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9W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

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方便大家學習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古代名言大家都聽説過,它出自《論語》。讀《論語》,我懂得了勤學才能成君子。

《論語》,記錄了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孔子先生一生所崇尚的“仁”和“禮”。“仁”就是仁德,它藴含了君子必須具備的高尚的道德品質;“禮”就是禮儀,是外在表現道德品質的方式,從言行舉止上表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仁”被“禮”來規定,“禮”以“仁”為基礎,兩者緊密結合,不能分離,同時做到“仁”和“禮”才能被稱作為君子。

從“仁”和“禮”中我們就能看出勤學的重要性。“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多向有學問的人請教,這句話就突顯出成為君子,勤學的重要性。

勤學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勤於學習,學知識,學禮儀,學經驗,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知識淵博的人,是成為一個君子的前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勤學還要求我們多向優秀的人請教,自己的力量不如大家的力量,多學習他人身上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習慣,取長補短,並對照他人改正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從書籍與他人身上學習優秀的道德品質,勤學不就是“仁”了嗎。

“仁”和“禮”緊密相連,勤學的人更加註重禮儀,注重形象,因為他們從書籍和優秀的人的身上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世。遇事以德服人,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處理,就顯得比只會用拳頭處事的人更加有道德。勤學的人擁有更高的個人修養,他們講文明懂禮節,不在小事上與人斤斤計較,給人一種知書達理的感覺,在外在上就體現出自己的高素質,這樣,勤學不就是“禮”了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圉之所以得“文”這個諡號,就是因為他非常勤奮好學。雖然他是衞國的大夫,但是他不論身份的高低以及地位的貴賤,只要不懂的地方,就會虛心向他人求教。就因為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孔子才會稱之為君子。

想要成為君子,“仁”和“禮”固然十分重要,可是“仁”和“禮”從哪來?答案就是勤學,勤學知識禮儀才能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能有成為君子的基本。所以像古人一樣勤學,努力成為一位讓人稱讚的君子吧。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2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着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説:“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説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説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説,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説,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説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温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裏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説:“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説,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3

聰明的,你曾告訴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論語》吧!説實話,我還沒有能力把《論語》都看下來,可是以下兩句就讓我受益匪淺。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為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師,但是孔子的課,他聽不明白的就會向孔子提出,有疑問的甚至敢當着同學們向孔子質疑。所以《論語》中這樣説:“子曰:‘由。誨女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認為子路這樣的學習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啊!孔子的這句話在中國是家喻户曉,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這樣做呢?

在班裏老師説完一旦數學題總會問:“懂了嗎?”大多數時間,只要大多數人説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這常常讓我內疚。我有時是那個大多數,有時是那個小部分,但是每當我不懂時,我總會猶豫片刻,開始“天使”和“魔鬼”的鬥爭。“天使”總讓我,説實際情況,而“魔鬼”總是不顧一切讓我喊“懂”或沉默不語。有時“天使”似乎勝利,可當我連“不”的口型都做好時,只要同座輕鬆地説:“太簡單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閉上了嘴。我就沒有子路這樣的智慧,因此我的學習總是讓人不安一。

學習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上的誠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誠信。有人為了交朋友,明明喜歡深藍色,見朋友喜歡暖色,就也説自己也喜歡暖色。我有一個朋友胖胖的,很可愛,我很佩服她的誠實。一次老師在垃圾桶邊發現7個吃過的口香糖,“誰吐的?”沒人回答,只見她站起來説:“我吃了2個,一個紅的,一個黃的是我吐的。”她的臉因羞澀變得很紅,可是她是唯一誠實回答的人。子曰:“人而無信,不其可也。打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説得真對。一個人如果連説話都沒有誠信,我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是可以的。孔子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兩小兒辯日》中的孔子面對兩個小孩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絕不不懂裝懂,絕不糊弄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讀書能夠懂道理,更為了好好做事情。國小最後一個學期看我的吧!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4

民族經典是一個民族精神的縮影,要了解一個民族,最佳途徑就是閲讀這個民族的經典,而《論語》堪稱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範!

初讀《論語》時,有一句話讓我感慨不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假如沒有長遠打算,那麼,眼前馬上就要遇上麻煩了。它提醒着我:從長遠利益角度考慮問題,就能步步謹慎,積極主動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如《論語》中説的那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言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總之,每天要想一想,這樣可以使自己清醒,做到自覺努力,不斷鞭策自己進步。

《論語·為政》中有:"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定要複習老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這樣才能成為別人的老師。如果只複習老知識,不學習新知識或只學習新知識,不復習老知識的話,那學習成績是永遠不會有進步的。

宋代名相趙普有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所以不妨讀讀《論語》,相信一定會有收穫。

感謝《論語》,讓我成長!

論語高中讀後感9月錦集5

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用樸素的語言、短小的故事,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讓我有信心把《論語》讀下去。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實,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一個人只要內心是快樂富足的,內心是安寧淡定的,即使在物質生活中他是貧賤的,他也會安於貧賤,不諂媚求人,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依然是內心歡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所以,一個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自己想幹什麼,打算怎樣幹,怎麼個幹法。“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言行,內心不感到愧疚;捫心自問,問心無愧;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君子坦蕩蕩”,心胸寬廣,內心安靜,則“仁者不憂”。在浮躁的環境中,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明白自己該幹什麼,能夠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不迷茫,不迷惑,則“智者不惑”。“君子尚勇”,“君子義以為上。”義字當先,內心強大,勇往直前,則“勇者不懼”。

充分認識自己,承認現實生活中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怨天尤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于丹老師説: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這種勇敢是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約失之者,鮮矣!”,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很敞亮,很仁厚,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你先天的遺憾,也可以彌補你後天的過失;同時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是你的生命飽滿、充盈,讓你有一種大歡欣,讓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讓你的每天進行着新鮮的輪迴,並且把這些新鮮的養分疏導給他人。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父母和子女之間、夫妻之間、戀人之間,也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花未全開月未圓”,平等和理性地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

“言寡尤,行寡悔”。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日後的悔恨。

人到中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人在這個時期,家庭穩定了,職業穩定了,這個時候可以謀求更好更大的空間,這就極易與他人產生矛盾和爭鬥,爭鬥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所以,孔子提醒説,人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誡自己,不要跟別人爭鬥。你與其跟他人鬥,不如跟自己鬥,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可以得之於心的《論語》,是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