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富人狼性窮人羊性》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第一篇:《富人狼性窮人羊性》讀書心得

《富人狼性窮人羊性》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前不久,利用空閒時間,把《富人狼性窮人羊性》這本書看完了,或許有人會覺得很奇

怪,

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生竟然會看這一類的書,

想必此人定是心高氣傲之人,

又或是不安

現狀好高騖遠之人。

我,

看這本書的人,

絕對是本着好奇的心想看下這本長期位居閲讀排行

榜前列、聲稱商人必看的書到底如何的神奇、如何令人嚮往。

或許,我並不是書上所説的“富人”

,財富二字離我太遙遠了,特別是對於一個剛出社

會工作的人。

對於理解

“富人狼性,

窮人羊性”

這句話,

我個人感覺自己有那麼點偏激:

狼,

兇狠無情;羊,善良單純;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在這優勝劣汰的社會法則下,缺了狼

性,少了狼的貪婪狡猾,

少了狼的狠勁,

那麼我們不要説成為富人,能否在競爭如此激烈的

社會上站穩腳跟也是個未知之數。

當然我並沒有説羊的善良不對,

善良是人之根本,

缺少了

善良,

即便你何等富有,

又怎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呢,如今世界上的眾多超級富豪,

不停的推

動着各種大型的慈善事業,甚至出現了“捐身家”的情況,於我看來,或許他們只是在做點

補償,補償自己因為當初狼性心理驅使下行動所造成的傷害,從而減少內心折磨而已。

書中提到——“窮人之所以貧窮,在於他安於現狀甘於認命,沒有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沒有走出去的勇氣,

沒有破釜沉舟的膽量,沒有堅定的腳步和決心。富人之所以富有,

因為

他目標明確、有的放矢,懂得抓住機遇,改換思路,適時求變創新,懂得讓行動改變命運。

在我看來,

如果是在一個平等的社會當中,

那麼這段話是完全成立的,

可惜,

現實並非如此。

就現狀來看,

社會資源的分配卻有不公,

雖然政府已經很努力平衡各方勢力,

但這並不是朝

夕間能改變的事實。

窮人,

即便再有目標再有膽量再加上十萬分的努力,

在本來就資源匱乏

的環境當中,若沒人施予援手,

他們連跨出第一步,連開始努力的資本也沒有,那麼如何談

致富呢,

富人的狼性是體現在眾多資源支持當中的,

而窮人要變成一頭富有的狼,

在沒有資

源支持的情況下,最容易激發狼的本性——掠奪,通過掠奪,從無變有,搶奪、搶劫、綁架

等等,或許就是最直接的辦法。

我們不能否認,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病態的世界,

是一個分階層的世界,

人想要從最底層

爬上來,

不是不可能,

但要付出的努力和所犧牲的東西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

但我們也清楚

知道人生沒有捷徑,

沒有不勞而獲,

即便明知道希望微小,但除了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們別

無他法,在奮鬥的過程中期待機遇的早點到來,是很無奈,但也很現實。當我們終於有那麼

一個機會,可以成為有資源支撐的小狼的時候,我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是有良心的狼。

第二篇:《富有的窮人》讀書筆記300字

《富有的窮人》聽到這個名字,我感到很詫異,窮人不是很貧窮,為什麼説窮人也很富有呢?

我帶着好奇心看着這篇文章。故事講的是:美國阿肯色州政府決定增加窮人的救濟金。一位記者得知後立刻趕往後山採訪,那裏有很多窮人。他採訪了一位老婦人。她的房子非常簡陋,屋子裏只有幾樣傢俱,還是用粗糙的木板拼釘而成。牀上鋪着牀墊和幾塊薄毯子。桌上擺着鹹菜和一些南瓜,這便是她冬季的全部食物。最後, 記者問:“如果政府每月多給你200美元,你會用它做什麼?”誰也沒有料到,老婦人竟然毫不遲疑地回答:“我會把它送給窮人。”

這個老婦人非常善良,她沒有拿那200美元大吃大喝,而是把它送給窮人,她知道有的人過的生活生不如死。在老婦人眼裏她是富有的人,有的人還不如她。

第三篇:讀書筆記(透明性)

