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講座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2W

教育講座演講稿多篇

教育講座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水是我們生命當中不可缺少的資源,也是我們耐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資源,但是對於我們學生而言,水又是我們生命當中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每一年,我們的生活當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很多的意外,其中也包括很多的溺水的事故。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也是我們需要去珍惜和愛護的,但是生命也是非常的脆弱,是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也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安全有一定的把握,所以不管是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去努力的呵護自己的生命,保護自身的安全。

最近氣温在越來越高了,夏天馬上就要來臨了,每年夏天總會出現很多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所以在夏季來臨之前,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通過這次的演講,給我們所有的同學打一個預防針,讓我們在健康和平安當中度過這兒火熱的夏天,也讓安全伴隨着我們成長,我們現在是國中生,在這個如花一樣的年紀,這個成長迅速的時候,更是要在乎自己的生命安全,在夏天的時候,不要去外面不知名的水域,無任何安全保障之下去游泳,如果是想要游泳,也一定要去正規的游泳場所,在成年人陪伴之下,做好一切的準備,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在下水之前,也一定要做好游泳之前的準備活動,以防在游泳的時候出現抽筋等意外的因素而危害我們的生命安全,不會游泳的同學們更是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要隨意下水,更是不能抱着自己的僥倖心理,有時候僥倖的心理往往會成為危害我們健康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不要在水域旁邊打鬧嬉戲,如若自己身邊真的出現了意外溺水的事情,一定要大聲的呼救,尋求旁邊成年人的幫助,千萬不要自行下水救援,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我們在心底裏面建立自己的安全意識,從根源上去避免事故的可能性,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我們發生任何的意外,家人,身邊的人將會多麼的難過,我們正處於最為美好的青春期,還有很多的事情在等着我們去完成,我們的夢想和目標都還沒有實現,所以不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從自身開始預防溺水。

水在我們生命當中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水也是無情的,所以我們要從這一刻懂得關注自己的安全,懂得珍惜自己美好的生命,從現在開始預防溺水,也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可以在這個夏天,乃至以後每一天都健康快樂的長大。

謝謝大家!

教育講座演講稿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把安全放在心中”。

今天,是第__個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

?孝經》中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以“孝道”作為美德的起點,而珍愛生命則是恪守孝道的第一步。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因為它只有一次;在這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中,在這高速前進的時代裏,在這車流滾滾的繁華城市中,我們的生命隨時都會面臨着或明顯或潛在的危險,如何才能讓寶貴的生命不受傷害呢?

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繃緊的一根弦!

十字路口的紅燈亮起,同學們,當你站在馬路上,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曾不顧紅得刺眼的信號燈,在川流不息的車輛中跑過這條路?

路邊的攤位上散發出誘人香氣的食物,同學們,當你腹中空空,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曾禁不住誘惑,,買下那些外表光鮮卻暗藏危險的“隱形殺手”?

體育課的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在活動時是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去做的?又有多少人因為不在意而受傷?

同學們,上下樓梯時,你可知道,靠右行走,輕聲慢步的重要性?教室裏空間狹窄,你可曾注意到禮讓同學,不擁擠不打鬧?

如果你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意識,多一份謙讓與耐心,就不會置自己的生命安全於不顧,無視信號燈的存在了。

如果你準備活動充分,運動時注意不劇烈碰撞,體育器械在老師的指導、監督下使用,會使你更加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

如果你注意課間文明,不追逐打鬧,不在教室內和走廊上做劇烈的體育活動,你就能既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又顧及到別人的身體健康。

如果有人問我,安全是什麼?我會告訴她,安全是幸福、是快樂、是健康和生命。

説安全是幸福,是因為安全成就了平安,給我們每一個家庭帶來了歡笑;説安全是快樂,是因為安全給了我們享受生活的激情和希望;説安全是健康,是因為安全賦予了我們健康的體魄,去實現我們的理想。

同學們,青春是美麗的,但它不會重來;生命是寶貴的,但它不容許輕易受到傷害。

請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吧!每天,讓我們伴着朝陽高高興興地走進美麗的學校,伴着晚霞平平安安地回到温馨的家園。

讓我們珍愛生命,時時刻刻記住:——把生命握在手中,把安全放在心中!

