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53K

第一篇: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最近讀了我國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寫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書中內容不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時也給讀者展示了許多教育試點的成功案例,細細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啟發。

書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會貫通,也就是不能悟出裏面的內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學習是人的高級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既然教育沒有用,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呢?我談點體會:

一、保護孩子的主動性

書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講到的“摁着牛頭吃草”的故事中講的是什麼拴住了這頭牛呢,是小小的木樁嗎?不!拴住這頭牛的不是木樁,而是由木樁形成的心理枷鎖。一廂情願地強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們的主動性於不顧,孩子就會像那頭被小木樁拴住的牛一樣,小的時候想拔木樁,拔不動,等到長大了,有足夠的力氣去拔木樁了,卻已經沒有慾望了。

當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實就在於"摁着牛頭吃草",一廂情願地訓練"牛嘴"要張開多少度、如何吃草,豈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這樣強硬和機械訓練的結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學的效能卻極低。過去幾十年,教育者長期執着於為孩子設計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對孩子主動發展的一種人為控制。變"被動教"為孩子的"主動學",是當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孩子的主動性。我們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更為重要,更應引以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廂情願的教育設計,迫使孩子們就範,忽視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動性,而進行被動教育,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消極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應孩子。

二、激發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盤”,對人的知識的增長、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調動、品格的形成、潛能的發揮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從社會角度來看,興趣是愛學、會學的重要基礎,是終身學習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

書中講到激發孩子的興趣,有三種思路:“一是感覺引導,二是降低難度,三是協助孩子發掘學習的快感。”

在《教育的祕訣是真愛》一書中,有一個頑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頭的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扔石頭是出於內在動力的驅使,扔石頭讓他們覺得新奇、好玩、冒險,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們就越逆反。可是,從老人給他們第一筆錢的時候,這些孩子扔石頭的原因或者説動機就發生變化了,他們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於興趣,而是從內心的渴望轉變為外來金錢的刺激,當外來的刺激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消失的時候,扔石頭的行為也就失去了激勵因素,其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可以從中洞見孩子內心變化的基本線索,這也是吸引孩子從內心裏出發愛上學習的基本線索--感覺引導。當孩子感覺到學習是為了別人,無論是滿足家長還是老師的要求時,學習的動力就會降低;當孩子的學習能滿足自己的好奇,能收穫美感和滿足感,不用別人催促和監督,這種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愛學,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嚐到甜頭。而讓孩子嚐到甜頭的唯一辦法就是減少知識總量,降低學習難度,使孩子不斷獲得小成功,嚐到小甜頭。在學習過程中,把一個大目標科學地細分成若干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得到一次激勵,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斷獲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從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學習的目標太高、難度太大,孩子努力了還達不到,失敗幾次之後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理想的學習是“站着坐着夠不着,跳起來正好”,不斷嚐到小甜頭,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終的成功。

三、給孩子説的機會

格林在書中説道:“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儘可能閉上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説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孩子,也是教育行為轉變中的一個關鍵。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的場所,但同時也是孩子吸取知識的場所,需要的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而不是老師在台上高談闊論,孩子在台下死記硬背。老師説多少、孩子記多少的學習是機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

好問、好説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説話的權利。要讓孩子學會“問”而不是學會“答”。課堂上我麼美好更應該引發孩子“問”、“説”的興趣,交給孩子“問”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輸,只關注結論,忽視學習的體驗過程。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有時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心態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第二篇:讀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三角塘國小韓雪

看完《教育是沒有用的》,有一些收穫,一些想法,一些感悟。

感悟一:是教育適應孩子,還是孩子適應教育?

老子曾説:“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而靈”。其中的“一”就是教育之根,也就是提升生命質量,尋求教育之根。隨着物質條件的日漸豐富,人們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關心了,吃要生態,住要生態,玩也講究生態區,等等。大量的事實表明,返樸歸真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最愛。“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適用腳,還是腳去適用鞋子?還是相互去適用?腳去適用鞋子,難免重踏“鄭人削履”覆轍,肯定不可取。那麼,用鞋子去適用腳呢?不同的學生智力、控制力、自覺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適用腳,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據所教育學生的數量做不同的鞋子,一個班按照50人計算,老師就得做50雙不同尺寸的“鞋子”,即採取50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可能嗎?顯然是當今為師者難以或無法做到。是因為人多嗎?還是採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對於升學率沒有把握,影響了學校的聲譽還是自己的利益?

