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與神對話》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8W

《與神對話》讀後感多篇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一

讀書的伊始,我總是習慣性的翻開扉頁。很奇怪幾乎每打開一本書,你總會發現扉頁上寫滿了作者的簡介、生平,滿滿當當。無論是多麼被人捧為陽春白雪,或是如今氾濫成災的三流小説都免不了俗套,編輯總是恨不得把他們所有的功績,才華,獎項都寫滿,以顯示這位作者的高尚和文學素養之高。然而當我讀這本書時,卻沒發現,更或者説我完全不需要知道作者有多偉大,‘讀者永遠比作者聰明’。我們不需要其他的什麼去點綴它。因為他的文字,足夠偉大。

我不喜歡貼標籤,或者是下定義。我甚至覺得這完全是無事生非,很多人將這本書譽為宗教第一,我倒真沒從中看出個所以然來。我從前偏愛《塞拉菲尼抄本》,將其捧為神作,視其為我無知而可憐的文學生命中的白玫瑰,硃砂痣。可笑的事情是我從未曾讀過它,看懂過它寫了些什麼不過是人云亦云。然而《與神對話》這本書,我確實一點點用心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沒有複雜的陳詞,沒有的華麗的篇章去歌頌什麼,有的只是純粹的質樸的對話,是更接近人生,更貼近精神的文字。

如果你正置身生活的激流或漩渦,身處險境或微妙的轉折關頭,如果你被“造化”運轉得煩悶不已或意亂情迷,你就不可能不被這本書裏所富含的哲理所打動。當你正要選擇,傾聽或逃避着內心的軌跡,你就會懂得這樣一些句子:生命不是發現,而是創造。

《與神對話》試圖用它對宇宙萬物的解説,從根本上解除人類至深的桎梏,讓人從無適從又永在的恐懼中無法解脱出來。它要讓人相信一切皆是一場蓄謀的經驗,當大幕不論以何種方式落下之時,你獲得的將只是解放。而尤其當我們生存於一個非常不確定、不安全的時代,這等教言又是何其富於誘惑和令人感動。難怪乎如此多的人奉若神明。

與神對話的奇妙之處,不在於他擁有何種複雜的思想,多麼高明的見解,或是多麼深沉的智慧。只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便道盡了許多我們困惑的、恐懼的、未知的、擔憂的。我們需要明白‘想要被愛,首先要學會愛自己’我們甚至要了解:神對於好的愛不會多於對惡的愛,希特勒可以上天堂。而善良則是上帝給予善良者的最高獎賞。

與神對話給予了我最大的啟迪就是:無論你是否認同尼爾的神,你心中也會有那麼一個神,給予你愛和力量,那邊是信仰。

不信耶穌,卻也祈禱;不信佛祖,但也讀經;不信真主,我,仍有一顆朝聖的心。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二

開始讀這本書最初的幾個章節是牴觸的,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目前也沒有什麼宗教信仰的人,對於這種非要把自己跟自己的對話説成是與神對話,有一點反感,我不相信還有神可以主宰我。

但很快被這裏面的辯證的思維,勇於探索和麪對生活的真相的勇氣吸引~

一直跟閨蜜分享這本書的一些點,她很欣賞這本書對於人性解讀和釋放的部分,我看完她就開始看,又把她覺得很棒的一些點發給我看,非常有趣的一次讀書交流。

這本的思考和觀點是基於很多的知識,包括一些宗教的,道家的,哲學,科學的,加上最為重要的部分是作者將全然投入“生活”的人生經驗和挫折,他用這些身體力行的實踐結合他的認知嘗試解釋人生,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羣體,人和宇宙之間的關係的問題。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他引領人去思考,並示範如何思考。

而作者以非常貼近生活的問題入手,直擊人心,毫不迴避地去面對自我慾望和現實問題的方式讓人覺得有趣,這些問題大部分人都有遇到,但都沒有這勇氣去刨根究底,也無法解答。我們忙碌於生活可能很少有時間去清晰的認識自己和深度思考。作者要不是因為遇到重大的挫折,處於極度的懷疑和痛苦中,依然不會有這麼大塊的時間去總結這些領悟,而這正是這本書的非凡之處。

