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生教學經驗總結多篇

欄目: 學生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7W

國小生教學經驗總結多篇

【第1篇】國小六年級語文教學經驗總結

接手任教六年段語文快一個學期了,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第一學期的教學。通過學習、實踐,我初步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台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因此,我覺得討論--講解這一授課形式可以較好地使學生戰勝學習的心理障礙,激活思維,主動學習,還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多、更頻繁、更深入地參與語文活動的機會,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營造與培養學生自主創造精神相一致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説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何營造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呢?我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1、創設平等的民主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性,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

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説服,這樣學生就會敢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

2、倡導平等參與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堂上的教授過程由明到隱,特別是在感受新知識後的問題探究階段,更應該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主動學習,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地體現出來。

3、教法設計儘量做到靈活多樣。

教師通過新鮮的刺激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愉悦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喚起求知的慾望。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於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處處尊重他們,虛心向他們學習,同他們結成親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學伴關係,這樣學生才會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以上這些只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和體會,希望大家能夠指出不足,使我再學習、再改進,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更好的成績、更出色的表現!

【第2篇】國小英語教師教學經驗總結

首先非常感**區教研室給予我這次機會,能夠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學經驗,客套的話我不多説了,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教學上經驗。

我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工作才剛剛五年,從一年級到六年我都教過,本學年是第一次任教六年級。沒有經驗這是肯定的,但是年輕人嘛,畢竟有的是幹勁。我在學校是教三個六年級班,每班大概35人,這次期末考第一個班平均分98.75,第二個班平均分97.14,第三個班平均分93.76。年級平均分是96.66。這個成績使我自己也感到驚訝,所以假期裏我也一直在反思和探討,孩子們為什麼會拿到高分?這與什麼有關係呢?如果我把經驗總結了,再加上因材施教,這樣對下學期的教學有幫助嗎?對其它年級的作用大嗎?對日後我重新接教另外的班級還有同樣的效果嗎?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自己也產生很多的疑惑,希望接下來的總結能與各位老師產生共鳴。

像我們教英語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絕對希望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收穫,也許這叫偷懶,但是我們試試換另外的角度看問題,這個才是有效教學的最高境界。

怎樣才能提高我們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呢?我想關鍵就在我們四十分鐘的課堂上。我們分析看看,咱們六年級的老師,至少都有三個質量班,平時要批改作業,加上培優扶差工作,六年級又要參加廣州市國小英語競賽,又要配合市、區、學校開展的活動,一天下來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如果不向40分鐘要質量,我想我們會“分身術”也不行。因此我是非常關注我的課堂教學效果。依我的理解,所謂的效果,就是有效性,而所謂的有效性就是有效率和效益。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大的教學效果。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真的要“絞盡腦汁,不擇手段”。

1、更新教學觀念,我們要明白課堂上學生是主體,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學中不是學生配合老師,而是我們老師配合學生。這就要求我在上課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預設,在課堂上我要扮演好我的引導者身份,把時間留給學生,把機會也給學生,創設和諧、活躍的英語學習氛圍,利用他們爭強好勝的心裏特徵,在教學中設計一些內容來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容許並鼓勵他們進行大膽的發言,錯了就錯了,沒有人知道答案,對有爭議的地方引導學生們互相辯論,特別是在語法知識的學習上,最後我才會協助他們來整理歸納。例如:我們這個學習有一個考點就是:jiaming lives on the eighth floor.始終我都不明白,為什麼很多孩子要選擇in the eighth floor.於是我就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我説:“in the floor.在層的裏面,天啊,做穿山甲啦!”孩子忽然鬨堂大笑,對了同學就自以為是,沾沾自喜,錯的,馬上臉紅了。説一次全班都改掉,這是不可能的。接下來如果再有人選in the eighth floor.我就會説:“你又做穿山甲!”第三次再有人錯,全班大部分孩子們都會説:“我們不是穿山甲啊!拜託!”經過這樣愉悦的學習,孩子們又可以形象記憶,錯的機會真的會慢慢降低。課堂上我就喜歡這樣,不想死氣沉沉的學習,否則上着上着,連自己都打瞌睡,何況是學生。同時我們也清楚知道,國小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可能我們六年級20分鐘還是可以的,之後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如果將他們的學習當作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興趣蕩然無存,課堂上表現為無精打采,玩筆,亂翻書,玩手指,看看自己的紅領巾,相信這些大家也遇到不少。因此,要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要怎麼辦呢?就是在他們累的時候給他們休息,然後再集中精神來。如果你違背這個規律,只會你所講的內容都是白講,因為孩子們根本沒有聽進去。怎麼辦呢?這是我第二點要講的。

