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2.87W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為此學校舉辦了一次講座,作為領導該如何講話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關於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1

各位家長:

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談兩個話題1、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2、家庭教育中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

一、讓爺爺奶奶帶孩子。不自己親自照顧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着,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説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説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流,會變得比較聰明,對愛有安全感。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腦子會變得怪異呆滯。然後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嬰兒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二、把孩子當炫耀比較的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説,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着很多人的面説。説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遺傳不好。包括智力,個性種種。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好。實在是你的問題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這種比較和競爭的心理,也導致團體比較無法和諧合作做事。喜歡互鬥。對於能力強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來。整個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則我們的團隊合作永遠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着傳統的觀念,把父母擺在權威的角色。認為子女是屬於父母的。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後果。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換尿片前,先和顏悦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的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愚蠢父母的作為。

五、把學校成績當成一切表現的指標。

很多父母小孩認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試,很多父母愚蠢地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標兩個,一是考大學,二是找好工作。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事實擺在面前。很多大學生或者北大清華的現在也只能混口飯吃。在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認為早起很好。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點就起牀。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務事,應該把時間拿來學習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在家常做家務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可能是因為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剝奪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教養出一個個只會解幾題數學(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應該讓子女充分分擔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輕鬆的一面

或許因為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什麼是家庭生活?什麼是親子活動?完全不知道。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鬆。一切都是逼,都是趕,都是考試。實在不知道人活着是為什麼。在這種缺乏輕鬆和幽默感的氣氛下,一個小挫折就會引爆衝突。

九、認為父母的愛可以是對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藉口

或許因為電視劇演太多了。很多人以為疼愛就可以當一切的藉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説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別把愛扯進來當擋箭牌。父母的要求應該要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十、認為養孩子是艱苦的義務,不是享受

我們父母,經過傳統的教育,習慣把養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也因為這個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度是養孩子是一種上天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看着他成長的樂趣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它直接關乎着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關乎着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康,為人父母,我們要學會運用正確的家教方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應和四忌:

應言傳身教忌單純説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談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為習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習慣,美好的心靈,文明的行為,優良的品質,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受到啟發。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

應合理引導忌過分溺愛

很多家長總認為嚴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模式發展,稍有不從,就對孩子嚴加管教,其結果並未遂人願。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百般遷就,用俗話説:“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確的家庭教育應是嚴格中包含寬容,寬容中滲透着嚴格,在為孩子創造好必要物質環境的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應培養好習慣忌隨心所欲

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晚上看電視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9點以前必須上牀睡覺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隨時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養成把自己的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的習慣。還要引導鼓勵孩子主動與班裏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玩時互相謙讓。讓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願意配合老師做事。對孩子習慣方面的培養,最好採用家長以身作則、遊戲、娛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強迫的環境中養成必要的行為習慣。培養習慣要堅持前後一致,忌隨心所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應正視優缺點忌厚此薄彼

發現錯誤,忌大加斥責、嚇唬;發現優點,應積極肯定,忌抓着缺點不放。許多家長總習慣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地批評、指責。這樣做的出發點是要告誡孩子下不為例,卻沒料到無意中扼殺了孩子的進取心,使孩子產生消極逆反心理。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明知只會失敗,但仍應鼓勵孩子試試看,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做父母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給予肯定、鼓勵。

各位家長,教育好學生是我們老師的承諾。我們學校、老師有責任盡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學生更需要家長的配合。

最後,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長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2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今天就寄放教育與大家一起探討。渴望兒女成才,下下父母同心。尤其是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日見分明,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對子女的期望更高,對家庭教育更為重視。父母是孩子最貼近的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影響着孩子的成長。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學習是模仿開始的。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會將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溶化”在正在發育的大腦裏,並在以後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加以仿效。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説:“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一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這種教育又稱之為“生命的教育”,無數傑出的人才都是在這種教育下邁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舉例” 寒門家風好 少年早成才

——中學生國際信息學金牌得主徐申傑的家教事例 李申傑:南京人

家庭背景:貧困工人家庭。母親國中文化、父親是駕駛員。

家教特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家風、做人教育。20~~年前(1981年)李申傑出生時正值豬年農曆新年,沒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請舅舅給取名:申傑,希望他成為同齡人中的俊傑;20~~年後,李申傑不負眾望,1996年作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參賽隊員,從匈牙利布達佩斯捧回了第8屆中學生國際信息學(計算機程序設計)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和李申傑家相熟人都説,李申傑的成功是一個奇蹟,他既無家學淵源又無優裕的生活學習條件,電腦也只學了短短的5年。李申傑成功的奧祕在哪裏呢?

