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2W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於戈多這個人物,而在於“等待”。等待只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存的狀態,共同閲讀《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精選,請您閲讀!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1

《等待戈多》中戈戈和狄狄的語言,行為是荒謬的,是毫無邏輯的支離破碎,是毫無意義的忙忙碌碌,他們可謂是荒涼土地上的一個失去了自我靈魂的肉體!沒有真正的思想、沒有實際的行動,只是把一切寄託在那還不知會不會出現的“戈多”身上。我們遨遊在歷史的天空,高傲的俯視着那長長歲月激流的一切,拼命的感慨那世人的愚昧無知,狂妄的嘲笑那前人的悲哀悽慘。可當我們在飄浮的勞累之餘,猛的停下之時才突然發現自我亦是這般處境。迷惘的陷入了“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之中,卻仍舊不明白掙扎的方向……只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都市的五彩繽紛的霓虹裝點了漆黑的漫漫長夜,車水馬龍的急流充實了荒涼的大街小巷,“朝九晚五”的日程安排填滿我們生活工作時間表。匆匆的一路的飛奔,恰似勝過了劇中戈戈和狄狄的空虛無聊,但歸來的途中,人們依舊是無法掩蓋住那滿面風塵以及疲倦的心靈……時間限制了我們,習慣限制了我們,謠言般的輿論、恐嚇般的教唆讓人陷於實際,叫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規規矩矩,不敢妄為。僵死的規則暢行無阻,美妙的世界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扮演緊張,呆板的主角,一切言談舉止,一切思維與夢想都彷彿被預設的程序所圈定,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姿態!難道我們不應當真切的承認這亦是當代人們內心的“失明與失名”的迷惘!我們每一天重複着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話語在空泛中消磨時間,我們卻像是既有信仰一般的聲稱“這樣做就是為了以後的幸福”。

可我們以後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沒有人能告訴我們,人生是什麼,忙忙碌碌,不辭艱辛,到頭來仍是黃土一抔。沒有人能告訴我們,追求是什麼,幾許淚雨揮霍,幾許失落難當,最終仍舊是孤星青燈寂!荒涼的等待,只在那迷惘着的“失名”與“失明”之際絕望的掙扎……“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甚方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現代的我們,只是換了種重複的方式,不一樣的場景,可依舊為着心目中的“戈多”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奮鬥”。

我在蘄求生命的真,在蘄求生命存在的意義……如若害怕在“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中迷失,我們此刻是不是該去認真的反思,去認真的追究些什麼呢?為失名的人找回自我命名的本事,為失明的世界恢復明亮的視覺,向一顆無名的漆黑的內心投射一束清晰的閃電。即便蘄求到答案的概率是極為的渺小,但我們更是不能放棄對人自身及境遇的反思與追求!

《等待戈多》戲劇的簾幕仍未透着一絲縫隙,那漸漸淡去了的光和影還能夠微微散落在我們的頭頂,叫受着失明與失名,正處迷惘的我們去尋找真正的光明,尋找真正意義的自我,不在時間裏荒謬的度過,不在空間裏荒蕪的頹廢……我們不是“戈戈”和“狄狄”,我們也不期望自我是他們的替身!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2

“望人生如浮雲虛無,歎歲月如白駒過隙”,黑暗,世間真正的黑暗恐怕便是存在於人內心深處那“失名”與“失明”的迷茫吧!內心的“失名”與“失明”,便是給我們帶來了那所謂難以擺脱的,無病呻吟的人性無奈之苦。

命運的糾纏,叫活着的生靈擺脱不了。或許正是因為那潛在的精神夙願有着某種懸空性始終高高的君臨一切,才招致了那般苦難吧!1969年,貝克特用他那簡短的戲劇《等待戈多》向我們暗示了深藏人性底層“失名”與“失明”的迷惘。在存在與虛無之際,被現實壓迫的辨不出了黎明與黑夜,在空洞的空間中,於空乏的時間裏,只是還殘存着那麼一個象徵期望的“戈多”的概念。而若隱若現的期望,踐踏在失名與失明的棉墊之上,是否會慢慢的在等待之中失去了它該有的高度呢?

