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物種起源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2W

物種起源讀後感精品多篇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讀了《物種起源》,這本書是達爾文寫的。是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着作。《物種起源》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作品,達爾文用其仔細的觀察及豐富的想象力,在這本書中詳細描寫了生物物種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繁多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物種起源》就象是一棵樹不斷能長出新的枝條,在生物的演變過程中,新的物種分枝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出來。但畢竟整本書也就是在探討物種的問題,這是假設有了生命以後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達爾文的觀點是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適者生存,這點我非常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進化,物種也有變化,本不是達爾文首先發現的;進化學説,也不是達爾文創建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長的歷史。不過達爾文加上他觀察所得的新材料,總結和發展了進化學説,提高了它的科學性,徹底擊毀了科學思想界中的宗教統治,建立了生物學的真正基礎。在解釋萬物及生命起源的時候,所有的理論都是要靠信心來接受的,也既是説,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應該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礙,因為這些信仰裏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認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很適合我們中國小生閲讀,我們還應該學習達爾文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二

在東方,一直流傳着女媧捏土造人的傳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在西方,則相信上帝創世説,也同樣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然而,達爾那部驚世駭俗的鉅作:《物種起源》則扭轉了一切。為世俗中迷茫的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

《物種起源》使那些遠古的傳説,在它的面前不攻自破。它擺脱了科學的束縛,使人們的思想進一步得到了解放;它引領了時代潮流,使自然科學迅速崛起;它惠及了後世,更使我們明白了拼搏的重要。雖然在這條人們慢慢認知科學,瞭解科學的道路上,存在着諸多坎坷,但陽光總在風雨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物種起源》經得起歲月的推敲,經得起後人的考核。“生命只有一個祖先,因為生命都起源於一個原始的細胞的開端”,這多麼令人難以置信,但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一粒小小的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一粒小小的受精卵,則誕生了我們……讀着《物種起源》如讓思想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科學的天空翱翔,親身感受着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物種起源》使自然科學迅速崛起,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引領着這原本保守的時代,使它走在世界前列,李卜克內西對此做過生動比喻:“達爾文遠離大城市的煩囂,在他寧靜的莊園裏準備着一個革命,馬克思自己在世界囂嚷的中心所準備的也正是這種革命,差別只在槓桿是應用於另一點而已。”《物種起源》中的進化論引導着人們深入研究,為分子遺傳學生物學開拓了道路。由此,進化論不愧被稱為19世界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有了它的推動,自然科學迅速崛起,如虎添翼,科學領域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社會又向文明邁進了一大步。這無不顯示着它的輝煌。讀着《物種起源》感受着先人的智慧,科學的偉大,在它面前我就像滄海中的一粒粟,在這鉅作的震撼下,望洋興歎。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無不在提醒着我們要競爭,要拼搏,這就是生存的法則。同樣在這奇妙的自然中也無法改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着血腥的一幕幕,弱肉強食,強者稱王,已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不可改變的規律。歷史就是最好的見證者,中國清政府閉關鎖國,從而造成中國與世隔絕,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中國落後了,落後就要捱打!中國由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道路,開始了中國百年來的屈辱史。唯有強者才能稱王,唯有適者才能生存。現在這條中國巨龍終於復甦了,沉睡了這麼久也是時候騰飛了,中國吸取了歷史的教訓,一刻也不敢鬆懈,奮起直追。因為歷史證明,適者生存,這條生存法則是亙古不變的,唯有適應才是上策。對於我們本身,既然自然選擇了我們,我們有幸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那我們就要好好把握,既來之則安之,努力拼搏,不要讓自己成為弱者,成為別人的墊腳石,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競爭的犧牲品。只有拼搏,才能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立足於這個社會。讀着《物種起源》,感受着競爭的無情,告訴我們現實的殘酷,但與此同時,它也激勵着我們勇敢前行。因為未來充滿戰場,需要我們的拼搏。

《物種起源》的魅力就在於此,這是一場沒有硝煙,沒有鮮血的革命,卻悄無聲息地改變着人們,影響着社會,衝擊着世界。《物種起源》讓我感受到了科學令人着迷的氣息,科學如同一個巨人,他有偉岸的身軀,挺拔的身姿,氣吞山河的氣勢,無不讓人震撼,令人仰望。就讓科學解放我們的思想,使科技崛起,國家興盛,激勵着我們拼搏向上吧!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三

