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七年級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44K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七年級讀後感

同學們知道嗎?所有的好書,都將給我們的骨骼補鈣,給心臟輸血,教會我們怎樣靠近本真生活。那麼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夥伴們,不曉得內心有何感悟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七年級讀後感5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篇一】

保爾是一個苦孩子,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受欺侮,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但是,他敢於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於起來改善自己和勞苦大眾的命運。他在朱赫等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捍衞蘇維埃政權的鬥爭。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向困難挑戰,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的過程。可是,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呢?一天之中冒着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17次衝鋒,身患傷寒餓着肚子踩着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裏掙扎出來,躺在病榻中受盡傷痛的折磨。雙目失明後,他回到家鄉,只求能聽見母親的聲音,然而親愛的母親卻已化作了一堆黃土,即使是這樣,直到最後,他還要把自己的經歷經過昇華之後變成精神財富獻給人類:“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臨終之際,他能夠自豪地説: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段名言曾經喚起幾代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錘鍊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也許有人會説,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保爾已經過時了,中國早已進入到改革的時期,與保爾相比,我們更瞭解比爾?蓋茨,更欣賞他,甚至更崇拜他。還有人認為,保爾的意志品質固然非常值得學習。但他終究不過是顆無怨無悔的“螺絲釘”,現代社會更崇尚個人的自身價值的實現和人性的充分張揚,每個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話。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青年的某些價值傾向。誠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努力讓自己過上富足的日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人們對自身的人生理想還有沒有追求的必要呢?保爾精神還應該不應該弘揚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保爾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有着更強的現實性。一個人生目標不明確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往往是一個迷惘無為的人;一個沒有信念的民族,是一個危險的民族。個人的奮鬥唯有和黨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人生才會顯其輝煌,才會更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刻內涵之所在吧。因此,“保爾”不會過時,他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豐碑。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篇二】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經典語錄,激勵着中國幾代青年的格言。這本書結合了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生經歷,真實、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戰火紛飛的烏克蘭地區。保爾是一個苦孩子,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受欺侮,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但是,他敢於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於起來改善自己和勞苦大眾的命運。他在朱赫等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捍衞蘇維埃政權的鬥爭。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向困難挑戰,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的過程。

可是,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呢?一天之中冒着林彈雨向敵人發起17次衝鋒,身患傷寒餓着肚子踩着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裏掙扎出來,躺在病榻中受盡傷痛的折磨。雙目失明後,他回到家鄉,只求能聽見母親的聲音,然而親愛的母親卻已化作了一堆黃土,即使是這樣,直到最後,他還要把自己的經歷經過昇華之後變成精神財富獻給人類。保爾是正直的,十幾歲的他,因為正義,敢出手教訓市裏的無賴;保爾是機靈的,身處牢中的他,能抓住機會,輕而易舉地使愚昧的敵人中計而躲過魔爪;保爾是勇敢的,剛參軍的他,縱馬揮刀地向前猛衝,完全進入奮不顧身和忘我殺敵的精神境界;保爾是堅強的,作戰的他,在頭部嚴重燒傷後,在堅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以繼續抗戰;保爾是偉大的,他幾次與死神進行生死搏鬥,最終以勝利而回到親人的身邊,回到戰友的身邊。直到現在,書中的保爾·柯察金同志的精神還支撐着數萬名兒童、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

來吧,讓我們共同來認識他,瞭解他,學習他吧,讓我們為和平而奮鬥到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通過烈火煉成。在冶煉的過程中總不免要遭受各種焚燒,但千萬不要抱怨世事的無常,俗話説: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應該感謝上蒼賜予我們這些困難與磨鍊,終有一天,我們會通過困難長大。正如同保爾一樣,他雖然曾被朋友出賣,被戀人拋棄,但正因着這些風吹雨打,才使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念豐厚了,成為了一個信念崇高,志趣高尚的偉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篇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從小輟學,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4年加入了共產黨。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底,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後來,他創作出了《暴風雨所誕生》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貢獻。

小説的故事情節是圍繞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展開的。保爾出生於烏克蘭的工人家庭,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在國小念書時,神父無理懲罰他,他把煙末撒在神父廚房裏的麪糰上,因而被學校開除。保爾12歲到車站食堂當小夥計,老闆常常凌辱他,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對剝削階級仇恨的種子。十月革命爆發了,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他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使他懂得不平等生活的社會原因,這對保爾思想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之後,保爾參加了紅軍,他殺敵勇敢,屢立戰功,但也屢次受傷,受傷時,他閲讀了許多革命書籍,特別愛讀《牛虻》、《斯巴達克思》等作品,使他思想覺悟提高得非常快,成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最後,保爾與疾病進行了頑強的鬥爭,但他幾乎全身癱瘓,接着雙目失明,不得不終日躺在牀上。保爾天天讓他的妻子達雅閲讀大量書籍給他聽,使保爾逐漸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他克服一切困難,以鋼鐵的意志戰勝病魔,從事寫作。1934年,他創作的長篇小説終於出版並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保爾終於又回到革命隊列中,並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傑出代表作,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把現實與虛構相結合,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小説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親身經歷,因此讓我讀起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又不是全寫自己的故事,而是加以虛構,使人物更加典型化,塑造了保爾的光輝形象,突破了自傳的侷限,增加了主人公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意義;它描寫了大量的故事情節和羣眾的英雄事蹟,來刻畫人物形象。保爾是十月革命後蘇維埃第一代共青團員代表,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作者寫出了這個人物內心世界的美,反映了他在革命鬥爭的烈火中百鍊成鋼的成長過程。

