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28K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精品多篇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 篇一

國務院決定,從20xx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這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凸顯了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今年6月10日是我國第x個“文化遺產日”,我市將舉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慶祝這一節日,下面就我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講兩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文化遺產日”的重大意義。

“文化遺產日”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舉措。文化遺產是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多樣性,增強民族認同感,提高社會凝聚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寶貴資源和軟實力。我國政府確立文化遺產日,是新形勢下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又一重要舉措,不僅彰顯了我國政府對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導作用和決心,也必將大大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文化遺產日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手段。我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藴含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物質載體,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文化遺產日的鮮明宗旨和目標,必將催生全社會的文化自醒、自信和自覺,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產生積極的、獨特的、重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遺產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保護文化遺產,是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文化遺產日將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在節日背景下的有機結合,進一步發揮文化遺產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方面的巨大作用,成為公眾生活中的組成部分,增強全市人民熱愛故土、建設家鄉的感情,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加快侯馬文化強市建設。

侯馬古稱新田,是春秋晚期晉國都城所在地,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侯馬晉國遺址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幾十年的考古發掘研究工作中,侯馬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侯馬得天獨厚、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和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將成為我們的城市名片,為侯馬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建立健全了市、鄉、村、點四級管護網,制定了《侯馬晉國遺址保護規劃》,建成了廟寢遺址公園、鑄銅遺址公園、晉國古都博物館、侯馬古玩市場等一批保護和展示文化遺產的基礎設施,全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20xx年我市被評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先進縣(市)”,受到省委宣傳部的表彰;二○○四年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保護先進縣(市)”;今年侯馬市政府又被評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先進單位”,受到省政府的表彰。我們依託豐富的歷史文物文化遺產,挖掘了豐厚的晉文化資源,以晉國曆史文化和現代商貿文化為主體,在省委宣傳部、臨汾市委、市政府支持和幫助下,成功的舉辦了三屆“山西侯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節”,為促進侯馬對外開放與合作,促進侯馬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已經形成建設文化強市的一大品牌。在這裏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市文物遺產保護事業,為我市文物保護做出貢獻的社會各界及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全民參與的系統工程,侯馬市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市,文物數量多,分佈廣,保護任務重,難度大,我們迫切需要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理解、支持、投入和參與,讓我們以“文化遺產日”為契機,加強侯馬文化遺產資源的宣傳和保護工作,豐富羣眾的文化遺產知識,進一步提高文化遺產的感召力、感染力和親和力,激發公眾保護文化遺產、建設文化強市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把新田文化這張牌做大做強,讓人們在看到日新月異的現代侯馬的同時,也看到光輝燦爛的古代侯馬,進一步擴大侯馬在國內外的影響力,為加快我市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 篇二

同志們、朋友們:

今年6月12日是全國第x個“文化遺產日”。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大力弘揚麥積優秀傳統文化和積極開發、傳承、搶救特色地方文化遺產的廣大文化工作者表示親切的問候!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麥積文化事業發展的全區人民及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麥積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渾厚,是人文始祖伏羲創造八卦的聖地,也是秦人屯兵牧馬的發源之地。以伏羲文化為源頭,千年而下,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國文化在這裏孕育流傳,爭相輝映,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亙古不衰的魅力,藴育了“羲皇故里”渾厚的文化底藴。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特別是近年來,認真組織開展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進一步摸清了全區文物及文化遺產的底子,促進了傳統文化的開發、利用與傳承。目前,在我區境內發現的地面不可移動文物點319處,其中2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7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區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6類4999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8件,二級文物49件,三級文物89件。麥積高抬、鳳凰山民間祭祀和天水皮影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新陽婚嫁禮儀、伏羲民間祭奠等9個項目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麥積木偶戲、導流山民間祭祀和天水伏羲八卦拳等25個項目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時,率先在全市實施了博物館免費開放,向更多的人展示麥積恢弘的歷史,擴大了麥積的影響力,提升了麥積的知名度。

儘管全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不能充分適應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氛圍不濃厚,文物管護條件有限,依靠口傳身授的傳統文化技藝傳承保護難度加大,地方傳統文化資源整理開發仍需加強,等等。文化遺產是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足跡,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物質精神財富,保護文化遺產需要全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全區各級幹部職工要切實增強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文化遺產日”,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羣眾積極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形成“人人關注、人人蔘與”的良好局面。教育、建設、旅遊等部門要把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愛國主義教育、旅遊開發和城鄉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文化遺產諮政育人、傳承文明、普及知識、豐富生活的作用。文體、廣電、宣傳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通過開設專題、專欄等方式,介紹文化遺產和保護知識,大力宣傳保護文化遺產的先進典型,及時曝光破壞文化遺產的違法行為,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促進我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健康發展。

同志們,朋友們,“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將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真實、完整地保護傳承下去,使之真正成為凝聚人心、激發幹勁、促進發展的力量源泉,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謝謝大家!