教育講座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晚上好!

感謝大家抽出時間來學校參加半年一度的家長會。可以肯定地説,今天來參加家長會的所有家長都是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與成長的家長,都是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待的家長,都是值得學校敬重的家長。這裏,我代表實中的領導和老師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地歡迎!

今天的家長會是在全省教育系統全面開展“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之際召開的。在此之前,各班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一道,已通過多種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長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過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建立了聯繫的渠道,增進了家校之間的瞭解與合作,加深了老師與家長的友誼,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作為校長,我對老師們的辛勤勞動和家長的積極配合表示真誠的感謝!

家長會也是機會,是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面對面交流、探討、落實孩子教育的一些問題的機會。“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協同一致教育孩子”總是家長會永恆的話題,因此,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您的孩子更優秀”。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進一步認清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是優秀孩子。孩子降生後,家庭是他走向社會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是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良好品質和習慣方面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無法取代的,可以這樣説,在如今這樣一個複雜多變、差距明顯的社會,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據着主導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家庭教育的差別直接決定了孩子今後發展的差別。

各位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孩子是自己養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煩,教育自己的孩子總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明確了這一點,父母就會自覺擔當起家庭教師的職責,在日常生活通過言傳身教,通過優化孩子的品質,培養各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終生髮展奠好基,導好航。

(拜託今天來參會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長的觀念帶給孩子的爸爸、媽媽。)

二、走出現代家庭教育的誤區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在進步,經濟在騰飛。相比起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代,孩子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是豐富的,可是我們卻發現,身邊的許多孩子生活得並不比我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快樂。所以,許多長輩發表感慨: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橫草不拈,直草不拿,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的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害怕吃苦、缺乏孝心、不懂感恩、沒有責任感等等,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負面影響,有學校教育的不當,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專家研究表明,我國現階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誤區。其主要表現在:

1.把孩子的生育、養育與教育截然分?

很多家長認為:生育孩子和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教育孩子則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他們覺得,把孩子生下來以後,給他吃,給他穿,給他錢花,盡力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就算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有的父母甚至從孩子二、三歲起就把孩子全託或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請全職保姆,將自己監護人的角色和責任轉移給他人,他們全然不理會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觸世界的第一階段,孩子的性格雛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將教育孩子的責任轉嫁給學校和老師,很多父母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子女的所有問題都該學校和老師負責。這是一種對自己的孩子極不負責的錯誤想法。

2.過分的溺愛取代了“真愛”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絕對的中心(如處在“1+2+4”結構模式中的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七姑八姨,眾星捧月。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滿足,據統計資料顯示,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日常消費額度佔到家庭總收入的35%以上。父母並不考慮孩子的消費行為是否不當,是否與孩子的學生身份相適應,不區分很多消費行為的利弊,只是一味的攀比,趕時髦,甚至是求虛榮,或是簡單地用物質刺激孩子。長此以往,不僅會淡化孩子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而且他們無法感受父母的艱辛,不珍惜父母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以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發展下去他們很可能就會變得任性、自私、懶惰、霸道、狹隘、放縱,成為典型的“三無”孩子:無情、無能、無責任感。

出於愛孩子的本能,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錯誤總是百般袒護,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開脱,習慣於強調客觀,強調別人的不足。甚至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而對別人大加指責。對待別人的批評,家長總是不願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肯下狠心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許多家長過份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糾正孩子身上的缺點,這會導致孩子偏執,唯我獨尊,一旦形成“生活鏽”、“習慣垢”,就很難去掉。

因此,請家長們記住:給孩子過多的愛就是溺愛而不是真愛,那樣會使他們對愛感到麻木而不珍惜愛。愛孩子不能害孩子,愛過度了就會害孩子,如同營養一樣,營養是個好東西,但是營養過剩就會導致患上肥胖症,增加身體器官的負擔而引起多種疾病。

