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熱門11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相關的範文。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熱門11篇)

篇1: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摘要:職業核心能力有別於專業崗位能力,它適用於各種職業,適應崗位的不斷變換,是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文章從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的視角,將職業核心能力與專業崗位能力相結合,探討高職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

關鍵詞:課程體系;職業核心能力;高職;行政管理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各專業的相應能力,並能使個體具有全面發展、終身發展能力的實用性、應用性人才。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合理的課程體系來支撐。課程體系作為一種載體,它輸送給學生的不僅是在職業活動中不同崗位羣中能起支配和主導作用的專業崗位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培養對象具有能在不同崗位中轉移,且具有普遍適用的能力。完善的課程體系構建應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滲透到專業崗位能力的培養中去。

一、高職行政管理專業的定位

高職行政管理專業主要是培養熟悉現代企事業管理模式,能善於運用辦公軟件、財務和統計軟件等,能熟練處理文件資料等辦公室事務或行政後勤事務,並掌握溝通、協調技巧,能夠有效地輔佐領導科學管理,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基層相關工作的實用型人才。高職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崗位能力主要有以下幾個:

1.文件資料的處理能力:文件資料的處理是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涉及單位內外文字材料的撰寫、收發、整理、歸檔等工作,如撰寫工作計劃與總結、辦理內外行文、起草規章制度、整理收發歸檔文件等。在企事業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文件資料的處理能力最主要體現為管理人員的公文寫作能力。

2.計算機操作能力:現代是信息化的社會,哪個領域的辦公都離不開計算機,企事業的行政管理也是利用計算機來輔助辦公、傳遞信息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能力。

3.良好的溝通協調錶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是任何人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而對於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就更為重要。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與領導或單位內部其他人員之間進行溝通和協調,在企事業行政管理實務工作中,溝通協調能力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必備的重要能力。

4.信息處理能力:西蒙説過“管理就是決策。”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企事業的服務和管理部門,實務工作之一是要為組織的正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組織領導者決策的有效性取決於信息處理是否及時、準確和充分,因此,信息處理成為保障決策水平的關鍵。

5.策劃組織能力: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企事業單位的窗口部門,是聯繫企事業單位內外關係的樞紐部門。行政管理的實務工作之一是要負責組織對外聯絡接待及單位的活動策劃和組織工作,這就要求高職類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必須要懂得接待聯絡策劃的技能知識,具有相應的組織協調能力。

6.財務管理能力:高職層面的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畢業後從事的崗位很多是複合性質的,比如企業行政助理這一崗位,企業往往要求學生要懂得基本的辦公事務技能知識,還要懂得一定的財務知識,並具有一定的財務管理能力。

二、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的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設置是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各種不同性質類型課程的構成及其比例關係。考慮職業核心能力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我們需要尋求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有機“滲透”到專業課程體系的新方法,將培養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崗位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高度一致的課程進行融合,比如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領導執行力、禮儀素質,這些能力素質對於行政管理專業而言就是典型的融合型能力。因此,結合行政管理專業應具備的'崗位核心能力,高職層面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應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現代大學生基本素質課:這類課屬於各專業都會開設的課程,在於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基本政治素質和法律意識等基本素質,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上,是職業核心能力的直接滲透。這部分課程包括政治思想道德類及法律課程等,約佔課程體系的20%。

2.專業基礎素質課:這類課程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約佔課程體系的25%。這部分課程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二是指行政管理專業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高度一致的融合型課程。這些課程中一類主要包括《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等,二類主要包括《應用文寫作》、《管理溝通》、《商務禮儀》、《辦公軟件運用》、《調查技能與數據分析實務》、《演講與口才》等。

3.專業崗位技能課:這部分課程是以行政管理專業崗位羣所需技能而設計的,約佔課程體系的35%。高職類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崗位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企業的基層行政管理崗位,主要涉及的有辦公室祕書、文員、助理、總務後勤、人事專員、法務專員、檔案管理等崗位。按照工作導向的原則,筆者將高職類行政管理專業的崗位技能課分為一級課程和二級課程。一級課程包括《企業行政管理實務》、《祕書實務》、《檔案與信息管理實務》、《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等。二級課程包括《財務管理》、《商務法律事務》、《策劃實務》、《談判實務》、《客户關係管理》、《電子商務》等。在這部分課程中,為體現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的理念,需要把職業核心能力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教學項目和教學模塊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結果的展示、教學考核的組織等方面,都要融入到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理念中,並要求任課教師付諸實踐。

4.專業崗位拓展課:這類課程是滿足學生自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設計的,占課程體系的10%左右。這類課程包括《大學生創新創業》等必修課,也包括《拓展訓練》等選修課程。

5.專業實踐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學生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應用性和實踐性是高職行政管理專業的內在要求,因而實踐教學在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和人才培養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三、課程體系實施的保障

課程及教學體系的設計是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基礎性工作,圍繞職業核心能力人才培養要求,應做好如下保障工作:

1.樹立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的理念。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開始制訂就需要樹立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的意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修改,需要將能力培養和企業實踐相滲透。高職類專業需要根據企業一線來定位專業崗位羣,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不斷完善,需要制訂者與時俱進,深入一線調查研究。

2.課程體系實施的過程保障。課程體系實施需要教學管理人員的日常監控,並及時對相關環節進行調整,以達到落實教學過程的目的,使其既能培養職業核心能力,又能培養專業崗位能力。例如對課程的銜接安排、教師授課的質量等要進行監控。課程體系的有效實施、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還應落實到教師的授課中。

3.加強和創新實踐教學環節。高職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在為社會培養技術型、實用型的人才類型,如何突顯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加強實踐教學不失為有效的途徑。結合行政管理專業的崗位能力,可建立集文字處理、複印、傳真、電子和文書檔案、統計軟件、人力資源管理操作系統於一體的辦公自動化實訓室,以便於學生掌握現代化辦公設備的使用和維修技術,或者直接將資金投入到購買各種現代辦公室設備上,並將其投放到學校各行政辦公室,從而定期安排學生到各辦公室進行頂崗實習。

四、結語

通過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專業崗位能力培養中去的課程體系構建,將專業技能培養與綜合素質教育有效融為一體,將能更有效地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高職教育工作者應保持與時俱進,正確把握當前職業教育和行業企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探索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和專業崗位能力相結合的“雙能力”的有效途徑。

篇2: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農業部下面的部門基本覆蓋了農業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其行政管理職能也呈多樣化發展,主要包含有:農業市場宏觀調控管理、農業生產發展政策制定、農業市場經濟監管以及農村公共服務等,這些職能部門共同建設出了地方與中央農業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系統化、差異化、規範化的農村行政管理體系。

一、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成效

(一)擴大管理範圍

經過體制的改革後,國家制定了新的農村發展戰略,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以服務業為市場導向,注重農業與工業的協調發展,促進新農村的建設。所以,當前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管理範圍不僅農業市場經濟提供優越的環境,還包含了產業化經營、機械自動化生產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等多個方面。

(二)改善管理理念

在我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家明確提出了要明確相關職能、權力與責任相匹配、職能運作要協調統一,這也促使了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逐漸往多元化、市場化、開放化的方向發展。

二、我國農業公共政策的實施

我國在進行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制定和實施了許多的農業政策,而這些政策的落實以及應用有效程度都需要經過相關數據反饋和審核才能評定。要想促進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就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只有落實了政策,才能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並探究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關政策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然後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下面是利用層次分析法對我國某地區農業政策應用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的相關研究探討(如表1):

