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馮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第一篇:馮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讀後感

馮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讀後感

馮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讀後感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馮唐的一本隨筆集。他在作家裏是一個特別的人,因為他不需要以字謀生,所以字裏行間就多了幾分囂張。翻看他的文章,不難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氣側漏,挺有意思。

這本書應該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那些書,那些人,那些事兒,那些地兒。開篇就説這本小説整體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讀下去。講到好小説的標準,他説結構好的文章遠比辭藻華麗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書能讓你感動,那麼文字、結構、才情神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説裏面我最喜歡的作家應該是張愛玲,國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樹,其餘的只能談得上某本書,談不是某個人了。不過,我個人好像閲讀中文小説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體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閲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有不同的妙處,不過我也確實需要補充一些外國優秀小説,因為我最近也發現,國外經典小説的結構都還是很不錯的。

“那些人”這個篇章裏面看得出來很大一部分是他為文學圈裏的好友寫的序言之類的短文,不過他描寫這些好友時頗為生動,活靈活現,很是有趣,那些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也頗有豪情,從這一點看,倒是有些文人的氣質。

“那些事兒”收的比較雜,基本放不進去其他三卷的文章都擱這裏了,有他給自己書的序言,後記以及一些隨想。

“那些地兒”裏描述的對象是他去過的國家和城市,寫的最多的還是他的故鄉北京和常住地香港。看的出來,他為北京而自豪,對香港的便捷稱讚有加。

面對一本隨筆集是很難寫出框架式讀後感的,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畢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寫在這裏好像僅僅只是為了紀念:我讀完了此書。最後要説的是,這本書值得再細讀一邊,為了體會那些有趣的句子。

第二篇:《活着》讀後感 馮遠鵬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主人公福貴是那麼地辛福啊!也是那麼的可憐啊!幸福,是因為他能夠擁有善良的妻子、懂事的女兒、乖巧的兒子,《活着》讀後感 馮遠鵬。他因這些親人而辛福,又因這些親人而可憐。年青時不好好珍惜這些親人,在外面吃喝賭嫖,讀後感《《活着》讀後感 馮遠鵬》。 最後輸掉了自家的一百畝地,讓自己的爹傷心而死,真是人財兩亡啊!最後才知道親人才是最可貴的。可惜的是在他身邊的親人都一個一個的離開他了。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餘華。

第三篇:只要活着--《活着》讀後感

2014-11-22丁曉薇

只要活着

我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説無一不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欲罷不能。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歎一番也就丟下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就看了餘華寫的小説《活着》。

《活着》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着作者平實的敍述中,經歷着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後感覺有説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經歷,禁住疑問: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户,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説是生活,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説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反到踏實了。 - 1 -

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説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裏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 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説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脣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説:'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裏真是説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此荒唐?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這是什麼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着,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

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着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着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我總認為人世間最傷心的事莫過於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着》我才知道,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着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着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着。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請關注)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歲,發着高燒,幫着徐福貴在地裏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了,而他卻沒有這種“幸運”,他只能活着,因為這是他的命運,一頭牛在犁完所有該犁的地之前,一個人在挑足他應挑的擔子之前,上天是不會讓他的生命提前逃離的。 在福貴與苦根相依為命時,他們共同的心願就是攢錢買一頭牛。錢終於攢夠的

時候,苦根卻已經死了。

福貴一人買回了牛。那本來是一頭正要被宰殺的瀕死的老牛,它已經幹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殺它恐怕也活不長了,但是,因為不願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會哭的福貴買下了它。起個名字也叫福貴。一過10年,“兩個老不死的”——徐福貴和老牛福貴——居然都沒有死,他們活着。福貴趕着福貴去犁田,在吆喝福貴的時候嘴裏也喊着所有死去親人的名字,好像他們也都是些駕着軛正在埋頭犁田的牛。

生活就像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想,只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努力向前。

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能不承認它的變化屬性,無論是精神層

面的情感,還是物質層面的哲理。有句歌詞這麼唱: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快。出於人的本性,我們都渴望能永遠生活在安逸、温暖的環境裏,沒有風吹草動的驚嚇,沒有辛苦勞頓的痛楚,這樣,我們就會少些感受世事無常、生離死別的折磨和戕害,但問題是,事物總是在或明或暗地發生着變化。有了變化,我們知道父母會老而盡孝,知道家庭、友情和愛情需要付出汗水來培植,知道孩子的長大需要我們教育和引導……

世界在變,變的結果,讓我們不斷豐富知識與情感,知道回憶和不斷進步,唯此,我們才能時刻"繃起'時光的耳朵',聽那過去的聲音和有限的未來"(小仲馬語)。

當然,人在適應變化時,總忘不了給自己一個"偷賴"的理由。但是,這個迅猛發展的世界容不得我們躺倒盡享安逸。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承認變化,並盡全力去適應它,雖然這是個極其辛苦、危險的過程,但有了這樣務實、真切、充足的認知和準備,我們才不會在有災難和痛苦突然降臨時變得手足無措,這在當前社會競爭的大環境下就顯得更為重要。

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

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着,只是在陳述活着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説:活着,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歎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

