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工程和技術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W

工程和技術論文通用多篇

工程和技術論文 篇一

關鍵詞 職業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技術教育;人才類型;教育類型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5)01-0023-05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出版了一套有關工程教育研究的叢書,共九部,其中第七部為H.W.French所著的《工程技術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在這部著作中提出了“職業帶”的概念。本文通過對英文原始文獻的閲讀理解、“職業帶”理論及相關參考文獻的分析研究,對“職業帶”理論進行簡要介紹並根據該理論建立了“職業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示意圖模型,其目的是使該理論能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有所幫助。

一、“職業帶”理論分析

(一)“職業帶”理論模型概述

“職業帶”理論是將工程領域的技術職業範圍表示為一個連續帶,如“圖1”[1]所示。第一個三角形左側短邊表示手動和機器操作的技能與技巧;另一個三角形代表科學知識和工程原理。由一條直線表示的一個特定職業可以由斜線切成兩部分,斜線是兩個三角形共同的邊。代表特定職業的直線被斜線分割的比例表示手工技能與技術知識在不同職業中所佔的比例。

圖1中處於職業帶最左端的直線AB表示機器操作員的工作,這表明他的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的,涉及的技術知識可以忽略不計。處於職業帶最右端的直線CD表示以理論方法從事工程研究分析人員的情況,他們涉及高度的理論知識,不要求太多的實際操作能力。工程領域中各種類型的人才分佈在職業帶的不同區域和位置。例如,技術工人主要是通過已掌握的手工技能作出貢獻,其由直線E-G表示,他們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用G-F表示;可見他們的理論知識通常是有限的,本身的經驗經常與特殊的工藝技能密切相關。可以看出,如將能工巧匠都分佈在圖上,就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區域。這表示技術工人在其區域內,手工技能與需要的理論知識之間的比重也存在差異。如新合格的技工可能會處於左端邊緣;有經驗的技工更大程度與積累的知識相關,則可能處於技術工人區域的右端邊緣。

像“技術工人”區域一樣,圖1中表示“大學水平的工程師覆蓋的區域,顯示出所需的技能和理論知識比例之間也存在差異,如處於工程師區域左端和在右端邊緣線之間的差異。這源於兩個原因,首先,工程師有不同的類型;其次,對於實際需要的教育培訓程度也不一致。

對於技術人員(技術員或技術師)區域及其邊界,是介於技工活動的上限和大學水平工程師活動下限之間的工程活動範圍。技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手工業行會,實際還要早一些,而工程學位水平的學制也已存在一個多世紀了,有些國家還要更早些。中間人員或稱技術人員相對來説概念較新,五十多年來只有少數國家承認這種工作水平是工程領域的一個獨立部分,大多數國家在更短的時間裏才承認了這一點。事實上有些國家還沒有對這種水平人員着手製定教育和訓練法規,説明不同國家對技術教育是否是獨立的教育類型還存在爭議。

(二)“職業帶”理論與人才分類

職業帶是一個既連續又分區域的職業分佈理論模型,對分佈帶上各種類型的職業進行定位並顯示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兩個方面的能力結構要求,愈靠左邊對實踐操作技能要求愈高,對理論知識要求愈低;愈靠右邊對理論知識要求愈高,對實踐操作技能要求愈低。而對居於這兩類人才之間的技術型人才,則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都有比較高的要求;相對而言,對技術型人才中技術員的實踐操作技能比理論知識要求略高,而對技術師的理論知識要求明顯高於實踐操作技能。

嚴格地説,僅僅通過職業帶理論模型來表述複雜的社會人才結構和類型分佈有不夠精準的方面,特別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日益呈現明顯的綜合性、各類人才在職業帶上的重疊區域不斷變寬,專業內涵不斷深化,特別是技術類崗位對專業技術複合程度的要求愈來越高,技術人員區域在職業帶上的分佈持續向高端前移的現象,更會不斷顯露出不能完全反映時代特徵而需要研究的問題。關於社會人才結構分類、人才培養的分類以及教育的分類問題,一直存在多種不同的觀點。但從事教育的學校類型的差別應該主要通過人才培養類型的差異來反映,而人才培養的類型又應該根據社會分工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狀況來決定這一邏輯關係是始終存在的。

關於人才分類,雖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從人力資源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的主要功能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現和研究客觀規律的人才――稱為學術型人才,另一類是應用客觀規律服務於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直接為社會謀求直接利益的人才――稱為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根據不同層次或工作範圍,又可分為三類: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工程技術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以及“職業帶”理論雖然也存在需要豐富和完善的內容,但它畢竟對工程型、技術型、技能型三種類型人才的命名、分類,工作職責的定義、學歷要求、資格認定與註冊等若干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特別是在對30多個國家進行調查研究並廣泛收集資料的情況下,對容易混淆,在“職業帶”中上下重疊的技術型人才的職業分類界限、主要職責、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工作內容以及教育狀況,進行了説明和分別介紹。所以説“職業帶”理論畢竟是迄今為止能夠得到廣泛認同和比較完整的人才結構和分類理論,特別是通過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兩個方面的比例關係研究人才分類,便於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相聯繫,從而建立起反映應用型人才結構類型與職業內涵以及教育類型的對應關係。

二、“職業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與變化

各種類型的教育都是科學與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生產發展和社會分工密切相關。“職業帶”理論能體現人才結構伴隨着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變化過程。《工程技術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發表後,在中外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學者對“職業帶”理論進行研究,用這一理論來解釋三種不同類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教育培訓、發展變化及其不同特性,並不斷對其進行充實和完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反映人才結構發展變化與教育層次變化在“職業帶”上對應關係的“職業帶”示意圖,這雖然是對“職業帶”理論的充實和進一步完善,但與圖1比較,卻難達意原,本文在參考文獻[2]的基礎上通過查閲大量資料,根據原始的“職業帶”理論示意圖模型,建立了“職業帶”上不同歷史時期人才結構與教育層次發展變化關係示意圖,見圖2。

眾所周知,古代的工匠技術是一種經驗技術,這種經驗技術的傳播不是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實現,直到大工業出現前都主要採用學徒制方式培養工匠型人才,“職業帶”上的人才結構以單一的技能型為主。18 世紀 60 年代,英國工業革命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3]。在工業革命時期科學理論開始應用於工業領域,產生了將理論知識應用於生產實際的工程師。技術工人雖然重點還是掌握熟練技能,但要學會看懂圖紙,操作機器,因此,出現了專門的職業教育學校。“職業帶”上開始顯現工程師類和技術工人類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才,工程師負責產品設計和生產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技術方面的工作,技術工人負責產品製造。當時對工程師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的要求並不很高,所以這兩類人才在“職業帶”上是直接相交併形成共有的區域。

19世紀中葉以後,科學成為技術的先導,出現的新興技術已經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形成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工程師,但也有中等工程教育承擔了對技術人員(本文指技術員或技術師)的培養。20世紀,技術人員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人才類型,這是掌握一定科學理論知識並能應用於技術領域的新型人才。“十月革命後,列寧主張把第二級學校改為專業技術學校,培養完全精通本行業務的專家。1928 年,蘇聯進一步明確中等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技術員”[4],發達國家陸續將工程師在技術領域的工作交給技術員這種新型人才擔任,於是他們常被稱為工程師的助手。這時的技術教育尚處於中等教育層次。美國在1946年開始用高等教育的2年制專科培養技術員,理論知識在技術領域受到重視。理論技術的形成並不像經驗技術那樣主要來自生產實踐,而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理論知識在技術領域的應用進一步發展了現代高新技術,工程師與技術工人這兩種類型人才在“職業帶”上的交叉消失,逐漸分離並在中間出現了空隙,技術型人才就填補了這一空隙並與其他兩類人才分別形成交叉。

不少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開辦技術員學制,1965 年,美國以本科四年制高等教育培養技術師,這屬於高級技術型人才。在60年代,很多國家開始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根據《教育研究》1984年11期《世界職業教育學制研究》一文的統計數字,在世界117個國家與地區中,設置培養技術員類人才學校的有116個”[5]。説明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各國區分職業教育和技術教育,用技術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已經很普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術人員跨國(境)流動日益頻繁,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工程技術教育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認定也趨向國際化。於是成立了“國際工程聯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IEA),並舉行兩年一次的“ 國際工程會議”。“國際工程聯盟 ”包括的六個國際協議中:華盛頓協定(Washington Accord,WA)、悉尼協定(Sydney Accord,SA)、都柏林協定(Dublin Accord,DA)等三個協定主要是對工程技術教育及工程技術人員培養質量進行認定,“WA要求完成4年或4年以上大學的系統學習,而SA和DA則分別是3年和2年的高中後教育,即相當於我國大學專科[現ISCED(2011)的5級]的教育要求。WA主要從事的是工程教育,旨在培育未來的專業工程師。……而SA、DA主要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6]。這説明在20世紀下半期,技術型人才在“職業帶”上雖然仍與其他兩類人才分別形成交叉,但區域卻進一步擴大,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學歷從中等教育的高級[ISCED(2011)的3級]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本科[現ISCED(2011)的6級]層次。

由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迎來了信息時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掌握高新技術的技術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因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容易正確理解工程師的意圖並傳達給技術工人,同時,其又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能夠正確理解生產工藝、發現問題並向工程師反饋。所以技術越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高,他們必須接收系統的、高層次的且不同於科學教育和工程教育內容的技術教育。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21世紀對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學歷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7 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工程會議上,許多國家已計劃未來將要求準專業工程師(Professional Engineer,PE)的第一個學位自學士提升至碩士[現ISCED(2011)的7級] ,專業工程師須具備碩士學位正成為國際趨勢[7]。英國和愛爾蘭已將從事專業工程師職業的學歷提高到碩士研究生層次;美國證照機構也要求將碩士級教育視為專業工程師的第一個學位;而SA對工程技術師的要求也在近幾年要求提升至四年以上水平,即學士學位作為工程技術師的第一學位要求;我國也已在上海電機學院等院校試點開辦技術本科培養技術型人才,博士學位獲得者從事工程領域工作(含工程應用研究與工程設計)的已為數不少。再看技能型人才的變化,現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高層次智力技能型人才,因為原先在手工和機械操作時期,許多由普通技術工人就能勝任的設備操作和維修工作,由於在自動化運行中提出了較高的智能要求,使他們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一些應用高技術的設備,特別是自動化生產線的操作維護,也陸續改由大學專科層次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本科層次的技術型人才擔任。因此,“職業帶”上在技術人員區域不斷擴大並持續高移的同時,其他兩類人員在“職業帶”上的分佈及其對應的教育層次繼續高移,這些都反映了現代科技發展對教育和人才的客觀要求。

三、“職業帶”理論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技術型人才是發展經濟的核心。技術型人才處於社會人才體系的較高層次,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又是社會經濟運行和技術方案的具體執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技術型人才的忽視,會嚴重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成效顯著,但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總體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層次結構、基本制度、國際化程度等諸多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2014年5月2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組織編制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但要實現這些決定和規劃,不論是在理論層面或是實踐操作層面,都是教育系統和人才管理系統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

社會人才既分層次又分類型,層次區分人才知識和能力的深度,類型區分人才知識和能力的結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將培養人才的分類和教育的分類等融入整個教育體系中統一考慮;我國教育體系又是世界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人才的分類和教育的分類等還應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教育培養的人才又是服務於社會的,因此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還應與社會人才體系形成對應關係。