讀書筆記

透明性(美)柯林·羅和羅伯特·斯拉茨基

解讀透明性

談到在20世紀後半時期對建築最具有影響力的理論文章著作,柯林·羅和斯拉茨基合著的《透明性》絕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既1948年的《走向建築的藝術》之後,《透明性》是第一部將現代藝術和建築學結合起來討論的著作。篇幅雖不長,其中藴涵的真知灼見,卻足以改變人們對現代建築發展的認識。建築學通常被認為是一門社會性科學,與之不同的是,“透明性”專注於“形”的研究,主張在建築自身的範圍內認識和研究建築問題。文中探討了現代建築的創作源泉,創作過程,特別是與現代藝術的結合方式。這些探討揭示了探索新形體的一種全新方法。

作為現代建築發展過程中舉足重輕的理論之一,瞭解“透明性”給予我們一個認識西方理論之研究的契機。回溯其本意,“透明性”以其敏鋭的洞察力、冷靜公正的評論為建築中形體的研究作出奠定性的一步。本文的目的正是想借着闡述“透明性”理論的產生與發展,試圖初窺西方建築史上這一重要概念的意義。

概念的生成

本書在開篇就是限定和定義

透明性:物理層面與現象層面

根據字典意思

透明性(transparency),名詞

透明的性質或狀態,透明。

透明的事物;特別是,供展示用的一幅畫或其他物品,使用玻璃、薄布、紙張、陶瓷或類似材料製成,目的是在光線照射下可以透視;或者一種裝置,框架外面覆蓋着薄布或紙張,通過內部光源照明,用以進行公開展示。

透明的(transparent),形容詞

具備能夠使光線穿透的性質,這樣物體可以被透視;不能阻擋光線的、透亮的、清澈的;例如,透明的玻璃或湖泊;透明的樹葉或肥皂;——與“不透明”反義,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半透明”的意義也不相同。

不能阻擋射線的,對任何特定類型的能量輻射均適用。

發光的;明亮的;閃亮的。

材料鬆弛、高級或網格稀疏以至於不能遮蔽背後的事物;精細而透明的、薄的;像輕紗一般的。

比喻地:a.淺顯易懂的;簡單明白的;一目瞭然的;b.容易被看穿的;證據確鑿的;無遮蔽的;不必付出努力就可獲知的;c.坦蕩的;開誠佈公的;不矯飾的。 透明性既可以是一種物質的本來屬性,也可以是一種組織關係的本來屬性。

至於更深一層的解釋,將透明性視作一種可以從藝術作品中揭示的狀態。戈爾傑·凱普斯《視覺語言》:“如果一個人看到兩個或更多的圖形疊合在一起,每一個圖形都試圖把公共部分據為己有,那次個人就遭遇到一種空間維度上的兩難。為了解決這種矛盾,他必須假設一種新的視覺性質的存在。這些圖形被認為是透明的;他們能夠互相滲透,同時保證在視覺上不存在彼此破壞的情景,即拓展了彼此的空間秩序。”

莫霍里·納吉《運動中的視覺》

透明電影膠片:“超越了時空限定。他們將不起眼的個別事物轉化充滿意義的綜合······交替的透明也常常暗示着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被忽略的結構特徵。他們能夠互相滲透,同時保證在視覺上不存在彼此破壞的情形整合了彼此關聯的部分。”

這本書引發和刺激了一種新的建築思考,闡釋了一種“走向”,肯定了抽象藝術的核心意義與基本價值,或者説藉助抽象藝術來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現代建築的形式是如何的出現,併為建築學後續發展提供動力。

透明性最初作為一種藝術特質從現代繪畫中被抽取出來,並逐漸演化為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觀點。現象透明性的感知來源於立體主義繪畫。起源於19世紀塞尚的探索和實踐,立體主義的目的在於追求物體新的體積表達方式。在發展過程中,它首先打破了傳統繪畫中只能按照一個固定視點去表現,然後安排到一個繪畫平面上去的做法,並表現出了這麼一種傾向:限制深度而把構圖空間擠向圖畫平面,用各種手段消除畫面的三維空間錯覺,採用不透明色和對比色來加強空間的前傾感。正因深度空間的壓縮,從而帶來了一種新的視覺屬性:圖形的位置有了雙關的意義。形體的相交、重疊、連鎖和建構更大的變幻不定的形態,構成了立體主義多樣解讀的可能。

