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的姥姥語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新版的姥姥語錄讀後感

《姥姥語錄》是倪萍最感人的作品,感懷五十年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日子,一部愛之經典。下面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姥姥語錄讀後感,歡迎大家查閲。

姥姥語錄讀後感1

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幹,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並不是很富裕也願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説,天黑了,誰能拉着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我很喜歡文中姥姥的教育方式。文中作者説,她小時候偷了生產隊的麥子,想拿回家叫姥姥蒸饃吃。可是怎麼都蒸不熟,作者只好承認了是自己偷的。最後姥姥用一大鍋饅頭告訴了作者,公家的東西不能偷。在那個少糧寡食的年代,姥姥能肯浪費那麼一大團面來教育一個5歲的孩子。那這個孩子有什麼理由成為一個本性不好之人?很多人踏上犯罪的道途,都因為家庭教育問題吧?如果中國的姥姥,親人都像文中的姥姥一樣善於教育,那何來不良少年之説?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豔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並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説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説,怎麼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着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麼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什麼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都沒上過。可是她懂得善惡,懂得是非,懂得醜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歷總結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歎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麼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着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麼想的,這麼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紮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後感2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述着姥姥的話,滲透着她對姥姥的愛。書裏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後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後,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後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裏、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後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裏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説:”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着呢“。雖然姥姥説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説事。如今,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她還經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裏的學習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了最簡單最質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麼透徹,並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裏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着,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是啊!今天我們如果我們都能以這樣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現温暖無處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姥姥語錄讀後感3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裏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裏飽含着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我是多麼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着早晚一炷香的生活,七年級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着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着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學習好考個好學校。最後扶着灶台艱難的站起來。20--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着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着鏡頭她雙手合十習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着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説:“姍姍,奶奶現在已經沒有媽媽了呀。”小侄女才剛一歲,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説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麼多不做,就是在家呆着。卻發現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心的愧疚無以言説。

摘錄倪萍《姥姥語錄》部分語句如下: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心裏有氣有怨,説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着,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裏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裏耗着,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着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麼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後感4

放假在家,買了一本倪萍寫的書《姥姥的語錄》來拜讀,讀出了一份辛酸,讀出了一點味道,更讀出了一份想念。於是想在空閒的時間寫點東西,就算是對疼愛自己的姥姥姥爺的一份清明節的心靈對話吧!

清明,一個值得讓人辛酸的日子,一個值得讓人懷念的日子,一個值得讓人沉思的日子。4月4日,早早起來,開車來到了老家,把姥姥姥爺喜歡吃的用的東西準備齊全,帶上兒子來到了姥姥姥爺的墳墓前。一年了有太多的話想對二老説,有太多的嗑想對二老嘮,此時的腦子裏象過電影一樣充盈着美好的回憶:春天,姥姥和姥爺合作,在地裏為春耕而忙碌的身影瞬間浮現在眼前,姥爺專業的駕駛着牲口,一口行話讓牲口變得温順而聽使喚。姥姥則在一旁點豆子和種子,撒的勻稱而專業,他們二老合作的默契而愉快。累了姥爺就會在地邊休息片刻,吧嗒吧嗒抽帶煙。姥姥則坐在一旁開始用頭上的草帽扇着扇着;夏天,姥姥總喜歡拿着一把芭蕉扇坐在家中宅院的台階上扇呀扇,給我們扇走玩耍後流出的汗水,給我們扇走叮咬我們的蚊蟲,更給我們帶來扇動中一種享受的快樂;秋天,地裏總會有姥姥姥爺忙碌的身影,拔草、摘豆子、掰棒子都是我們所不能及的。姥爺每次從地裏回到家,總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幾個紅紅的小果子從籃子裏拿出,分給我們孩子吃,看着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姥爺就會高興的合不攏嘴,這時候姥姥把早已經準備好的糖水遞到姥爺的手裏,姥爺就會細細的咀嚼起來,那份勞動後的滿足感欣然掛在臉上。姥爺牙口不好,總喜歡到牆頭外的香椿樹上摘一些葉子,用開水一衝放上少許鹽,就開始就飯吃起來。小的時候我不太懂姥爺為什麼要這樣做,逐漸長大的我越發懂得,這就是姥爺樸實本色的生活;冬天,老爺和姥姥成了閒人,坐在燒熱的炕上跟我們講自己親身跟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的故事,跟我們玩牛牌,一起去推碾子,給我們做年糕,做驢打滾吃。炸丸子,炸白薯魚……一想起這些,心底就更多了一份對姥姥姥爺的想念。