其實,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為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為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我們的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把孩子當成上帝的禮物來愛,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瞭解每個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造鞋匠不僅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還為每個人造了不同時令、不同質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觀也必須着眼於“全面”和“發展”。我們既不能只盯着少數“尖子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也不能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而壓制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正如不同年齡的人需要穿不同碼子的鞋,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斷變化着,教育還必須適應孩子的發展,教育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科學的評價孩子。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眼於所有的學生的發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

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

感悟二:不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

偉大的啟蒙主義學者盧梭説的,教育就是生長,這就意味着生長本身是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做出成就之類我們耳熟能詳的教化,其實並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長的強大期望。這些目標,原本應該由孩子去規劃,但是現在教育者更喜歡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設計好了未來,然後要求孩子去實現這幅圖景,這恰恰是對教育本質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有不少老師是愛着孩子的,一切以孩子的發展為第一前提,可是卻得不到孩子們的認可,究其原因,就在於這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企圖以自己的個人意願為藍本,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如孩子們喜歡看“快樂男生”“快樂女生”“快樂大本營”等娛樂性較強的節目,對於新聞聯播等時政性強的節目則是敬而遠之,老師則認為喜歡看這些娛樂節目是浪費時間,不提倡,或是明令禁止。師生間因為生活經驗,社會閲歷,個人體驗不同,在價值觀,審美觀上有着巨大的差異是難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師不僅不能以平等眼光來看待孩子們的偶像,還要以打擊孩子們的心目中的偶像為第一要務,期望在孩子們心中摧毀一個價值觀後,建立起自己想要的價值觀。這種做法常常是得不償失,不但孩子們不接受老師的價值觀,還會以和老師頂着幹為樂。

在這一方面林格先生認為,現代教育有兩個偉大的使命,一是發現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發現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兩個層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發展權利。與成人一樣,孩子具有生存權、發展權,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發展規律。我認為這兩個層面的尊重,正是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之道。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偶像,説明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今後我想要過着什麼樣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當然他們因為自身生活經歷,社會閲歷的侷限,在偶像的選擇上難免有不妥當的地方,可是這些都是可以引導的。我個人認為,在價值觀方面,老師可以不贊同孩子們偶像,但是你不能打擊孩子們的價值觀,更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只有尊重了孩子們的價值觀,你的意見才可能被孩子們接受,這樣教育才可能繼續。2014年 8月

第三篇:《教育是沒有用的》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我是被書的題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天天起早貪黑地辛勤工作,為了能把我們的學生“教育好”而心力交瘁,這些難道都是無用的嗎?

教育,毫無疑問是有用的!但為什麼會泛起“讀書無用論”?我就談談我的看法。自1999年教育部開始實行“擴招”以來,從2014年到2014年,我國大學擴招了本專科生1000萬人,而且教育部表示5年內中國大學將再擴招438萬人。如此龐大的就業需求社會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消化?再加上我國目前經濟結構的不合理,這直接導致了現在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我們不否認當年教育部實行擴招的初衷:國民的受教育程度的確能反映一國的綜合國力和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質。但是,這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民眾所受到的教育必須是能夠保證質量的,不能單靠提高數量。然而,反觀今日,大學唯利是圖,辦學質量低下,學術腐敗,職稱官僚化,大學生素質低下,弄虛作假......這樣的教育即使提高了入學率,有何用?!

高等教育本來就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的,不可盲目拔高,更何況我們的起點如此之低,良莠不齊。擴招導致了大學唯利是圖,大量吸納不合格分子,教師“思錢不思業”,這些直接導致了教育質量的下降!可以毫不誇張的説,90%的大學生按照正常標準衡量都是不合格的!有多少在校大學生只是為了得到那一紙文憑???

就業率下降是持“教育無用論”者最有力的藉口。你很容易想象,辛辛苦苦耗費四年青春和大量資金換來的只是一張被推來推去

的文憑,遊蕩社會。換了誰都會對讀書產生懷疑!“只有讀書才會有出息”,這是多少父母對一顆顆懵懂心靈的教誨,可現在父母的殷切期盼得到的卻是失業再失業。回想起當年“寧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的決心,有多少父母的心涼了下來!

感悟一:是教育去適應孩子,還是孩子來適應教育?