怎樣理解此處“多樣解讀”的含義,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考察與之相關的格式塔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即完形心理學。按照其理論,視覺活動是積極的選擇、判斷和組織的過程。當不完全的形呈現於眼前時,人會有一種強烈的慾望將其補充完整,追求簡潔,完美,和諧的整體形象。正如只要見到片斷的袖口和衣領,人就可以迅速推斷出外套內的襯衫,無論設計師是否故意利用了這種錯覺。因此當立體主義繪畫中原本處於不同深度的圖形被壓縮時,大腦追求完形的衝動傾向於在有關聯的圖形中去認識整體的空間深度。但巧妙的安排使圖形相互交疊而隸屬於變幻不定的不同空間深度上,造成了解讀的多樣性——我們可以任由視覺組織畫面中非固定的某幾個片段組而同時感受到畫面中不同深度的數個層面。此時,思維被迫在不同的參照系統間跳躍,從而形成一種迫使人反覆閲讀的樂趣。

圖象交疊形成模稜兩可的形態,進而帶來促使不斷閲讀的樂趣。這種特質被柯林-羅等評論家發現並定義為透明性。“不同的圖形相互交疊後而仍保持完整,此時便面對一種空間維度上的矛盾。於是新的視覺概念被賦予——透明性。透明暗示着更廣泛的空間秩序,它意味着不同空間層次的同時感知,在持續的運動中,空間後退且是波動的。無論遠近,不同位置的透明圖形具有相同的空間意義”。與通常意義上的透明,如玻璃等不同,此處的“透明性”描述的是一種空間上的秩序。前者在文中被定義為“實際的透明”,後者則被定義為“現象的透明”。

畢加索《單簧管樂師》;布拉克《葡萄牙人》;費爾南·萊熱《三副面孔》

現象性的透明性同物理的透明性的差異,作者事實上也在區分兩種不同的“現代”建築。所謂的“現代”並不是鐵板一塊,無論是在類型上,還是在價值上,它們都表現出不同的形態。而這種洞察,反過來又説明,區別必須建立在完全不同的需求和目標的基礎之上;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觀念無論對建築理論研究還是設計實踐都毫無益處。

轉換過程——加歇別墅

如何在建築中實現這種“閲讀的樂趣”,當意識到建築本身無法迴避他的三維屬性時,繪畫中壓縮深度空間的方法變得不可行。建築中的“現象透明性”也將更難獲得。

藉由對加歇別墅正面照片的解讀,柯林羅指出“現象透明性”在空間中出現的可能性。如同萊熱的畫作《三幅面孔》一般,柯布西耶在加歇別墅利用窗後的柱列、立面的大開口、屋頂側牆、突出物以及地面層樓梯扶手牆等,互為前景、背景的交互關係,營造出正立面與立體主義繪畫相似的一層又一層前後迭合垂直平面。——由水平窗帶貫穿的建築最外層面可看作第一層平面;第二層平面由後退的首層和屋頂平台兩端的自由牆體限定;屋頂平台的後牆面和位於頂層的閣樓則構成了第三層平面。這裏的每一個平面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不完整的

或者可以説是片段的,但是立面正是以這些平面作為參考而組織起來的並暗示了整體:一個垂直的層狀內部空間,一個接一個的一系列側向伸展的空間。

回顧透明性的定義“不同的圖形相互交疊後而對共享的部分仍保持擁有權,此時便面對一種空間維度上的矛盾”,我們似乎已經可以從建築立面中得出透明的概念。但是,建築中的透明性實際上在圖形或説參照系統在三維空間中的相互交疊發生後才真正完成。當我們試圖從平面再次閲讀別墅時,發現所得的結果完全背叛了上述層狀空間的結論:平面上的牆面、柱列及樓梯等對象,將建築物內部空間沿着“垂直”於正立面方向,切割成了五個區間。這兩種不同的參考系統將空間如同魔方般地切割開來,使人在空間中沿任何一種參考系統的方向前進時,都不得不注意到另一個暗示着截然不同方向的參考系統之存在。正是這樣的強迫性持續閲讀,構成了建築空間中的透明性。

至此透明概念的運用由柯布西耶在20世紀頭十年實現在建築上的轉換,並由柯林羅所抽象和提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概念的發展

