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2K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精品多篇)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 篇一

最近比較沒空,所以寫讀後感的速度降下來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時間反思我的生活,實踐書中的理論,所以有一些認識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課題,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第一次聽到關於“誰的課題”的理論,是monself的一篇關於工作上的不順心的分析文裏邊,新入職場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難,為了完成一個活動跑斷腿,累死累活,卻得不到上司的體諒,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內的,為了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補台。女孩很鬱悶,於是找學姐傾訴,學姐問她,誰會為活動搞砸了負責,女孩説是自己,已經成為職場精英的學姐告訴她,誰為後果負責,課題就是誰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為即使是別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誤,會被批評的依然是你自己。

“誰的課題”和課題分離,我個人認為,是我們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舉個例子,我曾經在生寶寶前去剪了短頭髮,後來頭髮長長了些,我想繼續留長,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媽三番五次勸我去把頭髮剪了,覺得現在的狀態不好看。就算我明確拒絕,表示我沒有這樣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恆的隔一段時間就提一次。雖然是親人之間,我仍然為這樣的干涉煩惱不已。如果用書中的理論來解釋,就是沒有做好課題分離。髮型不好看的後果是我自己承擔,所以剪不剪頭髮完全是我的課題,但是我的媽媽卻為我不肯剪而難受不已,她不明白這跟她其實沒有關係。

説回人生課題。

阿德勒認為人生有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愛的課題。可以説是我們人生的幾個側面。不同的課題的人際關係有不同的距離和深度,那麼課題的處理方式也會不同。工作上的關係門檻最低,難度也最淺,因為有工作這個紐帶;朋友的關係則相對難很多,沒有什麼不可抗力讓你非得和某個人成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閨蜜等等各種區分;愛的課題,戀人、夫妻、兄弟、親子,所有的課題中最難的一種,尤其是親子關係。

三大課題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實每一個課題都可以延展為無數個子課題,人際關係這門學問,真的太深了。

怎麼正確的處理人生課題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為了尋求認可,我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麼簡單嗎?我們從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尋求認可啊,努力讀書,為了取得好成績,獲得老師家長的認可;努力工作,拿出好業績,獲得領導同事的認可;甚至努力表現,獲得對象家人的認可。而我們的身上,也承載着各種期待,我們也對別人有所期待,怎麼可能不呢?

這裏引入一個關鍵詞:賞罰教育。我們都受賞罰教育的影響,所以覺得尋求認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賞罰教育,為了尋求表揚而做某事,為了不被懲罰而不做某事,一旦沒有表揚和懲罰機制,就可能讓事情失控。而我們也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換句話説,我們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後才有自由。

其實這一點我覺得蠻好理解的。對於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為討好型人格的人,所以當家人對他説你不乖,我不喜歡你了的時候,我通常都會阻止。這種思維,在長輩們,甚至很多同輩們看來,都是無比正確的吧,我們告訴孩子,你要乖,要聽話,這樣我才會喜歡你。寶寶會因為我們説了這樣的話而變得乖巧聽話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們內心也更加不安。這樣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其實很容易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其實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們在無知無覺的狀態下,其實已經實踐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了。(但是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課題。孩子是怎麼想的?他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暫時不管。)

要再一次談到課題分離了。我們説誰為後果承擔責任,課題就是誰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難分得開。孩子不愛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會焦慮,會想盡各種辦法幫他逼他學,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為什麼焦慮,因為沒有做好課題分離,孩子的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不是我們的。那麼,放任不管嗎?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所以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未來考慮啊,我們難道不應該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嗎?並不是不管,在認清誰的課題之後,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課題,他自己選擇怎麼做,然後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難啊,但是牛不喝水強按頭,有用嗎?或許會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課題分離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別人的課題,或許很多煩惱就消失了。我們覺得比較開明的家長,其實也是讓孩子擁有獨立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長,這樣的家長往往親子關係不會太糟糕。

不讓別人干涉我們的課題,這點也很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我們就會容許別人對我們自己的事情指手劃腳,但這也許會讓我們覺得痛苦。別人的評價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課題是誰的,做好課題分離,不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事情就完了嗎?並沒有,人際關係不能變成這樣冷冰冰的進水不犯河水,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它只是一個入口,構築良好人際關係的入口。

