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生小説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5W

人生小説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人生閲讀心得 篇一

這幾天在家裏讀了路遙先生的《人生》,裏面豐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節使我回味無窮。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開始高加林在學校做教師,由於高明樓給他兒子走後門,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換了下來,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點,然而他並沒有頹廢巧珍的出現是他重新振作了起來,幸運女神再次傾向了他。之後在馬佔奎的幫忙下加林到了縣裏去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此同時他也面臨着一個重大的選擇:巧珍?亞萍?在地位的誘惑下加林違背了他的良心而選擇了黃亞萍,這次錯誤的選擇不僅僅使他沒能最終和黃亞萍在一齊並且還使他被停職重新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的這一些事説明了一個問題:他的人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沒有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同樣充滿着許許多多的選擇,同樣關係着我們的命運。小到考試中的一道選擇題,身邊朋友的選擇;大到自我工作的選擇,人生目標的選擇,我們都必須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必須要做出這麼多選擇。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成長,身邊的的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身邊交流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選擇就是我們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經過不斷的自主選擇,自我也在選擇中得到鍛鍊,在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吸取成功的經驗;在做出錯誤的選擇的時候吸取失敗的教訓;僅有經過不斷的自主選擇我們的選擇本事才會不斷的提高,我們的人生才會跟家的豐富多彩。既然人生選擇這麼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方法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首先我們應當在選擇之前認清自我的真實需要,選擇自我最適合,最喜歡的一條道路;然後我們應當根據選項查閲相關資料,全面的的瞭解這些選項的具體情景;最終如果我們一次選擇失敗了也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我們要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下次的選擇更加完美。

人生的選擇就是這樣模模糊糊,讓人看不透以至於有些擔心和後怕。可是人生就應當是這樣貌的,我們要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斷的鍛鍊自我,這樣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人生路遙小説讀後感 篇二

在《人生》開篇的地方,路遙引用了柳青老師的一段話使我感受尤為深刻,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的選擇,選擇的人生,或對或錯,一切未知。但我想説的是,不要因為烏雲遮住了藍天而止住我們飛翔的翅膀,也不要因為洶湧的浪濤而打破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慎重選擇,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人生,更需要腳踏實地,積極進取。主人公高加林艱難曲折的人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如果缺少了積極進取,奮鬥向上的鋭氣,生命的航向只能讓別人隨意撥轉,高加林最終被人生無情的捉弄了,他失去了事業,失去了愛情。每個人的人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做人的道理。人活着,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得意還是失意,都不要丟掉自己做人的根本。這樣才能讓自己在命運的變化中,變得從容,保留住最珍貴的東西,沒有得意時的猖狂,也沒有失意後的落寞。

匆匆人生幾十載,我們應該去珍惜和感恩,這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去感謝那些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感謝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學,甚至是商店的老闆、餐廳的做飯師傅,感謝所有與你生命有過交集的人,因為是他們陪你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用足跡將你空白的生命歷程全部填滿,讓你體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人生小説閲讀感悟 篇三

人生的選擇——讀《人生》有感

這幾天在家裏讀了路遙先生的《人生》,裏面豐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節使我回味無窮。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開始高加林在學校做教師,由於高明樓給他兒子走後門,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換了下來,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點,然而他並沒有頹廢巧珍的出現是他重新振作了起來,幸運女神再次傾向了他。之後在馬佔奎的幫忙下加林到了縣裏去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此同時他也面臨着一個重大的選擇:巧珍?亞萍?在地位的誘惑下加林違背了他的良心而選擇了黃亞萍,這次錯誤的選擇不僅僅使他沒能最終和黃亞萍在一齊並且還使他被停職重新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的這一些事説明了一個問題:他的人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沒有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同樣充滿着許許多多的選擇,同樣關係着我們的命運。小到考試中的一道選擇題,身邊朋友的選擇;大到自我工作的選擇,人生目標的選擇,我們都必須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必須要做出這麼多選擇。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成長,身邊的的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身邊交流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選擇就是我們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經過不斷的自主選擇,自我也在選擇中得到鍛鍊,在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吸取成功的經驗;在做出錯誤的選擇的時候吸取失敗的教訓;僅有經過不斷的自主選擇我們的選擇本事才會不斷的提高,我們的人生才會跟家的豐富多彩。既然人生選擇這麼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方法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首先我們應當在選擇之前認清自我的真實需要,選擇自我最適合,最喜歡的一條道路;然後我們應當根據選項查閲相關資料,全面的的瞭解這些選項的具體情景;最終如果我們一次選擇失敗了也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我們要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下次的選擇更加完美。