1964年,霍斯利在對《透明性》的註釋中指出:“透明性總是產生於空間中可以歸屬於兩個或多個參照系統的地方。在這裏,保留着歸屬的不確定性和單一歸屬可能性的選擇的可能。”列舉了多種獲得透明性的實例後,透明性作為一種設計手段被從各時期的建築中提煉。此後的學術圈內,“透明性”由原本柯林羅所定義的一種解讀空間設計的標準,逐漸被演繹成一套強勢的設計工具,由此相關的造型訓練成為各建築學院的基本課程在教學和設計活動中不斷被強調和發展。

這些活動後來促成了透明性技法的純熟,霍斯利曾總結過現代建築中獲取透明性的便捷方式在平面上將多個平行的直角面的系統沿特定方向疊加,以獲得內部空間“交疊而仍保持完整”的效果。同時垂直該方向將平面表達圖同一方向上的線轉化成為具有穿透力的牆體,在形成層狀化的立面空間效果後,進而營造平立面問閲讀的矛盾。最後加以圍合形成建築。柯林羅的學生埃森曼則進一步發展了“九宮格”式的手法,在他的早期作品housell中,可以察覺柯布西耶加歇別墅濃重的痕跡。明顯化的層狀立面,充滿矛盾的內部空間,藉光影強調空間形體僅剩的虛實和層次關係,使空間成為一個純粹而抽象的對象。形式的遊戲在埃森曼這裏被髮揮到了極至。

不得不提到的是,作為一種從立體主義繪畫中抽取出來的藝術狀態,透明性在技法成熟後難免被窄化為一種以理性主宰的視覺設計手法。即便如此,在對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形體設計方法學的學術地位得以鞏固。從這點看,這些探索依然有着極其重要的積極意義。羅以及他的追隨者由此開創了現代建築形體探索新的方法,並在設計課程裏形成一種質疑精神和對形式意義的追求。它直接影響了從德州騎士學派到瑞士蘇離士高等工業學校等高等院校的教育體系,甚至隨後名噪一時的紐約五人建築運動也與之脱離不了聯繫,透明性的影響力在學術範圍內極其廣泛而深遠。

總的來説:

凡是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參照體系的空間位置,都會出現透明性現象。“將立面切開,挖去一部分,再把其他部位插入留下來的空位中。”

在通往建築羣中心部分的外部道路與內部道路分岔的關鍵點,觀察者能夠清楚地發現兩套空間秩序系統之間的關係。選擇這條道路或那條道路,同時也意味着進入不同的幾何組織體系。交叉的節點同時隸屬於兩套體系,重疊、糾纏,相互交織在一起。必然導致透明性的空間組織,標誌着空間轉換,指明在空間中運動的可能方向,清晰標示。透明性成為秩序的分解與整合,成為底圖關係。

當一個軸線上的內部空間,隸屬於兩套不同的空間系統,融合了結構上的規則與功能需求帶來了豐富效果。賴特的十字形平面模型,是最優秀的透明性空間。

總結

回溯透明理論的發展歷程,柯林羅以其堅實的歷史知識基礎和極高的洞察力與評論能力,分析了立體主義派的建築以及柯布西耶作品中的理論素質。他嘗試着去發現美的規律,在建築領域內提出了一套高效的評價工具進而建立新的美學標準,對後來的現代建築發展有着深刻的影響。即使在今天,透明性的概念也遠非到了盡頭,它是一種可以存在於任何一處的藝術特質,留待我們繼續去發現並煥發它的生命力。

不滿足於現象的單純羅列,《透明性》一書最初就致力於各概念的澄清和精確的定義,而在當代建築的含義越來越紛擾複雜的時候,其本身或許更需要概念的重新清晰。無論如何,《透明性》質疑了早期現代主義大師所提出的至上不變的信條,並試圖給賦予混亂的世界一種秩序和品味。在建築的形式研究上,羅走出了他探索性的一步,並給予了我們對未知領域進一步探索的勇氣。《透明性》無疑是20世紀建築理論的一部經典著作。