那是在一個黃昏,至於是星期幾,就連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佛拉圾米爾也是模模糊糊的説不清。是在一條鄉間小路之旁,那茫茫無人煙,只是一棵樹給兩位主人公暗示着這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坐在一個低土墩上,滿心期待的着他們的救世主“戈多”出現。(縱然主人公還沒見過他)也或許是這個緣故吧,使他們久久等待在毫無結果之後,仍始終是不肯離開,甚至不肯睡下。他們怕一不留神他就走啦,雖然那荒涼偏僻的鄉間難得出現一個身影。

愛斯特拉岡兩手使勁地脱靴子,拼命地拉到直喘氣,精疲力竭啦便歇會又繼續。拉出之後便是不停的往靴子瞧瞧,倒倒靴子,再摸摸靴子……佛拉季米爾呢?他呀,也是脱帽子,抖抖帽子,看看帽子裏面,戴上又摘下……模模糊糊的重複着那簡單的毫無意義的動作。兩個無聊的人之間,講的又是一些毫無邏輯,支離破碎的話語。他們重複的囉嗦着自我的疼痛,戈多的失約,不知所云的講着自以為很懂的《聖經》。“失名”與“失明”的困惑正在他們的頭頂慢慢籠罩,可誰又能夠説他們不是欣慰的呢?畢竟在那還未宣佈結果尚存期望之前,他們是還沒看到虛無的跡象的。他們依舊是滿心期望的……

在等待解救人生痛苦的期望到來之前,異常是苦苦等待多時仍不見任何象徵着期望就要出現時,人們總是盼着發生點什麼事。或許那樣便能夠給迷茫的靈魂,在“失名”與“失明”之際,減輕一些痛苦和沉悶吧!

單調的沉悶,被一聲恐怖的喊聲打斷……不遠處,最終出現了人的身影。一根可長可短可鬆可緊的線的兩端,牽着兩個互相依附的人,一位主人和一個奴僕。波卓和幸運兒就這樣成為了兩個主人公單調生活中的點綴,使本就不可能平滑的生命線略顯了必然的波折弧度!波卓,一個高貴的充滿智慧的上層社會之人,他能夠主宰着他人的生死權,他擁有令人羨慕的權力和金錢……幸運兒,他卻是一個卑微的只為承受苦難而將臨的低層賤民,他毫無自由可言,他的一切都由另外一個人的話支配着……可同處一世界不一樣處境的他們也同樣的陷入了與主人公一般摸樣的迷茫之中,波卓對一切都感覺是那樣的無聊至極,幸運兒對一切也都是感到是理所當然。命運的安排,一個承受着光明中的“無名”之無奈,一個承受着黑暗中的“無明”之痛苦,彼此的渾渾噩噩,不知所措。在最終的退場之時,我們清晰的看到迷茫者困苦的命運(波卓和幸運兒都沒有得到掙脱卻陷入了更加悲慘的境地)。而恰恰是這一小小的插曲,不就是給兩位主人公的未來命運作了一個最佳的詮釋和補充嗎?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是“無名”與“無明”的結合體“找不到自我,也找不到光明”。而在這我想説波卓便是那結合體中“無名”的另一層面的反應,而幸運兒恰如其當的充當着“無明”的身份。主人公的“二合一”,配角的“一分二”,但都是迷茫中的“失名”與“失明”的精神寄託,都是介於“存在”與“虛無”之間困惑的符號。

空蕩的存在的期望,把戲劇中的人物膨脹得像孤魂野鬼一般。淒涼的鄉間小路上,孤獨與無聊相和,高高低低,濃濃淡淡,沒有音符。鋪天蓋地的愁悶的空氣中若隱若現地充斥兩個字“虛無”,零零碎碎又密密麻麻。越是祈求,“期望”越是從主人公的生命中流逝,“失名”與“失明”的黑暗越死纏他們不放,讓那疲倦的心靈擺脱不了那沉重的負荷。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3

