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欄目: 行政管理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5W

論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論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作  者】王思博

【摘  要】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是社會的精神支柱,體現着社會的品格。思想工作就是秉持着體現社會品格的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而教化萬方,為社會注入正能量。然而,社會的引導實質是對社會階層分別進行服務的過程。是將組織的目標要求借助於宣導路徑而行服務形態。而所得的管理效果便往往取決於服務的程度。這便是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關鍵詞】宣導   引誘   教化萬方  服務  體驗

【正  文】

一、宣導過程體現服務宗旨為內在是思想工作的時代邁進

社會的引導實質是對社會各階層分別進行服務的過程。是將組織的目標要求借助於宣導路徑而行服務形態。我們知道,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既是社會的精神支柱,也體現着社會的品格。政治思想工作之高蹈就是秉持着體現社會品格的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而教化萬方,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思想工作之實處是着力於心靈引導或物質激勵兩大方面加以實現。只不過要分清主次:以心靈引導實現宣導效果比藉助物質激勵來得更積極更有效更恆久。對此,行引導與服務便是同一件事,所得的管理效果便往往取決於服務的程度。本文要揭示的便是這裏的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將組織的目標要求借助於宣導路徑而行服務形態,是政治思想工作與時俱進的新境界,也是組織人事管理中鮮明的時代形態。然而,就思想誘導工作的境界(成效)而言則可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境界是為鑄建信仰而努力並取得成果,因為信仰是內心之光,鑄建信仰實質是一項靈魂歸附工程;其次是引導對方對某一事物的態度認同,併產生思想共鳴,即讓受引導方的內心(即靈魂深處)產生滿足感與幸福感,從而促成其成為一個有夢想有目標意識預期的人,進而達到思想工作的效果;第三種層次是,讓受引導方清晰明白利益得失與取捨,藉助於利益的引誘與驅動,讓其作出與引導者目標類同的方向而努力。這三個層次雖在高度上差異甚巨,但始終體現着引導者的服務實質。

我們還知道,大凡社會服務,是以效果的反映對象為主體。只要這個主體不接受就不可能產生服務形態。宣導也是一樣,看似主導的宣導執行者其實是客體,宣導服務的效果是在被宣導者(即被宣導對象)這個主體身上體現的。因此,宣導工作要有鮮明的主題,又要注重有效性。宣導須充分尊重被宣導對象的意願,藉助於對象的精神活動加以實施。時下,人力資源管理是常新多維化管理。從形式上看,人力資源的二大主題為培訓與儲備,當在形式上行傳統式教育宣導和榜樣式行為宣導時,是很容易成為説教佈道的,因而務必要清楚這樣一個客觀:人力資源的培訓與儲備的管理實效是:被宣導培養的人面對宣導培養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境界去體驗外面的世界,讓其借自於自我修行方式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至於管理程式(或稱之為程序)只是個軀殼,得借於具有新時代物徵的服務,讓人的心靈淨化,讓社會人格力量益彰,方算為這種管理程式注入了活的靈魂。

(一)宣導工作的有效性在於與時俱進

過去二千多年裏的文化內核是儒家學説,它體現着我國農耕文化(封建社會)的道德觀與價值觀,讀經與道德文章也一直被管理體制塑建為社會精英的士子們所能通往的官場之路。可以想象,當經二千多年的農耕社會塑鑄與完善致其體現出的承先啟後力量無疑是強大的,當下的文化依舊深刻地打上這一烙印,時下行使管理過程也難免蝕刻上這種烙印。於是,上級要求與長官意志同出一轍,形式上也被描述成上級指示,並形成管理任務。這一管理過程中的宣導執行者與被宣導服務者也就體現出不平等的事實,尊重也往往只停留很虛假的表面之上,凌駕性總是貫穿這一工程之中。要知道,當市場經濟為發展模式的確立,那公平交易的市場準則註定社會將向更為公平而努力。相互尊重的服務形式不僅是每個社會成員獲取生活資源的基本模式,也是所有管理必須具有的內在。新時代的思想教育應與時俱進,藉助於社會服務行引導之實務。

