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

聽評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常態的日常教學活動。通過聽評課活動可以強化教學管理,規範教師的上課行為,避免教師上課的盲目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1

根據學校安排及《--聯校關於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特定十月份為“學校聽課月”。我校在校長及教務主任的組織下,充分開展了聽課評課活動,現做一小結:

一、領導充分重視

為抓好“聽課月”活動,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長、教學務主任、教研組長組成的“課堂教學效益分析小組”。明確任務,提出要求,帶動所有學科教師,進行集中聽課評課活動。校長、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帶領閒堂教師進行了一個月的聽課、評課活動,並做出正確的課堂教學分析。活動月期間,每週的校務工作例會都會安排時間反饋前一週活動開展情況。

二、活動有序開展

從整個活動情況看,本次活動參與面廣、推動力度大,在校園中營造出良好的教研氛圍。活動月期間,做到關注“所有教師課堂,所有學科課堂”,除了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外,還深入教研一線組織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作業佈置與批改、聽課情況。據統計,活動月期間,共組織集體聽課23節,聽課達100多人次,集中評課、個人交流50多人次。活動月結束後,中心國小及時召開了活動總結交流會,參與活動的領導充分交流了參加活動的體會、感受、發現的問題、改進的建議等。

三、聽課、評課活動亮點及不足

1、講課教師課前準備充分

每位教師能做到精心備課,明確三維目標,進行有機整合,並正確處理教材。如新課伊始的情境創設上,教師能靈活運用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準備教具,如數學課的風車、動物園導遊圖、英語課堂的簡易鐘錶、卡片、小黑板的使用等。

2、教學環節的設計力求創新

所有教師都採用永威教學與我校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方法,無論從講課情境的創設到新知的探究,練習的設計等都體現教師的獨具匠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不斷追求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特色。

3、教學方法、學習方式、交流反思的轉變

新課程理念下,我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説一説、分一分、演一演,讀一讀,小組合作等,在愉悦的課堂教學中掌握、理解新知。如結合生活實際、具體語境、動作表演理解“挨挨擠擠”、“冒”;發獎品中的“小棒”不一樣多,引發學生的“不公平”,要想公平,怎麼辦?小組合作中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理解“平均分”;英語課堂中學生利用親手製作的簡易鐘錶,同桌互撥錶針的反覆對話練習等等,都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角色逐步轉變、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凸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努力讓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互動、對話的平台,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永威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則更多的體現在數學複習課當中,學生結合自學指導有目的的進行復習,穩而不亂,檢測題的設計進行了分層檢測,讓學生都能吃好、吃飽,既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體現了新課標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學校領導的工作、管理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現已把“聽課”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列入每週的工作安排。要求班子成員經常參加理論學習、教研活動。在領導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領導與教師的交流方式正在改變,交流渠道更加暢通。以“聽課、評課、議課”為話題中心,領導與教師對話更為頻繁,氣氛更加和諧。教師自我反思逐漸成為職業習慣,從原來的不反思、少反思變得常反思、勤反思。教師聽課者的建議正在悄悄改變着教師的課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成為多數教師的目標追求。

4、問題得到重視

“聽課月”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為了尋找好經驗、好做法,更重要的是為了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求對策。活動中我們發現課堂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個別語文課堂教學中缺少“讀書聲”,聽、説、讀、寫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素養能力;數學課堂的多講少練、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個別教師對教材的研讀還不夠透徹,獨立處理教材的能力差,課堂上仍存在教學重點不夠突出,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個別教師駕於課堂能力待提高等等。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進行認真梳理、分析、歸類,對於個別現象,我們進行個別反饋,對於共性的問題,我們組織集中研究、交流、重點突破。

四、改進措施

加強“課例分析”,利用學科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成熟。通過聽課、評課,從中發現問題,在反思中改進教學,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平時教師要多關注細節,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做好上課準備,課堂要舉手發言,認真傾聽,站有站姿,坐有坐相,尤其強調學生的書寫及坐姿等。另外,孩子就是孩子,教師要多注意課堂上的激勵性語言的運用,不要太單調、唯一,這樣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雖然“活動月”結束了,但“走進課堂”的活動並沒有結束,下階段,我們將會帶着問題,開始新一輪“深入課堂、研究課堂、改變課堂,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活動。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2

抓好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為引導教師更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督導人員根據中心校的部署安排,在張桅同志的帶領下,用將近一個月時間對本轄區所有任課老師進行了聽課評價。現將語文聽課情況總結如下:

一、講課情況分析

1、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體現以教助學、教學相長的理念

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在這次聽課中,大多教師努力嘗試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初步體現了學生做為課堂主人的地位。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首先了解學生已認識的字和知道的識字方法,從實際出發,指導學生鞏固認識生字新詞,這突出表現於低段教學中。有的讓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學課文。還有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進行互動討論,然後彙報展示,讓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達。所有這些,表明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力圖幫助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發展。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語言親切、課堂氣氛活躍、輕鬆。教師能夠走下講台,來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學習,交流。一些教師手把手教學生寫字,面對面和學生交談,教師的位置遍及教室的各個角落,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大大促進了課堂的雙向交流和師生互動。在平等的交流中又體現了一定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比如在讀書時,教師先範讀,然後讓學生自讀,最後互評,學習讀的好的地方,和學生一起切磋、交流、探討。在學生沒有心理負擔的同時,討論中當學生遇到難以回答和深入的問題時,教師又能適時的加以引導和點撥。

2、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有了轉變

在聽課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積極倡導中心校制定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方案,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這次聽課,高段語文《釣魚的啟示》和《圓明園的毀滅》就有十幾名教師講,從課堂結構來看,相同點都能圍繞新模式的要求嘗試去做,不同的是他們處理教材方法多樣,根據教材,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學案,把三維目標嘗試體現在各個環節中。

3、在課堂教學中,會下載和製作課件並使用多媒體

隨着時代的發展,高科技的東西要走進課堂,要為教學所用。在中心校的耐心培訓和積極引導下,大多數教師認識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西關、大侯、四董、城內、南關五所學校配備了移動多媒體設施,教師都積極製作和下載課件,把課件運用於學案中,把知識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加深了記憶,以於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由於時間緊,設備少,計劃讓部分教師不用課件上課,但教師用課件的積極性很高,花費心血製作的課件,不用感覺很可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兩種辦法:一是儘量縮短授課時間,二是擠佔課間休息時間,滿足教師運用課件上課的心願。下留學校雖然沒有配備多媒體設施,但教師也積極下載和製作課件,用一台電腦和電視給學生授課。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還不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講解為主,把學生視為灌注的器具,足以説明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有待於加強學習。有的課堂教學雖環節到位,近似新模式要求,但死搬硬套格式,不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操作,把議述和點評環節流於形式。有的上課一味的用多媒體課件,所有教學內容就靠屏幕展示,一節課學生幾乎沒動筆寫一個字,教師就如同講解員,通過問答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把重點難點地方適時的加以展示,核心放在學生的悟讀、體會、議述和練寫上,讓學生手腦並用掌握所學知識。還有的教師上課語言不規範,方言較重,不能運用普通話上課。有的上課手勢動作不文明,用一個手指指着學生讓他回答問題,應手心朝上傾斜45度,用親和的語氣邀請學生。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3

成為有效、高效課堂,我校開展了一輪聽課活動,在孫福龍校長的帶領下組織了聽課。分別聽取了劉月國老師的寓言兩則教學、侯雲芳老師的寫字教學等8名老師的課。努力讓課堂教學更紮實、更有效,針對語文原課堂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即: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思維,形成能力,能獨立解決問題。在課的開始劉傳德老師和劉炳祥老師運用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本身滲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當學生面對書中的問題時,老師又告訴學生閲讀課文要講究知識性、文學性,“先思考再動筆”這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8位老師的課後,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如楊海翠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通過採用創設情境的形式進行識詞,認字,並運用詞語卡進行積累詞語,指導運用與實踐中,做到了學中用,用後積累一條線,關注了方法的指導與運用能力的訓練。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劉月國老師執教的《寓言兩則》一課和張新曉老師執教的《葡萄溝》一課,不僅僅關注對學生課文內容的啟發引導,更關注採用語言文字的訓練來感悟內容。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張麗麗老師在上《清平樂。村居》這課時,教師在教學中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的方法通詞義、明詞言、感詞情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老師們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學到的方法去解決。例如侯雲芳老師這節寫字課,就從而有效地規範了學生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愛惜寫字用具和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與態度,使學生普遍形成了較好的書寫,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必須不斷地學習。

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4

“新學期,新風貌”,為響應晉中學院“聽課活動月”號召,本學期開學伊始,我院便進行了“聽課活動月”工作安排,活動時間為開學後第一週到第四周,另外我教研室還於3月11日下午在教研活動中對本次“聽課活動月”中發現的經驗和不足進行了交流。總體上來看,在這次活動中,教學副院長高度重視,教研室做了周密安排,全體教師認真對待積極參與,顯示了很高的教研熱情,促進了我院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這次活動做一簡要回顧總結: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從教師素質方面看:

基本上都能夠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按時上下課,在學校及學院的嚴格要求下,沒有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教師上課有規範的教案,有的教師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豐富了教學形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舉止自然親切、儀態端莊,語言通俗易懂、清晰準確,比如--老師在課堂中能夠用通俗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所舉實例切合實際,學生一聽就懂;板書簡要工整準確,字跡美觀,符合一個大學教師的基本素質標準。