表中:X1是指經濟繁榮、X2是指生活提高、X3是指生態文明;Y1代表農用機械總動力、Y2代表農業總產值、Y3代表鄉村水電站個數指標、Y4代表農村用電量、Y5代表農民家庭固定資產數、Y6代表人均糧食擁有量指標、Y7代表有效灌溉面積、Y8代表化肥施用量、Y9代表水資源總量指標[3]。

從表中可以看出,對農業政策影響最大的是農用機械總動力,然後依次是人均糧食擁有量指標、農業總產值以及鄉村水電站個數指標等。所以我國農業政策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力度。

三、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調控方式有限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調控方式相較於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調控手段有限。目前國家採取的農業調控手段主要分為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種。其中,最先應用的就是行政手段,其作為傳統調控手段的延續,缺乏對市場結構和市場實際需求變化的綜合分析,早已經不適應農業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目前我國採用最多的是利用經濟手段來進行農業發展的調控,並且在市場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有時候由於市場失靈,導致經濟手段失效,無法正常的進行調控;而法律手段由於法律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綜合其他手段共同使用,法律調控方式的不足,也導致行政管理信息缺乏真實性、可靠性,使得行政管理措施更多地是依據人為主觀判斷而執行。第二,調控範圍有限。過去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就是發展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資源的充足供給,使得我國農業發展調控範圍主要侷限在生產能力這一方面,而在農產品生產質量、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及生態平衡等方面缺乏合理的調控措施,使得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產業化、可持續化、標準化的發展要求。

(二)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

1.目前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在職能的劃分上仍然具有傳統職能劃分的特點,就是依據不同等級、不同時節、不同內容將職能進行了具體明確的劃分,但是國家只注意到職能的全面性,而沒有注重職能的系統性和綜合性。這種被分割的細化職能管理,使得不同職能的人員都只在乎自身的職責和利益,出現了問題互相推諉,有利益可言就向佔為己有,這樣不僅會降低農業行政管理的綜合效率,而且可能會在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形成管理真空區,導致有關企業能夠壟斷農業市場,而限制了市場經濟的平衡持續發展。

2.地方政府與中央在農業行政管理機構的設置上存在很嚴重的同構化現象,這種模式單一化、等級層次清晰化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結構,沒有綜合考慮地方的實際情況,缺乏差異化發展,無法推進地區特色農業以及主導產業的發展建設,也不利於農業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同時,對農產品品牌效益和生產示範基地的建設也有很大的影響。農業高效化、產業化生產需要依賴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環境資源,所以,國家要因地制宜的建設地區農業行政管理機構,才能綜合提升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我國農業行政管理職能過分的干預農業市場經濟的資源分配,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性的進行市場調控,既破壞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市場調控規則,又無法進行資源科學合理的有效配置,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產業化生產、可持續化發展、標準化建設的要求。

4.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分為決策層、中間層和執行層,而執行層作為基層組織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中力量過於薄弱。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的基層目前處於沒人員、沒資源、沒自主思維的局面,不僅執行效果不理想,而且無法為農業市場提供貿易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

(三)農業行政管理法制建設不完善

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中,不論是農業生產的羣眾,還是執法的行政管理人員,對法律的建設和利用都比較模糊。行政管理人員自身較差的執法態度加上羣眾淡薄的法律意識,降低了法律在農業行政管理過程中的權威性、有效性和指導性,使得許多農業發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都無法落實到位。由於法律建設不夠完善,導致在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出現了任人唯親、利益趨勢的管理模式,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部分官員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利用自身的職權來謀取額外的利益,不僅影響了農業行政管理法制體系的建設,而且破壞了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四)農業中介組織發育滯後

隨着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我國目前的小農分散經營模式陷入了生產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市場競爭力弱的局面,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國際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需求。而且,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技術指導和公共服務建設,都不能及時快速的在農民團體中得到響應,這主要是由於農業中介組織發育滯後而造成的,使得政府、農户與市場三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實現路徑。這樣既不利於國內農業市場快速、合理的發展建設,也降低了我國農業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四、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措施

(一)增強市場服務職能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措施,首先就是要加強行政職能對農業的基礎服務意識,其主要分為服務硬件水平和服務軟件水平。提升農業服務硬件水平就是指,大力推動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我國較偏僻、經濟較落後的地區增添更多的投資項目,包括道路、電網、供水等,解決當地農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而提高農業服務軟件水平則是指,加強農民生產技術的培訓,加大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給農民提供適當的補貼政策和信貸政策,促使我國農業向集約化、產業化、科學化、國際化快速發展。

(二)增強市場調控職能

農業生產十分依賴自然條件和環境資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場調控的不穩定性。而市場調控失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信息共享程度不夠,國家不能準確的掌握市場的動態變化,而農民也不能對國家採取的措施和政策做出及時的響應,導致農業行政管理職能工作效率低下。所以,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要綜合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來加大對農業市場的調控力度,促進信息科學性、準確性、時效性的系統建設,提供公正、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制定集約化、產業化、差異化的農業政策,來確保整個農業市場穩定、快速的發展。

(三)合理規劃權力配置

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要明確崗位職能,保證權責一致。行政權力和行政職責是手段和目標的關係,行政職責就是確立工作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而行政權力就是實現其目標而具有的控制協調手段。隨着社會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使得我國行政管理結構從金字塔型逐步轉變為扁平型。所以,要注重農業體制中基層組織的建設,要為基層組織提供更多的權利的扶持力度,這樣才能充分的調動基層組織的積極性,更好的發揮基層組織具有的信息優勢和結構優勢,及時有效的實施國家政策和指導方針,提高國家的市場宏觀調控能力。

(四)加強行政管理法制建設

加強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法制的建設,要確保三個基本要求:第一,是明確職責要求。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要熟練掌握自身具有的行政權力,不能逾越自身權利範圍行使職能,也不能將權利和責任分開,要努力的運用自身的職能完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促進農業的發展;第二,遵紀守法。不僅是行使的對象受到法律的約束,而且行使人員自身也要嚴於律己,不能明知故犯,利用手中的權利謀取私利,破壞市場結構,損壞農民利益;第三,加大懲罰力度。對於利用不合理手段壟斷行業、哄抬價格的企業要進行打壓,對侵犯國家法律法規的現象要嚴懲不貸,確保農業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建設全面化、系統化、智能化、時效化、科學化的信息系統,來完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實現行政組織機構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完成農業服務和行政協調管理。同時,要建立與農民互動的反饋機制,確保信息的共享程度、傳播速度、執行力度更加高效。

五、結語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經歷了許多次的改革和完善,已經逐漸趨於成熟,但是要實現農業生產國際化、產業化、標準化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完善農業行政管理市場職能,合理規劃權利配置,增強市場調控能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政府、農民、市場一體化的建設,確保農業市場穩定、快速的發展。

篇3: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序號 論文範圍

1 勞工政策與勞動關係

2 公共政策制定過程

3 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

4 範圍:區域公共管理問題

5 範圍:區域經濟管理問題

6 範圍:中國人口問題

7 範圍:政府規模討論

8 城市公共管理具體問題探討(如:**市交通管理問題、**市垃圾管理問題)

9 城市形象與經營

10 城市化問題

11 城市綜合執法體制問題

12 大部制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

13 網絡條件下的公民參與

14 大學城的城中村問題

15 環境政策與環境倫理

16 社會福利服務:國際比較與中國實踐

17 我國的財政體制改革與政府間關係的協調

18 非盈利組織管理研究

19 非盈利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20 政府管制的邊界、方式研究

21 我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及其社會承受力分析

22 公共產品的供給體制改革研究

23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

24 政府的教育供給職能及其實現途徑

25 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 教育均衡公平發展與政府責任研究

27 我國民辦教育發展與政府作用研究

28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29 城市治理專題研究

30 地方政府專題研究

31 非營利組織研究

32 行政學理論前沿與方法

33 中國古代行政實踐與行政思想研究

34 改革開放30年趨勢研究: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總體的或者某個領域的)案件的數量、類型、涉及的領域、處理的結果,等等