第四篇:《炫耀性消費》 讀書筆記

《炫耀性消費》讀書筆記

日常生活中(來自好範 文網),很多時候,我們買一樣東西,看中的並不完全是它的使用價值,而是希望通過這樣東西顯示自己的財富、地位或者其他。當然這對於學生時代的我們,對於這樣的消費,基本上很少見的吧。至少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們包括我在內,還是會覺得家裏的錢,還是不要那麼奢侈。但是確實有這樣的事實,有些東西往往是越貴越有人追捧,比如一輛高檔轎車、一部昂貴的手機、一棟超大的房子、一場高爾夫球、一頓天價年夜飯??制度經濟學派的開山鼻祖凡勃倫稱之為“炫耀性消費”。

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設在密西根德爾朋的生產流水線隆隆馳下第一輛汽車,可以斷言,消費社會在美國已經初露端倪。經濟的飛速發展造就了一大批暴發户,而這些暴發户的行為則成了凡勃倫關注的焦點。凡勃倫以其敏鋭的洞察親眼目睹了“鍍金時代”(golded age)的暴發户們在曼哈頓大街,購建豪宅,瘋狂追逐時髦消費品。有鑑於此,凡勃倫提出了“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這一社會科學界內的不朽語。但由於“炫耀性消費” 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其進化論框架、功能主義傾向、本能主義心理學思維,凡勃倫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一段時期,凡勃倫的著作甚至被湮沒在社會學的荒野中,無人過問。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降,隨着西方社會由生產主導型社會向消費主導型社會的全面轉變,消費問題本身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關注,人們才愈益認識到凡勃倫的重要性。

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所謂炫耀性消費,指的是富裕的上層階級通過對物品的超出實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費性、奢侈性和鋪張浪費,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錢財力和社會地位,以及這種地位所帶來的榮耀、聲望和名譽。後來的經濟學家們將這種炫耀性消費的商品稱之為凡勃倫物品,甚至畫出了一條向上傾斜的需求曲線——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經濟學家們發現,凡勃倫物品包含兩種效用,一種是實際使用效用,另外一種是炫耀性消費效用,而後者由價格決定,價格越高,炫耀性消費效用就越高,凡勃倫物品在市場上也就越受歡迎。凡勃倫認為,那些難於種植並因此昂貴的花並不必然比野生的花漂亮,對於牧場和公園,一頭鹿很顯然沒有一頭牛有用,但人們喜歡前者是因為它更加昂貴、更加沒用。

凡勃倫説,有閒階級在炫耀性消費的同時,他們的消費觀點也影響了其他一些相對貧困的人,導致後者的消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炫耀性的成分。我不禁聯想到,當今的年輕女孩子們瘋狂購物時候的想法和平時穿着的想法。有個朋友,一般的都去大商場試穿名牌衣服,然後記錄下衣服的編號,大小尺寸等,之後到網上搜索類似的“山寨”版本的衣服,比較便宜的也就買了。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炫耀性消費的一種表現形式吧,雖然花錢不多,但也算是山寨版本的奢侈品了,滿足了消費的心理需求。這也就是凡勃倫所説的,所謂的影響人們,一樣的去追逐炫耀消費吧,儘管層次不一樣而已。我記得好像西美爾是從貨幣文化來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社會關係,他對大都市中的時尚等一系列社會現象進行了精彩的分析中,也提到過類似的理論吧。

當然,炫耀性消費似乎也沒什麼不好。在滿足消費者想要炫富,想要擺闊氣的心裏的同時,好像也帶動了不少gdp的增長吧。賣方似乎也非常願意去提供這樣的商品來供給市場消費。比如頂級名車、遊艇、私人飛機、珠寶名錶、名酒以及各類豪宅別墅、高爾夫俱樂部、私人會所等。據統計,頂級私人物品展3天一共接待了超過7000位富豪,成交量達2億元人民幣。(維基百科)。在供給

