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2015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3W

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2015多篇

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二:科學發展觀下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 篇一

摘要: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加,資源短缺的矛盾愈發的明顯,環境形勢也變的非常嚴峻,而且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因此重視管理方式,合理的配置資源,是當前企業的首要任務。本文對科學發展觀下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節約型 經濟管理模式

一、引言

我黨在十七大會議上提出堅持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這一基本國策,指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不僅關係到國家發展、民族生存,更與我們每個人及子孫後代的生活利益息息相關。會議還明確強調了建設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工作的戰略地位,要求這一戰略落實到每個家庭中,每個單位中。黨的更是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深刻的研究,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由粗放型經濟向節約型經濟轉變迫在眉睫。從我國實際情況觀察看來,浪費現象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中,大多數企業重經濟收入輕資源使用情況,片面追求發展急於求成而忽視了全方位的利益考量。這些情況都無形中使我們的社會仍舊走在粗放式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節約型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現在經濟改革的必由之路。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下對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建,能夠促使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發生轉變,使企業更加重視內涵的建設,不再一味擴充規模,加大力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力度,使得企業有限的資源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二、科學發展觀下構建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的方法

1、加強宣傳教育,使得企業工作人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增強。

應當通過多渠道來宣傳科學發展觀下構建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的目的和意義,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節約教育,倡導節約文化,使其樹立節約意識,在企業形成一股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節約風尚,讓節約意識能夠在每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中體現出來,在日常工作中,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要通過對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來使其思想認識和責任感得到增強,使其在科學發展觀下去謀劃企業的工作,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企業資源的節約。從經濟學的角度具體説來,宣傳教育工作分為幾個循序漸進的步驟。首先可以從講解節約型社會基本概念的宣傳做起,目前我國不少經濟部門的辦公人員及企業員工對這一概念尚不瞭解。節約型社會就現在而言,是指在與社會生活有關經濟發展的商品生產、流通、消費及各個方面中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為目的,以最少的資源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與收入為目的而進行的可行性措施安排與社會建設工作。只有懂得了這一基本概念,整個企業的所有員工才能更加明白構建節約型經濟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宣傳教育工作還應當培養員工對節約型社會及經濟管理模式的長期性認識。縱然加強資源節約型社會及節約型管理模式建設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任務,但考慮到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是人均資源佔有率低,環境承載能力較差,因此建設任務艱鉅而長遠。有了對節約型經濟模式的長遠性認識,員工的節約意識才能長久維持,真正的節約習慣才能慢慢形成。最後,宣傳教育工作還可從普及循環經濟這一概念入手,員工對節約型經濟結構相關知識瞭解的越多,維護與建設節約型經濟結構的意識就會越強烈。

2、對科學管理進行強化,實現全成本核算。

資源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節約概念,而是在全員樹立節約意識的基礎上,對成員成本管理理念的加強以及增強經濟模式中每個人成本意識的模式。這種意識需要落實到每個人的經濟活動中,以降低和控制成本為導向進行自我或公司、社會經濟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是經濟效益的稱量秤,一切有關經濟行為的決策都要在此秤上稱一稱,衡量其是否有利於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有利於成本節約的創新工作都需要得到相關部門支持,有利於利益最大化的改革工作都應當得到批准去嘗試。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中的成本核算意識還要求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分別是增效、增收和節支、節約倆方面,要通過對機制的發展和創新、內部挖掘增效和科學管理,來使企業的運行成本降低,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提升。要對成本費用管理理念進行強化,對成本核算進行加強。要通過對資源節約管理制度的健全,制定可行的節流措施,對監督管理進行強化,要將部門的負責人列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科室的第一責任人,進而實現崇尚節約的良好氛圍的形成。

3、注重人力資源開發、提高整體效率。

要對人力資源開發進行強化,提倡合理的使用人才。要進行靈活、高效的用人機制的探索,做好“三定”工作,就是定崗、定員、定編,使得全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進而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企業既要引進吸納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來進行特色學科的帶動,使得技術創新增效得以實現,還要對運行成本的降低加以重視,通過企業的自我培養、自我發掘來建設一支好的人才隊伍,走自我發展之路。服務對象和人力資源的相適應,才可以使得有效的資源發揮最大化的作用。服務的高質量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的具體體現,而工作人員的高素質是企業服務高質量的基礎,所以企業要不斷的對企業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使其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對其質量安全意識進行強化,使得企業服務質量得到提高,要對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進行健全,實現零缺陷管理,使得產品效率得到提升,要推動科室間的溝通和聯繫,使得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儘可能減少。在企業服務中要善於發現問題,並及時的進行改正,使得整體效率得到不斷的提升。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效率又是突破傳統發展觀念效率三要素:速度、數量、質量的,與公平相對而存在的概念。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提高效率的工作同時應當注意不能背離公平要求。因此在構建節約型經濟模式的過程中,對效率的提高同樣要符合社會主義的公平要求。公平與效率相和,構成了我們社會意識形態的核心。因此,在效率的要求下,我們要把企業和國家經濟這塊“蛋糕”做大,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構建節約型經濟模式的能力;而就公平而言,相關部門還應當重視把“蛋糕”分好的任務。只有“做大”與“分好”兩手抓,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或國家經濟建設節約型經濟模式的基本能力。

