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後感(多篇)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後感 篇一

蘇霍姆林斯基從自己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提煉出自己對於教育的研究,來源於實踐又迴歸於實踐,令我感動的是他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説,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愛孩子,不僅愛自己的孩子,而且要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這種赤誠的教師之心,令人感動。

著名教育家巴特爾説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的確,沒有愛,我們的生活便像一潭死水,經不起半點漣漪;沒有愛,我們的人生就如同荒蕪的原野,裸露着冷寂的孤苦;沒有愛,我們的世界就好比空洞乏味的魂魄,飄飄蕩蕩無所歸依。作為一名教育者,工作着,生活着,教育着,奉獻着,美麗着,更應該用愛去感化學生,用愛去影響學生,從而教會學生愛自己,愛生活,愛人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成為一個自足的、完善的、幸福的人!

愛生就是要尊重學生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的學生也是千差萬別的,在時間的長河裏,他們在各自的天地裏成長、絢爛、成熟,有誰能説他們都不成功呢?每一個學生都可愛,都值得我們用心去關愛!每個學生都是一朵小花,所以,你一定要蹲下身,才能欣賞他們的搖曳生長。我們需要用尊重的目光去審視他們,用欣賞的態度去鼓勵他們,用寬容的心態去理解他們。

愛生就是要信任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象點説,是愛撫、温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信任,是師生溝通交流中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信任,是心與心的交流;信任,是心與心的對話;信任,是心與心的慰藉。敞開心扉,尊重學生,予以他們對等生命的平等感,賦予他們泰然處之的從容感,給予他們快慰心靈的信任感,尤其重要!

愛生就是要理解學生

理解,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礎上的更深一層次的精神力量。理解意味着,兩個或者多個生命個體精神的高度契合和依賴。理解,是漫漫長夜裏璀璨的啟明星,照亮了學生前行的方向;理解是乾涸丘壑中淙淙流淌的清泉,滋潤了學生貧瘠的心田;理解是皚皚冬日裏凌寒怒放的紅梅,鼓舞了學生堅持的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愛,首先意味着奉獻,意味着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人生是花,而愛就是花中的蜜,人生是葉,而愛就是葉的綠,人生是水,而愛就是水的清冽與甘醇。最好的教育,便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師內心高貴人格的體現,是觸及每一個平凡人靈魂的情感,那就是愛的教育!願我們都謹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用這樣的赤子之心,觸目為愛,用大愛之心善待我們的每一位可愛的學生,善待每一個跳動的生命!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後感 篇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育人先育心。”“人的內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這些教育名言,讓我認識了蘇聯的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但從沒完整地拜讀過他的某一本著作。這些天,一直在品讀他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第一次深刻地領悟到這樣一個投身於教育事業的教育家如此精闢的教育思想,對教育事業及其孩子如此深沉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教育事業是需要用愛澆灌才會結出累累碩果的事業。《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幾章用了不少筆墨寫了每個孩子的情況,沒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位大師不會對每個孩子有那麼詳盡的瞭解;沒有他對孩子的深入瞭解,他就無法走進那些孩子們的內心。正如他的著作的名稱,他是把整個心靈獻給了孩子,獻給了他投身的教育事業,所以他收穫了孩子的心,走近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領悟到了教育的真諦。“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回想起我剛走上三尺講台,對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充滿了熱情,跟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很快樂,雖然有時他們不懂事不守紀律會惹我生氣。課堂上我是嚴師引導着他們走向知識的彼岸,課後我似大姐姐跟他們一起玩一起瘋一起大笑。那時的我拿着微薄的代課工資生活是清貧的,可我是很快樂的。因為那時的我是發自內心的愛着教育事業,愛着我面對的孩子們的,我跟他們交心似的相處,我也就走進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收穫了孩子們帶給我的幸福和欣慰。後來,隨着工作時間的長久,職業倦怠感越加明顯,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也日益消減,對孩子也不再有往日的用心和關愛,我的教育激情不再,離孩子們的內心也遠了。雖然課堂上他們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完成好我所佈置的學習任務,可課堂外不再有往日孩子們的圍繞,不再有他們交心似的交流和嬉笑,我是他們的良師卻不是他們的益友,工作的價值也大打折扣。這本書的末頁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又找回了迷失的方向。“孩子們啊!五年來,我拉着你們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個的心都獻給了你們。誠然,這顆心也有過疲憊的時刻。而當它精疲力竭時,孩子們啊,我就儘快來到你們身旁。你們的歡聲笑語給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們的張張笑臉使我的精神重新煥發,你們那渴求知識的目光,激發我去思考。”一如既往地用心澆灌教育事業,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你也就會收穫到百花齊放的絢麗,更會收穫到孩子們那一顆顆童心給你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感。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詳細地描述了他所創建的“快樂學校”,引領着他的孩子們也引領着我走進了教育的“世外挑源”。能成為蘇霍姆林斯基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因為那些孩子不需要為分數而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習着,他們沒有繁重的學習任務所壓着,沒有失去童年所該有的天真、快樂。他們的學校在藍天底下,在大梨樹下,在葡萄園裏,在牧草場上。蘇霍姆林斯基帶領着孩子們在新鮮的空氣中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假日,他組織孩子們遠足、野營。書中描述的瓜園度假的歡樂情景讓我心馳神往。孩子們在蘇霍姆林斯基所營造的“藍天下的學校”、“幻想之角”、“童話故事會”、“健康樂園”在愉快地遊玩着勞動着學習着,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由欣賞大自然中玩耍中變為觀察大自然、去思考去學習,收穫着知識也收穫了健康的身體和和諧的心理。蘇霍姆林斯基如一位獨居匠心的園丁,帶領着孩子們走進了教育的“世外桃源”,和諧而健康地成長,快樂而歡欣鼓舞地學習。我在心馳神往這樣的“世外桃源”的同時也感到自己也有一種使命,那就是以這位大師為榜樣,盡心盡力為我的孩子們營造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把他們從分數的“銬鏈”,繁重而枯燥無味的題海中解放出來,還他們一個和諧、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學習環境。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後感 篇三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在五年裏跟班裏三十一名學生朝夕相處的平凡歲月,內容是一年國小預備班和四年國小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學工作,初讀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在讀完後結合平時自己的教育體驗及與孩子們相處時的感受,體會到了作者熱愛教育工作,熱愛兒童的心,和教育工作帶來的無窮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尤其讀完全書後,更是從字裏行間充分感受到作者流露出來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孩子們的愛,以及如何去用愛教育孩子,讓孩子擁有愛心並懂得如何去愛別人。我最深的感悟是:作者將自己比喻成了手握“刻刀”的雕刻師,將一名名學生比喻成了未經雕琢的璞玉,全書都在分享他是怎樣將“璞玉”雕刻成了一件件工藝品。這是一本能撫慰我們心靈的書,給我們的教學和生活帶來啟發,用平凡而質樸的語言和故事,詮釋教育的真諦。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以下兩點:

