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等待戈多讀後感(精選3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9篇《等待戈多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等待戈多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等待戈多讀後感(精選39篇)

篇1:《等待戈多》讀後感

殘陽似血的黃昏,在一個荒無人煙的野路上,兩個年邁的流浪漢,相遇了。他們睜着黃濁的眼睛,眼神空洞,神情麻木地開始做同一件事――等待戈多。他們衣衫襤褸,瘦骨嶙峋,臉上道道深如溝壑的皺紋,訴説着生活對他們的摧殘。他們從何而來,他們要到哪裏去,都無法得知。他們只是在等待戈多。然而戈多依舊沒有來。

這一部曾經獲得奧斯卡獎,荒誕派的奠基之作之一的劇作,用一種全新的寫作手法,顛覆了傳統的劇作規則,展現了在20世紀那個年代人們的苦悶掙扎的生活。我不得不承認,閲讀這部劇作的時候花了極其大的耐心和精力。沒有任何的情節起伏安排,沒有任何的邏輯線索,甚至連人物背景,地點時間都沒有一個確切的交代。閲讀着它,我似乎被硬生生地帶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然而當我克服內心對陌生世界的本能反抗後,我看着兩個流浪漢的等待全過程,一種莫名的力量給予了我巨大的衝擊。

儘管沒有戲劇衝突,只有雜亂的無頭緒的對話和插曲,但是作品的字裏行間都充斥着一種荒涼,悽清,絕望的氣息,就像當時的整個社會環境一樣。兩位流浪漢的落魄和無所事事,也恰恰是當時社會人們的縮影――被悲苦的生活折磨得形骸落魄,精神受盡生活壓力階級壓力的摧殘,。兩位流浪漢其實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裏,他們只知道要等待戈多,而戈多到底是什麼樣的,也沒有人能夠説出來,戈多什麼時候來,他們更不知道。但是我卻看得出在他們心裏,戈多就是一個解脱一個拯救的化身。他們也許都沒法表達為什麼要等待戈多,但是他們在等待的過程中極盡百般無聊,他們做了很多沒有意義的事如嗅靴子、聞帽子、想上吊、啃胡蘿蔔。當波桌主僕出現的時候,他們一度那麼歡喜,然後知道戈多不會出現的時候他們是那麼傷痛,雖然上吊的把戲看起來是那麼荒誕而蒼白無力,但是我真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內心那種已經絕望到極點卻無奈地承受來自生活的欺騙的那種痛楚。他們第二天依然來等待戈多,戈多就像是一種信仰,這讓我不禁深思到底是不是戈多的到來就會帶他們走出困境?答案我無從得知,因為最後的戈多也沒有來。但是,戈多至少就是人們心底裏那個希望,只有希望才會讓人們堅持等待,只有希望才會在已經麻木的人們的心裏形成一種信仰,散發出一種力量,驅使人們行動。然後希望,卻是那麼難實現,實現之前也還有那麼多的失望。

我們現在生活的年代已經不同於當時,人們至少已經沒有被生活摧殘的形神俱滅的感覺。但是,我在想,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見很多挫折,我們總有時候陷入迷茫,陷入無助,不知何處何從的感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難道不也是人生路上那兩個流浪漢?

篇2:《等待戈多》讀後感

我已不是一個詩人

媽媽説,你是一個冷血動物

我否認

北京的地鐵站裏,我發現大家都是一個螺絲釘,就像人羣裏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騰也不礙人流的前進,自以為個性的人們都是一樣匆匆向前。

人是要給自己找活的,就像沒有工作就會覺得虛無,其實工作依舊虛無,只是沒有時間體味虛無。人並不是害怕虛無,而是能夠體味到虛無。無聊是常態,不是偶爾。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發現我和別人長得其實一樣。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即使生活虛無,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樂觀,沒有敏感的心來體驗痛苦。人生的理想,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所有的躲避無聊的事情找一個思路。説什麼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騙着自己,存在如何有價。

比起有沒有價值,還不是考慮需不需要存在,人們最害怕承認的是自己其實沒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靈魂,但是不可感知,靈魂只能看,不能説,不能摸,卻可以思考,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舊會努力,因為我懼怕死亡,同時也懼怕體味無聊。

無奈之間我也不明白,我始終思考不了戈多是誰,如果不等他該如何做。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姑且把它當作一種幸事吧。至少,在不願意死亡的時候可以去enjoy生活。

這段時間似乎終於開始承認自己是個理科生,寫不出漂亮的文字,體味不到情感的變化。看着別人的blog,一陣覬覦。偶只能分析,看不下去的散文……

傻乎乎的只知道超前看,擁有大條的神經。

一週的出租車,終於看完《等待戈多》,有了以上的東東,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要説些什麼,因為好多事情,我也沒有思考出答案。

篇3:《等待戈多》讀後感

“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目光茫然,再次翻開這本書,一遍遍讀着這句話,直到嘴脣乾裂,腳已經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騰椅上,手中傳來杯子的餘温。午後的陽光懶懶散散,靜靜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緒在不安的空氣中越行越遠。

黃昏,寂寞的天空有飛鳥掠過,了無痕跡。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這樣望着遠方彼此不語。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着,直到天黑離去。口中卻還念念不忘,明天,他會來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真是可笑,真是荒誕的無可救藥!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使人的希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來,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麼?‘戈多’不過是等待對象的一種象徵,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過於遙遠。可為何我們還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希望。

忽然想去小時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黃昏,天空的顏色卻是異樣的美好。那裏種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陽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讓人想要落淚。我們一直等一直等。天漸漸黑了,四周安靜得可怕。於是,我們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輕輕歌唱。企圖打破這黑夜來臨前的恐懼。其實我一直都很懷念那時的我們,兩個女孩,在空曠的田野上執著的等待,她們的頭頂是金燦燦的葵花。一直到最後,我們也沒等到爸爸。我不知道當初自己為何會在等待中唱起歌兒,因為我一直都害怕長時間的等待。只是姐姐説,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在轉,大概我是在那時鼓起了勇氣。於是,習慣了等待。

這真的很像在樹下長時間等待着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是經歷時間所留下的滄桑。而我們,只是單純的等待着,等待着所愛者的歸來。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當自己終於踏上了回家的那輛公車,等待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車窗外的景色不斷更改着,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剎那的感動,有淚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希望。只是,有些時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後只剩下麻木和絕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着兩個老流浪漢,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遲遲不來,反倒等來了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莫非現實的世界真的如此殘酷,覺得黑夜還不夠黑暗,於是又狠狠潑上一桶冰水,澆滅那散發着温暖與光明的火焰。

其實,我是很不瞭解的。為什麼寧願毫無結果的去等一個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動去尋找所謂的‘戈多’?有人説,人對自己生存的世界和對自己的命運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態。但是,一味盲目的被動等待,人是否會一直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雖然,報信的小男孩會給等的人帶來幸福,但消極的等待比不上積極的尋找。在尋找中等待,快樂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會變得幸福。

起身,打開窗户,外面的世界鳥語花香。音樂響起的時候,空氣竟也變得暖洋洋。只要記得,曾經,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

篇4:《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讀後感

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讀《等待戈多》有感 “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目光茫然,再次翻開這本書,一遍遍讀着這句話,直到嘴脣乾裂,腳已經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騰椅上,手中傳來杯子的餘温。午後的陽光懶懶散散,靜靜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緒在不安的空氣中越行越遠。 黃昏,寂寞的天空有飛鳥掠過,了無痕跡。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這樣望着遠方彼此不語。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着,直到天黑離去。口中卻還念念不忘,明天,他會來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真是可笑,真是荒誕的無可救藥!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使人的希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來,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麼?‘戈多’不過是等待對象的一種象徵,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過於遙遠。可為何我們還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希望。 忽然想去小時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黃昏,天空的顏色卻是異樣的美好。那裏種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陽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讓人想要落淚。我們一直等一直等。天漸漸黑了,四周安靜得可怕。於是,我們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輕輕歌唱。企圖打破這黑夜來臨前的恐懼。其實我一直都很懷念那時的我們,兩個女孩,在空曠的田野上執著的`等待,她們的頭頂是金燦燦的葵花。一直到最後,我們也沒等到爸爸。我不知道當初自己為何會在等待中唱起歌兒,因為我一直都害怕長時間的等待。只是姐姐説,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在轉,大概我是在那時鼓起了勇氣。於是,習慣了等待。 這真的很像在樹下長時間等待着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是經歷時間所留下的滄桑。而我們,只是單純的等待着,等待着所愛者的歸來。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當自己終於踏上了回家的那輛公車,等待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車窗外的景色不斷更改着,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剎那的感動,有淚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希望。只是,有些時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後只剩下麻木和絕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着兩個老流浪漢,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遲遲不來,反倒等來了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莫非現實的世界真的如此殘酷,覺得黑夜還不夠黑暗,於是又狠狠潑上一桶冰水,澆滅那散發着温暖與光明的火焰。 其實,我是很不瞭解的。為什麼寧願毫無結果的去等一個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動去尋找所謂的‘戈多’?有人説,人對自己生存的世界和對自己的命運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態。但是,一味盲目的被動等待,人是否會一直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雖然,報信的小男孩會給等的人帶來幸福,但消極的等待比不上積極的尋找。在尋找中等待,快樂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會變得幸福。 起身,打開窗户,外面的世界鳥語花香。音樂響起的時候,空氣竟也變得暖洋洋。只要記得,曾經,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

篇5:《等待戈多》讀後感

剛剛學習完《等待戈多》,這個劇幕裏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沒有鮮明人物個性,有的只是空曠的舞台和兩個滿嘴瘋言瘋語的流浪漢,等待着一個永遠也不會到來的戈多,一個虛無飄渺的希望。習慣了傳統劇幕的我,《等待戈多》無疑打破了我長期以來對劇本的觀念,讓我感受了另一種劇幕形式的衝擊。

初讀《等待戈多》時,我腦袋中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劇幕中的兩個人到底在幹什麼,唯一知道的是他們在等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的對話毫無邏輯,動作無聊,一直在重複着説着什麼。偶爾冒出的至理名言,讓人感到異常突兀。總之,這的確無法吸引我的閲讀興趣。

然而,當《等待戈多》被解釋時,我開始明白它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恆的在無望中尋找希望的現代悲劇。“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始終是一個朦朧虛無的幻影一個夢魘中的海市蜃樓。該劇深刻揭示了人類生活在荒誕世界中無所適從的尷尬處境,揭示了西方現代人痛苦、焦慮而又悲觀、絕望的畸形心態,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希望是存在的,但是等待希望的實現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滅。

社會環境影響着人,人的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背景。人在備受壓迫、悲慟和絕望時,總是會幻想一些永遠都不能實現的夢想,漸漸的,人便深陷其中,老是在等待,對現實的一切都變得麻木。

曾經看過魯迅的一篇文章,叫《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在遭人唾罵、鄙視的時候,盡然全然不在意,甚至在被人打斷手腳時,也都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可見他早已把人的尊嚴“置之度外”了。這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使人們變得愚昧、無知。

是的,當我再次品讀《等待戈多》時,我突然瞭解到了貝克特寫着劇幕的理由,當一個社會黑暗壓抑,人性的光輝不再顯著,精神的狀態自然會出現緒亂不穩,貝克特通過兩個瘋癲的流浪漢寫出了那個時代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與心理的恐慌,難怪這部劇會在那個時代大受歡迎,這因為它表達了當時人民的心理,它才會備受追崇。人們在它的荒誕下,得到了釋放。

看着《等待戈多》瞭解了它的故事背景讓我想起了一部震撼了我的心的電影。《潘神的迷宮》一個黑色的童話,一個在二戰時,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純真善良的小女孩與惡毒殘忍的繼父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後小女孩死在了繼父的手上,在她的童話裏重生。我永遠無法忘記她最後一絲笑容,那時一種解脱,釋懷的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才會讓一個只有12歲的女孩壓抑痛苦,我無法體會,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我很慶幸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很慶幸我有一個家。然而就算在這樣一個社會,人們還是發生了變化。真誠相待換來爾疑我詐,很多人為了物質金錢,不惜出賣親情,愛情,友情,換取短暫的歡樂。多慶幸我沒長大,可以與朋友呼吸藍天下的空氣,自由嬉戲,互相學習。現在的我們是最真的。

同樣,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生命,去幫助一些他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就像叢飛。他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用自己僅有的演出費資助了深圳、貴州、湖南、山東、雲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難的大中國小生及殘疾人。在患病期間仍然不忘公益活動,在生前立下遺囑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使三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他還答應把自己摯愛的鋼琴贈給蓮花北村社區康復站的殘疾人。這是一位大愛的英雄,他用自己最真誠的心把愛和這個貧乏的世界融在了一起,把人性的光輝發揮到了最高點。他的精神就像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雖然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常青樹永遠常青,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被忘記,相反的,只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不可被磨滅的。不知你是否記得八年級學的《老王》(詳細請見八年級—上冊— 第九課),裏面講述的是我和老王之間發生的一些令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成為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人重視,卻有着一顆金子的心。老王是個老實人,不僅願意為我們家順帶冰塊,還只收一半的車費,他送的冰比前任的都大,但冰價相同。生活很拮据,卻從來沒在我面前抱怨,以至於後來病了,也沒向我借什麼,直到死去的前一天還不忘給我送來一大包雞蛋和香油。而文章中的我,對老王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街上的人都應為老王一隻眼是田螺眼而不願意做他的三輪車,而心地善良的我則經常光顧老王,老王生病的那段期間不能騎三輪車,我反而還不敢坐三輪車,就得別人騎得不安全。後來老王去世了,因為沒能見他一面而為此 感到非常懊悔。我與老王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卻為此互相關心,他們的感情就像父女之間那樣的真摯,那樣的闊達,彼此的對彼此的關愛完全出於對對方的信任。

我們都處在一片藍天之下,人性是社會的希望,是人與人之間所構築的橋樑 每一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的一舉一動均體現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社會裏面的人永遠都充滿着快樂和愛,相反的,那就是黑暗痛苦的地獄。人性的難得可貴的,每當我們看到叢飛這樣偉大博愛崇高的精神時,想到的不只是對他產生敬佩之情,更多的會鼓舞自己去為這個世界服務,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財富,讓我們攜手,發揮人性的光輝,更好地造福人類,為這個世界奏出一首美妙的樂曲。

篇6:《等待戈多》讀後感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獵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下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反覆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經過他的形式向人們呈現人們本人親自經歷着的生活形狀自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延長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咱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有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路的等待,知道天亮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宿願,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需不斷等就可以了麼?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我們走不走?”弗拉基米爾説:“好,我們走吧。”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依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只要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闡明天再來的告訴。其實他們都知道興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文祕網,興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如同咱們反覆着日復一日的工作,枯燥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好像《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興許就是咱們的現實,人們期盼着本人的現實,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現實能夠來到咱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致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與君共勉!