三、結語

科學發展觀下構建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實現,要有建成的信心。筆者堅信,通過科學發展觀下構建節約型經濟管理模式,可以使企業的發展走向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趙玉巖,華盛頓建軍思想中節約型的經濟原則。《生產力研究》。2012年4期。

[2]白洋。循環節約型經濟管理研究。《大觀週刊》。2012年52期。

[3]廖標。基於節約型經濟下的效率違約問題研究。《法制與社會》。2010年35期。

[4]陸夢奇。《中國節約型經濟的一般理論與實現途徑研究》第六章翻譯項目報告。英語筆譯廣西大學。2014(學位年度)。2016年•1月•上期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我國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也有着體制改革的顯像特質。

從基本國情來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當時企業生產缺少市場競爭的推動,企業的任務就是生產出國家計劃內的產品,而技術研發則主要是在各大研究院所進行,企業內並沒有技術研發的要求,也沒進行技術研發的能力;改革開放以後,隨着國際資本的不斷注入,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進入中國市場,這帶來了激烈的產品和技術競爭,也使企業不斷加強對外部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借鑑。

然而,作為發展中國,我國在技術上和發達國家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技術的不對稱促使我們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得發達國家的技術溢出效應。

相對於發達國家主要依靠自主研發來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來説,引進先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進而再創新無疑是一條有效地途徑,這可以避免原始創新所存在的風險。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快自身發展的。

二戰後,韓國、日本等國家地區在技術落後的情況下,通過引進先進的外部技術進而進行改良型漸進創新而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了世界技術領先國。

據美國科學基金會1976年的調查,1953- 1973 年的21 年時間裏,全世界共出現50項主要技術創新,其中90%左右屬於改良型漸進技術創新, 可見,改良型創新的績效絲毫不亞於原始性創新,而從引進先進技術出發的改良型創新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

技術引進是一種途徑,關鍵是要看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情況,如果僅僅是引進和使用,那麼必定會對外部技術存在很大的依賴性,技術引進的主體仍然會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目前,中國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僅有200多家,僅佔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三,中國99%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專利,擁有商標的企業僅佔40%。

很多企業 有製造沒創造,沒有知識產權 。

我國企業目前對外技術依賴度高達50%以上,技術引進為我國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式,多數行業的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本依賴引進,如光纖製造裝備100%依靠進口、集成電路芯片製造裝備和石油化工裝備的80%以上都依靠進口,設備投資60%以上依靠進口,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只有39%左右,在這樣的條件下,自主創新對技術進步的促進效應將不太理想,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對國外技術的引進與模仿仍將是我國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

這説明,雖然我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引進了各項先進技術,但是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分析能力尚顯較弱,二次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以至於難以從根本上掌握先進技術,形成自主發展的技術成份。

如2015年我國技術引進經費支出達到320.43 億元,而用於消化吸收經費支出只有81.86 億元,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能力不強,引進技術與產品的仿製,未能較快地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引進 落後 再引進 再落後 的怪圈仍在繼續,技術後發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中國企業技術融合的路徑依賴。

經濟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特徵,這種路徑依賴性更多地體現在技術變遷和制度演進上,從而使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也沿着一定的路徑發展。

路徑依賴的存在會有利於現有技術經濟制度發展,而不利於其他技術經濟模式的產生和壯大,從而使得強者越強,弱者恆弱。

路徑依賴的理論研究。

路徑依賴的特定含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 好 還是 壞 ) 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路徑依賴問題首先由保羅、大衞在1985 年提出,之後W、馬蘭、阿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技術演進中的。路徑依賴的系統思想,後來,道格拉斯、諾斯將前人有關這方面的思想拓展到社會制度變遷領域,從而建立起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理論。

在諾斯的制度變遷路徑依賴理論中,主要指出了三點:第一,制度同技術一樣,存在着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這會使制度的既定方向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強化,即沿着良性循環軌道得以迅速優化,或者順着原來的錯誤繼續下滑,弄得不好,還會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一旦被鎖定,要脱身而出就需要藉助外部效應,引入外生變量或依靠政權變化才能實現對原有方向的扭轉。