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高技能崗位大量產生,技能型人才在職業帶上的區域也進一步擴大並出現層次上的分化,對於普通技術崗位的技能型人才,仍可由中等層次職業教育培養,而“複合型”的高技能人才,應上升到由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複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包含兩類:一類是多工種的不同技能複合;另一類是技能與智能的複合,這類人才也可歸入技術型人才,因為他們符合技術型人才兼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特點。所以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就成為了職業帶上技能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區域,本科層次高等教育就成為職業帶上技術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區域,而且這一區域在職業帶上會繼續向右延伸。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承擔職業和技術教育的高等學校必然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改革,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轉型為培養技術型人才,轉型前後培養的人才在職業帶上都是處於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中工程型與技術型的交叉結合部分,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同屬“ISCED(2011)6級‘學士或同等學位’”[8];若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由培養技術型人才轉型為培養高技能人才,轉型前後培養的人才在職業帶上也是同處於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結合部分,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同屬“ISCED(2011)5級‘短期高等教育’”[9];因此人才培養的層次都不發生變化,但是人才培養的類型卻都要發生變化。因工程型、技術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是有區別的,轉型後必須重新按新的人才培養類型要求制定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確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和課程內容。所以對於參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學校,特別是職業技術學校和轉型的本科院校以及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院校等,首先都應找準自己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位置,準確設計自己的發展路向。

我國是宏觀控制能力比較強的國家,但人才管理中對人才的類型和層次結構研究和制度建設均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專業人員是根據專業技術職務確定各種待遇和薪酬,而目前卻還沒有處於社會人才體系重要位置的技術型人才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只是把技術員作為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最低層次,缺乏“技術員”“技術師”“高級技術師”的專業技術職務上升通道;而又把“技師”和“高級技師”不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對待,列入技術工人系列,走的是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型人才升職通道。因此“技術型人才”的獨立地位和重要作用容易被忽視,這也是影響技術型人才培養和成長的巨大障礙。

工程科技論文範文 篇二

關鍵詞:知識論,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工程知識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by the critical to positivism knowledge to build on the posi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life practice, with the ternary elemen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long the two basic questions on knowledge - what the knowledge is and how it is possible? Namely the question is the exam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d on of what kind of activiti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shortcoming about the study of previous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engineering knowledg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opular knowledge. From the posi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life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took as the descriptive knowledge, its goal and the intention is lies on the understanding world, the description the way of world existence;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took as the motion the procedural nature and the standard knowledge, its goal lies on the solution of the question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makes any" and "how does" but the engineering knowledge took as the plight knowledge, its goal lies on the artificial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in the boundary territory. The three is the different in nature, but meantime is the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hip.

Key words: knowledge theory;scientific knowledge;technical knowledge;engineering knowledge

在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的構架下,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工程知識作為科學、技術、工程相應的知識形態,由於三者本質屬性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徵。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實證主義知識論的廣泛影響,國內外大多數的學者普遍認為 :技術知識是科學知識的應用,而工程知識則是技術知識的應用。工程知識、技術知識僅被視為科學知識的“退化形式”,尤其是工程知識,根本沒有作為獨立知識形態的合法地位。本文試圖通過對實證主義知識論的批判,來轉變知識論的立場。在立足於生活實踐的知識論立場上,來對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工程知識的本質、特性加以嘗試性的研究。

一、知識論立場的轉變

近現代以來,隨着理論自然科學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方知識論經過經驗主義、唯理主義和康德先驗主義的演變,實證主義知識論逐步成為西方居於主流地位的知識論。儘管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實證主義知識論作為流派,在理論界已經風光不在,並且遭到了眾多的批判,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的主張已經廣泛滲透到公眾的意識裏,深深地影響着公眾乃至於知識界對科學知識以及人類其它知識的整體理解。

邏輯實證主義對科學知識的本性作了系統的解釋。科學知識是實證的、客觀的,任何科學命題都要經受得住實驗和事實的考驗,要符合可證實性原則,否則就是沒有意義的,是形而上學。整個科學就是一個存在意義關聯的命題集,是一個嚴密的、前後一致的邏輯體系和公理系統。由於經驗世界是統一的,因而表述經驗世界的科學語言也是統一的。正如卡爾納普所説:“物理語言是一種普通科學語言……,科學是一個統一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沒有根本不同的對象或領域,這就是關於科學統一的理論”。[1] 儘管實證主義知識論涉及的人物和思想眾多,但其根本觀點和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科學限制於經驗範圍之內,滿足於對經驗的描述和整理,只有這樣的科學知識才是客觀、確切和有用的知識。這樣,他們把知識幾乎全部等同於科學知識,並且認為它在價值上是中立的,具有工具合理性。邏輯實證主義對當時和以後的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歷史學、心理學等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按實證科學知識的模式去改造與重建各類知識幾乎成為一種潮流和時尚。

實證主義知識論從20世紀中葉起遭受了眾多學派學者的批判。其實早30年代,胡塞爾在《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一書中就指出:“歐洲危機的根源在於實證主義、懷疑論、非理性主義等錯誤的哲學思潮排擠了歐洲傳統的理性主義的精髓。” [2] 持歷史主義的庫恩、費耶阿本德等,持後現代科學知識觀的羅蒂、利奧塔等,還有科學知識社會學(SSK)的布魯爾、拉圖爾等,以及強調“個人知識”的波蘭尼等,他們各自站在自己的知識論立場上,對實證主義知識論進行了劇烈的批判。在這些思潮看來,科學是一項解釋性的事業,科學知識並非由科學家發現的客觀事實,並非科學家對外在自然界的客觀反映和合理表述,而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裏製造出來,並且通過各種修辭手段使之得以認定為普遍真理的局部知識,是負載着社會利益或受到特定社會因素塑造的。費耶阿本德認為科學本質上是無政府主義的事業,對科學的研究可以採用任何方法,各種巫術、神話都與科學一樣在文化上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任何思想,不管是多麼古舊和荒謬,都有可能改善我們的知識”。[3] 反對實證主義知識論賦予科學知識的唯一霸權。

在筆者看來,實證主義知識論的問題與缺失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

(1)實證主義的以知識論、方法論替代認識論,拒絕從哲學上對科學認識進行論證,試圖使科學免受哲學的影響。然而,在科學上排除哲學的影響並不真的表明實證主義可以不受哲學的影響,事實上它是“把方法論自身的框架先驗化了的認識論,自己現在受到了它曾經給形而上學所作的那種狂熱和荒誕的裁決”。[4] 實證主義否定形而上學本身就是以經驗主義和歸納主義為基礎的形而上學。

(2) 實證主義持一種唯科學主義的知識觀,認為科學是最恰當的人類知識的表達形式,甚至認為科學知識是人類唯一具有真理性的知識,並以自然科學的知識標準衡量、裁定人類的其它知識。人類的其它知識要麼是無意義的,需要加以拒斥,要麼就歸結於科學知識或者是科學知識的應用。

(3)實證主義在堅持肯定了科學知識的客觀性與普遍性的同時,排除了主體及其價值判斷,主張事實與價值無涉,正如胡塞爾分析歐洲科學的危機時所説:實證科學“抽象掉了作為過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體,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東西,一切在人的實踐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5] 由此,造成了科學對生活世界的遺忘,造成了人類文化的危機。

因此,要擺脱實證主義知識論的束縛,走出實證主義知識論的困境,就必然轉變知識論的立場,必須恢復被遺忘的生活世界,立足於生活實踐來展開知識論的重建。

通常,實踐被理解為人們為了獲取物質文化生活資料,滿足人類社會需要而進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感性物質活動,它作為人類實際地處理自身與世界之關係的活動過程,總是以對人與世界關係的觀念處理為範導,是在觀念地處理並處理了人與世界關係之後才得以進行的有目的的、能動的、改造世界的物質活動。[ 6] 也就是説要以人與世界關係的觀念處理為實踐的前提,然而,“在現代科學的視野中,世界展現為客觀自在的、數學化的、無限的科學世界,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構成了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對象性關係,科學、技術的認識活動,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實踐活動都是在這個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對象性結構中進行的。這樣,工程本質上就展現為:在科學活動建構的自然圖景和自然規律的框架內,遵循技術活動建構的以自然規律為前提的“怎麼做”的程序化知識,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按照數學化的方式去籌劃和改造自然、構造人工物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實現理論向現實的飛躍,實現客體的主體化,從而達到主體的目的、滿足主體的需要”。[7] 顯然,這種實踐觀在本質上同實證主義的科學觀是一致的,胡塞爾對現代實證主義所造成危機的批判,同樣適用於這種實踐觀。現代科學對生活世界的遺忘,必然也會導致這種實踐對生活世界的背離,加深文化的危機,加深我們這個世界的非人性化,從而逃避人類的責任!

筆者所主張的生活實踐是立足於生活世界的社會行動,人與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關係不再是自然主義常識觀、實證主義科學觀中的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對象性關係,即以某種觀念為先導的關係,而是境域化關係,這種關係是自明的、非預設的、非課題化的、存在論的而非認識論的關係。把實踐納入這種存在論的境域化結構中,也即生活世界之中,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所説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8] 實踐,作為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最活躍的話動,是一種探索性的、創造性的、認識的和組織的活動。生活實踐中包含着包括理論活動在內的多種認知活動,這種立足於生活世界的實踐,才是人類一切知識產生的基礎。

基於這種生活實踐的知識論立場,我們反對給知識一個抽象的、僵死的、絕對的定義,主張從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類型來探尋各種人類知識的本質與特徵。在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的構架下,從生活實踐的類型來看,科學是認識世界的活動,技術是如何改造世界的認知活動,而工程則是改造世界的造物實踐活動。顯然,這三種不同的實踐類型對應着本質上不同但又緊密聯繫的三種知識形態。

二、科學知識

通過上述對實證主義的科學觀的批判,依據立足於生活實踐的知識論立場,我們認為:1)科學活動是人類理解和解釋世界的一種實踐類型,它所產生的科學知識以追求符合客體的真理性、描述性知識為目標,因此在本質上必須堅持科學知識的實在性、客觀性與普遍性,這個問題上我們贊成實證主義知識論的主張,不贊同社會建構論者關於科學實在是由科學研究的社會過程建構出來的主張。2)任何人類的實踐都是嵌入在一定社會歷史文化之中的,科學實踐也不例外。在此我們贊同對實證主義知識論排除主體、排除價值、排除歷史文化,造成科學對生活世界遺忘的批判,主張科學知識要回到生活世界,在立足於生活世界的實踐中把被實證主義分裂的主體與客體重新結合起來。3)反對實證主義知識論唯科學主義的主張,反對將一切知識都歸結為科學知識或科學知識的應用。主張從生活實踐的類型來肯定各類知識獨特的價值。4)任何具體的科學研究實踐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時域中現實發生的,地方性的各種社會因素、實驗室情境都顯示了科學家日常實踐的鮮活性,社會建構論者深入到科學研究實際過程的微觀探究十分值得關注。但科學家如何超越情境達成“共識”,創造出具有客觀性與普遍性的科學知識?仍有待深入研究。

在這樣觀念下,科學知識呈現出如下的本質與特徵。

1、真理性

科學知識的真理性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科學知識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質;其二是指某一科學知識可能最終被證明不是真理,但它是最求真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儘管它可能被證偽。所以,科學知識的根本特徵是表徵客觀對象的客觀性質與客觀規律的,它具有可檢驗性,或者能被證實,或者能被證偽,或者能被進一步發展。

2、合理性

首先科學知識以經驗事實為基礎,所建立的理論或規律,它在經驗上具有嚴格的可重複性、可預言性。其次,科學知識的邏輯體系是嚴密的。嚴密的邏輯推理方法如經驗歸納與演繹推理是獲得科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思維方法。科學因此具有一種與天意、神啟、臆測相對立的理性。在當代,儘管經驗對一個新理論的直接支持可能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但是科學知識體系仍依賴於其堅實的經驗基礎和具有經驗基礎的背景理論的支持。

3、進步性

科學的發展趨勢一般是:後一種理論比前一種理論更仔細地更詳盡地描述或説明同樣的事實;後一種理論通過了前一種理論通不過的經驗;後一種理論對前一種理論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釋前一種理論所能解釋的一切事實,還能解釋並預言前一種理論所不能解釋和預言的新事實。隨着科學的發展,科學知識體系中,總是能進化出更具有普遍性的、具有更高解釋效用的、能更準確預言未來的理論體系。這種進步是在現實的社會歷史中發生的,社會、文化的因素在科學知識的進步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4、共享性