篇7:《等待戈多》讀後感

哭着,笑着,恐懼着,擔心着,喜悦着,我們接近了高三,走進了高三,走過了高三,遠離了高三。

(一)酸

高三總是少不了考試的照顧,各種各樣的,早讀測驗、周練、隨堂測、月考、期中期末考、一模二模……所謂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

我們説不在意小考,但當我們和別人一樣的努力,卻在一次次的測驗中比別人少了幾十分。即使我們對自己説卷子出的不好、老師判卷不公平來聊以自我安慰,卻仍然擋不住內心的辛酸。由於考試太頻繁,我們很快就忘記了一次考試帶來的不快,投入了接下來的學習當中。

一次次小小的辛酸的積澱,最終鑄就了一次狂風暴雨。

期中期末考,關係到是否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的時候,一模二模,關係到可以有膽量報什麼樣的大學的時候,卻仍然是令人辛酸的失利。知道成績的那天,我們強忍着委屈聽下了一堂堂的講評課。直到回到家,汪洋般的淚水終於決堤,哭紅了雙眼。

酸過後的味道,就像是檸檬汁通過食道滑入胃裏一樣,不見了。

(二)甜

記得剛上高三沒多久,有個學姐曾對我們説過不要害怕高三,別人能安然度過的,我們也沒有問題。

現在想來,的確如此。

早在高二的時候,就曾一度質疑過高三人臉上的笑顏,似乎繁重的學業並不能使他們喪失快樂,甚至,他們的笑容比我們的更頻繁。

我們這一個年級中絕大多數人都能度過高三這人生中第一道坎兒。高三很殘酷,但它不僅不能消磨人的意志,相反,它使人更成熟、更堅強。高中三年,只有高三才是一次真正的蜕變。沒有人會怨恨經歷過的苦痛,因為它最終都會化作甘甜,絲絲入口,沁人心脾。

所以我們會笑,為充實的每一天而笑,為一點點的進步而笑,為好成績而笑,為被老師誇讚而笑,為同學間與日俱增的默契而笑,為化繭成蝶的自己而笑。笑得燦爛,笑得灑脱,笑得明媚,笑得天真,笑得無瑕。

時光荏苒,過去後,回首走過的路,鋪滿糖果,只剩甘甜。

(三)苦

還記得暑假補課的時候空前炎熱,全校唯一有空調的樓裝修,更要命的是,我們的補課教室的空調一直髮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影響上課不得不關掉,於是我們被迫一邊扇扇子一邊度過了難熬的補課時光。

汗順着臉頰一滴滴地留下,有人中暑,雖然大家嘴上都在抱怨,但沒有一個人缺席。

那個時候,大家都已做好了準備迎接這俗稱苦的一年。我們也都心裏有數補課只是苦的開頭而已。

最近整理書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做了那麼多的事,僅僅在一年裏,不禁驚歎起自己的耐力和韌性。每個高三人都是這樣的吧,一遍遍的改作文,一道道的攻破難題,一次次的背密密麻麻的白紙黑字。練習冊課本筆記本改錯本卷子堆成山,簽字筆圓珠筆鉛筆一根根的用完。

藝術節合唱節體育節科技節,在外面鬨鬧的歡聲笑語的映襯下,我們用磨出粗繭的手握着筆埋頭寫啊寫。他們放學了我們還在學習,他們睡覺了我們還在熬夜苦戰,他們放假了我們還在學校補課。

那些細碎的每天都在做的細小的工作一點點累積成了一片海洋,一點一滴的苦楚與煎熬成就了一個個全新的我們。

苦,也甜。

(四)辣

有時候,高三就像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味。沒有了電視電腦小説遊戲掌機遊玩,我們每天把自己浸透在學習中,重複着學校補習班家的三點一線。

但有時候,高三也像川菜湘菜泰國菜一樣辣的痛快,辣的刺激。每天都有跌宕起伏,像高速飛馳的過山車,一會兒在頂端一會兒又在谷底,無法預測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我們的心情也就隨着高三的日子瞬息萬變。聰明的人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失落時迅速站起來,最終才會走向成功。

高三,就要學會給辣到的嗓子降温。

篇8:《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長了讀者和觀者對“等待”這一抽象事物的感覺,這種“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實地存在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卻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自身與生活本身。

“沒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①,整個劇情用劇中的這句台詞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至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大凡經典,必有其典經之處。也只有經典才能被人反覆剖析並不斷解讀卻始終不會過期。某種程度上看,經典之為經典更在乎其中藴含着某種普遍而恆久的價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貫穿於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那麼,回到《等待戈多》,它的價值批判和人文反思體現在哪裏呢?換句話説,它憑藉什麼而立於經典之林呢?

時間無法減淡這部作品的價值,相反,時間增加了它的價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當人們説出這個詞並用它指代一個具體事件的時候,好像並不能達到完全意義上的出離時間。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這一點上對傳統的“等待”給與了批判並提出了挑戰。在這裏,我想對“等待”做一個個人的理解和區分。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內,正是時間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等待;也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外,這種出離並非絕對超脱我們所在的時空之緯,它依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之內發生,卻早已抵達另一個終極意義。是的,我想説《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質的困惑,因而它也越發能凸顯出我們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虛單調,機械壓抑,仍然不願意也不能夠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滿了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一些距離是本質上的距離,與時間與空間都無多大關聯。

當下,人們已不再追問“等待”誰,為何而“等待”之類形而上的問題,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個不會離開任何人的問題。因而,《等待戈多》在當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價值。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它,因為解讀它的同時也是在解讀我們的生活狀態,這種解讀在我看來依然十分的必須,因為它靠近一種本質。我甚至覺得,各家試圖找出“戈多”的真實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誕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贊同許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並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工作,因為勞動本身是美的,是應當被尊重的。我這樣説並不能完全支撐我的觀點,如果説有一種“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是出離時間的,那麼我卻要在時間之內去解讀它,去靠近它。我並未出離時間,這又讓我覺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為荒誕派戲劇經典之作的厲害之處,它讓我的解讀也變得荒誕。它已經可以做到不在一個時空之緯度裏討論“等待”,比如説,相對貝克特寫這部作品的時間和他當時所處的空間來説,我現在所在的時間和空間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個時間和另一個空間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貝克特不僅將他對“等待”的理解寫進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將它貫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個生命中去,這才是他真正厲害的地方。

至於上帝是死是活,至於“戈多”是否隱喻上帝,在我看來都只會阻礙我們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終覺得貝克特在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他將它荒誕化了,只是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為得就是讓人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若非如此,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等待”永遠是疲軟無力的,我們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遠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是這樣,他好像走在一條在旁人看來很遠的路上,可他自己卻樂此不疲。因為在靠近本質的過程中是沒有捷徑可取的,也因為只有他感覺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質的東西,這是旁人感覺不到的(旁人更重視的是道路的遠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質的東西)。

文將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話》,以及其中寫到的那個永不停歇地推着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不來的戈多”和“永遠推不到山頂的石頭”,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動的時間和瞬息萬變的空間,在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中,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這裏的“上帝”代表一種至高的存在)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是沒有開始與終結的,是無限的。大概人們在這條路上還要走很久,因為這是一條極其古老的道路。

無望的是結果,希望的是過程,正如魯迅所説“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而我們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無望與希望之間——繼續等待,但我堅信這種等待可以不是消極的等待,這個等待的過程也可以無比豐富。在文章的結尾,我想説,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等待。我想這是《等待戈多》給我的最大啟發,我欣然接受。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他們的目光不在戈多到來的方向,他們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過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獲得理想裏的救贖,孩子捎來的消息之於他們是繼續的支撐,因為沒有絕望的理由,只好漫無邊際地等下去。

戈多是誰,是無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運,抑或僅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個劇本里,沒有一個人能説出他究竟是誰,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把波卓誤認成了戈多,當問起戈多究竟是什麼人時他們給出的卻是這樣的回答,“可以説是一個相識的人”,“哪裏説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就是見了面也不認得”。可對於這麼一個模糊的人,人們還是寧願義無反顧地等待下去,人類正是在這種盲目的憧憬中耗盡了生命。與其説戈多是個人,不如説是一種虛無不可見的希望,或者一個又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於戈多這個人物,而在於“等待”。等待只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存的狀態,難怪劇中説“咱們老是想出辦法證明自己還存在”,等待就是那證明的途徑。“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爾的話裏透露着濃重的悲劇色彩,彷彿一個人從降生便進入等待的反覆裏,之所以在等待裏苦死,那正因為所謂的希望根本不會到來,這希望又是什麼,我認為那是一種對“被救贖”的強烈渴盼,劇中主人公始終堅持“戈多來了我們就得救了”。他們説到“把每個人都釘上他的小十字架”,那麼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救贖,然而當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對這波卓興高采烈嚷着“救兵終於來啦!”的時候,波卓竟開口對他們大呼救命。誰都不得救,全劇充滿了宿命的影子。“難道我們沒給繫住?”“拴在誰身上?”“拴在你等的那個人身上”,他們認為自己該被捆綁在命運上,也許事實就是這樣,人和上帝,和命運間連着一根無形的線,人被它所牽引,始終逃離不開,對線另一頭的世界卻不得知更不得見。

個人認為弗拉基爾米和愛斯特拉岡正是世界上人類的代表,他們沒有個性,沒有性別,彼此相愛卻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一切人類具有的品格他們都具有,都在他們身上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態展現出來。當然,從劇本里不難看出,弗拉季米爾較之愛斯特拉岡,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靜理性寬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許的自以為是,而愛斯特拉岡則顯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惡毒和神經質,所以猜測作者是否讓他們承擔着詮釋男人女人特徵的作用。兩人曾有過一段對人性的討論,“天生的脾氣”,“掙扎沒有用”,“本性難移”“毫無辦法”,説出了對靈魂,對人性弱點的無可奈何。人註定無法克服自身的弱點,於是寄希望於被救贖。無法被救贖,便只能透過無望的期待發出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波卓的出現一直是讓我最生疑問的,他一出場就被誤認作戈多,連名字讀音都與他相似,於是讓我不禁猜測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個戈多,在不一樣的時空裏,無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萬個自己靠近人類,他沾染了人類一切的病態,他狂躁,麻木,癲癲狂狂,喜怒無常,他對幸運兒頤指氣盛,而他又讓兩個流浪漢莫名地恐懼,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裏,他的神祕和高貴通通地消失,連流浪漢也可以對他任意蹂躪。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運兒,隨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東西,他和流浪漢再沒有區別,或者他顯得更落魄些。原來所謂的那個上帝,和凡人的距離並不遠。

兩幕戲時間地點結構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結尾都又回到開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對第一幕的反覆又是對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們喪失了記憶,失去了寶貴的依賴,戈多又一次失了約,一切像個騙局。生命在幻滅,生活在無休止地循環。等待是太過漫長的絕望,漫長得讓人無力感覺。理想的沮喪,命運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無所不在的死亡就這樣把人拖進了不可理喻的漩渦。時間的無限延伸,等待的永無盡頭。

全劇沒有情節,沒有矛盾衝突,甚至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劇中一切事物都荒誕化,時間脱了常規於是一夜之間枯樹就長出了葉子,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處於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給人以一種不能抗拒的壓迫感。他們不認識這個世界,又説道“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世界對他們而言僅僅是個蒼白的印象。另外人與人之間亦處於一種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狀態,兩個流浪漢想分手又無法分開,波卓想離開又邁不動步子。荒誕之中,反映出得卻是如此深刻的狀態。

人在生活裏謎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自己向何處去。人無從預測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那個如上帝般凌駕於苦難之上的戈多永遠不會到來,可他又一直存在着,這樣的存在對他的到來不斷預示着,於是人們只好不可救藥卻又無能為力地繼續等下去。

重讀《等待戈多》,一部不長的荒誕戲劇,卻很費腦筋。這部戲劇的魅力在於,本身就是一個謎。每個人都在問,戈多是誰?他代表什麼?象徵什麼?有人求疑於作者貝克特,他很高明地繼續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戲裏説出來了。”

春天的陽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無暇享受陽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有三種人。當搜腸刮肚為這三種人找代表人物時,想起了《等待戈多》。這部劇只有五個角色,兩個流浪漢戈戈和狄狄,主僕二人波卓和幸運兒,還有一個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於戈多這個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用這幾個人為三種人佐證,再合適不過了。

第一種人,打着遮陽傘曬太陽的人。聽起來很有閒、很小資。不過,小資只是一種情調,那些光顧必勝客、上島、兩岸、避風塘、蘭桂坊、seven(怎麼象在做廣告?)……喝一杯拿鐵、卡布其諾、龍舌蘭、朗姆酒,來一隻哈根達斯(又有廣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夠入列。還是看一看波卓的派頭,這位爺一出場,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繩子拴住幸運兒的脖子,趕着他往前走。幸運兒兩手提着一隻沉重的口袋、一個折凳、一隻野餐籃和一件大衣。幸運兒打開折凳,波卓坐下,打開籃子,取出一隻筍雞、一塊麪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來……不想再描述了,這就是第一種人。

第二種人,在陽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曬太陽,幸運兒在勞作。他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頭。當流浪漢戈戈向波卓討要骨頭時,波卓説這通常是屬於幸運兒的。得到骨頭的代價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揮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運兒發表了長篇演説。很佩服作者的獨到之處,這篇上千字的演説沒有一個詞是連着的,沒有一句話是完整的。那個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邊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種拯救力量,那麼小孩無疑也是個幸運兒,但是從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夠“幸運”。在陽光下忙碌的人,即便獲得命運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種人,追趕太陽的人。夸父逐日的結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現代版是,很多人為了追逐夢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兩個流浪漢,曾經也非常體面,曾經也有一雙合腳的靴子,曾經也有過一點兒思想。他們最終淪落了,無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戈多,他們不認識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誰,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給他們做什麼,他們沒有明確的要求,只是一種祈禱、一種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雖然都喪失了追逐夢想的能力,但狄狄沒有放棄自尊,沒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還能為自己找到蘿蔔。而戈戈已經喪失了羞恥心,他天天捱打,但是抱怨保護他的人;他搞不到蘿蔔,還嫌蘿蔔不好吃;他厚着臉皮討要波卓吃剩下的骨頭,他為了金錢與需要幫助的人討價還價。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寓言。我們一生都在追逐夢想,追逐希望,追逐光明。當耀眼的太陽照射在頭頂,都想觸手而及,讓思想的光芒照射人生,讓精神的勝利愉悦生命。可是,我們並不能主宰靈魂,並不能左右命運。當夢想無情破滅,我們是選擇做一個精神的流浪漢,還是思想的臣服者?看看我們身邊的人,抑鬱寡歡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數,愁腸百結的經常碰到,撕心裂肺的也不少見,這些都是精神的流浪漢。他們看似是精神的獨立者,其實也會為了一根剩骨頭低下高昂的頭。有雄心追逐夢想,就要有勇氣接受失敗。第一種人未必高貴,第二種人未必低賤,第三種人未必超脱。存在主義認為,人生本來就是荒謬的,不必為了所謂的價值、意義而背上枷鎖。

戈多沒有等來,波卓瞎了眼睛,幸運兒成了啞巴,戈戈和狄狄想上吊,但是他們找不到繩子……這就是生活!