35 改革開放30年治理研究: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治理出台的各種制度、規範性文件,解讀其治理思路及其變化,分析其原因

36 政治優先、經濟優先、社會優先——中國60年發展路徑分析:認識中國從政治掛帥到改革開放再到和諧社會轉變的原因、歷程和影響。

37 新公共管理對我國公共部門領導的影響研究

38 政府、非盈利組織和企業合作中的文化問題

39 當代中國的(省級、縣級)幹部升遷模式:當前關於幹部升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學領域,公共行政領域對此視而不見或者缺乏方法基礎,但這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分析一下經濟學對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可以拓展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視野。

40 公共組織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

41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問題

42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問題研究

43 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多元主體提供、生產模式

44 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

45 非盈利組織架構的設計問題

46 組織中人際衝突的根源分析及其處理方式

47 公共組織中的上下級等領導關係分析

48 公共組織中的羣眾決策模式

49 公共組織文化分析

50 決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

51 領導決策的理性問題

52 公共組織的目標選擇

53 政策制定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4 政策執行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5 政策評估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6 中國公共問題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57 政策過程與公眾參與研究

58 技術創新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59 食品安全問題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60 政策模型與中國問題應用研究(多源流模型、倡導聯盟模型、創新擴散模型、政策網絡模型、政策企業家模型,等等)

篇4: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摘要: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針對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社會的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本文將從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現狀和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於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包括轉變辦學理念、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以及增加實踐教學。以此來創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質量和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

工商管理 人才培養 現狀與問題

我國的工商管理體制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本文重點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具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進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社會競爭力。

一、我國工商管理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我國工商管理體制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缺乏統一管理,在我國某些地方,工商管理機關採用一法兩制的制度,對外嚴格、對內寬容,嚴重破壞了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整體性;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的發揮工商管理部門的作用;工商管理人才缺乏,主要是工商管理中高級的人才缺乏。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很多問題,包括: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理念脱離現實。

現階段,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存在辦學理念脱離現實的問題。諸多的高校針對工商管理專業,都是採用模版化的形式,沒有自己的辦學特色,都是千篇 一律的教學。對於工商管理專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存在錯誤的觀點,認為工商管理專業是培養社會管理人才的,但是校方並沒有説明真實的辦學理念,隨着社會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大多的工作崗位在企業的中層或者基層工作,導致很多學生的自我認知不準確。

2.課程設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作為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包括會計、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資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工商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人力資源專業在課程的安排上存在重疊的部分,導致了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只注重表面,學生無法學習到專業的知識,缺乏專業的工商管理專業能力,在畢業後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針對工商管理的課程設置,學校多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並且在課程安排上的表面化教學,缺少對工商管理課程的重點教學,課程設置上缺乏專業性。與此同時,針對工商管理課程和課時的設置都太高。學校在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上,課程設置多達40多門課,3500多課時,雖然現在縮減到了2600課時,但是工商管理課程的課程並沒有減少。

3.實踐能力差。

在工商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學校的實習和實踐培養很少,實踐教學板塊不足,導致了學生很少接觸社會的機會,缺乏專業的實踐能力,妨礙了針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目前國內工商管理的老師普遍缺乏社會經驗,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導致學生與社會實踐脱節更加嚴重。並且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需要從頭培養工商管理專業的員工,他們的實踐能力很差,基本的辦公操作技能也不具備,並且大部分工商管理專業的員工都缺乏創新,缺少主見。隨着社會就業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用工需求越來越高,並且需要上崗就能直接操作的員工。對於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會讓這部分學生缺乏就業的競爭力。

三、工商管理人才培養

要解決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的問題,需要提高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水平,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1.轉變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理念不科學,會造成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不準確,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因此,針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明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和具體的做法。並且校方對於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方法的制定上要面向社會的需求,立足於工商管理行業的發展方向,以學生的就業為基礎進行轉變辦學理念,與時俱進,設置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每個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的情況,設置個性化、有特色的發展目標,培養全方位的工商管理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畢業的就業競爭力,同時促進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

2.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工商管理的課程設置上,以就業為目的設置課程內容,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特色教學,加大工商管理的專業技能培訓,並且實行學生的多樣化的人才培養,學生可以針對其他專業進行跨專業的選修。並且在課程設置上注重互動式教學,增加工商管理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工商管理新聞發佈會等形式,運用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包括:案例式教學,通過案例分析,更加實際生動的講解所教的課程;互動教學,採用教師和學生都主動授課的形式,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所學的課程內容;情景模擬教學,課堂現場模擬有關工商管理課程的活動,增加互動性;研討式教學,即開展討論會等形式。與此同時,適當的減少專業課的比重,增加一些人文社會相關的課程;對工商管理的具體課程,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精選必修課,增加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同時也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工商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3.增加實踐教學。

針對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要注重實踐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大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具體內容如下:增加教學實踐的環節。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工商管理實踐操作的課程,例如實踐課和模擬大賽等形式。建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基地。根據學校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建立實習基地,並採用靈活實習的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習方向,並配有專業老師進行實習指導,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習期應在半年以上,實習基地和學校達成長期合作,通過專業的實習,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能力,增強社會的適應性,提高畢業的就業競爭力。

建立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驗室。通過建立實驗室,加大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驗水平,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大實驗教學的課程力度和課程內容,不要形同虛設、資源浪費。

工商管理專業的實驗室是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緊密聯繫的場所,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做實驗的形式,加深理解和鞏固。與此同時,學校應該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實驗大賽,讓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實驗大賽中磨練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改善工商管理教學的師資力量。

工商管理教學的老師要經常去企業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將自己的課程與時俱進的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會促進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進一步提升,才不會誤人子弟。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和校外著名的企業家合作,經常聘請他們到學校授課或開講座,同時也可以聘請他們擔任學校的實踐導師,提高工商管理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水平。

綜上所述,現階段工商管理體制存在專業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也就造成了工商管理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等問題。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針對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需要採取積極的措施,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質量和創新能力,本文針對工商管理專業探討其人才培養的模式,具體包括:轉變辦學理念、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以及增加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楊娜曼,曹文獻,周啟良.產業轉移與地方高校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新論[J].中國人才.20xx年06期.

[2]薛敏.淺談我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與改善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xx年13期.