自然科學知識具有普遍性,其內容及其利用,具有公開性和共享性。科學知識是無國界的、無階級性的,科學理論可以被各個國家的人、各階級的人所發現、繼承和利用。但是,由於科學知識的創造與應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的情境之中的,社會的政治、法律、哲學、道德、宗教等社會意識形態會深刻地影響科學知識的生存和傳播,影響着其共享性的實現,因此,必須立足於生活實踐來具體分析。

三、技術知識

在把技術理解為知識的傳統中,長期以來,由於深受實證主義知識論的影響,技術就是應用科學的觀點在國內外學界廣為流行。 “技術就是把應用科學所得的原理和方法等用到更廣泛的實際問題。” [9]的看法十分普遍。 但是,正如D伊德所説:“西方的技術傳統是偏愛‘理論’而輕視‘實踐’的,並且將技術貶黜為應用和實踐”。[10] 由此造成了技術知識附屬於科學知識的非獨立地位,遭到了知識論研究的嚴重忽視。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這種狀況有所改變。經濟學家羅森伯格説:“技術本身是關於某些事件和活動的一組知識,它並非只是來自其他領域知識的應用”。[11] 技術史家萊頓認為,作為科學的鏡像兄弟,技術是一個“自主的、平等的組織”,它與科學的關係是“共生的、平等的和互動性的”。[12] 由此,技術知識作一種有別於科學知識的獨立體系確立起來。

站在我們知識論的立場上,顯然,現代意義上的技術知識是技術發明這一特殊的實踐活動創造出來的。技術發明活動已經從生產領域中分離出來,構成了相對獨立的、以建構技術知識為目標的人類活動。可以説,它是為了實現人類的某種目的,導向實踐的、“應當怎樣做”的程序性、規範性知識的認知與建構活動。我們將從如下方面來解釋技術知識的本質與特徵。

1、技術知識的存在形態

人們一般認為,傳統技術知識主要是以經驗為基礎的,是經驗形態的零散化的知識;而現代技術知識則主要是以現代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是理論形態的知識體系。經驗性的技術知識是主觀的、心理性的、個人的。與此相反,現代技術知識是客觀的、理論性的、社會性的。在我們看來,1)技術知識既包括理論形態也包括經驗形態,技術知識再發展,理論形態的技術知識也不可能涵蓋全部的技術知識,從而把經驗形態的技術知識排除在外。2)理論形態的和部分經驗形態的技術知識可以通過編碼成為明言性的知識,可以用文字、數字、圖像、符號表達,易於以硬性數據、公式、編碼程序或普適原理的形式傳播和共享。3)有相當多的經驗形態的技術知識,如技能、訣竅等,由於它們的存在依附於人的大腦或身體操作的技能,通常只能在操作行動表現出來,而行動如何往往又依賴於特定的情境,因此無法對它們進行編碼,由此構成了難言知識(波蘭尼稱之為“默會知識”)。這一點,與科學知識明顯不同,科學知識都是明言的,否則它不可能達到描述自然的目的。

2、技術知識的認知結構

技術知識不是對現有客觀事物的描述,但它也不是人的頭腦中先天固有的東西,技術發明不是在自然界中發現現成的東西,而是創造自然界原來沒有但邏輯上可能的東西。因此,技術知識藴含可能性,是對可能性世界的探索,技術知識的應用是可能性的實現。技術知識是人類為了某種目的,在可能世界中搜索,從而創造出來的“怎麼做”才能達到該目的的技能、訣竅、方案、程序、規則。其認識結構包括三個方面:1)確定欲實現的目的;2)在可能世界中以試錯的方式搜尋與選擇實現該目的的手段;3)對該手段能否實現目的以及手段的功效進行評價。其中,“目的”與人的慾望、社會的需求、利益及其限制相關,“可能世界”、“手段評價”則與邏輯空間、科學知識、日常經驗、已有的技術知識、生產製造能力水平、自然環境、各種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等相關,可見,技術知識的認知結構更深地嵌入到了社會情境之中,更為各種複雜的價值關係所左右。不可能像科學那樣完全地去情境、去價值,達到完全普遍性的知識,其普遍性往往表現為約定性的規範。

3、技術知識的評價原則

技術知識的評價顯然不同於科學知識的評價,實驗評判與邏輯評判構成的真理性評價是科學知識評價的基本原則,由於排出了價值,科學知識的評價與價值無涉。技術知識的評價雖然無關與對象是否相符意義上的真與假,但它仍然包含價值性評價與事實性評價兩大原則:1)價值性評價主要指:技術知識作為手段在其實際應用中,能否實現預期的技術目的?是否滿足了技術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具有正當性與公正性?負面價值有多大?2)事實性評價主要指:技術知識作為手段,在實施過程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易於現實化?功效如何?技術本身是否先進?是否可靠、穩定、耐用?各種(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成本代價有多大?效益如何?等等。

4、技術知識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技術知識無法構成像科學知識那樣統一的、嚴格按照內在邏輯關係展開的普遍知識體系,這並不是因為技術知識不夠成熟所致,而是其本性使然。我們可以把技術知識分為如下層次:1)技術理論原理(通常稱為技術科學);2)技術規範;3)技術項目的工作原理;4)技術方案;5)工藝流程;6)操作規則;7)訣竅與技能。第一個層次與科學知識聯繫密切,具有科學知識一樣的普適性,它是將因果關係轉換成目的-手段關係,也即科學知識轉換成技術知識的中介;第二個層次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約定,對於受該規範制約的技術活動而言,具有普適性;第三個層次進入具體項目,其工作原理的構思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往下的層次特殊性越來越強,直至難言。可以説,這些層次從上而下,技術知識的普遍性、明言性、社會性不斷減弱,特殊性、難言性、個體性不斷增強。

5、技術知識的社會性與地域性

技術知識的社會性與地域性不僅體現在它的應用所產生的社會功能上,而且也體現在它自身的內在建構上。我們認為社會建構論者的研究進路與方法,其實更適合用於技術知識建構的研究。關於技術知識的社會功能已有大量成果,不再贅述。

三、工程知識

長期以來,由技術與工程不分,人們往往把工程視為技術的應用,工程知識也自然視為技術知識的一部分,實證主義者更是把工程知識、技術知識都視為科學知識的“退化形式”,工程知識根本沒有作為獨立知識形態的合法地位。近年來,這種狀況發生了改變。正如沃爾特文森提(W. Vincenti)所説:“以前我們將工程看作是科學的婢女,以為工程只是應用科學的發現,現在是我們改變這種看法的時候了”。[13] 在中國學界,自從李伯聰提出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以來,工程在哲學研究中逐步獲得了合法地位,相應,從知識論的角度把工程知識作為獨立的知識形態來展開研究已經提上日程。

按照生活實踐的知識論立場,我們進一步把工程造物活動規定為:為了滿足社會的某種需要,在集成科學、技術、社會、人文等理論性知識及境域性經驗知識的基礎上,在經濟核算的約束下,調動各種資源,在特定的空間場域和時間情境中,通過探索性、創新性、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社會建構過程,有計劃、有組織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實踐活動。顯然,工程實踐的根本目的在於建造人工物,而不在於工程知識本身的創造,工程活動本質上不是創造知識的活動。工程知識在此僅僅是作為實現工程目的的手段、環節、要素而被創造的。因此,從本質上説,工程知識不是工程活動的目的,而是實現工程目的的手段,它的創造由目的決定,是中介性的知識。具體來説,我們認為工程知識具有如下的本質特徵。

1、工程知識的獨特性與地域性

工程知識的獨特性與地域性來至於工程本身的獨特性與地域性:1)任何現實的工程活動總是意向着某個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的。正如陳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項目是強對象化的,有其特殊對象。…… 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對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鐵路工程、南京長江大橋建設工程。”[14] 嚴格地説,工程幾乎沒有可重複性。2)在英文中,動詞Engineer就包含着謀劃、獨創的意思,工程師們(Engineers)所做的事情一般來説是Ingenious (有獨創性的)。“獨創性”(Ingenuity ) 和“工程”(Engineering) 具有相同的拉丁文詞根。3)這種特定的人工物總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之中的,這些特殊的地域性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環境約束條件,而是工程活動的內在要素。因此,工程知識的建構必須充分反映這些獨特性與地域性。

2、工程知識的綜合性、具體性與可靠性

從知識的性質看,工程知識既不具有純粹的科學性質、技術性質,也不具有純粹的社會性質、人文性質,而是眾多種類知識的綜合集成。工程知識要集成多種自然科學知識、技術知識、技術發明、技術訣竅,但不能僅僅是它們的單純應用或集成,還必須集成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歷史學、人類學、心理學、文化學、美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等多種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但是,工程知識僅集成這些知識還不夠,還必須集成相關的已有經驗,尤為重要的是,必須集成工程本身的獨特性與地域性所帶來的具體的情境性知識與經驗。這就要求工程知識的建構不僅要有高度的綜合性,而且還必須具有深入細微的具體性與可靠性,正如皮特所説:“工程知識被證明要比科學知識更加可靠。” [15] 否則,不僅不能確保工程的成功完成,往往還會造成重大損失。集成並不是上述各種知識、經驗的簡單堆砌,而是把它們有機地結合並轉化為與當下工程現實情境相符合的,可行、可靠、可操作的方案、方法、工藝、程序、規則、規範、指南。

3、工程知識的複雜性與協調性

在工程活動中,掌握和創造工程知識的主體具有十分複雜的構成:它包括決策者、投資人、企業家、管理者、工程家、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技術人員、經濟師、會計師、工人等等。我們把直接參與到某項工程行動中來的人員總體,稱之為工程共同體。這些工程共同體的成員以自己原有的專業知識,參與到某項工程中來,由此決定了工程知識總體構成上的複雜性。在工程的決策、設計、實施操作、運行、評價、管理等行動過程中,共同體的成員各施其職,各顯其能,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在工程展開的具體情境中,他們之間必須通過交往行為、規範調節行為來進行溝通,消除觀念上、利益上的衝突與矛盾,達成目標認同、行動協調、緊密配合、利益共享,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由此又決定了工程知識還應包括修辭、商談等促進交往溝通的協調性知識。

4、工程知識的情境性與現場發生性

工程開展的地域性與情境性,決定了工程知識的情境性與現場發生性,主要表現為:1)現場發生性,它指的是由具有一定知識經驗儲備、帶有一定的工程意圖的工程主體,或者説處於以往歷史形成的情境之中的工程主體,與工程活動發生的具體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當下產生的明言性和難言性的經驗、知識。它們不是預先既定的、現成自在的,而是隨着工程行動者的出場、造物行動的發生才湧現出來的;2)主體間性,地域與情境條件不僅是工程行動主體與客觀自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是工程共同體內個體之間交往、溝通、爭執、協商的結果,任何個體雖然都從自身出發,存在視界的差異,正是主體之間的交往行為帶來了視界的融合,形成了對工程行動共通共識的主體間性的情境性知識;3)境域約束性,地域與情境條件一旦產生,又與工程行動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儲備相結合,共同構成約束工程行動者視界及行為的境域性知識與經驗;4)隨機的變異性,地域與情境條件構成因素的不確定變化,都可能帶來它的隨機變異。它會隨着工程行動的展開而不可完全預期地發生着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工程的行動變化。工程知識也必須具有這種隨機變異性,才能確保工程的成功。

5、工程知識的難言性與不可複製性

把工程知識與科學知識、技術知識相比較,它更是難於形式化、體系化的零散知識。工程知識中綜合集成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可以進行編碼,屬於明言性知識。具有普遍性的各種理論知識,在工程知識的集成中,它們必須轉化為情境性的特殊知識,才能在現實工程中發揮作用。但大多數在工程中隨機發生的情境性知識是難於編碼的,屬於難言知識,與技術知識相比,它的難言性更為突出明顯,這正是工程知識的一大特點。例如,一個人擁有再多的明言性的工程知識,只要他不進入到現實的工程實踐之中,不掌握難言性的情境性知識,他就難以對工程有實際作用,人們甚至會説他不懂工程。工程知識的難言性、獨特性、地域性等特徵決定了它的難以複製性,致使它不能共享,更不能直接移植,簡單套用。

6、工程知識的優化性與評價的多元性

圍繞工程目標,必須通過設計對工程知識進行優化。但是,優化並不意味着最優化而是滿意化,因為從理論上講最優化必須建立在所有實現工程目標的途徑方案都完全已知,每一種方案實施後產生的後果影響都能完備預期,評價方案及後果影響的標準都完全一致等這三個必備條件的基礎上。但是,在現實的工程活動中,價值標準的多樣性,各種人羣、組織在觀念、利益上的衝突與矛盾等等,都決定了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評價標準;而認識水平、能力、精力的有限性也決定了不可能搜尋全部的方案和預期所有的後果影響。因此,工程知識的優化不可能有“最優解”,只可能有“滿意解”、“妥協解”。現代工程的發展顯現出兩面性的特徵,它在造福於人類的同時,又為人類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負荷着價值。因此,必須要從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科學技術的、人文的、審美的等眾多維度的對工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工程知識中必須把多元性的評價知識作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卡爾納普.語義學引論[M].哈佛大學出版社,1961.22..

