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彩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篇一

因為前面一有收穫或觸動,便不敢懈怠,立馬記錄,所以反而看到最後,不知道從何下筆去做一個很棒的總結。如果真的要梳理總結,怕是會成一篇文章。看了這本書,瞭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穫,寫了滿滿的書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這本書就像那位哲人,帶領着我不停思考,我們彼此促膝長談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沒有因果論,它也不是一條既定的直線,即使沒有登上山頂也沒有關係,因為一路的風光已是最美的風景。學習接受自己平凡無奇,並不意味自己無能,反而説明更有勇氣接納自己。他人不是敵人,學會信賴他人,這樣活着不會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後是想起了前兩天同事説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為周圍的人是我們的夥伴,所以去幫助他人,擺渡他人,其實也是擺渡自身。不論如何,即使是主觀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貢獻,也能讓我們更接納、更愛自己,離幸福更進近一步。

人生或許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艱難,其實就是很普通,認真但並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過好每一刻。不論你快樂與否,優秀與否,總有人討厭自己,所以最後希望我們能有被討厭的勇氣,不要只關注那個別三兩個人。自身關注的對象,決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簡單,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擁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於人生的意義?那就需要自己去賦予啦!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二

可以説是對於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因為裏面談及的好多問題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決了。

自我承認是一個內心戲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總會考慮到很多東西沒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説我好久沒有給朋友圈的人點讚了,如果我給她點了贊,另外一個人看到我之前沒有點贊怎麼辦,還有如果我在某個人發的朋友圈評論了,她不回我怎麼辦會有點尷尬。

然後總會給自己設置不同的未知困難,比如我想轉租房子房東不同意,我又只能自己轉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後我不在廣州,然後房東不給我押金咋辦。用一個朋友的話説,你們女生真是醉了,事情還沒有發生,就預想着有個困難在那裏,我跨不過去怎麼辦呀?欸欸,就是這麼事多,我自己看着這些小九九都心煩,太累了。

這是一本治癒系的心理學的書,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論相反,而是目的論。原因論是發生事情導致結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導致的心理問題,以過去發生一些難受的事情為因,導致現在的”我“有不開心的症狀或者説是抑鬱症。而目的論,是”我“遭遇了悲傷的事情,我需要悲傷的情緒來使我堅持我下去,正是因為我需要才有選擇悲傷或者抑鬱。而事實是,我可以選擇這次事情作為一次經驗,我選擇去面對它挑戰它,我至少戰勝了它,是一個勇敢的人。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之前總是找藉口,我現在這種軟弱的性格,就是因為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也沒有得到過肯定。其實這也是我自己選擇的,不能因為童年沒有陪伴,我就選擇自暴自棄就埋怨自己,正如不能因為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誇獎而自我否定。

其實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有人説過,”任何事情只要考慮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是好處還是壞處,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事情的好壞取決於主觀的看法。

文中主要觀點之一是學會課題的分離,如我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從理性上分析,別人怎麼想是別人的課題,我們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再説了沒有人比自己更在意自己,總是放大自己身邊的小事情,陷入一種過度思考的情況。這裏課題分離我只講了一小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書哦~~

來接受心理諮詢輔導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惱於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滿足父母或老師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説的,“我想一輩子做個釣魚人,像個白痴一樣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魚的心情了。”其實往往是自己傷害自己,所以,也想對那些抑鬱的人説,不要和自己糾結也不要責怪自己,你沒有錯。

文中還提到人生的意義,這完全是一個主觀問題沒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現在有了答案,也會隨着時間自己的三觀改變而改變,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它意義,你想有它有什麼意義就有什麼意義。

最後,要關注於當下,不要執着於過去,也不要過於浮躁地想要看到未來,當下才是進行時才是最可靠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三

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內容是在講述阿德勒的心理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用目的論來分析發生的事情,

你相信,世界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所有的人際關係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我們面臨的很多不幸只是因為自己缺乏勇氣嗎?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問題存疑,那麼不妨來看一看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是以對話的方式展開,一位青年去聽聞哲人的觀念很不理解,認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揚言我一定要把你辯論倒,哲人表示樂意奉陪。.。.。.在坐而論道的五個日夜後,青年醍醐灌頂表示了對此種心理學的認同與尊敬,感謝後離開。

從結構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強行happy ending一樣,但也是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在讀這種心理學偏哲學性的看似虛無縹緲的書時還津津有味,一氣呵成。大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總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書傳遞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去買《阿德勒心理學經典》拜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02月0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關於因果

我對很多“我現在過得不好是因為以前怎樣怎樣的句式”很反感。還有之前大熱的“原生家庭論”,好像有了原生家庭這個萬能公式,你所有自認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託,所有犯下的罪過也都有理由被寬恕一樣。但每次一聽到這種抱怨的時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駁。在他們有理有據邏輯嚴謹的和我傾訴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這本書的主邏輯也與我的想法一致,也讓我找到了反駁他們的依據。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論”,改為“目的論”。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

