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發展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4W

農村發展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度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總結

2022年度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總結

今年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按照“構築天堂硅谷、建設科技新城”的總目標,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抓示範推廣,搞精品亮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區農業農村經濟呈現新的發展局面。經預測,2022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可達179.43億元,同比增長27 .0%;農業總產值為3億元,同比減少7%;農民人均收入近10000元,同比增長 5.4%,全面完成了各項農村經濟發展任務。

一、全年農業農村工作回顧

(一)認真貫徹1號文件精神,全面加強城鄉統籌,農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切從濱江的實際出發,積極推進二輪土地承包。一是採取自下而上的方法,逐村逐户調查核實,摸清現狀。二是根據城市化推進的實際情況,及時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內容。三是嚴格執行二輪承包的有關政策,切實穩定二輪土地承包關係,嚴格規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行為。根據城市化推進的實際情況,全區有13個村進行了二輪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對有證無地的註銷使用權證,對證地不一的更換新證,對證地基本一致的保持原證繼續有效。

2、大力加強適用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我們把加強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務工農民崗位技能培訓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培訓,作為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來,我們共投入培訓資金56.28萬元,其中區級財政49.28萬元,累計培訓總人數7901人。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1170人,後備勞動力技能培訓241人;農業適用技術和綠證培訓2315人;失土農民2350人;已就業農村勞動力崗位技能培訓2066人。共發放各種證書5747人。在區政府的幫助下,3997名失土人員實現了培訓後轉移就業,較好地解決了失土農民的出路問題。

3、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確保集體資產增值保值。針對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認真開展調研分析。一是大力推進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積極開展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試點。二是繼續深化村會計集中辦公制度,全面實行村會計電算化。三是認真貫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 》,及時對全區28個行政村進行村級財務審計。並採取 “看、對、聽、議、講”的方法,對全區所有行政村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進行對口交叉檢查。

4、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切實維護農民羣眾利益。儘管我區農民負擔總體上比較輕,但仍然不放鬆抓好監督管理工作。一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農民“零税負”政策,今年農業税免交可減輕農民負擔87萬元;二是繼續落實好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做好農民負擔樣本户的業務指導和數據分析、審核和彙總工作,為各級領導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三是做好涉農服務領域的收費調查工作,及時上報調查統計報表,認真執行新的涉農收費項目和標準;四是及時做好上級農民負擔政策精神的傳達,落實好農民負擔的責任追究制、農村報刊雜誌限額訂閲制度等政策。

(二)認真貫徹會議精神,繼續落實扶持政策,圓滿完成糧食生產任務

我們把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作為今年的主要工作來抓,把糧食生產任務分解到街道,落實到耕地。全面落實責任制,實行一級抓一級。我們及時下發了濱政辦[2022]12號《關於抓好糧食生產的通知》,要求各街道增強發展糧食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確保完成市府下達給我區的糧食生產任務。凡是可恢復的農田,盡力種足種好糧食。努力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合力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體系。

2、繼續落實扶持政策,大力推動糧食生產。一是除落實省市糧食扶持政策外,對全年累計種植水稻20畝以上的大户,給予每畝50元的直接補貼。二是對推廣優質水稻種子的大户,憑種子購物憑證給予50%直接補貼。三是對購置用於糧食生產的農業機械,憑購物憑證給予20%補貼。四是區財政安排20萬元資金用於糧食生產技術推廣,力爭今年全區種植水稻新品種1500畝;推廣水稻省工節本增

【第2篇】農村科學發展觀工作總結範文

剡嶴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 2022年7月21日進入第三階段—整改落實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聯繫街道工作實際,認真抓好整改工作,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團結和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促進剡嶴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現將第三階段工作具體總結

一、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

認真總結了在學習提高、對照檢查階段取得的主要經驗,形成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認真分析和吸納了各個層面在學習提高、對照檢查階段反映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確定了在整改落實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科學制定在整改落實階段實行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應採取的途徑和方法,擬定剡嶴村整改措施的方案。

整改措施形成後,根據需要,召開不同層次的黨員村民座談會,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形成的整改措施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廣泛的羣眾基礎和深厚的實踐基礎。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使形成的整改措施既具有文化、政治、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又具有近期、中期、遠期發展目標的可持續性。還要着眼於學習成果向實際能力的轉化,使形成的整改措施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整改方案的制定本着“條件成熟的立即着手解決,條件不成熟的積極創造條件解決”的總體要求,具體把握三方面原則:即不迴避矛盾原則、積極穩妥原則和切合實際原則。力爭通過對存在問題的整改,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科學發展之路、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全面提高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增強領導科學發展能力,開創剡嶴村工作新局面。

二、結合關乎村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進行整改,讓村民羣眾真正得到實惠。

針對學習的自覺意識不夠強,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拓展的問題。我們確定的整改目標是發揚奮發向上的精神,高標準、嚴要求。增強羣眾觀念、把村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具體整改措施是精心規劃,大力籌措資金,重點抓好影響羣眾出行的小街小道環境治理,投入資金完成部分公廁、垃圾池改造維修重建任務,徹底扭轉髒、亂、差狀況,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提高人均環境質量。

針對為村民羣眾辦實事的能力不強,與“以人為本”要求有差距的問題。我們的整改目標是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把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村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從村民羣眾最不滿意的事抓起,從村民羣眾最希望辦的事做起,對事業盡心盡力、對工作盡職盡責,切實做到以勤政服務於民,讓居民滿意,以廉政取信於民,讓村民羣眾放心。具體整改措施是在重要節日期間組織開展好文體活動,充分發揮各活動室、健身室、圖書室的陣地作用,調動秧歌隊、健身操隊、乒乓球隊等業餘文體組織和文藝骨幹的積極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村民文化活動。

三、在完善整改措施的同時,進一步明確相關制度,確保了各項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實。

通過建立村二委會班子抓科學發展的崗位責任制,把整改措施落實到每位黨員身上;使廣大黨員居民以更開闊眼界、更寬廣的胸懷、更宏大的氣魄,參加到科學發展中來。建立體現科學發展的規章制度,形成了長效機制。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繼續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本着“穩中求進,進中求精”的理念,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審視工作、謀劃發展,確立起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發展方式、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堅強意志、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凝聚羣眾幹部的智慧和力量,努力為剡嶴村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第3篇】2022年**農村扶貧發展工作總結

2022年**農村扶貧發展工作總結

從2022年8月開始,民樂村在進行進農房重建工作同時,開展了“扶貧資金集中、股份經營”這種農村扶貧發展模式的嘗試和探索工作。

項目力圖突破制約農村發展的人力、資金、生產與組織形式等方面的瓶頸,希望在當地政府和外來機構的支持下,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在儘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莊基礎建設的同時,讓項目點民眾擁有並管理外來資金、組建經營管理團隊,並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合適的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在社會和市場的競爭中成長並獲取自己的利益。

判斷與假設

基於原有的農村工作經驗,我們認為外來的機構都不太可能在一個村莊進行持續的時間、資金、人員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莊要發展靠的還是他們自己。在外來機構撤走之後,能留下來的成績一般是項目產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礎設施及相關硬件產出。而外來者最為關心的各種制度、條例、運作機制,很多是掛在牆上,留在報告裏,跟村民的實際生活關係不大,在執行中往往容易走樣。在以往的很多數扶貧項目中,ngo、當地政府、項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關方。但項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為信息、人員和場地的提供者而被動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擺在了第一位。