這裏拋出一個觀點,自由就是被人討厭。點題了,是不是,本書的名字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有人想被人討厭嗎?恐怕沒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嗎?恐怕也沒有。八面玲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們八面玲瓏,也做不到讓所有人都喜歡。所以,被討厭的勇氣説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討厭,即使被人討厭也是沒有關係的,不是什麼問題,不要因為害怕被人討厭而去曲意迎合別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賞和喜歡。

接下來,如何才能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呢?作者提到一個“共同體感覺”。宇宙,過去未來,都在這個共同體內。是不是過於寬泛,我們更常聽到的,是集體這個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體的概念,並且將其中的組成因子劃分到“我”和“你”這樣的最小的個體上,因此提出,將對自我的執着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把自己看成共同體的一部分,就會跳出這種自我中心思維,從而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廣闊的視野。把這個共同體延伸到無限大,就無論如何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體思維。當我們面臨一些角色轉換的時候,擁有這樣大共同體思維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退休了,或者與小集體無法找到歸宿感的時候,不妨將自己放在大共同體裏邊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風暴。

建立橫向關係。這是一個相對縱向關係提出的概念。差別在於,人與人之間地位是否平等。現實是,我們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縱向關係中,我們希望得到能力比我們強,地位比我們高的人的肯定;我們表揚孩子的進步和優秀,我們批評或者處罰沒做好事的人。縱向關係中,人與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麼橫向關係呢?人的地位真的平等嗎?阿德勒提出的是,人與人雖不同但平等。不同,這個詞非常有意思,它沒有表達誰比誰強,誰比誰厲害,我們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環境,但是我們是平等的。這種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觀點,不競爭、不比較、不自卑、不操縱、不干涉、不批評、不表揚、不評價,所有這些,原來都存在於縱向關係中啊。

在課題分離和橫向關係的基礎上,對他人的困難給予幫助,對他人的難題給予鼓勵,是締結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獲得自信和勇氣,換句話説,覺得自己對他人有用,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從共同體的角度説,存在也是有價值的。

其實越寫到後邊,就越覺得阿德勒心理學太過於理想主義,與我們主流思維和心理背道而馳。但是仔細思考你會發現他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會讓我們生活得更積極更有質量。但是踐行起來也真的是非常的難,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把自己的心理透視得那麼清楚,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做出改變。話説回來,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啊,讓我們至少從自己做起,開始行動吧!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二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説: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羣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為在同一個平面上、並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裏,無法從過去的影子裏走出來,認為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為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裏。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為中心”,干涉等同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着,想着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三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歎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説:“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説:“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説:“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閲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四

一開始讀這本書時,邊讀邊思考,感覺阿德勒心理學真的很有新意,視角很獨特。

比如他否定心理創傷,説“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是啊,總去尋找原因,認為正因為之前如何現在才會怎樣,對於人的成長真的少了些積極的因素而多了宿命的色彩。過去發生的一切,肯定會有影響,可是自己如何去看待,賦予它什麼意義,卻可以成為由此改變的巨大動力,我覺得非常有積極意義。尤其我們回顧過去,既然已經發生不能改變,就要賦予它積極的意義,作為珍惜現在、改變現在的動力。

再接着讀,就受到巨大的衝擊,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認為我們沒有必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我是學社會學的,人是社會人,是鏡中我,是通過別人對我們的反應來調整、規範和完善自己的。可是現在要我們不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是不是矯枉過正,走入另一個極端了呢?我和書中的青年一樣覺得不顧別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再往下讀,讀到人生課題這一章節,我慢慢覺得被説中了自己的要害。

我就是那個很容易課題混淆的人,我是如此在乎別人的感受,別人的一句輕描淡寫的評價都讓我深感不安,為了讓別人滿意,為了維持一派和諧,甚至會委屈求全。我把本屬於別人的課題強加在自己身上,給自己揹負了沉重的壓力,不是犧牲,而是對自己的執着。

如書中所説“一味追求別人的認可,哪怕竭盡全力迎合別人也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是對自己的執着。”另一方面,我也不自覺地對別人的課題從所謂的“為你着想”的角度去橫加干涉,引發了權力之爭。

所以,當我知道了課題分離這個命題之後,當我不開心,為一些關係糾結痛苦的時候,我願意冷靜下來劃一劃界限,是不是太期待別人的認可了?那可是別人的課題。是不是對他人進行了干預?那可不是我的課題。