篇9:《等待戈多》讀後感

讀完了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忽然覺得人生如同就像一場漫無目的的等待,咱們到底在等待着什麼?感覺很茫然・・・・・・

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始終反覆,兩個衣衫破爛的流浪漢坐在樹下苦苦等待,只管等待是令人煩躁和苦惱的,但他們仍然執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宿願,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為止。同時,小男孩帶來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等待的決心,由於他們深信明天還有宿願會等來戈多。我不明白兩個流浪漢為什麼要不斷等待戈多,而且只需不斷等待就真的會等到嗎?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難,覺得那隻不過是他們自我安慰的形式,事實往往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戈多隻不過是一個意味,興許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們還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隱若現、素昧平生而又不見其面的宿願。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於能去等待,至少闡明還存在着宿願,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宿願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咱們帶來美妙的宿願,無論結果怎麼,至少咱們曾經幸福過,幸福真的很美妙。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窗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興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甘美。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來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境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天然的生活景象,天然中浸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由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只管他們不知道結果會怎麼,但是他們仍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知道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興許他們也不明白本人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惟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興許只要等待才是他們的宿願所在吧!

人生也好像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咱們不能預感明天會怎麼,但咱們仍然都抱有幸福的宿願。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咱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一定是最美麗壯麗的時辰。咱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興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甘美的;有的等待是苦楚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只管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興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愈加升華了文章的喜劇意義,事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宿願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由於生活自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自動尋覓“戈多”呢?興許人們對本人的命運和本人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只要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不斷這樣自覺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不斷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本人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咱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咱們是快樂的,在快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麼,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咱們學習,但他們的考慮形式和做事形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愛玩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加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咱們要退縮不前的向指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痺不仁。

篇10:《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於1952年創作的一部荒誕派戲劇,雖然只有兩幕,卻在當時的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直到現在都還在影響着人們的思想,意義非凡,是荒誕派戲劇中的經典之作。

故事發生在兩個黃昏,第一天,兩個流浪漢愛斯特拉岡(戈戈)和弗拉季米爾(狄狄)在鄉間小道的一棵枯樹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後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進行了一系列無聊的談話和無意義的舉動,等到傍晚,一個小孩子跑來告訴他們戈多先生今天不來了,明天來。第二天,他們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幾片葉子,波卓瞎了,幸運兒啞了,最後仍舊是以小孩子相同的傳話結尾。戈多究竟是誰,能做什麼,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他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等着,靠夢囈般的對話和無聊的動作消磨時光。

貝克特這部戲劇的寫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世界,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戰後的世界混亂無序,荒謬醜惡,人們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這在劇本中人物活動的背景中就表現了出來,荒原、沼澤、枯樹、黑夜等等,都體現出了淒涼、孤獨、恐怖的生存環境。兩個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地位卑微,行為荒唐,精神狀態恍惚迷離,整日渾渾噩噩,百無聊賴。荒誕派戲劇的精神內涵與存在主義哲學有着密切的關係,劇中也體現出了存在主義的基本原理:終極價值已經沒有了,人必須為自己尋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卻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謂的“戈多”,這成為了他們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彷彿只要戈多來了,他們就會被解救,從此結束如今這痛苦的生活,他們熱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荒誕的生活一次次打擊着他們的希望,他們能等來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絕望。戈戈和狄狄這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卻毫無希望的等待反映了當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放眼望去,現今的社會上像戈戈和狄狄這般渾渾噩噩,百無聊賴度日的人可謂是數不勝數,縱使物質世界的發展再迅速,也彌補不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和迷茫。劇中的戈戈和狄狄雖是兩個有些神經質的流浪漢,卻也是整個人類的縮影,生存在荒謬混亂的環境中,於孤立無援、生死不能、痛苦絕望的境地裏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謀面也不知何時出現的希望來將我們救贖。我們徘徊在虛無縹緲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與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遙不可知的命運中的希望。

貝克特沒有告訴我們戈多是誰,是什麼,但每個人對於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心裏都有屬於自己的戈多。因為戈多並不特指某個人或某種事物,可以説他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他只是人們為了安慰自己編造出來的幻想,是人們在精神迷茫狀態下的一種寄託,就像是即將掉入懸崖時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們堅持活下去的希望。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盡不相同,所以才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戈多。然而這樣的戈多實在是太渺茫了,那種無法抓住的感覺有時會令人感到絕望,於是人們認識到等待只能換來無望而又無可奈何的結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過的嗎?或許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許是等待一個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這個等待的過程正是荒誕的人生所經歷的過程,於無盡的等待中漸漸走向毀滅的黑暗。

希望在神話中是潘多拉魔盒打開後最後出來的事物,這正意味着希望是絕對存在的,然而要等待希望的實現卻是未知而不可控制的,等待只能意味着幻滅。所以我們不能在原地傻傻地等待着希望的到來,而應該鼓起勇氣朝前方探索,或許希望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戈多遲遲不來,苦死了等他的人。”那麼,我們就不要等了,開始動身去尋找戈多!

篇11:等待戈多讀後感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他們的目光不在戈多到來的方向,他們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過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獲得理想裏的救贖,孩子捎來的消息之於他們是繼續的支撐,因為沒有絕望的理由,只好漫無邊際地等下去。

戈多是誰,是無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運,抑或僅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個劇本里,沒有一個人能説出他究竟是誰,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把波卓誤認成了戈多,當問起戈多究竟是什麼人時他們給出的卻是這樣的回答,“可以説是一個相識的人”,“哪裏説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就是見了面也不認得”。可對於這麼一個模糊的人,人們還是寧願義無反顧地等待下去,人類正是在這種盲目的憧憬中耗盡了生命。與其説戈多是個人,不如説是一種虛無不可見的希望,或者一個又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於戈多這個人物,而在於“等待”。等待只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存的狀態,難怪劇中説“咱們老是想出辦法證明自己還存在”,等待就是那證明的途徑。“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爾的話裏透露着濃重的悲劇色彩,彷彿一個人從降生便進入等待的反覆裏,之所以在等待裏苦死,那正因為所謂的希望根本不會到來,這希望又是什麼,我認為那是一種對“被救贖”的強烈渴盼,劇中主人公始終堅持“戈多來了我們就得救了”。他們説到“把每個人都釘上他的小十字架”,那麼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救贖,然而當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對這波卓興高采烈嚷着“救兵終於來啦!”的時候,波卓竟開口對他們大呼救命。誰都不得救,全劇充滿了宿命的影子。“難道我們沒給繫住?”“拴在誰身上?”“拴在你等的那個人身上”,他們認為自己該被捆綁在命運上,也許事實就是這樣,人和上帝,和命運間連着一根無形的線,人被它所牽引,始終逃離不開,對線另一頭的世界卻不得知更不得見。

個人認為弗拉基爾米和愛斯特拉岡正是世界上人類的代表,他們沒有個性,沒有性別,彼此相愛卻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一切人類具有的品格他們都具有,都在他們身上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態展現出來。當然,從劇本里不難看出,弗拉季米爾較之愛斯特拉岡,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靜理性寬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許的自以為是,而愛斯特拉岡則顯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惡毒和神經質,所以猜測作者是否讓他們承擔着詮釋男人女人特徵的作用。兩人曾有過一段對人性的討論,“天生的脾氣”,“掙扎沒有用”,“本性難移”“毫無辦法”,説出了對靈魂,對人性弱點的無可奈何。人註定無法克服自身的弱點,於是寄希望於被救贖。無法被救贖,便只能透過無望的期待發出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波卓的出現一直是讓我最生疑問的,他一出場就被誤認作戈多,連名字讀音都與他相似,於是讓我不禁猜測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個戈多,在不一樣的時空裏,無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萬個自己靠近人類,他沾染了人類一切的病態,他狂躁,麻木,癲癲狂狂,喜怒無常,他對幸運兒頤指氣盛,而他又讓兩個流浪漢莫名地恐懼,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裏,他的神祕和高貴通通地消失,連流浪漢也可以對他任意蹂躪。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運兒,隨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東西,他和流浪漢再沒有區別,或者他顯得更落魄些。原來所謂的那個上帝,和凡人的距離並不遠。

至於幸運兒,實在像個陷入“羅網”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能力的人,也是唯一不懼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嚨,然而這個唯一終究失去了帽子,隨之失去了嗓音,隨之失去了生命,最後一個會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而人類總是不屑於去思考的,幸運兒的思考無法被理解是註定了的。

兩幕戲時間地點結構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結尾都又回到開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對第一幕的反覆又是對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們喪失了記憶,失去了寶貴的依賴,戈多又一次失了約,一切像個騙局。生命在幻滅,生活在無休止地循環。等待是太過漫長的絕望,漫長得讓人無力感覺。理想的沮喪,命運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無所不在的死亡就這樣把人拖進了不可理喻的漩渦。時間的無限延伸,等待的永無盡頭。

全劇沒有情節,沒有矛盾衝突,甚至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劇中一切事物都荒誕化,時間脱了常規於是一夜之間枯樹就長出了葉子,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處於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給人以一種不能抗拒的壓迫感。他們不認識這個世界,又説道“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世界對他們而言僅僅是個蒼白的印象。另外人與人之間亦處於一種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狀態,兩個流浪漢想分手又無法分開,波卓想離開又邁不動步子。荒誕之中,反映出得卻是如此深刻的狀態。

人在生活裏謎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自己向何處去。人無從預測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那個如上帝般凌駕於苦難之上的戈多永遠不會到來,可他又一直存在着,這樣的存在對他的到來不斷預示着,於是人們只好不可救藥卻又無能為力地繼續等下去。

篇12:等待戈多讀後感

重讀《等待戈多》,一部不長的荒誕戲劇,卻很費腦筋。這部戲劇的魅力在於,本身就是一個謎。每個人都在問,戈多是誰?他代表什麼?象徵什麼?有人求疑於作者貝克特,他很高明地繼續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戲裏説出來了。”

春天的陽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無暇享受陽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有三種人。當搜腸刮肚為這三種人找代表人物時,想起了《等待戈多》。這部劇只有五個角色,兩個流浪漢戈戈和狄狄,主僕二人波卓和幸運兒,還有一個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於戈多這個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用這幾個人為三種人佐證,再合適不過了。

第一種人,打着遮陽傘曬太陽的人。聽起來很有閒、很小資。不過,小資只是一種情調,那些光顧必勝客、上島、兩岸、避風塘、蘭桂坊、seven(怎麼象在做廣告?)……喝一杯拿鐵、卡布其諾、龍舌蘭、朗姆酒,來一隻哈根達斯(又有廣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夠入列。還是看一看波卓的派頭,這位爺一出場,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繩子拴住幸運兒的脖子,趕着他往前走。幸運兒兩手提着一隻沉重的口袋、一個折凳、一隻野餐籃和一件大衣。幸運兒打開折凳,波卓坐下,打開籃子,取出一隻筍雞、一塊麪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來……不想再描述了,這就是第一種人。

第二種人,在陽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曬太陽,幸運兒在勞作。他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頭。當流浪漢戈戈向波卓討要骨頭時,波卓説這通常是屬於幸運兒的。得到骨頭的代價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揮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運兒發表了長篇演説。很佩服作者的獨到之處,這篇上千字的演説沒有一個詞是連着的,沒有一句話是完整的。那個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邊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種拯救力量,那麼小孩無疑也是個幸運兒,但是從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夠“幸運”。在陽光下忙碌的人,即便獲得命運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種人,追趕太陽的人。夸父逐日的結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現代版是,很多人為了追逐夢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兩個流浪漢,曾經也非常體面,曾經也有一雙合腳的靴子,曾經也有過一點兒思想。他們最終淪落了,無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戈多,他們不認識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誰,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給他們做什麼,他們沒有明確的要求,只是一種祈禱、一種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雖然都喪失了追逐夢想的能力,但狄狄沒有放棄自尊,沒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還能為自己找到蘿蔔。而戈戈已經喪失了羞恥心,他天天捱打,但是抱怨保護他的人;他搞不到蘿蔔,還嫌蘿蔔不好吃;他厚着臉皮討要波卓吃剩下的骨頭,他為了金錢與需要幫助的人討價還價。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能去等待,至少説明還存在着希望,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希望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希望,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我們曾經幸福過,幸福真的很美好。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學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也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甜蜜。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來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現象,自然中滲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雖然他們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他們依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知道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他們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也許只有等待才是他們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一定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只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快樂的,在快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篇13: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長了讀者和觀者對“等待”這一抽象事物的感覺,這種“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實地存在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卻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自身與生活本身。

“沒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①,整個劇情用劇中的這句台詞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至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大凡經典,必有其典經之處。也只有經典才能被人反覆剖析並不斷解讀卻始終不會過期。某種程度上看,經典之為經典更在乎其中藴含着某種普遍而恆久的價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貫穿於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那麼,回到《等待戈多》,它的價值批判和人文反思體現在哪裏呢?換句話説,它憑藉什麼而立於經典之林呢?