[2] [5]胡塞爾.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M].張慶熊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71.

[3]費耶阿本德.反對方法[M].周昌忠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2.24.

[4]哈貝馬斯.認識與興趣[M].郭官義,李黎譯.上海: 學林出版社,1999.35.

[6]王炳書.實踐理性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59.

[7]鄧波.讓科技與人文在工程中融合[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12).

[8]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1 版)[M].第l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9]吳大猷。吳大猷科學哲學文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269.

[10]陳凡。全球化時代的技術哲學[M].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3.

[11] N.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43.

[12] [美]希拉賈撒諾夫等.科學技術論手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130.

[13]W. G. Vincenti.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M]. Baltimoroe:Johns Hopking Press,1990.

工程科技論文 篇三

積極實踐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性

在前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學中我們對生物技術中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中的重點知識、原理和操作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聯繫起來,並輔以形象的比喻。這樣做既能把複雜的操作步驟和枯燥、抽象的原理變得形象生動易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又能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生物遺傳物質DNA重組過程中,DNA分子的切割與連接是最基本的操作,所有這些操作均由一系列功能各異的工具酶來完成。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能夠把大的長的雙鏈DNA分子切割成單個的基因片斷;而DNA連接酶能夠把DN斷重新連接在一起。課堂中我們非常形象地將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稱為“剪刀”,而把DNA連接酶比喻為“縫紉針線”,生物學科學家則是手藝高超的“時裝設計大師”,從而奉獻給世界一個又一個新的DNA分子。這樣就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理解和掌握了工具酶及其在基因操作中的重要作用。

巧用多媒體和視頻,豐富教學內容

現代生物技術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和前沿技術,涵蓋內容廣,新的生物技術層出不窮,新的科研成果不斷出現。在課堂教學中,除要適時選擇和引入精美的圖片外,還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對於一些較為抽象和難理解的教學內容引入相關的FLASH動畫和視頻來加強教學效果。例如,基因工程中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獲得目的基因時,只有當PCR反應進行到第三個循環時才能真正獲得第一個靶基因雙鏈DNA;該反應還涉及聚合酶酶促作用、特異性引物引導以及其他多種反應組成成分。課堂中單純用語言講解較複雜和困難,也很難讓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精心製作了相關內容的FLASH,模擬生物體內DNA複製過程,結合PCR反應的三個典型步驟:高温變性、低温退火、適温延伸,生動地演示了脱氧核糖核苷酸按照鹼基配對原則在引物引導下和DNA聚合酶酶促作用下以母鏈為模板延伸的過程。該FLASH內容時長8分鐘,引物與模板鏈結合的位置、新鏈延伸的方向和終點等都得以清晰的説明,有效地闡明瞭PCR體外擴增目的基因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種組成成分在反應中的作用。FLASH中動畫形象生動、簡潔精彩,極大的加強了教學效果。此外,在講到現代生物技術製藥發展方向和最新進展時,我們通過搜索現有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了近年國家“863”、“973”計劃項目成果展覽會等視頻資料,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我國生物技術領域前沿的專家學者們的研究課題及研究思路得以接觸和了解,從而搭起書本理論通向現實科研的橋樑。

發揮互動式教學優勢,倡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能力

在製藥工程專業生物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採取了課堂提問、預留小問題、及課堂討論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其中,我們尤其注重在教學中組織和開展課堂討論。具體形式為在完成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酶工程教學內容後,把學生分成小組(每小組2-4人),各小組自主選擇主題,利用課外時間到圖書館查閲生物技術製藥方面的專業著作,或利用網絡資源查閲學術期刊。在此基礎上經小組內部討論分析後,整理撰寫成課堂討論書面作業和製作成多媒體(PPT)課件,並且在課堂上要面向全班同學和老師進行彙報和講解,彙報時間8-10分鐘,之後還有3-5分鐘的討論和質疑階段。為了有效開展課堂討論,通常我們會提前1-2周把課堂討論活動佈置和安排下去,以留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去查閲資料和準備作業。在此期間任課教師會對各小組準備中遇到的各類具體問題進行解疑,還會專門在課堂討論進行前的2-3天,逐一檢查各個小組的多媒體制作和完成情況,並就其PPT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予指導和修改。在上述教學活動中,雖然任課教師未親自講課,但為了充分利用好課堂討論這個教學環節,不能讓其流於形式,任課教師往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和時間去組織和協助學生。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幾屆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學生對生物技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通過課外查閲文獻資料、小組討論、分析問題、整理報告一系列過程也切實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動手、歸納問題、總結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系統能力。教學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能力、演講口才和反應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因此在教學中適時採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值得繼續加強!

結合實踐、強化實驗教學

實驗部分教學是該門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在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實驗教學中主要通過強化基礎實驗部分和選擇綜合設計實驗,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在促進和加強學生對理論教學中的重要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實驗室內完成的多是驗證性實驗,要讓教學和生物製藥實際相結合,還應該讓學生走出實驗室、走出校門,到生物製藥企業中去親自感受和了解生物技術製藥的發展現狀。因此,在完成實驗室的實驗教學之外,結合製藥工程專業總體實踐環節,學院通過多方溝通和聯繫,與渭南美邦生物製藥、綠盾生物製藥等幾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教學合作關係,讓學生深入廠區和生產車間去參觀和學習。教學實踐表明:實驗室內設計實驗和校外參觀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既能培養學生紮實的基本生物技術操作技能,同時又讓學生充分了解了當前社會生物製藥企業的規模化生產模式,這對於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畢業後的就業選擇都有極大幫助。

建立有效反饋機制、保障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

上述,我們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進行了探索和改革,並身體力行。但學生對具體教學效果的反響如何,教師真正理解學生期望的教學方式嗎?理解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3]。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因為教學任務重、課時有限,僅限於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而無意中忽略了去徵求或收集學生對這門課的建議和意見。這就不利於授課教師在長期教學生涯中切實有效地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並建立了以下溝通渠道:①教學伊始就將授課教師的具體聯繫方式(包括電子郵箱信息)提供給全班同學,鼓勵大家在課內或課外就遇到的問題和老師積極溝通和交流;②每一大節課第二小節課的最後5-10分鐘留給學生,便於部分學生就某具體問題和老師進行交流和討論;③完成全書主要章節教學內容一半及授課即將結束時,由學生以匿名的形式對教學環節中不足之處或值得發揚的地方寫出書面意見和建議,由班幹部於課後統一收齊後交給任課老師,便於教師進一步改進該門課程的教學。通過以上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意識得到明顯加強,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及時響應,因而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大大加強。由於及時採納了學生的建議,老師和同學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係,該門課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提升了學生對製藥工程專業整體的滿意度。

要深入科研一線、跟蹤文獻報道,切實補充和更新專業知識

工程和技術論文 篇四

關鍵詞:過程論;動態過程;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哲學

一、作為動態過程的技術

美國技術哲學家米切姆區別了四種類型的技術概念,即作為客體的技術,作為過程的技術,作 為知識的技術以及作為意志的技術。關於作為過程的技術,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師注重製造的 一面,社會科學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傳統的人類活動就劃分為製造和使用兩類。工程師認為 技術的基礎內容是發明和設計[cd2]製造的原初意識,社會科學家則認為是生產和實用,技術 的社會應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經把技術理解為包含發明、設計、生 產、使用的不同階段的過程。

東北大學遠德玉教授是國內較早探討技術本質的學者之一,1981年11月,遠德玉教授參加在蘇 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技術史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技術是一個過程[cd2]略論技術史與技術 論研究》,首次提出了技術過程論的觀點。1982年,遠德玉教授在《技術是一個獨立的研究對 象》一文中提出,把技術列為科學的一個層次是不妥當的,需要從技術的角度來研究技術與社 會、生產、經濟、哲學的關係[2]。1983年,遠德玉教授又提出,技術是一個人類實 踐的動態過程,技術在人類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才體現出自己的面目[3] 。1984年10月,遠德玉教授向第三屆全國技術史會議提交了題為《歷史中的技術》的論文,分 析了原始時代、工匠時代和近代技術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點,提出技術概念是一個歷史 性的範疇,它本身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人們對技術的不同理解,是由於技術形態的不同引起 的;不同時期人們側重於技術的某一形態,便產生了不同的技術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論技 術》一書中,他進一步論證了技術是一個動態過程的思想,並把技術是一個動態過程作了三方 面的概括:技術是從無形技術向有形技術轉化、從潛在技術向現實技術轉化的過程,是技術軟 件與技術硬件在動態過程中的統一,是知識、能力、物質手段不斷更新的過程[4]。 2003年,在《技術過程論的再思考》一文中,遠德玉教授對技術是一個過程又增加了一條概括 ,即技術是目的與手段在動態過程中的統一。目的性在技術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相應 的手段也在變化,由此才有技術形態的變化[5]。

關於技術是一個過程的思想,是理解技術本質屬性的關鍵。在《過程論視野中的技術本質》 一文中,筆者從技術目的實現的過程性與技術形態轉化的過程性兩個方面作了分析[6] 。一方面,目的性是整個技術系統發展的動力,是支配技術各要素的靈魂,技術的目的性指 的是人們有意識地把某種自然對象轉變為受人影響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對象,使 技術 成為變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術本身就是目的。在技術逐漸成為滿足人們需要的物品的 過程中,技術目的性也逐漸地得到實現,即技術目的的實現也是一個過程。另一方面,技術目 的在技術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技術目的的變化就會導致技術手段的變化,由此產 生技術的不同形態。由潛在的知識形態的技術到現實的物化形態的技術的轉化過程,就是技 術的目的性具體化的過程:從抽象的技術目的性轉化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並進一步轉 化為符合特定經濟性和社會性的目的性。

從過程論的角度看,技術本來就是表現為多種形態的,諸如知識形態的技術與物化形態的技術 ,有形的技術與無形的技術,潛在的技術與現實的技術,一品技術與多品技術,等等。技術形態 的轉化就是它向生產力的轉化過程,也是技術本身的不斷完善化過程。由主觀技術構想、創 意而產生的技術發明是技術的初始形態,必須經過設計、試製和試驗加以客觀化、物質化,才 能納入到生產勞動過程中去,成為現實的生產技術。而單一的生產技術仍不能實現技術的最 終目的,因為它只能完成產品生產的一部分或一個環節,必須有許多與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產 技術才能形成產品和服務;只有多種生產技術的綜合,即完成生產技術的體系化或形成產業技 術,才能實現技術的最終目的

[7]。

二、技術發明與技術創新

從技術動態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術活動並不僅限於技術發明,它至少包括兩部分的 內容,其一是技術發明活動,即技術知識的創造、積累,科學知識的拓展;其二是技術創新活動 ,即把技術發明活動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技術的目的性。這兩部分內容對於技術活 動來説是互補的、缺一不可的。實際上,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也會伴隨着技術發明的出現,這樣 的技術發明仍可申請專利,而且其應用於技術創新過程的時滯也許更短,因為這種發明是更加 接近和適合市場需要的。因此,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完整地理解歷史上和現實中的技術。正 如 英國牛津版《技術史》一書的主編t·i·威廉斯在該書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們不能把 技術的發展與管理部門和工會的作用分割開來。在當代,曼哈頓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實現,代表 了技術發展的頂峯。但是,公正地説,這些成就既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以精湛的技術能力工作 的結果,同樣也是這些極為複雜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勝利[8]。