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計應二班丁曉薇2014-11-22

第四篇:《活着》讀後感——《依然活着》

依然活着

─餘華《活着》讀後感

有一條路叫做人生,有一種狀態叫做活着。活着的人們跋涉在人生的路上,經歷悲喜,體驗酸甜苦辣,感受快樂與憂傷。總會選擇一種方式釋放隱藏心中的情感─那無可抑制的孤獨寂寞、那痛失美好的深沉憂鬱。讀書,沉浸於文字的海洋,遨遊與想象的世界─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不同於其他方式,讀書是一種極其個體的行為。在讀的過程中,我們會被故事所吸引打動,把作品中的故事移情於現實,甚至有時無法從中掙脱出來:為人物的悲歡離合而喜怒哀樂。餘華的《活着》即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

故事沒有宏大的場面,只有江南淡淡的稻香充盈紙上,同時,還有淡淡的快樂與哀傷。但也許這些都只是表象。當我們被年老的富貴平靜的語氣所吸引,當我們在文字中目睹他一個又一個親人、朋友相繼離他而去,那淡淡的哀傷卻越來越濃,濃得讓人有些壓抑,當這種壓抑濃重到一定程度時,我們的淚水便衝破情感的堤岸,隨着悲傷氾濫。理智的人流下的是同情的淚,而感性的人則把自己當成了富貴,在潛意識裏為富貴也為真的自己流淚。因為活着的人早晚會離去,離去的人卻永遠不會歸來,只有在記憶和夢中才會找尋到一絲痕跡。 父親、母親、兒子有慶、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外孫苦根、朋友春生、半朋不友的龍二,關於這些人的死亡,作者用的是近似於“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沒有號啕大哭,沒有肝腸寸斷,卻讓我

們為之巨慟。儘管親人已經離去,但那親情依舊温暖富貴與我們。 曾經熟悉的面孔,曾經感知的體温,曾經親切的噓寒問暖,所有這些都已遙遠,只有富貴還在孤單的活着,為苦難活着,為死亡活着。難道活着只是忍受苦難,等待死亡嗎?於是我們在幾次流淚後,會自然地進入一種思考的狀態,思考生存的意義。

塵世所有的苦難,活着的人必須承受,在命運面前,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忍耐,忍耐永久的孤獨,忍耐接踵而至的不幸,甚至是死亡。 《活着》並沒有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活着,只是在隱約地説要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的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

讀《活着》,會獲得身心對人生的震撼,會對命運產生一種無力的感歎。也許活着的軌跡,在我們還未存在於這人世之前已然劃定。從遙遠的遠古到今天、此刻,儘管滄海桑田多次變換,但遠方來的風依然還在細細的吹,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活着的態度,因為我們依然活着。

寫到這裏,我發現只能用海子的詩作為結尾:

在這個世界上

該得到的尚未得到

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2007年4月12日

第五篇:活着...——《活着》讀後感

活着…

———《活着》讀後感 看了電影《活着》,我已經陶醉在這部電影。於是我便買了本原著《活着》。

每當夜幕降臨,我便會翻閲此書,沉靜在寂靜的夜晚,遨遊在書中,慢慢品讀,如溪流潺潺不息。不知多少次被震撼,被感動。《活着》的生命是多麼地艱難,曲折,辛酸。

作者餘華這樣解釋“活着”: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貴在談到死去的親人的時候,“眼睛裏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徐福貴活着,好像就是為了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在這出關於殘亡的戲劇上演之前,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終於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之後,死於由老宅遷到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少爺不懂得傷心而破敗後的福貴沒資格傷心,因為他已經成了佃農,佃種着曾經屬於自己的五畝田地。此後的日子裏,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年僅7歲的外孫苦根。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了,而他卻沒有這種“幸運”,他只能活着,因為這是他的命運,一頭牛在犁完所有該犁的地之前,一個人在挑足他應挑的擔子之前,上天是不會讓他的生命提前逃離的。在失去了其他的親人之後,福貴與苦根相依為命,他們共同的心願就是攢錢買一頭牛。錢終於攢夠的時候,苦根卻已經死了。福貴一人買回了牛。那本來是一頭正要被宰殺的瀕死的老牛,它已經幹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殺它恐怕也活不長了,但是,因為不願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會哭的福貴買下了它。起個名字也叫福貴。一過10年,“兩個老不死的”———徐福貴和老牛福貴———居然都沒有死,他們活着。福貴趕着福貴去犁田,在吆喝福貴的時候嘴裏也喊着所有死去親人的名字,好像他們也都是些駕着軛正在埋頭犁田的牛。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着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

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説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着》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那句老話: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活着》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

餘華的《活着》一書讀完,值得令人深思。在當今社會不知多少人為了瑣事而輕生,漠視生命之光。難道他們與福貴遭遇着同樣的不幸或者更殘忍的命運?難道他們不會為了解決這些瑣事而堅強的活着嗎?解放初期大躍進及三年天災着實讓當時的人困苦不堪。砸了自家的鐵鍋等鐵器為了國家壯大,而後又進行錯誤的鍊鋼法。家中沒有鐵鍋既而不能煮飯,從而都吃起了大鍋飯。不久便支撐不住,又遇天災,於是又各吃各的了,生活每況愈下。起初喝粥,往後些挖野菜,再者吃樹皮,最終被活活餓死。然而代表當時廣大農民羣眾的福貴卻沒有反抗而是順從,真為他們“怒其不幸,哀其不爭。”

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