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廳吃飯時,服務員不小心把菜湯灑到你的衣服上,你大發雷霆。但事實上,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也就是説,為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感情。

因為在你轉頭和朋友吃飯時,你憤怒的表情是會消失的。這説明人的情緒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憤怒”這個情緒單拿出來對服務員,不是因為菜湯弄髒了你的衣服,就僅僅是你想對他發火而已。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經歷過的,也都讓我更加堅信“目的論”。比如爸媽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來家裏串門;或者國中班主任正在訓我們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個家裏的電話;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隊義正嚴辭的指責之後,也會有種有驚無險的感覺。為什麼“情緒管理”漸漸地被拿出來當話題,就是因為情緒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學的只是如何意識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件事。

關於自卑

我們一般會因為什麼樣的事情感到自卑?因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圓滑世故,不夠有能力。.。.。.

我最強烈的且持續很久的自卑情緒是因為我長得很高。作為一個身高177cm的女生,從小到大都是班裏的隊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總會聽到他們説如果找男朋友是你這麼高就好了;家裏人也會時常把你當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與你扯不上什麼關係,扛幾個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會問你為什麼不去打籃球這種話。我一直覺得這是我遇到喜歡的男生會自卑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高了對方一定更喜歡小鳥依人的類型,所以就連試探的機會都不留給自己。

這個情緒不太經常出現是在去澳洲讀研期間,那兩年多是我最閃閃發光的階段,它改變了我很多。比如身邊比你優秀的人劇增,對英語的態度也不再只是單單把它看成一門考試而是太想和別人聊天的必備工具,還有,就是緩解了我對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國的大環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邊的朋友你會聽到的擇偶觀也不是隻有自己以為的一種樣子,矮個的妹子們一樣會煩惱自己矮。這個自卑和焦慮在漸少人提及的大環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這本書裏,剛好看到一段,讓我完全放下了這種所謂的自卑感。他説:

身高的高矮,

並不是客觀上的“劣等性”,

而是主觀上的“自卑感”。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

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是我自己預設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動遭受了什麼心理創傷。

關於獎懲

在我國小的那個時代,全球風靡一本親子教育類的書籍,名叫《告訴孩子你真棒》(盧勤)。我爸媽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教育我變得特別矛盾。每次想訓我的時候,就是那種明明覺得我也不怎麼棒,但是又想依靠這種誇讚式的教育方式來引導我走上人生巔峯的表情,很滑稽。

後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實操難度太大,就放棄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這樣,可以讓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獨立人格。他們告訴我做選擇就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而不是強迫我一定要按照他們給我選的路走。會給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決定權都在我。

而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也是同樣反對獎懲制度。書裏的哲人這樣説: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

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一種上下級關係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

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看到這段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歪打正着的沒經歷過這些馴獸師心態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張,化“誇獎”為“鼓勵”,在該表達感謝的時候感謝,將縱向的“誇獎”變成橫向的“鼓勵”。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介紹了非常完善的哲學架構,如“課題分類”、“人生謊言”“活在當下”等等觀點,都非常實用且易懂。

我認為,心理學不該只是在你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時才試圖找一本書改善自己的狀況,而是應該在每一次你對人的心理產生好奇時,拿起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四

昨天看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還沒看完就匆匆寫了一些心得。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有些小激動——阿德勒的觀點太顛覆我們傳統認識,有點腦洞大開的感覺。今天心情平靜下來,回覆常態再去想這本書,我的幾個軟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説的再準確不過。“改變”這個詞應該可以説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個詞。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想着“改變”。

我們想變得“多才多藝”,這樣我就不用擔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們想變得更“能説會道”,不管是談客户、人際交往還是找對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們想變得“自律”,想做什麼的時候,馬上就可以進入狀態,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穫多……

翻一下我們想“改變”的清單還真不少。然而,第二天還是跟往常一樣,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慮、無奈、受挫……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改變”需要勇氣。

改變=不確定

改變意味着否定,雖不是全盤自我否定,也要進行部分否定。

況且改變不等同於成功,這應該是我們不願改變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或藉口。

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當要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從內心,由心而定。

對於未知的恐懼,是人的本能。當我們習慣了目前的生活,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進入一種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恐懼或牴觸。

手,硬幣,黃金,金幣,孩子,小孩,二,貨幣,交換,購買,支付,支付,改變,男孩,持有貨幣,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變後的生活能夠預知,畏懼、牴觸就會減少很多。所以,很多人想要改變,但遲遲沒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廢。

或內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羈絆。那我們到底要不要改變?