熊彼特最早對“發明”與“創新”進行了區別。他認為,企業家的職能是把新發明引入生產 系統,創新則是發明的第一次商業化應用。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的應用,那麼它在經濟 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實行任何改善並使之有效即創新,是同它的發明完全不同的一個任務, 而且這個任務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發明創造同技術創新相區別,被認為是熊彼特的 重大貢獻之一。日本學者森谷正規認為,創新與發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為從20世紀40 年代至60年代的技術發展,包含創新與發明兩方面的內容。作為這個時期標誌的創新是眾多 發明的產物,一系列革命性的發明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動力,掀起了滔滔不絕的技術創新的洪流 [9]。我國理論界也探討了技術發明與技術創新的區別。陳昌曙教授與遠德玉教授 合著的《技術選擇論》一書,較早地初步區分了技術發明與技術創新,提出企業技術活動的中 心環節,是如何把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並實現經濟增長,即做到技術創新。他們認為, 技術發明是技術創新的一個環節,而不是技術創新的全部和實質。技術創新是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市場分析和管理決策等相互交錯的全過程,是把發明應用於生產並實現經濟增長 的全過程,是過程創新[10]。陳文化教授則把技術發明比喻為“雞下蛋”,把技術創 新比喻為“孵小雞”,認為技術創新是“孵化企業”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孵化出企業,才能實 現科技與經濟的一體化;相反,如果把創新等同於創造,就是閹割了創新的本質和靈魂,其結果 又會退回到科技與經濟相分離的老路上去[11]。對技術發明和技術創新進行的這種 區分,其意義在於指出了技術(經濟)活動包括的豐富內容不僅僅侷限於技術發明,事實上停留 於技術發明的技術活動是不能為一國或一地區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的,技術活動還有其更為 重要的一面,即技術創新。由此必然會合乎邏輯地過渡到技術創新的研究,因為技術創新實質 上就是在技術原理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的技術形態轉化過程。

就目前所見到的技術史方面的著作來看,重點是研究技術發明,弄清哪些人在什麼時候用什麼 方法發明了什麼新技術,而且對做出過發明的人物生平進行較為詳細的敍述。這種研究是很 必要的,因為只有從這些發明家身上總結並吸收更多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有利於我們在今天 和 未來的實踐中做出更多的發明來。然而,僅有這種研究又是不夠的。從過程論的角度看,只有 深入到技術創新的內部,揭示技術創新活動的規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術過程,因為在當代社 會,發明家的創造性成果只有經過技術創新主體的創造性活動,形成技術商品而直接被最終消 費者所使用和體驗,技術發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術發明物的價值才能得以展現,才能實現技術 的現實過程。在這種意義上,技術創新成為唯一能夠揭示技術存在的方式,人們正是通過對技 術創新的每一個階段或環節的具體把握,才能領會技術的真實含義。不弄清技術創新問題,就 談不上真正理解技術的本質問題;脱離對技術創新過程的理解進行的有關技術本質和意義的 探討,也是缺乏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活力的[12]。

三、技術創新研究的新範式

從過程論的角度看,技術創新的內容可以理解為技術本身的、經濟的以及管理的創新的結合 。技術創新首先是技術本身的過程創新,包括技術本身的不斷完善化過程,又包括該項技術同 相關的一系列技術結合實現體系化的過程;其次是經濟的過程創新,包括一系列的經濟決策與 經濟行為的創新;再次是管理的過程創新,它使得生產過程中技術的諸要素、生產力的諸要素 得以完善地組織、協調、平衡和配置,實現生產經營系統在功能和結構上的整體優化。三種 創新在技術創新的不同階段,所起的作用和側重點是不同的。技術的過程創新在創新的開始 階段比較強,隨着創新過程的發展,技術的創新內容呈現弱化趨勢,而經濟的和管理的過程創 新則呈現日益強化的趨勢。只有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技術成果的商品化,使技術變為直 接生產力[13]。由於技術創新是一種呈現為某些階段性的連續的漸進過程,因而研 究不同階段的創新特徵、內容和方法,對於人們弄清技術創新的規律和規則,並按照這些規律 和規則進行創新,從而縮短從發明到商業應用的時間,都是極為有益的。正因如此,遠德玉教 授積極倡導進行技術創新的工藝性研究,並提出了創新工藝研究的課題,包括如何對技術的、經濟的、管理的三類過程創新的結合及其階段性的研究,如何認識創新的內容隨着創新階段 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特點、規律,如何探求創新過程中不同階段所採用的創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過程論的思路,技術創新研究的新範式逐步得以形成。這種新範式以技術創新的經濟學 研究、管理學研究、技術學研究、政策學研究等為基礎,認為技術創新既不是純經濟學範疇 ,也不是純技術學範疇,更不是純管理學範疇,它是經濟與技術相互結合的,既具有經濟特徵又 具有技術特徵的技術—經濟範疇。在實現技術與經濟的結合過程中,管理起着關鍵性作用。 從企業來看,技術創新是把發明成果創造性地應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使之向產品化、商品化不 斷逼近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生產函數的多次轉移,技術在形態上的多次改變,最終成功地 把創新產品推向市場,並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才是完成了技術創新的一個週期。技術創新一 開始就是技術實踐、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實踐結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技術 實踐、生產經營實踐與管理實踐的三重屬性。儘管在整個技術創新實踐活動中的不同階段, 上述三者的表現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構成現實的技術創新活動;而只有三 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使技術成果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為企業帶 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技術創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線性思維的誤區,需要充分把握技術創新 過程的非線性作用機制,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各種途徑對已有的技術創 新活動進行必要的認識和總結,從中發現不同創新活動在其實施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以及遇到 的具體問題,從而根據這些創新活動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預見現實技術創新過程可能遇到的 不利情況,以便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加以特別注意,減少技術創新活動的盲目性。把技術創新看 做是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社會化過程、產業化過程和商品化過程,是技術創新 研究視角改變和研究新範式得以確立的方法論基礎,也是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同經濟學的和 管理學的技術創新研究區別開來的標誌。

劉則淵教授在《試論中國技術哲學的東北學派》一文中指出,以陳昌曙教授為代表的技術哲學專家在20多年的研究歷程中逐漸形成了中國技術哲學的東北學派,他們基於技術本質、特 徵、體系、結構以及相關範疇的哲學分析,並把這種哲學的分析應用於技術選擇的現實活動 。其中,技術創新哲學理論是技術哲學東北學派的突出成果,它基於《論技術》中關於“技 術是一個過程”的觀點,把技術創新看做是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社會化過程、產業化過程和商品化過程,率先提出“技術形態的過程創新”思路,在技術創新實踐中實現技 術、經濟、管理三方面的過程創新[14]。這種評價從過程論的視角來看,是比較中 肯的。

四、技術創新哲學研究的新進展

技術創新哲學的興起和發展,本質上反映着技術創新對哲學發展的影響。在這裏,技術創新哲 學並不是從最普遍的哲學或“元哲學”中發展派生出來的,而是從技術創新研究和實踐提出 的問題中引導出來的;同樣,也不是技術創新研究需要有哲學轉向,而是哲學研究需要有技術 創新的轉向。從哲學的視角研究技術創新,就是要對各有差異的技術創新實踐中遇到的帶有 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哲理性的思考,從中揭示技術創新的本質規定和基本特徵,探討影響和制約 技術創新活動的根本因素,研究促進技術創新的能力與動力機制,以便為技術創新實踐及其理 論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

就國內學術界對技術創新哲學的研究來看,陳其榮教授在對不同的技術創新觀點進行歸納、比較後,根據實踐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哲學角度把技術創新界定為“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 在創新環境條件下通過一定的中介而使創新客體轉換形態、實現市場價值的一種實踐活動” ,並説明了技術創新的五個基本特徵,即創新性、實踐性、社會性、歷史性、不確定性[15]。肖信華以範式思維方式為研究方法,從技術創新的特點、機制、方法、途徑等研究入 手,對技術創新的哲學理性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討,並提出了技術創新的三對範疇,即必然 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形式與內容[16]。夏保華教授則呼籲自然辯證法學者 應特別着力於進行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併為發展一門技術創新哲學而努力。他還開列了關 於技術創新的本質、客體、活動、主體、動機、知識、條件、方法等八組哲理性問題[17],並探討了作為哲學範疇的技術創新,認為技術創新是一種在人與自然、

人與人、自然 與自然之間展開的由新技術構思到新技術物品生產的創新性社會活動價值系統[18] 。宋海龍以明代中期以後中西方火藥、火器理論及技術的發展為例,討論了哲學思想對技術 創新的影響,認為哲學思想通過影響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意識、創新題目的選擇、創新方法 的設計以及創新成果的理論解釋等渠道,滲入技術創新的全過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實驗為 基礎的實證主義哲學對於技術創新具有積極意義,中國“經世致用”、“天人合一”等傳統 哲學思想對於技術創新具有消極影響[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 東北大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自1993年獲得科學技術哲學博士學位授予 權以來, 遠德玉教授和關士續教授就開始招收“技術論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 先後指導完成有關“技術創新主體”、“技術創新的制度安排”、“產業技術生態化”、“技術創新的歷史階段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整 合”、“基於信息過程的技術創新研究”、“技術創新的契合模式”、“企業技術創新的多 層次分析”、“產業技術範式的演化分析”、“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的歷史與實踐分析”、“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it企業的知識管理與技術創新”、“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流動分 析”等14篇博士論文, 另外陳昌曙教授、陳凡教授和婁成武教授分別指導其博士生完成了技 術創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學位論文, 內容涉及企業持續技術創新的結構、技術創新組織及 其演化、企業孵化器創新功能及其實現機制、企業形象及其創新、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創新 系統中的多主體合作及其模式、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模式。 這些博士學 位論文的選題與完成, 均以過程論作為方法論指導, 從不同的層面深化了技術創新哲學的研 究, 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如今,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博士點仍然繼續招收“技 術發明與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哲學”方向的博士生, 並就高新區自主創新、技術創新的 價值取向、技術創新柔性激勵機制、技術創新過程的協同創造、技術創新文化等內容展開哲 學方面的研究。 這些研究也是以過程論為方法論的, 正如李宏偉博士在自己的學位論文的 致謝辭中所説的, 過程論思想已經上升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哲學觀念和思想方法, 成 為貫穿論文始終的思想基礎[20]。

參考文獻:

[1]米切姆 c. 技術哲學[j]. 科學與哲學, 1986,(5):100.

[2]遠德玉,吳明泰。 技術是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n]. 中國自然辯 證法研究會通信, 1982-02-10.

[3]遠德玉。 關於技術本質屬性的探討[j]. 方法, 1983,(試刊):69 -75.

[4]遠德玉,陳昌曙。 論技術[m].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 .62-64.

[5]遠德玉。 技術過程論的再思考[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 過程論視野中的技術本質[j]. 遼寧教育行政 學院學報, 2005,(10):72-73.

[7]遠德玉。 產業技術界説[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2(1):22-25.

[8]辛格。 技術史(第5卷(下))[m]. 陳凡,譯。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 大學出版社, 1993.13.

[9]森谷正規。 日本的技術[m]. 徐鳴,陳慧琴,譯。 上海:上海翻譯 出版公司, 1985.3.

[10]陳昌曙,遠德玉。 技術選擇論[m].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1.10 7-108.

[11]陳文化,劉華容。 技術認識論:技術哲學的重要研究領域[a]. 工程 ·技術·哲學[cd2]2002年卷中國技術哲學研究年鑑[c].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 2.115.

[12]易顯飛,張揚。 技術哲學應首先關注技術創新的哲學問題[j]. 長沙 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1):18-20.

[13]遠德玉。 技術創新的工藝性研究[j]. 自然信息, 1992,(增刊):3- 6.