篇5: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論文教學改革

摘要:畢業論文寫作對於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培養質量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一環。但在當前的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三方面突出問題,影響着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質量:一是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寫作基礎缺乏深入研究,二是遠程在線方式不利於論文指導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高效交流,三是時間安排不足和學習資源缺乏影響論文教學質量。我們要積極採取教學改革舉措,把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質量切實提升上去。

關鍵詞:開放教育;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導師制

開放教育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2012年轉型為國家開放大學系統)舉辦的一個成人學歷繼續教育類型,迄今已有近20年的歷程。行政管理目前是開放教育招生的第一大專業,也是國家開放大學確定的十大重點建設專業之一。重點專業建設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升專業培養質量,而實踐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個短板和弱項,而畢業論文環節又是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綜合實踐環節的核心內容。因而,在明晰現有畢業論文教學框架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索通過教學改革提升畢業論文環節教學質量,十分有必要。

一、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及教學框架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基本上是在職學習,畢業論文寫作是專業教學工作的最後一個環節,處於“出口”位置,對於提升培養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關於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環節是否一定要讓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在教學改革中一直有討論。有觀點認為開放教育主要面向廠礦企業和城鄉的基層勞動者,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畢業論文較偏學術性,所以主張用其他形式代替畢業論文寫作。然而,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是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1]對於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運用等也是一次全面的檢驗和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畢業論文寫作對於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培養質量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一環。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安排包含課程性質、指導教師、教學方式、論文評價標準等方面的系列規定。應該説,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框架總體上要素齊備,保證了行政管理每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兩萬多名畢業生論文寫作的順利進行,對論文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畢業論文環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畢業論文環節是整個質量保證體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2]因此,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尋求改進之道,對於提升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質量很有益處。

二、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的實際寫作基礎缺乏深入研究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平時接觸學術論文的機會比較少,對論文的基本規範、基本寫作模式缺乏認知,同時學生基本上是成人,時間精力有限。這與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還是有較大區別的,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時,大多有進行課程論文寫作的經歷,並且普遍在圖書館、資料室等場所接觸過學術期刊雜誌,在寫作畢業論文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學術基礎。這個學術基礎恰恰是開放教育學生所欠缺的。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是從零開始。當前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設計及其實施,未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一旦論文寫作教學工作未能基於學生的實際,不僅教師的論文教學與學生脱節,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雙方相互都會產生抱怨情緒,教師認為學生很難指導,學生認為教師未能有效指導,這無疑對論文環節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2.遠程在線方式不利於論文指導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高效交流盡管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安排中,對遠程論文指導過程進行了時間、次數、指導記錄等方面的規範,但這仍然沒有較好地克服遠程在線指導在畢業論文教學中的不足,遠程在線指導“很難及時地針對具體問題找出具體解決對策”。[3]論文指導是一個交互性要求特別高的教學環節,師生面對面指摘論文文本,討論論文得失,形成修改意見,學生不明白的問題現場隨時交流,教師即時回答,這種現場指導即時交流方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遠程論文指導通過電子信箱、QQ等方式,首先存在時間差,學生給教師寄發論文文檔,教師未必恰好在電腦前,立即可以處理回覆,時間差本身就可能消磨學生的論文寫作熱情。其次,遠程論文批改需要教師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對文本進行批註,文字描述往往遠複雜於現場語言交流的形式,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一線論文指導教師指出,對於學生論文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問題,教師給學生標出“參考文獻書寫格式要統一”,但不少學生常常改上三四稿還是改不好。3.時間安排不足和學習資源缺乏影響畢業論文教學質量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性質重要,定位突出,但具體的教學安排上存在着不足,不能充分支撐畢業論文教學效果。這突出表現在教學時間安排和學習資源提供兩方面。從教學時間安排上看,一般一門課程都是安排一學期的教學時間,但畢業論文環節卻時間緊張,每學期從安排指導教師與學生第一次溝通,正式啟動論文寫作,到論文定稿提交,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而且這兩個月還要同時完成社會實踐及實踐報告的撰寫。當然,這樣的安排與開放教育分四級辦學,需要給論文管理留出時間有關,但論文寫作時間壓縮之後,對於質量確實是有負面影響的。而從學習資源提供上看,其他課程通常都提供文字、音像等三種以上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學習,而畢業論文環節作為一門必修課,卻恰恰缺乏學生可資憑藉的學習資源,這既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也常常使得指導教師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論文寫作的瑣碎問題上,但仍然效果不佳。

三、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舉措

1.牢固樹立和切實落實“寬進嚴出”和“以學生為中心”思想開放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寬進嚴出”,具有中等學歷者,即可報名入學,但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考核,方能獲得畢業資格,這是開放教育保證其質量的底線。“寬進嚴出”不僅是教學和教學管理者要樹立的開放教育思想,而且要把這一原則準確告知每一位學生。嚴字當頭有利於提升教學質量。對於畢業論文環節而言,從論文工作啟動之始,指導教師就要給學生提醒這一點,從而在主觀上樹立嚴格指導、認真寫作的意識。當然,強調“寬進嚴出”並不是簡單地嚴格考核學生,教育本質上還是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展,因而,為了使學生達到培養規格,我們要切實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提升教學管理和服務水平,助力學生學業發展,提升學生知識和技能水平,從而讓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這就要求教師切實基於學生學術基礎薄弱、寫作時間緊張的實際,重視學生論文寫作環節的難點問題,圍繞畢業論文“什麼樣”“怎麼寫”,積極改進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論文寫作質量。2.推行導師制,拓長論文寫作時間針對論文指導教師對學生實際水平缺乏瞭解,以及學生學術基礎薄弱短時間內很難寫出較高質量畢業論文的現實,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應通過教學制度改革,來予以應對。通過推行導師制可以一體解決上述問題,是值得探索的一個改革思路。導師制具有以下含義:一是導師制下,指導教師不再是在學生學業最後一學期,通過短短兩個月,完成畢業論文指導;而是在學生學業最後一學年開始,就建立師生之間的指導關係,在學生和教師雙向自願選擇前提下,師生指導關係甚至可以在學生入學後更早地建立起來,同時也就拓長了學生的論文寫作時間。二是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導師可以吸收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發展,從而為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提供基礎能力的培育。3.主要採取面授課堂指導方式,輔之以遠程在線指導鑑於遠程在線論文指導方式的固有缺陷,有必要探索形成“面授課堂指導為主、遠程在線答疑為輔”的論文環節教學方式。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在學生學業的最後一學期,要把現行論文寫作的教學安排進行調整,將其視同一門必修課程,安排面授課時,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寫作面授課,並且採用“翻轉課堂”模式,在課堂上主要進行師生互動、答疑解惑,學生撰寫論文則在面授課堂之外進行,而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如有急需解決的問題,則可以通過遠程在線溝通方式向指導教師尋求解答。而對於導師制下,將學生的論文寫作提前的情況,則提倡導師與學生進行每月會見或隨機約定會見。通過較多面對面的溝通,做到即時交流、精準交流和反饋交流,就能克服通過遠程在線方式進行論文指導的弊端。4.開發畢業論文寫作電子輔助資料包,提升學生自主寫作能力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開發適用的論文寫作輔助資料,使學生寫作過程中有所遵循。首要的一個輔助資料是統一的論文寫作電子模板。因為很多學生對論文格式規範不瞭解,導致論文格式不規範現象較為嚴重,例如很多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常常存在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問題,指導教師有時給學生批註四五次,但有的學生仍然達不到要求。為了減少指導教師和學生在論文具體瑣碎格式規範上耗費過多精力,由開放教育教務部門統一制定論文格式電子模板,直接發給每一位畢業生套用,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事實上有不少普通高校,例如北京師範大學就有學位論文格式模板供學生使用。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分佈在全國各地,如能使用統一的論文寫作模板,對於統一論文格式規範很有益處。此外,歷年來畢業論文存在的諸多共性的問題可以梳理出來,形成文字或視頻講解,使學生在寫作中自動規避易犯的錯誤。另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優秀範文和反面例文,學生可以從中吸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上述這些論文寫作輔助資料可以打包處理,形成畢業論文電子輔助資料包,一起發給學生,以資提升學生自主寫作能力,這將對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工作水平和論文質量的提升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朝娟.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畢業論文支持服務調查與分析[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15-19.

[2]王莉.開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諮詢,2015(12):149-150.