而市場改革中推行的龍頭企業帶動的產業扶貧模式往往有以下幾個限制:一、很多貧困村本身並沒有發展規模產業的資源稟賦以及社會經濟基礎;二、村莊及村民很多現實而直接的諸如小額資金、村民就業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對普通村民的意義不大;三、農民只是作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體性喪失,潛在利益受損;四、規模產業項目見效慢,風險高,與現存的小農户為主的經濟社會制度結合難度大,農户的參與性受到限制;五、外來的項目經理人較難在本地紮根,經理人較多的選擇與需求可能導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農村生活的人羣在生活方式、情感、行為選擇等方面往往與有城市教育背景的農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對於村民來説,外來者(政府、企業或者項目援助方)作為項目的主導者,資金的提供方,規則和權力的主要制定者,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認同在農村實際運行、並且已經為農户掌握的規則和秩序。出於工作的慣性和項目整體的考量,農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來者的方式來行事。但邏輯合理、在大城市被證明為有效的規則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莊實際,不被農户認可,並且很難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農民執行這樣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項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會影響

總體來看,民樂村項目目標基本達成,但經濟項目的盈利則需要更多的時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22年9月份,共發放民房重建補助資金1018.61萬元,其中政府資金850.8萬元,基金會資金167.81萬元。民樂村新建農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22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們陸續搬入了新居。

產業發展方面,合作社現有民富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普惠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分別生產食用菌、獺兔等產品。2022年度,食用菌項目實際投入120萬,生產菌包20萬棒,完成銷售收入25萬元。獺兔項目一期投入100萬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萬,外來經理人投入30萬元。獺兔項目以生產獺兔種兔為目標,預計年生產兔種3萬隻,年銷售收入300萬元。另有肉兔試驗項目實現銷售收入4.5萬元,已基本實現盈虧平衡。產業項目提供了30個就業崗位。

社區建設方面,以村活動中心為平台,老人唸佛、婦女跳舞、國小生夏 令營以及刺繡培訓、電影放映等活動拓展了項目內容、豐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對整體項目的認同水平,為經濟項目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支持。陽光社區中心項目的落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社工團隊以及社會資金的進駐也將更好的促進民樂村的社會發展。

合作社作為組織和治理的平台,是民樂項目發展的主體。合作社在這兩年經歷了理事長辭職、會計人員改聘、經理人解聘諸多變動。理事長、財會人員也由原來的兼職改為專職,保證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來村兩委與合作社的緊張、相互推脱、指責的現象也由於理事長人員的調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對合作社與產業項目的擁有感和認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會,理事會、監事會、財務制度也得到了堅持和完善,會議的效率與決策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人員與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經驗及建議

從民樂村的實踐看,在農村推行項目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與農户共同發展的決心和毅力

農村的扶貧和發展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農村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時間、人員上必須有足夠的投入。

項目開展需瞭解項目原有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

需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行為方式、認知和態度。是非對錯需要在具體的環境中做具體的判斷。在組織及人員的安排上,外來人員最好能有人與當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農村生活,瞭解、接受並認同當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務和效果對農民和外來人員是相互的。

外來機構的權力需要平衡和制約

外來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續,且本身具有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過財務公開等制度約束各方的權利、義務關係,達到共同監督、協同發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氣通過支持本地團隊正在實踐中成長並擔任主要責任。政府應創造條件支持青年人(創業青年村民、村官、大學生志願者等)到農村工作。

經濟項目的選擇上要求穩、求實效,最好從小項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創新性,避免經濟上大的虧損。項目需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項目的前期成效會影響項目參與的判斷與選擇,信心很重要。

農村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發揮村民本身的力量,但這並不意味着訂立工作目標後把工作都推給幹部和村民。經濟、組織工作往往鑲嵌在農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網絡之中。針對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人心渙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併發揮新型農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內部必須要有合適的激勵機制。作為獨立法人,要明確合作社與村兩委的權責與界限。組織(合作社和村委會)財務與管理需公開、透明,並適當考量村民民主參與的組織、金錢、時間與情感成本。

農村發展需要國家與社會加強投入

在農村不一定都種地,種地不一定都掙錢。小農經濟能低成本保證農產品。農村發展需要國家與社會加強投入,創新社會建設,以便促進農民就業、創業。需要提高農村在地組織對農村公共服務的自我供給能力。政府應鼓勵和支持農民及其聯合體分享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共同成果。

【第4篇】2022年12月關於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展工作總結

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其內涵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簡單的20個字涵蓋整個農村方方面面,為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但農村不穩定諸多因素制約着農村社會發展,給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發展大局,農村社會穩定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一、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因素及現狀

1、公共事業建設後遺症是新農村穩定的重要隱患。近年,黨中央以解決民生為根本,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減免了農業税,實行了種植糧食及油菜補貼,10億農民羣眾受益,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但在不斷建設的同時,出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農村羣體性事件,影響着新農村建設及發展。一是移民後期問題影響着新農村穩定。湘西州共有大中小型水庫600多座,移民26萬人,涉及全州8個縣市113個鄉鎮587個村,是全省移民人口較多,庫情最為複雜的地區,雖然政府針對移民問題,出台了優惠的移民後期扶植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方式方法,移民一些問題得到解決,但離移民的要求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如農產品賣難、子女上學及就業、出行難、生成等等成為移民心病,引發羣體性事件,影響着社會穩定及發展。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徵地撤遷問題影響着新農村穩定。隨着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交通四通八達,在建設的同時使一部分農民羣眾失去了耐以生成的土地,出現了“最牛的釘子户”,一些幹部方法簡單粗暴,引發了羣眾與政府及施工單位發生衝突,直接影響着新農村穩定。三是不規範的村務影響着新農村穩定。“村集體的錢怎麼用,用到那裏去”是農民羣眾最關心的問題,隨着農業税減免,加大了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力度,每個村都有了數額不非的村級資金,雖然實行了鄉管村用,但管理不到位,村級帳務混亂。農村低保落實、退耕還林到户、生育證發放等村級事物村級主幹説了算,村務公開,浮於形式,不公開、不透明,監督難以到位,羣眾不滿,形成新的矛盾,影響着新農村和諧穩定。

2、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是新農肌體的毒瘤。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的建設者、實踐者,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自農村實行計劃生育來,每個家庭的孩子逐漸減少,孩子成了家長寶貝,任其發展,隨着孩子,護着孩子,成了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難題,影響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一是家庭教育缺乏。少數民族集聚的湘西州,農民羣眾忙於生計,70%多的父母到沿海地區務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期缺少母愛,缺少父母教育,孩子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走上歧途,留守兒童成為了社會問題。二是學校教育缺乏。基礎素質實行了很多年,但學校注重學生成績,忙於應式教育,缺少道德素質教育,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給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心裏留下陰影,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三是社會教育缺乏。接受九年制教育農村娃,大多數走出了學校,走入社會,目前,對青少年走上社會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他們趕時髦,追求個性,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會。

3、土地及鄰里糾紛是新農村穩定的導火線。自責任制到户,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生產生活以家庭為主開展,由於責任制到户時,土地的界限模糊不清,還有“隔山買養”的情況。羣眾在擴大生產時,不免出現磕磕碰碰,成為了家庭之間矛盾的導火線。一是大批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引發土地糾紛。因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老闆”、“豬倌”、“羊倌”、“開發大户”成為農村建設一道風景線,把原來轉包出去的田地取回來,因無合同書等法律手續,引發新的矛盾糾紛。二是不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制約着農村發展。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入股開發項目、租賃等方法方式,摸索階段存在着很多弊端。三是“小事”你推我擋,引發大矛盾。羣眾法律觀念意思淡薄,為了一些小事發生摩擦,村幹部不重視,認為拖拖,不會出大問題,相互推委,把羣眾的“小事”當皮球踢,造成羣眾越級上訪或良成惡性案件。

