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香菱學詩》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6W

《香菱學詩》讀後感精彩多篇

《香菱學詩》讀後感 篇一

其實讀《香菱學詩》,收穫的遠遠比我已經寫下來的多得多:香菱的樂觀和堅強、黛玉的才思和循循善誘、詩的內涵、詩的鑑賞……大大小小、點點滴滴,小到我自己也難以察覺的觸動與共鳴,大到人生的意義與航標,不勝枚舉。紅樓一夢,卻是現實的悲劇,可悲劇中卻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人、事、情。我想,這就是所謂名著吧。

説香菱自尊,是因為當香菱面對命運的不幸,無法憑她弱小的身軀反抗的時候,她並沒有絕望,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盡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價值。我認為這就是香菱更珍貴的品質——自尊。

我認為人只有擁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和奮鬥的堅強與提升自我價值的渴望,這既是使人不斷向前的原始動力,也是人能夠維持自身原則,所以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擁有像香菱一樣的那份平凡卻不普通的自尊,這樣我便感覺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斷成長、強大的動力。

《香菱學詩》讀後感 篇二

我喜歡文學,從很小的時候起,七八十年代,那時候小人書盛行,我常常因看連環畫,而忘記了時間。初讀紅樓夢是鄰家小孩有一本,已沒有了封皮,是紅樓夢,第一回林黛玉進賈府。我被書中林黛玉那書香氣,悲慘的命運所感動。她因母親,弟弟相繼病逝來到姥姥家,寄人籬下,那種滋味,現在回想起來,也不是滋味。

後來上了國中,開始在課文中再次讀它,又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期間也斷斷續續讀它,對書中王熙鳳管家的氣魄,性格的潑賴,豪放所折服,而對她的心狠手辣,沒有太多的理解。對薛寶釵,人緣好,為人處世哲學的羨慕,那時並沒有覺得她是一個圓滑,虛偽世故的人,還有探春的才華,對母親趙氏,弟弟做人的公正處理,覺得大觀園中那麼多有才華的美女們,都悲慘的死去。那中悲傷的心情,很久不能平靜。

國中畢業時,王扶林導演把它拍成了電視劇,那是我家裏窮,沒有電視機,只有鄰家八奶奶家有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時間是夏天兩點開始演,每天兩集。每到那個時間點,我就心裏很着急,總是跑道奶奶家門口,央求她讓我看電視。那時候人們經濟狀況不好,很怕費電,為了節省,老奶奶經常不開電視。我就幫她做事,來換取兩集的電視。可是又因為是連續劇,回數多了,父母親也不讓去了。那時候真的為不知道結局而難過了很長時間。

大學之後,有了圖書館,其他孩子都在玩,覺得上大學沒有負擔了,可以放鬆,虛度光陰。他們經常最求時尚,談戀愛,跳舞,逛街,看電影。而我卻把時間耗在了圖書館裏。剛開始,圖書館的管理員對我很陌生,都後來我們都已成為好朋友了。我可以自由出入圖書館,大學幾年間,我重新讀紅樓夢,對其中的人物重新有了認識。知道了作者寫書的意圖。那也許就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知道了紅樓夢中每個人物,性格都是那個社會所造就的。

我因愛看紅樓夢,學了其中所有歌曲,如晴雯歌,歎香菱,紅豆曲等,可想那是我對其的痴迷程度。今再聽紅樓夢,讀香菱學詩,見老師講的津津有味,我也聽得入神,好像又看到電視中香菱學詩的情形。又一次瞭解她的身世,想她悲慘的遭遇,想她短短的一生所受的折磨,她的名字從甄英蓮改到香菱,到後來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把它改成秋蛉,即秋天的蟲子,蹦躂不了幾天了,以至於她後來難產而死,就註定了她命運的悲慘結局。作者為啥要把她寫的這麼悲慘啊!我常想。其實現在明白生活中就有這樣不幸的人,感歎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過人之處啊。

下課後,再興致勃勃的問學生,竟然很少有人讀過,而我隨之興致很高深情唱起歎香菱之歌,竟然沒有一人反應,更不要説有人學過,聽過。問及他們,喜歡就更談不上了。他們都説對這種曲調不感興趣。心裏很失落。我不知道現在的孩子他們都想些社麼,問及讀書,竟很受有人喜歡。我知道現在是信息時代,科技發達,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加之遊戲盛行,人心浮躁,有幾人讓孩子能靜下來讀書。而且現在最受歡迎的微信,又能有幾人靜下心把它讀完,都是走馬觀花。