就説我們國小,你説我們教育孩子,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為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為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們的大班額,人多的得七十多個孩子,可是林格最理想的班級的人數是十五人,這相差的也太大了。

在各種教育改革方案中,降低每個老師所負責的學生人數目可以説既簡單、又好,因為和其它教育改革方案(例如舉辦教師測驗、推動學校公辦民營、或發教育補助券)不同的是,縮小班級規模很少受老師或者家長反對。美國很早都已經將降低班級人數定為教育政策,而且在過去幾年中,也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經費在上頭。同時,加拿大、澳洲、英國教育界,也都大聲疾呼應該縮減班級規模,甚至連日本都不例外,而日本中學生的成績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

然而,實施小班制確實有一個明顯的缺點:要花很多錢。因為這樣一來,就需要更多的老師,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教室、黑板和其它各

種教學設施。相較之下,其它教育改革方案的花費(例如舉辦教師測驗,或提高教師薪水,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職),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另一方面,如果小班制確實奏效,將創造出龐大的經濟效益。比如教育水平提高之外,還會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由於國民知識水平提高、身體比較健康,醫療花費和生病的時間都會減少。大家上班的積級性高啦,創造的效益也會高呀。

此外,在小班裏,老師也比較能鼓勵學生討論,指定需要書寫的作業,同時更仔細的檢查學生作業。換句話説,小班制能不能發揮效益,有很大部分要看老師能不能改變教學方式,以充分利用小班制的好處。最後,有些分析家相信,低年級學生在小班中較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出較高的自尊心,而且他們從小班中得到的好處可能可以維持很多年,即使學生後來回到一般的班級上課,都不會改變。感悟二:不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

教育就是生長,這就意味着生長本身是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做出成就之類我們耳熟能詳的教化,其實並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長的強大期望。這些目標,原本應該由孩子去規劃,但是現在教育者更喜歡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設計好了未來,然後要求孩子去實現這幅圖景,這恰恰是對教育本質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有不少老師是愛孩子的,一切以孩子的發展為第一前提,可是卻得不到孩子們的認可,究其原因,就在於我們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

企圖以自己的個人意願,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如孩子們喜歡看“快樂男生”“超級女生”“快樂大本營”等娛樂性較強的節目,對於新聞聯播等時政性強的節目則是敬而遠之,老師則認為喜歡看這些娛樂節目是浪費時間,不提倡,或是明命禁止。師生間因為生活經驗,社會閲歷,個人體驗不同,在價值觀,審美觀上有着巨大的差異是難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師和家長不僅不能以平等眼光來看待孩子們的偶像,還要以打擊孩子們的心目中的偶像為第一要務,期望在孩子們心中摧毀一個價值觀後,建立起自己想要的價值觀。這種做法常常是得不償失,不但孩子們不接受老師和家長的價值觀,還會以對着幹為樂。

在這一方面林格先生認為,現代教育有兩個偉大的使命,一是發現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發現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兩個層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發展權利。與成人一樣,孩子具有生存權、發展權,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發展規律。我認為這兩個層面的尊重,正是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之道。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偶像,説明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今後我想要過着什麼樣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當然他們因為自身生活經歷,社會閲歷的侷限,在偶像的選擇上難免有不妥當的地方,可是這些都是可以引導的。我個人認為,在價值觀方面,作為老師可以不贊同孩子們偶像,但是你不能打擊他們的價值觀,更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們身上,只有尊重了他們的價值觀,你的意見才可能

被孩子們接受,這樣教育才可能繼續。

以上是我讀書之後的一點個人體會,有不當之處還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四篇:教育是沒有用的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於英傑

《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把教育和教學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用“教育”涵蓋了幾乎全部辦學行為, 包括教學。而教學問題,據説均可沿書中所指路徑一一打通,不禁令人深感玄虛之至。至於此書將“顛覆現行教育觀念”、“化解全民教育焦慮”、“拯救孩子, 解放家長和老師”諸説,尤有忽悠之嫌。

內行人都明白:教育,主要關注學生生命培育,教學則以培養其學科能力為己任(它也關注生命培育,但非“主業”)。前者偏重人文, 後者注重科學,二者有着不同的理念、方法、流程、藝術手段和目標指向等。據此,書中諸多論説對教學是無意義或基本無意義的。