篇6: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一、引言

在現代化經濟市場中,信用是市場交易的基礎,但同時信用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從經濟學上來看,信用風險主要是由受信人迴避自己的償負責任或授信人授信失當造成的。因此,建立健全的市場經濟信用體系是必要的。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市場經濟信用體系的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從目前來看我國信用環境已經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地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必須要加快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

二、市場經濟與信用體系概述

在經濟活動中,信用主要具有三種表現形式:

一是以償還和付息為條件的借貸行為;

二是債權債務關係;

三是價值的特殊形式。市場經濟的本質事實上就是一種信用經濟,它是市場資源配置為基礎的經濟手段和方式。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為擔保,因此信用已經成為了現代化交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市場經濟中,信用不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時也能夠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是保證一個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對於信用體系的架構,按照我國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構建以市場消費人為主體的基礎信用;

二是建立以法律為基礎的信用制度;

三是發揮政府職能構建以政府為主體的監督信用。

三、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信用缺失現象較為嚴重,在商品交換領域,我國市場中市場出現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甚至假冒偽劣現象;在生產領域,我國企業資本惡意欠債、逃債現象較為常見,究其根本還是由於我國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導致了企業三角債務難以清算;在金融領域,受改革制度影響,部分企業借改革之機逃脱債務,造成了銀行呆賬、壞賬與日俱增,嚴重損害了我國銀行的利益;而在信息市場,偽造會計憑證、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表充斥市場。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市場中的信用環境已經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地步。通常來説,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可以為市場經濟活動帶來強力的生命力,而當信用環境極為不良的境況下,信用環境又會制約市場經濟活動的發展。信用缺失還會將市場機制的缺陷進一步放大,從而使經濟市場喪失其公平性和公正性,進而導致經濟市場難以對市場經濟活動進行有效調節。此外,信用缺失還會造成金融風險的加劇,這種表現在企業中尤為明顯。企業信用缺失通常都會表現在商業票據的簽發、轉讓、貼現以及再貼現等方面,而一旦企業在這些方面進行偽造,將對嚴重影響我國金融市場的正常發育。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建立健全的市場經濟信用體系是必不可少的。

四、工商行政管理與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建設

1、完善經濟户口管理,打造信用監管基礎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發揮其信用監管目的,需要對市場主體進行登記註冊,並建立登記註冊一審一核制,規範企業經濟户口註冊行為。避免違規登記註冊行為發生。另外,我國當前的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信用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究,為了避免信用風險發生,還應實施登記異議制度,以確定企業是否具備等級資格,避免不合格企業產生。

2、加強合同信用監管

合同信用監管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在實際中,許多企業都存在合同不履行現象,而合同另一方面面對這種情況往往沒有教好的自我保護機制。這就是合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的了。因此,對於今後的合同信用監管,不僅要繼續推行契約精神,還要加強對合同信用公示制度的探索。當前我國合同信用公示制度中最主要的幾個問題便是:工商部門對公示內容難以把握、企業申報備案材料是自願還是義務還有待界定、以及商業祕密和工商部門責任還不明確等。針對這些問題,需進一步完善合同信用公示制度,具體來説可將工商部門的信息網和“經濟户口”軟件建立聯繫,並在各個企業主頁下方設置合同信用目錄,以輸入合同信用公示內容。

3、嚴厲打擊失信行為

在發達國家的信用體系中,懲罰機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板塊,並且在執行方面相當嚴格。美國法律規定製假、販假者按情節嚴重性分為輕、重、嚴進行處罰,當罰款超過限額將面臨坐牢。而我國工商部門的懲罰機制主要分為行政處罰和道德處罰,在打擊力度上要較輕一些,很多時候都沒有起到較好的警示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應加強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懲罰力度,從而為我國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4、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

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是工商部門對“經濟户口”進行有效管理的基礎,其主要作用是對企業信用信息進行採集、儲存和披露,進而實現工商部門對企業信用進行有效監管。目前我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尚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企業信用透明度不高、企業年檢較為分散、以及信用信息系統代碼不統一等。因此,想要完善我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必須要着重解決以上三個問題。首先在企業信用透明度上,應通過信用公示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開放式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從而保持企業信用高度透明;其次在企業年檢辦法上應將突擊檢查改為經常檢查,並化分散為集中;最後為了統一企業信用信息代碼,可借鑑美國社會保障號碼工程做法,將我國企業代碼實行一企一號,長度相等,伴隨企業設立到終止不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信用體系是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在多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信用體系是當今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

篇7: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一、我國鄉鎮行政管理體制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

1.鄉鎮一級“條條”與“塊塊”互相分割,政府利益與部門利益的衝突日益加劇。條塊分割的鄉鎮管理體制與鄉鎮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適應。鄉鎮政府.作為國家在農村最基層的一級政權,承擔着管理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事務等繁重任務。繁重的任務客觀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運轉。但由於現行條塊分割的鄉鎮管理體制。鄉鎮政權的職能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難實現高效運作。

2.鄉鎮一級政府的“事權”與“財權”嚴重失衡。公社解體後。鄉村兩級組織仍然承擔着舊體制遺留下來的公共服務職能。如興辦農村教育、修建鄉村公路、優待軍烈屬、供養五保老人、興辦農林水基礎設施等等。此外,還有落實計劃生育國策、徵收農業税費和“三提五統”。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治安、調節民事糾紛、組織防洪救災、實施移風易俗、舉辦民間文化娛樂活動等項工作。鄉鎮一級“小政府”與“大服務”“強政府”與“弱財政”長期並存的格局。造成鄉鎮主要領導想方設法增加鄉鎮財政收入,必然成為鄉鎮政府的第一要務。

3.鄉鎮一級“黨政企不分”與“村民自治”之間的矛盾衝突和利益摩擦愈演愈烈。主要是黨、政、企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完全理順,有些地方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現象依然存在.少數地方鄉政府還沒有完全起到一級政權的作用。總的來看.鄉鎮作為國家政權結構中最低的一級政權組織.仍未擺脱公社體制的影響,實際是黨政混合運作的一體性機構.具體表現在上下組織之間習慣於採取行政措施處理關係.習慣於直接指揮和控制,不善於運用各種槓桿和利益導向實行間接、彈性控制,而且“村民自治也始終處於行政和財政雙重壓力下的‘緊約束’運行狀態。”這是我國新時期的農民負擔不斷加重、社會秩序混亂、黨羣幹羣關係日趨緊張的政治根源所在。

4.鄉鎮行政機構缺少監督系統。行政監督是權力構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減少政府行政失誤,確保政府管理暢達,高效運行的必要環節。從某種程度上説,目前我國農村鄉鎮政權建設中,卻缺少有效的行政監督系統。一是國家行政監督體系延伸到鄉鎮出現了“斷層”。中央、省、地(市)、縣都設有政府的監察機關,負責對同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到鄉鎮基層政府,卻沒有設置監察機構。二是缺乏自下而上的羣眾監督機制。鄉鎮政府的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指令和任務。但貫徹執行的情況如何。必須接受羣眾的監督。是主人,幹部是公僕,公僕必須接受主人的監督。但由於耳前鄉鎮管理體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羣眾監督,使主人對公僕的監督難以落到實處。