2、從教學設計方面看:

教學目標明確、具體,符合要求;教學結構合理,重難點突出,重視對整體教學過程的設計,有理論、有案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比較自然準確,特別是--老師教學方法非常新穎,--老師在案例教學方面比較突出,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3、從教學實施方面看:

教學環節的組織有條理、有層次,銜接緊密,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有計劃地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實現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面知識的目的。

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教研室的問題及對策:

在安排時沒有進行調配,讓教師們採取自願原則進行聽課,導致扎堆聽課以及部分老師未被聽課的情況發生,在以後的安排中要進行宏觀調配,盡力做到“人人都聽課、人人被聽課”,調動起每一個人的積極性。

(二)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

1、部分老師對學校作息時間不太清楚,特別是下午的上下課時間,對此,在3月11日的教研活動中,教研組長統一給大家重申了準確的時間,相信今後這樣的問題不會再出現。

2、雖然教師上課都能夠按要求帶教案,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帶大綱的習慣,已經在教研活動中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下週開始會繼續檢查監督。

3、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偏重於自身講授,而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致使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對學生是否掌握所講知識也不瞭解,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睡覺、玩電子設備的現象。

建議在日後的授課過程中能夠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使他們主動地思考,保證對知識的吸收效果。

4、教師上課注重本節課內容的講授,很少有回顧和總結,建議在以後的授課中能夠注意這一點。

這一點--老師做的比較好,建議大家多聽她的課學習經驗。

5、其他還有一些細小的問題,比如講課語速比較快、口頭禪太多、講課比較囉嗦等等,這些是其中個別老師需要注意的,在教研活動中已經向其指出,以便其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改進。

總之,“聽課活動月”雖已結束,但是聽課活動應該是常規的、經常的、自覺的行為,教師不應該閉門造車,聽課就是互相學習的一種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形式,通過聽課可以發現自己和對方的長處和不足,促進雙方共同進步。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對教師的督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創造學習型的學院氛圍。

校園聽評課的活動總結5

我校開展了以“提高教師素質,提升課堂質量”為主旨的全員聽課活動。三月底活動結束。在這次活動中,高校長高度重視,教務處做了周密安排,全體教師認真對待積極參與,顯示了很高的教研熱情,促進了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這次活動做一簡要總結回顧。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學手手段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老師們課下準備充分,教學形式多樣。低年級的遊戲、高年級的競賽和搶答明顯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各種教具使用較多,如於洪娟老師的《整百整千數加減法》中,各種可愛的小動物登上了黑板。呂淑珍老師的《年月日》中,每個學生面前放着一本簡易日曆學生親自動手,使原本枯燥的年月日教學變得形象直觀。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閲讀,以閲讀促理解。通過抓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理解內容。如張亮的《草原》通過對幾個重點句的反覆閲讀理解,使學生體會到“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中心。王雪娜老師的《驚弓之》,設計了幾個典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促進了對文章的理解。張傑老師的數學課注重了知識的歸納和類比。

3、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發展學生個性既是主體性教育的體現,也是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要求。在這次蚯課活動中,有些教師對發展學生個性給予了充分重視。一是創造民主和諧寬鬆的環境,讓學生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自由發展,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按自己的思考發表見解。二是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更多的自由空間,給學生更多的個性發展的機會。張傑老師的課教學中,先讓學生充分自學,然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師生就個別重點問題共同討論,效果很好。

4、教師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能夠結合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

把學生從教材引向生活,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開發課程資源,拓寬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習內容。在數學教學中,習題題材來源於學生身邊,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田玉茹老師從課文內容延伸到現實生活使學生明白環保和遵守自然規律的重要性。

5、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受到重視。

老師們在教學中注意情感目標的制定和實現,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教育價值觀教育。如王秀英老師通過讓學生在日曆上找出自己父母的生日滲透了感恩教育。

二、發現的問題

1、有的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是傳統的。

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在他們的教學中還佔着重要的地位。比如傳統的串講或變相串講還很普遍。多數老師只有預設沒有生成,完全是為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而教,還存在毫無啟發性的師生問答。

2、老師備課缺乏新意,沒有個人獨到見解,教學內容照搬教案教參,作業習題照搬教材,沒有教師個人的獨立設計。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失當,流於形式。

有的語文課教師只提出很簡單的學習要求就讓學生自學,而且自學時間過長。有的教師為了體現合作學習,拿很簡單甚至不需要討論問題就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成為為自主而自主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義。

4、,對教材挖掘不到位,在教學教學中,只是簡單把問題做出來,沒有多種解題方法的對比,更沒有舉一反三掌握一類題的解題策略。

語文課中,很少利用所學文章的典型句型或描寫方法進行表達、寫作的指導。

Tags:評課 校園