3.過度的保護

現在的很多父母對孩子實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護,有的在生活上過度操心,有的在學習過度干預,有的在人身安全上過度關注,還有的在食品營養方面過度加強,反正是盡一切可能讓孩子遠離勞動、遠離挫折、遠離傷害。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學生做家務的比例很低,五成中學生不清掃垃圾,六成不疊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衣服,八成不燒夥做飯,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國小起,上學書包有人背,往返有人接送,路不要自己走,力氣不要自己出,心不要自己操,生活也不能自己做主。調查表明,很多孩子並不願意這樣只是父母來味強調孩子搞學習而不讓幹或沒教過怎麼幹。父母心腸雖好,但卻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省略了孩子長大所必須親歷的許多經歷,也好心地剝奪了孩子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美國心理大師布盧姆説:“這是家長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並以為這是最佳育兒之道。”他認為,“一個孩子應該體驗生活中正常的挫折、苦難和焦慮,才會有適應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飛得更高,就應該每天為他們將來的離開做準備。”“現在很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都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是父母出於好意,在其童年時代替他們消化掉了很多他們必須面對的憂慮,結果他們長大後,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我希望實中的每一個孩子不要步他們的.後塵。

4.眼睛裏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內心世界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內心需要什麼,不自不覺把孩子當成了一架創造分數的機器,他們寧可自己受苦受累,包攬孩子所有的事務,也要逼近孩子無休止的學習,使孩子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我們的家長還有老師還是帶着孩子去做那些他已經看不懂,不會做的習題,孩子們也樂於家長掏錢請補課老師來為他們提供他們不會做的習題的答案。久而久之,孩子長大了,除了個子長高了,體重增加了,其他什麼東西都沒得到,人格喪失了,性格也不好,苦也吃不了,啥事做不到。

當前的教育考試體制讓社會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分數上,家長和老師都有些無奈,但我們對此要保護清醒的頭腦,未來的競爭不會僅僅是分數的競爭,分數和名次不能完全決定孩子的未來。我敢斷言:只好分數的教育絕不是好教育,同樣的,只關心分數和名次的家長和老師也不能算是一個好家長和好老師。

現在的許多孩子其實很孤獨,很多時候他們封閉在一個小天地裏,難以像長輩兒時那樣在廣闊的自然空間中自由成長,雖然他們有電腦、電視、學習機、mp4相伴,但是缺乏與同齡人的自由溝通,缺乏與父母的平等交流。他們雖然較早地瞭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缺乏正確的指導而難以正確的理解,也無法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一方面,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他們希望獨立自主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這種矛盾心理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與父母之間的隔閡有可能越來越深,慢慢地,孩子會逐漸向父母、老師、同伴關閉心靈的大門,在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繁華的鬧市中變得越來越孤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感受着深刻的孤獨。所以,我前面説,許多孩子的內心並不快樂!

三、對家庭教育的幾點建議

最佳家庭教育發言稿最佳家庭教育發言稿

1.要堅持對孩子説人話

對孩子説話要直面孩子的生活,告訴他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應該怎樣做人。因為他們是人,是長大後要當家理事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家長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曾跟孩子説過這樣的神話:孩子跌倒了,使勁地把地面跺幾腳,然後説 “你真該死,把我的寶寶跌倒了。”孩子撞到桌椅上,使勁把桌椅拍幾下,然後説“打死你,都是你,把我的寶寶撞疼了。”在這樣無需孩子承擔任何責任的教育環境裏,孩子豈能堅強、自立、有責呢?有一位學者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或許對我們家長有啟迪作用:

去年暑假,一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懷冰家中,説是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懷冰照顧一下。懷冰由此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懷冰就對他説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託我照顧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牀,我不負責叫你。起牀後,你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裏,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裏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裏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沒時間的話你在弄清楚路線和車程以後,可以自己去。總之,你要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獨立起來。因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歲的小男孩眨着眼睛聽着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而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些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裏,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最後,當懷冰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説:“聽明白了。”