二、如何建構21世紀的現代鄉鎮行政管理體制

1.應當充分認識鄉鎮基層政府在國家行政體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在中國鄉鎮既是國家最基層的政治權力中心,又是滿足農民各種需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當前我國鄉鎮政府改革的實質是把它所擁有的行政權力規範到合理的空間,逐步形成一種“國家、社會、農民”三者良性互動、密切合作的關係。而其核心是解決過去在傳統計劃體制下所形成的“政黨政治”與“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國家行政權”與“村民自治”互相滲透。“條條”與“塊塊”互相分割,“事權”與“財權”互相脱節等等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無論怎麼改革,“鄉鎮”作為一種地方基層行政建制.應當保持其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規模的適度性。管理層級的有序性,職能定位的科學性,機構設置的合理性,人員編制的法律約束性,政權名稱的固定性和運行程序的規範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之逐漸成為直接面向9億農民的法制型、公共服務型政府。

2.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地位,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多年來,我國農村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鄉鎮政府體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問題是如何處理黨政關係。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不斷鞏固和完善黨在農村的組織體系,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不能輕易改變的。鄉鎮黨委是農村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是作好農村各項工作的“前沿指揮部”,與鄉鎮其他各種組織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同時,實行村民自治,擴大農村基層民主,也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改善鄉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鄉鎮一級的”政府形象 “,使之逐漸形成一種整合的、協調互動的社會政治力量,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鬥。

3.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財政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精幹高效的鄉鎮基層政府。我國下一步的鄉鎮政府改革重點是.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財政制度和現代農村公共服務體制及運行機制。同時,要按照在合理區分公益性和經營性職能的塾礎上.整合現有的鄉鎮事業站所,強化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功能.其經費主要由縣級財政保障:逐步增強經營性事業單位的自我發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場化經營的軌道總之.我國建構21世紀的現代鄉鎮行政管理新體制,光靠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鄉鎮一級改而豎立其上的政府機構不改革.也難有實質性的進展.還需要啟動市、縣政府體制改革。如果僅僅寄希望於”撤併鄉鎮、精簡機構、裁減人員”這樣的低層次改革,那麼很可能陷入“循環改革的陷阱”。

4.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國農村社會管理體制中有兩種相對獨立的權力:鄉、鎮政府的行政管理權和村民自治權.這兩種權利構成了現階段農村社會“鄉政村治”的格局。雖然兩種權力的運作法律作了清楚、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二者又經常發生矛盾。大多數鄉、鎮政府仍把村民委員會當作自己直接的下屬行政組織,以各種方式影響和控制村民委員會的活動,沿用傳統的領導方法進行指揮管理.或繼續控制村民委員會的人事權:或對屬於村民委員會自治範圍內的生產、經營等村務活動橫加干涉,隨意發號施令,從而壓縮村民自治的空問,使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實亡。為此,村民自治的成長必須依賴於政府的行政放權.而政府是否放權又取決於整個國家治理體制和政策選擇。村民委員會與鄉、鎮政府之間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或者説是一種交換關係,雙方在交換過程中的地位是應該平等的,村民委員會需要鄉、鎮政府的資源,鄉、鎮政府也需要村民委員會所提供的服務。因此,用法律來約束鄉、鎮政府的行為、減弱其對村民自治的束縛是極其重要的。

篇8: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淺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知識經濟全球化的到來,高校傳統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從而使整個高校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結成一個有序、高效運行的整體,已經成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機構膨脹,人員臃腫。高校行政機構和人員的設置,基本上是參照政府的行政模式

設置機構和人員的編制,並實行與政府相同或是相似的運行邏輯和機制,都經歷了設立―――膨脹―――精簡―――再膨脹的非良性循環。在機構改革中,許多高校沒有認真地處理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係問題,只是對行政權力重新進行拼裝組合,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增加管理的機構和人員的數量、職能,因人設崗而非因事設崗,這樣每一項工作都被人為地分割為若干部分,分配到相關部門,職責細化到個人,管理變成了目的本身,為管理而管理。其最終導致了當前高校行政系統內普遍存在的機構膨脹、辦事效率低的現象;如此龐大的機關,也造成了財力、物力、人才的分散和浪費,導致辦學效益差,嚴重製約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應加快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步伐,從政府的管理模式中走出來,按照教育的規律管理學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1.2 部門間缺乏密切配合。

整個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每個機構都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各部門間的工作要相互銜接、彼此理解、相互配合、彼此服務,而由於機構的膨脹,高校機關內部功能條塊的分割以及越來越細的劃分,使得各機關在具體行政運行過程中,雖然做到了各司其職,但各自又只是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這種片面追求管理的高效率使行政管理人員目光日益集中到本部門利益上來,從而重事不重人,忽略了對學校整體利益的全盤考慮。

1.3 缺乏開拓進取精神。

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加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等院校面臨的形勢、任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內涵也隨之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大。不斷湧現的新事物和新問題使以往的習慣做法、工作經驗和程序規範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而又由於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一些行政管理人員管理思想觀念陳舊,由此形成了工作人員辦事因循守舊,人浮於事,不鑽研業務,不能打破條條框框、衝破禁區,不能廣泛而熟練地應用最新技術成果和現代化辦公設備,管理手段落後,對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缺乏應有的準備及駕馭全局的能力,與新形勢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

這些情況的存在使管理者無法為學校領導當好參謀、當好助手,制約着行政管理部門指揮、組織、協調功能的發揮,對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1.4 行政權利擠佔學術權利。

大學被視為事業單位,在管理上主要是沿襲行政管理體制,遠遠偏離了大學獨立、學術自由、教師治校等基本精神,大學不是或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政府行政體系在大學系統內的延伸。

2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探索

2.1 轉變行政管理的觀念。

更新行政管理的觀念是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新的觀念或觀念體系的建立應當立足於高校,面向並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國際合作與競爭以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新時期,行政管理者應當樹立如下幾種觀念,以創新行政管理工作,使其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高校發展的需要。

2.1.1 樹立經營學校的理念。

高校投融資體制的轉變,社會化辦學的衝擊,高等教育產業的日漸深入發展,都迫切需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市場發展規律,以經營學校的理念來指導學校的管理工作,不斷壯大自己的辦學實力。

2.1.2 樹立重崗位,輕職位的觀念。

在環境多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行政管理者應切實轉變本身的權力價值觀,不能以僅有的內部管理權力去實施簡單的內部管理,以展現自身權力的威性,所有行政管理者應是職位與崗位相稱,而不是崗位與職位一致。

2.1.3 樹立重智力,淡化資歷的觀念。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論資排輩”的資歷觀念根深蒂固,認為資歷老就經驗豐富,往往單憑過去的經驗來管理和指導工作。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實現從單純經驗型向科學、創新型的轉變,要淡化資歷觀念,敢於突破陳規,不斷探索,創造性開展工作。

2.1.4 樹立質量效益的觀念。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需制定合理的質量標準,據此下達任務和對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同時行政管理者應以效益求發展,以實幹求進步,個人權益的獲得應以其對行政管理效益的貢獻為標準,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

2.1.5 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積極引導行政管理人員樹立濃厚的服務意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所從事的工作既是服務於領導,服務於廣大的師生,更是服務於教育事業,服務於社會。只有這樣,高校行政管理隊伍才會在現實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2.2 實行開放管理。

建國以來,我國高校管理採用的是借鑑前蘇聯做法形成的校、系、教研室的封閉性管理模式,它具有複雜的科層結構,行政級別和“官本位”在管理過程中居主導地位的特點;學校辦學主要依附於政府部門,內部各系統之間封閉、缺乏協作與理解、分工過於明確。

2.3 實行特色管理。

高校管理特色,是高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方面,是人們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和長期的高校管理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獨特個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及管理作風的穩定性表現,是高校自身優勢的體現和區別於其他學校的一個標誌,直接影響着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係着辦學的效益。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高校管理也應是多類型、多特色的,只有從實際出發,辦出特色,才能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

