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杜甫傳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66K

杜甫傳讀後感多篇

杜甫傳讀後感1

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業文明發展的頂峯,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業文明由盛轉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的兩側: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着的,看到的是無窮盡的藍天,悠悠的白雲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割聲悽苦。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誌,盛唐過去以後,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峯,使後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痛斥禍亂,關心人民,因而隨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後代詩人學習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由於影響大,保存下來的有關他的古蹟也就特別多。

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裏度過青少年時期,於是這裏有杜甫的故里紀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陝西長安縣於是有紀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於是這裏也有一座紀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裏紀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湖南,兩年後死在這裏,於是湖南平江縣這裏有紀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並不大,跟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編選的《才調集》,選唐詩一千首,裏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時,杜甫還談不上什麼知名度。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聖。

杜甫傳讀後感2

羨慕和嚮往李白的謫仙風度、灑脱赤誠,但更敬佩杜甫的憂國憂民、大氣博愛。

杜甫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我曾想過,倘若杜甫不是出生於一個官僚家族,倘若他沒有熟讀詩書,而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市井之家,那麼憑着雙手辛勤勞動,或許杜甫一生還能多吃上幾頓飽飯,晚年也或許不至於那麼淒涼吧。可我又想,在那樣一個亂世,像杜甫這樣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賦税、徭役,他又是一個有名氣的詩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個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筆下“三吏三別”中人物的下場,甚至更悽慘吧。

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華和當時的社會共同造就了一個詩聖,一個獨一無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讀杜甫的晚年,耳畔彷彿響起了這熟悉的歌詞,歌聲悽婉,聞之動容。

流亡天涯,衣食無着,舉目無親,故交不斷喪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親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鄉,盡是陌路,我不識你,你不知我。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無論多麼艱難的日子,也會因為有親人和朋友的存在而變得容易堅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敵國,卻舉目無親,沒有一個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義呢?當歲月流逝,年華老去,最害怕聽到的消息恐怕就是親朋故舊的死訊了吧。

56歲的杜甫,一身是病。瘧疾、肺病、風痺、糖尿病不斷地纏繞着他,牙齒落了一半,耳朵也聾了,眼也花了,花白的頭髮也快掉光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

57歲的杜甫,耳聾了。客人和他談話時需要把要説的話寫在紙上;右臂偏枯了,寫信需兒子代書。醜陋而衰老的容顏受盡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時去拜訪他們,扶杖步行,傳達不肯通報,想乘轎子,又沒錢去僱。

他人生最後一年半的歲月大部分是在一隻小船上度過的,因為陸地上再沒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時候,他整整五天沒有吃到一點點東西。公元770年的冬天,這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隻小舟中。他死後,家人無力安葬,把他的靈柩厝在嶽州。

讀完了杜甫悲劇的一生,心情無比的沉重,眼前彷彿浮現了詩人病卧孤舟的淒涼景象。

然而就是這個悽慘可憐的人,卻留下了珍貴的史詩“三吏三別”,留下來《春望》《赴奉先縣詠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就是這樣一個悽慘可憐的人,臨死之前仍不忘憂心百姓的疾苦,擔心國家的命運。

杜甫,始終是值得我們景仰的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靈魂!

杜甫傳讀後感3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於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於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聖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願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於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歎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暫且不説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裏,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杜甫傳讀後感4

讀完這本杜甫傳才知道杜甫和我通過以前學習瞭解的他並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認識裏,杜甫似乎沒有年輕過,永遠都是四五十歲甚至更大,為生活發愁,為國家命運發愁,為百姓發愁。在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他也是年輕過的,也曾滿懷壯志,意氣風發。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艱難,國家的動盪使他的詩歌內容風格發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那個我的認識中沒有年輕過的詩人。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是杜甫《贈李白》中的詩句,此時的他和李白同樣有着豪放、熱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終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於權貴之門,還經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