他讓一個人開始覺醒,正式地觀察自己,發現自己的存在。聽到自己身體的聲音,觀察到自己的意識,偶爾出現靈性的反思。他形成了一套對待問題的簡單的方法論,也可以稱之為哲學吧。

剛看這本書我的內心和精神的衝擊是有一些大的,看見了自己,受到一些“驚嚇“但同時也是欣喜的,因為這讓你感覺你當下正”活着“,你覺知你的心靈和身體意識。

讀完大概一週我才有勇氣寫讀書心得,我想我還是要分享給大家,在這變化莫測的2022,讀這樣一本書發現你自己,有利於遇到任何的問題做出忠於內心的選擇。同時這本書有利於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你用一套新的邏輯去看關係的真相後,很多事情就很簡單;同時你可能也能更加對你所在的宇宙和所處的羣體有共情能力,這樣看待萬物的方式或許可以給你一個更不一樣的視角。

這本書我的印象中探討了幾個問題:

01

關於你的生活

這本書的第一本就是告訴你你想要什麼就去創造什麼,你需要的就想辦法去滿足,如果你創造不出來説明你還不夠想要。可能當下你想要的是別的東西。這個想要是你生命的需要,靈魂的需要,你不遵從它就會繞很多彎路。你壓抑的,抵抗的,最終都會追着你成為心魔,讓你償還直到圓滿。你的生命續接了你的過往,你的父輩的過往(基因)你來由的任何物質積累的能量和能量之外的不可言語的東西。跟隨生命之河流淌,終會成為你自己,你經驗的任何東西你的意識決定了你當下的選擇,而神是你的一面鏡子,也是一個指引,意識可以決定任何內在外在的東西,因為一切皆由意識判斷和創造,意識一旦產生,將存在宇宙之中,這種能量成為了你,改變了世界。你的生活裏面的貧困和富有,疾病和健康等等你所經驗到的都是你召喚的。我的理解是,你的靈魂是快樂的,傳遞的是我能我可以的心態,那一切皆可達到,你本身就體驗到全能的自我,你的精神和身體都感受到這個信號。而當你害怕恐懼,你就會召見到可怕的事情。心理暗示是很強大的能力。但我個人覺得大部分人是沒有辦法去控制這部分的,而內心的一切是因為你最開始被動看到和經歷的一切而開始創造的。當然你有較高的思辨和領悟能力可能會讓你看到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而不是被動給你看到一部分,你可選擇性的看到你想的部分或者辯證的去看。比如你小時候被無私的愛過,你永遠都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黑暗,因為你曾經感受過這美好,你會回憶起這部分,這種美好的體驗讓你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去複製這個體驗。當你經驗到非常恐懼和不安全的經歷後,你會無限制的去防範。

你的閲歷越多,經歷美好,也看見恐懼,那麼你的思維深度就越高,其實我認為愛和恐懼都是能力,愛可以讓你獲得幸福,恐懼是愛的另外一面,恐懼可以讓你激發更大的勇氣去擁抱愛,從而讓這個愛變得更加的豐富和有重量,但恐懼也可能讓你裹足不前,所以更多的還是戰勝自我,在一念之間的思維轉換。

可能看到的比較遺憾的現象是,如果命運的底色都是恐懼和不安全和哀傷的時候,應該怎麼去創造這種成功的體驗?我看到一些親人朋友一輩子因為沒有被無私的愛過而終其一生的尋找,經歷各種波折和痛苦,當全世界都不愛我的時候,是不是還可以燃起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愛,我想這將是絕地反擊的那一個支點。所以我們看到一些人自私的對待一些人和事情,我想我可以更理解他們,如果我變得自私,我也可以理解自己,因為我要活下去才能愛自己。