以前,我站在海邊的沙灘上,陷入了這樣的深思:潮起潮落,無法計數的分子,各自孤獨地運行着,相距遙遠卻又息息相關;驕陽彌散着能量,射向無垠的宇宙。

大海掀動着波浪,在她深處,分子變幻重組,悄悄地萌生新的組合,它們將自身複製,愈變愈大,愈變愈複雜,DNA、蛋白質,她們的舞蹈愈加神奇……我常常想着這些奇妙的東西,若在從前,人們根本無法推測她們的“行蹤”,而如今的科學,卻能使我們向這“神奇”靠近,輕探她的鼻息……

《物種起源》,是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鉅著,更是一部科學的偉大篇章。它講述了生物進化的過程與法則。全書能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資料是全書的主體及核心,標誌着自然選取學説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設想站在反對者的立場上給進化學説提出了一系列質疑,再逐一解釋,使之化解。這正表現出科學的學説本身不可戰勝的生命力。在第三個大部分,達爾文用它的以自然選取為核心的進化論對生物界在地史演變,地理變遷,形態分異,胚胎髮育中的各種現象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從而,使這一理論獲得了進一步支撐。試問,有此發現與成就的原因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科學的力量!

那不容低估的科學,是它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概念。由於科學的發展,這天,我們能夠想象無窮奇妙的東西,比詩人和夢想者在想象中的豐富、離奇千萬倍。比如吧,詩人想象巨大的海龜馱着大象到海里旅行;而科學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別樣的畫卷——天宇中一個巨大的藍色星球正在旋轉,它的表面,人們被神奇的引力牢牢抓住,並依附着它柔和地、永不停息地轉動着……

而科學有如一把雙刃劍,它刀光驟起,許多人也因此殞命;它又猶似一把鑰匙,既通往天堂,又延伸至地獄,它能使國家富強,推動整個歷史潮流的發展;它又能使人們為了利益,不惜發動戰爭,讓硝煙瀰漫整個天宇。而這“鑰匙”又確實有它的價值——沒有它,我們無法開啟天堂之門;沒有它,我們即使明辨了天堂與地獄,也還是束手無策。這樣推論下來,儘管科學知識可能被誤用以導致災難,它的這種產生巨大影響的潛質本身是一種價值。只是人們用錯了它,因而,我們更要把握好這把鑰匙,“鑰匙”的確很輕很輕,但是它握在手中之後,就會變得很重很重……

還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和無盡的寶藏是不會帶着它的使用説明書的,因而人們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步步摸索,投入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技術,才能真正翻開她的“使用説明”,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激動、驚歎和神祕,在我們研究問題時一次又一次地出現。知識的進步總是帶來更深、更美妙的神祕,吸引着我們去更深一層地探索。有時探索的結果令人失望,可這又有什麼關聯呢?我們總是興致勃勃而自信地深鑽下去,發現無法想象的奇妙和隨之而來的更深、更美妙的神祕。這難道不是最激動人心的探索麼!打個比方,先賢們締造了民主的制度,正因我想沒有一個人絕對懂得如何管理ZF,我們只有用這樣一個制度來保證,新的想法能夠產生、發展、被嘗試運用,並在必要的時候被拋棄;更新的想法又能夠如此地輪迴運行。這是一種嘗試――糾偏的系統方法。這種系統方法的建立,正是正因在18世紀末,科學已經成功地證明了它的可行性。質疑和討論是探索未知科學的關鍵。如果我們想解決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務必這樣地運用科學,才能把通向未知的門開啟。

當然,人類還處在初始階段,在人類魯莽衝動的青年時期,常常會製造出巨大的錯誤而導致長久的停滯。但我們知道偉大的進展都源於承認先前的無知,都源於思想的自由。因此,我們遇上各種問題是毫不個性的。好在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年,我們的職責是學所能學、為所可為,探索出更好的辦法。我們就應放開被束縛的雙手,宣揚一種科學的精神,一種自由的思想,告訴更多的人們,不好怕被質疑而扼殺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是就應毫不氣餒地、毫不妥協地堅持自己思想的自由。這一切,都源於同一個信念:我們摯愛科學!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四

一百七十年前,貝格樂號乘風破浪,向美洲進發。當一位青年踏上美洲大陸,生物學的新大陸也漸漸向人們敞開。

一百七十年後,《物種起源》已獲得了不朽的殊榮。從翔實的案例考察到對地質、物種分類的研究,從遺傳、變異、選擇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以其不畏權威的勇氣和嚴謹謙遜的學術態度,揭開了科學與社會新的一頁,成為生物學史上啟明星式的人物。

如今,《物種起源》對於我們還有什麼價值呢?我合上書,陷入深深的思考。誠然,它為我們如今的生命科學研究指明瞭一個前進的方向,但它所揭示的自然法則,無時無刻不在規約着自然界中的一切。人,作為自然界的成員,理應遵守已被我們認識的自然法則。

然而,人類果真是自然律法的遵守者嗎?

