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黔之驢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3K

讀黔之驢有感精品多篇

黔之驢讀後感 篇一

最近學習了柳宗元的三戒,尤其對其中的《黔之驢》感觸頗深。

在《黔之驢》中,描述了一隻驢,被好事者用船運來放在了山下,虎看見了,覺得很強大,以為天神呢,於是從遠處觀望,一天,驢子叫了起來,虎很害怕,以為要吃自己呢,後來仔細觀察,覺得沒什麼能耐,於是就在驢子身邊轉悠開了,一天,虎惹了驢,驢子憤怒了就用蹄子踢虎,虎一看,也就這點本領了,於是就撲過去把驢給吃了。

看了後,覺得那驢子真是可憐啊!也難怪,在食物鏈中,驢子是食草動物,而老虎是食肉動物,為了大自然的均衡,驢子當然要做出犧牲了,況且驢子也吃了不少草嘛。

但驢子是否能夠避免殺機呢,那是肯定能的。它怎樣擺脱呢,我想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採取消極一點的策略,三十六計,走為上,逃得遠遠的,逃到一個沒有老虎,當然也不要有狼等兇殘的傢伙的地方,看來要找到這樣一方淨土確實有點難啊,不過努力找吧,可憐的驢子,不然會被老虎吃掉的;二是採取積極應戰的策略,哼,老虎啊,你不是想吃我嗎,為了不讓你吃,我要苦練武功,每天做它二千個“蹄之”的動作,把肌肉練的結結實實的,你一來,還沒等靠近我呢,我就把你踢的血肉模糊。

驢子啊,你這個外強中乾、虛有其表的傢伙,你被老虎吃掉了,我也傷心啊。因為由你的下場,我想到了我的將來,自然界裏的弱肉強食在高度文明的人類社會是一樣有所體現的,不是有一位偉人曾經説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

在現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我該怎麼辦呢?是繼續做黔之驢,等着老虎把我吃掉嗎;還是消極的逃避社會,去找陶淵明的世外桃園呢;還是頭懸樑,錐刺骨,苦練武功,準備將來有所作為呢?

我可不願做什麼黔之驢,想一想,將來一點能耐都沒有,幹啥啥不行,經常遭別人的白眼,多難受啊。那麼我逃,遠離這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可是陶老先生的世外桃園這麼多年了,也沒人能找到,看來逃是沒法逃了。現在只有下定決心,抓住分分秒秒的時間,多學點東西,準備將來有所作為了。

蒲松齡先生不是曾經寫過一副對聯嗎,“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自己,經過努力,我們一定不是“黔之驢”。

讀黔之驢有感 篇二

近讀柳宗元《黔之驢》,我忽然悟到;千百年來,人們在“驢”身上加的那些罵名實在是誣衊不實之辭。現在,大有為“驢”正名的必要。

為什麼要這樣説呢?

請讀《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驢的本能是拉磨的,但是無車可拉,無磨可推,當然不可用。既不可用,當然也就無顯其能。

“驢”到黔是其自覺自願的嗎?非也!柳前輩説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顯然,驢的悲劇是好事者造成的,但是人們卻把所有的罪名加到了驢的身上。這實在是千古奇冤。黔驢枝窮的責任不在於驢,而在於好事者。山此,我又聯想到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才的遭遇,何謂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能盡顯其能,並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便是人才。那麼人才怎樣才可以盡顯其能呢?那就需要有人才的用武之地。大家都知道;人人有其長,人人也有其短。現在生活中也不缺乏這樣的實例。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如果他不去中閏數學研究所,而是在北京某數學講壇上度過這一生,恐怕他也難逃黔驢技窮的厄運!只有盡其用,方可顯其能。也正因為如此,百年前的龔白珍才會向人們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黔之驢的悲劇,現實生話中的實例,難道也不能給我們一點點啟發嗎?