談到我愛我自己,這裏的愛有很多層次,但是絕非是以金錢及物質利益去衡量的愛,當你體會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才真的可以做出對最愛自己的選擇。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外公外婆很愛我,每次好吃的都會給我吃夠了再自己吃,後面看到外婆外公其實也很喜歡吃雞蛋的時候,我每次吃雞蛋的時候會説一個謊,我不愛吃蛋黃,這樣外公就會給外婆吃蛋黃,我由衷的高興。當有一天我面對兒子愛吃牛肉乾,徒步路上他吃完一根牛肉乾看到我手裏這一根想吃的時候,我心甘情願的給了他。這一刻我想這就是輪迴,我無私的給予,並不是照見他的自私,而是給他無私的種子。那一刻我是豐盈的。

然後發現現實社會,很難構建這樣的關係,尤其在職場和生意場,在生意的世界裏面,很難找到這樣的平衡,有時候我們跟“魔鬼交易“,我們犧牲妥協內心的東西去換了物質,有時候我們都在爭搶,因為很多的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這裏面很難有個界線判斷公平,你會看到不爭搶利益的企業會困死,這樣的結果導致我們不得不以飢餓的心態匱乏的心態或者保護的心態去對待外部。當你遇到一個內心豐盈,講究共贏和公平,互利互惠的客户或者partners的時候,你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甚至你會最終體會到你也會全然的為他考慮,你的付出將更有深度和心力,因為你不再內耗,不在關係裏內耗,這種感覺太好了。所以我希望我做本分的生意,我儘量勤勉,不拿高於市場中高檔的費率,多去思考自己怎麼做得更好,怎麼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怎麼把能信任的手交給別人這樣才能一起玩耍。但這需要反覆地實踐,很多時候恐懼和防禦的心理還是會油然而生。

02

關於愛情

愛情是個偶然事件,你可能會愛上一個人,那你就去愛,如果你放鬆自我,不再去定義自己,你更能撞見愛。愛其實是擋不住的。真愛是無需索取的,所以並不會造成困擾,當造成困擾的時候你要想你是不是想得到。當你想要得到,愛就變成了佔有。佔有的心讓你變得匱乏,你的匱乏讓你不再配擁有。愛就是這麼玄幻的東西。所以很多人都在問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愛情?都渴望要一個靈魂伴侶,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沒有做好能做靈魂伴侶的準備,大部分人都在索取,都在無盡的哀鳴。-----我覺得可以思考一下你會因為什麼而愛上一個人。這個部分可能會發現你自己的興趣所在或者想成為的人,另外強者才有愛情,弱者只有有依附,所以沒有幾個人真有靈魂伴侶。

03

關於性

性可能是很美好的事情,當你不再羞愧,不再定義,當你不再禁錮自己,當你因為愛。

食色性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當然大師的境界就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了,因為他如此的圓滿,以至於他不像一個人。大師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知道怎麼做選擇,一直重複做對的選擇。

04

關於死亡和天堂

這個部分我想作者的解答是浪漫主義的,但也確實可以自洽,就像牧師對一個靈魂最後的祝禱,所有人都會上天堂,如果你聽信作者的話也沒有什麼壞處,管他是不是正確。

關於身體會死亡,靈魂不會死亡,只是換了一具身體。我的理解是靈魂確實不會死亡,但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只是創造了很多因果,人生雖然死去,但是對於這個社會的影響還在,你激發的殘酷會繼續在這世界發酵,你給予的關愛會繼續在這個宇宙温暖,你一輩子創造的垃圾會繼續在這世界存在和發揮影響。所以當你知道終將死去,我願意更加温柔的對待這個世界和他人,儘量傳遞愛,消除惡,終究讓自己的離開變得不再遺憾,就像一縷陽光照過大地。