1、媽媽只有國中文化,可説的句句在理。

幼時的李申傑跟所有的孩子一樣在媽媽的懷裏學數學,學認字,所不同的是吃零食、買玩具相比,他對到書店買書有着深厚的興趣。李申傑的母親是一校辦廠的普通女工,20~~年**耽誤了她的學業。看着兒子對書摯愛,她深感欣慰,每個月她都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從很少的家用中擠出一部分錢為申傑買書。在這個普通家庭裏,油漆斑駁的傢俱中最顯眼的就是擺滿書籍的書櫥。“老師比媽親,媽只能給你吃穿是老師給你知識,讓你長大後有出息。爸媽文化都不高,不能輔導你,你在學校一定要認真學、仔細聽,不能浪費時間。”上國小時,媽媽常常這樣叮囑小申傑。(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好!)李申傑從一開始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國小五年級時,李申傑被推薦到南京鼓樓區少年電腦班學習,只學了半年就在市裏電腦比賽中獲第一名,國小畢業又被保送到省重點中學南京金陵中學。接二連三的榮譽使年僅12歲的少年有的飄飄然,這時母親的話又像警鐘一樣在他耳邊敲響:“傑傑,你被保送重點,是因為你在電腦方面有特長,真要考的話你不一定考上。記住,不管是兔子還是烏龜,謙虛謹慎才能去得最終的勝利。“頭腦冷靜下來的李申傑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在之後的20多次省市電腦、數學

大賽中不斷得獎。(既肯定孩子的成長,又提醒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客觀中看,這樣教育批評孩子才能接受。)“英語學不好,國外先進技術就學不到,語文學不好,以後連論文也寫不出來,那光學電腦有啥用?”母親文化不高,申傑覺的句句有理。於是,在鑽研電腦的同時也不放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前茅。

2、學習和作人都要像爸爸開車一樣認真,仔細。

李申傑的父親是公交車駕駛員,幾十年一直是節油標兵,年年當先進,即使是單位效益不好時,他開的車也從來沒馬虎過。只有國中文化的父親在學習上不可能給申傑多少輔導,可他對待工作認真嚴謹的作風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申傑。剛從國家大賽歸來地李申傑深有體會。“從小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對我來説真重要,按錯一個鍵,寫錯一個字,那金牌就失之交臂了。”除了認真對待學習,李申傑在作人方面也不願有一點馬虎。他母親在和採訪的記者談到李申傑被選上國家集體隊後的情況時説:“申傑回來説心裏很害怕會考不好,我勸他要像戰士上戰場一樣卸包袱,輕裝上陣。”坐在一旁的李申傑連忙插話:我不是那麼説的,我是説前幾屆中國隊都拿到獎牌,我也要拿到,感覺壓力很大,你才勸我的。’’“那還不是一個意思。’’可我不是那麼説的嗎,登到報上的文章一定要真實。”為了一句話的真實性,就急的滿臉通紅,李申傑做人的認真由此可見。

3、籌錢買電腦,申傑至今難忘那一幕。

1992年,李申傑第一次參加市電腦比賽,初試通過後,父母拿出全部積蓄為他買了台

中華學習機配上驅動器,1300元在當時相當於他們夫妻倆半年的工資。

隨着電腦學習的加深,學習機已不能滿足申傑的需要。“要是有一台電腦就好了!”申傑常常這樣想。不過懂事的他深知自己的家境,他沒有向家裏開口,而只是更加珍惜有限的上機機會。每天放學,為了有更多時間上機操作,他啃饅頭,喝白開水。休息天也是一有機會就去有電腦的同學家練習。

看着為電腦而痴迷的兒子,申傑的母親一陣陣心痛。那時申傑的父親因單位效益不好,已3年沒拿工資了,一家三口靠她每月二、三百元的收入,並且其中有三分之一要拿出來給申傑買書,交輔導費和培訓費,況且只有14歲的申傑,營養也是不能缺的。怎麼辦?只有借錢。叔叔、舅舅、姨媽都來了,大家鼎力相助,一台價值4000多元的電腦386電腦終於抬到家了。至今申傑仍忘不了,全家像過節一樣,有淚不輕彈的小小男子漢含淚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報答所有愛我的人。(什麼是真正的父母之愛?瞭解孩子的心理,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愛。也只有這種愛才可以成為孩子進步最強大的動力。)今天,這台電腦依然是他家中最值錢的東西。