2、融入文化教學,深化教學內容

剛剛講到孩子集中精神最多維持20分鐘,那怎麼才可以重新集中孩子的精神,用什麼手段,我們設置什麼內容?我比較喜歡運用中西文化差異的滲透。我們知道,不管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如果僅僅以遊戲的學習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行不通的。隨着學習時間的延續與學習內容的加深,加上已經是六年級的孩子了。學生的新鮮感逐漸減弱,一朵花,一顆星,根本滿足不了他們,你獎勵一個本子給他,孩子們還説你幼稚。因此,僅靠改變教學形式是不能持久的。教師在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的同時,要適當加入語言的文化背景,激發學生獲取知識、探究異國文化奧祕的願望,瞭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達到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1.詞彙教學。許多詞語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教師在詞彙教學中可以為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如學習usa、uk時,有意識地講解一些英語國家的政策制度和相應的社會文化知識;學習sandwich、bread 時,介紹中西方在飲食方面的文化差異。2.課文教學。在學習一些句子時,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 ”、“how old are you?”,講一些英美人士的生活習慣與中國人的差異。3.藉助節日文化,學習口語交際。如過西方節日、聖誕節(christmas day)或新年(new year)前,各自的文化差異,還可以給學生講解萬聖節(halloween)的背景。這些活動,使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廣泛接觸西方文化。學生在接納和欣賞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時,不知不覺地獲得第二語言的發展,提高了他們的英語素質。這樣5分鐘過去了,正當孩子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留下懸念,他們會馬上説:“繼續啊!”我就會説:“這節課認真上,下節課再講。ok,come back, let’s learn the new sentences.”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得到休息,精神也自然回來啦!沒有浪費時間之餘,又可以把準備走神孩子重新抓回來,這樣,基本可以保證每個孩子都認真聽課。我們做老師都知道,認真聽課比課後怎麼補習勝於幾十倍。而且我又有一個壞習慣,凡是有一個孩子走神我都會聽下來等!對他們説:“i’m a patient teacher. i can wait.”這個舉動,讓沒有走神的孩子更加集中精神,讓走神的孩子自然回來,不會難堪。

接下來我會講講如何扶差。

1、作為老師最令人頭疼的就是後進生,我發現,對付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吊鹽水”。怎麼“吊鹽水”呢?就是要慢,不要着急,量不能多,要保持持久性。舉一個小小的例子:對於一些特別的孩子,我對他們的錯誤是有特殊的待遇,我會對他們説:“你這道題的錯誤可以錯100次。”我喜歡給孩子們100次的機會。我們老師對孩子提出:“下次不能再錯。”我覺得這個要求太高了,對於中下生來説確實很大壓力,不要説孩子,連我們老師也不一定做到,為什麼要強加於孩子們呢!所以,我會給足夠時間他們去改,但是每次我都會説:“第3次啦”、“第5次啦”…… 時間長了,他們也會覺得不好意思,自然也就改了,根本就不需要100次。其實無論對於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舒緩的作用。

2、針對那幾個最令我頭疼的後進生,我還特意批准他們不用做部分作業,比如《活動手冊》,他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對他們的要求是不做不要緊,但是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我滿意,弄明白,然後記住;語法知識不會不要緊,四會單詞、詞組以及我劃出的個別句子一定要會;教書五年我從來不要求學生背整篇課文,但每天都聽讀一遍課文,重點句一定要背,甚至要默。為什麼要這樣做?我總覺得課文有很多繁瑣的細節,對於中下生來説,記得東就忘記西,何苦呢?不如集中彈藥攻破難點,拿下重點,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對於孩子的心裏也是一種安撫啊。他們覺得課文這麼長,現在不用背,輕鬆多了,從心裏上自信心也增強,背書也快很多。不過在這裏我想強調地是,我們要求學生背的重點句一定要查閲相關資料,定得準。這樣孩子才不會白背了,而且對於選擇題以及選詞填空特別有效。這樣長期下來,及格對他們來説不是大問題,有些孩子合格以後還慢慢地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學生到學期末還能自覺的把練習冊都做好給我了,雖然錯誤還是有很多,可是從他的字跡上我可以看出他認真的態度,這不是就足夠了嗎?