【第5篇】關於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展工作總結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其內涵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簡單的20個字涵蓋整個農村方方面面,為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但農村不穩定諸多因素制約着農村社會發展,給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發展大局,農村社會穩定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一、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因素及現狀

2、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是新農肌體的毒瘤。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的建設者、實踐者,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自農村實行計劃生育來,每個家庭的孩子逐漸減少,孩子成了家長寶貝,任其發展,隨着孩子,護着孩子,成了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難題,影響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一是家庭教育缺乏。少數民族集聚的湘西州,農民羣眾忙於生計,70%多的父母到沿海地區務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期缺少母愛,缺少父母教育,孩子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走上歧途,留守兒童成為了社會問題。二是學校教育缺乏。基礎素質實行了很多年,但學校注重學生成績,忙於應式教育,缺少道德素質教育,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給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心裏留下陰影,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三是社會教育缺乏。接受九年制教育農村娃,大多數走出了學校,走入社會,目前,對青少年走上社會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他們趕時髦,追求個性,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會。

3、土地及鄰里糾紛是新農村穩定的導火線。自責任制到户,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生產生活以家庭為主開展,由於責任制到户時,土地的界限模糊不清,還有“隔山買養”的情況。羣眾在擴大生產時,不免出現磕磕碰碰,成為了家庭之間矛盾的導火線。一是大批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引發土地糾紛。因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老闆”、“豬倌”、“羊倌”、“開發大户”成為農村建設一道風景線,把原來轉包出去的田地取回來,因無合同書等法律手續,引發新的矛盾糾紛。二是不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制約着農村發展。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入股開發項目、租賃等方法方式,摸索階段存在着很多弊端。三是“小事”你推我擋,引發大矛盾。羣眾法律觀念意思淡薄,為了一些小事發生摩擦,村幹部不重視,認為拖拖,不會出大問題,相互推委,把羣眾的“小事”當皮球踢,造成羣眾越級上訪或良成惡性案件。

【第6篇】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發展生產力工作總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上述要求指明瞭解決我國 ”三農”問題的方向,全面系統完整地概括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所決定的。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是推動人類社會演進的根本力量。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削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僅是當前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過程中的長期任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解決“三農”問題任務相當艱鉅。

在諸多矛盾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是嚴重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突出矛盾。從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為1∶2.57。到2022年,這一差距比擴大到1∶3.22。到2022年底,全國農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絕對貧困人口2610萬人,年人均收入在669元~924元之間的低收入人口4977萬人,兩者合計7587萬人。

從社會事業發展狀況看,城鄉之間教育、衞生、文化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農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務水平與城市居民的差距明顯。從公共基礎設施和建設面貌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在相當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行路、用電、飲水、居住等困難問題。城鄉建設面貌反差較大,農村人居環境較差的問題十分突出。同時需要看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對於有效擴大內需、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一方面,沒有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決廣大農民的基本生產生活問題;沒有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農村教育衞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農村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就難以根本改善,農村健康文明和諧的新風尚就難以持久,農村民主政治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須採取紮實有效措施,使農村的生產力獲得長足發展與進步。

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農產品競爭力。現代農業建設是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方向,對於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着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羣示範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户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的實惠;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積極發展以集中採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建設連鎖化“農家店”。

必須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為農村繁榮和農民就業增收創造條件。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縣城和小城鎮是農民日常生產生活的區域性中心,縣域經濟的發展對於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興縣富民,培育產業支撐,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建設小城鎮,引導企業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務,增強縣域管理能力和經濟活力。

必須加快轉移農村勞動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繼續加快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僅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可為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是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要為農民外出務工提供良好的環境。要繼續大力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增強農民轉崗就業的能力;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平就業制度,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絡,為外出務工農民免費提供政策諮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服務;完善務工農民勞動合同制度,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加強務工農民的職業安全衞生保護;逐步建立務工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探索符合農民工特點的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辦法。(作者張冬科 羅丹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7篇】2022年新農村經驗總結範文:內強素質求發展 構築和諧新農村

××*鄉××*村自被確定為全市“小康示範 村”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走出了一條以蔬菜為龍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工業發展為突破口,以加快農村城鎮化為基礎,抓住蔬菜、林業、養殖、工業企業,新農村建設五項工作作為重點的新模式。

一、基本情況

××*鄉××*村位於鄉西南2公里處,人口××*人,××*户,*個村民小組,支村兩委成員*人,黨員××名,耕地××××畝。幾年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政治文化生活和諧穩定,全村呈現出一派經濟超前發展,社會和諧穩步的新氣象。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典型帶動,炒熱羣眾激情。全縣號召“白色工程”以來,××*村結合本村實際,確立了發展蔬菜大棚為本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步,原支書××*率先建起了*個大棚,第一年每座棚均收入××××元。在黨員幹部在開展“幫帶”活動,現任支部書記××*幫帶的××*一家,經營了兩個蔬菜日光温室,年收入達*萬多元,迅速掀起了建設小康示範村的熱潮。目前全村共建棚360座,發展露地菜400多畝,種植楊樹240畝,形成了該村的主導產業。

(二)依託經紀人,繁榮村域經濟。為了解決蔬菜的銷售問題,××*村多方籌資60多萬元,建成了佔地××多畝的果菜批發市場和2座容量70噸的果蔬保鮮儲藏庫,培養了一支30餘人的果菜經紀人隊伍,他們活躍在外省、市從事蔬菜購銷活動,吸引了河北、山東等地經銷商進駐市場,而且也激發了周邊村羣眾發展果蔬生產的積極性,使果菜業在當地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該村日產蔬菜達7萬多斤,果菜批發市場生意紅火,××縣城蔬菜市場的三分之一來××*村,日交易額達到4萬多元,形成了該村人流、物流、資金流優勢,促進了產業化規模的形成。

(三)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產業良性循環。該村依託××*鄉林業優勢, xx 年引進外資260萬元建成一家××木業有限公司,今年又新投資160萬元進行了技改擴建,公司年產值達1200萬元,利税92萬元。去年投資24萬元完成了對磚瓦廠的技改擴建,使該廠的日生產能力提高了兩倍,生產成本降低了30%,目前磚廠產銷兩旺,產品供不應求。同時,他們還積極與天津廠商洽談,論證在××*村建設投資200萬元的濃縮蔬菜廠的可能性。與一家外地客商達成了合作協議,興建一家釩鐵加工廠。為發展養殖業,他們積極扶持4家農户開辦了小型養雞廠,目前,全村生雞存欄達1xx只,黃牛、生豬存欄達31000多頭。

(四)注重培養軟勢力,構築和諧穩定新農村。

1、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爭當“文明户”,“好媳婦,好公婆”等喜聞樂見的精神文明活動,在村內形成了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風氣。建立了娛樂活動中心,利用農閒時節舉辦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賽,組織民間文藝隊演出等活動,創造了一個農民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社會氛圍。

2、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改善羣眾居住環境。為提高羣眾的生活環境,該村黨支部聘請市建築設計院的專家對××*村進行了高標準的規劃設計,繪製了具有超前意識的村鎮規劃圖。目前,該村黨支部是組織幹部羣眾積極實施拓寬疏通了1500多米的環村河,栽植了60多畝的生態環村林,打通了兩條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安裝了路燈。投資5.36萬元填土方13400方,完成了村東新區土建工程,大大改善了羣眾的居住環境。