在達爾文時代,工業革命已經結束,但工業文明的烏雲尚未籠罩整個世界。達爾文在討論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區別時曾寫到:“人類只為自己的利益而進行選擇,而‘自然’則只為被它保護的生物本身的利益而進行選擇……‘自然’的產物所表現出來的技巧要比人類的產物的技巧更加高明……它靜悄悄地進行着極度緩慢的工作。”在達爾文筆下,“自然”彷彿公正的母親,平等地給予她的所有的孩子生存的權利。

然而,“自然”最得意的傑作——-人類,卻在幾百甚至幾十年內不斷越過自然法則“公正”的邊界,殘食“母親”的血肉。正如紀錄片《海洋》中説:“生物用了幾百萬年時間,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然而我們人類,在發展的短短歷史之中,卻將不可動搖的大自然的平衡破壞殆盡。”在利益的驅使下,成百上千的鯊魚被割鰭活生生地拋入海中,數以萬計的鳥兒因失去家園而病死、餓死。物種,已不再是如達爾文所説的“和諧、漸進地演變”,而是時時面臨着絕滅的危險。人們“忘記”了自己的起源,自然會忘記謙虛和尊重。

因此,《物種起源》的價值絕不僅在於開拓和研究。人類在自然面前仍是個孩童,隱藏在自然深處的,仍是神祕的新世界。哪怕一個最微小的細胞,其構造之精巧,也足以讓人心生敬畏。在人類發展的腳步空前加快的今天,《物種起源》能給予每個普通人的也許更是一種信念:尊重自然法則,遵守自然法則,回到“源”點,對自然始終保持一顆謙卑敬畏的心。一味貪圖速度的提高最終會斷送長遠利益。因為自然終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同樣須遵循被選擇的規則。而這個選擇者,也許恰恰就是人類自己。

回到“源”點,並不意味着拋棄一切,而是在發展中尋求與自然平衡和融合。我們應摒棄“唯我獨尊”的統治者思想,認識到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理應是進化在新時期的發展,也應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信念。

回到“源”點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物種起源》中的話向自然作出保證:所有生物彼此之間以及與它們的物理生存條件之間所存在的那種美妙而又複雜的相互適應關係,是沒有終點的。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五

抬眼於浩瀚的星空,不覺會感歎人類自身的渺小——螻蟻一世,須臾一瞬。然而,即便是身為蘆葦的我們也都有去追問探尋的慾望和權力。面對匪夷所思的種種現象,有人選擇了等待英雄,有人選擇了寄望於飄渺的幻想,但是,更有人勇敢地站起來,質疑、觀察、推演、實踐,敢於去向世界“索取”。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科學精神。

時代呼喚着偉人,偉人也終究沒讓我們失望。有一位老人,驅散了生命山谷前的`薄霧,掙斷了禁錮只會自由的枷鎖,將上帝的假皮生生從教皇虛偽的身上剝下,將源於神的時代的愚昧菲薄從世間驅逐,人重新認識了自我——我們是“優勝劣汰”的勝者而不是上帝心血來潮的玩具。“人”的時代來臨了。

十九世紀,歐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的輝煌,人類歷史上有許多推動時代進步的偉大構想在這裏起航,藍圖在這裏鋪展,被馬克思譽為“三大自然發現”之一的進化論也位列其中。

它的科學價值、社會價值、思想價值不可估量。

愛科學,號召的並不是滿腔的熱血,反而是理性的思考以及甘於寂寞的淡泊。年輕的達爾文意氣風發,沒有像絕大多數的“實驗室嬌花”那樣閉門不出,達爾文選擇了去室外探索世界,選擇用科學實驗代替了“紙上談兵”,開始了他的航球旅行。然而就如蘇格拉底愈加地發覺自己的無知一樣,達爾文結題計劃也一拖再拖,一年、兩年、三年……最瞭解生命科學的達爾文,彷彿變成了世上最無知的人,不斷地思索發問,論題不斷被提出、證明、質疑、推翻……如此反覆,孜孜不倦、樂此不疲。與他同時代的物理學家發表了一篇篇論文,英國的學術界革命如火如荼,有人也全達爾文提前把部分論文發表,卻被他婉拒了——在真正揭開生命奧祕之前。《物種起源》,達爾文畢生心血,當他放心地將手稿託付給出版社時,離他立志於博物學研究已經整整二十年。