(二)心願是宣導工作的門徑

心願是一種主觀狀態,要想將其表達清楚,似乎可以從幸福感的體驗加以闡述。

在世上,只有幸福是人人想要的東西。當你去問人們時,就會發現不同的人對幸福會因人而異和因時而異。例如,有人將上學、或結婚、或生孩子、或經商、或做公務員、或出國作為一件幸福的事。同時也有些人將不用上學、不結婚、不生孩子、不用經商、不用去做公務員事務,不用出國作為一件幸福的事。可見,想要這些東西的人在認為它們能帶來幸福(至少是能獲取幸福的手段之一),不想要這些東西的人則認為這些東西不能為他們帶來幸福。由此可以弄清楚,儘管人們對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幸福卻是人們想要的東西,往往把實現自己最由衷的願望稱之為幸福。有趣的是,人們還會常有這樣的一種現象:經過努力爭取到了原本自己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卻發現遠不如自己想象的好,爭取過程也未有得到預期的那種滿足和愉悦。但人們不會因一時一事追求的效果不彰而放棄過對幸福的追求。又例如,某人有很多錢,衣食住行條件都很好,還有漂亮的妻子,很令人羨慕,只要他自己不感到幸福,你也不能硬説他幸福的。這表明,外在的財富條件與遭遇僅是條件,如不能轉化為內在的體驗與心情,照樣沒能獲取到幸福。

可見,幸福是一種主觀願望和心情相糾纏着的非純粹客觀的內心快樂的狀態。而且不是一般的快樂,是一種非常強烈和深刻的快樂,讓人由衷地覺得人生的美好。正是這種體驗讓人們對生命意義的肯定評價與實現:“為了這一時刻(或這件事),我這一生算是值了”。這,便是對追求、面對、體悟、評價整體生命意義的自我昇華,是一種心與靈共鳴式的託附。

由於心願的主觀狀態性,因而它可以被髮掘和延伸;幸福又是一種主觀願望和心情相糾纏着的非純粹客觀的內心快樂的狀態,它既有藉助物質的一面,又有超越物質的一面。這便為社會的宣導工作提供了無比廣袤的天地。只要能清楚瞭解了被引導者的思想狀態與願望,同時又把握好引導過程,從而讓被引導者對生命意義有新的追求與體驗,就如以不同的鑰匙能打開不同的鎖。

(三)精神生活的哲學可以讓宣導工作無比炫麗與輝煌

奧伊肯(RudoIfEucken)是一位活躍於前一世紀之交的德國哲學家。他在其著作《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中,他對自己所創建的精神生活的哲學作了通俗化闡述。當時他所處的時代是基督教信徒信仰崩潰和物質主義盛行背景下生活意義的喪失。作為哲學家的奧伊肯,最讓他憂慮的莫過於物質成果與心靈要求之間的尖鋭矛盾,他懼怕人們過以專心地投入勞作獲取物質的同時失去了心靈。要知道,失去心靈而一味追求物質會讓人類重新回到叢林的意識中,社會道德與政治倫理也就無從談起。於是他試圖通過宣導人的精神性的內在生命力為社會尋找一條擺脱困境的路。在奧伊肯看來,對社會任何否定與不滿的背後都有一種肯定和追求,是人類本性深處有一種尋求意義的內在衝動。他在追問,在更繁忙和更多物質的狀態下為何還會有失落感。由此來證明我們身上有着一種獨立於身體及其外在活動的東西,它在尋求、體驗和評價着生活的意義。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內在的精神生命,也就通常説到的靈魂。於是,他提出了人的身上存在着一種內在的獨立的精神生命的結論。

當今社會不會全盤接受奧伊肯的哲學理論。也不必要追問這精神生命由何而來。但並不否認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並不能夠否認信念對於推崇精神生活價值的意義。精神生活是個人的最內在的本質。奧伊肯曾這樣表述:精神生活並不是一種自然延續的進化,或一種可以遺傳的本能,也不是一種能夠從日常經驗的活動中能獲得的東西。這種寄之生命極其內在而又有深刻個性的本質往往需要外部條件去喚醒它。因此,“精神的實現決不是我們的自然稟賦;我們必須去贏得它,而它允許被我們所贏得。”