3、提高羣眾科技文化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了提高廣大羣眾的科技文化水平,該村開辦了“科技夜校”,每年舉辦培訓班不少於24期,向羣眾傳授技術、講解政策法規。聘請專家定期到村指導蔬菜種植技術,目前,該村已累計引進新品種40餘個,推廣新技術20餘項,建成了棚、沼、豬、菜四位一體的無公害蔬菜區,棚均效益在5000元以上,為打造純綠色食品品牌打下了基礎。目前,全村出現了一種學科技、用科技;學政策,落實政策的熱潮,營造了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圍。

三、幾點啟示

(一)村鎮規劃是加快小康村發展的基本前提。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實踐證明,規劃格局合理,交通便利才能保證小康村建設有序地進行,但由於基礎條件不同,要立足實際,從改善基礎條件入手,制定長期發展規劃。

(二)選準載體是小康村發展的有效途徑。一個村的發展要創新工作思路,選準突破口找到合適的載體,形成產業化,靠產業化培育特色,壯大規模,打造品牌,開拓市場,培育新的工業,進而再促進農業發展,形成一個合理的發展體系。

(三)好的班子是小康村建設的根本保證。一個村能否發展,關鍵是看是否有一個好的村班子和帶頭人,好的班子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一個“火車頭”的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村級黨組織建設,要把有改革開放頭腦、市場經濟意識、能幹事、幹成事的能人選到班子中來。

【第8篇】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階段性工作總結

一、全縣農技協發展的基本情況

我農技協經過17年的探索和實踐,從無到有,由少到多。2003年8月初,省委副書記王學仁到我縣調研農民增收工作期間,對元謀大力發展農技協,提高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要在全省推廣“元謀模式”。楚雄州委州政府領導也多次深入我縣調研、指導幫助農技協的發展。州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大扶持農民專業協會推進發展的意見”,制定了“對農技協牽頭興建的農業龍頭企業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及“允許農技協經營與其生產配套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物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在盛州領導的關心及相關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年來,全縣農技協的發展呈現了“井噴”之勢。截止2022年8月13日,全縣各類農技協由一年前的45個發展到92個,會員由2133人(户)發展達到8372人(户)。這些協會中,按專業劃分,種植業57個,經濟林果業13個,養殖業6個,加工企業2個,其他14個;按協會發揮的作用劃分,經濟實體型45個佔49%,服務型25個佔27%,技術交流型22個佔24%。

二、元謀在發展農技協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業生產分散、規模化程度低、專業化服務困難、企業化管理無法進行、農民進入市場的成本高,是農業綜合效益低下的一個主要原因。通過建立農技協,把農民組織起來,提高了農業的規模化程度,增強了農民在市場中的“談判”地位和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農户的“小生產”與“大市潮實現了有效對接,在不違背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形成了規模化生產,暢通了農產品流通渠道,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元謀縣果業協會為例,協會創造了“協會擔保,農民貸款,政府貼息”的模式,以葡萄、石榴的專業生產為主,新建育苗温室大棚6720m2,建設了600畝無公害葡萄、石榴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在短短的一年內發展會員達1300户,帶動會員發展葡萄1265畝、石榴735畝,並投資70.65萬元為會員户鋪設了滴灌設施,為會員擔保貸款300多萬元,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認證,有效地形成了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局面。

(二)完善了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促進了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技協在不改變產權關係,不削弱農民獨立自主經營地位的前提下,通過發展農民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將農民組織起來,解決了目前集體經營在組織建設上比較薄弱的問題,實現了有統有分,統分結合。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户的經營成本,還促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了現有的雙層經營體制。目前,全縣農技協共帶動着7.5萬多畝土地的生產與經營,會員佔到了全縣農村人口總户數47200户的17%。

(三)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技協通過提供信息、技術、加工、營銷等方面的服務,及時指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變“我能生產什麼就向市場推銷什麼”為“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經營什麼”,改變粗放經營方式,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優、新、特”品種,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元謀清和果蔬生產協會為例,協會現有會員672户,協會採取統一引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規範、統一分級包裝收購、統一品牌銷售的生產經營模式,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組織會員開發種植“綠興”牌櫻桃蕃茄,年示範種植櫻桃蕃茄2000畝,帶動農户種植3000畝,平均畝產值可達4600元。僅種植櫻桃蕃茄一項,會員人均收入就達936元。據調查統計、分析,加入協會會員與沒有加入協會會員的收入相比,前者年收入比後者多達200元以上,協會會員年均增收達26%。

(四)提高了農產品質量,促進了優質農產品產業帶的形成。隨着城鄉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別是加入wto後農產品加工、出口的需要,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高效農業發展的“瓶頸”。分散的農户生產,無法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全程控制,一方面由於大部分農民素質不高,沒有綠色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由於規模小,成本高,無法落實。通過農技協,把一家一户的農民組織起來,統一品種、統一配藥施肥、統一加工、統一包裝銷售,有效地推動了優質農產品產業帶的形成。至2022年8月中旬,元謀縣通過國家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達24個,綠色認證1個,共計獲得25個證書,其中,絕大多數是通過協會申報認證。

(五)培養了農民的民主意識,促進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農技協的民主管理是協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員通過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共同管理協會的事務,協會與會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些基本原則、理念和價值,培養了農民參與管理經濟生活的民主意識,促進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推動了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的重點

當前全縣農技協發展雖然呈現出良好的勢頭,但從整體上看仍處於發展初期,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服務力量上,面臨着轉變職能與經費不足的雙重壓力,難以滿足廣大農民要求益高的服務要求。二是在服務內容上,偏重於糧食、蔬菜等常規農業的生產服務,重生產輕流通,產後服務相對滯後,尤其是加工類型協會的層次低、數量少。三是在內部管理上,一些協會仍處於鬆散狀態,參與市場競爭的實力不強;依託“能人效應”管理和運作,制度建設還較薄弱;成員絕大多數是農民,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五是在宏觀外部環境方面,還需要配套性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護。

針對上述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今後應重點從以下方面加強農技協的建設:

(一)堅持按“協會、公司、經紀人”三位一體的組織發展模式,重點將現有協會培強做大。加快對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服務型和技術交流型協會的改造升級,將其整合為新的生產經營實體;加大對重點龍頭協會的扶持,促其儘快做大做強,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二)敏鋭把握市場動態,積極引進發展精、優、特、新的特色農產品,以特色來開拓和佔有市場,避免產品雷同帶來的惡性競爭。打破地域界限,廣泛吸收農業龍頭企業、科技人員、農產品營銷大户加入協會,加強協會的市場開拓和產品營銷工作,大力發展加工型的協會。

(三)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而不包辦,扶持而不干預。加強對農技協和農民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組織縣級相關部門深入協會幫助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推動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範動作。

(四)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運行機制。一是完善組織管理機制,健全理事會、監事會,加強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事、勞動、財務、物資、營銷等管理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對農技協工作人員實行經濟利益與經營、管理、服務掛鈎的責任制。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按股分紅與按勞分配相結合,適當提高按勞分配的比重,更好地體現“勞動聯合”的經濟特性,調動會員的積極性。三是完善監督機制,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社會監督作用,對農技協是否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從事經營及社會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同時,發揮協會監事會和會員的內部監督作用,加強對其經營管理情況特別是財務上的監督檢查。

(五)加大扶持力度,優化農技協發展的外部環境。一是加快制定與實施促進農技協發展的配套性政策,在財政、信貸、工商等方面支持服務上增大力度;二是為農技協發展提供各種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支持,幫助其做好融資、徵地、人才培訓與聘用等方面的工作;三是組織多種類型的培訓班和考察學習,幫助協會管理者開闊視野,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及科技文化素質。

(六)以“雲嶺先鋒”工程為契機,在條件成熟的農技協中建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農技協中的帶動、監督和保障作用。

