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巴金作品讀後感(共7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巴金作品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巴金作品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巴金作品讀後感(共7篇)

篇1:巴金作品讀後感

這兩篇作品是我20多歲時喜歡讀的巴金作品,我喜歡巴金,但我承認到現在為止,我始終沒有讀過《激流三部曲》和《愛情三部曲》,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就像80後的不唱我們年輕時代的流行歌曲一樣。我過去和大家一樣,從巴金“飛蛾撲火”、“夸父逐日”的喻意中領會到是人生的豪邁和愛情的激情澎湃:為着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最近忽然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巴金在寫“日”的第二天又寫了“月”,這是個姊妹篇,巴金是不是要講更深層次的東西,或者是要寓意人生的另外一個境界。

從表面上看,嫦娥她是為了追求不死的理想,她不知道利害關係,偷吃了后羿帶回來的仙藥,只帶了一隻兔子離開人世飛到月亮上面隱居起來了。

傳説嫦娥非常美麗,后羿也非常英武,應該是完美的結合。沒有人知道嫦娥和后羿是否幸福?李商隱有詩歎到:“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蘇東坡歎道:“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都是在説,嫦娥太傻了,她原本是幸福的,她放棄了原有的幸福家庭,自己卻也沒有落得好的結果,可悲可歎!以我們今天來看,嫦娥和后羿應該很幸福,但是嫦娥迷信飛天,想紅杏出牆一次,釀成了苦果。更深層次地來講,嫦娥奔月象徵了要學會放棄,去追求自由獨立的願望,這也是難能可貴得的。

巴金問自己:為什麼有嫦娥奔月的`傳説千古流傳呢?其實人生是很困惑的,“月”和“日”象徵人生的不同階段,“飛蛾撲火”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夸父逐日”是一個階段;“嫦娥奔月”是人生另一個境界。

用來寓意愛情,年少時很容易感情用事,一般容易“飛蛾撲火”,因為太年輕,並且錯了可以從頭再來,有首歌叫《死了都要愛》就是説的如此;另一階段的人應該學“嫦娥奔月”,學會放棄,有首歌叫《有一種愛叫放手》,就是説,愛不能成為牽絆,選擇放手,從容的讓彼此走出彼此的世界。

其實,我已經不應該過多地再去討論愛情了,王國維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已經過了;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似乎也已經過了;第三境界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正在經歷。我不再迷惘不再猶豫不再彷徨,是因為在愛的路途中我已經到了第三境界--頓悟。這就是我重讀巴金的“日”、“月”的所思所想。

篇2:巴金作品讀後感

近日,我到嘉興市圖書館去借了一本喜歡看的書――《巴金文學作品》,因為我特喜歡巴金的文章。

在《巴金文學作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蘇堤》這篇文章,其中敍述了巴金和他的兩個朋友在黃昏中乘着小木船在清波盪漾的西湖上游覽中與船伕的一個故事。在這篇簡短的文字中藴含着人生所經歷的一個道理:自己講過的、説過的,都要誠實、守信,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幫助。

另外還有一篇《生與死》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在這篇文章中能體會到別人送給你的關愛,展現了自己的魅力,別人給予你的愛能幫助身邊的人,但不能隨手而丟棄和放棄!

人生的路還很漫長,巴金爺爺,你愛真理,忠實地生活,這是至上生活的態度。沒有一點虛偽,沒有一點寬恕,對自己忠實,對別人也忠實,你就可以做你自己行為的裁判官。就像曹禺説的一樣:“你用你的心血,點點滴滴,一年一年地寫出各種作品,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善良的人,他們―就是世界上這些數不盡的讀者,由於你的勇敢、坦白、誠實、智慧和熱情,改善了世界,正在為日後光明的世界鋪路。”巴金爺爺,你那含有豐富知識的心靈中表現出了認真和期盼;你那些楚楚動人的文章中有着您的心血;你那顆真摯的心靈中藴含着妙手回春的血汗!

是您寫的一篇篇美文展現出了一道才華的小路,是您用自己的雙手打開想像的大門,是您那妙趣橫生的故事幫我們拉開了心靈的窗簾,謝謝您,巴金爺爺!