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聖的潛質,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麼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一位平庸的官員和詩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獻三大賦後得皇帝賞識而平步青雲,成為寵臣,住在華麗的庭院,衣食無憂,也許他的詩作就只有《天狗賦》《雕賦》這些阿諛奉承,粉飾太平的詩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也就不會出現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着想,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擔憂的人就會消失,也許正是他的不得志,窮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着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他自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看到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兇殘可憎,他的詩歌內容產生巨大變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失去國土家園的痛苦。他積極號召人們奮力進行征戰,以保衞國家民族的安全。他寫詩悼念為國捐軀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濱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

在寫三吏這組詩,杜甫的心情十分複雜。對於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他堅決擁護。百姓為支持這場戰爭作出了慘重犧牲,他又極為同情。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愛國又憂民的詩人他才會有矛盾複雜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歎“天地終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總是關懷着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願的成為一名官員。可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瞭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可以説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懷天下的心態被激發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隻盯着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一,他同情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認為不能説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悽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

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後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繫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傳讀後感5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詩人,都説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那同樣杜甫也是一個特別傳奇的人物。

其實對於歷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記載,而文學家記載的相當少,但是他們留下的作品已經足以證明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馮至的《杜甫傳》通過部作品我重新認識了杜甫。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有數的幾個偉大詩人裏面的一個,由於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寫出了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在過去無論多麼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詩都不曾停止放射它們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個屬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裏。他是晉代名將杜預的第十三代孫。

杜甫年輕時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自高自大,誇張甚於實質。當時就流傳着很多關於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説,他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他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堯舜,在文學上把屈原賈誼、曹植、劉禎都不看在眼裏。從這裏我能看出來一個放蕩不羈,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的張狂。這一點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説“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會當雲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杜甫早年成長在唐朝發達的“開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母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時候經常生病,由於身體不好活下來也算是一個奇蹟。杜甫七歲開始學詩,九歲開始學書法,他不斷地作詩、寫字、學習。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陽附近,杜甫身受洛陽文化的薰陶,在他常常上樹折取梨棗的年齡,已經由於他的詩文在洛陽顯露頭腳了。

年輕的杜甫喜歡出門遠行,他喜歡結交好友,欣賞祖國的好山好水。杜甫漫遊了十年,經歷了不少秀麗和雄偉的山川,認識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後來“安史之亂”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負百姓。這一段時間他改變了自己的風格,他開始關心平民百姓。於是他寫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杜甫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詩句豪邁灑脱。儘管他一生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他慢慢變得成熟。他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不得不説杜甫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我們要做一個內心豁達的人。

杜甫傳讀後感6

前些時候讀馮至先生寫的《杜甫傳》一書。書寫得平實可信,敍述誠懇而質樸,沒有一般傳記作品常見的毛病,比如過多的抒情和哲人式的評價,以至淹沒了傳主本身的生命歷程和品格風貌,讀者看到的只是傳記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對傳主的闡釋和渲染,正所謂“喧賓奪主”,傳主本人的生平、情懷、遭際、作為,反而被敍述之外過多的虛飾之詞遮蔽了。我讀《杜甫傳》之前,也有一點擔心,作者會不會對一位偉大詩人投注過多的讚美,而忽略了對他平生經歷包括性格弱點的翔實敍述?杜甫作為詩人的偉大是人所共知的,我想了解作為普通人的杜甫的平凡實在的一面。

讀罷全書,我覺得這是一本樸素誠懇可信的書,我讀到了一個偉大詩人的平凡之處,也從這平凡之處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偉大,在那遍地烽火、國破家亡的苦難歲月,一個人能活下去已屬不易,而他一邊受苦、逃亡,一邊憂患天下,還要苦苦鍛造詩歌,像收養孤兒一樣收養和安頓每一個文字,一個強盛的王朝終於無可挽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無家可歸的他,卻以一行行凝着血淚的文字,打造了一個不朽的詩的王朝。這是一顆詩心對另一顆詩心的深摯觀照,這是一個詩人對另一個詩人的遙思和憑弔。