【第9篇】2022年10月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階段性工作總結範文

近幾年來,我縣根據農業農村工作的發展實際及加快綠色產業的現實要求,按照“協會、公司、經紀人”三位一體的組織模式和“好品種+訂單”的經營方式,大力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有效地解決了千家萬户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對接,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33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長18.4%,提前3年多實現了本屆人代會制定的發展目標。xx年上半年,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429元,在上年同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了154元,增長12.1%。xx年1月至8月中旬,全省共有74個縣的考察團專程到元謀學習考察農技協工作的經驗及做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在元謀這塊土地上、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地顯現出蓬勃的生機和發展的活力。

一、全縣農技協發展的基本情況

我農技協經過17年的探索和實踐,從無到有,由少到多。xx年8月初,省委副書記王學仁到我縣調研農民增收工作期間,對元謀大力發展農技協,提高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要在全省推廣“元謀模式”。楚雄州委州政府領導也多次深入我縣調研、指導幫助農技協的發展。州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大扶持農民專業協會推進發展的意見”,制定了“對農技協牽頭興建的農業龍頭企業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及“允許農技協經營與其生產配套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物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在省、州領導的關心及相關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年來,全縣農技協的發展呈現了“井噴”之勢。截止xx年8月13日,全縣各類農技協由一年前的45個發展到92個,會員由2133人(户)發展達到8372人(户)。這些協會中,按專業劃分,種植業57個,經濟林果業13個,養殖業6個,加工企業2個,其他14個;按協會發揮的作用劃分,經濟實體型45個佔49%,服務型25個佔27%,技術交流型22個佔24%。

二、元謀在發展農技協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業生產分散、規模化程度低、專業化服務困難、企業化管理無法進行、農民進入市場的成本高,是農業綜合效益低下的一個主要原因。通過建立農技協,把農民組織起來,提高了農業的規模化程度,增強了農民在市場中的“談判”地位和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農户的“小生產”與“大市場”實現了有效對接,在不違背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形成了規模化生產,暢通了農產品流通渠道,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元謀縣果業協會為例,協會創造了“協會擔保,農民貸款,政府貼息”的模式,以葡萄、石榴的專業生產為主,新建育苗温室大棚6720 m2,建設了600畝無公害葡萄、石榴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在短短的一年內發展會員達1300户,帶動會員發展葡萄1265畝、石榴735畝,並投資70.65萬元為會員户鋪設了滴灌設施,為會員擔保貸款300多萬元,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認證,有效地形成了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局面。

(二)完善了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促進了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技協在不改變產權關係,不削弱農民獨立自主經營地位的前提下,通過發展農民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將農民組織起來,解決了目前集體經營在組織建設上比較薄弱的問題,實現了有統有分,統分結合。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户的經營成本,還促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了現有的雙層經營體制。目前,全縣農技協共帶動着7.5萬多畝土地的生產與經營,會員佔到了全縣農村人口總户數47200户的17%。

(三)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技協通過提供信息、技術、加工、營銷等方面的服務,及時指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變“我能生產什麼就向市場推銷什麼”為“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經營什麼”,改變粗放經營方式,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優、新、特”品種,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元謀清和果蔬生產協會為例,協會現有會員672户,協會採取統一引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規範、統一分級包裝收購、統一品牌銷售的生產經營模式,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組織會員開發種植“綠興”牌櫻桃蕃茄,年示範種植櫻桃蕃茄xx畝,帶動農户種植3000畝,平均畝產值可達4600元。僅種植櫻桃蕃茄一項,會員人均收入就達936元。據調查統計、分析,加入協會會員與沒有加入協會會員的收入相比,前者年收入比後者多達200元以上,協會會員年均增收達26%。

(四)提高了農產品質量,促進了優質農產品產業帶的形成。隨着城鄉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別是加入wto後農產品加工、出口

的需要,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高效農業發展的“瓶頸”。分散的農户生產,無法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全程控制,一方面由於大部分農民素質不高,沒有綠色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由於規模小,成本高,無法落實。通過農技協,把一家一户的農民組織起來,統一品種、統一配藥施肥、統一加工、統一包裝銷售,有效地推動了優質農產品產業帶的形成。至xx年8月中旬,元謀縣通過國家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達24個,綠色認證1個,共計獲得25個證書,其中,絕大多數是通過協會申報認證。

(五)培養了農民的民主意識,促進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農技協的民主管理是協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員通過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共同管理協會的事務,協會與會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些基本原則、理念和價值,培養了農民參與管理經濟生活的民主意識,促進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推動了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的重點

當前全縣農技協發展雖然呈現出良好的勢頭,但從整體上看仍處於發展初期,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服務力量上,面臨着轉變職能與經費不足的雙重壓力,難以滿足廣大農民要求益高的服務要求。二是在服務內容上,偏重於糧食、蔬菜等常規農業的生產服務,重生產輕流通,產後服務相對滯後,尤其是加工類型協會的層次低、數量少。三是在內部管理上,一些協會仍處於鬆散狀態,參與市場競爭的實力不強;依託“能人效應”管理和運作,制度建設還較薄弱;成員絕大多數是農民,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五是在宏觀外部環境方面,還需要配套性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護。

針對上述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今後應重點從以下方面加強農技協的建設:

(一)堅持按“協會、公司、經紀人”三位一體的組織發展模式,重點將現有協會培強做大。加快對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服務型和技術交流型協會的改造升級,將其整合為新的生產經營實體;加大對重點龍頭協會的扶持,促其儘快做大做強,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為廣大農民提供優質服務。

(二)敏鋭把握市場動態,積極引進發展精、優、特、新的特色農產品,以特色來開拓和佔有市場,避免產品雷同帶來的惡性競爭。打破地域界限,廣泛吸收農業龍頭企業、科技人員、農產品營銷大户加入協會,加強協會的市場開拓和產品營銷工作,大力發展加工型的協會。

(三)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而不包辦,扶持而不干預。加強對農技協和農民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組織縣級相關部門深入協會幫助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推動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範動作。

(四)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運行機制。一是完善組織管理機制,健全理事會、監事會,加強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事、勞動、財務、物資、營銷等管理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對農技協工作人員實行經濟利益與經營、管理、服務掛鈎的責任制。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按股分紅與按勞分配相結合,適當提高按勞分配的比重,更好地體現“勞動聯合”的經濟特性,調動會員的積極性。三是完善監督機制,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社會監督作用,對農技協是否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從事經營及社會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同時,發揮協會監事會和會員的內部監督作用,加強對其經營管理情況特別是財務上的監督檢查。

(五)加大扶持力度,優化農技協發展的外部環境。一是加快制定與實施促進農技協發展的配套性政策,在財政、信貸、工商等方面支持服務上增大力度;二是為農技協發展提供各種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支持,幫助其做好融資、徵地、人才培訓與聘用等方面的工作;三是組織多種類型的培訓班和考察學習,幫助協會管理者開闊視野,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及科技文化素質。

(六)以“雲嶺先鋒”工程為契機,在條件成熟的農技協中建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農技協中的帶動、監督和保障作用。

【第10篇】鄉紮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總結

綜合試驗區獲得省委省政府批覆,全鄉上下廣泛動員、全面啟動,緊跟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節拍和部署,先行先試當先鋒、大膽大步大跨越,使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開局良好。