接下來有一點是希望和全體老師一起探討的,從我教質量班開始我就有自己的想法,每次我都會採用先緊後鬆的教學模式。就是開學的時候每節課、每次作業我都抓得很緊,而且速度會比較快。有的老師還會問我:“才開學不久,不用這麼緊張吧。”“你教得這麼快。”按照我個人理解,開學的時候語文、數學老師一般都沒有抓得那麼緊,所以學生的空餘時間會比較多。就算語數英一起抓,提前把新授的內容教了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複習,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六年級上學期我12月就開始複習,不斷滾動,最後一個星期孩子們的作業少之又少,但是單詞,重點句都熟悉得不得了,考試自然得心應手。

這些做法都是我平時工作的點點滴滴,總結完這些覺得好像有點應試教育的感覺,但沒辦法,根據我們中國的國情,就只能這樣,但仔細想一想,有時候應試本身也是一種素質。

以上就是我個人教學策略改革的一些做法,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我這學期所教授的共3個畢業班,每個班級內部的水平比較平衡,兩極分化的現象已經明顯改觀,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幾乎不存在差距。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有些地方還不是很成熟,在今後工作中,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指導和幫助,最終的目的希望學生學得輕鬆,我們老師也教得輕鬆,而且成績又很好。

再次感**區教研室給予我這次機會,本人工作五年,經驗微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能夠多提寶貴意見。

【第3篇】國小體育教學經驗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圍繞“減負增效,構建有效課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為依據,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體育教學和日常一系列的羣體活動,使學生實實在在得到鍛鍊。

在教學中我認真的鑽研新大綱和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並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性,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與競技體育的區別,使學生學有所得樹立終生鍛鍊的信念,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不斷的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專項技能,在實踐和理論的不斷更新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本期的體育教學

一、按《體育課程標準》和學生情況,制定體育教學,單元教學計劃,備好課,寫好,做到課前佈置和檢查場地器材。

二、每一堂課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的各項工作,認真鑽研教材,以學生創新學習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操作、主動評價,運用啟發學習、嘗試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等方法,在教學中求創新,在活動中促發展,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鍛鍊,發展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

三、講解動作要領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和保護方法,示範動作正確,每堂課分組練習,既有秩序,又有隊形。

四、教材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新舊難易程度和不同性質的教材,搭配好,備課之間的教材銜接好,每次課的教材注意多樣化,將《健康體質達標》中的項目合理的搭配到教學環節中去。

五、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努力地培養體育尖子,輔導差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六、在室內授課時,主要向學生介紹體育小常識,各種運動的練習方法;與他們一起討論各種運動的知識、規則。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體育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對體育的愛好,,從而產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慾望。

七、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新體育教學大綱精神,認真鑽研教材,努力備好每一堂課,並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上好體育課。例如:我將音樂引入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在中間部分開展各種活動的.競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注重培養體育骨幹,開展活動,給予獎勵,動員學生向他們學習,積極鍛鍊。

通過一學期的培養,我覺得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鍛鍊,在鍛鍊中養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在玩中學,在玩中練,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自我反思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

二年級年級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教學中也還是存在着不少的問題。首先,教學過程中一些體育器材不能正常使用,這裏邊既存在着教師的問題,也存在着器材設施的問題,還有怕損壞器材的問題。

其一、學生的認識水平沒有提高,仍然把體育課看成是在操場上玩,只要不學文化知識就可以。在操場上願意怎麼玩都可以。

第二、學生對體育知識有待於進一步的學習,對於隊列對形不能完全掌握,還不能達到聽到口令後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映,並且做到快、齊靜。

總之,通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技能技巧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希望孩子們繼續努力。

國小體育教學經驗

【第4篇】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經驗總結

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經驗總結

信息技術課在農村還是一門新興學科,雖然在城市中已經普及了一段時間,但對於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都相對落後的農村,信息技術課還剛剛起步。與其它必修課相比,信息技術課程的最大特點是一門集知識性和技能性於一體的基礎性課程。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的教師,最理想的教學境界就是讓學生既有知識又有技能。在教學的方法上,我還在一直摸索和總結,但我最有感觸的這一學科的教學要善於發掘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在日常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點,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逐層推進。

農村學生的基礎較差,擁有電腦的家庭很少,每班基本不到10%,甚至很多學生在開設本課程之前都沒有見過電腦,這就造成很多學生雖然學習積極性高,但由於基礎差,加之信息技術課本身的技能操作要求,而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很容易就會對課程失去信心。

針對這一現象,我首先從電腦的基礎知識入手,設計了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環節,並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下載了不同的練習鼠標、鍵盤操作的遊戲性質小課件,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並通過簡單、反覆的練習,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合理利用教材,因材施教。