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是寫杜甫在生活艱辛、衣食無着的逃難日子裏,他曾沿途採藥、替人治病,收點微薄的錢以接濟貧苦的生活。看來杜甫是懂醫的。採藥、製藥、看病,他一個人為患者提供的是“一條龍”服務。偉大詩人曾經做過小小的郎中。我又想到,在古代,文、史、哲、醫並不截然分家,文人們大多數也許都是懂醫道的,中醫從哲學得到直接啟發,陰陽、虛實、表裏等既是古典哲學的範疇,也是中醫的基本概念,醫書大都寫得文采華贍,詩味濃郁,醫書,簡直是用文學語言寫成的哲學。所以在古代,文人懂醫道也許是基本素養,不足為奇,而確確實實親自上山採藥,親自制藥賣藥,親自行醫的,並不多見。當我讀到杜甫在成都、在甘肅同谷等地賣藥行醫的敍述,我的確有點感動。

詩或許也是一種藥,尤其是古詩,似乎都像古老的中草藥。不僅指詩的功能,其對人生創痛的撫摸,對生命孤獨的體貼,對受難靈魂的安妥,這大約都是詩的“藥效”吧。而且,你打開詩經一直讀到唐宋元明清,你不僅嗅到了幾千年詩的苦香,也會同時嗅到幾千年藥的苦香,詩裏面所寫的那些數不清的植物,有多少本來就是藥草啊。詩經裏的車前子、木瓜、艾,以及後來詩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菊、芍藥、蓮子、靈芝等等,都是清涼平和,消火解毒的良藥。有時讀到一首詠物抒懷的古詩,其中所寫的植物大都是藥。這首詩就可以當做藥方了。我發現詩人在情懷比較平和、沖淡、寧靜時寫的詩裏,其所寫的植物也就是平和、沖淡、苦中帶甘的那類,近似於“温補”的那種藥。而在孤寂、荒寒的心境下寫的詩,其中就多了些古藤、老樹、古柏、落葉、殘枝,透出一派寒涼、孤弱的苦況,令人感到詩人病得不輕,需要好好“温補”一下。而那些激憤、悲烈的詩,讓人感到無論是詩人或者是當時的眾生與社會,均已被病苦折磨得太久,寒火已深入血脈,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裏俱實,陰陽不調,急需去寒解火,綜合調理,這就需要良醫良藥,當然也要病人自己善於自我調養。

詩或許也是一種藥,在多數情況下,詩人和他的詩並不能改變社會的命運,甚至詩也並不能改變詩人的命運,或許是詩不如藥的地方,但詩是另一種藥。至少,詩人在寫詩的時候,詩撫慰了他孤寂的靈魂,他籠罩在詩的情緒裏,如同病人籠罩在藥的氣息和煙霧裏,在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靈和萬物之氣的灌注和補充,隨詩降臨的精神支持了一個為某種精神活着的人。詩不像藥那麼及時和有效,但偉大的詩可以穿越時空,進入很多人的靈魂,使之感動並獲得滋養。

1998年夏天,我到甘肅成縣(即古代同谷縣),拜謁了城郊的杜甫祠堂,祠堂依山臨河,山仍是當年的山,是杜甫採過藥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樹木已顯得稀疏,望着山上的小徑,我想象着杜甫當年拖着老邁之軀冒雨上山挖藥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臉上泛着菜色的,據説當時的同谷縣令對杜甫一家逃難流落此地,非但沒有給予同情和幫助,相反,這個庸俗淺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臨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連間小房子也不願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棲身於臨時搭起的草棚裏。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個月,就靠每日採藥、為當地百姓治病,艱難地維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個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詩人在近於乞討的艱難日子裏,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鍛打着詩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長的時間,卻寫了一百多首詠同谷的詩。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並將一杯杯酒祭灑於詩人面前。然後,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着一條小徑走到柏樹林中,小徑上長滿了車前草、燈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藥,我想,這些藥或許都被杜甫當年採過,它們的種子一代代延續下來,我聞到了苦澀芳香的氣息,正是杜甫當年聞到過的那種氣息。

是的,一千多年了,或者再過幾千年幾萬年,藥的氣息不會改變,它繚繞人世的疾病和痛苦,它使短暫的人生與無窮的自然久遠的歷史發生深刻的聯繫。我採了一枝薄荷夾進隨身攜帶的杜甫詩選裏,杜甫採過的藥和杜甫寫下的詩又在一起了,詩與藥見面了,它們彼此呼吸着對方的苦香……

杜甫傳讀後感7

在泱泱中華光輝燦爛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發出讚歎;

在泱泱中華根深葉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綠樹,高聳入雲,你不得不需要仰視;

在古往今來異彩紛呈的文化史節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詩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誠拜讀!