放賺錢的同時,國家也可以得到不少的税收吧,這是各取所需,很好的組合。

但我不禁想到,這麼多的奢侈品,消費了以後,都有什麼實際的用處麼?人生的目的難道就只是這樣的去炫耀和攀比麼?似乎在近來的“打黑”案件中,一些高官為顯示自己的地位和權勢,大肆進行炫耀性消費,他們的子女們,似乎更不知道錢多錢少的概念,就一個勁兒的崇拜名牌,追逐奢侈品。記得《面子》一書中提到,“面子”是豐富的中文詞彙裏一個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於讓人熟視無睹。這是一種由結果判斷成因的舉動。即人們在無法得知某人的才華能力或權力地位的時候,就由觀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來判斷其為人。有面子的人,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愛面子喜大話到不能自拔。它藴含着中華文化社會心理的深層意象,這個詞被中國人異乎尋常重視的。説它是客觀實體或情感代稱似乎都不夠妥帖。而其實際上已成為支配着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則”。以至於給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掃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嚴。因此,人們向來很重視面子問題。所以我想,這可能也是跟我們古老的傳統文化相匹配的一種消費,難怪中國現在都已經是世界消費奢侈品大國了,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怎麼富裕到,都去消費奢侈品。

我想我們這個階段的人,似乎對於消費這些奢侈品持有比較矛盾的心理吧。從內心層面來説,似乎大部分人都想去擁有奢侈品吧,都像炫耀自己的東西高人一籌,這或許是傳統文化薰陶的吧。但是另一方面,從內心道德或者原則的層面上來説,對於這種奢侈品的消費,是享受和榮耀的代名詞,多少有些鄙視的態度,尤其是對那些暴發户來説,很多消費的正牌奢侈品,因為和自身的氣質不符合,更像是山寨版本的吧。記得看過鳳凰電視台的世紀大講堂的一次現場測試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厭惡富人,但幾乎所有的人又都想做富人。中國人好像就是這麼矛盾的吧,難道是從古代的壓抑,到高速度的發展轉變太快的猶豫和矛盾?

還記得我找工作時候,看到過招聘出售豪華遊艇的銷售人員。不禁感慨這行業的繁榮,買豪華遊艇的人是不是像我們平日裏買個冰激凌一樣,就把豪華遊艇買回家了,真是無法想象炫耀性消費的奢侈生活。

我個人以為,這種炫耀性消費已經不僅僅存在在商品上了吧。這種思想似乎很影響我們年輕一代判斷事物的思維。近期因為那句“寧願在寶馬裏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上笑”紅了的馬諾,不排除媒體炒作的成分在,但是我們卻也清楚的看到,年輕一代人的拜金和炫耀的心理,表達的淋漓盡致的。車子只是個代步工具而已,幹嘛非要那麼豪華奢侈的呢。記得於丹在百家講壇上好像説過,人們房子再大再豪華,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過就覆蓋着牀那點地方。。。盲目的炫耀消費,似乎很影響我們的價值觀。網絡上和電台上的各種相親節目,我想多多少少都有那麼點炫耀的成分在,我們姑且把男女朋友也看作商品,我們發現那些高質量的漂亮女人們,更願意傾向於找鑽石王老五級別的男人們,當然,現在這是社會的普遍風氣。當然,我的意思也是為了説明,大家都受到這股“炫耀性”的影響。

潮流領頭人marian salzman説,在美國,日益明顯的炫耀性消費體現在:將小孩送到最好的學校接受教育。今天,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就是頂級奢侈消費。加入某些俱樂部也能體現自己的社會地位。現在,美國年輕富有一代喜歡加入紐約的中心俱樂部。只有接受邀請才能加入這些俱樂部成為會員,入會費為55000美元,每年繳費12014美元。(維基百科)

的確,就像張大勇老師上課中説得那樣,像北京奧運會,現在的亞運會,搞得那麼聲勢宏大的,動輒就幾個億的投資。工程是做大了,但是,運動會的精要,似乎全民運動健身方面,還是沒怎麼提高,花那麼多的錢在演出啊等等硬件上了,

軟件工程還是沒有跟上。我想就是這種炫耀性消費在作怪吧,沒辦法,好像世界各國都多少有點那個意思。像現在很多的政府辦公樓,建築得豪華氣派,難怪看到讀者上有句話説,現在的中國,城市建築像歐洲,人們生活像非洲。雖然有那麼點偏激,但是還是有點道理的吧。

如此,我們看到了炫耀消費的積極和消極方面,就可以從中知道,炫耀是不可能被剷除和滅絕的這可能是人類社會進化和進步的結果。但是我卻以為,消費是要符合自身的經濟條件和身份定位的。消費是要同自身的文化內涵相匹配的,盲目追求炫耀或超出自身經濟條件去創造社會認同,這是消費文化不成熟的表現。成熟的消費者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個性以及對自身形象的預期選擇商品,首先看重的是商品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或風格屬性,而不是商品的含金量或華貴屬性。