同時,小説還刻畫了保爾身邊一批優秀的共青團員,使人物具有了深厚的社會基礎,深化了小説的主題;它還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加強了藝術感染力。小説通過環境表現人物性格,並採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起了烘托作用。

這部小説不僅有思想認識的價值,而且也是一部無產階級文學的經典作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篇四】

今年寒假,我閲讀了奧斯特羅夫斯基的名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了這本書後,一個問題在我腦中油然而生:人的一生到底應該如何度過?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可以消磨也可以珍惜它。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用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完美的回答:“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是這樣度過的:回憶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當一個人確立了人生目標後,還需要頑強的毅力才能實現。保爾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在風霜雪雨中,他腳都凍僵了,還堅持搶修鐵路,直到肺炎和凍傷幾乎危及他的生命,他才不得不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住進了醫院。但是不久後厄運又一次降臨在他的頭上,他的雙眼相繼失明,如果換做別人肯定不會再繼續工作了,可是保爾卻憑着頑強的毅力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需要付出多麼艱辛的勞動啊!可就在他花六個月寫完部分章節寄給朋友時,卻在郵寄途中丟失!保爾深受打擊,但心痛後他仍然沒有放棄,而是拿起筆重新寫作,最終他寫完了這部小説,激勵了許多許多人。是啊,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只有像保爾一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才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對照保爾,想想我們自己,感到很慚愧。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和保爾相比優越了許多,平時有父母、親人的精心照顧,但我們還常常為不能多睡一會兒懶覺;不能少做一點作業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抱怨;我們也常常在受到一點點小的挫折後垂頭喪氣,甚至放棄。我們捫心自問:這樣下去,我們又將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呢?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我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我告訴自己,以後遇到困難要退縮時,受到挫折要放棄時,就想想保爾,英雄不是天生的,鋼鐵是需要烈火才能煉出來的,我也要把自己練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篇五】

毅力,乃成功之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出生在一個生活艱苦的家庭中,上學才幾個月就被開除了,但他沒有放棄,憑藉着自己剛強的毅力,繼續堅強地生活着,從小立志要從軍,長大之後,他實現了理想,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布爾什維克戰士,把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為共產主義而奮鬥!

從軍期間,他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栽培和教育,加上自身的長期實踐,憑着毅力,刻苦學習並嚴格要求自己,在此後的戰鬥中,雖多次負傷,甚至雙目失明,但他沒有喪失戰鬥力,在“身陷絕境”時,拿起他僅存的武器——筆,後靠口述,來實現他的文學創作。這其中是什麼在無形中支撐的他?

我想是毅力,是那堅強不屈的毅力在支撐着他。它好像是那永恆黑夜中出現的一座燈塔,指引着他,讓他在黑暗中不迷失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生活中,有些人也曾躊躇滿志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與“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成功僅有一步之遙,由於失去毅力,不堪忍受那份“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煎熬而失敗,在時代的舞台中黯然退場。

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積累,一種韌勁,有了它,我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會更加頑強地去面對,從而走向成功。

做成任何事情都不簡單,就拿作家寫書來説,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8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用了37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歌德寫《浮士德》用了60多年……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是不可能寫成這些傳世之作的。因此,要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勝利的頂峯。

在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中,介紹了用一生堅守在海島的夫妻——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他們從1986年開始離開家園,守衞那個偏遠的,但是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軍事小島——開山島,到2017年已有31年之久。31年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和選擇,而這對“守島夫婦”的選擇是,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舍小家而顧大家,將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島上,這其中他們遇到的困難數不勝數,就是因為他們有頑強的毅力,在苦難中學會堅強,用頑強的毅力去迎接挑戰。

正如羅曼羅蘭所説:“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己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確實,一個人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遇到困難就會一蹶不振,進而一事無成,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破而後立”。

其實通向成功的路沒有捷徑,只有執着的去追求,靠着恆心與毅力步步向上攀登。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毅力”的含義,並賦予實際行動,才能夠攀上山之巔,飽覽勝景。

毅力——這便是鋼鐵的精神。

毅力乃成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