[14]劉則淵。 試論中國技術哲學的東北學派[a]. 工程·技術·哲學[cd 2]2001年卷中國技術哲學研究年鑑[c].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1.134-141.[zk) ]

[15]陳其榮。 技術創新的哲學視野[j].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1):14-20.

[16]肖信華。 技術創新的哲學理性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0,17 (7):132-133.

[17]夏保華,陳昌曙。 簡論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j]z 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17(8):18-21.

[18]夏保華。 論作為哲學範疇的“技術創新”[j]. 自然辯證法研究, 2 005,21(11):53-57.

工程科技論文 篇五

1.1工程中熱能與動力工程的概述從表面意思上可知,熱能和動力項目主要研究的對象是熱能的轉換。其涵蓋很多的內容,比如冷凍冷藏以及能源項目等九大類項目。我們國家目前的該項研究主要集中在熱能和動力的互相轉換等上面,而且在這方面也獲取了非常多的成就,跨越很多的學科,像是機械工程等。站在現實的層面上來看,這類項目的發展有着其自身的特點,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電廠熱能項目。站在另外的層次上來看,當前時期熱能和動力項目探索工作的重點是自動化。在這個研究中最為關鍵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項研究內容是工程物理項目。目前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深入,而且也缺少專門的工作團隊,因此國家要對鍋爐熱能的轉換、空調製冷、流體機械與自動控制的方向等相關專業人才進行重點培養。與此同時,熱能動力工程作為當今時代動力工程基礎工程之一,其主要方向為將能源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

1.2熱能與動力工程中鍋爐的相關概述燃氣鍋爐的電器控制以及外殼部分有機組成鍋爐,而燃氣鍋爐外殼有機組成馮芬亦包括面殼與底殼兩方面。通常情況來説燃氣鍋爐底殼主要組成成分為主熱交換器以及三通閥和板式的熱交換器,還有電控盒以及燃氣閥、輪迴水泵、膨脹水箱等,其經過底殼連接主要作為整體而存在,且底殼可連接固體牆體,防灰塵以及防風等各類保護的作用是鍋爐面殼主要功效。鍋爐最重要的一個硬件部分為燃氣鍋爐的電器控制,對地暖温度的探測器、燃氣閥與輪迴水流、風壓開關、風機、輪迴水泵、燃料燃燒等裝置有效運行進行控制是其主要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多的方式是電腦控制方式,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方法對於温度的掌控更為合理,而且還能夠平衡燃燒温度。

二、熱能與動力工程存在的問題分析早在商周時期

2.1熱能與動力工程中工業爐的應用發展分析對於工業生產來講,工業爐的地位非常關鍵。在早些時候,工業爐一般是經由燃燒材料的方法來提供熱能。在這種過程中,人們發現此種方法雖然能夠帶來熱能,但是也會對我們的環境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隨着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發現可以通過工業爐來實現電和熱的有效轉化。目前熱能相關的研究工作在不斷開展,而且鍋爐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經可以使用電腦控制鍋爐,這就在無形中將能量的利用率顯著的提升了。當前鍋爐有兩大類型,分別是推鋼型的和步進型。這兩者的差別是它們的輸送材料方法不一樣。

2.2熱能項目中風機面對的問題鍋爐設計風機的目的是為了壓縮並且運輸氣體,也就是説把機械能合理的變化為動能。當設備運行的時候,風機能夠將有關的氣體運輸到特定的設備中,它的功效比較顯著。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獲取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人們對於能源也更為需求,有關能源生產單位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就應該切實的提升鍋爐的工作總量。正是因為不斷的增加其活動量導致風機因為長久的運轉而發生破損,一旦破壞就會影響到設備的正常運行。所以必須變換風機的工作模式。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事項,葉輪本身結構非常複雜,在其測量温度的時候外在要素會對它的工作產生一定干擾。對於這個問題當前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法。雖然如此,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為採取熱能與動力工程已研發出的相關軟件可從多種方向對風機葉片燃燒的速度進行有效測定,且可對數值進行二維模型的模擬,通過此創建來對網格進行有效劃分,之後採取求解器對網格輸出、所需結果進行有效求取,最終獲取較為準確的一些模擬結果。

三、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廣泛運用了所取得的科技創新

3.1燃燒控制良好的環境。頂層設計的聯合行動,為各省市的行動給出了明確的方向。科技部、文化部聯合召開部際會商議定書籤訂儀式暨第一次工作會商會議,推出11項具體措施指導我國科技與文化融合工作的開展,其中包括聯合研究、制定並《國家科技與文化融合聯合行動計劃》,聯合認定“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基地”,為區域性科技部門與文化部門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動力。科技部明確表態,今後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優先啟動數字、信息、網絡等技術在公共文化與新型文化產業領域中的集成應用的科技項目,並在國家科技與文化聯合行動中給予優先安排;在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中設立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研究方向並給予重點支持,等等。這些政策是地方實施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必需條件,對地方調整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科技型文化產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3.2大力推進科技與文化融合。文化的進步需要有科技的支撐和鋪墊,要實現文化產業的繁榮與進步,必須大力推進科技與文化融合,才能放射出文化產業燦爛的光彩。為此,科學技術部印發《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培育文化新業態。在技術上,要加強虛擬現實技術、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平台建設、內容集成存儲等技術的應用,以現代服務觀念,縮小服務實施環境差距,促進虛擬會展、在線體驗、數字內容等新業態發展,擴大服務人羣範圍。要藉助技術的進步,充分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的價值和意義,推出既體現我國科技水平又展現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在政策上,要以促進文化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為目標,完善文化產品產權評估、定價標準體系,打造網絡交易和服務平台。在具體措施上,從“技術研發、文化旅遊平台、演藝文化服務平台、文化藝術品交易平台、數字內容交易平台、數字版權交易平台”幾個方面,開展平台建設和應用示範,全面打造數字文化。

3.3我國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現狀國家政策和各項舉措有力促進了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發展,各地在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北京中關村以高端人才、園區建設、創新企業、科研機構為特色。依託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一基地多園區”聯動發展戰略。深圳市2003年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文化創意產業以年均接近25%的速度快速發展,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新模式。全國16個部級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基地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產業凝聚力不斷增強,呈現出文化產業特色鮮明、相關產業集羣發展、核心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等特點,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崛起,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重點項目驅動、科技創新支撐文化產業發展的產業鏈式發展格局。

四、特色鮮明,發展良好

4.1示範基地文化特色鮮明,園區基礎設施普遍較好,在發展中注重整合優勢資源,形成自身發展特色。示範基地普遍發展新聞出版、動漫遊戲、文化旅遊、廣播藝術等文化產業,同時注重以現有資源為基礎,對已有特色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密集,文化氛圍和科技實力較強,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四大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羣:數字內容產業羣、智能終端產業羣、信息媒體產業羣及應用服務產業羣。2012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產業增加值達到2205.2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2.3%,是第三產業中僅次於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的第三大支柱產業。哈爾濱素有“冰城”“文化之都”的美譽,是國家認定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現代服務業新媒體產業化基地、動漫出版產業基地。以此為基礎,哈爾濱重點建設冰雪文化產業、歐陸文化產業和音樂文化產業,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品牌化發展之路。蘭州高新區集聚了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較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和服務機構,發揮敦煌文化和伏羲文化的特色資源優勢,以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為主體文化,科技融合產業集羣正逐步形成。

4.2環境建設不斷完善。為了加快文化與科技融合環境的建設,各地區根據自身的特點,都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支持示範基地建設,尤其是環境建設。當前部級的示範基地入園企業可享受國家和當地的各項扶持政策,也可享受政府公共服務平台的一體化服務,如工商税務、法律維權、公共信息、企業孵化等。青島市在《關於推進文化青島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意見》中規定,“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全市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先後制定《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政策》《青島市文藝精品項目扶持獎勵管理辦法》《青島市文化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等一系列政策。西安市將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列為《西安市“十二五”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規劃》的重點內容,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2012年支持5個文化科技融合項目,資金達760萬元;支持4個文化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支持資金200萬元。陝西省科技廳也將西安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列入地市重大專項,支持科技資金1000萬元。上海了《上海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把基地建設和文化創意園區作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載體,把文化科技企業作為融合發展的推進主體,把培養和集聚各類文化科技人才作為關鍵”的原則,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存在的問題

1是在企業融資渠道上,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該類企業多為中小型“輕資產”企業,可用於抵押的固定資產少,而品牌、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難以估值,因此從銀行等傳統渠道融資的門檻較高,而能夠通過上市從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也在少數。雖然我國投融資環境在不斷改善,各地也普遍重視解決企業資金不暢的問題,出現了科技金融等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模式,但這些都還處於發展初期,仍然需要完善相關機制,為中小文化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在核心技術上,“加強文化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是《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提出的五大任務之一,也説明我國文化領域核心技術和高端系統裝備國產化不足的現狀亟待解決,否則在技術上依賴進口,短期內將會造成文化產品製作成本昂貴和推廣普及難的問題,長期則會形成文化產品技術含量低、文化服務效率低等問題,不利於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2是在品牌影響力上,我國缺少文化產業自主品牌,文化內涵缺乏,技術應用也與國際市場存在差距。國內大多數動漫製作公司靠拿外國訂單做加工謀生存,既沒有原創,更談不上出精品。同時缺乏既通曉高科技又熟諳文化的複合型人才,科研產出與文化需求無法對接,難以創作出民族文化與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文化與科技融合走向地方的建議近年來,中央在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出台一系列文件進行鼓勵引導,在示範基地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從試點推廣到全國,才能真正體現科技文化產業給人類帶來的進步。在一些小城市及西部地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六、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提出如下建議

(一)促進科技與特色地域文化融合發展“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每個城市都形成了特有的風俗和習慣,以及千姿百態的文化特色和歷史遺蹟。各地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勢走科技支撐文化發展的道路,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發展。以煙台市為例,2013年,煙台成功收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城市”兩張“國”字號名片,展現了煙台市的文化成績。同年,煙台市政府正式推出“紅色煙台”建設規劃,提出“打造‘膠東紅色文化’,建經濟文化強市”的口號,將在史料徵集、史館建設、藝術創作、文化研究等多領域展開活動,發掘漸被淡忘的膠東紅色文化。這有別於當前爭搶名人故里但卻漠視名人精神的文化發展模式,是對開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更高要求。建設現代旅遊景區、挖掘保護文化遺產離不開科技管理手段,如建設環保、安全、人性化的自然景點;史志的數字化管理;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和多種表現形式創作富有感染力的紅色文化藝術精品、建設全景式的現代化展示場館等。除此之外,各地區還可以依照國家設立“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項目,設立專項資金,着重支持文化科技產業項目,以新興科技文化產業剛起步為契機,儘快開展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工作。

(二)完善政策環境完善環境,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儘快制定與中央配套的一系列保障和鼓勵措施,刺激科技與文化融合,扶持科技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有必要儘快出台規劃指導類、專項資助類的實施細則,如“文化和科技融合產業專項資金”“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計劃”“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與區域城市社會經濟和文化相適應的文件,不搞象徵性、不具有針對性、具體措施欠缺的文件。建議從宏觀層面,抓緊研究制定科技與文化融合總體規劃;在政策安排上,參照部級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基地的相關政策體系,細化優惠政策條文並落到實處。

(三)重視產業園區建設,爭取進入“國家隊”示範園區是文化科技創新載體。《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指出:“加強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探索集羣式發展、創新鏈和產業鏈互動結合的新模式。”各地區應以示範基地為借鑑,加快推動本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要在政策、資金、規模上以區域社會經濟為參考,按需求縮小與示範基地存在的差距,在提升園區質量和水平的基礎上,培育產、學、研、用於一體的創新基地和科技研發推廣基地,構建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示範園區為發展載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體系,爭取早日進入“國家隊”。