比如考試,該書特別強調“素質好,何愁考(中大學聯考),為了好,偏不考(過程中的統考)”, 並認為“當前教育改革的瓶頸就在於區域性和學校統考??管理者往往藉助這種評價方式防止質量下滑,實現教育活動主體之外的人對學習者的把握和監控,從而使所有教育中人疲於被動應付,失去了激揚生命主動性的改革熱情”, 因此,“關鍵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下決心取消平時的統考, 以中大學聯考終端考試為目標”。這就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其一,所謂“素質好”的標準是什麼,內涵是什麼,該書並沒有告訴讀者。我們知道,孔夫子門下尚且“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可見人的“素質”不可能一樣“好”。既然如此,那些素質“不好”的學生面對大學聯考怎能“何愁考”? 又怎能做到“為了好偏不考”? 學校必要的、階段性考試對這些學生、包括所謂“素質好”的學生又有何妨? 其二,現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一般是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考,其實替代了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可見,即使教育行政部門不統考,學校也必須“自考”。這

種正常的期中期末統考何罪之有?何必欲除之而後快? 學校以統考“實現教育活動主體之外的人對學習者情況的把握和監控” 錯在何處? 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總得有起碼的、最基本的考查手段, 這是教育之必需。在強調科學發展觀的今天, 我們怎能革了正常統考之命? 取消統考,即可“化解全民教育焦慮”?

統考無罪。恰恰是氾濫成災的月考、周測驗、單元測驗等讓學生苦不堪言,恰恰是作業太多,許多作業太無意義、太無聊讓學生不堪重負,恰恰是因學業負擔過重、體育鍛煉時間太少使學生體質體能下降。這些亟待強力關注的熱點問題,該書卻忽略了。 所以,無論應試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罷,取消統考,只讓學生天馬行空,中大學聯考時瀟灑走一回,這種只問結果不管過程、閉塞眼睛捉麻雀的“教育”,豈非幽天下之大默? 自中大學聯考恢復以來,有誰聽説哪一所學校哪一個學生“為了好偏不考”? 西方許多國家崇尚教育自由,但又有誰聽説哪個國家取消正常考試? 更何況,該書不是也承認“學生時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成績,誰的成績好,誰就是勝利者”嗎? 沒有統考,哪來成績?書中特別強調“越是聰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 並言之切切號召“聰明人”做“有決心下笨功夫的愚公! ”(歎號為原文所有),然後,隆重推出本書作者“經驗”:當年“學文科,曾經把歷史教材抄過7遍”,“抄過7遍之後,發現很多歷史上的細節題目都可以輕鬆答出來”。嗚呼哀哉! 果真如此,那麼,其一,作者顯屬“素質好”的聰明人無疑,聰明人尚且甘做“有決心下笨功夫的愚公”,那些“非聰明人” 的“笨功夫”該下到何種程度? 他們該如何去“激揚生命主動性熱情”?他們在取消統考的情況下該怎樣去面對大學聯考? 其二, 把歷史書抄7 遍,若是老師的硬性佈置,那這位老師必定是瘋子。如是自願,那作者堪稱“勇士”無疑。因為不管如何,這都比“教育中人疲於被動應付”更殘酷、更可怕、更令人毛骨悚然。其三,以“抄7 遍”作為“經驗”

加以宣揚,那我們是否也要讓學生尤其是那些素質“不好”者把政治、地理、語文也抄它個天昏地暗(據説,許多年來許多老師就是這麼做的,許多年來許多學生對此深惡痛絕)? 該書宣揚這種“經驗”,宣揚“越是聰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到底想要説明什麼? 説明這樣即可“激揚生命主動性熱情”?這樣即可“拯救孩子,解放家長和老師”? 豈不又是幽默一場———當今許多人把“拯救孩子”越喊越時髦, 搞得我們這些聽眾反倒越聽越糊塗了: 我們到底該怎樣去“拯救孩子”?

與該書主張不同,我們提倡,越是聰明人越是要學會下巧功夫,要讓青少年一代在科學的教育中少一些“笨愚公”,多一些“藍精靈”,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所在、希望所在,這才能“激揚生命主動性熱情”!

更有趣的是,該書在“作業的階梯”部分, 特意列出完成家庭作業的“五級”要求:認真完成、提高效率、自我評審、經驗作業、發展作業。這五級內部又有十分複雜的程序和十分嚴格的要求,然後作者説,完成這些作業,必須“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精神”,“不僅需要孩子持之以恆, 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持之以恆,”否則,“都是沒有意義的”。人們不禁要問:對絕大多數未成年孩子而言,完成這繁瑣的五級作業, 如果離開老師和家長持之以恆的監督檢查,他們憑什麼精神能支撐下去?這不同樣令其“疲於被動應付”?這五級要求(加上“抄7遍”)下的“教育”,如何能“保護甚至捍衞孩子的主動性”,實現“以心靈感應心靈”的教育? 又怎能避免書中所云“孩子的本性不願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 當孩子意識到他是在受教育時,教育的意義就已經失去了”? 教師和家長捆綁在一起的這種“教育”,正是一直深受社會詬病的錯位家教陪讀! 它如何能“拯救孩子,解放家長和老師”? 該書又何必悲天憫人,大喊“現在的老師和家長太累”?書中還特意諄諄告誡學生:必須“要像考試一樣去完成這些作業”。