現有的信息技術教材內容稍顯陳舊,農村學生知識面窄,動手能力較差,再加上基礎較差,很難在預定的教學學時內完全掌握教材內容,比如三年級的'教材中紙牌遊戲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學生年齡偏小,對遊戲規則理解起來相當吃力,而且紙牌遊戲在級聯菜單中所處位置較深,學生對鼠標的操作不熟練,出現了很多學生難以打開軟件的情況。而在六年級的教材中綜合任務的範例實際都偏難,學生在操作中很容易就會由於與範例差距過大而喪失信心。

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將一部分難以操作的內容簡化,而以其他較為新穎的內容進行替代。在教學實踐中,由於電腦較少而學生眾多,難以做到人手一台,我就將學生進行編組,進行組間、組中競賽,讓學生輪流操作電腦,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有少數家裏有電腦的學生,由於基礎較好,往往認為教學內容簡單,我就針對他們的水平,提出一些較難的任務,並適時糾正他們的錯誤操作習慣,讓他們幫助一些學習吃力的學生,從而達到了學幫帶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水平。

三、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自身素質。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整個機房設置為同一局域網,使用多媒體教室教學軟件,通過教師機可以監控每一台學生機,講課時可以控制學生機進行教學演示,練習時學生可以自由操作,在學生不注意聽講時還可以及時發出屏幕警告,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授課過程中注意邊講邊練、精講多練,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於實踐並得到鞏固,最後達到熟練掌握,真正達到了信息技術課的操作技能訓練要求。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還注意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積累,因為信息技術課程是一個隨着科技不斷髮展變化的學科,作為教師就需要不斷補充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在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之餘,我還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競賽和優質課觀摩活動,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要教好農村國小的信息技術是很不易的,必須充分運用易於接受的語言,使枯燥乏味的內容變為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的今天,優化農村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如何建立科學現代化的教育教學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將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經驗總結

【第5篇】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經驗交流心得總結

關於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經驗交流心得總結

華而不實,光注重熱鬧的課堂,這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的課堂應該是講求實在、講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學生既能學到並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又能達到教學目的,這才是我們追求的課堂。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新穎的有趣的情景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也是不斷在實踐着的事情。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這點就更為重要。好説好動,精力分散是一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因此,一個好的開頭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你的課堂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總是想方設法去尋找、挖掘和教學內容有關的題材,比如:現有的課件,教學參考以及任教過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等,儘可能的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以此來達到有效。

我記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學 “10的認識”,其實學生都認識10 ,可我們書本上還是有這個知識點,怎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饒有興趣地聽課從而使得我能很好地開展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開頭:我簡單地操作鍵盤,屏幕上出現了數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時我自己配音:“9”説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來打抱不平,説:“如果 我與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學生一個個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這時我問:“小朋友,你們相信嗎?”屏幕一閃,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們緊緊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學生引入新課:“10的'認識。”效果出奇的好。

二、從學生的學習方式談有效。

記得在教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 以內的加減法甚至20 以內的進退位的加減,有的還能做100以內的呢。剛開學的時候遇到有些家長他們會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孩子學數學應該沒問題的,因為孩子算題目很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的,那些以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怎麼理想的。家長覺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他們誤解了數學。數學並不是能做幾道加減法就可以的,通過數學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能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課堂中更應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這點優為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以準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怎樣聽課,怎樣參與課堂,通過“提問、合作、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有效課堂的實現還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1、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這麼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因為喜歡你,他們就會在你的課上表現的特別的積極,不管你讓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很好的去完成,師生間有了默契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益。

2、教師與教材的關係:

我們每個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把握好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重點和難點。然後根據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劃好教材上知識的呈現方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可是真的是説説容易做做難,往往是一節課上完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説到底還是我們沒把握住教材的編寫意圖,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時還會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記得我在初講兩位數計算這節課的時候,看完參考我覺得這個內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沒啥區別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改成了情景,由學生看完情景自己説條件然後根據條件提問題列式解答。於是我就按照原來教學的那套方式來進行,結果班級我發現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説條件問題,效果不靈,下課後我就反思了,怎麼回事?上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改變方式,不再提條件和問題了,每道題都讓學生看文字閉着眼睛想情景然後根據眼前想象的情景來提問題,忽然我就發現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節課好得多。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識點、重點、訓練點和拓展點,最後理出一個更為合理更加貼近學生和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3、學生和教材的關係

讓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這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就應該把握好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能忘了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作為老師別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時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要裝着不懂,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是主人。

四、從練習談有效。

練習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還是複習課都離不開它,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的課堂練習的設計儘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備典型性。

3、能集中體現教學內容的精華。

4、題量適當、恰到好處。

5、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作業分層佈置,儘可能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不同的作業要求,提升作業佈置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有收穫也有缺憾,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思考不斷進取。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反思,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相信我們大家都會有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