現代化建設,需要人才。人才在哪裏呢?人才就在我們身旁。只要我們能人盡其用,就可以人顯其能,人成其才。但願我們能人盡其用,不至於使類似“黔之驢”的悲劇在今天發生。

讀黔之驢有感 篇三

我讀了《黔之驢》這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古時候,貴州一帶本來沒有驢,那裏的人們對驢都不熟悉。有個人從外地運來一頭驢,沒有人需要驢,這人只好把驢放在山腳下。一隻老虎尋食,發現了這頭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不知道驢有沒有危險。經過好幾天的細心觀察,老虎終於發現驢子的本領不過如些罷了!就衝上去把驢吃掉了。

讀了這則寓言我知道了從驢的外形龐大看,像有大力氣;從聲音洪亮看,像很有威力,很嚇唬人。假使驢子一味裝大,不暴露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本領,讓老虎摸不到底細,老虎雖然很兇猛,但仍然會對它感到疑懼,終究不敢輕易下手。但用裝腔作勢嚇唬人,又怎能靠得住呢!驢子最終落得了被老虎吃掉的下場。這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那一些看起來可怕的東西或事物,其實不可怕,我們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他的虛假。這篇文章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要弄虛做假,如果弄虛做假很容易被人揭穿的

黔之驢讀後感 篇四

剛發下新語文書,我就迫不及待的翻開它,看看有什麼新鮮文章。當我翻到《黔之驢》這一課時,它就如磁鐵般似的深深把我吸引住,是我感慨萬分。

文章講的是一頭驢子被一個商人遠到了貴州的一個深山裏。由於貴州沒有驢子,而且山裏的'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子,被這個龐然大物嚇壞了。後來老虎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和試探,最終發現驢子並不是很厲害的動物。可想而知,驢子最終成為老虎的美餐。

當我讀到“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我知分認同老虎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認識的事物,要善於利用自己那珍貴的好奇心小心翼翼的探個究竟,這也是一種學習。同時我們要避免一切的傷害,不要傷害到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當讀到“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我想虎並沒有被嚇倒它那強烈的好奇心。其實世界上許多貌似強大的事物,實際上往往是最虛弱的,他們終究逃脱不了滅亡的命運。世上真正有實力的人不在乎他人對他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相反,世上最虛弱的人最在乎他人對他的評價,別人言語上的抨擊就足以把他打垮。

面對是勇敢的表現,逃避是懦弱的表現。只要我們勇敢的面對,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讀黔之驢有感 篇五

這幾天,我們學了一篇名叫《黔之驢》的文章。內容講的是“好事者”將一頭驢運入沒有驢子的黔地,結果被虎吃掉的故事。講完後,同學們都在討論虎的機智勇敢和驢的愚蠢,我想的。卻是什麼造成了驢的悲劇……

首先,是好事者用船把驢運入黔地,“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然後就是虎懼驢、虎識驢、虎戲驢、虎吃驢。不難看出:起因是好事者!可人們又為什麼要諷刺驢呢?

有人説是因為驢沒有自知之明,雖無真本領卻還要虛張聲勢,引禍上門,自招滅亡。我在這裏要説:“為什麼驢要虛張聲勢呢?是因為它要避免自己的死亡。換一句話説就是如果驢表現出軟弱的樣子,就會更快地死亡。驢是在爭取時間,好讓“好事者”回來救它,然而“好事者”再也沒有回來,就好像人們拋棄無用之物一樣……

再聯想到生活中,驢的悲劇不正是一些人的真實寫照嗎?例如:某些沒有真是才幹的人因為拉關係做了有權有利的官,最後還不是被革職?真正凶手就是拉關係的人,這又好像是“借刀殺人”了!

但願生活中再也沒有“驢”因“好事者”而滅亡了……但願……

讀黔之驢有感 篇六

黔之驢,龐然大物也,然,不勝怒,踢之,而黔驢技窮,終被老虎食之。

讀罷,我一方面為老虎的狡詐和兇殘而憤怒,另一方面也為黔之驢的悲慘命運而惋惜。

掩卷凝神,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現在,我不就是黔之驢嗎?