“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在科學界,永遠不需要頂禮膜拜,積極思考,敢於提出質疑,往往才是對偶像的最高致意,倘若因此來使他們的學説更加完善和發展,那才是科學先驅們所期望的。拜讀科學鉅著,讓我們有幸與大師零距離接觸,去聆聽他們的教誨,吸納他們的精華,然而,最重要的是——領會他們的精神。成功是不可以複製的,僅僅是單純的接受必定會被同化,而只有敢於質疑,才能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當然,提問並不是詰問,是辯駁而非詭辯,倘若只是有一時衝動、沒有根據的猜想,缺乏科學嚴謹的實驗證明,定然會貽笑大方,縱使確有其理,最終也與成功失之交臂。

熱愛科學不僅要有獨自堅守的毅力,也要有與合作共事的胸襟。不僅要有埋頭苦幹的執着,也要有獨闢蹊徑的創新。不僅要有義無反顧的果敢,也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不僅要有奪取成功的信心,也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豪地宣誓:“以熱愛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六

然而,科學與唯心的鬥爭是長期的。直到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90年代,有的宗教人士才承認了進化論。1996年,在生物進化論日趨深入人心的環境下,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不得不改變了教會對達爾文主義的否定態度,教廷不得不拋棄了“上帝創造世界和人類始祖”的信條。

而事實上,如今仍有很多人否定並駁斥進化論。我不久前還看到一篇文章,文中仍然以神創論否定進化論。

由此,可想而知,在一百多年前,達爾文要否定殘酷的教會的理論是多麼的困難。讀此書,讓我知道了對待科學一定要認真,對真理,就要百折不撓地堅持。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體現的認真精神同樣值得欽佩。當他談論到一些問題時,由於版面的限制,無法進行再多的論述,雖然書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證實他的觀點,但他仍告訴讀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將有對此問題更深入的論證。我想,對這種問題,能夠不敷衍,充分體現了達爾文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物種起源》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系統闡述生物進化理論基礎的生物學著作。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1859年11月24日在倫敦出版。

該書中,達爾文根據20多年積累的對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形態學、胚胎學和分類學等許多領域的大量研究資料,以自然選擇為中心,從變異性、遺傳性、人工選擇、生存競爭和適應等方面論證物種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物種起源》不僅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使進化論思想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而且引起了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有着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明瞭這樣的科學原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種不是不變的,而是由低級向高級逐漸進化發展的。進化學説包括以下幾點:1.多數變異是微小的,在自然狀態下顯著的偶然變異是少見的,即使出現也會因為雜交而消失;2.自然界的變異是連續過渡的,從個體差異到輕微的變種、顯著的變種、亞種和新種;3.自然選擇:生物都有按幾何級數增加個體數目的傾向,但是資源(如空間、食物等)又是有限的,因而,同一物種內的不同個體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為獲得生存機會而鬥爭(競爭)。並導致大量個體的死亡。4.一些經過修改和發展的概念,主要為性狀分歧。達爾文從家養動植物中看到,由於按照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一個原始共同祖先類型,即野生品種,可以被培養成許多形態特徵顯著不同的家養品種。同樣,自然界的同一個種內個體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越大,則適應不同環境方面越是有利,因而將會繁育更多的個體,分佈更為廣泛:隨着差異的積累,分異(歧異)越來越大,原先的一個種就會逐漸變為一系列變種、亞種乃至不同的新種。這就是性狀分歧(分異)的原理。達爾文還闡述了地理隔離對性狀分歧和新種形成的促進作用,被大洋隔離的島嶼上山雀和海龜的變異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一個地域內,由於資源(如空間、食物等)是有限的,因此每一個地區所能維持(支持)的物種數量及生物個體數量是有限的。生存鬥爭、自然選擇的結果便導致具有有利變異的類型個體數目增加,相對劣勢類型個體數目則減少直至被淘汰或滅絕。隨着性狀分歧的加大,新種不斷形成、老種滅絕,特別是由於中間過渡類型的滅絕,不同物種之間形態差異逐漸擴大:而在生物分類的實踐中,相同的物種歸於一個屬,相近的屬歸於一個科,相近的科歸於一個目。如果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來看,生物的分類系統形成過程就好像一株不斷分叉的大樹。對此,達爾文曾用一株大樹對自然選擇的原理做過生動形象的描繪。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七

