讓我們明白,在現實生活中,及時認清現實,頭腦清醒是多麼重要,活在當下,認真對待現實下所發生的事情,比什麼都強。

最後一段狗狗卡列寧的描寫,到托馬斯與特雷薩的兩人的所謂的田園牧歌生活,都是最高級的諷刺。托馬斯問特雷薩:“你難道沒發現我在這裏很幸福嗎?”,特雷薩説道:“可你的使命是做手術啊”,托馬斯説:“使命?那是無關緊要的事,我沒有使命,任何人都就沒有實使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脱”。我們可以看到,這所謂的“田園牧歌生活在現實面前是多麼的空曠,她的托馬斯是多麼的不真誠,他兩的這種生活看起來多美好,但一切都不是建立在真愛的基礎上,所以作者通過這種現實狀態去諷刺所謂的“真愛”,讓我們看清人們對於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的糾結和違心。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我們喜歡做真實的自己,不會為了同情或是某種將就,去遷就、束縛自己,這樣反而會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最愛你的那個人。

生活終究是現實的,最終都會以真實的面目和結局告知你,你勇敢做真實的自己,要做學會坦然、真誠地面對一切,你定會從中有所收穫,不要欺騙自己和別人,學會在現實中成長,不要走進自我假象中的那座海市蜃樓。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3300字 篇十

首先從最“輕”的人物開始,小説中的一個主要人物薩賓娜,代表着生命的極端之“輕”。她從“輕”處理的方法,就是背叛,背叛自己的祖先,背叛自己的藝術學校,背叛她愛的人(其實她不懂愛人,也不會愛人)和愛她的人,背叛她的藝術,一次一次的背叛,一切一切值得背叛的背叛,心靈況且如此“輕”之對待,身體則更‘“輕”,可以隨便奉獻出自己的身體,跟任何人做愛(書中雖然只提及她跟兩個人的性關係,但是不排除她跟其它人性愛的可能)。

這是一個身體和心靈都極“輕”的人,太輕了,他就渴望一點點重,所以她喜歡特麗薩和法蘭茲(小説中的“重”人物),但是在跟法蘭茲的愛情糾纏中,她還是承受不了那種最輕微的重(法蘭茲對她的愛和仰慕),她還是逃脱了,逃到了無處可逃,只能到處放逐自己,到最後,輕得她連看到墓地上的大石頭都覺得沉重得無法呼吸,唯一的歸宿和慰籍是藝術。太輕,輕得只有藝術勉強把她留在人間。

其次“輕”的人物,是托馬斯,相比薩賓娜,他重一點,在心靈上重一點,重在對特麗薩的愛上,僅此一點,其它都很輕(當然還有社會責任感方面很重,後面會提及),他認為性和愛是兩個分離而不想幹的事物,他可以與許多陌生女人發生性關係,只是為了探索女性之“我”的好奇,但是他只愛一個人(特麗薩),他還懂得愛人,還懂得承擔愛情關係中的一點責任,也因為愛特麗薩,甘願跟特麗薩歸隱到農村,過簡單的生活。雖然這限制住了她繼續尋花問柳,但是他並未喪失與眾多不知名的異性發生關係的渴望,也從未改變其性慾無罪的觀念,所以,他對待自己的身體是很輕的,心靈也很輕,為了自己的身心自由,不願意承擔工作和社會施加給他的任何一點點重,所以他跟極輕人物薩賓娜是關係非常和諧的性夥伴,但是因為太輕了,他愛上的卻是“重”型人物特麗薩,在不斷的徘徊猶豫之中,還是願意跟“重”的人物在一起,並與之相守一生。他其實是個輕中帶重的人物。

“輕”的反面,就是“重”,小説中,“重”的人物比“輕”的人物多得多,而且重還分各種層次,

首先,就是托馬斯的愛人,特麗薩,這是一個在身體和心靈上都看的很“重”的人(對自我重的層次),其母親對待身體和生命都相當之輕的,她一直都生活在對母親的逃避之中,最終因為跟托馬斯的6個巧遇(而這些對托馬斯來説都是偶然事件,甚至把她比喻成了“放在籃子裏順流而下的孩子”,並因為這個比喻,這個危險的比喻,托馬斯發現自己愛上了特麗薩),覺着這是生命之註定,毅然決然跟托馬斯在一起。這一“重”一“輕”的組合,肯定是痛苦的,矛盾也是不斷的,不過,面對托馬斯的不忠,她倒沒有斥責,相反,她用自己的弱小來逃避,但是正是因為她自認為的弱小,卻成了她最重的“重”,而這樣的“重”,其實是她的聰慧和深情,。

讓浪子托馬斯一次一次地回頭,回到她的身邊,同時,托馬斯的“輕”對她也有所吸引,甚至她想去通過一夜情(跟一個酒吧裏認識的工程師),去體會托馬斯,但是她發現,她做不到跟托馬斯那樣的性和愛分開,身體性了,心靈也就跟着愛了,她也絕對不會讓自己同時愛上兩個人,然後她從工程師家裏逃脱了,所以她是一個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很重的人,正如薩賓娜對自己“輕”的懷疑,到最後,她也懷疑,自省,是自己所表現的弱小(其實是她對愛情的看重),把托馬斯,這個放蕩不羈的浪子拴在了身邊,並對托馬斯表示深深的歉意,