我所面對的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個性越來越張揚,管理和教學是越來越力不從心,真的有那麼一天,我也黔驢技窮時,想必下場和黔之驢的下場沒有什麼兩樣,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汗流浹背。

反思黔之驢,如果他不怒,不踢之,就不會有技窮的顯示,終以龐燃大物展示在老虎面前,而老虎必將終不敢前,而終懼之。

如果這麼想的話,驢的悲慘下場不在於老虎的強大,而在於沒有認請自己和了解敵人老虎的情況下,就盲目的蠻幹、硬幹。

這麼想下去,如果驢以龐然大物之形不顯示強,就不會有硬碰硬的衝突,和老虎和諧相處下去也説不上。

再説,學生畢竟不是老虎,我自然沒有被吃掉的危險,這麼想懸着的心自然也就釋然了,但黔之驢的下場使我警覺,決不能夠學黔之驢的。

怎樣才不會犯黔之驢的錯誤哪?

那就首先了解我們的對手——學生:

現在的學生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強,有着強烈的自我成功慾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更渴望被老師、同學、家長認可和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衝動,偏激。

再來看我們自己:

我們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格,堅定的信念,這些就是我們的本錢,所有的這些使我們在學生看來,儼然就是龐然大物也。

面對着學生,我們也有龐然大物的優勢,學生自然有敬畏之心,這正是我們實施我們教育的時機,以我們的學識,以我們的人格去感染,去教化,去塑造,想必也就會有我們的期望。

但我突然有種害怕的感覺,我們的學識,我們所擁有的所謂龐然大物是紙包不住火的,終有一天,會被學生看破,甚至超過。那時我們不也是黔驢技窮嗎?

是呀!在舞台上,我們的演技總有個頭,到時不免落個技窮的下場。

我們為什麼會技窮,是因為我們是演員,是因為我們在舞台,如果,讓學生在舞台上表演,既滿足了學生想表現的慾望,又讓學生落個技窮的下場,到時

我們面對黔虎技窮的老虎不也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嘛。

這麼想,我們是黔之驢,也不必害怕,因為我們不會有技窮的時候,因為我們不是演員,自然沒有演出結束的後怕。

於是,我想説,

給學生一個舞台吧!

讓學生在我們搭建的舞台上盡情的舞蹈吧,

讓學生自己自由的發揮、自主的發展,自編,自導,自演吧

夜淡,天明瞭,凝視着黔之驢,心情久久不能夠平息:

讓老虎表演!這就是黔之驢告訴我的。

黔之驢讀後感 篇七

我不得不感歎《黔之驢》真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啊,這篇文章講述在貴州一個地方沒有驢。可是偏偏有個多事的人要運送驢進去,結果運到以後發現驢沒有什麼能耐,於是就把驢擱置在那裏。結果當地老虎看到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開始就害怕,後來就慢慢習慣了驢的存在,最後老虎吃了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生活當中真正有本領的人往往顯得很膽小很怕事,而那些外形龐大,德行很好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沒有什麼能耐的。而當這類沒有能耐、外形卻很有派頭的人遭人全然看穿的時候,這個人也就到了要覆滅的時候了。

通過閲讀《黔之驢》這個故事,我也想到了,其實文章當中講述的那隻老虎不恰恰像是三國演義當中的曹操嗎?曹操一生陰險狡詐,在外人看來曹操不過就是一個艱險小人,可是曹操最終還是完成了大業,建立了魏國,這不恰恰反映出曹操的實力嗎?反觀袁紹、公孫瓚、袁術之輩,外表看起來實力雄厚、品行端正,可是未必真是如此。

總之,這篇文章不錯,我才學拙劣不能夠領取其中所涵蓋的更深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