人們又是一頭霧水:其一, 所有統考全無,學生何處體驗“考試”之感? 其二, 學生天天置身於考試的心理環境中, 何談學習之樂?書中一直呼籲喚醒孩子的自覺,可任何一位一線教師都會再明白不過:老師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喚醒本來就缺乏自控力的未成年孩子, 每天像考試一樣地完成平時作業這種“自覺”?可見,上述種種“教育”,恰恰是該書所抨擊的“教育實踐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 的最真實的寫照。據此,我們必須指出:

教育是一件嚴肅的事,是一門科學。不是普天下都可以對教育指手劃腳的, 只作一些“調查”、搞一些“座談”者不可以,不長期踏實工作在教育第一線者不可以。解決當下中國的教育問題, 需要冷靜和理性, 需要極具價值意義的教育實踐和理論建構,它排斥浮躁和喧譁,拒絕虛擬和隨意解構,而忽悠更是教育之大忌。只要存在大學聯考,統考就是必需。統考,關鍵不在取消而在適度。我們要口誅筆伐、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是濫考(考試次數多)和爛考(命題質量差)大學聯考時代,“為了好偏不考”,斷然成不了教育的經典話語,因為它缺乏內涵和典型性。諸如“教育是沒有用的”此類調侃,可以是一線教師針對某一“劣性”頑童偶發的牢騷,它絕不應當成為教育論著堂而皇之的書名。若是,則有譁眾取寵之嫌, 而譁眾取寵正與教育水火不容,應大力排斥。 教育論著需要嚴謹和縝密, 切勿處處矛盾而不能自圓其説,切勿令人疑竇叢生而失去應有的公信力,它靠實力取勝,鄙視用廉價的溢美之詞裏外包裝。如果論及實驗成果,更要用翔實的過程和數據説話,否則,便不能取信於眾。在出版物氾濫成災的今天, 我們呼喚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要耐得住寂寞,淡化功利, 留一片教育研究的藍天碧野,則於國於民,善莫大焉。

第五篇:教育是沒有用的

為提供給孩子一雙合腳的鞋而努力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我剛拿到《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時,第一感覺就是奇怪,教育怎麼是沒有用的呢?於是便懷着好奇心去拜讀,感覺不錯,並深受感觸。先將我感受到的關於他的一些教育觀點摘錄如下與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林格先生曾經接受過《中國教育報》專訪,是一位“養成專家”。《教育是沒有用的是作者林格若干年來對中國教育考察、實踐、研究的心得。本書內容不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性,同時也有諸多養成教育試點的成功案例支撐,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倡導回到教育的本質,讓孩子成為教育的主體,把家長和老師都解放出來,該書立意深遠,説理清透,是一本會對中國教育觀產生重大影響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現代教育有兩個偉大的使命,一是發現孩子,二是解放孩子。林格先生認為,教育應當使每個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外來的知識與道德要求,讓人自然、自由生長,主動學習。關於教育的本質,林格先生的體會是,教育就是生長,教育就是用心靈去感應、孕育、温暖另外一顆心靈,讓孩子的心靈充滿温暖與陽光,這個感應、孕育、温暖的過程就是一個人被培養和被教育的過程。我們培養的人才應具備三個維度,長、寬、高。長指擅長,人有一技之長,並不斷學些,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寬指與人相處和合作,高指一個人的人格構建,高是關鍵,因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可以説,林格先生的觀點,首開而來對傳統教育觀念説不的先河,讓人耳目一新,仔細想來,卻是一種理念的迴歸。

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給孩子一雙合腳的鞋,而我們嘉匯陽光國小在張校長的帶領下,開展三週四節,打造四國文化,注重孩子個性發展,這與林格先生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謀而合,在這樣走在教育前沿的團隊裏,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絕不能落後,要為打造孩子那雙合腳的鞋而努力。我要轉變觀念,既不能只盯着少數尖子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也不能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而壓制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要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瞭解每個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薄觀點,希望我的發言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我的這塊平淡無奇的磚頭,引出各位老師的金玉良言與優秀觀點!謝謝大家!

Tags:讀後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