時間無法減淡這部作品的價值,相反,時間增加了它的價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當人們説出這個詞並用它指代一個具體事件的時候,好像並不能達到完全意義上的出離時間。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這一點上對傳統的“等待”給與了批判並提出了挑戰。在這裏,我想對“等待”做一個個人的理解和區分。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內,正是時間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等待;也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外,這種出離並非絕對超脱我們所在的時空之緯,它依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之內發生,卻早已抵達另一個終極意義。是的,我想説《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質的困惑,因而它也越發能凸顯出我們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虛單調,機械壓抑,仍然不願意也不能夠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滿了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一些距離是本質上的距離,與時間與空間都無多大關聯。

當下,人們已不再追問“等待”誰,為何而“等待”之類形而上的問題,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個不會離開任何人的問題。因而,《等待戈多》在當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價值。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它,因為解讀它的同時也是在解讀我們的生活狀態,這種解讀在我看來依然十分的必須,因為它靠近一種本質。我甚至覺得,各家試圖找出“戈多”的真實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誕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贊同許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並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工作,因為勞動本身是美的,是應當被尊重的。我這樣説並不能完全支撐我的觀點,如果説有一種“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是出離時間的,那麼我卻要在時間之內去解讀它,去靠近它。我並未出離時間,這又讓我覺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為荒誕派戲劇經典之作的厲害之處,它讓我的解讀也變得荒誕。它已經可以做到不在一個時空之緯度裏討論“等待”,比如説,相對貝克特寫這部作品的時間和他當時所處的空間來説,我現在所在的時間和空間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個時間和另一個空間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貝克特不僅將他對“等待”的理解寫進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將它貫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個生命中去,這才是他真正厲害的地方。

至於上帝是死是活,至於“戈多”是否隱喻上帝,在我看來都只會阻礙我們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終覺得貝克特在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他將它荒誕化了,只是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為得就是讓人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若非如此,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等待”永遠是疲軟無力的,我們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遠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是這樣,他好像走在一條在旁人看來很遠的路上,可他自己卻樂此不疲。因為在靠近本質的過程中是沒有捷徑可取的,也因為只有他感覺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質的東西,這是旁人感覺不到的。

文將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話》,以及其中寫到的那個永不停歇地推着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不來的戈多”和“永遠推不到山頂的石頭”,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動的時間和瞬息萬變的空間,在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中,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是沒有開始與終結的,是無限的。大概人們在這條路上還要走很久,因為這是一條極其古老的道路。

無望的是結果,希望的是過程,正如魯迅所説“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而我們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無望與希望之間――繼續等待,但我堅信這種等待可以不是消極的等待,這個等待的過程也可以無比豐富。在文章的結尾,我想説,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等待。我想這是《等待戈多》給我的最大啟發,我欣然接受。

篇14: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長了讀者和觀者對“等待”這一抽象事物的感覺,這種“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實地存在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卻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自身與生活本身。

“沒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①,整個劇情用劇中的這句台詞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至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大凡經典,必有其典經之處。也只有經典才能被人反覆剖析並不斷解讀卻始終不會過期。某種程度上看,經典之為經典更在乎其中藴含着某種普遍而恆久的價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貫穿於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那麼,回到《等待戈多》,它的價值批判和人文反思體現在哪裏呢?換句話説,它憑藉什麼而立於經典之林呢?

時間無法減淡這部作品的價值,相反,時間增加了它的價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當人們説出這個詞並用它指代一個具體事件的時候,好像並不能達到完全意義上的出離時間。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這一點上對傳統的“等待”給與了批判並提出了挑戰。在這裏,我想對“等待”做一個個人的理解和區分。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內,正是時間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等待;也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外,這種出離並非絕對超脱我們所在的時空之緯,它依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之內發生,卻早已抵達另一個終極意義。是的,我想説《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質的困惑,因而它也越發能凸顯出我們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虛單調,機械壓抑,仍然不願意也不能夠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滿了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一些距離是本質上的距離,與時間與空間都無多大關聯。

篇15:等待戈多讀後感

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憑藉《等待戈多》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初讀這部戲劇,很多人一定跟我一樣困惑:這是戲劇嗎?這到底寫了什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的到來?

全劇分為兩幕。第一幕中,兩個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來到了一條空蕩蕩的小路上,周圍只有一棵光禿禿的樹,他們自稱要在樹的附近等待戈多的到來。但是戈多是誰、什麼時候來、為何要等待戈多,兩個人不明緣由,可他們又執意要等下去。在等待的過程中,兩個流浪漢各自做着無聊的動作,並且進行着雜亂無序、邏輯不通的對話,一會聊到《福音書》裏救世主的故事,一會説自己做了個夢等等。這時候來了一對主僕――波卓和幸運兒,主人波卓用繩子牽着幸運兒,幸運兒拿着沉重的行李。兩個流浪漢一開始把波卓錯認為戈多,隨後與波卓發生了一系列無聊的對話。最後他們等來了戈多的信使,一個男孩,男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第二幕中,場景幾乎相同,只是樹上多了四五片葉子,兩個流浪漢依舊在等待戈多,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他們一起説些無聊的話、做些荒唐可笑的.動作,這時,波卓和幸運兒再次出現了。僅僅過了一晚,波卓的眼睛瞎了,幸運兒變成了聾子。最後,昨天出現的那個小男孩又來了,他告訴兩個流浪漢戈多今晚不能來了,明晚準來。至此,兩個流浪漢十分的絕望,想死沒有死成,想走,最後卻都站着不動。

整部劇表面上看來十分荒誕可笑,是一個無休止的一直等待的循環,戈多是劇中永恆的主題,但戈多到底指什麼,作者卻自始至終都沒有給出答案。我認為戈多就是一種希望,一種人們在等待中所趨向和寄託的美好未來。等待是我們一生中必要的生活狀態,在車站,等待着公交車緩緩地駛來;在課室,等待着一次次的上課與下課;高中等待着大學,壓迫等待着解放,渺小等待着輝煌……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們都在“等待戈多”。在這些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感覺煩躁、苦悶,但心中又不斷期盼着事情朝自己所想的發展,不安與希望並存着,心中無比矛盾,可以説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力量,也可以説生活給予我們得考驗。劇中兩個流浪漢麻木地生活着,雖然看起來毫無生機的生活,但是他們仍然堅持等待下去,第二幕中有交代那棵光禿禿的樹長出了一點點新葉,説明了兩個流浪漢的等待並不是白費,希望正在慢慢降臨。“戈多”是支撐他們的動力,是他們不輕易放棄的力量,所以我們每個人也要找到自己的“戈多”,等待生命之樹長出新芽。每個人等待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我們不需要去探尋別人的“戈多”,不需要攀比誰的“戈多”來得早,更不需要去斤斤計較“戈多”為你帶來了什麼,我們要做的是積極的等待,永遠保持昂揚精神,在等待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心,別讓自己迷失在無止境的循環中,為了“戈多”的到來做好準備。

反思一下:我們能做到無休止的等待嗎?看着周圍行色匆匆的人們,我們很容易會迷失在繁華的大都市中,不知道為什麼努力,要怎麼努力,總因看不見自己的未來而憂心忡忡。然而,每個人心中一定都要有屬於自己的“戈多”,雖然我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到來,即使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後,我們依然需要再次漫長的等待,但仍不能輕易的放棄他。

“戈多”好像虛無,但他確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總被我們殷殷地期待着,無論他會不會到來,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所苦苦等待的“戈多”正在路上。

篇16:等待戈多讀後感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有趣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寫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接受。但後來,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知道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知道,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積極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並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説到這裏,如果你正為自己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馬上拿起書本,奮發苦讀,因為青春經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己即將畢業卻無從就業而茫然,請不要等待,馬上帶上簡歷,整裝出發,因為年輕經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朋友們,你我如果是那靜卧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歎你的英姿,讓自己勇敢地對伯樂説:“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篇17: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法國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一部荒誕戲劇代表作,他的作品以荒誕的手法,描繪了充滿悲俗渾惡,空虛荒蕪的西方現代社會的生活畫面,使戲劇荒誕化,使荒誕戲劇化。

貝克特

貝克特於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兩幕劇《等待戈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公認的荒誕派戲劇,戲劇講述了一個沒有人來也沒有人走的故事。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也沒有鮮明的人物對比,有的只是一些語無倫次的對話和莫名其妙的動作。

兩個流浪漢

第一幕講述了,夕陽照在一條荒涼的小路上,路旁有一顆枯樹,四周靜悄悄的,兩個流浪漢在等待戈多,為了打發時間,他們説着無聊的話,做着無聊的動作。

在他們等待的過程中,遇到了路過的奴隸主勃卓和奴隸幸運兒,在他們的交談中可以看出,奴隸主的趾高氣揚,幸運兒被奴役的悲慘命運,也體現了當時社會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

在兩個流浪漢無盡的等待之後,一個小男孩膽怯地走了過來説:“戈多先生不來了,明天一定來。”然而,暮色降臨他們一動不動。他們為什麼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誰,他們自己也一無所知,他們只是希望戈多早日出現,戈多出現了,他們就有希望。

兩個流浪漢

第二幕講述了,還是在傍晚時分,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路旁的枯樹長出了四五片葉子,看到樹葉流浪漢很激動,似乎看到了希望即將來臨一樣。

兩個流浪漢依然在等待戈多,而這次路過的勃卓和幸運兒一個變成了瞎子,一個變成了啞巴,幸運兒依然過着低賤的生活,兩個流浪漢無法解釋所發生的一切,但等待戈多的想法從沒改變。

這時小男孩又帶來口信:“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兩個流浪漢感到很絕望,想去上吊,卻一動不動。

流浪漢

《等待戈多》看似荒誕的劇情,看似沒有頭緒的故事情節,看似平淡無奇的劇中人物……卻讓人深思。

作者以戲劇化的荒誕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謬,人們在荒誕的生存環境下的痛苦與不幸,特別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的孤立無援和痛苦絕望。

無盡的等待戈多,成為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對未來生活的呼喊和希望,希望戈多能幫助他們,拯救他們,就像他們心中的耶穌一樣。

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希望。

篇18: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薩繆爾貝克特的一部戲劇。

薩繆爾貝克特是先用英語後用法語寫作的愛爾蘭作家,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於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新教家庭裏,1923年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畢業。第二年貝克特被選派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為期兩年地英語助教,結識了已經是意識流小説大師的同鄉喬伊斯,並且與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譯成了法文。

任教期滿,貝克特回到三一學院任拉丁語講師,1932年辭職後專事創作,同時先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和德國漫遊,在1937年看到納粹主義的威脅後回到巴黎定居。他在二戰期間參加了抵抗運動,替一個為英國收集情報的支部翻譯資料和打字。結果支部被人出賣,他躲過了蓋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村莊裏當僱工。和平剛剛恢復,他又志願到諾曼底的一個紅十字會醫院去當了幾個月的翻譯。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人公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僅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在樹下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着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倫次的夢囈。最終有一個男孩來説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複,只是當明白戈多又不來的時侯,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只能毫無期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顯然是一出荒誕劇,這種情景能夠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因為戈多是誰,誰也不明白,它表現的只是人類等待的期望只能化為泡影的悲慘現實。那裏的等待,在法語裏是此刻進行時,所以它不是本義上的期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意味着人類永遠再等待,卻又不明白到底再等待什麼,並且永遠不可能等來什麼。正因為這個劇本用荒誕的手段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和無意義,它才流傳至今吧,並且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並且被譯成20多種語言。

等待戈多這部劇本反映了時代的杯具,表現了大戰在西方人心靈下留下的創傷,以及他們在冷戰中對社會現實的絕望。

這種用完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形式和資料上到達了完美的統一,因而能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像希臘杯具那樣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

篇19: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中戈戈和狄狄的語言,行為是荒謬的,是毫無邏輯的支離破碎,是毫無意義的忙忙碌碌,他們可謂是荒涼土地上的一個失去了自我靈魂的肉體!沒有真正的思想、沒有實際的行動,只是把一切寄託在那還不知會不會出現的“戈多”身上。我們遨遊在歷史的天空,高傲的俯視着那長長歲月激流的一切,拼命的感慨那世人的愚昧無知,狂妄的嘲笑那前人的悲哀悽慘。可當我們在飄浮的勞累之餘,猛的停下之時才突然發現自我亦是這般處境。迷惘的陷入了“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之中,卻仍舊不明白掙扎的方向……只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都市的五彩繽紛的霓虹裝點了漆黑的漫漫長夜,車水馬龍的急流充實了荒涼的大街小巷,“朝九晚五”的日程安排填滿我們生活工作時間表。匆匆的一路的飛奔,恰似勝過了劇中戈戈和狄狄的空虛無聊,但歸來的途中,人們依舊是無法掩蓋住那滿面風塵以及疲倦的心靈……時間限制了我們,習慣限制了我們,謠言般的輿論、恐嚇般的教唆讓人陷於實際,叫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規規矩矩,不敢妄為。僵死的規則暢行無阻,美妙的世界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扮演緊張,呆板的主角,一切言談舉止,一切思維與夢想都彷彿被預設的程序所圈定,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姿態!難道我們不應當真切的承認這亦是當代人們內心的“失明與失名”的迷惘!我們每一天重複着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話語在空泛中消磨時間,我們卻像是既有信仰一般的聲稱“這樣做就是為了以後的幸福”。

可我們以後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沒有人能告訴我們,人生是什麼,忙忙碌碌,不辭艱辛,到頭來仍是黃土一抔。沒有人能告訴我們,追求是什麼,幾許淚雨揮霍,幾許失落難當,最終仍舊是孤星青燈寂!荒涼的等待,只在那迷惘着的“失名”與“失明”之際絕望的掙扎……“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甚方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現代的我們,只是換了種重複的方式,不一樣的場景,可依舊為着心目中的“戈多”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奮鬥”。

我在蘄求生命的真,在蘄求生命存在的意義……如若害怕在“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中迷失,我們此刻是不是該去認真的反思,去認真的追究些什麼呢?為失名的人找回自我命名的本事,為失明的世界恢復明亮的視覺,向一顆無名的漆黑的內心投射一束清晰的閃電。即便蘄求到答案的概率是極為的渺小,但我們更是不能放棄對人自身及境遇的反思與追求!