一、要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身為教師,我們不光要明白學生們不只應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解枯燥無味的知識時,也可以帶領學生去野外玩耍從而體會大自然的美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也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能成為蘇霍姆林斯基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因為那些孩子不需要為分數而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習着,他們沒有繁重的學習任務所壓着,沒有失去童年所該有的天真、快樂。他們的學校在藍天底下,在大梨樹下,在葡萄園裏,在牧草場上。蘇霍姆林斯基帶領着孩子們在新鮮的空氣中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假日,他組織孩子們遠足、野營。書中描述的瓜園度假的歡樂情景讓我心馳神往。孩子們在蘇霍姆林斯基所營造的“藍天下的學校”、“幻想之角”、“童話故事會”、“健康樂園”在愉快地遊玩着勞動着學習着,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由欣賞大自然中玩耍中變為觀察大自然、去思考去學習,收穫着知識也收穫了健康的身體和和諧的心理。蘇霍姆林斯基如一位獨具匠心的園丁,帶領着孩子們走進了教育的“世外桃源”,和諧而健康地成長,快樂而歡欣鼓舞地學習。我在心馳神往這樣的“世外桃源”的同時也感到自己也有一種使命,那就是以這位大師為榜樣,盡心盡力為我的孩子們營造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把他們從分數的“拷鏈”,繁重而枯燥無味的題海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和諧、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學習環境。

二、教師應該擁有對教育的愛心和熱情。我們要始終記得正是出於我們對於教育的熱愛才會引導我們走向教師這個行業。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教育實踐字裏行間流露出他的愛,這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説:“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者深愛着這些孩子,他親暱地稱他們為“小傢伙、小鬼”,他認為教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愛孩子”。因為愛,他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着健康的體魄;因為愛,他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們學會學習。愛孩子,應該説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捨,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説:“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