“清明”意味着逝去。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東西會逝去,比如:親人、朋友、健康、金錢等等。但有一樣,在有生之年會永遠伴隨你,那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對你熟知的人對你熟悉的物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種情感。它包含清明的傷感,逝去的思念,離開的想念,傷病的惦念……願在夢中和天堂裏的他們敍舊……想在每天和天堂外的他們心語……你們二老樸實無華的做人本色會在孫女的記憶深處永遠保留!

姥姥語錄讀後感5

在書店與《姥姥語錄》的偶遇,是十分美麗的意外。在書裏,倪萍老師用16萬字寫姥姥,寫的盡是她對姥姥的愛和思念。每翻動一頁,我的內心便被深深觸動,千千萬萬遍。

白巖鬆先生説,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書中的姥姥,不是聞名遐邇的大學者,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不是言辭晦澀的哲學家。姥姥沒念過書,講話卻擲地有聲。她是真真切切活在身邊的普通老人,有用大白話講的道理,有温潤如水的性子。這樣的姥姥,倪萍老師喜歡,讀者喜歡,只因她的善良、智慧和平凡。

姥姥説:“管哪兒的肉皮都好撕開,就是臉皮不好撕。撕一塊兒你試試?這一輩子臉上都有塊兒疤。”

姥姥的持家方法很簡單:管事的人要一碗水端平、一把鹽撒勻,大事小事都用心。雖不可完全運用在社會生活中,但遇事多辯證地看待,總能守住自己心靈的一方聖地。勾心鬥角、潛規則、耍心機上位是這個現實社會的癌症,根治的概率實是茫小,所以姥姥的持家方法在這物慾橫流的泥淖中就顯得尤其清亮。生活已不易,不要輕易地和生活撕破臉皮,試着把生活活成一種友好,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比你想象中的要敞亮得多。這並非要求你把自己變為一個八面玲瓏,曲意逢迎之人,而是要深知臉天天露着,一張遇人遇事常常顯得凶神惡煞的臉極其醜陋,所以要成為待人和氣之人。

姥姥説:“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放棄),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走向光明的路曲折迴轉,但畢竟通向光明之處。雪萊有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姥姥的兒子為救戰友犧牲,曾外孫又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但她咬牙挺着,認為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我們的一生像一支長長的曲子,其中既有歡快壯麗,又有和緩平淡,更多的是跌宕起伏。我們穿越時光的風風雨雨,也經歷過被生活“欺騙”的日子。生活中的矛盾重重,學習上的成績下滑,身體上的傷筋動骨,這些厚重的烏雲遮住陽光,唯有把意志化作一陣陣風,才能吹散烏雲,陽光和煦。彩虹總在風雨之後,無論你現在正經歷着多麼難熬的日子,正感受着多麼刻骨銘心的疼痛,一切都會過去。多年之後,它們都只不過是你和着茶酒的隻言片語。所以你只管用咬牙,換來堅韌的光輝。

姥姥説:“快樂你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個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的快樂?”

知足者常樂。老子在《道德經》中説;“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善於於生活中發現歡悦,善於積累生活中的小歡喜。作家丁立梅説過,活着之所以成為一件讓人特別不捨的事情,正是因為生活中的小歡喜呀。陽台上精心照料的植物開花了,鄰居主動向你問了聲好,今天多認識了一個字……合抱之木始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你人生的快樂王國,便這樣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了。一夜暴富具有太濃厚的戲劇色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一點一滴的塵世幸福之上的。

感謝與《姥姥語錄》的相遇,讓我懂得了寬容、堅持、知足,還有更僕難數的淺顯易懂的道理。姥姥的這些道理有別於哲學著作中高端深奧的哲理。姥姥講的大白話道理如一盞明燈,着着實實地在你身旁照着遠方,讓你勇敢的去闖。畢竟夜雨茫茫,白霧森森,荊棘高山,深谷懸崖,這條路只有走到盡頭,才知道這個世界的終點是海納百川,還是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