《等待戈多》戲劇的簾幕仍未透着一絲縫隙,那漸漸淡去了的光和影還能夠微微散落在我們的頭頂,叫受着失明與失名,正處迷惘的我們去尋找真正的光明,尋找真正意義的自我,不在時間裏荒謬的度過,不在空間裏荒蕪的頹廢……我們不是“戈戈”和“狄狄”,我們也不期望自我是他們的替身!

篇20:等待戈多讀後感

“望人生如浮雲虛無,歎歲月如白駒過隙”,黑暗,世間真正的黑暗恐怕便是存在於人內心深處那“失名”與“失明”的迷茫吧!內心的“失名”與“失明”,便是給我們帶來了那所謂難以擺脱的,無病呻吟的人性無奈之苦。

命運的糾纏,叫活着的生靈擺脱不了。或許正是因為那潛在的精神夙願有着某種懸空性始終高高的君臨一切,才招致了那般苦難吧!1969年,貝克特用他那簡短的戲劇《等待戈多》向我們暗示了深藏人性底層“失名”與“失明”的迷惘。在存在與虛無之際,被現實壓迫的辨不出了黎明與黑夜,在空洞的空間中,於空乏的時間裏,只是還殘存着那麼一個象徵期望的“戈多”的概念。而若隱若現的期望,踐踏在失名與失明的棉墊之上,是否會慢慢的在等待之中失去了它該有的高度呢?

那是在一個黃昏,至於是星期幾,就連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佛拉圾米爾也是模模糊糊的説不清。是在一條鄉間小路之旁,那茫茫無人煙,只是一棵樹給兩位主人公暗示着這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坐在一個低土墩上,滿心期待的着他們的救世主“戈多”出現。(縱然主人公還沒見過他)也或許是這個緣故吧,使他們久久等待在毫無結果之後,仍始終是不肯離開,甚至不肯睡下。他們怕一不留神他就走啦,雖然那荒涼偏僻的鄉間難得出現一個身影。

愛斯特拉岡兩手使勁地脱靴子,拼命地拉到直喘氣,精疲力竭啦便歇會又繼續。拉出之後便是不停的往靴子瞧瞧,倒倒靴子,再摸摸靴子……佛拉季米爾呢?他呀,也是脱帽子,抖抖帽子,看看帽子裏面,戴上又摘下……模模糊糊的重複着那簡單的毫無意義的動作。兩個無聊的人之間,講的又是一些毫無邏輯,支離破碎的話語。他們重複的囉嗦着自我的疼痛,戈多的失約,不知所云的講着自以為很懂的《聖經》。“失名”與“失明”的困惑正在他們的頭頂慢慢籠罩,可誰又能夠説他們不是欣慰的呢?畢竟在那還未宣佈結果尚存期望之前,他們是還沒看到虛無的跡象的。他們依舊是滿心期望的……

在等待解救人生痛苦的期望到來之前,異常是苦苦等待多時仍不見任何象徵着期望就要出現時,人們總是盼着發生點什麼事。或許那樣便能夠給迷茫的靈魂,在“失名”與“失明”之際,減輕一些痛苦和沉悶吧!

單調的沉悶,被一聲恐怖的喊聲打斷……不遠處,最終出現了人的身影。一根可長可短可鬆可緊的線的兩端,牽着兩個互相依附的人,一位主人和一個奴僕。波卓和幸運兒就這樣成為了兩個主人公單調生活中的點綴,使本就不可能平滑的生命線略顯了必然的波折弧度!波卓,一個高貴的充滿智慧的上層社會之人,他能夠主宰着他人的生死權,他擁有令人羨慕的權力和金錢……幸運兒,他卻是一個卑微的只為承受苦難而將臨的低層賤民,他毫無自由可言,他的一切都由另外一個人的話支配着……可同處一世界不一樣處境的他們也同樣的陷入了與主人公一般摸樣的迷茫之中,波卓對一切都感覺是那樣的無聊至極,幸運兒對一切也都是感到是理所當然。命運的安排,一個承受着光明中的“無名”之無奈,一個承受着黑暗中的“無明”之痛苦,彼此的渾渾噩噩,不知所措。在最終的退場之時,我們清晰的看到迷茫者困苦的命運(波卓和幸運兒都沒有得到掙脱卻陷入了更加悲慘的境地)。而恰恰是這一小小的插曲,不就是給兩位主人公的未來命運作了一個最佳的詮釋和補充嗎?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是“無名”與“無明”的結合體“找不到自我,也找不到光明”。而在這我想説波卓便是那結合體中“無名”的另一層面的反應,而幸運兒恰如其當的充當着“無明”的身份。主人公的“二合一”,配角的“一分二”,但都是迷茫中的“失名”與“失明”的精神寄託,都是介於“存在”與“虛無”之間困惑的符號。

空蕩的存在的期望,把戲劇中的人物膨脹得像孤魂野鬼一般。淒涼的鄉間小路上,孤獨與無聊相和,高高低低,濃濃淡淡,沒有音符。鋪天蓋地的愁悶的空氣中若隱若現地充斥兩個字“虛無”,零零碎碎又密密麻麻。越是祈求,“期望”越是從主人公的生命中流逝,“失名”與“失明”的黑暗越死纏他們不放,讓那疲倦的心靈擺脱不了那沉重的負荷。

篇21:等待戈多讀後感

剛剛學習完《等待戈多》,這個劇幕裏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沒有鮮明人物個性,有的只是空曠的舞台和兩個滿嘴瘋言瘋語的流浪漢,等待着一個永遠也不會到來的戈多,一個虛無飄渺的期望。習慣了傳統劇幕的我,《等待戈多》無疑打破了我長期以來對劇本的觀念,讓我感受了另一種劇幕形式的衝擊。

初讀《等待戈多》時,我腦袋中一片迷茫,完全不明白劇幕中的兩個人到底在幹什麼,唯一明白的是他們在等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的對話毫無邏輯,動作無聊,一向在重複着説着什麼。偶爾冒出的至理名言,讓人感到異常突兀。總之,這的確無法吸引我的閲讀興趣。

然而,當《等待戈多》被解釋時,我開始明白它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期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恆的在無望中尋找期望的現代杯具。“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始終是一個朦朧虛無的幻影一個夢魘中的海市蜃樓。該劇深刻揭示了人類生活在荒誕世界中無所適從的尷尬處境,揭示了西方現代人痛苦、焦慮而又悲觀、絕望的畸形心態,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期望是存在的,可是等待期望的實現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滅。

社會環境影響着人,人的個性也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背景。人在備受壓迫、悲慟和絕望時,總是會幻想一些永遠都不能實現的夢想,漸漸的,人便深陷其中,老是在等待,對現實的一切都變得麻木。

以往看過魯迅的一篇文章,叫《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在遭人唾罵、鄙視的時候,盡然全然不在意,甚至在被人打斷手腳時,也都是一副不在乎的樣貌,可見他早已把人的尊嚴“置之度外”了。這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使人們變得愚昧、無知。

是的,當我再次品讀《等待戈多》時,我突然瞭解到了貝克特寫着劇幕的理由,當一個社會黑暗壓抑,人性的光輝不再顯著,精神的狀態自然會出現緒亂不穩,貝克特經過兩個瘋癲的流浪漢寫出了那個時代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與心理的恐慌,難怪這部劇會在那個時代大受歡迎,這因為它表達了當時人民的心理,它才會備受追崇。人們在它的荒誕下,得到了釋放。

看着《等待戈多》瞭解了它的故事背景讓我想起了一部震撼了我的心的電影。《潘神的迷宮》一個黑色的童話,一個在二戰時,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純真善良的小女孩與惡毒殘忍的繼父構成鮮明的比較,最終小女孩死在了繼父的手上,在她的童話裏重生。我永遠無法忘記她最終一絲笑容,那時一種解脱,釋懷的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才會讓一個僅有12歲的女孩壓抑痛苦,我無法體會,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我很慶幸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很慶幸我有一個家。然而就算在這樣一個社會,人們還是發生了變化。真誠相待換來爾疑我詐,很多人為了物質金錢,不惜出賣親情,感情,友情,換取短暫的歡樂。多慶幸我沒長大,能夠與朋友呼吸藍天下的空氣,自由嬉戲,互相學習。此刻的我們是最真的。

同樣,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無私地奉獻着自我的生命,去幫忙一些他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就像叢飛。他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用自我僅有的演出費資助了深圳、貴州、湖南、山東、雲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難的大中國小生及殘疾人。在患病期間仍然不忘公益活動,在生前立下遺囑捐獻出自我的眼角膜,使三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他還答應把自我摯愛的鋼琴贈給蓮花北村社區康復站的殘疾人。這是一位大愛的英雄,他用自我最真誠的心把愛和這個貧乏的世界融在了一齊,把人性的光輝發揮到了最高點。他的精神就像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雖然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常青樹永遠常青,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被忘記,相反的,只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不可被磨滅的。不知你是否記得八年級學的《老王》(詳細請見八年級—上冊—第九課),裏面講述的是我和老王之間發生的一些令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成為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人重視,卻有着一顆金子的心。老王是個老實人,不僅僅願意為我們家順帶冰塊,還只收一半的車費,他送的冰比前任的都大,但冰價相同。生活很拮据,卻從來沒在我面前抱怨,以至於之後病了,也沒向我借什麼,直到死去的前一天還不忘給我送來一大包雞蛋和香油。而文章中的我,對老王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街上的人都應為老王一隻眼是田螺眼而不願意做他的三輪車,而心地善良的我則經常光顧老王,老王生病的那段期間不能騎三輪車,我反而還不敢坐三輪車,就得別人騎得不安全。之後老王去世了,因為沒能見他一面而為此感到十分懊悔。我與老王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卻為此互相關心,他們的感情就像父女之間那樣的真摯,那樣的闊達,彼此的對彼此的關愛完全出於對對方的信任。

我們都處在一片藍天之下,人性是社會的期望,是人與人之間所構築的橋樑每一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的一舉一動均體現着社會的發展和提高,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社會裏面的人永遠都充滿着歡樂和愛,相反的,那就是黑暗痛苦的地獄。人性的難得可貴的,每當我們看到叢飛這樣偉大博愛崇高的精神時,想到的不只是對他產生敬佩之情,更多的會鼓舞自我去為這個世界服務,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財富,讓我們攜手,發揮人性的光輝,更好地造福人類,為這個世界奏出一首美妙的樂曲。

篇22:等待戈多讀後感

“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目光茫然,再次翻開這本書,一遍遍讀着這句話,直到嘴脣乾裂,腳已經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騰椅上,手中傳來杯子的餘温。午後的陽光懶懶散散,靜靜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緒在不安的空氣中越行越遠。

黃昏,寂寞的天空有飛鳥掠過,了無痕跡。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這樣望着遠方彼此不語。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着,直到天黑離去。口中卻還念念不忘,明天,他會來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向等就能夠了麼?真是可笑,真是荒誕的無可救藥!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使人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來,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麼?‘戈多’可是是等待對象的一種象徵,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過於遙遠。可為何我們還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期望。

忽然想去小時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黃昏,天空的顏色卻是異樣的完美。那裏種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陽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讓人想要落淚。我們一向等一向等。天漸漸黑了,四周安靜得可怕。於是,我們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輕輕歌唱。企圖打破這黑夜來臨前的恐懼。其實我一向都很懷念那時的我們,兩個女孩,在空曠的田野上執著的等待,她們的頭頂是金燦燦的葵花。一向到最終,我們也沒等到爸爸。我不明白當初自我為何會在等待中唱起歌兒,因為我一向都害怕長時間的等待。只是姐姐説,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在轉,大概我是在那時鼓起了勇氣。於是,習慣了等待。

這真的很像在樹下長時間等待着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是經歷時間所留下的滄桑。而我們,只是單純的等待着,等待着所愛者的歸來。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當自我最終踏上了回家的那輛公車,等待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車窗外的景色不斷更改着,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剎那的感動,有淚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期望。只是,有些時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終只剩下麻木和絕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着兩個老流浪漢,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遲遲不來,反倒等來了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莫非現實的世界真的如此殘酷,覺得黑夜還不夠黑暗,於是又狠狠潑上一桶冰水,澆滅那散發着温暖與光明的火焰。

其實,我是很不瞭解的。為什麼寧願毫無結果的去等一個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動去尋找所謂的‘戈多’?有人説,人對自我生存的世界和對自我的命運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態。可是,一味盲目的被動等待,人是否會一向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雖然,報信的小男孩會給等的人帶來幸福,但消極的等待比不上進取的尋找。在尋找中等待,歡樂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會變得幸福。

起身,打開窗户,外面的世界鳥語花香。音樂響起的時候,空氣竟也變得暖洋洋。只要記得,以往,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

篇23:等待戈多讀後感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他們的目光不在戈多到來的方向,他們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過去,期望在半途遇上戈多獲得夢想裏的救贖,孩子捎來的消息之於他們是繼續的支撐,因為沒有絕望的理由,只好漫無邊際地等下去。

戈多是誰,是無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運,抑或僅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個劇本里,沒有一個人能説出他究竟是誰,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把波卓誤認成了戈多,當問起戈多究竟是什麼人時他們給出的卻是這樣的回答,“能夠説是一個相識的人”,“哪裏説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就是見了面也不認得”。可對於這麼一個模糊的人,人們還是寧願義無反顧地等待下去,人類正是在這種盲目的憧憬中耗盡了生命。與其説戈多是個人,不如説是一種虛無不可見的期望,或者一個又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於戈多這個人物,而在於“等待”。等待只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存的狀態,難怪劇中説“咱們老是想出辦法證明自我還存在”,等待就是那證明的途徑。“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爾的話裏透露着濃重的杯具色彩,彷彿一個人從降生便進入等待的反覆裏,之所以在等待裏苦死,那正因為所謂的期望根本不會到來,這期望又是什麼,我認為那是一種對“被救贖”的強烈渴盼,劇中主人公始終堅持“戈多來了我們就得救了”。他們説到“把每個人都釘上他的小十字架”,那麼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救贖,然而當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對這波卓興高采烈嚷着“救兵最之後啦!”的時候,波卓竟開口對他們大呼救命。誰都不得救,全劇充滿了宿命的影子。“難道我們沒給繫住?”“拴在誰身上?”“拴在你等的那個人身上”,他們認為自我該被捆綁在命運上,也許事實就是這樣,人和上帝,和命運間連着一根無形的線,人被它所牽引,始終逃離不開,對線另一頭的世界卻不得知更不得見。

