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9W

新版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通過作者羅貫中的編著充分的把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及戰爭場景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羣雄紛起,諸侯紛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閲讀!

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1

學生時,讀《三國》看到的更多的是戰爭和計謀。現如今,再讀《三國》,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世。步入三是而立之後,我們越來越感歎這人生啊,其實書中一切皆有提示。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關羽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説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人人都説做人要學劉備。劉備的成功並不是他自身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他做人的高明,讓他一步步走上高台。

書中有一段寫到,趙子龍單騎救主,當趙子龍獨身一人把劉阿斗就回來站在劉備面前時,劉備居然把阿斗擲於地上,表明我的兒子沒了不要緊,要是你趙雲出事了,我的損失可大了。這劉備是多麼會做人啊!兒子已經救回來了,但仍要表明自己對於子龍是多門看重,趙子龍聽了務必要加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呀!還有一段,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説,事業上的成功與我們為人處世有密切聯繫。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

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名著,作者是羅貫中。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説家。山西幷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説《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故傳》,《水滸全傳》。代表作品有章回體小説《三國演義》。

本節主要講得是: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事,是一部情節曲折的章回體小説,是結合真實歷史民間傳説編撰而成的。小説講述的是東漢末年時期魏、蜀、吳、三國為統一天下而興起的戰爭,其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曹操亂世奸雄的形象,關公手持青龍偃月刀,長鬚飄飄的形象,張飛豪邁奔放草莽英雄的形象,現實與想象結合構造出一部文學史上的巔峯之作。

賞《三國演義》,翻閲此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頁畫,劉關張雙手各端一碗酒,共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約,面前香爐直立立焚着三炷清香,面前香霧繚繞,桃花滿園,此情此景無不令人感慨萬千!如今桃園三結義己成為人們廣為流傳的佳話,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也無不叫人感動。

品《三國》,會從中收穫到不少為人處事的經驗,它為我前方末知的道路燃起一盞明燈,周公瑾正值英年素有大志,功成名就,本應度過一段美好人生,就因妒忌諸葛亮比自己城府深,竟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言,設計陷害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結果慪氣含鮮血而死,生前所得盡失。它用事實警戒我要以寬心來看待事物,接受事物這一事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們在成功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説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訝它現的驚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3

閲讀如同飲食,在這些“食物”中,有着如甜點一樣的娛樂書籍,也有回味無窮的古典名著,但這些名著中,對我來説最耐人尋味的就要屬《三國演義》了。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讀書之樂”

初次“食”這本《三國演義》時,看到劉關張結為異姓兄弟,並且討伐黃巾軍時,那場面,彷彿身臨其境,浴血奮殺的情境讓我義憤填膺,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讀書之樂”這種誘惑讓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讓我被這些英雄豪氣深深渲染,看到趙雲救阿斗的時候,那威武雄壯的身姿無可匹敵,一人抵擋千軍萬馬,那舞着槍,揮着劍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直至做夢也能夢見他。

英雄當然也不只他一個,還有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關羽。

水淹七軍,刮骨療傷等等事蹟,都能體現了他的勇猛,斬殺華雄時,曹操本來想給關羽一杯壯膽酒,但關羽説等他回來時再喝,他打開城門,揮舞着青龍偃月刀,不幾回合,就將華雄斬殺,等到拿酒時,酒竟然還是温的!看的我又驚訝佩服,又高興地手舞足蹈,每當別人説起這故事是,我總是自豪的搶着説,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一樣。

説關羽是是説不完的,所以只好放下,説起另一位智者——諸葛亮。

諸葛亮七擒孟獲,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他的故事,七擒,當我看到了才知道,原來是其次抓住了蠻王孟獲,每次看到孟獲被捕,我就樂的前仰後合,上氣不接下氣,這也上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寬厚大度,使我更加佩服他。

至於“奸雄”曹操嗎,我並不怎麼喜歡他,但他的一件事卻讓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割須棄袍。平時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天怎麼割須棄袍了?原來他是為了保命而割須棄袍的。當時曹操自己單槍匹馬被馬超追殺,馬超對士兵們喊:“前面有鬍鬚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話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己心愛的鬍鬚。馬超見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黃袍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曹操接着又棄了自己心愛的袍子。看這段是看的我“咯咯”直笑。

讀書給了我很多快樂,也增長了我不少知識,我相信,我時刻都會記着,“食”書的感覺是多麼美妙!