“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目光茫然,再次翻開這本書,一遍遍讀着這句話,直到嘴脣乾裂,腳已經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騰椅上,手中傳來杯子的餘温。午後的陽光懶懶散散,靜靜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緒在不安的空氣中越行越遠。

黃昏,寂寞的天空有飛鳥掠過,了無痕跡。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這樣望着遠方彼此不語。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着,直到天黑離去。口中卻還念念不忘,明天,他會來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向等就能夠了麼?真是可笑,真是荒誕的無可救藥!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使人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來,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麼?‘戈多’可是是等待對象的一種象徵,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過於遙遠。可為何我們還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期望。

忽然想去小時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黃昏,天空的顏色卻是異樣的完美。那裏種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陽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讓人想要落淚。我們一向等一向等。天漸漸黑了,四周安靜得可怕。於是,我們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輕輕歌唱。企圖打破這黑夜來臨前的恐懼。其實我一向都很懷念那時的我們,兩個女孩,在空曠的田野上執著的等待,她們的頭頂是金燦燦的葵花。一向到最終,我們也沒等到爸爸。我不明白當初自我為何會在等待中唱起歌兒,因為我一向都害怕長時間的等待。只是姐姐説,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在轉,大概我是在那時鼓起了勇氣。於是,習慣了等待。

這真的很像在樹下長時間等待着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是經歷時間所留下的滄桑。而我們,只是單純的等待着,等待着所愛者的歸來。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當自我最終踏上了回家的那輛公車,等待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車窗外的景色不斷更改着,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剎那的感動,有淚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期望。只是,有些時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終只剩下麻木和絕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着兩個老流浪漢,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遲遲不來,反倒等來了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莫非現實的世界真的如此殘酷,覺得黑夜還不夠黑暗,於是又狠狠潑上一桶冰水,澆滅那散發着温暖與光明的火焰。

其實,我是很不瞭解的。為什麼寧願毫無結果的去等一個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動去尋找所謂的‘戈多’?有人説,人對自我生存的世界和對自我的命運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態。可是,一味盲目的被動等待,人是否會一向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雖然,報信的小男孩會給等的人帶來幸福,但消極的等待比不上進取的尋找。在尋找中等待,歡樂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會變得幸福。

起身,打開窗户,外面的世界鳥語花香。音樂響起的時候,空氣竟也變得暖洋洋。只要記得,以往,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4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寫的一個“反傳統”劇本,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作之一。它於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後,立即引起了熱烈的爭議,雖有一些好評,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後竟被稱為“經典之作”。該劇最初在倫敦演出時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亂,僅有少數人加以讚揚。1956年4月,它在紐約百老匯上演時,被認為是奇怪的來路不明的戲劇,只演了59場就停演了。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和承認,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在許多國家上演,成為真正的世界名劇。這是一個兩幕劇,第一幕黃昏時分,兩個老流浪漢在荒野路旁相遇。他們從何處來,不明白,惟一清楚的,是他們來那裏“等待戈多”。至於戈多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等待他,不明白。在等待中,他們無事可做,沒事找事,無話可説,沒話找話。他們嗅靴子、聞帽子、想上吊、啃胡蘿蔔。波卓的出現,使他們一陣驚喜,誤以為是“戈多”蒞臨,然而波卓主僕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後,旋即退場。不久,一個男孩上場報告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準來。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時間,兩個老流浪漢又來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們模模糊糊地回憶着昨日發生的事情,突然,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向他們襲來,於是沒話找話、同時説話,因為這樣就“能夠不思想”

、“能夠不聽”。等不來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們再次尋找對昨日的失去的記憶,再次談靴子,談胡蘿蔔,這樣“能夠證明自我還存在”。戈戈做了一個惡夢,但狄狄不讓他説。他們想要離去,然而不能。幹嗎不能?等待戈多。正當他們精神迷亂之際,波卓主僕再次出場。波卓已成瞎子,幸運兒已經氣息奄奄。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場,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會來。兩位老流浪漢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戲後,決定離去,明天再來。