(四)加強文化科技型人才體系建設人才是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核心因素,對促進科技文化融合起到關鍵性、持久性的作用。各地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應考慮長遠,立足現實。一是建立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既通曉高科技又熟諳文化的複合型人才。可從現有資源入手,整合區域現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會資源,加強理工學科與人文、管理學科的交叉融合。圍繞區域重點發展現代傳媒、廣播影視、動漫創意、文化演藝等文化產業,支持有實力的高校、科研院所設立文化科技交叉學科,建設綜合性研究中心,儲備高素質的文化產業科技人才後備隊伍。二是引進高端人才。研究制定文化人才優惠政策,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則,吸引國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尤其是投資、資本運作、經營管理類高層次人才,積極投身區域文化科技創新。在制度建設上,要制定適用於文化科技類人才的考評管理辦法,營造有利於發揮各類人才才智的生存發展環境。探索實施在文化企業改制中對科技人才的持股、參股、配股等獎勵政策,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工程科技論文 篇六

和普通學術型碩士相比,專業碩士的基礎知識和科研能力顯得較為薄弱,科技論文數量和質量都不是很理想,相當數量的科技論文只注重於現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總結,沒有對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不少論文由於與實踐相脱離,缺少實驗數據和結果,針對性不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模式不利於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

專業碩士要求畢業後能夠承擔生產、研發、技術服務等的一線工作,與傳統的純學術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培養上更着重於聯合企業生產研發的實踐環節的培養。因此,在專業碩士的培養上就要求增多實踐實習類教學。以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為例,他們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工廠或企業中度過,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必然會減少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時間和能力。

2.高校對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課程重視不夠

目前高校雖開設了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但課程主要講解科技論文的寫作要求及內容,學生只能學到科技論文的寫作格式,缺乏基礎載體,對於給定的研究對象,用什麼方法加以研究,還是無從知曉。而且,高校在專業碩士實踐教學和科技論文寫作教學方面結合得還不夠,學生不能很好地將實踐成果如實驗數據等歸納整理到科技論文中去。

3.學生寫作能力差,主動性不強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寫作水平較低,面對科技論文感到壓力很大,往往帶着強烈的排斥情緒去完成寫作,更提不上主動地開展科學問題研究。不少研究生對科技論文、研究報告甚至畢業設計都採取應付的態度,缺乏創新思維和能力。學生還存在實踐過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不能很好地閲讀和理解英文文獻等問題。

4.缺乏提高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實踐活動

進行科技論文的創作,需要大量的寫作經驗和素材。科技論文寫作活動的開展,如開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資源,開展交叉學科學術交流,定期開展課題組科研報告,邀請有經驗的老師和同學做學術交流等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能夠鍛鍊學生快速有效地獲取並分析科研資源和綜合運用科研知識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這方面的培養主要停留在理論課程方面,缺乏提高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實踐活動。

二、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要求其知識構成既要專業又要全面。加強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充實學生的專業知識,也有助於學生科技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語言組織和總結歸納能力的提高。筆者從專業碩士的特點入手,針對這個新生的研究生羣體探索和歸納瞭如下幾點提高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舉措:

1.提高高校對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視

首先,我國現有的針對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高校各級領導和老師應從制度上重視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採取靈活實用的教學方法,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強化管理和監督機制來保證論文寫作質量。其次,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實行導師制,導師在提高研究生論文寫作水平中充當着重要的角色。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打造優秀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增強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使命感,聘請具有豐富寫作經驗的老師授課。最後,高校應重視專業碩士科技論文寫作教學,編寫具有針對性的教材,建設國際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合理的課程結構,注重寫作課程的專業性和實用性。

2.優化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

傳統的科技論文寫作教學主要在理論層面,對於專業碩士而言,可以通過結合寫作理論課和寫作實踐課來達到優化寫作教學的目的。在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除了向學生講解科技論文的寫作格式、內容、要求和創作思路外,還應做到:(1)向學生介紹和演示常用的論文檢索方法。例如對材料工程碩士而言,要使學生學會利用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庫、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學術搜索等檢索資源查詢文獻。(2)向學生介紹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專業詞彙和關鍵詞,以利於學生檢索和閲讀文獻。(3)教會學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數據處理軟件,現場演示,增加學生學習的好奇感和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軟件的實際操作。(4)舉例説明寫作過程,在學生心中確立參照,激發其寫作的動力。(5)實時以作業強化學生對課程的理解,進行論文寫作能力的實踐,以撰寫綜述類論文的方式對學生的課程掌握程度進行考查。

3.建設科研平台、舉辦科研活動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動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有力手段。為此,各高校應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設,如開設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成立專項創新基金用於學生科技立項及科學研究,讓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參與科學實驗,以及通過校企結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創新平台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論文寫作條件。學生在各種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動下可以將其科研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並結合項目內容撰寫科技論文。同時,高校應注重創造有利於學生科技發展的學術研討氛圍,利用科研活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強化研究生課外訓練,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學術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科研競賽等,使學生掌握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充實專業知識。此外,高校應完善研究生創新激勵機制,可設立科研基金對研究生科技論文等科研成果給予獎勵,轉化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提高學生對科技創新的重視。

4.聯合實踐教學與科技論文寫作教學

科研實驗和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的開展能夠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而科技論文寫作教學旨在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實踐活動,把課內教學、課外科學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較快地承擔起企業生產研發和技術服務等的實際一線工作,這就要求其培養模式中實踐教學的比例要高於傳統的研究生教學。針對專業碩士的這一特點,應強化學生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系統地構建聯合專業碩士實踐教學和科技論文寫作教學來提高專業碩士科技創新能力的內容和實現方法。首先,需要學校重充分利用現有實踐教學資源,結合國內外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成功經驗,及時解決實踐教學中暴露的問題,利用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來推動研究生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其次,需要強化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理解,增強研究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用科技論文的創作思維去進行科研實踐活動,也能將實踐中的收穫運用到科技論文的創作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慶理工大學聯合培養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碩士,學校在專業碩士的培養上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培養模式上實行校內和企業雙導師制,已與華益機械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招商局鋁業(重慶)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永紅機械公司、成量集團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簽訂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協議。課程體系上,學校為突出專業碩士特色,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羣,開設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納米材料與器件和薄膜材料四個研究方向。學校還實施專項基金,設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科研。既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基於以上優勢並通過研究生的寫作課程教學和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我校專業碩士近兩年在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發表了科技論文十餘篇,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結語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在專業碩士的培養過程中,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對專業碩士的創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現階段針對專業碩士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模式還不夠完善,需要在這方面不斷地探索與創新,改變傳統觀念,推進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建立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工程和技術論文 篇七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技術;職業性技術

由蒸汽機發明而引發的工業革命,揭開了世界工業化的序幕。兩百多年來,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速發展和普及。進入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時代。促進技術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政治甚至倫理上的指導思想。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使得勞動者與技術的關係更為複雜。正如未來學家托夫勒講的那樣:“(信息技術)不僅迫使我們改變其他機器,而且還啟發我們去尋求解決社會、哲學甚至個人問題的新途徑。新機器在改變人的整個精神環境——人的思想方法及世界觀”(托夫勒,1996年)。

當計算機成為重要勞動工具、自動化設備替代了體力勞動甚至部分腦力勞動時,人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發達國家,甚至已經出現了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的無人工廠,純體力勞動和重複性工作的意義變得微不足道。這一切是否預示着對藍領階層即技能性人才需求的減少?它對職業教育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要想回答這一問題,必須完整、準確地認識“技術”的涵義。

l技術包含主觀的因素

技術是人類藉以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滿足其生存與發展需要的包括物質裝置、技藝與知識在內的操作體系。著名學者彼得斯(T.Peters)曾經説過:“科技的使用是5的比特和95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傾向與共享信息而不是保存信息的組織)”(彼得斯,1998年)。顯然,在他的眼裏,技術不是單純地由科學定理推導的結果,而是與社會需要相統一的結果。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盛行的分數教育的一個消極後果是培育了很多科學神話,在很大程度上樹立了不正確的科學技術形象,形成了對科學技術的錯誤看法:一方面,人們將科學理論固定化,使學生以為科學理論都是萬物不變的永恆真理;另一方面,忽略了科學技術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價值(吳國盛,2002年)。

實踐證明,技術的發展是技術進步和社會需要的統一,是技術的可能性與社會需求(如從業人員素質、經濟社會基礎、文化認同、政策法規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精益生產的成功,就是信息技術、小組勞動組織方式和一專多能型的技術工人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技術發展的前提是技術、勞動(組織)和人力開發三者的協調。技術發展所追求的目的、價值觀以及所表現的文化取向,都是客觀和主觀需要共同的結果(高亮華,1995年;Heidergger/Rauner,1989)。

除了自然科學、工程理論和技術工具等客觀規律和事物外,廣義的技術還包括主觀能動性較強的經驗性知識、由於不同的工業文化所導致的實現手段、經濟社會利益的體現方式等與從業人員有關的東西。根據技術與它所附着的職業勞動形式之問關係的密切程度,可以把技術大體上分為兩大類(以工程技術為例):

a.與相關人員職業活動關係密切的技術,即職業性技術;

b.與人的職業活動方式沒有關係或關係較小的非職業性技術,即傳統意義的工程技術。

雖然職業性技術和非職業性技術兩者不完全是排它性的,但每一個領域的技術仍然可以認為是兩者的綜合。如汽車技術包括非職業性的ABS技術、直噴燃油技術等設計製造技術和與從業人員職業活動關係較大的故障診斷等職業性的維修技術。因為職業性技術是從科學和狹義的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必經之路,因此在整個技術中所佔的地位十分重要。事實上,早在400多年前,傑出的思想家和工程師、工程科學方法論的奠基人達·芬奇(daVinci)就強調“偉大的工匠技術是世界的未來”,從而肯定了職業性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然而在崇尚讀書,輕視實踐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職業性技術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對職業性技術的忽視,對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負面影響是致命的。

2“工作過程知識”是職業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新技術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技術人員與技術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複雜,這突出表現在技術人員與其所使用的機器設備以及實際生產過程的關係上。在現代化生產企業(如發電廠、化工廠等)的工作中,技術工人常常面對一堆監視器或儀表,而具體企業是生產電力、啤酒還是合成纖維則成了次要的東西。對發電廠的技術工人來説,理解氣輪機的工作原理變得不重要了,而通過計算機顯示器確定氣壓參數並及時準確做出反應變得更為重要。這樣,與傳統技術條件下的生產相比,現代生產條件下人與機器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更確切地説是產生了新的界面。

技術的高度密集特別表現在產品售後維修服務方面。如計算機測試和分析系統已經成為維修現代工業產品和設備(如程控交換機、數控機牀和高檔汽車等)的必備手段。技術進步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使得工業產品的使用壽命延長,維修和故障率也相應降低。這對維修部門來説意味着:

a.工作內容的改變:傳統工作如鉗工、鈑金任務減少,而故障診斷和諮詢服務部分增加。

b.工作要求的改變:對現代化設備,必須藉助計算機等輔助檢測手段,通過特定符號和檢測數據以及抽象、理性的分析來感覺,這均意味着對維修工作要求的提高和變化。

在高度複雜和專業化的條件下,使同一產品的生產和維修技術逐漸分離。如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可能會熟練使用機器人安裝某些部件或組件,卻絕對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搞懂這些組件中所隱含的技術問題;同樣維修工人也不可能搞懂產品中所隱含的生產技術,他只需要按照符合邏輯的順序、用特定的儀器檢查出故障零件並加以更換(作為黑箱)就行了。

這樣,技術人員(如維修工藝師和技術工人)的智能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所要的專業知識不再是系統的科學知識,而是與實際工作過程有着緊密聯繫的帶有“經驗”和“主觀”性質的知識(當然這些經驗總包含科學技術成份)和能力,如制訂維修計劃時,技術員和生產工人的CAP(計算機輔助計劃)知識和技能,或者商業人員制訂決策時的決策樹技術等。這些“職業性”的知識,很難歸入到某一個經典學科,而從傳統的學科系統化理論也不可能簡化或推導出這些知識。這裏,實際工作經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代工業心理學和技術學研究表明,在高新技術工作崗位(如機器人和加工中心等),技術工人所需要的知識,約有一半是介於經驗性知識和學科理論知識之問的一種特殊的知識(Dybowski/Haase/Rauner1993)。以德國技術與教育研究所(ITB)為首的歐盟10國科研項目,將其命名為“工作過程知識”(workprocessknowledge)。“工作過程知識是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需要的(區別於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常常是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包括理論知識)”