個人認為弗拉基爾米和愛斯特拉岡正是世界上人類的代表,他們沒有個性,沒有性別,彼此相愛卻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一切人類具有的品格他們都具有,都在他們身上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態展現出來。當然,從劇本里不難看出,弗拉季米爾較之愛斯特拉岡,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靜理性寬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許的自以為是,而愛斯特拉岡則顯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惡毒和神經質,所以猜測作者是否讓他們承擔着詮釋男人女人特徵的作用。兩人曾有過一段對人性的討論,“天生的脾氣”,“掙扎沒有用”,“本性難移”“毫無辦法”,説出了對靈魂,對人性弱點的無可奈何。人註定無法克服自身的弱點,於是寄期望於被救贖。無法被救贖,便只能透過無望的期待發出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波卓的出現一向是讓我最生疑問的,他一出場就被誤認作戈多,連名字讀音都與他相似,於是讓我不禁猜測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個戈多,在不一樣的時空裏,無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萬個自我靠近人類,他沾染了人類一切的病態,他狂躁,麻木,癲癲狂狂,喜怒無常,他對幸運兒頤指氣盛,而他又讓兩個流浪漢莫名地恐懼,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裏,他的神祕和高貴通通地消失,連流浪漢也能夠對他任意蹂躪。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運兒,隨之失掉了所有能夠依仗的東西,他和流浪漢再沒有區別,或者他顯得更落魄些。原先所謂的那個上帝,和凡人的距離並不遠。

至於幸運兒,實在像個陷入“羅網”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本事的人,也是唯一不懼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嚨,然而這個唯一終究失去了帽子,隨之失去了嗓音,隨之失去了生命,最終一個會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而人類總是不屑於去思考的,幸運兒的思考無法被理解是註定了的。

兩幕戲時間地點結構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結尾都又回到開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對第一幕的反覆又是對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們喪失了記憶,失去了寶貴的依靠,戈多又一次失了約,一切像個騙局。生命在幻滅,生活在無休止地循環。等待是太過漫長的絕望,漫長得讓人無力感覺。夢想的沮喪,命運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無所不在的死亡就這樣把人拖進了不可理喻的漩渦。時間的無限延伸,等待的永無盡頭。

全劇沒有情節,沒有矛盾衝突,甚至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劇中一切事物都荒誕化,時間脱了常規於是一夜之間枯樹就長出了葉子,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處於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給人以一種不能抗拒的壓迫感。他們不認識這個世界,又説道“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世界對他們而言僅僅是個蒼白的印象。另外人與人之間亦處於一種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狀態,兩個流浪漢想分手又無法分開,波卓想離開又邁不動步子。荒誕之中,反映出得卻是如此深刻的狀態。

人在生活裏謎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我從何而來,也不知自我向何處去。人無從預測自我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精神家園。那個如上帝般凌駕於苦難之上的戈多永遠不會到來,可他又一向存在着,這樣的存在對他的到來不斷預示着,於是人們只好不可救藥卻又無能為力地繼續等下去。

篇24: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這是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字眼,但在閲讀之前內心遲遲不明白“戈多”到底是什麼?(其實,此刻我也不明白“戈多”具體代表着什麼,只是模糊的認為那是一種生存狀態,是無休止的等待不明白等待何物的等待)當我懷着N個“?”讀完這個劇本後,我感到沉悶、寂寥、無奈、彷徨。等待是亢奮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們無疑是堅定的。我們要用心中的信仰,來實現一個艱辛的過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幟,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道路!

在兩個流浪漢無助的等待和無聊的對話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無聊,雖然這孤寂與無聊出自戲劇本身,可同時又與我們心中不可鳴狀的情感相撞擊。

在此其間我們尋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點,期望從牢籠中衝破出去,也許會遍體鱗傷,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們就會頑強地站起來,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願望而努力,並且讓我體味到人生中的甘與苦。

篇25:等待戈多讀後感

讀過這本書後,我的感覺僅有兩個字——荒誕。有些難,不宜讀懂。人們能夠認為,它展示了一個沒有時間、循環往復的世界,或者意在説明“在人類存在中並不真的發生過什麼”,再或者,它展示的是當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後的荒誕世界中的尷尬處境。這些都對。連貝克特也不能説明其身份的那個“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這部戲以某種非實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節,更像在演繹一個或者一羣走向理念——這理念是什麼,大家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戈多。

靴子、帽子、繩子、鞭子的無理性的組合,讓這本書擁有了另一種魅力。“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這句在高中課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種深於表層的含義。

密閉的空間,思想是幻象,荒誕才是真實。也許,沒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沒有了意義……

篇26:等待戈多讀後感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頭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可是,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經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我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貌。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明白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期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向等就能夠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僅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明白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夢想,人們期盼着自我的夢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夢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必須是充滿活力,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與君共勉!

篇27:等待戈多讀後感

偶然間,在八卦看到經年前感動過自我的那篇《記那對住在我隔壁儲藏室的大學剛畢業的小夫妻》,鼓起勇氣想重新再看一遍,無奈看了一半,便難過的難以復加,心境好沉重,眼淚都要出來了。

讀書時,看這個故事,想自我若是淪落到此,是否會似文中那對夫妻一樣的堅強樂觀地笑對人生,在工作還未有着落時,很害怕自我的將來一片渺茫。廣州我去過,我記得那夜自我在天河公園對面馬路上的徘徊,二面被刷的沮喪讓我一下子老了好多歲。我心裏一向都是做好畢業後從社會底層做起的準備的,緣於我的家世雖然清白,卻也並不是什麼大權大貴之家,我的父母並沒有安排我進我家鄉任何一家單位的本事,我不想他們把辛辛苦苦積攢一生的積蓄都消耗在那些噬血的當權者身上,所以早在本科畢業時我就明確告知家中我鐵定不回故里,我想憑着自我,只要有單位能正正經經的錄用我,哪怕會客死異鄉,再艱難我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此刻説這些,也許有人會以為我是矯情,似乎我的人生之路是如此風順,但我確是體味過臨畢業前那段茫然的痛苦的,我是生源擴招的第二屆,“畢業就等於失業”在我大學二年級時就成為系主任開年級大會時每次的必談,有時候覺得生活真是殘酷,19歲,多麼完美的年齡,就被灌輸如此絕望的理念。那時候的我們躺在宿舍的牀上,討論着25歲的我們必須是意氣風發的,有一個温婉的妻,而我們也該事業小成。

如今,我25了,年少時遙想25歲,該是個多麼成熟的年紀,卻發現自我依然害怕長大。在這個城市裏漂浮,不明白還要漂多久,也不明白哪裏是終點。眼睜睜的看着房價一天天攀升卻無能為力,這次回老家在家鄉那個小城的馬路上,看到川流而過的人羣,忽然羨慕起他們來,能夠過稱心如意的生活。而我,在這個所謂的霓虹都市裏,在這個看一張電影票80元,在飯店吃頓最普通的飯120元,出租車10元起步價、晚上11點以後漲成13元……的都市裏細心翼翼的吝嗇生活,又好到哪裏去?

有時候覺得世事就是弄人,老子想回家,但卻無人理解,願意接收的單位領導無一不貪婪。最終陰差陽錯的來到這千里之外的北國,八號回來那天恰是凌晨,我看到空無一人的馬路上,清潔工人在清掃落葉,向她們問路,很熱心的指路,那份熱忱讓我很温暖,其實有很多人都在城市的底層生活着,無奈着,卻也在奮鬥着。

想起那幕著名的話劇《等待戈多》,我忽然覺到了一點幸福。雖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想明天不就像那個傳説中的戈多,在被我無限的等待嗎?無論它是否會到來,可是——期望在明天。

篇28:等待戈多讀後感

讀完了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覺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場漫無目的的等待,我們到底在等待着什麼?感覺很茫然……

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不斷重複,兩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坐在樹下苦苦等待,雖然等待是令人煩躁和苦惱的,但他們依然執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期望,今日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為止。同時,小男孩帶來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等待的信心,因為他們堅信明天還有期望會等來戈多。我不明白兩個流浪漢為什麼要一向等待戈多,並且只要一向等待就真的會等到嗎?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問,覺得那隻可是是他們自我安慰的方式,現實往往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戈多隻可是是一個象徵,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們還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無、似曾相識而又不見其面的期望。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必須道理的,因為能去等待,至少説明還存在着期望,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期望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我們帶來完美的期望,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我們以往幸福過,幸福真的很完美。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學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也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甜蜜。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先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境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現象,自然中滲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雖然他們不明白結果會怎樣,可是他們依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明白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他們也不明白自我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也許僅有等待才是他們的期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期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必須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雖然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華了文章的杯具意義,現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我的命運和自我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僅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可是,如果一向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能夠等到幸福或者一向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歡樂的,在歡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篇29:等待戈多讀後感

我已不是一個詩人。

媽媽説,你是一個冷血動物。

我否認。

北京的地鐵站裏,我發現大家都是一個螺絲釘,就像人羣裏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騰也不礙人流的前進,自以為個性的人們都是一樣匆匆向前。

人是要給自己找活的,就像沒有工作就會覺得虛無,其實工作依舊虛無,只是沒有時間體味虛無。人並不是害怕虛無,而是能夠體味到虛無。無聊是常態,不是偶爾。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發現我和別人長得其實一樣。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即使生活虛無,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樂觀,沒有敏感的心來體驗痛苦。人生的理想,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所有的躲避無聊的事情找一個思路。説什麼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騙着自己,存在如何有價。

比起有沒有價值,還不是考慮需不需要存在,人們最害怕承認的是自己其實沒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靈魂,但是不可感知,靈魂只能看,不能説,不能摸,卻可以思考,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舊會努力,因為我懼怕死亡,同時也懼怕體味無聊。

無奈之間我也不明白,我始終思考不了戈多是誰,如果不等他該如何做。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姑且把它當作一種幸事吧。至少,在不願意死亡的時候可以去enjoy生活。

篇30:等待戈多讀後感

無關“戈多”,我們只是“等待”

――論《等待戈多》之“等待”的意義

摘要:從文本的角度解讀等待戈多,放棄對“戈多”形象的過多探究,談論了“等待”的象徵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及這部劇作對於人類的普遍意義。

關鍵詞:等待戈多 上帝 現實意義 普遍意義

《等待戈多》這部劇也許看過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愛爾蘭著名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誕派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這部戲劇的誕生確立了荒誕派戲劇作為一個文學流派的意義。但是正是它的荒誕性與意識流,使得許多人都放棄了閲讀,不得不説我曾經也是這其中的一員。我們只是知道,它以荒誕的形式向人們昭示了一個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種不可磨滅的需求,那就是對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表現了人類在幾乎永恆而無比的無望中等待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希望的現代悲劇。但這悲劇性的表現並不是昭然可見的。我們也許會糾結於它的情節:鄉間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一棵枯樹,不變的黃昏,兩個無聊的流浪漢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在樹下等待着戈多。他們既不是戈多是誰,也不知他是誰。第二天依舊是同樣的場景,戈多依舊沒有來。時間流逝,場景一幕幕變,還是原來的景,戈多始終沒有現身。可以想見,不論戈多最終會不會來,他們能做的便是等待。那麼,戈多究竟是誰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答案有太多太多。有人在劇中找,戈多就是出場過的波卓;有人在其他著作中找,戈多是巴爾扎克劇作《自命不凡的人》裏一個統一在劇中不出現的人物“戈杜”。從具體來猜,有人説那是一個著名的摩托車運動員,從虛幻的象徵來理解,有人説戈多就是象徵死亡。其實,我更相信更願意理解的説法,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更提出西蒙娜・韋爾的《等待上帝》為證。其實我倒並不是這麼詳細的考證之後得出結論,只是上帝這個寓意,更能便於理解等待的含義。

一個連作者也不不知道的形象,不管是故弄玄虛還是確實如此,這樣的安排卻正好豐富了該劇的一層內涵。我們對於生存對於命運,始終還是一無所知的。無論戈多是誰,從作品中都能明顯感覺到,這樣一個可以讓人無止境等待下去的人,他的到來,將帶給等待者的,必然是如同新生一般的改變。不然何以讓人放下所有的生活,只執着於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行為。

然後即便戈多即是上帝,但上帝最終拋棄了他的某些信徒,就像戈多永遠不會出現一樣。兩

個流浪漢一幕幕的只記得重複堅持等待這個行為,於是,等待上帝就是後上帝時代部分人的宿命和使命,以兩個流浪漢為代表。

簡單來説,戈多就是上帝。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打碎了世界秩序的同時,也打碎了不少西方人心中信念。我們都曾經有信仰有夢想。可是崩塌的世界同時帶走了我們關於生活的全部嚮往。於是,我們等待着上帝的拯救,將手放在聖經上默唸主的恩賜,但是上帝的救贖遲遲不來,在一片黑暗之中等不到希望之光的招搖。於是,戈多也不是那個上帝,上帝已死,人們倔強的把命運交給戈多,等待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呼喚和嚮往,是希望是憧憬,是我們在痛苦和失望中的曙光。

那麼,我們所作所為到底有何意義,上帝不存在,戈多更不會來,如果要賦予“等待戈多”一種意義,意義只能在於“等待”本身。“戈多”只是我們為了自我救贖製造的幻影而已,等待他毫無意義。上帝也並不能拯救世人,磨難重重的人類史得以發展,靠的是人類無畏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所以但其實,等待的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救贖了,自我的救贖。

等待戈多就是獲得救贖的方式,但戈多不來,救贖不來,人生的意義便只在於“等待”本身。如果消極而直白的來看待我們的生命旅程,每一次生命過程於我們而言都是一次流浪。我們在這世上流浪,找到一個地方開始紮根。就像兩個流浪漢找到一個地方開始等待戈多一樣,我們則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戈多對我們而言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終其一生也許都在尋找的就是生命的意義,而且不一定就能找到。就像是一場無望的等待。

在作品中,兩個流浪漢通過上吊、相罵等一些荒唐無聊的手段來打發“等待戈多”的過程,消磨時間。我並不認為這是不必要的手段,相反,這正是必須的。如果將尋找生命的意義作為我們人生的最終目標,那麼我們並不能一開始就找到它,所以在這漫長的旅途當中,我們所需要的是盡力來充實我們的生活。