我買了一本由達爾文着、舒德干等人譯的《物種起源》,這是一部影響人類科學發展進程的絕世經典,我一直希望能一睹這本百年鉅著的風采,終於有閒暇靜下心來仔細閲讀一番。

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以豐富的研究資料,嚴謹的科學論述,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引人入勝的文筆,向全人類莊嚴宣告了物種發展的偉大理論——進化論。

在此之前,人類有關物種發展的認識一直籠罩在唯心主義宗教統治的陰霾中。

人們認為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都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所創造的,神主導一切!各個物種都是孤立的,其間沒有任何親緣關係。

在那個年代,違背教會之難,難於上青天。

但烏雲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無法阻攔人類追求真理的腳步。

總有那麼一批堅持真理的人,不畏教會等反對組織的壓迫,堅持真理,經過幾個世紀,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鬥,真理終於戰勝謬誤,人類終於見到了科學的曙光。

達爾文就是這樣一個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書中主要探討了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的起源?達爾文用其仔細的觀察及豐富的想象力,在該書中描寫了生物物種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繁多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

就象是一棵樹不斷能長出新的枝條,在生物的演變過程中,新的物種分枝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出來。

達爾文相信所有的物種都是由簡單的生命單位演變而來,但最初的生命是怎麼來的呢?一個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實是達爾文認為它們是被創造的。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體現的認真精神非常值得欽佩。

當他談論到一些問題時,由於版面的限制,無法進行再多的論述,雖然書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證實他的觀點,但他仍告訴讀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將有對此問題更深入的論證。

我想,對這種問題,能夠不敷衍,充分體現了達爾文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書中的很多內容值得我們去思考及爭論,也有更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敬佩和學習,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我的成功取決於我複雜的心理素質。

其中最重要的是:熱愛科學、善於思索、勤於觀察和蒐集資料、具有相當的發現能力和廣博的常識。”我將以這句話為目標,將結合自己的教學,更進一步地深讀此書,為自己充電。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八

經常在文獻中看到被引用的《物種起源》,時隔100多年的書或其中的觀點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我滿懷好奇心,通篇閲讀了達爾文先生所著、苗德歲先生翻譯的《物種起源》。該書的核心觀點,如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緩慢進化的早就被人們所熟知,但在19世紀中期大家都在爭論生命是不是由神創造的年代顯然是有化時代好處的,怪不得恩格斯説它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了。

以擁有現代科技水平頭腦的人來看《物種起源》,你或許會發現它是類似於科普性質的著作,但書中羅列的事實和超多的生動的案例在我看來,即使對此刻的科技工作者依然是有啟發的。

達爾文堅信“自然界中無飛躍”,認為變異是緩慢的過程,不是突飛猛進的。他在書中花了超多篇幅來解釋為什麼變異是緩慢的,他同時也多次坦白人們對自然選取和一些自然現象的無知,如在書中他不厭其煩的説人們對於某些問題“極度無知”、“一無所知”和“知之甚少”,一個謙遜有禮的老學者形象躍然紙上。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達爾文沒有過多的糾纏在造成後代與親代每一個細微差異的原因,但他認為透過自然選取積累的差異使得平衡發生哪怕毫釐之差,而這便會決定哪些個體將生存、哪些個體將死亡。此刻來看這樣的闡述,即種間差異,是何等的正確啊!