4、隊清貧的家,申傑有着更多的依戀。

從匈牙利載譽歸來的李申傑在外面參加了大大小小熱熱鬧鬧的慶功會,而他的家裏卻平靜如故——父母沒有給他什麼鼓勵。只是鼓勵他繼續努力學習。申傑的母親多年前就給一家三口下任務:爸爸開好車。媽媽上好班、做好家務,傑傑把學習搞好。所以申傑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好的習慣。懂事的申傑從不向父母提出任何非分的物質要求,每月零花錢也從不亂花,節省下來,學校要交一些費用時就可以不向家裏要,實在不夠,他總會問媽媽,家裏有沒有錢,每每遇到此時,申傑的母親含淚説:“傑傑,以後別這樣問,你問得媽心酸,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借錢也願意。”她還時常對申傑説;“媽媽不和別人得媽媽比,我不要金項鍊、金戒指,我只要兒子有出息。我現在吃的苦比當年農村插隊少多了,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再苦也不覺的得苦,因為苦中結出的甜果子。”

在父母的言傳教下,李申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春遊、秋遊,母親總想給他買點飲料什麼的,可申傑卻説白開水最好,又能解渴又能洗手。今年被選入國家集訓隊去北京集訓前,媽媽要給他買套新衣服,但申傑堅決不要:“去比賽又不是去比哪個穿得好。”,孩子越懂事,媽媽的心理越不好受,申傑的母親常説:“傑傑,你生在我們這個家真是虧了你了,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在物質上家裏能給你的真是太少了!”“那不一定我如果在條件好的家庭還不一定能成才呢。”申傑的話讓母親的心得到寬慰。

俗話説:家貧出孝子。李申傑對這個清貧的家庭有着更多的依戀。當申傑載譽歸來時,清華大學許諾,申傑高中畢業後可以免試入學。這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事呀!可申傑卻説“如果能在南京上大學更好,我不想離開家”。

李申傑的成才説明了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也能育子成才。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德育,以家長的品德,、人格修養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成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受教育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品德行為習慣和生活衞生習慣。李申傑的父母正是這樣,他們尊重知識,尊重老師,諄諄叮囑孩子:“老師比媽親,媽只能給你吃穿,是老師給你知識。他們對待工作認真、嚴謹,説的話句句在理。他們的經濟收入不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擠出一部分錢為孩子買書,不惜借錢為孩子買電腦。良好的家風培養了孩子刻苦好學,奮發向上的精神。讓孩子養成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貴的財物,是幫助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無價之寶。

家庭教育應從以下方面:

1、形成良好的家風:和諧、勤儉、開拓、向上。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道德行為習慣和衞生習慣。

3、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這是一個新課題:嚴是愛、寵是害。

4、根據不同孩子的心理特點:採取對應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正面開導,給予鼓勵。

5、要激發孩子立志成才的信心。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3

俗話説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工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產生了許多的困惑: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在學校是個“乖乖娃”,在家裏卻成了“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現狀。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週,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

現狀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頗我們通過深入分析、研究家長的心態和行為後不難發現,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望子成龍”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佔有相當的比重。家長們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具體表現在:

一、重視分數。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於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

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於讓孩子幹“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裏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几天都沒有笑容。

二、捨得投資。不少家長為子女請“家教”、買《參考》、或者親自輔導,心甘情願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分數。除了叮囑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以外,課餘時間又陪孩子去參加作文班、書法班、英語班、美術班、音樂班??在家長的心目中,這完全是一種”責任”。

(二)“順其自然”型。這是獨生子女現象出現後,家長因為自身的價值觀的認同而採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認,有的家長是因為懂得遵循教育規律而理智地採取的這種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則是因為忙事業而無暇顧及,或因為自身的侷限而無賴放棄。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 。具體表現為:

一、”代理家長”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家長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讓位於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於是,長輩們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為“重心”、“中心”、“軸心”。“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時時刻刻牽動着長輩們的心。長輩們那“特別的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我服務能力差;熱衷於自我設計,缺乏責任感。孩子許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