05

關於你和人類和宇宙

作者嘗試結合佛學和自然科學去解答這個問題,萬物都是一個能量場和每個行為乃至意識發揮振動而已,所以靈魂是彼此不分割的,是連在一起的,萬事萬物是有聯繫的,一切都相互關聯,你無法也不能置身事外,你終將懂得你愛他人亦是愛自己,你憎惡他人,也是在鄙視嫌棄你自己,我覺得這裏面是從科學角度可以去嘗試理解。當然這個很難做到,我們總是沒辦法全然的去犧牲自我,因為我們渴望活着,害怕被剝奪。也許當我們不害怕會貧困,飢寒交迫,被粗暴對待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這樣的對待每一個人。但當所有的人都可以這樣愛他人的時候,可能就消滅了不快樂。這裏讓我矛盾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叢林法則,自然進化,優勝劣汰等都是跟這個相左的存在。而當所有邪惡不在,善良是不是還有存在,當所有的恨意不再添加的時候愛意是不是有所依憑?這跟作者的二元論有一定的矛盾,所以可能人間就是對立又統一的太極相互轉化,沒有合一,合一意味着人間的消失。

我想你大可把這本書看作是一本《愛的教育》,生活經驗之書,哲學之書,靈性修行相關的書籍;

06

關於存在

關於“行在”和“存在”還有一些靈性方面的探索,這個部分是我很喜歡的部分,好奇心是個好東西,他會讓你“存在”。這本書把人分成:身體,精神(意識),靈魂三相一體,當你心神合一的時候,你將是神一樣的存在。你打棒球的時候其實是可以感受一下神在的,我體驗了一下,你完全不要去判斷就會打中球,你一旦用意識去判斷,去看,你就無法打中球。如果你的靈魂和身體相左的時候你不會太開心,冥想和把意識收回到自身上去有利於你身心一體,有利於健康。

我們生下來的時候就是圓滿的,我們心無雜念,回憶小時候種種天真美好,大部分人曾經體驗到全能的自戀,而經歷世事,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磨盒,你看見,感知,習得,形成意識,你去探索,遇到各種新的事情,你去勇於嘗試,不斷打破自我,當看破所有的“法相”終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世界回到最開始那樣純潔,你像出生一樣死亡,你就像一個夢,想要怎麼做這個夢,任由你安排,但是一個隨機的起點,且你必須出發,不斷的經歷驗證,創造你的真實身份,找到你的靈魂和精神的家園。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再次走在陽光下,看着明媚的春光,感受迎面的微風,一朵花的美麗,世界很清晰,很愉悦,也很輕盈,你由衷的愛着這個世界。大概可以感受“拈花微笑”的一點點意境。

你看到花心生喜悦,僅此而已。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三

本書與《追風箏的人》同是李繼宏翻譯。我有幸與李繼宏先生在網上取得聯繫,他推薦了這本書。這大約是半年前的事了,如今才買來讀完。雖然此書十多年前在美國是暢銷書,我仍然懷疑在中國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中國總體哲學都是更關注人,而不是神,求神拜佛也多是為了求得個人福祉,而非心靈啟迪。

當下中國,經濟翻滾,人們的生活理念更為實用。因此哲學在中國目前成了個很尷尬的話題。人們大體分成三類:一類是不敢談哲學,生怕談多了會對當下的生活產生懷疑,缺乏信心和恐懼兼而有之,甚至產生排斥心態,一聽哲學就避而遠之,我的很多朋友就是如此。另一類是遇到問題需要哲學,卻懶得多思考,於是乾脆找個東西鑽進去,這大多成了迷信,稀裏糊塗,人家怎麼説,就怎麼信。人家説的真道理未必聽得明白,人家説錯了也跟着來,這類人在各宗教的道場隨處可見。第三類人則是極少數,他們願意開放地討論和思考,願意並且有信心通過思考不斷改進認識和重新瞭解世界與人生。(那些把哲學當學術的我沒有歸類,他們拿哲學搞飯吃而已,對他們而言,哲學和鋤頭計算器沒什麼區別)本書作者當然屬於第三類。

但他講故事的方法類似宗教,所以第一類的人不會看,第二類的人若看了此書,要麼不信,要麼就迷信,那也很糟糕。作者通過思考的確有很多收穫,我們分享他的收穫;但文中的矛盾和牽強也隨處可見,值得進一步探討。