人類精神活動的所有領域,包括道德、藝術、科學和宗教。都需要宣導的喚醒與深化。人類精神創造的歷史上看,外部的宣導與思考的最重要價值在於孕育、喚醒和激發了精神的創造。不論是道德、藝術、科學和宗教方面,都無一例外。在一個物質主義氾濫的時窗裏,不論是哲學家還是從事思想教育者,最揪心的信仰失落與道德倫喪,還有精神個性的世俗化。要知道,對意義的尋求是人的內在需要。當這種需要找不到明確指向時便會感到精神空虛,這種情形既可普遍存在於物質不富有的社會,也可普遍存在於物質富裕的社會;當這種需要有明確指向卻又不可能實現時便會有挫敗之感,這種情形多發生在人生各種逆境或遭遇苦難之中。

在這裏,如果一定要用一二個詞來大致上概括人類精神生活的物徵,怕是沒有別的詞比“創造”與“體驗”更合適的了。因此,許多哲學家曾強調過勞作與創造的區別,並認為前者是非精神的。看來這裏很有必要引用極具有啟發意義的馬克思對此之看法。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更喜歡從事自由的創造活動。因為人類精神生活的物徵是創造,創造讓道德、藝術、科學和宗教有了一個活的靈魂。人類精神生活的過程則更多是體驗,而體驗又分正面體驗和反面體驗。如藉愛情、友誼、沉思、對大自然和藝術的欣賞等美好經歷獲取心靈的愉悦便為正面之體驗;如落入不幸的逆境或遭遇了大的苦難,相信(至少説服)自已的未來一切都會變好,從而認識生命的意義與重拾生活的信心,便認為這就是反面體驗。可見,不論是創造還是體驗,都是在動態中實現的。這種由個體而集合成社會的的發展動態,便讓歷史步步輝煌。如果用一句話表達外部的宣導對人的精神生活的關係。筆者認為:精神生活的哲學可以讓宣導工作無比炫麗與輝煌。

二、思想工作的二大對象與三個層次的詳實論證

思想工作實用於社會,其實是服務於心靈。宣導的實用就是讓人明白為人處世的基本方式和狀態,結果便讓眾人有了自己的人生態度。接下來就思想工作境界的鑄建信仰、激發追求和利益導向三個層次加以論證。導出思想工作的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

(一)精神生活的根植與人生意義的高度與維度

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是古往今來的賢哲的共同特點。不過,在原初的意義上,精神不是一種知識,而是屬於每個人內心的東西,是個人的靈魂生活。要知道,以肉身的生命去衡量,人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有以人的靈魂去衡量,由於各人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分出高貴與平庸,乃至高貴到卑鄙。人在世上生活,自身的生存與社會的交往是人的外在的功利性需要。在此之外,人還有內在的精神性需要,其實質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尋求。那麼,心靈與物質的關係便是精神生活與肉體生活的關係。而人的精神生活體現着眾人的不同的人生意義的高度與不同的人生意義的維度。人的靈魂高度可分高貴與平庸,乃至高貴到卑鄙。人生意義的維度則反映着眾人的社會經歷的正反體驗對精神生活的多維化。

我們知道,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體現着社會的品格。然而,在一個功利至上、精神貶值的社會裏,適應取代了創造成為了才能的標誌,消費質量取代了精神享受成為了生活的目標。以致在很多人心中,“理想”、“信仰”、“精神生活”成了過時的空洞詞彙。教育宣導所肩負的任務就是要讓世人明白: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首先取決他的精神生活與靈魂狀態的質量。也許,舉例對比更有説服力:一個經常借閲讀和沉思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互動的人,和一個沉湎於歌廳、肥皂劇及庸俗小報中的人,肯定是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要説明的是,精神生活其實根植於人性之中,是人與禽獸之間的分野。有了這種分野便有了人的尊嚴。具體説來,有一些東西屬於做人的根本,人性就是。喪失了人性就與禽獸無異。人性體現了人的尊嚴,它既面對社會也面對自己。人格就是因不同的人所體現的人性與其面對社會及面對自己的做人的自信與尊嚴之高低。也有一些東西體現着社會活動的品格,道德便是。因為道德服務於社會秩序,也維繫着社會的文化。社會的宣導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維護這些東西,讓世人明白,這些是褻瀆不得的,於是便讓人有所敬畏。只要人有所敬畏,那怕他不怕受到懲罰,但也不肯失去做人的資格。社會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不論他對人生怎樣充滿着欲求,只要人格掃地,他在社會與自己面前也就業失去了做人資格與尊嚴,那麼,欲求上的滿足最將無法拯救他的人生的徹底失敗。

