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校行政工作總結

欄目: 學校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7.22K

2018年是大學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銜接“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一年。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走強校之路,走特色之路,走開放之路”。在教育部和省、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各項事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高校行政工作總結

一、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編制對於學校未來發展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學校於年3月成立了“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組,全面啟動了學校“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編制工作組着眼於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結合第4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立足學校發展實際,按照“求真務實、科學謀劃、突出重點、解決薄弱”的原則,經過前期認真調研、醖釀和徵求意見,於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下一步學校還將制定教師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國家化工作3個“十二五”分規劃,把有關任務進一步分解落實。“十二五”期間,學校將繼續彰顯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特色,走“強校之路,走開放之路,走和諧之路”,不斷提高學校綜合實力,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師範大學的進程。
  此外,學校還以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為契機,申報獲批了兩個國家試點項目(“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現代大學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兩項試點的全面開展將對進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擴大社會影響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教育教學是學校的“立校之本”, 多年來,學校始終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致力於實現國內一流的教育教學水平。年,學校完成了歷時兩年時間,由校內外270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的本科專業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學校對10多個本科專業進行了調整,新成立3個本科專業,並重新修訂課程計劃,啟動實施了“大類平台課”建設工作。在此基礎上,各專業進一步明確了辦學定位和發展思路,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在本科教學和課程考核方面,學校積極開展了課堂學習與課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試點工作,逐步推動學生課程考核由知識評價轉向綜合能力評價,由終結評價轉向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引導學生向能力型、創新型的學習方式轉變。
  在實踐教學方面,學校首批1800餘名免費師範生進入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進行教育實習。在為期1個半月的實習中,首屆免費師範生表現出了很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質量地完成了一系列實習內容,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2018年是我校學生在一系列國內外的重大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的一年。在第21屆温哥華冬奧會上,代表我國參賽的我校學生獲得了兩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在我校承辦的第3屆“東芝杯•中國師範大學理科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中,我校學生表現優異,包攬了大賽所有組別一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體現了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學科建設取得突破進展
  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年學校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適應國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學校調整優化了研究生的培養結構,新設立了金融、保險等8個專業碩士學位點。至此,我校現已有17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和1個專業博士學位點。結合國家對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審核工作進行調整這一契機,學校進行了新增一級學科點的申報工作。在統籌規劃,合理設計的基礎上,學校自行審核申報了哲學等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以及法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為加強學科建設,學校組織開展了“211工程”三期中期檢查工作,完成了《大學“211工程”三期中期檢查報告》。年,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繼續得到提升,共有5篇論文成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另有11篇論文成為了吉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在研究生招生和培養方面,學校多措並舉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培養水平。為進一步完善博士生招生辦法,學校制定出台了《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辦法》,開展了對在崗博士生導師的考核工作。結合國家關於免費師範生攻讀教育碩士的政策調整,學校研究制定了免費師範生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方案。並與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合作,進行了教育碩士網絡課程學習近平台的開發。為強化我校教育碩士的教學實踐技能,學校開展了全日制教育碩士教育實習,舉行了研究生教師技能大賽。

四、科學研究呈現良好勢頭
  2018年,學校科學研究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科研項目獲取能力顯著提升,科研經費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文科科研方面,學校作為第一申請單位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49項,獲批經費3274萬元,其中縱向課題182項,經費達1813萬元,較2009年增長了76%。學校在社科重大項目申請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主要國家高中數學教材比較研究”、“中國農村教育調查年度報告”3項課題分別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類重大招標課題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諮詢項目上競標成功。學校全年共發表文科學術論文1137篇,其中CSSCI以上級別論文746篇,佔論文總數的62%。發表藝術作品278件,其中國家級作品35件。年末檢索到的文科AHCI&SSCI為5篇,ISTP、ISSHP、EI為28篇。年,學校的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和農村教育研究所兩個研究基地順利通過教育部評估,進入到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一個5年建設規劃。
  在理科科研方面,去年,我校共獲批各類科研項目221項,合同經費總額6425.9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幅增加,達到63項,資助經費2222萬元,同比增長38.5%,再次創造了我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數和經費數的新紀錄。科技論文質量和影響力繼續穩步提升。在SCIE檢索收錄的461篇論文中,高於學科平均影響因子的論文206篇,比上一年度增加50篇,佔SCIE總篇數的44.7%,增長了13.3%。2004—2008年SCI光盤版檢索收錄的我校科技論文年被引用787篇,同比增加134篇,增長20.5%,在全國高校排名第28位;被引用次數共計3421次,同比增加725次,增長26.9%,在全國高校排名第20位。此外。去年我校有1篇論文入選了200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實現了我校學術論文在此領域的突破。
  2018年,學校共獲得6項教育部和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其中1項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年,學校的科研基地佈局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學校新增了2所省級重點實驗室,“植被生態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中藥生物工程重點研究室”也以良好成績通過了主管部門評估。此外,在年我校有5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建設項目超額完成建設計劃既定任務,通過了主管部門的驗收,正式授牌。
  2018年,學校進一步加強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教師專利申請數量穩步提升。全校共計申請專利41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取得授權專利22項,這其中發明專利為15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我校還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第4批“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了學校科研資源的開放共享,學校聯合分析測試中心、電鏡中心以及各學院實驗中心建立了“大學分析測試網”,實現了大型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網上預約,有效推進了科研基地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五、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着力推進“高端人才計劃”,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年共聘任“東師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和教學名師17人,19名青年教師被遴選為青年學術骨幹,1名教師成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另有2位教師當選為第6屆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和學部委員,7位教師當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學校全年共引進和補充教師78人、補充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0人。其中博士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職務教師60人,佔補充教師總數的76.9%。具有外校學緣的教師達到45人(其中歸國博士8人),佔引進教師的57.6%。