第二,制度變遷除了受報酬遞增機制的影響外,還受市場中交易因素的的影響,如果沒有報酬遞增和不完全市場,制度就會變得不重要。

第三,制度變遷比技術演進更為複雜,政策行為者具有不同的主觀主義模型,這是各種制度模式存在差異的重要因素。

路徑依賴 源於制度演進過程中的正反饋機制,這種正反饋機制又通過制度的規模效應、示範效應、協調效應以及適應性預期來表現。

具體來説,規模效應指的是在制度變遷過程中,當制度主體改變現有制度形式而採用另一種新的制度形式的時候,由於慣性力量的存在,會使新制度的實施受到一定的阻礙,實施規模也會由此受到限制,這便會帶來新制度實施成本的提高,但是隨着新制度的實施和範圍的擴大,其原始成本投入會隨着相關制度實施情況所能夠帶來的規模擴大而有所下降,這種情況類似於規模經濟所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的情況。

示範效應指的是新制度實施所帶來的效益會帶來人們的行為追趕和效仿學習,從而使越來越多的行為主體採用該制度,加速新制度的實施和擴散,這是推動制度變遷的重要方式,但是越多的羣體採用某項制度,該項制度今後的改變和轉型就越困難。

協調效應指的是制度及與其配套的相關規則的協調關係,即制度主體之間為了既定的利益而相互配合的活動,這就帶來了一種現象 對既定製度補充和協調的配套措施的實施會引起利益連帶效應,這就像一個鏈條,其中任何一環發生斷裂勢必會引起整個鏈條的鬆散。

在制度變遷中,當與既定製度相配套的相關規則建立起來之後,任何改變既定製度的行為都會對整個制度鏈條產生危機,不僅對制度利益主體,而且對配套制度的相關利益者都會產生影響。

適應性預期指的是實施制度的主體者對已經產生效益的制度及其配套體系的心理預期會隨着效益的增加而增強,並且會隨着該種制度體系的實施而繼續對未來的利益進行預期,這種預期一旦建立便會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對新制度會產生潛在的抵抗力。

路徑依賴所體現的是一種正反饋機制,涉及的主體行為具有強化性和穩定性,要想用其他某種新的制度代替現有制度,就必須要打破現存的路徑依賴,這不僅是個制度的重新制定和實施問題,而且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整個行為主體的各方面的配合,包括組織體系、生產體系、觀念體系等相關部門的一致行動。

在制度或者決策產生之初,往往是隨機事件決定着制度的狀態,配合制度的推廣和實施,必定會有大量的原始投資成本,隨着制度實施程度的不斷加深,範圍不斷擴大,其投資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並且會有大量的行為主體參與到制度的推廣過程中來,示範效應得以產生;共同利益使既定環境下相關主體行為聯繫更為密切,從而刺激了協調效應的產生,這種效應會使行為主體之間產生一種依賴原有的制度框架、不願做任何改變的現象,久而久之,行為主體的惰性就表現出來,並派生出很多非正式的共同規則出現,沿用着這些制度鏈條便會使行為主體產生適應性的預期;當適應性的預期狀態穩定時,對原有制度的改變就變得較為困難。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範文精選 篇三

經濟管理對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認識

隨着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財務管理必須為企業服務好。當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而財務資金管理問題已成為中國企業管理水平難以提高的根源所在。

本文簡要指出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第一方面,企業財務主體意識不明確;

第二方面,財務會計職能混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財務會計人員對財務制度的執行有偏差;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不高;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監督不利,執法不嚴。

本文詳細論述了以上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基礎上提到三點建議:資金管理方面要規範集中,存貨等資金的管理;綜合管理方面要降低成本費用控制人工費用;人員管理方面要按照“統一領導、同意委派、分機管理、分機考核”的原則建立一套財務人員的集中管理模式。

通過本經濟管理畢業論文,能夠清醒認識到企業管理者和會計工作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我國企業應當以建立集中統一的財務管理體制為基礎,以建立企業財務結算中心為手段,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集中管理為前提,實現公司與社會和市場的接軌,全面提高公司的財務管理和資金運作水平,提高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擴大企業盈利的目的。

隨着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企業的財務管理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進行綜合性管理,滲透和貫穿於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都跟財務管理有關。