在物質氾濫、物慾橫流的大環境裏。總有那麼一些人毫無敬畏之心,這些人也就難有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經常説到的不知恬恥其實就是這一類人顯示出的卑怯的無賴、無恥、殘忍之相。只要能夠不受懲罰,他們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幹任何惡事與壞事。這,多是惡徒之嘴臉。此外還有另一種消極的表現是表現出對他人生命的冷漠與殘忍,欠缺隱惻之心,輕者背叛誠信、玩弄感情、職業道德缺如,重則漠視生命及職業性犯罪。還有,時下物質豐裕但也牢騷滿腹,牢騷所反映的失落感雖因人而異,但歸結到底是精神生活的空虛。由於精神生活的根植於人性。人生意義的高度與維度則反映着社會品格,即反映着社會心靈與物質的關係。作為思想工作者,既要肯定肉體生命的物質欲求,更注重於心靈的引導。其高蹈就是秉持着體現社會品格的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教化萬方,為社會品格注入正能量;由此可見,社會的宣導教育的使命之重要與神聖。

(二)思想引導的三個層次

思想工作境界的三個層次為鑄建信仰、激發追求和利益導向。無論那一層次都在論證思想工作的宣導目標與內在服務的邏輯關係。這既對社會而言,更對具體的人和事而言。因為思想工作的實處是對人對事,而非虛泛式的説教佈道。思想工作的境界既踏實地反映在引導的效果之上,同時也反映在社會的精神生活狀態中。

在這裏,首先闡述信仰與信仰的支點。信仰實質是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價值追求,有超越世俗理想的更高目標。信仰生活實質是部分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所左右,在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恆久價值的目標,從而讓自己有了信仰併為之努力地生活。很顯然,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宗教(或信奉某一神靈),而是樹立起自己價值目標並讓心靈歸附,同時藉助於這樣的信仰生活去超越物質的誘惑。要説明的是藉助信仰生活的支點(即那個基本信念)無須複雜(即往往是簡單的),但一定是真誠的。就如共產黨人對實現共產主義的承諾。人活一世有沒有這樣的支點其人生內涵與意義就大不一樣。無數先烈的不畏苦難,捨生忘死,正是有了信仰的支點撬動了他們輝煌的一生。

大凡有信仰之人,在紛紜變化的世態中不易迷失,往往也能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甚至經受的苦難越酷久,以致他們對信念的承諾也越堅決堅定。例如經過長征的困苦之輩對他們所開創的事業就無比堅定。不論日常遇到多難多複雜的的事,他們總是會站在自己信仰上加以俯視,選取出與信仰相符合的方向而努力,甚至説服自己去超越利益方面的慾望。可見,説信仰是內心之光,是對人生價值(意義)的肯定與追求,説鑄建信仰實質是一項靈魂歸附工程,是很貼切的。

其次要説是引導對方對某一事物的認同產生思想共鳴與追求。大凡在一件事面前,不同的人會有着差異的認知與態度。那麼,要想誘導出共同認知,那誘導的方式與主題必須讓對方產生思想共鳴。借用於主題吹糠見米,同時又可歸泉入流,從而實現引導的方向明確有效。思想誘導可以藉助的主題(內容)很多,如情感的激發、大愛主題的演繹、社會道德的喚起、人生價值的追問等,有時還需民族主義與愛國教教育的話題引述。從而引導對方(羣體或個人)的內心(即靈魂深處)對某一目標(或結果)的嚮往。進而達到思想工作的效果。因時因事而發出指導是思想引導的常務工作,這裏有太多的技巧和行政經驗方面的東西,在這便無須贅述了。

再次要説的是藉助於利益激勵實現管理目標。在很多事態的面前是涉及到權益的。讓受引導方清晰瞭解 “大我”與“小我”、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大小與關係,明智而善於從整體上權衡利弊,並明白這裏的得失與取捨。藉助於利益的引誘與驅動,讓其作出與引導者目標類同的方向而努力。這裏所説的利益不局於物質,也包括權益。這種利益激勵式管理雖包括社會精英階層,更多是體現它對普羅大眾的管理手段。