就如同這幕劇,儘管觀眾的初衷是為了看戈多的出現,但是最終看見的,還是流浪漢的自娛自樂。也許看到最後還是念念不忘戈多,但是這幕劇的主角已經毫無疑問的是這兩個流浪漢。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讓所謂生命的意義來主宰我們的生活呢?難道每一天的生活不該才是主角嗎?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戈多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為了它而等待而堅持,最終忘掉了初衷。

的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能自主的被動,死亡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永遠高懸於頭頂。等待過程中所玩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遊戲都是上吊,面對着死亡這樣一個同樣的重點,我們在小頻率的重複着同樣的生活。在劇中,第一、二幕在時間、地點、內容幾方面都相似,尤其是內容,到了最後又回到了開始的地方。這不就是人生的重複性和無奈嗎?生在這樣的循環中,我們不能自已。但是生活也會時不時給我們驚喜,就像第二幕中,那棵樹長出了幾片葉子,這正是一點微不可察的驚喜和改變啊。在單調、刻板的人中裏,在沒有盡頭的煎熬裏,我們也應該也

能夠找到快樂的。

在沒有等到戈多之前,生存沒有方向,即使想要遠行,也不知道將去向何方。戈多的出現,必將顛覆兩人的生活,由此可以堵上現有的生活來尋求一個結果。多少人為生命意義這個問題所困,或者碌碌無為的終其一生,或者選擇寧要真相不要平庸。而一旦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到了死亡以外的標點,總是能爆發出無限的動力去達到。我認為,這才是等待戈多的真正意義所在。

一般的文學評論,總是強調戈多強調等待體現出的西方社會的人們的迷惘、絕望與茫然的痛苦。但是,人類的困惑總是一體的,不會因為地域和種族而有本質區別。因此,這兩個流浪漢是人類的縮影,一個源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在質問,在尋求真相,因此他們將獲得拯救或者走向毀滅。儘管他們身上散發着口臭和腳臭,但等待戈多這個神聖的行動卻使他們有權利以人類的名義説話:“可是在這地方,在現在這一刻時間,全人類就是咱們,不管咱們喜不喜歡。”代表全人類等待戈多是孤獨,也是一種冒險。但是在他人還在糾纏於世俗的關係時,他們已經做這樣一件可以自豪驕傲的事情了:“咱們盡了自己的職責。”

每個人都懷抱着希望而生活。因為人必須有所追求有所希冀才能使得個人的活着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劇中兩個流浪漢狄狄和戈戈就是因為有希望地等待着,在希望中等待所等的東西使得他們的等待和等待的人生有意義。他們選擇了一個痛苦的過程,用兼着血淚與痛苦的過程來證明自己等待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人要有信仰才會有所畏懼,等待戈多是一種堅守,在浮躁中堅守內心的那一份沉淨,即使做了最壞的人,也要堅守內心的那一份純淨的心靈。是啊,大家都説,沒有戈多的,你看你等了這麼久,有見過嗎,沒有的,但是我依然等待着,等待着。等待戈多就是在浮躁、光怪陸離的社會中保持住最基本的純真,那是一塊柔弱的心。等待是一種狀態 ,戈多代表一種可能從不會出現的東西 ,等待戈多是一顆滿懷期望卻註定失望的心。等待是希望與幻滅的結合體,人類應該懷抱希望,相信幸福就在等待裏藏着,像一枚果核,在果子裏面默默地守候發芽的日子。

“戈多”不來,那是他的選擇,但是我仍能堅持我等待的選擇。我等的不是戈多,我只是等待我內心想要追尋的一個答案,汲汲一生,我尋求的也只是這樣一個救贖而已。跟“戈多”無關,我們有權利選擇我們是否“等待”。

等待戈多 讀書隨筆

篇31:等待戈多讀後感

開篇,欲自作一詩,記昨夜五更為破天之雷驚醒:

夜欲聽銀針落葉伴雷

雀不避陰風掃礫打羽

五更巨響坐起驚窗前

有誰微醺抱琴奏幾曲!

敢於於蔽眼之雨,駭人之雷前飲酒弄弦者,當今能有何人?吾安卧榻上,聽雨聲敲打萬物,待驚雷劃破夜空,慶幸未處室外,不知眼前是真是幻。待再睡去,乍醒已過清晨,雷雨已過,無何異相。時間又逝如川。

感歎於古人的感歎,情緒上來,花可濺淚,鳥可驚心;又感於今人呻吟,怒上心頭,語無倫次,不知所云。稱為荒誕的事情,在一個價值觀四分五裂的社會現實下,永遠都能找到合理存在的解釋,它能代表一種價值取向,即是是看起來胡言亂語的東西。《等待戈多》劇本所處的社會背景,乃是一代青壯年人完全看不見未來的的時候,一是二戰後,而是冷戰始,生靈塗炭,百廢待興,可是沒有人能夠帶着戰爭的創傷上路,而眼前又是規模更大,威脅全球的核戰爭的陰影,人們更是如驚弓之鳥,彎弓輕彈,即可弒之。可是,心中猶存之信念,乃是過上如戰前安寧殷實的生活,如此希望,儘管渺茫,即是是驚弓之鳥,也有能到達南方的信念,戈多便承擔了心靈崩潰的一代人所期望的生活的施捨者。在劇中,二人提到戈多的生活狀況,乃是有安靜的家、眾多朋友,還有通訊員以及銀行存摺的人。如今看來,者並不是什麼有能力施捨兩個窮光蛋的大富大貴的慈善家,可是當時混亂之下,能吃上胡蘿蔔已何嘗不是一個人的奢侈?

當今中國,較之百年之前,換了德先生的外衣,換了馬先生腔調,可是內心卻依舊如荊棘亂麻,一邊祖宗家法切不可全拋,一邊諸國理念不可不學。洋洋開埠一百六十五年,瓜分一百五十一年,抗戰一百零一年,舊勢力買辦統治三十八年,新勢力獨裁六十四年,左傾激進二十七年,再次開埠僅僅三十四年不足,有洋洋一百三十一年,廢於惶惑,廢於無知,荒誕程度,不亞於《禿頭女歌手》,千千萬萬一樣的臉,洋溢着麻木無知,今開埠三十四年,吾等等待之戈多,依舊明天才來,國人所能認識,所能自覺者,皆被視為異類,而世上説話者眾多,致今麻木國人竟不知是非,而愈加惶惑,有人生怕獨裁之潰痛,欲投奔亞當斯密和凱恩斯,有人驚於國之不及炎黃、文景、開元、康乾之治,不望光復祖宗體制,亦欲光復祖宗倫理。加之全球化之加劇,競爭於內外皆愈感壓力,國人真如熱鍋上的螞蟻,木而不知是非,慌而不明理想。只欲奪得立錐之地,便能安樂此生。中國之超穩定,來於民世世代代之超麻木,超滿足,對父親一般的領袖超信賴,若能放眼四方,先開自己之天眼,對生活以及精神之追求便遠不及如今一般。如今吾等,衣衫襤褸,內心一貧如洗,一顆枯樹,一片荒野。胸中無物,眼前便一片亂物,等待戈多到來之日,可人人毋須工作依舊可有大量生產,能接受教育便可達到至仁,波桌今日又牽着豬一般的幸運兒發表講話:“戈多明日定來!”

從《等待戈多》,我可清晰讀出,弗拉基米爾和愛斯特拉崗麻木渾噩的內心的更深處,是對於新生活之期待,對於新理念之嚮往,對於素未謀面之戈多的崇拜,對於新事物可救之於水深火熱的憧憬。以至於甘於揮霍時光於一個毫無意義的地方,甘於拋棄人的權利――甚至是死的權利――以與等待毫無關聯的行為來避免孤獨。此正是全劇荒誕之所在,毫無意義之場景對話,竟驚人地襯托出等待之苦,而等待之於,愛、弗二人,卻是如此虛無飄渺,似有似無,二人為了等待,甘願拋棄了人格和權利,愛問弗,我們的立場呢?弗答我們趴在地上,愛驚悉於他們臉權利都沒有了。對於戈多的希望和絕望,反反覆覆得折磨着兩個流浪漢脆弱的心靈。他們欲離又留,爭論昨夜的夢,不停吃蘿蔔,討論夜還會不會降臨,他們想死,然後連死都沒死成,連死的權利都不在自己的手裏了。觀眾於台下,一邊欣賞荒誕無釐之快,一邊又揪心於戈多何時出現之疑,最後又懸於結尾戈多依舊不來之憾,感於今世之亂。不難解首映即連播三百場。

中國如今,改祖宗陋習不力,名為民治,卻常有領袖及其黨派自我膨脹,下亦有鄉紳縣令欺民霸市;學西洋新學不精,名為開放,卻常有懼民質問而封閉言論,下亦有公司企業壟斷市場。今之價值觀之亂象,毋須贅言,信息爆炸之時代,民竟無自身是非大局觀,因改革前篤信於黨派信條,改革後失言於意識碰撞,於是於今日社會,老一輩意識依舊略帶保守,新一代茫然不知所為,豈不如狄狄戈戈,恐懼於流浪生活之顛沛流離,揮霍時間於漫無意義之等待戈多。戈多不來,自有作者之理,若戈多來矣,豈不施捨此二流浪漢,縱亂世糜人於價值崩塌?

中國人不改奴性,荒誕鬧劇何除於今世?奴性一詞,在《等待戈多》中,恰巧就是弗拉基米爾提醒愛斯特拉崗的“我們沒有權利”,夏商周時期,人為真奴隸,秦漢以後,農為奴隸,開埠之後,市民為奴隸,從來都無平民百姓自覺為自身人權進行思考之傳統,我等何時需要行使權利,我等何時需要公平財富,我等何時需要推倒政府?金字塔尖的知識分子,看見社會弊病,用力呻吟兩聲,卻遭十四億麻木哼唧湮沒,只因信波卓聲稱,戈多明日來,而戈多正好就是有房子、友人、通訊員、存款的理想狀態。引用成都地鐵建設的一句口號:今日的麻煩是為了明日的方便。殊不知,此處修好,下處又要開挖,依舊為了明知之方便,明日何其多!

若民有覺悟,必不會似如今遭遇難堪,首日愛斯特拉崗被人胖揍,睡在水溝,費力地脱下腫了的腳上的鞋子,第二日二人來枯樹下之時,枯樹已有新葉,枯樹一日,更甚三秋,二人卻只知隔日而已,縱二人內心深處還有對美好之嚮往,二人的追求也就止於等待而已,此隱喻渾渾噩噩度日之人,今之中國,豈不多如此荒誕度日庸人也?錯解孔孟中庸之道,用以周旋於勢力之間,日有鬥米斤酒即可,深覺安逸得於統治仁慈開明,今日有誰不是如此?壯年市民白領,日常討論都於薪奉是否足以果腹、樓房是否足以安身,出行是否有車使喚,滿足諸如,便安於生活,縱使依舊期盼戈多之更高理想,可是戈多若是明日再來,他亦可明日再等;於大學中,渾渾噩噩度日學生更甚,家父常誡於吾,今中國大學,猶如解放區,高中嘔心瀝血,而大學正好休息放縱,而古往今來,俞是學有所深,於是應加倍發奮。而今放眼望去,沉溺網遊者、睡至晌午者、酗酒社交者比比皆是,而真勤於學業,渴於真理者往往形單影隻,所討論之事,莫過於可否順利畢業,可否矇混考試。吾羞愧,縱明知風氣不該如此,但仍深陷其中!青年壯年皆如此渾噩,猶如狄狄戈戈惶惶而待,欲自覺者,不妥協於外部環境,就是毀於自感無趣,而匍匐於地,放棄自己的權利,轉而相信戈多來拯救,如今中國,第三幕第四幕第五幕正在上映。民無覺悟,穿德先生外衣,操馬先生腔調,依舊是為人胖揍,脱不下鞋子,吃着胡蘿蔔的流浪漢。

《等待戈多》之荒誕,也在於混亂悽慘的背景,在於虛無縹緲的未來,在於人物渾渾度日的荒謬無聊,以及如此淒涼之上的一絲希望;中國之荒誕,首先在於混亂無主的價值觀,而引領價值觀的人,正好是正在被懷疑的人,再者在於遲遲不覺的人民,當有自有時,卻無法選擇價值取向,甘願拋棄權利,在一個混亂的背景下苟且,連死的權利都沒有。

文革以後,中國經歷了長時間的反思,帶有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的發自肺腑的反思和憧憬,而中國人奴隸一般的劣根性,自己把魔幻一般的朦朧未來,導演成了混亂渾噩的荒誕劇。

如今我等大學生,直面畢業升學、就業,但是五年內都將是就業困難,這又將造就多少狄狄和戈戈?又將催生對少對戈多的幻覺?更荒誕的是,如今這一代年輕人,從大學走出去的時候,竟很難帶着明確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中國教育弊端顯而易見之時,亦是國人之悲哀。大學生非不知時世艱難,而是回想豈自己沉淪的前幾年,而對以後的生活毫無辦法。

中國的改革源於國內的信任危機,而開放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大潰敗,着三十年來,一面堅持着理念,一面向着生產力的需要妥協。者就是一出實實在在的荒誕劇。

貝克特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效果,是應為愛斯特拉崗和弗拉基米爾找個出路的,而悲觀的藝術色彩後面,貝克特留於人們以更深之思考,何時才能等到戈多?抑或是,用另外的方法代替戈多可給予的施捨?貝克特覺得答案不在他,而在後人之生生不息中。國人只出路,亦不在任何人的指派或者規定中,而只能在每個人之雙手中,此處雙手,並非辛勤耕耘自己一畝三分地之雙手,而是解開自己身上枷鎖之雙手,我等解放的不是集體之理念,而是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性格比改變這個世界難許多,唯有青年人獨立於世,我中華才可獨立於世,唯有為自己心中之狄狄戈戈找到不等待的理由,才有可能擺脱荒誕。這一切都需要人民之自覺,需要青年之奮鬥!