一、強化宣傳,在統一思想上形成共識

二、合理規劃,在科學發展上奠定基礎

在編制規劃中,既體現產業特點、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徵,又考慮到實際建設能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利於羣眾生產,又有利於羣眾生活。規劃工作在鄉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多次召開鄉村幹部徵求意見會、黨政班子聯席會,集體制定了《_____鄉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及十項相關《實施細則》。《實施方案》依據本鄉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產業分佈特徵和農業農村基礎,規劃以集鎮為中心,以s216和馮達路沿線各村為龍頭,以油茶、板栗、茶葉、食用菌為支撐,以旅遊開發為抓手,連接縣內“一園四景”,着力抓好吃、購、遊等第三產業的發展,通過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最終形成“一點三線帶一面”的格局。《實施方案》為科學發展提供了依據,明確了方向;《實施細則》為強力推進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三、健全組織,在推動建設上提供保障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切實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及其他副科級領導任副組長,鄉機關全體幹部和部分鄉直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宣傳組、指導組、保障組、協調組和督導組,明確了相關職責和工作制度。組建了專門辦公室,抽調4名專職人員,配備兩台電腦,安裝一部電話,做到有牌子、有制度、有經費、有版面。與此同時,還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抽調農業、村建、國土三個單位10名專業人員組成土地流轉中心、山林流轉交易大廳,實現了制度上牆,人員到崗,責任到人,經費有保障,檔案實行微機化管理,切實做到創建工作有人抓,具體工作有人幹。建立了領導幹部當“村長”和單位包村責任制,加強對試驗區建設工作的指導及協調。

四、創新舉措,在重點工作上增添活力

(一)重民意,力求土地再生金。該鄉地處深山區,山林面積廣,耕地面積少,人均耕地不足0.5畝,經過多方努力,截止目前流轉耕地5074畝,流轉率達38%,規模在100畝以上5户。同時,重點在山林流轉上下工夫,成立了山林流轉交易大廳,現已流轉林地66983畝,流轉率達33%,其中5000畝以上的三户。一是政策驅動。對集體與農户的山林資源進行所有權、使用權界定、登記,明晰產權關係,發放林權證書,鼓勵羣眾自由交易和流轉,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二是能人帶動。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幹部、能幹人、明白人的帶頭作用,鼓勵他們以不同形式承包山場。三是招商促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對連片的鄉村集體林場和農户自留山經營權進行流轉,先後有上海、北京、湖北三省市的外商到這裏承包林場,搞規模經營。上海商人許巧根與英窩村委會簽訂了5000畝林地承包合同,承包期為50年,總投資2000萬元,主要搞茶產業的研發工作。城關鎮下崗職工朱義與石船村委會簽訂了500多畝林地和魚塘承包合同,隨後投入180多萬元建起了農業生態示範園。四是合作拉動。由村集體或農户出林地,投資者出資金,實行所有權不變,使用權共有,聯合經營,成立專業合作社,按股分紅。五是幹部推動。堅持指導而不干預,放手而不撒手,強化領導,跟蹤服務,做創業人員的堅強後盾,鼓勵鄉村幹部、大中專畢業生把山場當工廠建、把基地當企業辦。六是龍頭舞動。豫達慄品有限公司、福源茶葉合作社和裕農油茶合作社三家農業龍頭企業分別承包基地,組建專業合作社,使“組織+基地+社員”的路子越走越寬。

【第11篇】切實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 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總結

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部分,也是農村黨的建設的重要方面。農村黨組織基數大,黨員人數較多,既同羣眾接觸最緊密,又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直接實施者,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農村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黨和政府在羣眾中的形象,影響着黨和政府在羣眾中的威信。搞好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對於改善黨羣關係、幹羣關係,維護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提高黨的執政地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就要不失時機地抓緊解決農村組織中黨風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推動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進一步鞏固反腐成果,擴大戰績,取得更大的成效,得到最廣大人民羣眾的認同,取得廣大人民羣眾的信賴。 一、 **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基本情況**於2022年1月組建成立,幅員面積116.78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2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47萬人。街道黨工委下轄黨組織92個,黨員總數3626人,其中:農村基層黨組織19個,村級黨員領導幹部47人,農村黨員1759人,佔黨員總數的50%。二、當前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當前,農村黨組織在貫徹中央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方面,各項工作卓有成效,街道所屬大多數地方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是做得比較好的,得到了人民羣眾的認可。但是,對照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們又必須清醒地看到,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狀況還遠遠不能令人樂觀,面臨的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一些農村黨員幹部經濟不清、形象不佳、作風不正;一些村財務管理混亂,村支書作風專制;一些農村幹部羣眾觀念淡薄,工作作風簡單粗暴,不按國家有關規定辦事,不依章理事,對涉及土地徵用、出租等重大事項,不民主決策,憑關係、憑感情,個人説了算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影響了黨羣幹羣關係,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政治的安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1、一些村級領導班子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一些村級領導班子,甚至是主要領導,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沒有把抓黨風廉政建設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貫徹責任制的積極性不高,工作被動應付,對責任範圍內幹部身上存在的問題不敢指出,不敢批評。個別農村幹部甚至錯誤地認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抓得太緊會束縛手腳,會影響經濟工作和事業發展,會影響農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把抓經濟建設和抓黨風廉政建設對立起來。由於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工作缺少成效,存在求太平,過得去,別出大亂子的思想,輕視抓黨風廉政建設,不能及時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形成之初、萌芽之時。2、各種民主決策、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落實還不夠。在村級財務的處置、土地拆遷安置款的發放等羣眾關注的重大事項上,缺少規範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約手段,從而造成了村內部財、物管理比較混亂的情況,給一部分人鑽了空子。在制度建設上,有圖形式、搞花架子的情況,對已有的黨風廉政工作制度落實不夠。制度、規章訂了不少,真正執行落實的卻很少,既削弱了農村黨風廉政工作的實際成效,又在羣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3、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考核與追究工作有待加強。缺乏全面、系統、有效的檢查考核機制,對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貫徹落實情況缺少定期和比較規範的檢查、考核。還存在着責任追究力度不夠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三、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1、加強教育,通過教育提高人。當前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觀念教育、黨紀政紀條規、法律法規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經常抓、反覆抓。我們要通過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廣大農村黨員幹部明確行為規範,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強化廉潔自律行為;以查處的典型案例事件為教材,解剖典型,深挖根源,使黨員幹部接受教訓,得到警示。在羣眾對某些幹部在廉政方面有反映時,注意進行提前廉政預防談話,力求做到及時教育、防範在前。教育的內容要結合本地一段時期內存在的問題,突出教育的針對性。同時要積極探索教育的新載體,突出教育的創新性。農村幹部不同於公務員,他們在台上是幹部,台下是羣眾,要根據這個特點,因地制宜,採用農村黨員幹部易於接受、樂於參加、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載體開展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力求使農村黨員幹部提高廉潔自律意識,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通過教育活動,提高民主意識和接受監督的意識,正確對待組織、羣眾和自己,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通過教育活動,強提高責任意識,真正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好領導職責;通過教育活動,強提高遵紀守法意識,在自身帶頭遵守法紀的同時,切實抓好法紀的執行、落實。 2、健全制度,通過制度規範人。健全民主決策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村級領導班子民主議事規則,強化對農村黨員幹部職權行為的監督制約,確保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由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村級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防止由“一把手”個人或少數人説了算。行政村黨組織要進一步健全和執行黨員大會議事制度、村民代表會議決策制度,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準確性;街道紀工委要加強監督,督促各村嚴格執行民主決策制度。3、加強監督,通過監督制約人。擴大農村民主,強化民主監督,真正使人民羣眾參與管理集體事物。在具體措施上,要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對在公開中羣眾提出的疑問和質詢,要認真對待,向羣眾做出明確的解釋。要強化黨內監督,進一步落實各項黨內監督制度,認真開好黨員民主生活會,切實加強農村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4、加大查處力度,通過查處警示人。堅持糾建並舉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收集各種苗頭性、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動向,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對反映屬實的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對發生因不負責任或失職而引發的重大集體上訪,必須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必須及時、嚴肅地查處農村幹部中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尤其要查處那些嚴重危害改革、發展穩定的案件、嚴重侵害羣眾權益的案件。同時,注重利用典型案件對黨員幹部進行教育,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5、強化責任追究,通過追究督促人。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有關責任追究的規定,嚴格責任追究。制訂規範的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追究的具體實施辦法,增強責任追究的威懾力。通過建立定期分期排摸制度,督促農村幹部切實履行起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任務,及時掌握情況。對領導幹部職責範圍內的反腐敗工作敷衍失職,不抓不管,以致屢屢發生大案要案、造成惡劣影響的,嚴格責任追究。切實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保護主義、好人主義以及執紀不嚴的問題,使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能真正落實到每個幹部,真正使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任務得到貫徹和落實。