人生的選擇就是這樣模模糊糊,讓人看不透以至於有些擔心和後怕。可是人生就應當是這樣貌的,我們要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斷的鍛鍊自我,這樣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人生小説閲讀感悟 篇四

讀完了路遙的《人生》,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對一個人來説,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這段話,我也開始審視自我的人生及生活。

童年的記憶

每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當都會被書中農村景色的描述和人物的鮮活刻畫拉回自我的童年時光吧!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孩,出生在農村,童年和中學的時光都是在農村度過的,身上充滿了泥土的味道!

春天到了,小草開始從棉被下鑽了出來,開始煥發生機,隨着天氣一天天變暖,萬物開始茁壯生長!放學後的午時,我就牽着羊去放羊,羊喜歡吃槐樹葉和榆樹葉,剛好我家的兩畝地位於坡邊,地形不好,隊上就把臨坡的一片槐樹地也分給了我們,於是我就拉着羊去那片槐樹坡放羊,偶爾還挎着一隻籠,會趁着她吃草的時候摘整整一籠槐樹葉帶回去,晾乾了給她吃!

放羊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小插曲的。離坡近、比較矮小的槐葉羊經常吃,所以也就吃禿了,或者隔幾天會長出嫩葉,可是羊不喜歡吃這種嫩葉,羊喜歡吃那種深綠色比較肥厚的樹葉,所以我需要用撓鈎把遠處的槐樹勾到我跟前,這個過程一般是不容易的,因為那些樹異常高大,勁也很足,而撓鈎又不是很長,所以我需要先勾住離我比較近的副幹,再抻着勁兒把主幹拉過來制服這顆樹,在我把樹勾到跟前的這個過程中,羊會試探性的跳躍、張着嘴巴去吃晃動的葉子、望眼欲穿的小眼神,想一想就比較好笑!如果是摘槐花的季節,我還要和羊拼手速,因為羊也喜歡吃槐花,所以我就將主幹的樹梢踩在腳下,用手飛快的摘槐花。

夏天的天氣比較多變,有時候還是晴空萬里,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子就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大暴雨,於是我就拉着羊一路小跑回家,有時候羊跑的比我還快!等到麥子和玉米快要成熟的季節,還要時刻堅持警惕,防止她吃麥子和玉米葉!等羊吃飽的過程一般都得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如果肚子鼓起來了就是吃飽了,可是有時候她也鬧性子,不好好吃草非要把我往溝下邊擠。

有時候會坐在溝邊的土地上,摘一片槐樹葉吹口哨,看藍天白雲,幻想有一天能夠騰雲駕霧,想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孫悟空和玉皇大帝,會想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期望能夠把自我帶走,這樣我盜取他們的祕密後就能夠回來告訴地球的科學家!

五月份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尤其是槐花含苞待放的那幾天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奶奶會給我們做好吃的槐花拌飯。村子裏稀稀拉拉的槐樹散發着若有若無的槐花香,彷彿在提醒我該去大豐收了,於是我就牽着羊挎着籠去距離我家一公里的槐樹坡摘槐花,我站在坡邊,被濃濃的槐花香味包圍着,再哼着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別提多幸福了!

摘槐花可是一件講究的事情,要摘含苞待放的槐花,這樣的槐花香味都在裏邊,並且5月份的天氣很多變,經常會下雨,所以必須要在下雨之前摘槐花,然後回家捋槐花、清洗、晾乾、拌麪蒸、放調料、油潑,吃上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槐花飯,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麥子成熟的季節,要從坡底把比自我還要高(一人高)、粗粗的麥稈子抱上去,臉經常被麥芒刷的紅撲撲的。小時候村裏會把麥稈攤在路上,過往的車輛軋麥子就省去了專門請人用拖拉機拉石輥攆麥子的過程了,沒錢請拖拉機的只能用人拉石輥攆麥子了,等麥粒和麥稈分離後,然後就是等風準備攆場了,這個過程一般是在晚上,到處都有蛐蛐兒的叫聲,村裏的人會買幾瓶啤酒或者果啤消暑,互相聊天,等起風了就開始攆場了。接下來的幾天每一天都要用彩條布或者塑料紙曬麥子,一天翻好幾次麥子,午後要及時收麥子防止回潮。一般都用裝了尿素的袋子來裝麥子,一袋麥子足足一百多斤。有時候攢上暴雨,隔壁的人都會來幫忙,有的拽着彩條布的角構成一個臨時的帳篷,剩餘的人快速的將麥子裝在袋子裏。