二、“心有餘而力不足”。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然而,強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間差距實在太大。在家長的眼裏,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可以領導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不能説服家裏的一個“寶貝”而找老師“告狀”、“述苦”的現象絕非個別。家長常常感歎在子女面前,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對待孩子“嚴”而出“格”。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希望,常常用鄰居、同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謂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長教育孩子”“嚴”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長都重視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忽視教育的點點滴滴。如“頂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為,有的家長往往放鬆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行為,家長一旦醒悟,招數使盡亦束手無策。於是出現了學校裏的“乖乖娃”成了家裏的“小霸王”的異常現象。

現狀之二:孩子的表現差強人意現實生活中的孩子,由於受家庭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了種種令人擔憂的”怪圈”。

二、家庭教育的對策

對策之一:重視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開放日,利用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點,全面指導家庭教育。

1、指導家長“信任孩子”。

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導家長“賞識孩子”。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從小就處在選擇之中,幾乎天天都有己的選擇。

孩子的興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會幹的,他就越想幹,會了就不幹了。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遠是他的後盾。在提高家長認識的基礎上,採取同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麼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實踐,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對策之二:重視家庭活動的開展。

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教師完全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如春節期間開展“受歡迎的小客人,受稱讚的小主人”實踐活動;在婦女節、重陽節期間開展“媽媽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動;在中秋節期間開展“我愛我家”的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家長以“情感”的橋樑,以“親情”為紐帶,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策之三:重視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應該非常精心地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境。父母應該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生活細節,讓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諧、文明、健康、寬鬆的家庭氣氛中。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培養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孩子樹立平等、契約、寬容、創新、共生的現代意識,讓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作為學校,有義務、有能力對家庭教育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4

我的兩個孩子其實是非常普通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與大多數孩子一樣。幼兒園時做過智商測試,都是“良”而已。國小讀的是一般的學校,馬醫科國小,根本不能與實驗國小相比,國中更是無奈,讀了一所農村中學:婁葑中學,因為離家裏比較近。讀高中完全是憑分數,兒子考進蘇高中,女兒考進了~~第二高級中學,是一所三星級中學。高中畢業,兒子考進了吉林大學生物製藥基地班,女兒考進了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屬於本三院校。他們在這個漫長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我從來沒有為他們請過家教補過課,也沒有讓他們參加什麼集體補課班,更沒有請一對一的老師為他們開小灶。完全是讓他們聽從老師,按部就班地學習,努力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

兩個孩子之所以能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並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是因為採取了對孩子比較適當的教育方法。

首先我覺得孩子的學習環境特別重要,在家裏應該為他們營造一塊屬於他們的學習小天地。

孩子從國小開始一直要到高中畢業才離開父母到外地讀大學,整整十二年的光陰,孩子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1998年我搬到新居之前就在閣樓上為他們製作了一人一套書櫥加寫字枱的組合傢俱,學習時一人一間房間,互不干擾。在比較大的書架上,不斷為他們增添他們喜歡的課外閲讀的書籍,我自己書房裏的藏書也不斷更新,讓他們能自由地挑選自己願意讀的好書。有一次孩子的學校裏要他們統計一下自己家裏有多少本工具書,結果他們把所有的工具書加了起來一算,竟然有一百多部。新世紀開始了,有電腦了,有網絡了,我們起先買不起電腦,就從遊戲房買了一部淘汰的二手電腦,我們三個人一起學習使用電腦,通過網絡我們也學習到了許許多多東西。有了電腦,仍然不能忘了閲讀。我每天必定會買一份《揚子晚報》,每半個月必定會買一本《讀者》,(《讀者》是從創刊號就開始買了)我沒有規定他們必須看,但他們就是喜歡上了這一份報紙這一份雜誌。爭着閲讀,搶着看。這是讓我感到非常高興的事情,因為能閲讀,喜歡閲讀這是會影響人一輩子的。我還帶着孩子走出家庭,到社會這個大學校裏學習各種需要學習的東西,比如先後到婁葑圖書館和~~市圖書館辦理過借書卡。我還帶着他們到~~參觀各種博物館,比如~~博物館、~~科技館、~~市城市規劃展示館、~~自然博物館、~~植物園等等,其中~~博物館與~~科技館給他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孩子的課外閲讀特別重要,課外閲讀搞好了,一定能給他的課內學習帶來非常大的益處。我們課堂裏學習的內容不是孤立的,它與我們課外所瞭解的內容有着千絲萬縷般的聯繫。課內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往往是由於自己知識面比較窄,視野不夠寬,所謂的知識鏈沒有好好地鋪設好。這方面我認為家長應該負起這個責任,多多陪同孩子一起學習,多多創設一些比較好的學習機會,並且願意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想與大家分享的第二個體會是,建立良好的學習制度與紀律,努力讓孩子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帶2003屆這一批高中生時,某個星期天,我到十全街附近的一位同學家裏家訪,看到那位同學在家裏特別的無聊與空閒,看電視,這個頻道扭到另一個頻道,真的是無所事事。這就突然引發了我的一個想法,如果能規定孩子在家裏有一個學習的制度,必須每天有一定的時間用於學習那多好啊。當時我就在自己的班級裏號召同學在業餘時間建立八小時學習制度。這個想法還真有人響應呢。我的同事,毛醫生的女兒曾經嘗試過,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我的一位學生,於欣悦,進高中時只有606分,後來就是以本一的資格考取了蘇大英語法語雙語五年制的班級,現在在法國攻讀語言學博士。

