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教學論文

分層作業設計

欄目: 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06W

作業是用來幫助學生複習鞏固所學知識,由知識轉化為技能的一種手段。長期以來,那些機械的、單調的、封閉的作業,正逐漸消退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教師要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瞭解編者的意圖,抓住學生的喜新、厭多、圖快、求趣等作業心理,在作業的形式上下功夫,要着眼於效率,着力於設計。

分層作業設計

一、注重作業的層次性

語文作業要有層次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提高學習效率。學生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接受同樣的知識自然就有快有慢,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作業的設計也可一改以往機械式、命令式、強制式的形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鬆的作業氛圍,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如學習了《好的故事》這篇文章後,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作業:

1.基礎作業:對文章中生字、詞語的抄寫和理解,以便幫助學生讀通和掌握整篇文章內容,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拓展作業:

讓學生去搜集讀一讀魯迅先生的《野草》中的其他文章,如《秋夜》《風箏》等。  

知人論世,查閲關於魯迅生活經歷的資料、關於作家創作背景的資料、別人對作家作品的評價。

擴寫第五自然段裏面的景物。學生結合文字展開想象,藉助書中插圖豐富自己的想象,寫具體。

3.特色作業。

每一位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想法和認知,特色化作業就是根據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徵來設計的,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其次要善於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最後再根據這些信息來完成特色化作業的設計。《好的故事》一文之後,學生自己找出覺得寫得美的句子,讀一讀,畫出自己眼前出現的畫面或製作思維導圖。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利於學生今後的語文學習。

4.實踐作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國小語文作業的分層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然後為學生布置實踐性較強的作業,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學生學習完《好的故事》這篇文章之後,製作名人名片。包括姓名、原名、出生地、出生日期、逝世日期、頭銜、美譽、主要經歷、主要文學成就、評價。或讀一讀魯迅的其他散文詩,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師交流,也可以到圖書館或找人網上查閲資料,幫助自己理解。  

作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説、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參與學習,在學習活動中願意學、喜歡學,並漸漸地迷上學。

二、國小語文作業分層注意事項

1.作業量。

一個班級的學生總會因為各種客觀原因而形成各種個性特徵,這也間接地造成了學生之間層次關係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實際國小語文高年級作業佈置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佈置,對於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要適當減少作業量,每一節課之後的基礎練習是不可缺少的,但可以適當的縮減文章拓展性練習題量,而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減少基礎練習題量,增加拓展練習題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

2.作業難度。

通常情況下,作業的難度都需要保持在學生學習水平之上,需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這樣學生才會對作業題目產生極高的興趣,在國小語文高年級作業分層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更要尋找到每個層次學生的發展前景,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再通過難度得當的作業來進行能力提升,這樣就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佈置作業作為幫助學生總結、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作業分層設計,作業需要滿足趣味性、實踐性和特色化,要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高效的完成作業,能夠利用作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利於學生今後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