篇3:巴金作品讀後感

巴金作品讀後感

《寒夜》我也是在一個夜晚看完的,但是宿舍很黑、很靜,讀完《寒夜》心中也確實有無限惆悵、悲涼。 《寒夜》是巴金最後一篇長篇小説,書中寫了一個小公務員生離死別、家破人亡的悲劇。整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有三個:王文宣,他的妻子樹生和他的母親。 王文宣是一個善良,但懦弱的“老好人”形象。他在工作上認真、努力,但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同事的擁護,他拿一點可憐的薪水勉強度日。在生活中,他的妻子與母親總是吵架,使他享受不到家庭的和睦温馨。家庭糾紛與冷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心力交瘁。最終患上肺病,而此刻他卻遭受了更大的打擊,由於病情的加重,公司辭退了他;母親和妻子矛盾加深,妻子離他而去。病痛又折磨的他痛不欲生,好不容易恢復了工作,但鍾老不幸染上霍亂去世了,公司中再也沒有和他説話的人了。此刻,他的妻子也寫信來告訴他與他斷絕夫妻關係,他恍恍惚惚的度日,只有在期盼着抗戰的勝利,然而,在抗戰勝利之時,他孤寂的死去了。 王文宣的妻子樹生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喜歡新鮮熱鬧的城市生活,她與丈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是因為這樣,婆婆看她不順眼,她也不喜歡自己的婆婆。但她畢竟是善良的.,丈夫病後,她也想照顧他,儘量不和婆婆吵架。但她是屬於新時代的女性,最終她還是離他而去,她每個月都會匯錢,讓他治病。她不能忘記他,但更無法丟掉外面的生活。 王文宣的母親是傳統的中國女性,雖然她讀過書,但仍認為女人應該守在家中,因此,他討厭自己的兒媳,但卻寵愛自己的兒子、孫子。尤其是為了兒子她什麼都肯做,但卻不明白樹生對自己兒子的重要性,逼走樹生,使兒子痛苦難過。 《寒夜》中出色的環境描寫,顯示出人物情緒的變化,於是人物的命運,是整部作品都處在昏黃、灰白的基調中,它暴露了抗戰後期國統區的黑暗現實,揭示了善良正直的小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憩園》中作者構思巧妙,像是自己置身其中,又像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在講一個故事。 文中的我“黎先生”以他的視角寫了有關與憩園的一切。老姚的豪放正直,他妻子的温柔甜美,楊家小孩的聰明善良,楊三爺的悲劇命運,都巧妙地呈現出來。

篇4:巴金作品讀後感

――《憩園》讀後感

《憩園》則很平和,於我讀來剛剛好。於是心平氣和讀下來,很喜歡。

小説有三條線。一是“我”在姚家憩園的生活,見證的姚家的日常生活,教育孩子,及於姚太太討論人生的意義,文學的意義等。二是憩園舊主人一家的故事,楊三少爺從富足走向破落被家人趕出的最後死去,小楊少爺對其父的照顧等。三是小説中的作家“我”創作的小説,即車伕和盲賣唱女的故事。這幾條線都是在“我”――黎先生的視角下展開。但是黎並不是其中的主角,他只是線索。幾家的故事不緊不慢在日子中浮現出來。憩園的情節處理得很好,故事大都是經過下人、小孩等不同的人物口中零散的説出來,有張有弛。憩園的文字也比較細膩,很舒緩,景物的描寫是工筆的。偶爾還能看出四川的一些方言,會覺得很親切。

憩園的女主人,姚太太昭華,小説中最理想的人物形象。美麗、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多愁善感。具有相當大的理想色彩。住在風景宜人的憩園最相稱的人。她和“我”談天時説起的多寫點温暖的故事,揩乾人的眼淚,給人多一點歡笑,不知是不是巴金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她和“我”談起人生的意義,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犧牲,昭華願意為有需要的人服務,融入別人的生命,()分享別人的哭樂。也不知是不是巴金自己的看法。小説中的“我”偏愛寫小人物的故事,有一個博大悲憫的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巴金自己的寫照。雖然覺得一個幽居的家庭主婦説這樣的一些話並不是太可能,然而從整個小説的描寫來説,並不覺得唐突。昭華確實是一個讓人喜歡的女子。