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記敍了東漢末年至西漢之間,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三個軍事集團,為了獨霸天下以至沙場廝殺的戰亂時期。其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獨霸一方、窺伺天下的亂世梟雄;解民倒懸、廣施仁政的一代義主;橫刀立馬、勇猛絕倫的威猛大將;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軍師謀士……然而,在這個人才雲集的時代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赤膽忠誠的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諸葛亮的寫照;“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追隨劉備;面對東吳的盛邀,他斷然拒絕;白帝託孤,他全心全意輔佐劉禪;他“六出祁山”,只是為了興復漢室;上表《出師表》,表達了他對蜀漢政權的赤膽忠誠。諸葛亮的忠誠深深打動了我,令我敬佩不已。

從古至今,忠誠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屈原的投江自盡,以身殉國,是忠誠;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是忠誠;趙子龍亂軍救主,一身膽也,是忠誠;魏徵敢於直言,向李世民進諫兩百多次,是忠誠;岳飛的“精忠報國”,是忠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誠……忠誠是一種美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它,歌頌它,傳揚它!

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因為忠誠,他先身士卒;因為忠誠,他不怕犧牲;因為忠誠,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為忠誠,他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國家!雖然只有平凡的工作,但他卻家喻户曉,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就是因為忠誠。有了對國家的忠誠,他才用盡一生精力研究‘‘兩彈’’,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可見,忠誠對人們成就一番事業,也是十分重要的。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物質享受多了,像金錢、權力、名譽等利益,深深誘惑着人們。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從而不擇手段達到目的,違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只要有利可圖,就將忠誠拋之腦後。這樣的人,往往只能享受一時的利益,最終的下場都是身敗名裂。

忠誠,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逝的時光,社會改變,漸漸銷蝕了忠誠的光芒。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肩負着民族騰飛的的重任,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違背忠誠,要使忠誠永放光芒。

忠誠,是青春衝刺的諾言,是生命履行的責任,是安身立業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個忠誠的人,一個忠於學業、事業的人,一個忠於社會和國家的人!

最新國中三國演義讀後感5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東西泛着光芒,猶如沉澱在河裏的金子,細小卻珍貴,吸引着無數人灼熱而堅定的目光。而它們的作者,那些嘔心瀝血,為自己夢想一路挺進的人,也就這樣緊緊地被世人所銘記。他們的靈魂與他們的作品一樣萬世不朽。這樣一本書,它亭亭玉立在文學的巔峯,它的名字是——《三國演義》。

它講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各路勇士捨生忘死,為了國家而拼殺的故事。

不論是狡猾奸詐的曹操,忠厚老實的劉備還是有勇有謀的孫權,都被這一本書洋洋灑灑地寫出了活力與生命。或許只是寥寥幾筆,一個清晰透徹卻不失勾心鬥角的故事就這樣呈現在你眼前。這就是《三國演義》的魅力。

我曾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歎服過。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輕盈卻珍重的書,我的眼前就總飄蕩着他的身影。他足智多謀,剛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其中,赤壁之戰更是使得曹軍大敗,元氣大傷。他能言善辯,曾在江東舌戰羣儒,連周瑜也略輸他一籌。他洞悉敵友,利用敵軍多疑的特點,用一招“空城計”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危險,扭轉乾坤。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使劉家打下天下,他嘔心瀝血,寫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師表》。這種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歎服!

我曾被趙雲的忠誠折服。我曾向遠眺望,想象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穿着金甲,在數以萬計的敵軍裏七進七出,只為保住自己主公的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該是多麼威武與決絕,那種危難關頭毫不猶豫的反應,更是證明了他的一片赤誠。

我曾佩服過一代英雄劉備。他雖然不是最後成功的人,但他確實是最聰明的人。為求一賢士,他不顧兄弟勸説,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為脱離曹操,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更顯出他的聰明才智,為了讓趙雲留在自己身邊,他摔兒子以表自己對他的珍惜。劉備確確實實是一個聖明聰穎的君主,只可惜他沒有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後代。

《三國演義》是一本神奇的書,書中的每一個人都像是活起來似的——他們的人物性格太過鮮明,也太過典型。或許《三國演義》所承載的,並不是一個羣英薈萃的故事,更多的是一個時代的特點與精髓。

我們生活中也有着太多太多這樣的人,他們可能會有曹操的奸詐,諸葛亮的聰慧,關羽的義氣,張飛的豪爽,周瑜的小肚雞腸……但不管怎樣,這些明快突出的性格特點也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哪一種元素都必不可少。

讀一本好書,不僅僅是要讀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儘自己所能去參透作者藏在這本書背後的,那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或許有一天你放下書本,閉上雙眼細細琢磨的時候,你就會驚異地發現,一個栩栩如生的社會,正誕生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