是啊,這個阿姨説得沒錯,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這類事情。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了!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牀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他的爸爸媽媽對懷冰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無獨有偶,前不久,我的一個女友帶着她8歲的兒子到我這裏來玩。看到我在用蘋果手機打電話,小男孩説:“霜姨,我媽媽説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過7級,她就給我買一個這樣的蘋果手機。”

我説:“這事我不同意。”他説:“怎麼了?”我説:“你一個8歲的小孩兒,有擁有手機的必要嗎?再説了,你考過7級,完全是應該的,因為你這樣的年紀,每天的責任之—就是學習,要什麼獎勵!因為考過了一個普通的7級,就獅子大開口跟媽媽要蘋果手機,媽媽掙錢容易嗎?你這樣做不覺得不好意思嗎?”

他和那個13歲的孩子一樣,眨着眼睛看着我,聽着他從來沒有昕過的話。

我接着説:“你跟媽媽要這要那,你給媽媽什麼了?“他又語塞了,小嘴張着,似乎在思考。

“你幫媽媽洗碗了嗎?幫媽媽掃地了嗎?你洗過衣服嗎?擦過桌子嗎?媽媽下班回來以後,你問過她累不累嗎?……你什麼都沒做過,你有什麼資格跟媽媽要錢買這買那?“

在我這樣和小男孩對話的時候,他的媽媽-直坐在那兒不説話,時不是時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我知道,她其實很認同我説的這些話,她可能早就想這樣説,卻從來沒有“忍心”對自己的兒子説過。

我説:“這個手機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歎了一口氣,看着我,點了點他的小腦袋。

我對女友説:“姐們兒,他才8歲呀,你跟他講什麼他都會聽進去的,就看你給他的是什麼影響了。如果你總這樣無節制地滿足他,你給他多少他都認為是應該的。”

女友説:“真是這樣,給多少都不覺得多啊!”

怨誰呢?孩子嗎?當然不是。

看到許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樣的不爭氣,不節省、不體貼、不刻苦、不……這就叫做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如果媽媽爸爸們能像我和懷冰這樣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與他們對話,孩子就會懂得許多必須懂的事情。

2.要讓孩子適當地吃點苦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很多孩子根本體會不到挫折和磨難,體會不出生活的艱辛,有的甚至連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會料理。如此長大,那麼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會無所適從,甚至心灰意冷。父母應該深切地意識到這種潛在的危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僅有陽光,也會有風雨。應該有意識地培養、鍛鍊子女居安思危、直面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一個人的抗挫能力並非一夕一朝形成的,還需要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識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他生活中必然出現的問題。讓孩子適當吃點苦,經受一些磨難,甚至在犯錯誤的時候,讓他們受到相應的懲罰,可以使孩子在挫折中逐步形成堅強的心理品質和抗挫能力,這樣的品質和能力也必然反映到學習上,從而推動自己不斷進步、走向成熟,

3.要重視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不少家長送孩子上學,把考高分,爭好名次作為關注的主要目標。因此,評價孩子只看孩子考試的分數和名次。對此,我們十分理解。但我們更應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處事能力和心理健康等等。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説,會做人比會讀書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長,孩子一次沒考好,心裏就不舒服。可是孩子存在嚴重的行為習慣問題,性格問題甚至思想道德問題卻無所謂。我們很多人包括教師忽視了這樣一個道理:孩子的成績不僅僅取決孩子的智商和投入的時間還取決於孩子的習慣、性格、心理、方法和品質等因素。一個真正好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是僅僅會考試。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我們的教育目標,不是着眼於應付會考、大學聯考,更要面對他的將來。“教學三年,更為他們三十年着想。”

4.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是被他人和社會接納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為社會棟樑,受人尊敬的人。父母要鼓勵並引導孩子從小就把“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作為自己成長的目標之一,把責任感作為最美好的品德去追求,並在追求中不斷完善自我,這也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應從與孩子的生活有關的事情做起,首先要讓孩子切實做到對自己負責,包括對自己的時間、學習、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等等負責,其次要學會對他人負責,包括尊重同學、老師、家長的勞動,有善心、懂得感恩,然後逐步學會對家庭、對集體、對環境、對社會負責。這樣的孩子不僅比別人更優秀,日後必成大器。