憩園舊主人楊三老爺楊夢痴則顯得不大好評價。生於富足大家庭,浪蕩敗家,最後淪為苦力,因偷竊而被送監獄而死。一個看起來似乎不好,但是卻讓人覺得同情。楊夢痴只是一個不適合現實生活的人,沒有能力好好生活的人,只適合作貴公子。他有孝心,遵父遺命不賣憩園,然而由於他的無能,根本沒有力量阻止;他有情,在結婚時也浪漫,對情人也痴心;他愛花。一個沒有世俗的醜惡的心的日人,然而也沒有能力面對世俗生活的人。

楊夢痴的小兒子,儘管才15歲,卻十分的成熟但不世俗。很單純的愛父親,學習很好的青年。至孝至純。然而這個孩子的刻畫還有比較單薄,更多的是為講出他父親的故事。在孩子一口氣連貫講出幾乎楊夢痴的所有故事時,我很驚訝,如此老練的話語,從一個孩子口中講出。多多少少覺得頑劣的小虎和懂事的小楊在作對比,憩園新舊主人的兒子的對比。而在小虎被水沖走以前,我也覺得小虎最後可能會像楊夢痴一般沒有能力保留憩園。當然,我覺得小虎還不如楊夢痴。

憩園有一點點桃花源的感覺。雖然小説中出現轟炸什麼的一些場景,然而憩園是寧靜美麗的。而憩園裏的主人姚先生似乎又有很多大的本領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當然除最後姚少爺小虎的被水沖走和關於小虎引起的爭吵,其他的一切都顯得與世無爭。然而就是在這個寧靜美麗的園子裏,聽到看到想到一些不美麗的現實。

篇5:巴金作品讀後感

――《春》讀後感

故事梗概覺慧逃出家庭後獲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劇還在一幕幕上演。覺新兄弟的繼母周氏的孃家人來到成都,要為覺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聰明美麗的女孩,卻被頑固的父親許給荒淫的陳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覺新在她身上看到梅與珏的影子,卻無力幫助。這時,覺新的愛子海兒不幸病死,他對生活更加沒有了信心。覺民與琴則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並鼓勵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親許給馮家,她極力想掙脱不幸的命運,甚至想過效仿鳴鳳去死,覺民與琴決心幫助她脱離家庭,去上海找覺慧。蕙完婚後過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為婆家不肯請西醫耽誤了醫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覺新,也使他開始支持覺民等人的計劃。最終,淑英在覺民等的幫助下,被護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結尾,覺新等人收到她從上海的來信,信中傾吐了她獲得自由後的幸福。

巴金刻畫了一個女孩如何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它無疑給了許多年輕人以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想要叛離家庭的年輕人的“諮詢對象”。

篇6:巴金的作品讀後感

巴金的作品讀後感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我比較喜歡巴金的作品,特別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的文學成就應該是最高的,影響也最大。《家》發表於1931年。作品是以愛情故事為情節發展的主線索的。作品描寫了覺慧與鳴鳳,覺新與梅芬,瑞珏,覺民與琴等幾對青年愛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們所選擇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後許多同類題材的作品思想上顯得深刻。它不再是那種人們熟悉的自由戀愛和反抗舊禮教的故事,它的批判鋒芒不僅針對着舊禮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為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它的意義也不只是主張自由戀愛,而是號召青年起來反抗封建專制主義,投入社會革命的洪流中去。

《家》中的人物眾多,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爺,覺慧和覺新這三個典型人物。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專橫,衰老和腐朽,象徵着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高老太爺是這個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運。《家》裏發生的一系列悲劇事件,直接或間接都與高老太爺有關。小説用許多沉痛的事實,控訴了家長制和舊禮教對於人的青春,愛情,生命的摧殘,而封建壓迫者在扼殺人性的同時也喪失了人性。

覺慧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他是封建專制的叛逆者,他對舊家庭的反抗,以至於最終離家出走,表現了”五四“新思潮的影響和新一代要求民主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青年的覺醒和成長。巴金在覺慧身上寄託着對青春的讚美和對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是最能打動讀者心扉的形象。