以下不妨簡單列舉和分析。

1、作者説本書是神所寫,即寫作過程中神操控其筆寫就。這話也對也不對。如果你理解他説的神其實就是宇宙統一的東西,也包括你自己,那我們任何人寫作其實也都可以説是神在寫作,這樣理解就合理。但如果按神話小説的邏輯,那就錯得太多了。

2、作者的邏輯融合了各個宗教和哲學,因此有所超越也有所混亂。所謂超越,是他沒有把自己放在太低的位置仰視,而是與耶穌、佛陀等古代先知們平視,因此他敢於指出他們並不十全十美,也敢於稱自己為神的使者,這不是神話,這是一種邏輯,我也有時候半開玩笑。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四

最近看一本書,《與神對話》,這是一本心理學方面或者説是與自己相處的書,不像書名體現的是一本宗教方面的書,其中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篇章,雖然還理解不透,但是值得分享,假以時日可以再寫一寫。

“精神也許無法真誠地認同身體的行動能帶來你選擇的東西,但它非常清楚地知道,神將會通過你把好東西帶給其他人。

如果你選擇的是快樂。去促使別人快樂。

如果你選擇的是發財,去促使別人發財。

如果你選擇的是在你生活中擁有更多的愛,去促使別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擁有更多的愛。

真誠的這麼做—不是因為你追求個人的好處,而是你真的希望別人擁有這些東西—然後所有這些你送出去的東西都會來到你身邊。你把某樣東西送出去的行動促使你經驗到你擁有它。因為你無法將某樣你現在並不擁有的東西送給別人,於是你的精神得出了新的結論,對你產生了新的思維—具體來説,就是你肯定擁有這樣東西,否則你不可能把它給出去。

然後這個新思維變成你的經驗。你開始處於那種狀態之中。一旦你開始處於某種狀態,你就啟動了宇宙間最強大的創造機器-你那神聖的自我。你處在什麼狀態,就會創造什麼東西。這個過程完整之後,你將會在你的生活中創造出越來越多那種東西。它將會在你的物質經驗中出現”。

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他們“擁有”某樣東西(更多的時間、金錢、愛情等等),他們就終於能夠採取“行動”去做某件事(寫書、培養愛好、度假、買房子、談戀愛等等),這將會使他處於某種存在“狀態”(快樂、安寧、滿意或者充滿愛)。這就是擁有-行動-狀態模式。

實際上,他們弄反了“狀態-行動-擁有”範式。宇宙的真相與你想象的不同:擁有某樣東西並不會產生某種存在狀態,事實正好相反。

首先你必須處於那種叫“快樂”(或者“領悟”、“明智”、“同情”等等)的狀態,從這種存在境界出發,你才能採取“行動”去做各種事情-你很快會發現,你所做的事情最終給你帶來了你想要“擁有”的東西。

啟動這種創造性過程的方法是,看看你想“擁有”什麼,問自己,一旦“擁有”那樣東西之後,你會處於什麼“狀態”,然後直接進入那種狀態。”

以上摘自原文,一字一字敲出來的。有沒有和你以前認知相左的地方。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如果我怎麼怎麼樣了,我才會如何如何去做的思維模式。很多事情並不能如我所願。

工作中接觸過一名領導,一次聊天的時候談到他的成長經歷。他在學校當一名普通老師時,校長在台上講話,他就會想如果我是校長,今天的講話會怎麼講。當他不是一名普通老師時,在教育局長到學校講話的時候,他會假設,如果我今天是這個教育局長,會怎麼講話。後來,當他到機關的時候,就會想如果他是縣委書記,這個講話會怎麼講,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多年以後看到這本書,回想這位領導的話,不就是踐行那種“狀態—行動—擁有”的成功模式嗎?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貨幣-商品-貨幣的G-W-G的過程時説過,為了賣而買和為了買而賣是不一樣的邏輯。前者是資本家的套路,後者是普通勞動者的套路。賺錢的人是先把錢投出去,換成某種非錢形態,比如商品,購買勞動力,通過再次出售再換回錢來。起點和重點都是錢。普通人的邏輯更多的是,我要努力工作賺到更多的錢,去買更好的東西,錢作為一箇中間通道,連接兩端非錢的東西,一直手上就留不下錢。