帶一份崇敬,懷一絲心酸,品讀杜甫,就如品讀一部詩集,一部寫滿悲憤,同時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詩集。

舉世不第,壯志難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雲似地飄來飄去,將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賦予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壯闊,賦予了杜甫“白鷗沒浩蕩,千里誰能訓”的氣魄;人民的疾苦,賦予了杜甫“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

杜甫雖有“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遠大抱負,但大唐的土地上卻沒有留給杜甫施展抱負的那一片空間。於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雲,一片寫滿了詩的雲。

仰視這片雲,它偶爾也能與別的雲相遇,使他暫時丟掉了孤獨寂寞,但這短暫相遇之後呢?當然幾片志同道合的雲消散了,永遠離他而去之後呢?此時,充斥着杜甫的內心,映入了我的眼簾的卻又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孤獨和悲涼。

你想做一隻鳥,卻沒有高天任你來飛;

你想做一條魚,卻沒有闊海憑你來躍。

你只能做一片雲,飄在滿是憂愁,滿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戰火紛飛的大唐土地,看着浮華衰敗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然後默默地掉着眼淚,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靈魂卻化成了一部詩集,記錄了你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部詩集落在了人間,被無數人看到,又被無數人傳播;讓無數人落淚,又讓無數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讀了它。

杜甫傳讀後感8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着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的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

杜甫傳讀後感9

杜甫被後世尊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與詩仙李白齊名李杜。可他卻和李白過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詩詞主調大多是哀愁,他彷彿也從未年輕過。他在那個時代也許只是個詩人,在現在回望,他卻是個聖人。他出生在一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裏,卻成功蜕變,從愛家到愛國,從愛己到愛民,從小愛到大愛。

可他並不是一出生就這樣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見證了這個時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後,他也曾年少輕狂過。是那個時代迫使他成長,迫使他蜕變。他少時愛好劍舞,九歲便慣於書寫大字。他也曾寫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他也曾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將屈原,賈誼,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裏。青年時代的杜甫就像當代的年輕人一樣,有裘有馬,能用放蕩與輕狂來鄙視人間的庸俗,只因未受過人間疾苦,有理有據卻只得紙上談兵,空有一腔大志,卻無真才實學。往往高估自己,認為天下不過如此。那時的杜甫還配不上“詩聖”的名號。

杜甫始終是一個出生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薰陶,與大多數人一樣,執着於功名利祿,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訴求。但杜甫可能並沒有什麼官運,在最縱橫的年,遇上了一個從精明到糊塗的帝王——唐玄宗。在長安的十年裏,他用盡全身力氣,卻也做不出任何改變,只得孤寂寥落,離開長安。他看見宮室裏的華美,不禁想起長安街頭的餓殍只得歎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終於開始蜕變,經歷過安史之亂,國家破敗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門裏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個他一生嚮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從此顛沛流離,於天下游走,見識世間疾苦。

應他家族的觀念,他無可厚非的追逐着功名利祿,而他只剩偏偏與官無緣。皇帝身邊盡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變得如此艱難。國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飽受胡人的摧殘,大地滿目瘡痍。想要救國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託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時代,不可能對於帝王制度有任何懷疑,他所擁護的朝廷平時是剝削人民的,到了困難的時候,也不能發動人民抵抗。想救國家,只能徵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這當中,一個正直的詩人自然要感到極大的矛盾,若是強調人民的痛苦,反對兵役就無法抵禦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當中,到了難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閉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説。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場反對侵略戰爭,這時他除去替人民訴苦外,還不得不考慮到國家與民族所面臨巨大的危機。在這時,杜甫把他今生聽到的、經歷的作出了這三吏三別,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峯。他的詩已然能成為“詩史”。