玉米成熟的時候,戴着尼龍手套,從地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在玉米地裏穿梭掰玉米棒子,一般會將附近的玉米扔在一塊,最終再將這些小堆裝在袋子里拉回家,然後剝玉米、掛起來,掰玉米的時候如果發現了嫩玉米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回家就能夠吃煮玉米啦!

現實與夢想

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住着一個高加林。

農村,是高加林出生和生活的地方,城市,是高加林嚮往的地方,有着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大的吸引力。農村,就像現實生活的處境,充滿了許多無奈與不順心如意,城市就像夢中的伊甸園,每個人都渴望夢中伊甸園的生活,可是這個過程是充滿了戲劇性,關鍵在於自我如何選擇、如何行動!畢竟緊要處的選擇就那麼幾步,如果正確的選擇戰勝了行動的惰性,那我們終將實現自我的心理追求,過上伊甸園般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夢想,比如全世界旅行、做自我喜歡的工作、學畫畫、舞蹈等等。可是大多數人的現實生活都是在是吃飯、上班、睡覺、刷手機的循環中度過,有多少次這些話我們只是説説而已,從來沒有為此付出過行動,大多時候還是選擇了安於現狀、保守的狀態!

高加林的可貴之處在於敢於向舊的道德觀念和輿論做出挑戰,明確自我的人生追求,做一件事情就做到最好,比如第一時間衝上前線,寫報道當記者。即使最終回到了農村,被現實打到,可是並非結局,如果你還有選擇的勇氣,仍然能夠重新開始!

每個人都經歷過生活的低潮,為了失戀沒出息的哭好久,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服從家裏的安排去本地上大學,沒有喜歡的工作,沒有歸屬感等等,可是如果自我內心沒有放棄,即使阻礙再多、未知再多,多一點耐心堅持下去,終將走出霧霾,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現實!

旗鼓相當的感情才是最好的狀態

對劉巧珍的印象是白楊樹般挺拔,更像臘梅一般的女子,對生活充滿了期望和熱情,大膽追求自我的感情!為了緩解心上人的自卑,替對方去賣饅頭,勇敢的去表白,為了對方去改變,刷牙,穿對方喜歡的衣服,心思和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對方,即使分開了還一心為他着想。

杯具不是命運造成的,而是兩個人的差別太大了,從一開始兩個人的感情就是不對等的,如果喜歡一個人,卑微到塵埃裏,連最基本的對自我好都做不到,對方怎樣會對你好呢?

兩個人在一齊,提高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期望能夠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內涵。好的感情應當是旗鼓相當的狀態,共同提高,你強我也不比你差,努力將自我調試到最優的狀態,有自我喜歡的事情對生活充滿期望,讀書或者鍛鍊提高自我堅持自信,有一份養活自我的工作,能夠買房買車,不用去依靠另一半,一個人也能夠生活的風生水起!這樣就不用感慨“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着七色的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着這結局”了,因為我是仙子本身啊!

敬畏生活的智者

德順老漢,年輕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女子,打了一輩子光棍,在德順老漢的眼裏巧珍一向是像金子一樣的姑娘,喜歡村裏的小孩,有一點好東西,自我捨不得吃,總是想法設法的分給別的小孩吃,並且關心村子裏的大事,為了撮合加林和巧珍專門給他們創造機會。

德順老漢,就像一個熱血騰騰的老詩人,像一個哲學家,更像人生導師。他們作為過來人,總是能夠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語驚醒夢中人,指引我們走上歸途。 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來都不缺這樣的智者。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給我們指引迷津,幫忙我們;在我們開心成功的時候,替我們感到開心,也不忘敲醒警鐘告誡我們;在我們失落的時候,鼓勵我們一切都會變好的。

感慨書中人物的命運,可是更應當思考如何選擇人生的每一步,讓自我不至於後悔!