我就把這樣的想法也帶到了家裏,給兩個孩子做起了思想工作,我説我的學生開始要在休息天每天學習八小時了,你們看怎麼辦。兩個孩子説,他們是高中生,我們是國中生,我們學習六小時好不好,我説很好啊。能堅持六小時也不錯了。他們能接受這樣的理念,我非常高興。但堅持下來確實不容易。有人説,養成一個習慣必須要21天才行。如何才能使他們能堅持下來呢?其實真的要讓他們堅持下來,只有父母堅持,他們才能堅持。特別是開始形成制度養成習慣的階段比較重要。這方面由於自己是做教師的,有個優勢,那就是與他們的休息是同步的,雙休日在一起節假日在一起寒暑假在一起,只要我堅持他們就有堅持的可能。特別是我那時放棄了我的朋友圈,放棄了我的夜生活,放棄了我的業餘愛好,全心全意陪同他們,怎麼能不成功呢?還有就是作為老師我也要不斷地學習,他們在學習,我在備課,他們看電視我與他們一起看,他們要去新華書店文化市場買書,我陪着他們去購書。反正我願意化時間與他們在一起。按照現在有一個詞語比較流行,那就是守望。我陪着他們其實就是一種守望。守望着他們學習,守望着他們成長,這樣的守望一直堅持到他們高中畢業。

回顧這十多年的陪同與守望,我覺得是十分有意義的`,也非常讓人感到幸福快樂的。在這種堅持中,讓孩子懂得了學習的快樂,也品嚐了學習的艱辛,讓孩子懂得了堅持的意義,也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一旦放飛了他們,我們就能放心他們在外地讀大學,他們就能更自覺的投入完全自主的學習,更加珍惜來自不易的學習機會。四年大學,他們兩人幾乎每學期都獲得了獎學金,兒子還得過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大學畢業,兒子既獲得了國內保送中科院~~生化所的碩博連讀資格,又獲得了美國兩所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女兒立志讀名校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考取了澳洲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納什大學的碩士。

我想與大家分享的第三個體會是:孩子成長與家長的成長是同步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着孩子,尤其是父親的影響力特別大。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

由於我妻子長期是做銷售工作的,經常出差。再加上我的教師職業原因,與孩子是可以同步的,教育孩子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兩個孩子是有差異的,性別差異是明顯的,男孩子就是喜歡玩汽車打遊戲,女孩子就是喜歡娃娃和看綜藝節目。智力差異也十分明顯,出生時兒子六斤半,女兒只有五斤,決定了兒子開智早女兒比較晚,學習的能力明顯有差異,女兒相對滯後一點。因此起先在兒子身上投入的精力多一點,比如每週要送他去參加奧賽培訓,還比如要讓他去學習彈鋼琴等等,而女兒就不願去,但長大以後還是怪我們沒有好好培養她,這是一個教訓,其實我們也沒有精力和財力去照顧到另一個成長髮展相對晚一點的孩子了,這方面女兒也是充分理解的。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我在05年的六月,我的生日那天,他們兩個大學聯考以後飛到海南去的那天,我買了一支長笛作為禮物也作為彌補贈送給女兒。