這樣去想,心緒會平和很多,當不那麼執着於自己,更關心他人之後,我發現分離的效果並沒有使得人際距離拉遠,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書中所説:“課題分離不是為了疏遠他人,而是為了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入口”。課題分離、劃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實踐。

阿德勒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價值體現在對他人有貢獻,我覺得非常積極。一開始我覺得阿德勒的心理學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勝利法,但是讀到自我接納、信賴他人、他者貢獻時,我看到他實際上非常積極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尋求自我的回報。幸福就是貢獻感,人生就是連續的剎那,在於每一個此時此刻,過好每一個當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處。

最後,以書裏的句子作為結束。“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五

高曉鬆在《奇葩説》中提到一個説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不能在要自由的時候就拿出西方的價值觀,要錢的時候就拿出東方的價值觀。用一個高級的説法就是邏輯自洽,自己説的話,所遵守的原則不能互相矛盾。簡單的説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絕對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學家康德的理解中,權利是一個關於與他人外在關係的概念。每個人的權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須要承認他人的自由並能與之並存,這種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則,是一種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麼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麼説的呢?首先,道德是什麼?在我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那麼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又是怎麼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嗎?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面上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紅燈禁止通行,孝敬長輩等等,是立法的一個依據。那麼自由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來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個人欲求的驅使而去做一件事,是無目的的,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東西,是自由意志的產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於他人的欲求還是自己的欲求的行為。簡單來説,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或者被期許這樣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是否等於被討厭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這一點,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義一樣,無目的地做事,為了被討厭來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應該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在社會中,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人反對,討厭我們的做法,原因是個人期許的不同,然而做這件事是我們的課題,被別人討厭是別人的課題,這個就是阿德勒哲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課題分離,為什麼要進行課題分離呢,因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能夠分離課題,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畫了一條線,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課題,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課題。

建築學家貝聿銘説過,我一直沉浸在怎麼解決自己的問題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築也是自由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六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書中的很多説法和自己以前的認知是相反的,而且某些觀點有點不想接受。但仔細想想又很有道理。

我是一個很能隱忍,缺乏改變勇氣的一個人。我也常常羨慕身邊樂觀、開朗、會説話、會辦事的人。覺得自己的缺點很多,很怕犯錯。記得小時候父母批評哥哥們的時候,我就會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從而避免被説。無論是被父母説或者被老師説都會難受,所以常常是不敢多説一句,多做一件事。在家聽父母的,在校聽老師的,在單位聽領導的。成年後尤其是前兩年我常常在心裏埋怨父母管束自己太多,讓本來就怕犯錯怕受傷的我更加放不開手腳,不敢去嘗試。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了迎合別人而生活,以至於都不知道自己內心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原因論和目的論是兩者截然相反的説法。原因論給自己的不改變找了理由,也讓自己的不滿有了發泄的出口(錯在別人)。但目的論卻是很痛的刺到了內心深處。而且我覺得自己要跳出來看,能客觀的看待過往的經歷和他人對自己的影響,才更能接受目的論。

如這本書所説,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這説中了我的要害。我一直不擅長與人交往,因為不知道該説什麼。上學時,我往往是旁聽者,插不上話。自己心裏也不舒服,但又不知道怎麼改變。現在想想也許我是因為怕受傷,怕那種沉默的尷尬,怕被拒絕的難堪,所以不敢去嘗試,害怕改變帶來更加糟糕的後果,害怕別人看我的眼光,所以寧願隱忍。我還記得我國小時常會被調皮的同學欺負,我不敢告訴老師,也不會告訴家長。到國小6年級時,一個同學打了我一下,我還了手,那個同學居然驚訝於我的還手。現在想想挺可笑的。

改變自己是很痛苦的事,因為自己要接受改變之後的種種意料不到的變化,更多的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改變和態度的改變。對於未知的事情我是心存惶恐的,如果內心不夠強大,決心不夠堅定,改變很可能半途而廢。第一步邁出去了,還要接着踏出第二步,直到很順暢的變成一種常態。這個過程太挑戰了。