人生路遙小説讀後感 篇五

最近看了《人生》一書,這是劉慈欣先生寫的一本書,看到他的名字就讓我想起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

看了這本書,讓我思考什麼叫做“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那麼純粹的因為生命的美好而每天充滿活力,每天踏實的生活。我想因為我沒有真正接觸過那麼厚重的土地,在土地上認真的勞作過。也就沒有辦法感受土地寬廣的胸懷,那包容一切的力量,那最原始生命的意義和熱量。

我想我們再也不是土地長出來的苗了,也不再把根紮在土裏了。我們被架在空中,成長在空中花園之中。所以也不再那麼踏實了。在空閒時間變得無聊,無所適應,太多的人沉浸在網絡的世界。很少有時間再來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身邊微小的美好。畢業之即,才更能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吸引力,彷彿所有的事都只為了工作之後每月的工資能漲一點,再更高一點。可是那是否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了?我現在還太年輕,對於生命和生活,我瞭解的還太少。我只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會為春暖花開而高興,為每天的到來而激動。要是能一片土地就更好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如果不能笑對人生,對一點而挫折就低了頭那人生的幾十年對我而言又有什麼用呢?對於挫折不能放大痛苦,因而感到快樂。種下一片樹葉,你會擁有一棵參天大樹。成為你的生命的一根支柱,替你遮擋着成長路上的風風雨魚,為你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人生閲讀心得 篇六

讀完了路遙的《人生》,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對一個人來説,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這段話,我也開始審視自我的人生及生活。

童年的記憶

每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當都會被書中農村景色的描述和人物的鮮活刻畫拉回自我的童年時光吧!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孩,出生在農村,童年和中學的時光都是在農村度過的,身上充滿了泥土的味道!

春天到了,小草開始從棉被下鑽了出來,開始煥發生機,隨着天氣一天天變暖,萬物開始茁壯生長!放學後的午時,我就牽着羊去放羊,羊喜歡吃槐樹葉和榆樹葉,剛好我家的兩畝地位於坡邊,地形不好,隊上就把臨坡的一片槐樹地也分給了我們,於是我就拉着羊去那片槐樹坡放羊,偶爾還挎着一隻籠,會趁着她吃草的時候摘整整一籠槐樹葉帶回去,晾乾了給她吃!

放羊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小插曲的。離坡近、比較矮小的槐葉羊經常吃,所以也就吃禿了,或者隔幾天會長出嫩葉,可是羊不喜歡吃這種嫩葉,羊喜歡吃那種深綠色比較肥厚的樹葉,所以我需要用撓鈎把遠處的槐樹勾到我跟前,這個過程一般是不容易的,因為那些樹異常高大,勁也很足,而撓鈎又不是很長,所以我需要先勾住離我比較近的副幹,再抻着勁兒把主幹拉過來制服這顆樹,在我把樹勾到跟前的這個過程中,羊會試探性的跳躍、張着嘴巴去吃晃動的葉子、望眼欲穿的小眼神,想一想就比較好笑!如果是摘槐花的季節,我還要和羊拼手速,因為羊也喜歡吃槐花,所以我就將主幹的樹梢踩在腳下,用手飛快的摘槐花。

夏天的天氣比較多變,有時候還是晴空萬里,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子就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大暴雨,於是我就拉着羊一路小跑回家,有時候羊跑的比我還快!等到麥子和玉米快要成熟的季節,還要時刻堅持警惕,防止她吃麥子和玉米葉!等羊吃飽的過程一般都得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如果肚子鼓起來了就是吃飽了,可是有時候她也鬧性子,不好好吃草非要把我往溝下邊擠。

有時候會坐在溝邊的土地上,摘一片槐樹葉吹口哨,看藍天白雲,幻想有一天能夠騰雲駕霧,想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孫悟空和玉皇大帝,會想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期望能夠把自我帶走,這樣我盜取他們的祕密後就能夠回來告訴地球的科學家!

五月份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尤其是槐花含苞待放的那幾天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奶奶會給我們做好吃的槐花拌飯。村子裏稀稀拉拉的槐樹散發着若有若無的槐花香,彷彿在提醒我該去大豐收了,於是我就牽着羊挎着籠去距離我家一公里的槐樹坡摘槐花,我站在坡邊,被濃濃的槐花香味包圍着,再哼着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別提多幸福了!