上述三個層在思想的高度與維度上差異甚巨,但它體現着思想工作方面的基本功,而這裏始終體現着引導者的服務實質。

(三)思想引導還社會精神生活的一片藍天

宣導的實用在於讓人明白做人處世的基本方式和狀態。在哲學範疇裏面,智慧涉及對本性層面的最高事物的認識,明智則能讓人善於從整體上權衡利弊。那麼,宣導既要着力激發智慧,也要教育普羅大眾做人做事要明智。這裏也包括青少年的教育培養。

童年與少年是充滿美好理想的時期,也是全方位接受教育的黃金時段。童真與純結以及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心,既讓他們心靈上沒有那種種遮蔽人心智的利慾與偏見,在這一年齡段對理想的追求亦有孜孜以求之特徵。在這樣一個最能接受教育而形成自己的哲學觀點和公德心的生命時窗裏,只要宣導得宜,這些東西很易受植入他們的人生並形成他們未來的的生活方式。在這裏,不妨借説成年人來加以反襯。成年羣體生活在現代時空想獲得心靈的寧靜致遠頗為不易。換言之,現代生活的層面上存在普遍性的精神失落已經無須諱言之事實。對成年羣體而言,高節奏的勞作鮮有讓他們去沉思,於是他們多把自己交給了機會與習慣去支配,在這世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地過着逐日走向老邁的遠征路上。

這裏引述一個很多人熟知的又有點好笑小故事。是一個路人與一個率直放羊娃的對話。筆者將這小故事放到本文主題話境之下,怕能讓所有的思想工作者都有一種難以輕鬆的苦澀——

有一個路人問一個放羊娃,“你在幹嗎?”

“放羊。” 放羊娃回答説

“幹嗎要放羊?”路人又逗着問。

“賺錢!”放羊娃很世故地回答説。

“賺到錢又幹什麼用!”路人又接着逗問。

“討媳婦!”

“幹嗎要討媳婦!”

“生娃!”

“生娃又為了啥!”

“放羊!”

這放羊娃的話既有童年率真的一面,又似有世故的一面。放羊娃將放羊看成了他及後代的的事業,也看成是他生命的意義中核心最本質的東西,無疑也體現了這個放羊娃的生命價值之認知。別意義放羊娃現象是個別現象,其實正以他的人生的精神生活悲哀側面地反映着當下的社會品格狀態。

社會是一個需要引導的社會,社會品格反映着思想工作者的的工作成效。這裏要問,誰可以還社會精神生活的一片藍天。當然還得歸化到思想引導的有效實現。

三、怎樣行使思想工作的“服務”形式並持續改善

在互聯網下的自媒體社會,語境已經不在思想工作者的把握中,而在百姓的網絡交往的意見交流碰撞中,很多事實真相也多能在百姓的“拍拍上傳”中得以確之或得以還原。這裏要特別説到的,過去曾存在過的為了高大上而不惜以虛假塑造的粗劣做法,時下多在自媒體社會的百姓譏諷中多無法遁形,幾乎到了過街老鼠的情景。那怕在體制內的會議中,也已經不能以老的語境與方式説教佈道了。這既體現了宣導必須與時俱進,當然這裏也是新時態對宣導的挑戰 。

還有,宣導的主題開始着實迴歸到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的層面上。在以人性主導着社會品格的大潮裏,只要遠離了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這一基礎層面,任你再高蹈、再努力在老百姓眼裏也是紙牌屋,任你再美好憧景也是海市滣樓。大凡政治掛帥的宣導主題要是遠離了百姓認可的價值觀念、理想和道德規範,在這樣百姓的語境裏是那樣的蒼白無力和另類,越發激昂就越被人認為打了雞血。很顯然,跟上時代的步伐,緊貼社會求真、求實,成了宣導的第一主題。

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之核心是服務。在以市場經濟為發展模式的今天,宣導工作只要秉持服務之宗旨就佔得語境高地而俯視整個社會,就能借助於服務贏得收穫。那麼,秉持服務宗旨能讓諸多的一有關宣導工作的時代轉型之困窘都能逐一化解或邁越,從而步入一個新佳境。

【參考文獻】

周國平  《有所敬畏》        著寫於1996年。

張維迎  《市場的邏輯》      世紀出版集團  2010年

周國平  《精神的故鄉》      著寫於1996年。

奧伊肯(RudolfEucken,1846-1926)  《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1908)

王振宇張鋒強   《贏在機制》2006 東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