吾閲此劇本數次有餘,甚是厭惡、無聊,此劇給人以深深刺激,刺痛我代青年無知無為價值混亂之內心,而又提示我等抗爭無力之憋屈。回頭想來,貝克特正是此意,沒有刺激性,不讓觀眾審醜,怎能看得清自己。

只懷一國之志,於今世甚是狹隘,可國不強,不足以立於世,民不覺,不足以競與他,中國需要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成長,而非在自我保護中悠然自得。望自覺可由下及上,改荒誕之中國。

篇32:等待戈多讀後感

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新教家庭裏,1923年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畢業。第二年貝克特被選派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為期兩年地英語助教,結識了已經是意識流小説大師的同鄉喬伊斯,並且與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譯成了法文。

任教期滿,貝克特回到三一學院任拉丁語講師,1932年辭職後專事創作,同時先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和德國漫遊,在1937年看到納粹主義的威脅後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戰期間參加了抵抗運動,替一個為英國收集情報的支部翻譯資料和打字。結果支部被人出賣,他躲過了蓋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村莊裏當僱工。和平剛剛恢復,他又志願到諾曼底的一個紅十字會醫院去當了幾個月的翻譯。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人公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在樹下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着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倫次的夢囈。最後有一個男孩來説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複,只是當知道戈多又不來的時侯,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只能毫無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顯然是一出荒誕劇,這種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因為戈多是誰,誰也不知道,它表現的只是人類等待的希望只能化為泡影的悲慘現實。這裏的等待,在法語裏是現在進行時,所以它不是本義上的期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意味着人類永遠再等待,卻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麼,而且永遠不可能等來什麼。正因為這個劇本用荒誕的手段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和無意義,它才流傳至今吧,並且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並且被譯成20多種語言。

等待戈多這部劇本反映了時代的悲劇,表現了大戰在西方人心靈下留下的創傷,以及他們在冷戰中對社會現實的絕望。

這種用完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形式和內容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因而能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像希臘悲劇那樣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知道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只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知道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人們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與君共勉!

篇33:等待戈多讀後感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有趣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寫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接受。但後來,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知道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知道,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積極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薦”的故事是老調重彈。它之所以能得以流傳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種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毛遂不僅是一個有膽識、有才華的人,他還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勇於進取的人。試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極地等待,而不去積極地推薦自己,縱然他滿腹才華,也不會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為國家出力?哪還會有“毛遂自薦”的美名流芳百世?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並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説到這裏,如果你正為自己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馬上拿起書本,奮發苦讀,因為青春經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己即將畢業卻無從就業而茫然,請不要等待,馬上帶上簡歷,整裝出發,因為年輕經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朋友們,你我如果是那靜卧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歎你的英姿,讓自己勇敢地對伯樂説:“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篇34:等待戈多讀後感

國慶的兩天裏看完了這本書。

可能每一個文學或藝術作品在不同人看來都會有有同的感受吧。這是由人的認知的選擇性決定的,以前的經歷與補充組成了一個現在的你。

在看的時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聲音,那樹葉的聲音,是骷髏的聲音,那骷髏在發着什麼聲音,在告誡着活着的人。兩天的重複,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運。兩個人在那邊説着無聊的話語,今天的夜降臨了,死亡或等待的東西沒有降臨,於是他們倆在第二天繼續等待,等待了50幾年,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無趣啊,他們倆的心裏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時候可以忘記一切而輕鬆外,在看到夜的降臨時應該會無耐或失望吧。然後在這種失望中,時間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過去的兩天,看了三集的公開課,知道某幾個餐還很合我口味,體會了放鬆與快樂。我還幹了什麼,努力回憶,但在時間過後能留下來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時間我真的在昨天與前天存在過嗎?難道存在就只是積累的認知嗎?,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證明自己的存在嗎?思考還是人生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更好的在這個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記是一個值得我思考的命題。

另外一個思考是:如果他們在等的東西真的來了,他們一定會快樂嗎?即使到時候會快樂,那如果讓過程也快樂豈不更好~這是我要努力去實現的,讓過程變得更美好,如果你確信結果一定能到達。如果不確信能否到達,至少也是快樂的。

存在的意義到底是過程還是結果?如果結果都是被遺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會被遺忘。也就是説結果是基本沒有意義的。那假設意義在於過程。在於過程中人的所有的內心的情感體驗與認知的提高。一般人會因為平淡而無聊,希望輝煌才好。但事實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平淡的每日重複中產生,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再想到死亡詩社。如果沒有經歷前面的一些東西,是不會有後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積澱起來的,諾獎的其中一個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來就已經做了很多相關領域的事情,這也驗證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個積累的過程,而最後那個閃光的主意出來其實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礎上孕育出來的。

篇35:等待戈多讀後感

一羣人,或是同事,或是朋友,外出旅遊。歸途中,他們漸漸發覺隊伍裏頭好像少了個人,有誰被落下了似的。然而這種懷疑是那般的模糊不清,一如那個所有人苦苦思索卻全然無法憶起的失蹤者的面目。他們不能對之加以肯定,更無力去否定,只是隱隱覺得他們中仿似有一個同伴神祕地消失了,由此而來的整體缺陷與古怪至極的不協調感激起了他們的恐慌和不安。而他們就此事的討論越是深入,對這一懷疑的真實性越是無法把握。與此同時,愈發趨於細節化的追問甚而使得他們每個人都不再能夠確定自身以及相關者的存在真實性。內心深處的恐慌和不安不斷加劇,在到達臨界點之前的那一刻,討論嘎然而止。他們最終決然否定了失蹤者的存在,繼續他們的歸程。

幾年前,一次,朋友問我有沒有什麼好題材給他們劇團排戲。

《等待戈多》那樣的行不行?我笑笑。

成。他是沒意見的。

第二天,我就把上面那個故事寫下來給了他,當然,篇幅比這長,加了角色進去,不過也僅包含故事的輪廓跟各角色設定而已。

朋友劇團的成員看了我的構想之後基本上認同了劇本的可行性,隨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們將之擴展為一個完整的故事。當朋友把最終稿給我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極為古怪的:一個脱胎於自己但是經由他人之手完成的故事。是相當好的,他們寫得。在文字的感覺上,我是斷然達不到他們那樣的水準。

再後來,卻聽説這齣戲被取消了,在他們已排練得漸入佳境的情況下被取消了――為什麼?我記得朋友事後曾將緣由告訴過我。他是説過的。我怎會忘了。恁是記不起了。――失望之餘卻也有幾分的慶幸,心裏一直有着恐懼感。怕他們的表演傳達不出我所希望的意境,更怕觀眾的不認可。

其實,整個故事都是我的夢。那時候似乎正在看歐美的一些後現代派作品,結果居然做了那麼個荒誕的夢。應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話。

是喜歡這個故事的。我認為它多多少少表達出了工業時代中的人類所處的某種困境。

篇36: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寫的一個“反傳統”劇本,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作之一。它於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後,立即引起了熱烈的爭議,雖有一些好評,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後竟被稱為“經典之作”。該劇最初在倫敦演出時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亂,僅有少數人加以讚揚。1956年4月,它在紐約百老匯上演時,被認為是奇怪的來路不明的戲劇,只演了59場就停演了。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和承認,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在許多國家上演,成為真正的世界名劇。這是一個兩幕劇,第一幕黃昏時分,兩個老流浪漢在荒野路旁相遇。他們從何處來,不明白,惟一清楚的,是他們來那裏“等待戈多”。至於戈多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等待他,不明白。在等待中,他們無事可做,沒事找事,無話可説,沒話找話。他們嗅靴子、聞帽子、想上吊、啃胡蘿蔔。波卓的出現,使他們一陣驚喜,誤以為是“戈多”蒞臨,然而波卓主僕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後,旋即退場。不久,一個男孩上場報告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準來。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時間,兩個老流浪漢又來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們模模糊糊地回憶着昨日發生的事情,突然,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向他們襲來,於是沒話找話、同時説話,因為這樣就“能夠不思想”

、“能夠不聽”。等不來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們再次尋找對昨日的失去的記憶,再次談靴子,談胡蘿蔔,這樣“能夠證明自我還存在”。戈戈做了一個惡夢,但狄狄不讓他説。他們想要離去,然而不能。幹嗎不能?等待戈多。正當他們精神迷亂之際,波卓主僕再次出場。波卓已成瞎子,幸運兒已經氣息奄奄。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場,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會來。兩位老流浪漢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戲後,決定離去,明天再來。

因為無聊所以等待,而等待本身卻更無聊。這是一個杯具作品,那個年代,那個社會,一再的等待戈多來,而戈多卻一再不出現。僅有無盡的等待,等待,等待……

人説物極必反,讀完這樣的杯具後,我思考,現實的生活不能重複這樣的杯具,我們要因為歡樂所以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歡樂的。

反應到教學中,我想就是歡樂學習,學習歡樂。

斯賓塞説過:“孩子在歡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歡樂的。”孩子們如果感到有意義、認為重要,學得歡樂,大腦被激活,能簡便愉快地學,效率高。反之,若孩子們認為知識信息不重要、沒有意義,就不願學。大腦就不釋放活性物質,神經網絡就不被激活,知識信息就進不了神經網絡,儲存不牢,記不住。

所以説,真正的學習是歡樂的,它不僅僅是指學有所獲及學會某事的成就感,並且還指學習過程本身是令人感到歡樂的。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讓孩子們確立學習是歡樂的信念。僅有孩子們都帶着喜悦的期盼開始學習,才會在學習結束時感到意猶未盡,戀戀不捨,整個學習過程都會變得津津有味,充滿樂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打算這樣做:

1、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這樣一句話説得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給孩子辯解的機會看起來是很小的問題,但孩子一旦明白了無論何時我們都應當尊重別人説話的權力,他也會同樣對待其他人。

2、多一些友好和鼓勵

學生絕不是我們能夠隨便發泄怨氣的被動理解者,相反,如果在一種友好、親暱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能夠增加孩對子對教師的信任,並且學習效果會好得多。愛是互相的,學生在理解了教師的愛之後,也會以愛回報教師。他們回報的方式就是儘量少讓教師為他們操心,自我儘可能地按教師的要求管束自我的言行。這樣,學生原先被動地由教師管理教育而變為自我管理教育了,並且表現得相當主動進取。

3、對家長多報喜少報憂

每當遇到孩子有什麼提高或特殊表現時,及時的與家長進行聯繫,將孩子的提高和成功告訴家長。如此,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自豪感被樹立起來,為了得到更多的表揚,他們會更多的重複同樣的良好行為。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歡樂的人,作為教師,更應讓自我成為一個歡樂的人。歡樂的學習!歡樂的生活!將悲觀留在杯具裏,讓生活中充滿樂觀。

篇37:《等待戈多》讀後感800字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有趣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寫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接受。但後來,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知道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知道,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積極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薦”的故事是老調重彈。它之所以能得以流傳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種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毛遂不僅是一個有膽識、有才華的人,他還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勇於進取的人。試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極地等待,而不去積極地推薦自己,縱然他滿腹才華,也不會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為國家出力?哪還會有“毛遂自薦”的美名流芳百世?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並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説到這裏,如果你正為自己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馬上拿起書本,奮發苦讀,因為青春經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己即將畢業卻無從就業而茫然,請不要等待,馬上帶上簡歷,整裝出發,因為年輕經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朋友們,你我如果是那靜卧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歎你的英姿,讓自己勇敢地對伯樂説:“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編輯推薦:

更多讀後感範文進入讀後感大全:/duhougan/

篇38:《等待戈多》讀後感800字

國慶的兩天裏看完了這本書。

可能每一個文學或藝術作品在不同人看來都會有有同的感受吧。這是由人的認知的選擇性決定的,以前的經歷與補充組成了一個現在的你。

在看的時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聲音,那樹葉的聲音,是骷髏的聲音,那骷髏在發着什麼聲音,在告誡着活着的人。兩天的重複,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運。兩個人在那邊説着無聊的話語,今天的夜降臨了,死亡或等待的東西沒有降臨,於是他們倆在第二天繼續等待,等待了50幾年,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無趣啊,他們倆的心裏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時候可以忘記一切而輕鬆外,在看到夜的降臨時應該會無耐或失望吧。然後在這種失望中,時間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過去的兩天,看了三集的公開課,知道某幾個餐還很合我口味,體會了放鬆與快樂。我還幹了什麼,努力回憶,但在時間過後能留下來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時間我真的在昨天與前天存在過嗎?難道存在就只是積累的認知嗎?,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證明自己的存在嗎?思考還是人生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更好的在這個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記是一個值得我思考的命題。

另外一個思考是:如果他們在等的東西真的來了,他們一定會快樂嗎?即使到時候會快樂,那如果讓過程也快樂豈不更好~這是我要努力去實現的,讓過程變得更美好,如果你確信結果一定能到達。如果不確信能否到達,至少也是快樂的。

存在的意義到底是過程還是結果?如果結果都是被遺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會被遺忘。也就是説結果是基本沒有意義的。那假設意義在於過程。在於過程中人的所有的內心的情感體驗與認知的提高。一般人會因為平淡而無聊,希望輝煌才好。但事實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平淡的.每日重複中產生,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再想到死亡詩社裏的一句“seizetheday",Besides,ritualthingisthemostimportantthingandmaycreatethehighesteffiencytowardthethings.如果沒有經歷前面的一些東西,是不會有後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積澱起來的,諾獎的其中一個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來就已經做了很多相關領域的事情,這也驗證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個積累的過程,而最後那個閃光的主意出來其實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礎上孕育出來的。

篇39:《等待戈多》讀後感300字

我想愛情的等待時間應該用負數來形容再恰當不過。試想,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你們約會在某個地方見面。你是不是會提前幾個小時就收拾你的形象,在約會到來還有一二個小時的時侯,便迫不及待的出發,巴不得像神州七號那樣瞬間轉移到你們約會的地點。如果對方也一樣愛你,我想她也會完全和你一樣。所以此時此刻,愛情的等待時間是完全需要用負數來計算的。

當然,現實生活中不總是如此。畢竟,大家都不是無事可做的人。但愛情畢竟是愛情,兩顆渴望的心是無法被其它任何事澆滅的。如果你們雙方已經在約會之前的某一天確定了這次約會的時間、地點,我想對於這次約會,你至少是不能遲到的。即便你遲到,也不能超過5分鐘。讓愛着的人等待,是件殘酷之極的事情。這感覺就仿似你被人捅了一刀,幸好看到一個經過的人,讓對方幫你打電話叫救護車,對方卻對你説:“不好意思,麻煩等一等,我正在打電話呢”。在愛中的人,哪怕多等待一秒鐘,心中也會飛昇出無數的想法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出車禍了、他是不是被人搶劫了等等等等。這任何一個思緒的跳動都是愛人所無法承受的。

所以,親愛的朋友,如果你真的愛對方,就一定要記得:不要讓對方等。

編輯推薦:

更多讀後感範文進入讀後感大全:/duhou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