摘槐花可是一件講究的事情,要摘含苞待放的槐花,這樣的槐花香味都在裏邊,並且5月份的天氣很多變,經常會下雨,所以必須要在下雨之前摘槐花,然後回家捋槐花、清洗、晾乾、拌麪蒸、放調料、油潑,吃上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槐花飯,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麥子成熟的季節,要從坡底把比自我還要高(一人高)、粗粗的麥稈子抱上去,臉經常被麥芒刷的紅撲撲的。小時候村裏會把麥稈攤在路上,過往的車輛軋麥子就省去了專門請人用拖拉機拉石輥攆麥子的過程了,沒錢請拖拉機的只能用人拉石輥攆麥子了,等麥粒和麥稈分離後,然後就是等風準備攆場了,這個過程一般是在晚上,到處都有蛐蛐兒的叫聲,村裏的人會買幾瓶啤酒或者果啤消暑,互相聊天,等起風了就開始攆場了。接下來的幾天每一天都要用彩條布或者塑料紙曬麥子,一天翻好幾次麥子,午後要及時收麥子防止回潮。一般都用裝了尿素的袋子來裝麥子,一袋麥子足足一百多斤。有時候攢上暴雨,隔壁的人都會來幫忙,有的拽着彩條布的角構成一個臨時的帳篷,剩餘的人快速的將麥子裝在袋子裏。

玉米成熟的時候,戴着尼龍手套,從地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在玉米地裏穿梭掰玉米棒子,一般會將附近的玉米扔在一塊,最終再將這些小堆裝在袋子里拉回家,然後剝玉米、掛起來,掰玉米的時候如果發現了嫩玉米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回家就能夠吃煮玉米啦!

人生經典小説閲讀筆記 篇七

這是我第二次翻看路遙的《人生》,感觸遠勝於第一次。第一次看《人生》時,我很詫異路遙為何要把《人生》作為小説名。記得第一次看是在讀高二時,那時候還不能理解小説的內容,只是一味單純的以看小説的眼光來看待這本書,但上大學後,再來看它時,卻是另一種感受。 先來談談《人生》的情節吧。小説背景取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陝北農村地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年輕的農村人,他高中畢業當上了國小教師,就在他以為自己的才能和抱負能得以實現的時候,命運第一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利用關係讓自己兒子頂替了他的教師位置,而他也由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變成了一名普通的農民。在這次人生的低谷中,他收穫了一份美好的愛情,開始與農村姑娘劉巧珍談起了戀愛,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慰藉,本來照着發展下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命運又垂青了他。沒過多久,因轉業回鄉的叔父的關係,高加林很快又回到了城市,並且成了一名縣通訊幹事。此時,加林重新遇到了他高中同學黃亞萍。在黃亞萍猛烈的愛情攻勢下,並且有機會到大城市發展,他艱難地捨棄了農村姑娘劉巧珍,開始了與黃亞萍“羅曼諦克”般的熱戀。然而,好夢難圓,命運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高加林通過關係在縣城工作的事被檢舉揭發,他因此又一次回到了農村。而此時,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他人。在聽完德順爺爺的一席話後,高加林也開始真實而深刻地思考“人生”這一命題。

高加林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強堅毅的品格,又同時具有辛勤、樸質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了時代潮流中。然而,真實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產生強烈的反差,也形成了他矛盾複雜的性格特徵。縱觀他的人生,總是充滿跌宕起伏,不斷在得到中失去,又在失去後得到,繼而又失去。正如路遙在小説中所説:“生活啊,生活,有時候讓夢想變成現實,有時候又讓現實變為夢想。”而高加林也在其中品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什麼是人生?無數先哲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人生是從降生到死亡的過程,而這過程怎麼走就是人生。我認為人生就是在這過程中對生活的種種選擇,或對或錯。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但現在對於我們來説選擇的機會多了,倒讓我們手足失措,迷茫了。而從高加林身上我們能看到他缺乏一種堅定的信念,對生活搖擺不定,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致命的缺點。所以,不管我們如何選擇,就一定要堅定信念,就算錯了,也不必垂頭沮喪,過錯也是試金石,大不了重頭再來。正如小説結尾德順爺爺所説的:“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後爬不起來,那就變成死狗了……。”

而人生的另一特點就是無法預知,在這一秒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正如高加林在當教師時不知道社會的殘酷,會讓他再次淪為農民,在他當農民的時候也不知道他能重新回到他夢寐以求的城市,而他在城市正準備好好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時,更不知道他自己又要重新回到農村。也許我們在抱怨社會的種種不公,但我想説的是,社會本來就如此,沒有絕對的公平,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是公平的:一是時間,二是死亡。所以,我們惟有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更多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怨天尤人。無法預知又怎樣,人生本就如此,也不必太糾結於此,做好當下,足矣!