書中説: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雖然會冒出很多反駁的理由,但仔細想想,這些理由都是藉口,是為了不改變而找的藉口。我是一個不會維護自身權益的人,雖然聽到一些朋友的忠告,我還是不能突破自己。對有些人來説太正常的要求,我卻開不了口。沒有開口,沒有改變,我還是如往常的生活,一切都是熟悉的,排斥的事情也可以忍受。但我真的開了口,我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也就是説我踏出第一步後,第二步不知道該怎麼邁了。如果從原因論來説,我可以很好的解釋我無法改變的原因,但這對我沒有真正的幫助。我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這話雖然感覺不舒服,但它能讓我更清醒的看到自己未改變的原因。

關於憤怒,我還是有點不能接受。因為有控制對方的目的,所以發怒。對此,我如書中的青年一樣覺得無法想象。真的按書中的思路去想的話,感覺有點可怕。比如:我心中對工作中存有的怒氣發到了孩子身上。我因為預期沒有達到(如:到時間洗漱了,孩子卻遲遲不來。該睡覺了,孩子還磨磨蹭蹭)而對孩子發脾氣。這實在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通過怒氣來發泄自己的無力感和失控感。這個媽媽實在是面目可憎。

被討厭的勇氣,讓人有愛又恨的勇氣。雖然目前我還沒有改變,但我不會給自己找那麼多理由了,也不會去盲目的羨慕一些人了。而且我也提醒自己,為改變做好準備。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七

在《被討厭的勇氣》(以下簡稱《勇氣》)這本書中,一方面,作者提到了這樣的觀點:人的性格或秉性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然而,另一方面,作者又説:無論什麼樣的犯罪者,都沒有因為純粹想要做惡而去幹壞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內在的“相應理由”,即在“利己”這一意義的善。我們選擇了“不幸”,恰恰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對自己是一種善。包括我們選擇不改變,也是因為我們覺得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不改變還是要輕鬆一些。

在我看來,這種善本身就反映出了人本質上幾乎不可改變的特徵,和每個人天生的秉性密切相關。譬如對有些人來説,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對自己的善事,就是説光是學習本身就能給他正向的反饋,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因而學習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也很快樂。然而如果是違背秉性的事,那麼就事倍功半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八

很多人覺得自己生活的很不幸,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優點,在書裏也提到了類似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都很討厭自己,但是當你問他為什麼不改變時,他會告訴你一堆理由,什麼沒時間,什麼不知道怎麼辦,他們只會看到改變之後的好處,夢想着自己活成另一個人,可是一旦到實行,他們永遠有各種各樣的藉口,比如書中跟哲人辯論的青年。

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古人説,知行合一,但顯然,他們並不在此列,他們上一秒在説自己渾身沒有一個優點,下一秒還是該遊戲遊戲,該玩樂玩樂,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從本質思想上想改變,至於為什麼説這些話,也只是給自己一個“善”的理由,你看,我之所以這麼一無是處,是因為我沒時間啊,我忙啊,我還要去幹嘛啊,從因果上來説,這所謂的“一無是處”倒正是他們不改變的內在理由,給自己的不努力答的梯子。

就像書中有臉紅恐懼症的一個女孩子,她覺得只要治好臉紅恐懼症,自己就能像心愛的男孩子告白,可事實上,她最害怕和最想逃避的事情,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子拒絕,是失戀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所以,只要有臉紅恐懼症在,就可以自我逃避,你看,是因為我有臉紅恐懼症,所以我沒辦法向心愛的男孩子表白,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再來就比如考生會想“如果考中的話人生就會一片光明”,職員會想“如果能夠改行的話,就能一起順利”這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人還是這個人,困難依然沒有消除,只是給了自己心裏安慰。

永遠記住,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過去已去,未來未來,當你正視自己,從思想的本源正是自己需要改變,你的改變才能有效、真實。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九

《被討厭的勇氣》終於讀完了,在讀它的過程裏,我寫了好幾個萬曆的事兒,看了好幾個電影並寫了觀後感,還寫了好幾個隨筆。歷時兩個多月,才讀完。

是它不好看嗎?