杜甫對這世間的疾苦卻又無能為力,他終於是放棄了做官,對當前的政治表示無望。國家不興詩家行,在任何時候,杜甫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筆,杜甫依然還有滿腔的熱情,又投入到了詩歌的創作當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詩聖與詩史。

杜甫離開了長安,去到了成都。那個談杜甫都不會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這個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經常説怕死,在途中永遠只能被“高人”小視。杜甫説這樣的話未免太過忠厚,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小視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與實際的精神,使一切所謂“高人”都會自慚形穢。杜甫覺得他的一生免於荷役,已經享有特權,也就不辭路途的艱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結束了他十載長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棲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難道杜甫沉醉於自己的生活中,忘記了人民的痛苦與國家的災難了嗎?並沒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天下,他從未忘記,他依舊心繫天下。他二度出川,無奈這天下實在苦難,最後只落得個悲劇的結局。一生最後,仍不忘北歸,終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歲。

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他的一生是個悲劇。一個正直的詩人,在封建社會裏必然的悲劇。他對着社會抱着無限的希望,最後落得極大的失望。他這一生中不乏政治熱情與創作熱情,他的詩才,也不曾因為生活上的阻礙而枯竭,因為取之不絕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個初出江湖的年輕人都曾年少輕狂過,都認為清華北大不在話下,都認為自己定能在這世間闖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臨生活的一座座大山,無數人不得翻越時,才有人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無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奮鬥過,遭受過無數的打擊,最終也放棄了他的政治抱負,但他從未放棄過的,是手中的筆,他抒發內心的武器。一支筆桿撐住他腐朽的身軀,不朽的靈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邊的,杜甫仍是符合當今社會主義的詩聖。

我們現在正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有裘有馬,但我們不得猖狂,唯有經歷過,才知世間疾苦。也許我們也會不斷的經受打擊,但請記得,握住了筆,也要握住初心。

杜甫傳讀後感10

《杜甫傳》,顯而易見,記述的就是一代詩聖杜甫的生平。“杜甫”這一名字,如雷貫耳,我們都不陌生。想必大家從小都學了不少杜甫的詩歌:《春夜喜雨》、《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石壕吏》、《賣炭翁》……但我們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詩歌,對他的生平也並不是很瞭解。在馮至先生筆下,我看到了一個獨立於詩歌之外的杜甫,一個雖然自己尚在苦難中掙扎仍關心民間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於是在萬方多難中成就了“詩聖”的大名。“詩聖”的名號家喻户曉,“詩聖”的詩歌更是被千千萬萬的後世人誦讀和傳承。而這一巨大影響的背後是杜甫那坎坷、顛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縱身一躍汩羅江,讓後人記住了那堅毅斷絕的身影。杜甫也相類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混亂的時代給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動力,使他創造出眾多名流千古的詩文,讓後人記住了這麼一位心繫百姓,博學多才的大文豪。

或許杜甫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為名利謀劃、奔波。長安十年裏,儘管他真真切切地羨慕李白的瀟灑生活,但依舊不肯放棄謀取一官半職的想法;儘管他明白官場的黑暗,甚至親身經歷過中書令李林甫的陰謀,但在所進之賦中仍然對那些權貴極盡奉承之詞。在這黑暗混亂的時代,杜甫也不得不隨波逐流。

但是杜甫終究是杜甫。《杜甫傳》向我們刻畫了這麼一個後來的杜甫。逐漸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温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依然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歎“天地中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着想,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擔憂。這時的杜甫已經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為了後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漢》中説自己是“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裏,杜甫當是身陷泥淖卻心繫蒼生的偉人形象。

杜甫傳讀後感11

記起清江南織造曹氏四代宦海浮沉,沒於曹雪芹。他過着從“糞土金銀,棄擲珍饈”到“舉家吃粥酒常賒”的生活,於是十年功成《紅樓夢》。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開元盛世和中唐亂世,於是在“萬方多難”中成就了“詩聖”的大名。曹雪芹和杜甫,二者同樣以文學作品填充了命運的落差,創作出至今仍領風騷的文學作品。

