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孔融讓梨》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1W

讀《孔融讓梨》有感(精品多篇)

《孔融讓梨》讀後感 篇一

講述一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很懂事。爸爸帶回家的一袋梨,讓孔融去分梨,他卻把最大的梨給了他的爺爺奶奶,較大的給了父母,其他都給了他的兄弟,而最小的留給了自己。

“因為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呀!”這是一個僅有四歲的孔融説的,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懂尊老愛幼,想想那時四歲的我們懂什麼,或許只懂怎樣去玩,還在大人面前撒嬌,也許還會不懂事的只會顧着自己的嘴巴。《孔融讓梨》告訴我們尊老愛幼要從國小起。我們都應該向孔融學習,要尊敬、孝敬長輩,要懂得怎樣去尊重一個人。只有我們學會去怎樣尊重一個人,才會使別人尊重自己。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我們得一直流傳下去,不管是我們現在還是我們的下一代,都要讓他們從小就得養成尊老愛幼的美德。只有學會去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讀《孔融讓梨》有感 篇二

大家一定都讀過孔融讓梨這篇文章吧,下面我來説説我的讀後感吧。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四歲的孩子在和哥哥們分梨時,哥哥們都搶大梨吃,只有孔融他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説大梨應給比我大的哥哥吃,小孩應該吃小梨。當時他父親就表揚了他,説他哥哥還沒他懂事呢,他哥哥們愧疚的低下了頭,那個小孩就是孔融,是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尊老敬長要懂得謙讓,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愛幼,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呀!

讀《孔融讓梨》有感 篇三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與人,不失口於人“的古訓,意思是説,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孔融讓梨》講了,一天孔融的爸爸買來了一些梨子,孔融的媽媽就把梨子拿去洗了洗,然後放到籃子裏端出來放在桌子上,孔融的哥哥姐姐們一擁而上,紛紛都搶大的梨子,而孔融卻先讓哥哥姐姐拿,然後才到籃子裏面跳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就問:“你不拿大的,偏偏拿了一個又小又廋的梨子呢?”孔融説:“我最小,所以應該拿小的,哥哥姐姐們比我大,理所應當拿大的了。而且他們是我的長輩,我應該要讓着他們才是呀。”孔融的哥哥姐姐們聽了孔融的回答,都羞愧地低下了頭。

在生活中,我也曾經像孔融的哥哥姐姐一樣。就拿上個星期三來説吧,我的大伯來我家,他買了好多的橙子,叫我們吃,我就先拿了一個大大的,再拿了一個小的,大的我自己先拿着,小的給了妹妹,我説:“我比你大應該拿大的,你比我小應該拿小的。然後我就拿着橙子喜滋滋的走進廚房切橙子了。

讀完《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才羞愧地低下了頭,我一定要向孔融學習,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讀《孔融讓梨》有感 篇四

一天,我在弟弟的書櫃中看到了《孔融讓梨》這本書,便很感興趣的看了起來。文中寫道: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非常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盆梨子,叫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拿了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這要做,,孔融説:“哥哥比我大,大梨當然應該讓給他吃,弟弟又比我小,我做哥哥也應該給他吃大梨,父親和母親又是長輩,也應該吃大梨,我理所應當吃小梨。”父母聽了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讀完之後,一種欽佩之感湧了上了,在我心中油然而起。我想: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麼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巧妙的回答深深打動了我,實在令我印象深刻,過目難忘。這種簡單的話語,卻藴含了尊老愛幼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是我們所模範的對象,他的故事家喻户曉。比起孔融,想想自己四歲的時候,和孔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一個天,一個地啊。孔融四歲時已經這麼懂事了,而我才剛開始懂事。一件事在我腦海中飄蕩着。

我那時也是四歲,媽媽正在看電視劇,我一把就把遙控器搶過來了,換成了動畫片。媽媽有點想把遙控器搶回去,但又不敢似的。那時還沒有電腦,電視裏動畫片天天都可以放,而電視劇卻一集一集的放着,也不會重播。媽媽一直都在追這部劇,從第一集一直追到現在,由於對我的寵愛,媽媽便默默地走開了。如果讓我回到當初,我一定會把電視讓給媽媽的。因為我現在明白了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德,有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修養。尊老愛幼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也有發生,比如:公交車上要讓年邁體弱的爺爺奶奶們和瘦弱幼小的小朋友們座位……

讓我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吧!讓社會充滿温馨與和諧,給我們帶來希望和力量!

讀《孔融讓梨》有感 篇五

孔融從四歲就開始讓着哥哥和弟弟吃梨,我現在已經上國小了我應該向他學習,從小養着好習慣,學會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做一個讓別人的孩子。向孔融一樣得到爸爸的誇獎,從現在開始在家裏有好吃的先給奶奶和爺爺先吃在學校校讓着老師和同學,學孔融做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