2.4 完善分配製度,激活激勵機制。

對高校主體的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全部內容,因此調動高校主體的積極性是一所高校行政管理的根本。在行政管理中制定和運行一系列與多樣的基層單位和專業組織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應用明確可行的、符合組織和組織成員切身利益的、能夠鼓舞人心的恰到好處的目標,建立真正能夠獎勤罰懶、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資分配製度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把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5 推進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提高高校行政人員的素質,提高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不但在理論研究上比較落後,而且在管理隊伍建設方面也比較滯後,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總體水平偏低,大多還停留在經驗管理階段。而高校行政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種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風險預見能力和應變能力,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又需要管理者依據一定的組織和程序照章辦事。這些都需要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管理制度進行改革,造就一支精幹、高效的行政管理人員隊伍,從而提高管理的專業化水平與程度。

3 結束語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為了實現學校教育工作的目標,依靠一定的機構和制度,採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發揮管理和行政職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效地完成學校工作任務,實現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高校的行政管理相對於高校教育、科研活動而言是輔助性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我國高校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要協調好與社會各方面的關係,還需要通過行政管理來協調校、院、系和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以促進整體的協調發展。

篇9: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摘要】

在我國,依靠法律法規強制規定內部控制的建設,大多數企業都被迫消極認為這並不能為企業帶來收益,因此只有從企業自身出發,通過建設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時又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激勵企業參與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中來。

【關鍵詞】

內部控制,期望理論,激勵

20xx年7月以來,以上市公司為首,我國企業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對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我們處於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普遍使用美國COSO提出的定義,內部控制是指“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知道內部控制制定的出發點更多的是為外部監管者提供合理保證;另一方面,雖然我國是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強制規定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審計,然而企業在執行過程中卻存在種種問題,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企業高管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有些企業管理者認為內控制度的建立並不能為為企業帶來較大的價值,相反需要額外的人力與物力投入,既增加了辦事的程序,又有可能影響企業效率。因此企業建立內控制度並不積極,只將其作為任務完成;

其次,我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對風險沒有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各企業面臨較好的經濟形勢,企業都抓住機遇開拓市場;同時對於高層管理的績效考核更多的是關注其任期內企業的各種財務指標,如淨利潤、市場份額增長率等,因而大多數企業一味地強調規模和效益,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視;

最後,缺乏有效地內部控制評價機制,內部控制評價機制的不完善阻礙了企業內控有效性的發揮,使得內控給企業帶來的利害關係更加地不明顯,在完成法律法規對內控的規定的基礎上,管理者們便缺乏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動力。

除此之外,我國內控制度建立的不完善還存在一定的外部原因,即內控制度的建立還停留在框架階段,可操作性較差。

從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既存在外在因素,又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即企業缺乏建立內控制度的內在動力。那麼對於企業來説,激勵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內控的執行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期望理論的運用

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是指人們對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取決於他對這種工作能滿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實現可能性大小的評價,激勵水平取決於期望值與效價的乘積。該理論是站在企業激勵員工角度,然而我們可以將其放大,即國家如何激勵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對管理的啟示表現為:

第一,選擇激勵手段,一定要選擇員工感興趣、評價高,即認為效價大的項目或手段;

第二,確定目標的標準不宜過高;

第三,如果不從實際出發,只從管理者的意志或興趣出發,推行對員工來説是不可能收到激勵作用的。將其運用到激勵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因素中,我們要注意:首先,相關部門應該認識到要求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為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其次,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

三、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激勵因素

眾所周知,企業是追求效益的組織,根據期望理論,我們要站在企業角度,讓企業認識到內控能夠為其帶來較大的效益且具有可實現性,進而才能激勵企業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使企業逐步優化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因素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組織規劃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時,通過不同組織機構和崗位相互控制,責任明確,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等控制措施,使得會計人員在相互制約和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儘量提高所獲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從而企業決策層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及時掌握各種信息,確保決策的正確性,有效地管理經營企業。執行組織規劃控制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夠提高企業決策的正確性,因而能夠激勵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二)通過實物資產等控制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

財產物資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內部控制可以通過授權審批和實物資產等控制方法,對貨幣資金的收入、支出、以及存貨等財產物資的採購、驗收、保管、領用、銷售活動進行控制,防止貪污、盜竊、濫用、毀壞等不道德的職業行為,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企業對實物資產實行限制接近和定期清查控制,按照使用程序執行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這些控制程序具有可實現性且能夠企業對財產的安全完整的需要。

(三)通過審計控制提高企業效率,保證董事會決策的貫徹執行

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嚴密審核批准、監督、評價等程序,真實地反映工作實績,以確定政策是否貫徹、資源是否有效利用、目標是否達到,再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便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潛能,按規定執行各項政策,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四)通過風險控制防範經營風險,企業要想實現生存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的防範和控制。內部控制可以促使企業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的識別、評估、分析、報告等工作,幫助企業不斷加強對薄弱環節的控制,儘可能避免不利結果的出現,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

(五)通過預算和成本控制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耗費

通過預算控制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同時,加上粗放和集約型的成本控制,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耗費,另一方面改善生產技術降低成本,同樣的,企業的財務部門和研發部門能夠實行預算和成本控制,且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篇10: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驀然回首,學校生活都成了過往,畢業在即,回顧這三年,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自我約束能力也有明顯的增強,生活的自主能力也有了進一步提高,並且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有了更深的認識,行政管理畢業鑑定。為此,我為自己三年的學習成果在這即將畢業的時刻,做自我鑑定如下:

大學是人生的嚮往殿堂,是人生積累知識的寶庫。從剛跨入大學時的失落和迷茫,到現在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從容、坦然,角色的轉換,使我更加認識到,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戰,而自己通過三年的大學生活和學習,不僅在提高自身專業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立志從裏到外用知識的力量全副武裝自己,以有較強的適應力以及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把自己所學回饋給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品德是決定一個人價值的先決條件。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品行決定了這個人所走的路,還有就是能走多遠,所以説,品格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追求人格深化的同時,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並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決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遵紀守法,愛護公共財產,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並以務實求真的精神熱心參予學校的公益宣傳和愛國主義活動,同時還參加荊楚理工學院第一屆黨校培訓,並且順利結業,對自己人生價值觀產生很大影響,畢業鑑定《行政管理畢業鑑定》。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現在我理解,幫助他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東西,有精神的,當然也有物質的,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我很高興能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他們,相對的,在我有困難時我的同學們也無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當然這其中包括我的老師,很感謝他們!現在才領悟到:與其説品德是個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説是個人對整個社會的責任。

在學習方面,成績不是非常好,但我卻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在我剛進大學時,腦子裏想的是好好放鬆從重壓下解放出來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學仍需努力認真的學習。看到周圍的同學們拼命的學習,我也打消了初衷,開始大學的學習旅程。其次是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學能力。由於大學的授課已不再像高中時填鴨式那樣,而是一節課講述很多知識,只靠課堂上聽講是完全不夠的。這就要求在課下練習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須自己鑽研並時常去圖書館查一些相關資料。日積月累,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運用學習方法同時注重獨立思考。要想學好只埋頭苦學是不行的,要學會“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在學習時,以“獨立思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不忘警戒。隨着學習的進步,我不只是學到了公共基礎學科知識和很多專業知識,我的心智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認為這對於將來很重要。

社會實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大學期間,我參加了一些校內活動和做過一些社會實踐。參加校內的活動可以認識到更多的同學,也就增加了與其他同學交流和向其學習的機會,鍛鍊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學到別人的長處,認清自己的短處。