5.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學習、進步、成長不只是孩子的專利。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從頭再來,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才能跟上孩子不斷上進的步伐,才能完成指導孩子正確求知修德的歷史使命。如果家長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必然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這樣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才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要注意營造健康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父母的思想境界、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對待生活的態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父母之間相互的尊重和扶助,都會影響到孩子成長的方向和質量。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當然,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還應注意與學校教育同步,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上儘量與學校教育協同一致,互動互補,形成合力。至於如何協同一致留待大家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面對面的探討。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推進器,能使您的孩子更加優秀。

家長同志們,我們的目標是共同的,我們的任務是一致的,願我們攜起手來,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學習勤奮、品德優良、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志存高遠、陽光快樂的人,為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升學、就業乃至整個人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交流,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增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結成家校教育同盟,便於共同教育孩子,在學校啟動“課外訪萬家”活動的同時,我們提倡家長抽出時間以多種方式訪問老師,進一步增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與聯繫,確保孩子的教育與長成不走或少走彎路。

最後,衷心地祝各位家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教育講座演講稿篇4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們每天都要在繁忙的公路上來回走路,節假日時有些同學還要坐車回家,所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對於保護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生命至關重要。下面我通報一下這幾天部分地區發生的交通事故。甘肅省正寧縣榆林鎮“小博士”幼兒園校車超載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致22人遇難。經交警核實,這輛校車準載9人,實載64人。這一血的教訓,請同學們引以為戒,隨時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於首位。為使同學們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相應的交通安全法律常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確保道路交通安全,下面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行走安全

1、在通過岔路、轉彎的地方,要細緻觀察,認真等待,確認安全後方可通過。

2、不許在公路上、馬路口處坐卧、停留、打鬧、來回奔跑、相互追逐,隨意突然橫穿馬路。

3、不許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任何滑行工具。

4、經過鐵路,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不能隨意穿越鐵路。

二、乘車安全

1、當你乘坐二輪摩托車時,同學們只能坐在駕駛員身後的座位上,只准正坐,不準倒坐或偏坐,保持正確坐姿,更不能三個同學乘做一輛摩托車。因為這樣乘坐穩定性很差,容易在車輛行駛中從車上跌落下來,

2、週末、節假日回家不要乘坐農用車、報廢車、超載車和拖拉機。

同學們,你們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你們的人身安全牽動着養育你們的父母的心,牽動着關心和培養你們的老師的心,你們的人身安全關係着千家萬户的幸福和安寧,關係着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關係着祖國的未來。為了同學們能健康的成長,請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常識,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爭做文明交通的使者,爭當文明交通的標兵。

教育講座演講稿篇5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樑?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就是盡了家長的責任,教育孩子完全是學校的事情;有的家長奉行“樹大自然直”的信條,對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有的家長則一味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自己卻從不看書、讀報等待,這些均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走出教育的一些“誤區”,促進孩子有更大的進步。

1、正確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職責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就是賺錢養家,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經濟環境。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古語説“養不教,父之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對孩子的責任,不僅要把他們撫養好,而且還要教育好。(有“教養”的解釋)在我國的現行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規定“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的義務”。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這些流傳甚廣的故事中,我們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發展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因此,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條件,更為重要的是要重視孩子的優良品德、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只有正確理解並認真履行父母的職責,才有可能撫養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加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

現在國中的孩子的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裏的重要情況,取得老師對家庭教育的瞭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雙管齊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忌在家不尊重老師,這樣絕對不會有好的教育。(舉例)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論父母自身是否意識到,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因此,父母不僅需要具備科學和家庭教育的知識,還要處處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子女樹立榜樣,率先和垂範。如果家長自己整天沉湎於電視節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讀書比看電視更重要,更有益處,這實在是難為了自己的孩子。(涉及一下打麻將等)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時,還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並重,才能引導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家長們應明確自己作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長的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無時不刻地影響着孩子,可以説從孩子身上,我們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舉例説髒話)