我們真的應該更多的時候,靜下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現在的人是怎麼了,人心浮躁,缺乏心靜。我覺得應該多些時光看書,因為讀書可以使人寧靜,因寧靜而致遠,淡泊而明志。可現在的人缺乏的是那種生活的激情。可悲。

《香菱學詩》讀後感 篇三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人物,而《香菱學詩》是我們語文課文,我看了香菱的學習用功不禁讓我想向他學習。

香菱是個苦命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後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後隨薛家進京,一向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蟠外出經商,寶釵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我做伴。環境的變化激發了香菱學寫詩的願望,寶釵笑她“得隴望蜀”,勸她“且緩一緩”,可她急切得很,於是去找黛玉。

故事開頭寫香菱一見黛玉就説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諾。以下寫香菱在黛玉指導下學習寫詩的全過程,大致可分為黛玉指導讀詩和香菱練習寫詩 ww 兩個階段。

指導讀詩體此刻兩次談話中:第一次,黛玉先略説律詩的章法、對仗和平仄,並強調“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使香菱深受啟發。循此繼進,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詩的頭等大事,“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同時告誡香菱切不可愛那些淺近的詩,並給她開了一個書目,安排了讀的順序。在這次談話的末尾,黛玉又將王維的五言律詩集借給香菱,要求她見畫有紅圈的就讀,“有一首念一首”。第二次是在香菱讀完王維的五言律詩後進行的,黛玉稱之為“講究討論”,實際上是要檢查香菱對王詩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負所望,把王詩中的煉字功夫説得頭頭是道,説到“墟里上孤煙”這一句,還聯繫自我進京那年所見黃昏時分村落的景象,把詩境都説活了。而黛玉也不愧為“老師”,又把陶詩“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出來給香菱看,啟發她認識了脱化前人詩句的道理。香菱練習寫詩也是在黛玉指導下進行的,包括命題限韻、評論習作、指點門徑三事;寶釵也參與了指導。

香菱的詩一共寫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飯無心,坐卧不定”的狀況下經過苦思寫成的。寶釵先看,説“這個不好,不是這個作法”;黛玉則認為“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指示她“丟開”這首,“放開膽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這個指示,“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簡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這樣寫出來的第二稿依舊不行,黛玉説“過於穿鑿,還得另作”,寶釵則認為它離了題,不是寫“月”,而是寫“月色”了。儘管又一次失敗,香菱毫不氣餒,便獨自走到階前竹下去構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膽”,絕無旁騖。以致將探春説的“你閒閒罷”聽成“十五刪的‘閒’字”,反過來説探春“錯了韻了”。這一天,香菱滿心想的都是詩,到晚間還是對燈出神,三更上牀,到五更才朧睡去。最後,她居然在夢中把這首詩做成了,而且笑道:“但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待到寶釵將她喚醒,她立即將詩抄寫下來——這就是她的第三稿,之後博得了眾姐妹的一致稱讚:“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這就是香菱對學習的渴望和執着,但是先子我們呢,有好的學習條件,卻不好好的學習,整天只明白耍酷,這又有什麼意思呢,其實,只要我們全身心的浸入的學習中去,你不但能夠學好,而且會讓學習的負擔成為快樂,所以請大家要好好學習!

香菱學詩讀後感 篇四

這首詩是成功的。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相關。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尤其是頷聯,對仗工穩,言淺意深,堪稱精妙。它最大的優點,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詠月而懷人,流露了真情實感。這樣,詩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內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説明了她自己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説明了一個道理,即小説四十九回寫眾人看了她第三首詩所説的“無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為名正言順,她做副冊第一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是今天讀者的閲讀難點之一。許多人草草看過,以為作者無所用心,這是可惜的。書中詩詞,往往是與故事情節融為一體的,每個人的詩作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詩作,還點明瞭人物的處境與命運歸宿。如上引香菱詩第三首中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實際就是在説香菱目前的情況。因此,仔細品味書中詩詞,也是欣賞《紅樓夢》的樂趣之一。

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還表達了自己對詩藝的一些看法。他特別強調詩要有新意,要寄情寓興,不能以詞害意,這是一種通脱明達的認識。從課文中,讀者還可以瞭解到作者比較欣賞唐人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儀的優秀詩人。

香菱要學詩,不拜身邊的寶釵為師,卻去找黛玉,這也是合乎小説情理的一筆。寶釵博學多才,詩也寫得不錯,但她並不看重這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寶釵生性沉穩,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黛玉的這種表現,是她性格中另一側面的反映。從某種角度説,黛玉比寶釵其實更容易相處,也更同情弱者。

課文中寫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雲、寶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襯人物。但作者輕點淡染,也頗見精神。如寫湘雲健談、探春機敏,就符合她們一貫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