因此,財務管理工作必須為企業經濟管理中處於基礎性地位,財務管理工作必須為企業管理服務好。首先,財務活動是企業一切活動的基礎,涉及產、供、銷各個環節,為其它管理提供準確資料。其次通過核算、分析、對比發現問題,找出對策,財務管理也就是企業謀求發展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靠正確的財務政策,用規定的財務處理方法

去規範我們的財務行為,才能以信息的反饋中找準再生產與流通領域的薄弱環節,堵塞漏洞,杜絕違法違紀行為。

一、目前企業經濟管理現狀

當前企業財務管理還存在着很多問題。

一是企業財務主體意識不明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資金上撥下繳,分配統收統支,企業財務管理一直附屬於國家財政,單純執行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

二是財務會計職能相混淆。由於我國過去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對企業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統收統支”的財務管理體制,企業財務與會計工作混在一起,二者沒有嚴格的區分,往往會計人員與財務人員相互兼任。

二、當前財務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人員對財會制度的執行有偏差

由於會計人員的業務執法地位,會計監督的法律地位還不為社會所廣泛承認,會計人員仍然被視為法人代表的私有財產,會計工作聽

命於單位負責人的隨意指揮,會計工作沒有執法獨立性。加之有的財會人員法律觀念淡薄,職業道德水平較低,為討好企業經營者,追求不正當的利益和政績,故意製造假帳,並不惜採用各種手段逃避財政、税務、審計部門的檢查。

很多財務人員往往被動地執行國家財務制度,根本沒有起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以及參與決策和事後分析的作用,反映出部分財務人員政治素質較差、業務素質較低,與經濟發展不適應的弊端。

2、企業經營者素質不高

許多企業經營者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後,控制能力差。不少企業經營者面對知識經濟大潮的來臨無動於衷,不認真研究市場,研究客户,研究競爭對手的變化,盲目負責投資上項目,不是千方百計集中資金用到刀刃上。

3、會計信息失真

原始憑證失真。一是如虛列職工姓名,造假工資單,使用假髮票代增值税發票,以達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假合同套取現金,虛列成本、虛報利潤等比比皆是;二是會計帳目、會計報表失真。由於原始憑證的失真,反映在會計帳簿、會計報表的數字也嚴重失真。

4、會計監督不利,執法不嚴

我國現有會計監督體系雖然已經建立,但還不健全,監督力度不夠,會計監督的社會職能還沒有發揮出來。有的經濟監督部門自己不硬,虛假監督,人情監督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使得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有增無減。

三、對企業財務經濟管理提出的幾點建議

只有做好財務經濟管理工作,企業管理才能出效益。加強財務管理首先要從四方面進行。

1、資金管理方面

首先,規範貨幣資金的管理。要規範現金收支的收據管理,目前企業主要有兩種收據。一種是內部收據,譬如預支差旅費的收據;另一種是業務上往來需要税務局的印製的專用收據。開具的收據存根,應有簽發人負責保管,落實責任。

在貨幣資金內部牽制制度中,錢帳分管是核心,要明確出納與會計崗位的分工;在貨幣資金稽查中,要求對每一筆貨幣資金的收付都必須要經會計主管或指定的會計人員認真審核,審查手續是否完備,內容是否真實,合理合法;在貨幣資金盤點制度中,強調貨幣資金要定期進行盤點清查,並與銀行對賬,

每月核對一次;在貨幣資金收付時,要把握每一筆收付都必須填制或取得合理合法的原始憑證,並經有關人員審核批准後方可作為編制記賬憑證,登記帳薄的依據。同時堅持按規定日期報現,支付金額集中的用支票處理;嚴禁簽發無記名無單位的空白支票,簽發支票的印鑑必須有相關責任人員分別保管,不得有出納一人包辦,儘可能減少現金支出,以堵塞貨幣使用過程中的漏洞。

其次,存貨資金成本的管理,物資零庫存是企業追求的目標,在現有市場情況下,實現真正的零庫存是不可能的,但是採購部門應當與主要材料的經濟訂貨批量進行測算,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帶進行修正,逐步制定符合市場情況的經濟採購機制,降低存貨資金佔用,加快企業資金週轉,節約資金成本。

採購業務工作,宜由企業採購部門負責,對重要物資需預付款時,除需經辦人簽字外,還應有物資採購部門負責人、企業負責人簽字,並隨訂購物資合同。

視其合同內容中載明需要預付款字樣,才能支付預付款,否則缺一要補辦説明情況書後方可付款;對重要物資的付款時,隨附倉庫的收料單,經核對數量、價格、質量、總金額等,由經辦人和企業負責人簽字,並交出納員核查發票後,才可辦理付款如轉賬支票、匯款等手續;向個體工商户或農民採購物資和材料,其發票除交易市場開出統一發票外,應附有詳盡個人收款收據,以證明向個體工商户或農民購入物資和材料。