切實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第12篇】2022年11月關於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展工作總結

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其內涵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簡單的20個字涵蓋整個農村方方面面,為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但農村不穩定諸多因素制約着農村社會發展,給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發展大局,農村社會穩定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一、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因素及現狀

1、公共事業建設後遺症是新農村穩定的重要隱患。近年,黨中央以解決民生為根本,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減免了農業税,實行了種植糧食及油菜補貼,10億農民羣眾受益,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但在不斷建設的同時,出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農村羣體性事件,影響着新農村建設及發展。一是移民後期問題影響着新農村穩定。湘西州共有大中小型水庫600多座,移民26萬人,涉及全州8個縣市113個鄉鎮587個村,是全省移民人口較多,庫情最為複雜的地區,雖然政府針對移民問題,出台了優惠的移民後期扶植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方式方法,移民一些問題得到解決,但離移民的要求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如農產品賣難、子女上學及就業、出行難、生成等等成為移民心病,引發羣體性事件,影響着社會穩定及發展。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徵地撤遷問題影響着新農村穩定。隨着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交通四通八達,在建設的同時使一部分農民羣眾失去了耐以生成的土地,出現了“最牛的釘子户”,一些幹部方法簡單粗暴,引發了羣眾與政府及施工單位發生衝突,直接影響着新農村穩定。三是不規範的村務影響着新農村穩定。“村集體的錢怎麼用,用到那裏去”是農民羣眾最關心的問題,隨着農業税減免,加大了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力度,每個村都有了數額不非的村級資金,雖然實行了鄉管村用,但管理不到位,村級帳務混亂。農村低保落實、退耕還林到户、生育證發放等村級事物村級主幹説了算,村務公開,浮於形式,不公開、不透明,監督難以到位,羣眾不滿,形成新的矛盾,影響着新農村和諧穩定。

2、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是新農肌體的毒瘤。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的建設者、實踐者,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自農村實行計劃生育來,每個家庭的孩子逐漸減少,孩子成了家長寶貝,任其發展,隨着孩子,護着孩子,成了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難題,影響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一是家庭教育缺乏。少數民族集聚的湘西州,農民羣眾忙於生計,70%多的父母到沿海地區務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期缺少母愛,缺少父母教育,孩子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走上歧途,留守兒童成為了社會問題。二是學校教育缺乏。基礎素質實行了很多年,但學校注重學生成績,忙於應式教育,缺少道德素質教育,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給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心裏留下陰影,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三是社會教育缺乏。接受九年制教育農村娃,大多數走出了學校,走入社會,目前,對青少年走上社會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他們趕時髦,追求個性,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會。

3、土地及鄰里糾紛是新農村穩定的導火線。自責任制到户,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生產生活以家庭為主開展,由於責任制到户時,土地的界限模糊不清,還有“隔山買養”的情況。羣眾在擴大生產時,不免出現磕磕碰碰,成為了家庭之間矛盾的導火線。一是大批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引發土地糾紛。因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老闆”、“豬倌”、“羊倌”、“開發大户”成為農村建設一道風景線,把原來轉包出去的田地取回來,因無合同書等法律手續,引發新的矛盾糾紛。二是不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制約着農村發展。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入股開發項目、租賃等方法方式,摸索階段存在着很多弊端。三是“小事”你推我擋,引發大矛盾。羣眾法律觀念意思淡薄,為了一些小事發生摩擦,村幹部不重視,認為拖拖,不會出大問題,相互推委,把羣眾的“小事”當皮球踢,造成羣眾越級上訪或良成惡性案件。

【第13篇】發展農村青年入黨工作調研報告總結範文示例

按照縣委組織部通知要求瞭解到,大邢莊鄉黨委對鄉21個農村黨支部5年來的黨員發展特別是農村青年培養及相關入黨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有效做法存在問題及原因

近幾年來,鄉黨委對農村黨員發展問題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養那些品性好、素質高、有知識、擁有一技之長、有致富門路的青年農民入黨,各基層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輕的農村青年入黨,但我鄉的黨員隊伍年齡結構年輕黨員佔比例較少,35歲及以下只佔17%,黨員隊伍存在老齡化問題,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老齡比例偏大,35歲及以下只佔9.5%。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員多,絕大多數青年長年外出,在家的時間非常短,給培養和發展帶來了一定困難;(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學習,對黨的認識不足,入黨積極性不高;(三)個別支部對培養農村青年入黨不夠重視;(四)青年黨員流動較多,務工經商的多,年輕有為思想上進的黨員留家務農的很少,給培養年輕支部書記造成了一定困難。

二、意見與建議

(一)提高黨員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數黨員先富起來,帶領羣眾致富,跟上時代節拍,增強作為一個黨員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第14篇】縣防震減災局服務和保障農村經濟發展工作自查總結

縣防震減災局服務和保障農村經濟發展工作自查總結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農工委的工作指導下,我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2022年對鄉(鎮)、部門、及直管部門目標考核細則》(滎農委〔2022〕32號)要求,鎖定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任務,強措施,抓落實,做到工作開展有安排、有抓手、有成效,積極協助**村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圓滿完成了全年服務和保障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目標任務。現將農村農業相關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產業發展情況

將產業發展作為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根本舉措,以點帶面,大力協助聯繫村發展林下養雞、茶葉種植、脆紅李種植、林竹、黃柏五大產業。通過產業發展逐步形成山區小村特色生態農業觀光帶,促進農業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道路。

1.支持協助聯繫村打造“茶園、林竹兩個千畝基地”。一是新建千畝規模茶葉觀光基地。工作總結引進外來企業,規劃建設1100畝茶葉種植基地。以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已種植黃金茶400餘畝,解決本村30餘人長期就業,其中貧困户3人。二是堅持發展林竹產業不動搖,全村發展慈竹3000餘畝。通過對外出售、伐竹務工等方式,林竹基地助推全村80%貧困户增收,户均增收近千元,產業帶動效果明顯。

2.打造特色“林下雞、黃柏雙萬基地”。一是成功打造萬隻規模林下生態養雞基地,成立林下養雞專業合作社。新建林下養雞圍欄放牧場100餘畝,雞舍700餘平方米,全村林下雞存欄7000餘隻,基地年出欄林下雞達1萬隻以上,全村養殖純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今年,10户貧困户此項年均純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二是繼續做大做強萬畝黃柏種植基地。結合**縣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的發展思路,招商引資外來三家公司種植黃柏1萬餘畝,帶動本村羣眾種植1千餘畝,基地經濟價值達4400萬元以上。2022年以來,通過出售、務工等方式,黃柏基地助推全村60%貧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3.依託五大產業基地建設,特別是脆紅李基地的建設和壯大,積極支持培育鄉村旅遊業,將旅遊與扶貧開發有效結合,着力景點打造和標識標牌設置,通過引進星級農家樂建設帶動農產品銷售,促農增收。