在”五四“思潮的衝擊下,覺慧痛苦的感到家是一個”狹小的籠“,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墳墓。他下決心不去做高老太爺們所期望的紳士,也不願像大哥覺新那樣忍受下去,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爭取自己的幸福。他敢於對抗高老太爺的旨意,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社會革命活動,編寫進步刊物,發表進步文章;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和舊禮教,支持和幫助覺民逃婚,大膽向婢女鳴鳳表示真摯的愛情;他不怕冒犯尊長,公然揭露他們醜陋的嘴臉;最後,他又堅決的從這罪惡的家庭出走。作品突出了覺慧熱情,叛逆,追求的精神,這正是”五四“時期接受新思潮衝擊的激進青年的特徵,也是覺慧這個形象所以能給人巨大鼓舞的主要原因。

《家》中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覺新。他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又不敢行動的人,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他也受過”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清醒的認識到是舊家庭和舊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和愛情,但封建主義倫理道德特別是所謂”孝“的毒害,長房長孫特殊地位的約束,舊意識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經將他的生命活力消磨殆盡,造成了他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徵。”家“對於他來説,意味着一種精神束縛,覺新是個善良的弱者,思想與行動的矛盾使他經常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他那清醒而又懦弱的性格使他不能擺脱嚴厲的自我譴責,這些都大大加強了人物的悲劇性。巴金對覺新充滿同情,同情之中又不無批判。《家》的結尾,瑞珏慘死的教訓,終於使覺新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們這個家需要一個叛徒“,並表示支持覺慧出走。

除了高老太爺,覺慧和覺新這三個典型外,《家》還刻畫了其他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像純潔,剛烈的敢於以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丫頭鳴鳳,温和善良的忍受着舊禮教束縛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的女子瑞珏,勇敢的爭取個性解放的青年覺民與琴等等,《家》所揭露的舊家庭的腐朽使人憤怒,激起人們反封建的決心,促使舊制度的滅亡;《家》所揭示的抗爭之路又使人們看到勇氣和希望,鼓舞人們去探索光明的未來。

篇7:巴金作品的讀後感

家,對於我們來説是幸福的象徵,温暖的標誌。它給那些失落和悲觀的人帶來希望和光明。但是,在巴金先生的筆下,家失去了原有的温馨,被封建禮教束縛着,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的世界。

《家》描寫的是高公館的這個封建家庭,小説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着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他們先是鬧“鬼”,嚇死了老太爺;接着又鬧“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們很清楚是軍閥混戰,導致商場被毀,但卻硬逼覺新賠償股票的損失;還在老太爺屍骨未寒時大鬧分家。小説中塑造了覺慧、覺民、覺新這三個性格迥異的兄弟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覺新處於長房長孫的位置,有着較強傳統觀念的人,為了維護家庭,他凡事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處處表現出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徵。他希望這個大家庭能和平共處,每一個人都生活好,因此他一方面遵從祖父意願,一方面又幫助覺民逃婚、覺慧離家;覺慧、覺民、琴三個受到新思想的影響的青年投身革命,用自己的筆去教化他人,傳播新思想。

在那個社會黑暗的年代,有許多人遭到封建禮教迫害,覺新就是受它毒害的典型例子。他雖有一腔衝破舊禮教的熱血,但卻失敗既而沉淪了。因為他受的毒害實在太深,在強大的勢力下他無可選擇,只能屈服。就因為他服從,放棄了出國留學的夢想,割捨了自己的愛情,最後又礙於壓力致妻子慘死,這一切都表現出他的懦弱。

相比覺新,我更欣賞覺慧,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大膽地與舊禮教抗爭,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接受新思想的洗禮。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抨擊舊社會,用自己的文章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這種社會中,人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過着行屍走肉的生活,覺新就是代表之一。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擁有新思想的人們,他們帶領人們走出了這個可怕的囚籠,一步步開導人們,就像主人公覺慧一樣,掙脱了牢籠,捨棄了自己從小長大的家,遠赴他鄉去尋找自己所追求的光明,他這份敢於追求新思想、敢於探索、敢愛敢恨的熱情與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Tags:讀後感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