第五篇:【原創】《憲法的妥協性》讀書筆記

憲法的妥協性讀書筆記

憲法的妥協性是我國當代的一位著名法學家季衞東先生對聯邦主義及社會整合的看法的一篇總結。這一篇論文曾在《當代中國研究》刊登過。

季衞東先生開篇即談憲法的實質,所謂憲法,即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作者表示其主題“憲法的妥協性”旨在強調強調憲法作為“形成法律的法律”這一“程序性”特徵。既然憲法是一種“程序”,那麼第一,憲法它不帶任何意識形態的色彩,就像一本電話號碼簿一樣,它不承認什麼終極真理的存在,就只是法律的形成要遵循的套路,它不偏不黨,能夠應用於不同的對象,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憲法從來都也不會隨意更改。第二,“憲法要容納不同的選擇可能性、妥協以及試錯過程,因而憲法必須具有反思能力”,也就是憲法除了有它堅持的原則,比如政治上的根本對立外,也必須有一定的妥協性。

我們知道憲法的意識形態和體制是絕對不可變更的,比如我國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不可變更的,如果要變更,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憲法以外的革命,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所以季衞東先生説,“憲法的妥協性契機的有無其實也是判斷社會體制變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簡單地説就是,只有社會體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憲法的妥協性才會得以體現。“妥協”分“相對性妥協”和“絕對性妥協”,憲法的妥協就是一種“在要求多元化的狀況中重新安排政治目的的絕對性妥協”。比如在討論中國推行聯邦制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時,作者雖然贊同地方自治和聯邦主義的理念,但是又認為從現實看來中國出現真正的聯邦契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聯邦契約本來是獨立的國家或政治實體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採取放棄自我保全手段的方式而締結的,而在中國要滿足這一要件必須先有地方獨立運動,然而這是一場風險很大的遊戲。”所以作者認為妥協性的制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接着就談到國內政府之間的關係。作者引用龐德的話“如果一個國家面臨野心勃勃的強大鄰國的壓力威脅時,純粹的聯邦制是難以存續的。因為這時中央集權比聯邦制更有效率來應付危機狀態。”指出中國現今仍存在許多內憂外患,國內離真正的地方自治還有很大的距離,地方的既得權益也沒有規範化、制度化,國際上又面臨沒有硝煙也愈演愈烈的經濟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實行聯邦制。換言之,聯邦制的實行必須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國內種族和文化差異不大;2,國內地域的政治原理上無根本對立,國內政治民主化;國際競爭不激烈。而中國這三個條件都不夠充分。

為了解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中央與地方日益尖鋭的矛盾,作者贊成鄭永年、吳國光的觀點,即拋棄“集權”與“分權”非此即彼的陳舊觀念,尋求一種能統合中央與地方立場的制度安排,這意味着形成某種中介體制,達成制度上的妥協,而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國內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這同樣也是筆者贊成的,尤其是最後一句,因為經濟利益才是國家之間最根本的競爭和追求。

最後作者講到在競爭、協調以及規範之間,他説其實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是強調中介的,但我們的這種“實踐性中介”缺乏了一種理性因素,我們的中介機制缺少辯證法基礎,人們對於“制度”和“概念”也未形成依賴。總而言之像中國這樣一個採取趕超政策的發展中國家來説是很難籠統地強調程序規則的,所以我們的憲法暫時還缺少一種美國聯邦主義這樣的妥協性,必定要通過社會整合才能夠完成。

那麼至於這個社會整合該怎麼做呢,作者給出的建議是考慮一種比較穩健的分權戰略。即,建立和擴大特別自治市;加強內部監督;擴大民主運動。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憲法的妥協性最根本的是要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達成一種求同存異的“重疊性共識”。為此需要3個條件:1,寬容和忍讓;2,對話和溝通;3,把立場問題轉變為利害問題並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維陷阱而尋找出第三條道路來。他表示:這種尋求重迭性共識的試錯過程的制度化正是自由民主主義的憲政運動的真諦之所在,也應該是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