最新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策劃方案 篇三

一、活動宗旨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宣傳《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遺法》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等。

二、活動主題

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三、宣傳口號

傳承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

保護傳承非遺展現生活智慧

活力社區活態非遺

振興中國傳統工藝

四、時間安排

6月10日

五、活動內容

1、製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遺法》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宣傳版面和宣傳標語,舉辦商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片展覽。

2、傳統舞蹈類項目展演。

3、組織傳統美術--剪紙作品進校園展覽。

4、振興傳統工藝,舉行傳統手工技藝類現場互動展示。

5、組織東方民間文化收藏館舉辦民間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商丘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作品展;組織東方民間文化收藏館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館對外免費開放。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 篇四

同志們:

今年6月5日是第--個“世界環境日”,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辛勤奮鬥在環保戰線的幹部職工緻以節日的問候,向關心、支持攸縣環保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人人蔘與,創建綠色家園”作為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意在號召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集中體現了當今環境保護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近年來,我縣的環保事業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增強了環保意識,控制了污染危害,加強了生態保護,改善了環境質量,確保了環境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新時期對環保工作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此,值世界環境日33週年紀念活動之際,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就如何搞好我縣今後的環境保護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牢固樹立四個觀念。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造福人類、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我們要繼續深入廣泛地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環境保護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四個觀念:1、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環境保護工作涉及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環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着眼於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環境質量;2、要牢固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自然資源只有節約才能持久利用,只有節約才能減少污染。3、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不能以眼前的發展損害長遠利益,不能以局部利益犧牲全局利益,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4、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努力建立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係,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二、進一步加大環境監管力度,着力做好五項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縣的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離新形勢對環保工作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離人民羣眾對環境質量的期望還有很大距離。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環境綜合監管力度,1、要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後的生產工藝裝備,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2、要認真抓好水泥、化工、選礦、醫療廢水、畜禽養殖、城關第三產業等六項環保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好重污染行業的限期治理工作。3、要加大排污費徵收力度,積極籌措治理資金,加快老污染治理步伐;4、要着力抓好飲用水源的保護工作,切實抓好水污染防治;5、要及時妥善調處環境污染糾紛,化解環境矛盾,着力解決嚴重威脅人民羣眾身心健康的污染問題,確保人民羣眾有一個安全的生產、生活、工作環境。

三、進一步嚴把環保準入尺度,努力創建綠色攸縣。“人人蔘與,創建綠色家園”,這既是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也是全社會的共識。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環保工作,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清理整頓污染嚴重的企業和項目,嚴防“20小”等重污染企業反彈;要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嚴把項目審批關,防止引進項目污染轉移,加劇對我縣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要加強生態保護,繼續抓好礦山開採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啟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要大力整治農村環境,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科學使用農藥、化肥,發展生態農業,切實解決農業和農村的面源污染問題。要構建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格局,努力創建山青水秀的綠色家園。

四、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查環境違法行為。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是有效管理環境的法律手段。目前,我縣的環境保護工作仍然存在“認識低、設施差、污染重、投入少、矛盾多、治理難”等問題,今年要繼續按照國家六部委開展“嚴查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羣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要求,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認真落實縣政府對污染嚴重企業的限期治理措施,為攸縣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人居生活環境,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同志們,環境保護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縣委、縣政府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攸縣的戰略高度,明確責任,紮實工作,不斷創新環保工作機制,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共同推動我縣的環保事業邁上新的台階。

謝謝大家!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 篇五

今天,我們以座談會的形式,紀念我國第x個“文化遺產日”,追尋中醫藥文化之根,審視中醫藥發展現狀,暢談中醫事業發展未來,堅定做大做強中醫服務品牌信念。

首先,我代表市衞生局,嚮應邀出席這次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新餘衞生事業、尤其是對中醫藥文化的關心、支持與厚愛。