六、學生工作成效顯著
  學校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導向,着力推進全校學生工作,優化學生工作運行機制。針對我校學生狀況,學校建立了“學校—學院—輔導員—班級—寢室”五級責任制,全面把握學生思想行為動態。為加強學生成長問題諮詢服務,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學校積極完善分層次分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創建了學生成長諮詢室。此外,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大力探索建立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模式,繼續完善了“預防教育—鑑別排查—危機干預—跟蹤監控”四位一體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推動實施了“成長快樂”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工程。
  2018年是學校首屆免費師範生的就業年,學校多措並舉着力保障就業工作平穩有序運行。由於各省教育廳就業政策出台進度和具體內容不統一,給免費師範生就業帶來了一定困難。學校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學校領導分省包乾,積極走訪調研全國就業市場,協調落實就業政策。就業部門着力開拓就業市場,對接用人單位,指導畢業生就業。這些工作使得首屆免費師範生的就業得以平穩順暢進行。中央電視台連續第8年報道了學校的就業工作,學校還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部屬師範大學中的唯一獲獎高校。
  在學生資助工作方面。我校學生學費實現了全部繳清,貸款畢業生還貸率連續第4年保持在95%以上。在全國首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評選中,我校獲得了“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七、開放辦學拓展深化
  2018年,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拓展,努力為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創造優越的外事環境。全年共聘請短期外國專家363人次,長期外國專家及外籍教師27人,他們分別在10個院(所)任教,對學科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去年,學校共派出100名學生赴國外學習,派出教師 185人蔘加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等。經國家留學基金委批准,大學正式成立了外國留學生預科部,首批共招收23個國家的109名預科生來校學習。目前,共有93個國家近1300名長、短期外國留學生在我校學習。此外,去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加入“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並與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建立了互助合作關係。一年來,我校還與國外16所大學締結了友好合作關係,並與美國海外基金會建立了合作項目。

八、繼續教育和民族預科教育穩步發展
  2018年,學校的繼續教育和民族預科教育均實現了穩步發展。全年共招收網絡教育學生15000人,函授生1000人,新開發網絡課程40多門。利用我校“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進行非學歷學習的教師達到150萬人次。結合我校在教師教育領域的辦學優勢,學校積極申報“國培計劃”項目,大力開展教師培訓。目前,教師培訓已成為我校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重要亮點。在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方面,學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培養質量實現了穩步提升。現有民族預科教育涵蓋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兩個層次,委培院校達到22個,學校獲批成為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基地。

九、淨月校區喜迎慶典
2018年是我校淨月校區創建10週年,學校以“傳承與發展”為主題舉行了一系列隆重、熱烈、節儉的慶祝活動。通過回顧和總結淨月校區創建10年來建設發展的成就和經驗,增強了全校師生的凝聚力,擴大了社會影響。並以慶典為契機,進一步挖掘了淨月校區的辦學潛力,明確了開放辦學的發展方向。

十、辦學保障條件不斷提升
  在制度建設方面,學校對全校範圍內的原有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清理,這項工作的完成為進一步規範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實現學校各項工作的制度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淨月校區管理方面,學校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具有校區特色的工作模式,實現了淨月校區管理工作的精細化和系統化。在財務工作方面,學校積極籌措辦學經費、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與財務監督,着力加強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實現了經費使用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在審計方面,學校積極發揮內部審計對於學校改革和發展的保駕護航作用,大力推動審計工作創新,完成了一系列預決算審計、基建修繕項目審計以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在安全保衞方面,學校以“安全第一,師生至上”為宗旨,着力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實現了校園的整體安全和穩定。在後勤管理方面,學校後勤部門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加強和改善民生為着力點,進一步提升後勤保障的服務質量,加強學校工程質量和衞生監管工作,圓滿完成了一系列校園立項改造和維修工程。在基建方面,學校全年累計投資約2億元,完成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學校綜合體育館、淨月三期公寓順利投入使用,藥物基因國家實驗室主體建設以及圖書館接層等工程如期完成,民俗館布展設計、展品徵集進展順利,完成了學生新3舍建設的開工準備工作。在離退休工作方面,學校繼續深化服務,認真落實好離退休人員的各項待遇,積極引導老同志發揮作用,參與學校各項建設和發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學校啟動了數字化校園和一卡通系統的建設。一卡通系統已經投入使用,我校師生將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的目標。預計到2011年下半年,學校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台搭建工作將基本完成。屆時,學校將基本實現“全局數據共享,整體校務管理”的目標。在校友工作方面,學校繼續推進實施“校友資源開發工程”,成立了“大學教育基金會”,使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支持渠道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此外,學校在圖書文獻資源建設、檔案管理、資產經營、醫療保障以及社會文化服務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當前,學校的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適應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需求、體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重大科研項目獲取能力上仍很薄弱,100萬元以上的文科項目、1000萬以上的理科項目方面非常缺乏;管理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各學院存在課程重複、設備分散、科研封閉的問題,需要進行有效整合;教師嚴重缺編,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學校缺乏全國知名的學術領軍人物和優秀科研創新團隊,這些不足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總之,2018年,學校取得了比較豐碩辦學成果,各項事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為學校的“十一五”發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為“十二五”的開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1年,學校將在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新起點上,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創新,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Tags:高校 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