這裏我要多説説女兒的成長。女兒進國小時,一加一等於二還不懂,而兒子數字概念已經清清楚楚了,在班級裏,兒子名列前茅,而女兒排在末尾。到了國小畢業時,女兒稍稍有了進步,估計到了中游。國中畢業,他們的分數差異:兒子637分,女兒586分,差了50分左右。我一直擔心女兒會考不上大學的。所以曾經一度想讓她到澳洲去讀高中,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去成。高中畢業參加大學聯考,兒子理科考了600分,女兒文科考了526分,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女兒讀了本三,但進了最好的本三。在南大的金陵學院,也讓女兒體會到了被別人瞧不起的滋味。所以發奮要考名校改變自己命運。考雅思的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的潛力,嚐到了勤奮學習的甜頭,持續努力,一發不可收。終於如願以償,考取了心儀的大學。在等待去澳洲留學的日子裏,學會了彈鋼琴,從網上自學彈奏鋼琴居然成功。曾經在日記裏罵過我兩次的女兒也學會了表揚父親了。一次是qq聊天中説我是最棒的爸爸。他將我與她的室友的爸爸作比較,覺得我是對子女是比較負責而願意付出的。一次是電話裏,我説她在澳洲為了取得綠卡而一次又一次考雅思,想考到四個7分,非常辛苦。她回答説,爸爸你工作這麼賣力,我們能不努力嗎?當時我聽到了這樣的話,簡直是幸福得不得了,女兒的讚揚太珍貴了。我感動得幾乎要流下眼淚來了。這説明了一個父親在兒女心裏的分量,也説明了父親的所有努力沒有白費。其實我要感謝女兒的,她的成長與進步一直是我做好班主任的生動教材,她從一隻小丑鴨變成了小天鵝的事實,真的教育了我,我應該如何對待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那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我也將自己在學校裏取得的成績與榮譽第一時間告訴我的兩個孩子,讓他們也感覺到我還在進步,比如我們家庭被評為~~市第四屆百家健康家庭稱號,我就及時告訴他們,説這裏有你們的功勞,有你們的付出,以此來激勵他們堅持努力。

家庭教育是幸福家庭的保障。這是我從自己長期的家庭教育實踐中得到的深刻體會。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得到比較理想的教育,並使之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一方面是對社會有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家庭的貢獻,因此培養好孩子就等於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我還想向大家報告好消息:兒子與兒媳都是博士生,兒子推遲博士畢業的時間,準備與妻子一起明年畢業,妻子爭取當一個住院藥劑師,兒子讀博士後,立志成為大學教授;女兒自從到澳洲以後,立下三個志向:工作自己找,綠卡自己拿,男朋友自己挑。目前這三個志願都已實現。依靠自己的努力開闢了一條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因為未來的女婿也是一位博士畢業生,從各方面看都是非常優秀的有為青年。

以上就是我作為一位家長的點滴體會。我感謝大家給予我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了我有經驗也有教訓的家庭教育實踐的故事,我真心祝願在座的家長們,努力實現家庭幸福的夢想,就從新草橋起航,帶着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地駛向美好的未來。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3分鐘講話稿5

尊敬的各位家長:下午好!

感謝你們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下午的家長培訓班,我代表學校對你們給予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請你們來,主要是給你們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此使學校和家長聯合起來,共同教育好你們的孩子。

記得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説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在排列順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見,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每個人與社會接觸步入人生的起點站。可以説,每個人的意志品質、個性性格、禮儀道德、人生理想、求知興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獲得薰陶與啟迪。家庭是人成長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同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無意地,自覺不自覺中都在接受着家長的教育。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地教育影響着子女。這種影響潛移默化,伴隨一生。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資源,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基礎。並且,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裏的頭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陷入種種誤區,比如重智育,輕德育;過分寵愛;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重分數輕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劇,令人痛心。也有很多父母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事與願違。因為來自孩子的調查顯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滿意。北京市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孩子並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報報道説,全國有6000萬父母承認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並對怎樣教育孩子感到困惑。這些數據反映出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不夠滿意,同時也説明了父母在怎樣正確認識家庭教育,如何科學的進行教育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多的疑問和困惑。就現在的家庭教育而言,由於有些家長缺少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的瞭解和掌握,教育規律所知甚少,即使家長思想上很重視,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為此,我們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站,這個指導站就是對各位家長所產生的教育孩子的困惑,給予幫助、指導。尤其是今天的培訓更是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希望通過今天的培訓能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作法上以實實在在的指導。那就讓我們的共同努力,使你的孩子在我校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