二、經營主體發展情況

1.積極支持聯繫村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立林下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與鑫鵬農業共同聯合開發脆紅李種植基地,形成了規範有效,管理嚴密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目前運營成效良好。

2.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大力發展和提升農產品加工銷售和發展農村電商營銷網點。開展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培育農村電商隊伍,構建網上農產品市場,帶動貧困村、幫助貧困户通過互聯網直接對接市場,拓寬流通渠道,打破有形市場侷限,特別建好**林下養雞、脆紅李銷售電商服務點。

三、項目發展情況

圍繞“個、十、百、千、萬”發展模式,在繼續做大做強全村五個生態特色產業的基礎上,指導聯繫村利用農產品、範文內容地圖自然資源和文化旅遊等資源做好項目開發工作,積極打造養蜂產業新亮點,集體經濟和合作經濟發展模式多樣化。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涉家項目建設,引進鴻林集團投資60萬元新建道路1.5公里。

四、創新工作理念

以“五位一體”強黨建為引領,推進基層黨支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鞏固精準扶貧成果,主導五項產業穩步發展,經濟發展繁榮進步,集體經濟和合作經濟模式多樣化,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紮實推進村環境整治規劃,有序開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脆紅李合作社改革試點取得實效。

副省長、市委書記葉壯在對**村的脱貧攻堅調研督導和現場工作會中對**村“個、十、百、千、萬”的發展思路表示肯定和認可。

【第15篇】2022年10月新農村經驗總結:內強素質求發展 構築和諧新農村

××*鄉××*村自被確定為全市“小康示範 村”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走出了一條以蔬菜為龍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工業發展為突破口,以加快農村城鎮化為基礎,抓住蔬菜、林業、養殖、工業企業,新農村建設五項工作作為重點的新模式。

一、基本情況

××*鄉××*村位於鄉西南2公里處,人口××*人,××*户,*個村民小組,支村兩委成員*人,黨員××名,耕地××××畝。幾年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政治文化生活和諧穩定,全村呈現出一派經濟超前發展,社會和諧穩步的新氣象。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典型帶動,炒熱羣眾激情。全縣號召“白色工程”以來,××*村結合本村實際,確立了發展蔬菜大棚為本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步,原支書××*率先建起了*個大棚,第一年每座棚均收入××××元。在黨員幹部在開展“幫帶”活動,現任支部書記××*幫帶的××*一家,經營了兩個蔬菜日光温室,年收入達*萬多元,迅速掀起了建設小康示範村的熱潮。目前全村共建棚360座,發展露地菜400多畝,種植楊樹240畝,形成了該村的主導產業。

(二)依託經紀人,繁榮村域經濟。為了解決蔬菜的銷售問題,××*村多方籌資60多萬元,建成了佔地××多畝的果菜批發市場和2座容量70噸的果蔬保鮮儲藏庫,培養了一支30餘人的果菜經紀人隊伍,他們活躍在外省、市從事蔬菜購銷活動,吸引了河北、山東等地經銷商進駐市場,而且也激發了周邊村羣眾發展果蔬生產的積極性,使果菜業在當地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該村日產蔬菜達7萬多斤,果菜批發市場生意紅火,××縣城蔬菜市場的三分之一來××*村,日交易額達到4萬多元,形成了該村人流、物流、資金流優勢,促進了產業化規模的形成。

(三)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產業良性循環。該村依託××*鄉林業優勢, xx 年引進外資260萬元建成一家××木業有限公司,今年又新投資160萬元進行了技改擴建,公司年產值達1200萬元,利税92萬元。去年投資24萬元完成了對磚瓦廠的技改擴建,使該廠的日生產能力提高了兩倍,生產成本降低了30%,目前磚廠產銷兩旺,產品供不應求。同時,他們還積極與天津廠商洽談,論證在××*村建設投資200萬元的濃縮蔬菜廠的可能性。與一家外地客商達成了合作協議,興建一家釩鐵加工廠。為發展養殖業,他們積極扶持4家農户開辦了小型養雞廠,目前,全村生雞存欄達1xx只,黃牛、生豬存欄達31000多頭。

(四)注重培養軟勢力,構築和諧穩定新農村。

1、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爭當“文明户”,“好媳婦,好公婆”等喜聞樂見的精神文明活動,在村內形成了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風氣。建立了娛樂活動中心,利用農閒時節舉辦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賽,組織民間文藝隊演出等活動,創造了一個農民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社會氛圍。

2、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改善羣眾居住環境。為提高羣眾的生活環境,該村黨支部聘請市建築設計院的專家對××*村進行了高標準的規劃設計,繪製了具有超前意識的村鎮規劃圖。目前,該村黨支部是組織幹部羣眾積極實施拓寬疏通了1500多米的環村河,栽植了60多畝的生態環村林,打通了兩條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安裝了路燈。投資5.36萬元填土方13400方,完成了村東新區土建工程,大大改善了羣眾的居住環境。

3、提高羣眾科技文化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了提高廣大羣眾的科技文化水平,該村開辦了“科技夜校”,每年舉辦培訓班不少於24期,向羣眾傳授技術、講解政策法規。聘請專家定期到村指導蔬菜種植技術,目前,該村已累計引進新品種40餘個,推廣新技術20餘項,建成了棚、沼、豬、菜四位一體的無公害蔬菜區,棚均效益在5000元以上,為打造純綠色食品品牌打下了基礎。目前,全村出現了一種學科技、用科技;學政策,落實政策的熱潮,營造了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圍。

三、幾點啟示

(一)村鎮規劃是加快小康村發展的基本前提。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實踐證明,規劃格局合理,交通便利才能保證小康村建設有序地進行,但由於基礎條件不同,要立足實際,從改善基礎條件入手,制定長期發展規劃。

(二)選準載體是小康村發展的有效途徑。一個村的發展要創新工作思路,選準突破口找到合適的載體,形成產業化,靠產業化培育特色,壯大規模,打造品牌,開拓市場,培育新的工業,進而再促進農業發展,形成一個合理的發展體系。

(三)好的班子是小康村建設的根本保證。一個村能否發展,關鍵是看是否有一個好的村班子和帶頭人,好的班子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一個“火車頭”的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村級黨組織建設,要把有改革開放頭腦、市場經濟意識、能幹事、幹成事的能人選到班子中來。

xx年是“xx”規劃的起步年,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精神,確保全鎮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的實現。...

鎮xx年農業工總結及xx年工思路 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農委、區水務局及各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緊緊圍繞年初鎮黨委、政府制定的工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四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為農服務素質提升###農...

在一片和諧美滿中,xx年久這樣和我們説再見了,在已經結束的xx年裏,我們鄉團委的工作可以説是做的很好。一年來,發展了很多新的團員,讓的學生能夠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健康的成長。

xx年,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信訪局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局緊緊圍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我***社會保障工作現況和發展方向,切實部署落實好信訪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信訪事項 件,其中***委***政府、市...

xx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現代農業為核心,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步伐...

xx年我站在上級林業部門的領導下,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完成全年封山造林工作任務,我鎮所轄林區沒發生火災險情,我站還被評為市“青山衞士”光榮稱號。

二oo五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年初確定的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咬定發展不放鬆,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立鎮、產業強鎮、開放興鎮戰略,積極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努力構築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的和諧...

xx年,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總體戰略,努力抓好城鄉災後住房重建、城鄉體系建設、城鄉基礎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四大建設”任務,積極推進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