作家柳青曾説:“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而我們,也即將踏入社會,也將面臨諸多誘惑與考驗,如何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生的選擇,選擇的人生,或對或錯,一切未知!但我在這裏想説的是,不要因為烏雲遮住了藍天而止住我們奮飛的翅膀,也不要因為洶湧的浪濤而打破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慎重選擇,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作者:留不住的記憶

人生經典小説閲讀筆記 篇八

看了路遙的人生之後,心情有點沉重,路遙人生讀後感1。有時候真的覺得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當我們旅途不順時應該怎樣調節;當我們面對這一系列的艱難抉擇時,我們該怎麼辦;在一些誘惑面前我們,是否能夠把握好自己。人生這條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長,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越多,領悟得越多。

《人生》一書敍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他與兩個女人之間的事情構成了書的一個發展線索。我個人比較喜歡劉巧珍,她美麗善良、貼心,處處為所愛的人着想。當高加林是一個老師時,她站在旁邊默默的關注他,雖然很愛他卻不敢表達,覺得自己配不上他。當愛的人被人頂替了教師職位回到家種地時,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傷之後,心裏很心疼,給他送藥水;當加林提着饅頭到縣城賣時,她在一旁悄悄的觀察着他,心裏很替他着急,當加林一個饅頭都沒有賣出去時,她幫他賣。.。.。.。.。.這些行動都深深的打動了高加林,他倆開始談戀愛。戀愛中,有一次他倆在草堆中談話,巧珍對加林説“當我們結婚之後,我要讓你像在學校一樣,過星期天”,還有一次她到縣城裏看着愛人的被子薄,便説要給加林續棉花。.。.。.。.。.這些我們都可以體會到巧珍對加林無私真摯的愛。對於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個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懷才可以這樣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卻不願意自己所愛的人受苦,處處為愛的人着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愛的人。

對於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無情的拋棄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來來去去最後又回到了黃土,落下一個不好的下場。他是一個才貌雙全、文武皆備的高中畢業生,自信、有抱負、有思想,畢業後當上了民辦教師,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頂替了。他的心裏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撫着他。給予了他無私的愛,讓他感受到快樂。但是當他進城工作之後,漸漸的覺得自己與巧珍有差距,開始拋棄在農村的相好。記得那次巧珍到縣城看他時,對他説他家裏的豬生了十二個豬娃,被老母豬壓死一個。.。.。.。他表現出反感,不耐煩,這預示着這段感情快走到了盡頭。加上黃亞萍對他的熱烈追求,他更是動搖了。黃亞萍是一個城裏的女人,有知識有文化,大膽、開朗活潑,對高加林窮追不捨。她與高加林之間有共同的文學愛好,這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最後高加林無情的丟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個女人的懷抱,我想換做現在的一些人也會這樣做的。但是就像我們説的一樣,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發了他進城工作是靠關係。他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片黃土地,所有的東西頃刻之間又沒有了,原有的愛人早已離開,鄰居視他為負心漢。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世上沒有後悔藥,一切已來不及,只能認命了。我們不能把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這種結局的也有社會原因。我們面對他這種情景時,也不敢保證不會像他那樣做。在現實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無奈。

到現在為止,看過路遙的好多作品,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觸比較深。作為一個南方人,不太瞭解陝北的文化底藴。但是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給了我很多想法和啟示,其中有句話特別好“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是啊,人生這條路需要我們好好的走,要記得曾經對我們好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憑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處的環境所變化,保留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面對一系列艱難抉擇的時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傷害那些深深愛你的人,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但是它還有可能會得到,有些人我們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人生中篇小説閲讀感想 篇九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民,受困於農村傳統觀念、社會飛速變化中的種。種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故事的環境背景是西北農村,與我生活的環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鬥故事卻能夠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僅是因為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着名小説《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為它與大多數讀者(比如説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應對周圍的世界和自我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為此刻的自我。於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我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後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應對自我重新成為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感情時,作為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着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在製造距離的同時,也製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我,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小説的上半部分並不十分精彩,卻為下半部的跌宕鋪墊着情節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感情、冰冷中的温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鬥……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為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卻又來的讓人摸不着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業回鄉在縣裏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所以而揚眉吐氣,加林也所以被叔叔身邊的溜鬚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擺脱了他的農民身份。