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構建和諧社會”。在紀念“文化遺產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市中醫院舉辦“傳承中醫國粹精神,弘揚中醫文化”主題活動,邀請國家級名老中醫來新餘講學,開展大型健康義診。我認為,搞這次活動,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意義:一是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彌足珍貴的魂寶,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個性和精神;二是弘揚中醫文化,對研究中醫學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中醫學發生發展規律及未來發展方面,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保護並利用好中醫藥文化遺產,是建設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世界文化多元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四是通過開展學術講座和健康義診,有利於擴大中醫藥的社會影響力,提升市中醫院的知名度,帶動中醫學術技術全面發展。

市中醫院走過了20多年的風風雨雨。幾任院班子團結帶領全院職工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院”的發展理念,突出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特色,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致力改善就醫環境,實現了創業與發展的新跨越。20**年與1995年相比,醫院固定資產淨增4070萬元,業務用房淨增6508平方米,業務收入淨增3099萬元,服務功能不斷拓寬,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全國示範中醫院、三級乙等中醫院、xx省羣眾滿意醫院,躋身全省同類中醫院先進行列。

促進中醫藥發展,確立中醫藥地位,已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中醫不僅在國內醫療衞生保健服務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青睞。但從自身服務能力和廣泛健康需求的層面看,中醫的特色和優勢並沒有完全呈現出來,中醫發展還面臨許多制約因素:一是中醫藥基礎科研不足,沒有真正把握繼承與創新、理論與實踐、研發與挖掘的多層關係,忽視對中醫經典著作、學術經驗、單方祕方,乃至中醫思想的研究;二是中醫藥優秀人才和後備人才不足,中醫服務陣地在縮小;三是標準體系不健全,框架結構不合理,中醫學術技術被人輕視。

被動保護無益,發展才是硬道理。傳承國粹精神,弘揚中醫文化,首先要堅持與時俱進。人類歷史進程上的任何一門科學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髮展,不斷進步的,這是科學的生命力所在。中醫藥作為一門科學、一種文化,絕不僅僅停留在傳統醫學的範疇,完全可以在現代人們生活中提供現代醫藥科學的健康服務。也就是説,未來中醫發展方向,必須走出一條適合中醫藥發展規律,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和人們健康需求的體制創新之路。其次要堅持自主創新。中醫藥學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智慧結晶,在醫療保健、衞生預防、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診治康復上擁有獨特優勢。中醫發展的關鍵,在於重大理論、學科體系、研究方法、關鍵技術、發展途經、臨牀應用、服務實踐上的自主創新。只有充分發揮好這一元素功能,才能在推進中醫藥發展上收到實效。第三要堅持標準體系。世界經濟的發展告訴我們,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規則經濟,市場競爭的本質是標準競爭。就中醫而言,這樣一門有着悠久歷史的學科,為什麼很多中醫優秀思想、實用技術臨頻萎縮、失傳,關鍵在於自身的標準體系不夠完善或挖掘不深。可以説,加強中醫藥的標準化建設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中醫藥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第四要堅持走擴大交流合作之路。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相互聯繫中成長,在相互借鑑中提高的。中醫藥的發展,一方面必須緊緊依託於自身理論、實踐、經驗的總結;另一方面必須切實加強學術流派之間、與其他相關學術領域之間、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才能真正在更多層面、更寬領域、更大範圍內傳播和展示中醫藥文化的特色與優勢,讓更多的人們瞭解中醫,認識中醫,接受中醫藥並從中受益。

保護中醫藥文化遺產,為古為今為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共同努力,秉承傳統、捍衞國醫、弘揚國粹,以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服務好人民羣眾健康。

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總結 篇六

鄉親們、朋友們、同志們:

今天是第--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顆星球、一個未來”,體現了世界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呵護地球家園的高度重視。為呼應這一主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我國確定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旨在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到節能減排工作中來,發展低碳經濟,踐行低碳生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以實現“生態崛起”為目標,以加強生態規劃建設為重點,以發展與保護並重為原則,嚴格貫徹“生態優先,科學發展;提升規劃,因地制宜;集中治理,總量控制”的環保管理方針,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在優良水平,境內河流水質全部保持在國家二類水標準以上,“全國生態示範區”創建工作通過省級考核驗收,成功創建“廣東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藉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長期奮戰在環保工作一線的幹部職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向所有關心、支持連平環保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生態環境也是競爭力,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羣眾的共識。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連平的最大優勢和亮麗品牌。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經濟生活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更加突出,環境保護的任務更加繁重。今後,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大力培育“四新”產業,發展低碳經濟;正確處理好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係,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實現良性互動,努力實現“生態崛起”。第一、把好項目環評關口,提高環境支撐能力。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嚴格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從源頭上控制引進高污染、低效益、落後生產工藝的企業,有效控制新污染產生;支持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第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提高環境保障能力。繼續加大對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和現場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以行政、法律手段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擴大排污申報制度範圍,加大排污收費力度,以經濟手段促進企業治理污染,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第三、加快環保設施建設,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加快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和忠信、三角污水處理廠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率,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時期節能減排目標。第四、加強監測體系建設,提高環境預警能力。建立和完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加快完善環保在線監測、自動監測、視頻監控系統,提高污染源監督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水平;進一步完善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從現場指揮、應急監測、應急處理等方面提高環保事故的應對能力。第五、深入開展綠色創建活動,提高全民環保意識。以河源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為契機,通過大力開展“綠色城鎮”、“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企業”等創建活動,形成人人關心生態環境、個個參與生態建設的良好社會風尚。?

鄉親們、朋友們、同志們,保護生態環境是全社會的崇高責任和光榮義務,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需要各行各業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參與。希望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羣眾積極行動起來,增強環境意識,規範環境行為,提高環境質量,共同打造連平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生活環境,共同構築安全舒適、宜居宜業的生態家園!

最後,祝願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朋友幸福安康!祝願連平的明天更加美好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是“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減少污染--行動起來”。藉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關心支持全縣環保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有關部門以及常年奮戰在環保第一線的環保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

近年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立足於循環經濟發展,堅持走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路子,逐步確立了“發展為要、環保為先”的發展理念,正確處理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全縣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不斷轉變,縣域經濟始終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城鄉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局部環境明顯改善,羣眾環保意識普遍提高。

面對取得的成績,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的環保工作仍然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下一步,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質量和水平。一是認真做好減污減排工作。對新建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的產生;同時將全縣污染減排指標與新增、擴建項目報批掛鈎,實行先減後增、多減少增,提高治污成效。二是積極推進生態開江建設。進一步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修復和保護“四河兩庫”與廣大農村的生態系統;深化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綠色社區等生態細胞創建工作;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確保在20--年前完成10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5個省級生態村、20個市級生態村和5個省級生態小區建設。

三是加大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廣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形成人人重視和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深入開展環境警示教育,客觀實際反映我縣的環境質量現狀,增強廣大羣眾的環保意識。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引導、鼓勵廣大人民羣眾提高參與保護環境的熱情,把保護環境工作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努力把我縣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生態宜人、空氣清新的生態宜居縣城。

最新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策劃方案 篇七

一、活動背景

20__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__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有助於提高人民羣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文化遺產日,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從20__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藴涵着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科學資源,是世界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對於人類生存與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在國際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間接的描述。

千姿百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在的基礎和人們象徵,是人們進行創造的源泉,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具有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多維度、多層次的價值體系。

二、活動目的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説、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觀念,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綿延不斷,這是中國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的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應當視其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並光大下去。

為了讓我校同學認識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領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成為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民,以“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以提高當代大學生自身素質為目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系列活動,掀起我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

三、活動意義

1、文化遺產教育青年:強調它的精神意義,設法使公眾成為這一天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參與者,使國家文化遺產日成為全民的文化遺產日,使國家舉措轉化為每一公民自覺的文化行為。

2、遺產日是一個純文化的主題日,所有活動都應是公益活動。文化機構的工作要在遺產日充分發揮作用,積極進行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這一天,培養下一代人的中華文化的情懷。

四、活動主題

“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五、物資需要

1、多媒體教室一間,文化遺產知識的光碟及多媒體。

2、桌椅若干張、宣傳板、橫幅若干(儘量多),音響兩個、麥克風兩個、瓶裝飲水一箱(招待重要人士)

六、宣傳形式

以海報、圖片展覽及學校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七、活動內容

1、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講座

講座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溯源、歷史的發展興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形成的不同以及當代大學生如何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講座時間:6月6日上午10點

講座地點:a302

講座對象:全專業學生,歡迎更多愛好者前來。

2、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文化遺產是否有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