雖然達爾文沒有深究某個細節,但基於超多的觀察和試驗他最終發現了物種的起源和進化的規律。而這些要歸功於他的科學精神。如他堅信透過解剖學的手段來解釋現象,在對馬駒身體比例的分析上他是透過“仔細測量”得出相關結論的,他在論述雜交不育性時反覆強調“未經試驗,無人知曉”,他在疑惑什麼使馬滅絕的因素時對自己的驚異表示“無根無據”。我着實被這些體現達爾文嚴謹的科學精神的例子所震驚!這或許解釋了為何18世紀的世界科學中心是英國!達爾文在對論點論證的同時,會舉很多有説服力的小案例,這要得益於他的勤奮,我想他就應是一個隨身攜帶筆和紙隨時做記錄的人。如他做了蘇格蘭冷杉幼苗更新的小試驗論述生存鬥爭,他透過種子萌發的試驗論述擴散的方法,類似的小試驗或許令現代的研究生都感到汗顏。科學精神歸科學精神,當我讀到達爾文關於騾子和斑馬的進化關聯時,我絲毫不懷疑靈感在達爾文構成其學術觀點中發揮的作用。

達爾文在書中反覆強調所有的生物都有高速增殖的傾向,即按照幾何比率增加的速度,而恰恰由於生存鬥爭的存在才不至於使一個物種就佔用了地球的全部資源。而這或許部分解釋了為何自然界的許多生理生態現象均可用冪函數Y=a*Mb來解釋。書中達爾文舉了林奈關於植物增長的例子,做為一個增殖最小的邊界,植物的更新速度也是驚人的。達爾文同時也堅信種內之間的鬥爭是最慘烈的,正因種內的個體有相同的資源需求。由於種內生存鬥爭和外界不利環境致使世界上每種生物均不能按照幾何比率無限制的增長,這點難道不能用於解釋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嗎?如果沒有戰爭、瘟疫和地質與氣象災害,人類估計會遍佈地球上每個角落,若果真如此,人類這種毫無限制的增殖或許導致其自身的快速滅絕。從這點好處上來講,戰爭、瘟疫和地質和氣象災難倒有好的一面了。

達爾文對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興趣以及其顯赫的家世促使他完成了近5年的環球科考,這樣的經歷是達爾文完成《物種起源》的基礎。書中超多生動的案例幾乎嚴謹地證明了他的論點,這種科學精神是值得稱道的,如他在書中不停地論述試驗和數據的重要性。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書中沒有生物化學方面的數據,也僅採取簡單的數理統計分析,對一些“法則”和“規律”不能很好的解釋,但書中解剖學、形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的知識,個性是科學思維和邏輯依然對現代的科學研究有啟發好處!

物種起源讀後感 篇九

敢於浪費自己生命當中一小時的人,尚未發現生命的價值。——達爾文達爾文的進化論想必大家都聽説過,這一觀點在《物種起源》裏有很清楚的體現。那麼,達爾文到底是誰?這本書到底在什麼背景下怎樣寫成的呢?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是英國的著名生物學家,也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經乘着貝格爾號艦經歷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1859年終於發表《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説,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1859年11月24日,在英國倫敦,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這一天,倫敦眾多市民湧向一家書店,爭相購買一本剛出版的新書。這本書的第一版1250冊在出版之日即全部賣光。這本轟動一時的新書就是《物種起源》,它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鉅著。馬克思曾説,《物種起源》非常有意義,這本書可以用來當做歷史上的階級鬥爭的自然科學根據。

達爾文於1809年出生在英國,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名的醫生。他從小就活潑好動,喜歡採集昆蟲。在他16歲時,他的父親為了讓他繼承祖業,送他去愛西堡大學學醫,但他對於學醫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常去觀察動植物,研究神武標本。在19歲那年,達爾文又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在這裏的學習和結交為他將來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在編寫《物種起源》前,達爾文還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創造的。在“貝格爾”號遠航考察船航行中,許多實例引起他的思考,並使他對“上帝造物論”產生了懷疑。各地的所見所聞,都説明隨着時間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漸進化的。但是,當時達爾文還不能説明引起生物進化的原因。考察歸來,達爾文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他耐心地收集資料和證據,還因此親自飼養鴿子,觀察家鴿在人工飼養下所產生的變異,最終確立了自然選擇學説,由此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

這本書雖然不是文學作品,但他用平凡樸實的語言,用記敍性論證舉例性口吻,客觀敍述他環球旅行和觀察研究家養動植物時觀察到的事物。他捨去文學語言的誇張華麗,更多使用精準與謹確的語言。

那麼,為什麼是達爾文首先發現並確立了這一學説呢?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裏,達爾文發現在將要脱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裏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他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裏,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他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裏的甲蟲藏到嘴裏,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着這些奇怪的甲蟲,達爾文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裏的哪隻給忘記了。嘴裏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他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裏。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把它命為“達爾文”。

看來,這與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學術的研究,科學探究精神,執着忘我精神,分不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和他的鉅著帶來的啟示還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