然而,為他高興之餘,內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平步青雲,而他也收穫了新的感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心的感受,而是現實的利益。為了事業的發展,為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我,放下為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家女巧珍。他成為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我、為眼前利益放下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

此時,讀者和看着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悲哀,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們滿以為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為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杯具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後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後門”獲得職位的祕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為農民的命運。急轉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可是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讚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並非故意玩弄情節,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説,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説“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侷限於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能夠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範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發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説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説,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於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成為農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我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痴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為了到達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為基礎,恨其不堅持,卻並不一棒子打死。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僅是因為小説中的她是農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為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後她對自我婚事的決定,也是為了他——她明白加林仍然在內心中愛着她,為了禁絕他對自我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我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我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説,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於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向堅持自我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為她的善良以及為愛甘願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讚歎不已,但已經很少有人願意以她為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夢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取後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人生小説閲讀感悟 篇十

小説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高加林是村裏少有的文化人,高中畢業回到村裏後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期望的職業,可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幹起了賣蒸饃,出山勞動,挑糞的工作。但當叔叔高玉智轉業回到家鄉當了縣勞動局局長時,加林的機會又來了,副局長為討好他,為他安排到縣委做通訊幹事,使他重新回到了城市。可是沒過多久,加林經過關係得到城內工作這件事最終被人告發了,他再次回到了農村這塊土地這段大起大落的人生。

在這中間還穿插了兩段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的主要矛盾。正當加林第一次回到農村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可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活力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讓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而隨着加林重新回到城市,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黃亞萍提出帶他去更大的城市(南京)發展時,加林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在經過反覆研究後,他無情的拋棄了巧珍,最終無奈的巧珍下嫁後川馬店村一隊的生產隊長馬拴,可心裏依然記掛着加林。可當加林再次回到農村亞萍還是和他分手了。

看完這本小説給我的初步感想就是:生活啊,真是開了一個玩笑。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都會影響一生。主人公高加林經過反覆折騰最終還是回到了農村這塊土地重新開始自我的人生。如果當初他選擇了巧珍而非亞萍,那麼亞萍就不會和克南分手,也就不會有之後克南母親舉報加林走後門,説不定加林就不用回到農村繼續在縣委工作;但他如果選擇了亞萍而非巧珍那他就可能去更大的城市一展自我的才華,這正體現了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夢想和抱負的精神。這真是個兩難的抉擇,這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教書時講的課文《未選擇的路》。也正如作家柳青説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僅有幾步,異常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能夠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能夠影響一生。

回過頭來細細的品味這本小説的最終一章——第二十三章,路遙先生用並非結局做為副標題。這章主要講了高加林從縣委回到農村路上回憶起和巧珍以前在農村的點點滴滴後悔不已,和遇到老光棍德順老漢,德順開解加林,他的所有的夢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難以承受的是這份打擊更難以應對的是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褪去了驕傲,認清了現實,理解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懊悔的撲倒在了地上。我認為路遙先生用並非結局告訴我們加林的人生路遠非這本小説裏寫的已經到了盡頭,他的人生路才剛剛開始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還有更豐富的經歷在等着他,也告訴加林和廣大讀者只要生命沒走到盡頭就永遠在不斷的探尋人生這個主題,何況他還年輕,德順老漢70了還在摸索,這大概就是路遙先生在探索人生路中的真實寫照吧。用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告訴人們他還在思考在城市化的浪潮洶湧而來的種種衝擊中,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作出選擇。

我覺得路遙先生經過小説《人生》在探尋人生的同時也啟發讀者去反思自我的人生,哪些地方做好了,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將來的人生路該如何做出選擇,何去何從?給自我一個重新認識自我和定位自我人生的機會,當代很多名人都説《人生》讓他們重新認識了自我。賈樟柯曾説30年閲讀史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路遙的《人生》,《人生》讓他開始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他的人生。馬雲曾説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他大學聯考失利時是《人生》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他此刻還在踩三輪車呢。馬雲的話我深有感想,當初我會考沒考好,父親讓我去讀個技校做維修工,但我堅持將來要讀大學所以必須念高中然後參加大學聯考。雖然當時我並沒看過《人生》這本小説,但此刻想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年輕人怎樣能輕易的放棄自我呢!雖然此刻的工作也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只要不放棄信念我們總有機會終究會取得成功的。

那麼你是不是也該好好思考一下自我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