2、家長是有目的進行教育的實施者。孩子基本素質的形成和家長的培養、教育分不開。古今中外眾多名人成材的事例無不説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和學習知識的良好環境。這裏説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能夠滿足孩子生活學習必要的物質條件和適合的場所,可以説是良好的物理環境;由家長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所營造的家庭氛圍是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習中不能怕苦,怕累。。。(舉例)

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1、佈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

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但是,這個環境還必須是簡化了的,不能太嘈雜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學習刺激,以免孩子無法專心地學習,避免孩子注意力的過度分散。

2、用正面的語言和親自示範的方式來教導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學習一種好的行為,那麼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語言,明確地告訴他所要做的行為,例如告訴他“我們應該做”,而不只是批評他、責備他做得不對。然後再親自示範正確的動作來教導他。如果孩子説會,那麼就讓他做給你看,再指導他正確的方式。

3、不要打擾他的專心。

孩子專心在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擾他。第一件事還沒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讓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則,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養成放棄的習慣,怎會有始有終呢?

4、孩子一起遊戲。

從遊戲中可以訓練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時也可以將複雜的學習活動分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勵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為,有一丁點的進步,哪怕他的表現和進步還不如我們的理想,我們也要鼓勵、讚賞他,使他保有學習的原動力。 (舉例學習成績的問題)

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現在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感覺:孩子上中學後,似乎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甚至還和父母頂嘴;有什麼事情也不愛和父母商量。家長們覺得越來越難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兩代人之間有了一層隔閡。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強;討厭父母喋喋不休的説教,不願父母干涉他們的行為;內心的祕密往往不肯告訴家長等等。要想獲得兩代人之間自然、親密的關係,就需採取適當方式加以溝通。下面一些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1、必須在時間上有所投資

家長們常常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賺錢養家。其實對孩子來説,最需要的是父母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個可以讓孩子傾吐心事的朋友。要達到這種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夠的時間溝通不可。建議大家平時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散步、遊玩等。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談話才能漸入佳境,至於平時連回家吃飯都“沒有時間”的家長,就不要太期望孩子會與你暢所欲言了。美國前總統布什夫人在美國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學校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曾深情地説:“年輕的女士們,有一天當你們到了我這樣年紀的時候(布什夫人當時已70歲)你們回顧你們一生,決不會因為曾經錯過一次賺錢的機會、一筆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後悔,你們卻會因為沒有好好花時間和你們的孩子、和他們的丈夫、和你們所心愛的人建立美好的關係而感到後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迪。

2、跟孩子溝通必須講究語言藝術

溝通的意義絕不是“我有話要説”,更不是“大人説,小孩子聽”。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當然不喜歡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與孩子談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談話主題,也要考究語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訓”,而“多讀書才能實現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當今兒童的語言特點,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話多不靈

孩子在學校聽到的幾乎全是教師滔滔不絕的教誨,一堂課接一堂課,天天如此。回到家裏,要是父母還是喋喋不休地教導,孩子當然會反感、會頂牛。因此,建議父母的話要簡練,準確,能帶些風趣幽默更好。有些話可以只説一半,結論讓孩子自己想出來。要是家長的話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麼,家長的話就成了沒人收聽的廣播電台。

4、多鼓勵、少批評

這個社會因為人多,競爭也厲害,家長對子女的期待也高。這樣,家長與子女的對話就難免批評多於鼓勵,強調孩子的不良習慣並與別的孩子相比,與自己的過去相比等待。其實這一比毫無積極意義,相反只有使孩子喪失處信,產生自卑和自棄感。倒是鼓勵的話能讓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勵上進心。

5、家長需多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因此,建議家長要讀一點有關教育孩子書刊,瞭解一些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利於為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提供科學性的指導,減少教育的盲目性。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愛要適時、適量。“權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動的學習行為,而非內心自動自發的自願行為。研究證明,父母對孩子的關懷,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動機、態度的形成。真正的愛的教育,是關愛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兒童有良好的學習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