因為無聊所以等待,而等待本身卻更無聊。這是一個杯具作品,那個年代,那個社會,一再的等待戈多來,而戈多卻一再不出現。僅有無盡的等待,等待,等待……

人説物極必反,讀完這樣的杯具後,我思考,現實的生活不能重複這樣的杯具,我們要因為歡樂所以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歡樂的。

反應到教學中,我想就是歡樂學習,學習歡樂。

斯賓塞説過:“孩子在歡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歡樂的。”孩子們如果感到有意義、認為重要,學得歡樂,大腦被激活,能簡便愉快地學,效率高。反之,若孩子們認為知識信息不重要、沒有意義,就不願學。大腦就不釋放活性物質,神經網絡就不被激活,知識信息就進不了神經網絡,儲存不牢,記不住。

所以説,真正的學習是歡樂的,它不僅僅是指學有所獲及學會某事的成就感,並且還指學習過程本身是令人感到歡樂的。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讓孩子們確立學習是歡樂的信念。僅有孩子們都帶着喜悦的期盼開始學習,才會在學習結束時感到意猶未盡,戀戀不捨,整個學習過程都會變得津津有味,充滿樂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打算這樣做:

1、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這樣一句話説得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給孩子辯解的機會看起來是很小的問題,但孩子一旦明白了無論何時我們都應當尊重別人説話的權力,他也會同樣對待其他人。

2、多一些友好和鼓勵

學生絕不是我們能夠隨便發泄怨氣的被動理解者,相反,如果在一種友好、親暱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能夠增加孩對子對教師的信任,並且學習效果會好得多。愛是互相的,學生在理解了教師的愛之後,也會以愛回報教師。他們回報的方式就是儘量少讓教師為他們操心,自我儘可能地按教師的要求管束自我的言行。這樣,學生原先被動地由教師管理教育而變為自我管理教育了,並且表現得相當主動進取。

3、對家長多報喜少報憂

每當遇到孩子有什麼提高或特殊表現時,及時的與家長進行聯繫,將孩子的提高和成功告訴家長。如此,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自豪感被樹立起來,為了得到更多的表揚,他們會更多的重複同樣的良好行為。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歡樂的人,作為教師,更應讓自我成為一個歡樂的人。歡樂的學習!歡樂的生活!將悲觀留在杯具裏,讓生活中充滿樂觀。

《等待戈多》觀後感心得體會5

等待戈多是薩繆爾貝克特的一部戲劇。

薩繆爾貝克特是先用英語後用法語寫作的愛爾蘭作家,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於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新教家庭裏,1923年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畢業。第二年貝克特被選派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為期兩年地英語助教,結識了已經是意識流小説大師的同鄉喬伊斯,並且與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譯成了法文。

任教期滿,貝克特回到三一學院任拉丁語講師,1932年辭職後專事創作,同時先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和德國漫遊,在1937年看到納粹主義的威脅後回到巴黎定居。他在二戰期間參加了抵抗運動,替一個為英國收集情報的支部翻譯資料和打字。結果支部被人出賣,他躲過了蓋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村莊裏當僱工。和平剛剛恢復,他又志願到諾曼底的一個紅十字會醫院去當了幾個月的翻譯。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人公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僅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在樹下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着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倫次的夢囈。最終有一個男孩來説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複,只是當明白戈多又不來的時侯,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只能毫無期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顯然是一出荒誕劇,這種情景能夠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因為戈多是誰,誰也不明白,它表現的只是人類等待的期望只能化為泡影的悲慘現實。那裏的等待,在法語裏是此刻進行時,所以它不是本義上的期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意味着人類永遠再等待,卻又不明白到底再等待什麼,並且永遠不可能等來什麼。正因為這個劇本用荒誕的手段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和無意義,它才流傳至今吧,並且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並且被譯成20多種語言。

等待戈多這部劇本反映了時代的杯具,表現了大戰在西方人心靈下留下的創傷,以及他們在冷戰中對社會現實的絕望。

這種用完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形式和資料上到達了完美的統一,因而能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像希臘杯具那樣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