不是的。《被討厭的勇氣》屬於那種讓我無法一口氣讀完,但也無法放下的書。

這本書一開篇提出了“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的主張。

説真的,開篇的很多內容,並不能一下子讓人產生共鳴,雖然難以説對阿德勒的主張不認可,但也難以立馬就融會貫通的説認可。

然而,隨着閲讀的進度,書中的內容越來越深入,當論點淺顯時,反而難以理解,待論點越來越深,反而越來越容易理解了。

特別是,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我父親腦出血術後恢復階段。

我從起初滿懷信心的認為父親完全可以恢復到能夠自理,到現在父親的身體完全沒有起色,我漸漸接受了父親很可能會癱瘓卧牀的結果的心理過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給我對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別是當書中提出“課題分離”的論點。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無論如何,無論我多麼愛我的父親,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難題,我其實根本就無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課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有恨不得替自己愛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我明白了,無論我的心情如何,他們的困難是現實發生了的,那些都是他們課題,不會因為我的苦悶而改變,於是我想與其我一直糾結在他們的課題裏,導致我自己陷入苦悶的心情裏,不如我先從我做起,把讓自己平靜下來,把遇到的困難做弱化處理,就當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儘量的往歲月靜好的樣態去轉變,把讓自己高興起來幸福起來當做自己的課題,這樣困難即使還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顯得那樣苦了。

果然,我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軌。即使父親的身體與健康時完全不一樣了,但是至少我們的生活又進入到了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父親也並沒有表現出悲觀的樣子,很多時候還會開一開玩笑。

《被討厭的勇氣》裏提出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去,這個論點儘管看起來很虛,但其實正像書裏説的,眼前的困難不過是“杯中風暴”,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曾經的風暴不過就是微風。就像我父親的病,在眼前,它確實是一場風暴,但其實把關注點放在未來,它真的是一場微風,因為無論如何,不管是為了父親,為了母親、弟弟,還是為了我自己,我們都應該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風暴打敗,既然父親可以樂觀的開玩笑,我更應該拿出輕鬆的姿態,不可以被眼前的風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實是我們做孩子的能夠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看過半的時候,就已經非常讓人放不下了,越來越想一口氣讀完。

書中後來的論點越來越像佛教中放下“我執”的觀點,不再執着於“我相”,不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對別人的控制慾念,放下對別人的課題的干涉。

幾年前,大約從做了媽媽開始,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平凡且平庸的人。

這在曾經,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絕對不會認同的事情,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彷彿我生下來就該是去改變世界的人。然而,漸漸的,我發現原來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億萬粒大米中的一顆——誰會從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顆天選大米呢?

不會的,沒有人會去選什麼天選大米,米的位置就是電飯鍋,能被幸運的吃下去,而不是成為剩飯粒子被掃進垃圾桶或者衝進下水道就已經是米盡其用了!

當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發現我的生活越來越不一樣,我越來越容易遇到各種小確幸,哪怕僅僅是拍照的時候遇到了飛鳥,也覺得開心的不得了。

所以説,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課題裏糾結,就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簡單。而生活的簡單,會讓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體會到幸福感。就像父親雖然生病了,但是每週都能夠看到他,隨時可以和他通話或者視頻,這依然很讓我覺得幸福呀。我發現父親雖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臉其實非常帥氣,顯得很年輕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於自己的主觀感受。

《被討厭的勇氣》裏面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夢想這件事,但我覺得關於人生是一條直線還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説夢想。

書裏提到,人生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而不是一條直線的“在路上”,它讓人“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聽起來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書裏面論述的其實非常好。

對於人生目標這件事,根本不在於什麼遠大計劃,因為人生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把每一個當下都用盡全力的過好,也就無所謂什麼遠大不遠大的目標了,因為畢竟“越努力,越幸運”,往往好的結果常常會與有準備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談遠大目標,而真正的腳踏實地又不需要談遠大目標。所以,遠大目標在我看來,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

我想大約,目前而言,《被討厭的勇氣》確實是改變我的一本書。

我記得9月15號中午才寫了匆匆那年的那種小感歎,傍晚就接到了父親病發的通知。然後我整個人在之後的時間裏,陷入了一種消沉悲觀的情緒裏,我突然意識到今後的人生將都是減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幫助我的家人。

《被討厭的勇氣》讓我想通了“我怎麼樣才能幸福起來”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課題和父親的課題分離開;我儘量去分析什麼是我在干涉人和什麼是人干涉我;我去把關注點抬高,放到時間線裏,去產生自己的歷史眼光,去想以後的生活(我還無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尋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覺,以便把最好的樣態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總不會離我而去的。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一本故事書,甚至看起來非常像一本雞湯書,但其實它自有其深刻處,我很喜歡亦非常感謝這本書,就算它是雞湯,我也要先乾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