Fischer2000)。例如,工人在普通機牀上手工進刀時會感到刀具和機牀的載荷,但在操作數控機上就不能,甚至看不到切削過程,感性認識減少到只能分辨聲音。現代機械加工依靠字符和圖形來顯示這些間接感覺,只有經驗豐富的工人才能成功表達出他的感性經驗,並對加工程序進行優化。這裏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工作過程知識(,1997年)。

事實上,作為知識象牙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過程知識始終具有重要的地位。從科學發展歷史來看,科學一個重要來源是人類製造、使用和改進工具的技藝和能力,因此,工匠傳統是科學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進步甚至在某些時候完全是被工匠所製造出來的儀器設備所推動的。如近代天文學和醫學的發展首先應當歸功於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發明,而它們分別是由荷蘭的眼鏡製造師利伯希和商人列文虎克發明的(吳國盛,2002年)。科學常常從新技術那裏獲得啟發,因此也越來越面向實用技術,並形成科學技術相互加速的循環機制。如人們並不是根據波易爾一馬略特定律設計出了蒸汽機,而是蒸汽機的發明促成了對這一規律的發現。同樣麥克斯偉、法拉第的電學理論與愛迪生、西門子、貝爾的電氣技術重大發明幾乎也沒有很大聯繫(Raunerl997)。

3職業性技術與工程技術的區別

無疑,在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內容的重點應當是含有豐富工作過程知識的職業性技術。但是,由於在許多情況下,職業性技術與工程技術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名稱,因此人們常把工程技術知識誤作為職業教育的內容。超級祕書網

事實上,儘管職業性技術與工程技術在名稱上近似,但是它們卻有着不同的含義,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以電子電氣技術為例。在工程科學領域,它表示一個特定的、特別是大學的技術科學研究領域,包括無線電通訊、數字計算、自動控制和測量等,是一種以數學為指導的、學科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往往是先由數學預測,而後在實驗室證實(《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2卷:630)。它反映的是工程師和工程學家的科學職業實踐,從方法論上講,是技術決定論(autonomoustechnology)指導下的科學實踐。

工程科技論文 篇八

1.熱能與動力工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早在商周時期,我們國家就已經開始了工業爐的生產工作,那時主要是通過加熱來提煉銅器。鑄鐵工藝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與此同時熔鍊鑄鐵相關高爐出現於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且馬丁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有機改造同氣體燃料相關的那些加熱平爐。此時的熱能項目在鍋爐中應用中獲取了一些成績,不過還是有不利點。熱能與動力工程中工業爐的應用發展分析對於工業生產來講,工業爐的地位非常關鍵。在早些時候,工業爐一般是經由燃燒材料的方法來提供熱能。在這種過程中,人們發現此種方法雖然能夠帶來熱能,但是也會對我們的環境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隨着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發現可以通過工業爐來實現電和熱的有效轉化。目前熱能相關的研究工作在不斷開展,而且鍋爐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經可以使用電腦控制鍋爐,這就在無形中將能量的利用率顯著的提升了。當前鍋爐有兩大類型,分別是推鋼型的和步進型。這兩者的差別是它們的輸送材料方法不一樣。

2.熱能項目中風機面對的問題

鍋爐設計風機的目的是為了壓縮並且運輸氣體,也就是説把機械能合理的變化為動能。當設備運行的時候,風機能夠將有關的氣體運輸到特定的設備中,它的功效比較顯著。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獲取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人們對於能源也更為需求,有關能源生產單位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就應該切實的提升鍋爐的工作總量。正是因為不斷的增加其活動量導致風機因為長久的運轉而發生破損,一旦破壞就會影響到設備的正常運行。所以必須變換風機的工作模式。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事項,葉輪本身結構非常複雜,在其測量温度的時候外在要素會對它的工作產生一定干擾。對於這個問題當前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法。雖然如此,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為採取熱能與動力工程已研發出的相關軟件可從多種方向對風機葉片燃燒的速度進行有效測定,且可對數值進行二維模型的模擬,通過此創建來對網格進行有效劃分,之後採取求解器對網格輸出、所需結果進行有效求取,最終獲取較為準確的一些模擬結果。

二、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廣泛運用了所取得的科技創新

1.燃燒控制

對於設備的燃燒控制來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怎樣調節能量。我們國家的設備大多數使用的是人力模式,通過手工將燃料放到爐中,這樣能夠保證運轉穩定,不過非常的耗費人力。最近幾年大部分的單位都開始使用自動化模式。當前的燃燒方式有以下類型:第一是持續控制體系,它是由控制器和有關分析部件組合得到的,利用熱電來測定數值,進而使用電腦分析存在的偏差數值,只有這種方法可以確保結果是精確的,進而對設備燃燒合理控制。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發現上述這種設備在開工時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需要進行合理的研究以此來保證數值的精確性。交叉式燃燒控制系統。鍋爐由燃燒的控制器、燒嘴、流量閥、熱電偶等相關部分構成,其對所需測量的温度進行轉換是經過温度進行計算測量,分析設備能否和設定好的數值保持一致,進而起到控制燃燒的意義。這種燃燒方法的優點非常多,不但能夠節省零件,還能夠更為精準的控制温度,所以在當前的工業生產中被大範圍的應用。

2.仿真類鍋爐風機的翼型

葉片控制因為鍋爐自身的風機在設計的時候非常複雜,而且其運行較為精密化,所以它的測量工作也很難開展。現今為止還沒有一套較為綜合的體系來完善葉輪生產工作。要想獲取較為精準的數據,就必須使用模擬測試的措施來測評機械自身的氣體流通方向,有效模擬不同方式空氣往風機吹入時相關流動分離。之後再利用電腦網絡來模擬設定此類數值,進行模擬的主要目的是按照不同速度所得到的那些矢量圖施行分析動作,比較多組數據後將鍋爐風機的翼型邊界層以及分離之間的關係確定出來,進而施行進一步研究步驟。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不管是鍋爐的發展還是具體的生活中熱能項目發揮的作用都是比較顯著的。所以不論是目前或是今後一段時期,都要認真的研究熱能和動力項目相關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的發揮出在能源生產等方面的功效。長期穩定的均衡關係。

工程科技論文 篇九

科技學術論文歸檔與利用存在的問題

北京衞星環境工程研究所是由所辦負責科技學術論文、著作的收集、管理、歸檔工作,主要是通過每年舉辦1~2次國內空間環境工程等專業學術會議,出版會議論文集。科技論文年均兩百篇左右;每年本所參加國際聲和振動、空間環境材料、空間碎片等相關專業國際會議十項;在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年均20餘篇,均圍繞該領域及相關專業的研究和發展。由於參加國內外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逐年增多,為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支持,提高了所的整體學術地位和技術水平;同時由於學術水平顯著提高,導致對空間環境及相關科技信息需求也不斷增加,但在科技論文齊全歸檔和有效利用的管理工作方面,筆者認為還存在一些問題。

1.檔案管理不到位。雖然目前對科技論文的歸檔範圍已有明確要求,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並未及時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疏於嚴格管理。使科技論文歸檔的管理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檔案人員不能主動收集科技論文,致使部分科技論文作者將論文存在自己手中。

2.審查不嚴格。航天科技有嚴格的保密審查和技術審查規定,但有部分作者為了圖方便和省事,未經審查就直接將科技論文投在國內外的刊物上發表,造成科技論文歸檔不受控。

3.檔案意識不強。部分科技人員不能自覺地將所發表的論文主動歸檔,特別是被EI、SCI等國際主要檢查收集的優秀論文,甚至將論文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未能意識到科技論文是航天科技的寶貴財富,是促進科技快速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技術支持。

解決科技論文歸檔與利用的途徑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檔案意識。在各項緊張繁忙的科研型號任務管理工作中往往對檔案工作的不夠重視,導致科技學術論文的歸檔和利用價值被忽視。

為了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增強科技人員的檔案意識:一是在所網頁“學術交流”專欄,增設“論文歸檔”欄目,大力宣傳科技論文歸檔的要求及其重要性;二是利用每年舉辦的學術交流會活動,在徵文通知中明確提出論文歸檔的要求;三是採用職務晉升方式,將是否歸檔作為一項硬指標,作為晉升的加減分項,把歸檔工作納入科技人員的職責範圍;四是通過各種載體的有效宣傳,樹立科技論文歸檔意識,將檔案意識融入到相關的工作中,將科技論文歸檔工作納入所的檔案工作計劃中。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共享科研成果。我國《檔案法》第三章第十條明確規定:“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者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是國家的工作人員,任何個人或團隊在科研工作過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都是屬於國家的,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不能據為已有,要做到學術科研成果資源共享。

3.健全完善規章,做到有法可依。在已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科技人員的需求,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規定,從制度上進行管控、不留死角,使科技學術論文歸檔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保證科技學術論文歸檔工作規範有序地開展。

4.嚴格審查手續,保證受控。為了徹底堵塞未經審查就發表科技論文的漏洞,確保發表的科技論文歸檔。應在嚴格執行所有關保密管理辦法及學術交流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由所辦負責學術交流的管理工作和科技論文的歸檔工作,做好一齣一歸的閉環管理。

首先,要逐級審查待發表的科技學術論文。通過《國內會議及刊物的審批表》進行審查管控,採用處室、專家兩級審查制度,經單位保密部門審核後出具《保密審查證明》後,方可對外提供和發表。從根本上杜絕了未經審查就的問題。

其次,所辦將全部發表的論文及論文審查表均按照歸檔要求進行存檔,分類整理立卷,並編制檢索目錄供大家查詢利用。

5.實行獎勵政策,鼓勵。本所自2008年起開始實施科技獎勵制度,鼓勵科技人員積極撰寫,極大地提高了學術交流水平,數量逐年上升,論文歸檔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更加有效地開展學術交流工作,2011年對論文獎勵制度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明確規定被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美國《工程索引》(Elsevier EI)、英國《科學文摘》(SA)、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JST)收錄的論文及在國內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給與物質獎勵,對於及時歸檔的論文作者,於每年年終特別發放現金獎勵。調動了科技人員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同時極大地推動科技學術論文歸檔工作,收效顯著。

6.與晉升考核掛鈎,刺激歸檔熱情。為了促進科技學術論文的歸檔工作,保護知識產權,要求申報者和科技學術論文歸檔主管部門分別遞交清單,將主管部門提供的發表清單作為依據,每年參照論文歸檔情況進行評比。評比數據與員工的職稱評定、晉升考核掛鈎。將科技學術論文的歸檔工作與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連。此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刺激論文作者主動歸檔的積極性,由被動歸檔變為主動歸檔,更加有利地確保科技學術論文歸檔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了科技論文歸檔的齊全完整。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科技成果共享

自從2004年開始,在網頁主頁面上建立了“學術工作”專欄,下設學術動態、學術論文、學術成果3個欄目。該專欄自建立起,通過較高的點擊率,充分説明大家對學術成果檢索利用的關注程度。利用信息化管理網頁平台,達到了宣傳和交流空間環境工程領域裏技術和成果的目的,也促進了航天器環境工程的發展。

近幾年隨着我國空間技術的快速發展,空間環境工程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一些新的環境試驗控制技術手段、新的環境適應性技術研究也在陸續開展,包括:可靠性驗證、材料分析與應用、虛擬試驗技術的研究、月壤力學試驗及仿真技術的研究等。正像宇宙的探索是無限的,空間環境工程的研究也一樣沒有盡頭,它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隨着科技人員對空間環境工程的不斷深入探索與研究、對各種科技信息的查詢利用也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廣大科技人員的工作需求,提供更加全面的科技信息資源,在建立科技論文數據庫的基礎上,需要將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和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及時全文錄入、實時更新,不斷完善科技學術論文檔案庫,便於更好地研究空間環境工程技術。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準確地採集科技信息,滿足科技人員的需求,也便於大家監督檢查,使工作更加快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