改變的源動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想改變,還是自己真想改變。

阿德勒説:“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人是作為一種無力的狀態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人希望擺脱這種無力狀態,繼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稱其為“追求優越性”(簡單將其理解為“希望進步”或者“追求理想狀態”)。人是羣居動物,是社會這個大羣體中的一員就很難不被社會風氣所影響。

比如對比、攀比。在聚會的時候,當某個同學混得紅紅火火的時候,而你還在為房為車奮鬥的時候,此刻你的內心難道不會略過一絲自卑?當這位同學在高談闊論的時候,或許你只能默默夾菜。

如果是因為對比,就沒必要“改變”。即使你做出些成績,還是會對自己不滿意,因為還有人比你更好。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改變,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覺不到快樂。因為你只是別人想法的一個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變,你要做好改變後帶來“風險”的心理準備。阿德勒説,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10歲以下另當別論),不管是好的壞的,幸運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説明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自己千萬次選擇的結果,然後你現在又要打破它?然後,還要看你做怎麼樣的改變?

如果是180度大轉彎的改變,比如由內向變外向,由嚴重自卑變成非常自信……這種轉變像傷筋動骨的手術,必定是痛苦而漫長的過程。

改變從心出發

張萌萌姐曾説過,跟隨她的人都是一羣想要改變的人。想改變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

只是願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不管敢不敢改變,都無可厚非。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樂就好。想要活得自由,有時“需要被別人討厭”。

世界可以極其簡單,只要你願意。對於未來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轉轉,起起落落中前行。有句歌詞是這麼唱“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寧可轟轟烈烈,也不做一個悲觀者;寧可跌倒一千次一萬次,也要向着我的目標而去。

這就是我,一個想要改變的人。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五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內心頗有感觸。

凡事都不會一蹴而就,總是要通過長期的積累,以達到足以爆發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經歷的積累,決定了我們在“當下”能做的事,而我們當下所做的積極的事,無一不是在為未來獲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礎。不被那些痛苦的記憶束縛,但也絕無可能跳開所有經歷,單憑想入非非就能無往不利。否定人生經歷對個人“當下”的影響,等於否定自己人生經歷的真實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這個時間點,像是自己主動在向阿爾茲海默症靠攏一樣,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貴的東西刪除。因果從來都是相互依存的,並形成貫穿時間的鏈條。我們需要正視在鏈條當下的環節中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和所處的環境,在限定的選項中做出合理的選擇。這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一件事,但可以確定的是,把心靈和意志的力量作為主要參考是很荒唐的,客觀世界從來都不會為此做出妥協。

過去是珍貴的記憶,未來是熱切的期盼,此時此刻卻是轉瞬即逝的,讓你來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響着你的當下,當下的思考影響着你的下一個此時此刻。思考與行為,互為因果。三思而後行,成熟理智的行為大體上是滯後于思考的。直到當你暫停腳步反省自己時,或許才會發現藴含在之前的“此時此刻”中的得失。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義。不論怎樣的哲學,都無法斬斷這樣因果的鏈條,就像無法斬斷時間一樣。過去是經驗,未來是引導,所以鼓吹“活在當下”的所謂“哲學家”們是不負責任的。那種生活態度,是不敢承擔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現,是對真實生活消極的逃避,實際是以“簡單的人生”為藉口,來掩飾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讓自己陷入無根據的癲狂的熱情中。

我覺得真實而勇敢的人生,應該是認識過死亡的真相後,仍然熱情積極地面對生活。不害怕回顧無法挽回的過去,坦然地接受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一切都會迎來終結,以最大的責任心對待發生在我們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於人生的意義,相信每個人的看法會不盡相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有效的潤滑劑即是“妥協”。不論妥協會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見影,每個人必然會使用這樣有力的工具通過犧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滿足。“需求”為自身,“妥協”向他人。“妥協”即會犧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間辯證關係,導致我們完全意義上的人生必然無法實現。

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論温和還是殘酷,樂觀還是悲觀,但我覺得我能夠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種有限卻坦然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篇六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倆人對人生的問題進行探討,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們一樣有各種煩惱事的青年,我們跟着談話的節奏,反思對照自己的種種。

1.原因決定論到目的論

弗洛伊德的原因論認為現在是過去決定的,我們也習慣依賴於原因論。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過去,於是容忍自己安於現狀。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2.人際關係

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別人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

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課題。對於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課題,在他學習的時候父母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評不好,表揚也不行

批評和表揚都是居高臨下的狀態,都是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是上下級不平等的關係。而鼓勵和幫助,則是平等的橫向的人際交往。

5.接納自我,甘於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實際上誰都是普通人,普通並不等同於無能。

6.活在當下

如果把人生當成爬山,不是隻有到達山頂才有意義。爬山的過程,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義。如果沉溺於已經逝去的過去和不確定的未來,卻不能着眼於可以努力的當下,其實是對現實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