你是否認同要想得到什麼東西,你先把這個東西給出去的觀點以及“狀態-行動-擁有”這種行為模式,或者你自己和身邊人有這種體驗或經歷嗎?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五

這是一部作者自稱與神對話的叢書,上海書店出版社從美國引進出版,2009年到2011年三年內出齊全套三冊,加印了許多次,這在這十幾年來都不夠振興的書業中,這是很好的業績了,算得上是暢銷書了。

這本與神對話的書,在書的封底眾多報業媒體的推薦中,卻絕口不提它的神學面貌,只把它講成是心靈雞湯似的東西,譯者李繼宏也是將它解釋成有宗教的色彩,卻不屬於任何宗教,至於它是什麼,只籠統地説是整合了東西方眾多宗教和哲學流派的智慧。而以我翻來覆去地多次閲讀所形成的認識,它含有宗教和哲學智慧,但也可能是神學書。然而你可以不同意它的神學觀點,但仍可折服於它所含有的人生智慧。所以,它是不是神學書無關緊要,關鍵看它的智慧對您的啟發和引悟。

對於我來説,可説是在恰當的時候遇到了恰當的它。我讀它,無比地震動,一遍一遍地讀,如飢似渴地讀。我無比親切地讀它,將它放在我的枕邊,甚至有的時候,半夜醒來還要摸一下枕邊的它才再安然睡去。它開啟我的從未啟封過的靈魂世界,安慰我的逃逸的魂魄心神。總之,它極大地幫助了我,甚至是拯救了我,它在我的心中種下了種子,讓我的靈魂迴歸力量。

所以,〔〕意識到靈魂,意識到神,是我們發現自己、過好一生的門徑。

這就要説到神了。神,是什麼?難以表述。也許它是有意識的靈界生命,也許它是有無窮之力的、有目的的大自然,也許它僅僅是我們自己心中對於人類的最美好願望和期許。但不管是哪一種,它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力量,它是有意義的。也許我們一下子不能弄明白它,但它卻能引導我們走出最好的一生。

我的重大感悟之一是:聽到神。

在我們許許多多的願望中,常常有許多願望是互相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的,我們心裏的許多聲音在發聲,常常讓我們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我們常常分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才好,糊里糊塗地生活,無可奈何地生活,到底要怎麼做才讓我們最服帖、最幸福?

書中的神告訴我們:我的信息永遠是你最高級的思維、最清晰的話語、最美好的感受。別的則來自其他的根源。

最高級的思維永遠是包含了歡樂的思維。最清晰的話語永遠是包含了真實的話語。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稱之為愛的感受。

歡樂、真實、愛。

這就是神的啟示。

無比地珍貴。

把握了這三樣,就把握住了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所謂的人生真諦,不就是這些嗎?

《與神對話》讀後感 篇六

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因為它的內容來自於神。

整本書從頭到尾無不散發着神性的光芒。

一部偉大的著作,總是能寫出世人想説的話。讀後會令人覺得似曾相識;沃爾什問神的問題,是代替大家一起問的;神的回答,解釋的也是普遍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沃爾什自己的。也許很多人都想問神一些問題,但沒有機會;神無時不刻給人們以啟示,但多數人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如果想從理性的角度而非純粹信仰的角度探討一些問題,那麼這本書非常好!不要以為神的道理只存在於信仰之中,神的道理也同樣存在於理性之中。否則,神創造理性幹什麼?神賦予人自由幹什麼?

值得被尊崇的是先知、是智者、是先行者,基督如是、佛陀如是、老子亦如是。

人類最美好的感受是什麼?最高級的思維是什麼?最清晰的話語是什麼?

人們應該怎樣生活?怎樣看待這靈性的世界?應該怎樣審視自己的靈魂?

與神對話,每個靈魂都可以,只要願意,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