在生活方面,因為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家裏本身就不是很富裕,所以父母給的生活費就不是很多,一個月的伙食還有學習用品下來就剩下不了多少,所以我本着能節儉就節儉,不該話的地方絕對不會亂花一分錢,雖然知道這有點艱苦,但我很感謝父母,他們沒有慣着我,我要什麼給什麼,這也讓我養成了勤儉的好習慣,我想在我踏入社會是他將會是我一人的財富。

個人認為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但關鍵是能否正視並利用它們。我不斷的自我反省,歸納了一些自己的優缺點,給自己一個準確的自我定位,以更明朗的認識自我 。

我的性格有些雙重性,有些內向,又有些開朗、活潑。積極向上

篇11: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摘要】近些年,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行政管理逐漸受到高校的重視,卓越的執行力,是確保高校有序以及高效運行的基礎和前提。本文主要針對高校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並且提出提升執行力的相關策略,希望給予我國高校以參考和借鑑。

【關鍵詞】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執行力;提升策略;研究

“執行力”來源於企業管理中,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現代化的代表詞彙,近些年,“執行力”一詞逐漸應用於教育領域,“執行力”的概念為:貫徹企業的戰略意圖,並且帶領員工有效完成企業既定目標的能力和本領。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界定:第一,從決策角度分析,執行力體現了高校貫徹國家既定政策方針,評估高校服務能力以及辦學實力的能力;第二,從管理者角度分析,執行力是行政管理人員在共同意願的帶領下,落實以及貫徹高校的工作部署、制度措施、戰略決策以及重要決議的能力,其貫徹與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1.強化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行政管理執行性的高低與高校健康發展具有直接關係,高校在發展以及運行當中,一定要具有快速以及持久發展的基礎,因此,這對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高校領導一定要具有超前的預測能力,並且針對發展機遇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但是合理的調整方案不一定可以保證高校的健康發展,只有充分落實方案,才能確保高校的穩定前進。想要實現方案的充分貫徹和落實,需要執行層具有較強的執行能力。在方案執行中,高校各個部門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具體職責不同,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履行自身職責,並且做到各個部門的有效配合。提高執行能力的主要核心是管理人員可以最大限度、最快速以及最好的貫徹高校既定方案,並且在新形勢下,加強管理建設的創新與改革。

2.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工作效率低、服務意識強

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積極、不認真,導致高校制定的相關政策難以有效落實,一些高校領導或者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不重視工作的準確性,對待工作缺乏責任心和緊張感。同時,管理人員自身能力缺陷,工作難以有序開展,結果與目標相去甚遠。

2.2制度缺乏嚴肅性

我國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標準和制度缺乏嚴肅性,在具體執行中,領導和基層人員沒有充分落實相關制度,領導互相推諉、管理人員應付了事,制度只是掛在牆上、停在嘴上、寫在紙上,形同擺設、趨於形式。由於制度和標準是衡量管理人員能力和態度和標尺,如果失去執行力,就降低了制度的公信力和嚴肅性。

2.3部門與組織之間缺乏有效合作

組織結構是高校實現發展目標的關鍵系統,科學的組織體系可以為高校實現戰略目標提供保障。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管理組織設置不科學,職能重複交叉、分工不明確,組織結構在設置的過程中沒有嚴格地遵循高效、制衡及精簡的原則進行。因此便使得管理信息無法在各個部門之間快速地傳遞,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學校各個部門與領導之間便會出現相互扯皮推諉的狀況,沒有合作精神以及團隊意識,同時也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以及資源浪費的狀況。

3.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相關策略

3.1充分認識其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想要促使高校良好以及持久的發展,決策層一定要充分利用發展的機遇,科學制定發展戰略,為高校順利發展提供戰略保障。執行力是充分落實高校發展戰略的基礎和前提,雖然不同管理人員、不同部門以及不同職責所需要的執行力也不相同,但是執行力最重要的體現,是行政管理人員最大限度、最快速以及更好的完成高校所制定的長遠性以及戰略性發展目標。因此,新形勢下,高校一定要充分認識行政管理執行力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推動行政管理向標準化以及規範化發展,促使高校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實現高校的健康發展。

3.2建立並完善決策機制

行政管理的關鍵環節是決策,同時其也是開展各項管理的前提條件與基礎,一個科學明智的決策可以為高校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高校想要獲得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就根據實際情況為不同部門與層級制定科學的目標。而高校在實施各項決策時需要一定的執行力,執行力的高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各項決策的有效實施。除此之外,高校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要實行民主化及科學化要求,對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行充分地瞭解及掌握,並且根據自身優勢與特點來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政策方針。決策要堅持民主集中、以人為本的原則,保障全校師生的合法權利,通過研究調查,進一步完善決策程序和方案,建立科學的決策評估體系。

3.3建立以及健全管理機制

高校想要能夠充分實現決策效果,就需要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約束及激勵,主要方式便是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標準。行政管理執行力的關鍵流程是運營流程、戰略流程及人員流程。其中人員流程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高校要針對管理人員開展準確而深入的評估;第二,將高校運營和發展與管理人員進行充分聯繫;第三,高校要提供人才培養平台。高校在制定管理流程的過程中,要做到步驟清晰、主題突出以及目標明確,將操作性、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充分結合,並且在執行方面要將靈活性和嚴肅性充分結合。在實行流程的時候,要將相關的制度和規章融入其中,並且建立與執行力適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制度要做到執行到位、獎罰分明、權責清晰、任務明確以及內容清晰,尊重每個管理人員的差異,不斷完善激勵和評價系統。

3.4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

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有助於高校準確傳達各項制度政策,同時還有利於師生與領導關係的和諧發展。高校在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加強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對現有的制度進行分解及細化,並且要確保監督網絡的系統化以及全面化,跟進管理各項目標。除此之外,高校在落實每項任務時,需要嚴格根據時間節點來對計劃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查找實際執行狀況與計劃之間存在的差距與問題,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對高校的各項管理工作進行協調。高校還要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以此來充分地發揮出檢查部門的各項職能,並貫徹到管理的相關環節。高校在崗位聘用及設置、幹部管理、辦學思路、重要決策以及發展規劃等政策在擬定之前,要由教代會評議和討論。幹部領導要通過定期述職,對其進行評議、監督以及考核。

3.5強化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

高校相關組織或者部門要提高人員的執行能力,當前,我國高校在選聘管理人員的過程中,基本要求碩士學歷,但是學歷與能力並沒有直接關係,高校在選擇管理人員的時候,要考慮其綜合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執行能力、應變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管理人員一定要熟悉和掌握相關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和管理知識,並且把握執行原則,同時,管理人員還要具備一定的敬業精神、責任感以及紀律性意識。高校要定期開辦職業化培訓班,提高管理人員的實踐水平和管理理論。結語總而言之,影響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因素很多,因此,高校領導以及管理人員要提高對執行力的認識,並且在工作中端正態度,不斷創新和完善工作方法,高校還要加強管理人員團隊建設,加強監督管理機制,將執行力當做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來抓。

參考文獻:

[1]瑪迪娜布爾蘭.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6,10:47.

[2]馮丹.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的提升途徑選擇及探索[J].管理觀察,2016,22:130-131+134.

[3]王育紅,李斌.北京某高校行政管理幹部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提升策略研究[J].傳承,2016,10:124-127.

[4]丁剛,陳倩.提升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效果的策略分析[J].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82-84.

[5]王芸鳳.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131-136.

[6]劉廣.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執行力提升路徑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02:253-254.

[7]沈學伍,王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自我價值感及其提升策略[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5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