杜甫的一生,有兩個主要的矛盾推動着他文學與生活的進程,一是他早年入仕和歸隱之間的矛盾,二是他中年應順應本性愛民還是幫助統治者削民之間的矛盾。

在作者馮至筆下的唐長安城是整飭、莊嚴的,然而家家户户紅牆映着的已是夕陽。被國家富強之景翳眼的玄宗不知桑門害政,將社稷國運交託於佞臣,便與貴妃縱情聲色,諷諫受阻,忠者見謫,信者被害,而當時蒙在“盛唐”政治上的便是陰霾。在後來驅使着杜甫詩載民間疾苦的一腔愛國熱情、憂國思情在這時只被買買官職前為官之一次又一次的名不副實的選官考試和越來越窘迫的生活打擊着,這説明唐朝在沒有破落得要買賣官職前謀官之路就如老鼠洞――見則堵之,也使得他與李白相處時親睹的其豪放生活與現時入仕無門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邊想念着李白,又一邊不斷予權貴以求官之詩,貧困與事業心註定杜甫無法瀟灑。而此時杜甫的詩正如原文所説,“不外乎個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麗與雄壯”。

杜甫詩風的變化與他人生矛盾乃至唐朝國運的轉折在時間上是有重疊的,但是最前者首先起了變化。孔語“四十而不惑”,從杜甫的詩歌之路的選擇上看來的確如此。40歲寫下的兵車行一詩開始,他詩的國土擴大了,他的現實主義詩歌由受苦受難的百姓填充而越來越入木三分,導致這個變化的是“他由於進仕要求的失敗認識了這個政治集團的腐敗,由於自身的飢餓接觸到人民的痛苦”。因為“君子不仕無義”而在入世與出世間揀出前者,又因為這個選擇而悟得上述道理進而發生後來文學創作上的改變,看來杜甫本人雖然佛緣不深但他一生的經歷總是規規矩矩的循了因果論。

“拜應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這是杜甫朋友高適臨官場有感,但對於杜甫以往歷歷在目的何止是這冰山一角,對百姓的憐憫之詞又豈止這三言兩語?那時他44歲,身無一職,在縣尉的烏紗帽前,卻又不願步高適後塵,然而當時唐朝的山河也即將要破碎在安史之亂中。後來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流亡時期他又獲得左拾遺一職,這個職位低得可憐得官職是皇帝身邊負責上柬與薦良的。這樣他人生的第二個矛盾(中年應順應本性愛民還是幫助統治者削民之間的矛盾)出現了,像撞石鑽土、喧豗不止的滂沱雨,雖然來勢洶洶,但卻為杜甫詩風改變這早已播下的種子得茁壯生長提供了機會。

對水深火熱人民的無法割捨將杜甫從皇帝身邊拉向羣眾,即使這並不是杜甫樂意的。一組詩篇傑作――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的出現已可説明矛盾哪方佔優勢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終於,杜甫無邊落木與不盡長江的磅礴之氣沒有化成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浪漫與不羈,他點石成金的文采也不會化成近代作家們的刀槍筆桿,他的那條詩路就像農人咬牙忍着烈日,漁夫挺腰頂着風浪後最真實卻有力的訴説。杜甫的詩撼人心扉,是因用筆的力度重似寫史。

世界上許多文學家認為沙翁不是屬於某個年代的而是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樣的永恆,但是即使這個信念再堅固,人們在研究和欣賞的時候也無法輕易的跨過時代與文字運用不一的坎兒,我們在研究杜甫的時候也是遭遇這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這篇傳記終於讓我停在以往一貫奔走着的驛道旁,稍將重點從分析《蜀相》中“自”和“空”是否可以換掉、《登高》的首聯到底可以數出多少個對仗結構,移向真實具體的蓬亂的長安之春是如何讓杜甫驚心、濺淚,移向擁洞庭勝狀的岳陽樓上杜甫是如何因目睹戰火而愁思不斷,而這些都是走馬無暇目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