再次,規範固定資產的管理。固定資產更新或改造,應當堅持嚴格審核、快速實施的策略,儘快使資產達到生產狀態,進入生產運行體系,一方面使資產功能更貼近市場需要,一方面避免資金長期佔用帶來的風險;只有儘快加入生產運行體系,才能發揮資金更新,改造的目的,為生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早日實現盈利,收回投資,為下輪的資產更新改造提供資產保障。

在購買大宗固定資產時,必須經公司和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調研後,落實設備和物資的生產地、型號功能,經企業領導部門研究決定,並經比價採購或招標採購後,簽訂購貨合同,協商後須載明雙方的責任。設備進廠後,經安裝調試,符合協議或合同功能標準,才能辦理驗收付款手續。同時辦理竣工驗收、驗收單上經使用部門蓋章和使用人簽名後,財務部門才進入固定資產帳户,與第二個月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最後,規範產品銷售資金的管理。責任到人,加速銷售資金的回收。財務部門應在月初及時開出產品銷售增值税發票,銷售部門應落實專員儘快帶票上門回收貨款。

2、綜合管理方面

首先,降低成本費用。成本費用管理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涉及到每一個員工。企業的盈利收入減去各項成本耗費的剩餘,成本耗費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借款利息、營銷費用、日常管理費等其他成本費用。

一是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成本可以採用比價採購方法,在年初,由各部門提出各項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總需求量計劃,列出清單。採購部門向供應商作實地考察或要求其報出供應價格,對比價格後採購部門確定符合採購條件的供應商若干家。

通過這種方式,供應商有穩定的銷售量,使企業更獲得較低的採購價格容易;企業有穩定的供應渠道和貨源,有利於縮短採購週期和節省採購工作量,降低庫存,減少資金佔用,降低資金佔用成本。

二是控制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的控制,為了發揮工資制度應有的獎勵與約束作用,企業應當制定比較科學的工資獎金體系,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工資獎金分配上更注重對企業的。貢獻方面,建立健全科學的工作業績評價制度,使職工的收入與企業的貢獻相配比,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也能使職工更能客觀的人是自己的能力,有利於平穩心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益,可以有效的節省人工成本。

三是控制費用。費用控制,是一個內容繁雜的工作,但是關鍵的是要樹立一種“應該節約、節儉光榮”的觀念。在日本三菱電機,紙張經過雙方使用後才能廢棄已經形成了不成文的一個規定,在很多大公司,都在推行這種節儉的觀念。樹立這種觀念將會使職工在工作、生產中隨時考慮並體現這種觀念。

從而降低企業耗費。在費用控制方面,嚴格的預算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預算管理的關鍵是制度嚴密、詳細、可行的預算計劃,制定詳細的計劃需要企業各部門的密切配合。費用控制中應當避免僅僅依靠財務人員進行控制的模式,充分調動各部門負責人的積極性,使各部門負責人能主動控制費用,提高費用控制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也要注重提高銷售收入。在企業自身條件和地理環境、自身條件的限制下,由於提高銷售收入存在很大的困難,努力降低成本費用是企業的唯一出路。

3、人員管理方面

在企業內部按照“統一領導、統一委派、分級管理、分級考核”的原則建立一套財務人員的集中管理模式。

首先,企業內部實行會計委派制。在企業內部各核算單位和二級法人單位設立財務科,由企業財務總部向財務科統一委派財務人員,對各單位的財務會計活動進行核算、管理和監督,協助各單位負責人做好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工作。

企業內部所有財務人員由企業財務總部統一領導,組織關係和勞動工資關係隸屬企業財務總部,財務人員的考核、選聘、培訓、委派由該部門會同人事部門負責,財務人員的工資由總部統一發放,便於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財務監督的嚴肅性。

其次,各財務科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同時企業財務總部負責,其獎金由企業財務總部根據其業績考核併發放;各財務科財務人員與其財務科負責人簽訂勞動合同,實施分層管理。

總之,現在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財思路貫穿與企業管理的全過程,這不僅要求財會人員在實現傳統思想轉變的基礎上,與管理者一道,在研究市場和政府的政策,在操作技巧和內容上,運用數字和電腦手段全面、正確的收集財會信息,進行全面綜合的、動態發展的財會管理量化分析,對企業的籌資、投資、風險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預測的決策。

為此,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素質,適應企業發展的綜合要求,解決思想、轉變觀念,樹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財務工作新觀念。

企業財務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人員所認同,相信通過加強財務經濟管理,必會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