最弱的反而是最強的,結局是,兩個人在車禍中一起喪生,也算是不錯的結局,畢竟在互相的遷就中,愛中,還有些許的安慰和快樂。下面要介紹的幾位“重”型人物,相比這三位,就讓人唏噓很多。

法蘭茲,薩賓娜的情人,是一個類似特麗薩的“重”人物,也是另一個層次的“重”人物(重在對某一個人的付出和崇拜,但是更看中的是自我的標榜和展示,以及妥協),他高大英俊,強壯有力,還是個大學教授,還有愛他的妻子和女兒,而且還喜歡參加遊行,伸張正義(介入ZZ),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上最常見的一種人,甚至為了愛情,他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愛就是放棄力量”),在牀上,就是扭動着自己強壯的身體,卻不敢對薩賓娜有強勢的暴力的佔有的慾望和動作,這導致薩賓娜非常得失望並離開法蘭茲,其實這是法蘭茲對她的愛,這點愛薩賓娜都承受不了(也就是我前面提及的她受不了最最輕微的重)。薩賓娜形容他是頂着巨大腦袋的嬰兒,對跟法蘭茲做愛,甚至感到噁心,她並不需要法蘭茲討好她,結果法蘭茲卻在一輩子都在討好她,包括法蘭茲死前的那一刻,遭遇歹徒的襲擊時候的自衞反抗,他也認為是薩賓娜希望他那樣做的,無辜犧牲,白白枉死,而且,他的很多行為都是媚俗的(媚俗這個概念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其實,他所謂的“重”,就是討好,喪失了自己人格的討好,緊跟社會潮流的隨大眾,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力量,包括他去參加偉大的進軍,都是一種極度自媚的表現,而且對於這麼一次重要的行動,在他心裏,也只是表演給薩賓娜一個人看的。這種重,與其説重,不如説是一種輕,輕得太輕,比鴻毛還輕。雖然看起來是社會精英,但是一點份量和力量都沒有。“重”把握得不好,只會更“輕”。

這樣的人物還有一個就是他的妻子-瑪麗。克勞德,丈夫是重在自我的自媚,妻子則是重在家庭和所謂的愛情的自媚(這是一種家庭層次的“重”,小範圍的“重”),面對丈夫的撒謊和背叛,瑪麗不是憤慨,而是選擇抗爭-為了愛情(好可笑),其它他們之間哪有愛情可言,只有丈夫對她的嫌棄,以及她自己死要面子的死撐,有的只是美好家庭和忠貞愛情的假象,面子支撐下的內裏是空的,什麼都沒有的,一直死撐着,不肯跟他離婚,直到法蘭茲死去,她還認為是“浪子回頭”,他哪裏是回頭,哪裏會回頭,只是瑪麗心中的一個假想和一個自欺欺人的願望,而已。這一家子的“重”,重在表象,重在面子,重在對自我和自家的自媚,

是很可憐的,也很可笑,而且還很可悲。

除了對自己的所謂“重”和對家庭和愛情這種小範圍的“重”,還有一種更大的更重的重-對社會的“重”,也就是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托馬斯是不願意揹負這種“重”的,不過他的不願意揹負,卻成了對這個社會最大的責任和擔當,從社會責任這一點上,托馬斯還是屬於“重”型人物(前面提及的托馬斯的“重”的另一方面),相反,有另一幫人,比如法蘭茲,西蒙,主治外科醫生,大下巴的編輯,他們加入黨派,參與ZZ,示威遊行,雖然聲勢浩大,煞有介事,但是昆德拉把這些統歸為媚俗,既然是媚俗的,就沒有任何一點意義,是做作,是虛偽,是表演,看起來的“重”,同樣輕得不能再輕。

以上這些人物的描寫刻畫,都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之下完成,這就是昆德拉的慧眼,昆德拉的思考,昆德拉的洞見,在這部小説裏,表現得淋漓盡致,亦可以想見,多數讀者,讀完以後,對輕和重問題的思索,會在自己的生命中一直持續着,對自己生命意義的思考也會一直持續着。

所以,綜上分析,與其説這是一本小説經典,不如説這是一部哲學經典,既然是哲學的,哲學的很多課題,輕與重,有與無,真與假,善與惡,對與錯,等等,都是很乾枯無味的,都是太大太玄的課題,而且沒有答案,最終讓人陷入的是恍惚和沉思,以及無限的對答案找尋的迷茫之中,即便找到一個答案,也是個自欺欺人的暫時的藉口,接觸和思考哲學問題,就是這樣的無聊且無趣。所以,這本書讀下來,而且消化了這麼久以後,我倒變得興趣索然了,甚至覺得,我與其再去看這一類書,還不如來一句,“TMD”,這來得更有詩意,情感也更濃厚更飽滿,所以,讀哲學書還不如讀詩歌(個人觀點)。當然,這本書也不是那麼的枯燥無味,難啃,至少,心理描寫是相當生動準確並且非常到位的,彷彿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人在思考,在生活裏經受折磨,在思想的苦海里翻滾,也在自省,既然是心理的,也就是思想的,思想的也就是哲學的,借用書上引用的一句很有名的話結束本文,“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確實,只能這麼寫這本書。

再加一句,如果生命確實“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請先忠於自己,這也是我閲讀完這本燒腦的書之後唯一提煉出來的對自己生活有用的一點收穫(讀書總得落實到自己的生活)。無論特麗薩的“重”也好,托馬斯的“輕”也好,即便是薩賓娜的“極輕”,不同於其它幾個人,他們都還是忠於自己的靈魂的,還算是完完整整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